南池商务中心(生活超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南池商务中心(生活超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济宁市南池置业有限公司(盖章)编制日期:2014年7月2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南池商务中心(生活超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济宁市南池置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赶年联系人马长明通讯地址济宁市越河南市场1号楼14号营业房1-3层联系电话13953376999传真邮政编码272000建设地点济宁市任城区王母阁片区内,南池公园西侧与铁北路交叉口西南面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K7010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平方米)19700绿化面积(平方米)3940总投资(万元)31200.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9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4月项目建设背景济宁市南池置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销售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2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现拟投资31200.9万元建设南池商务中心(生活超市)建设项目。近几年济宁市房价快速增长,由2006年的2700元每平方米上涨到约6000元每平方米,任城区房价也是一路飞涨,目前平均房价为5500元每平方米。任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住房需求进一步增加,房价也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济宁市南池置业有限公司现投资31200.9万元在济宁任城区王母阁片区内,南池公园西侧与铁北路交叉口西南面建设南池商务中心(生活超市)建设项目。一、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任城区王母阁片区内,在南池公园西侧与铁北路交叉口西南面,用地西侧为回民林地,东侧为规划中的商业及社区服务中心,南侧为货运铁路专线。规划用地范围内水、电、路、燃气、热力、通讯等市政设施齐全,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具体位置见附图1: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图)。二、项目概况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9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1.73公顷,城市道路用地0.24公顷,总建筑面积86947m2,绿化面积3940m2。地上建筑面积65755m2,其中商业建筑面积18880m2,公寓建筑面积46875m2。地下建筑面积21192m2。机动车泊位数530个,其中地面机动车泊位数62个,地下机动车泊位数468个。建筑密度37.8%,容积率3.8。具体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数量单位1规划总用地面积1.97公顷2建设用地面积1.73公顷3城市道路用地0.24公顷4总建筑面积869475地上建筑面积65755其中商业建筑面积18880公寓建筑面积468756地下建筑面积211927容积率3.88建筑密度37.89绿化率20%10机动车泊位数530个11地面机动车泊位数62个12地下机动车泊位数468个三、规划设计方案(一)指导思想本项目的设计指导思想为:在充分考虑市任城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城镇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本着合理规划、稳定发展、优化环境的宗旨,以历史的、发展的、新世纪的观点与眼光,对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研究城镇布局形态及其运行机制的合理性与适应性。在创造最佳效益的同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结合城镇总体规划框架结构,依据现有实际,统筹安排,长远规划,体现出设施现代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型社区。(二)规划原则本次规划地块位于济宁市任城区重点发展区域,在任城区商业及居住环境建设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本次规划从开发者的角度、整体区域的角度和居住者的角度,对于规划进行合理定位并合理确定规划原则,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上既要充分利用土地,又要考虑居住者的感受,形成自然、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1、示范性与标志性原则以建设任城区示范性商务中心为标准,为城市建设争光添彩。使之成为任城区近期建设的示范工程。规划设计具有超前性、先导性,达到高起点、高标准。2、地块固有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本地区位条件好,拥有优美的环境资源条件,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对规划过程中应对地块有利资源条件进行充分发掘,贯彻“尊重自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区。3、适合任城区实际情况与可实施性原则规划设计贯彻环境原则、经济原则与效益原则,正确处理规划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规划应适合任城区现阶段对于居住的要求,既要实现居住品质的要求、体现居住价值,同时也要经济可行。住宅区建设以科技为先导,加强新技术的利用、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注重物业管理与安全保卫。4、从居住角度应当充分考虑本地块和周边居民生活的便利性,配置一定数量的商业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从而提升地块的居住生活品质。5、景观布局体现均好性原则规划中合理组织小区内部公共景观绿地,以体现景观均好性原则,实现户户有景、窗窗见绿的优良景观效果。(三)规划设计布局方案1、规划结构本项目规划采用灵活布局,形成曲线式绿化空间旨在营造中式园林“步移景异”的空间环境,以建筑为底适度安置不同形式的水景、厅堂,建筑物之间用富有艺术气息的路径和曲折的小径连接。沿着这些道路创造不同的景观。整个小区景观自然流畅有主有次,有分有合,结合现代雅致的建筑形式,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本规划方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居住舒适度,用简单实用的环形道路将各部分连接为整体。2、公寓设计考虑到设计和施工的方便,户型尽量统一。并在特殊部位结合景观设计少量边户型和转角户型;高层户型也尽量统一。在争取为住户提供尽可能多的房型选择情况下,减少各栋公寓间的形体差异,寻求外部形式的和谐统一。立面上做到我们以往所追求的,工程简单、外观大气的建筑理念外,还展现了Art Deco风格的高耸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现代风格建筑中的带有的文化氛围,并且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现代风格造型,会在后期施工上带来便捷,成本上带来了节约。3、道路交通系统根据对现状外围交通的分析,商务地块的主要出入口设在了北面,将公寓小区主要出入口安排在西侧, 次要出入口安排在北侧,以小区中心文化广场将其连接而形成总体规划结构,使小区中形成了环状道路系统,构筑复合式交通。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地面主要以步行为主,外部汇入到小区的车流在小区入口处伸入到地下,使中心景观轴相交道路自然成为步行道,最大可能地做到人车分离。同时地下停车布局尽量依据规划结构,与邻里空间重合,使回家路径更便捷。组团内均为步行道,路宽4M,必要时兼作消防车道。4、外部空间形态与景观建筑纵向形态上我们采用中心区内两侧建筑高度缩减的方式来营造人对变化和开敞尺度的要求。出入口的延伸与中心景观构筑出了小区主要的景观轴线,营造景观系列,使空间连续通透,有静有动。我们做到每栋楼前都有一个活动花园,提供了各种公共会外活动的生活平台。根据现有地形,景观绿化分为商业景观带,中心景观和组团景观绿化等,使小区内的居住人群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园林氛围,本方案在视线分析上以最大限度提升住户的生活品质。使每一个住户都拥有良好的景观朝向。5、建设布局布局方式:方案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营造优雅的居住氛围,为居住者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功能组织条理有序,可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同时,提高了生活品质。在户型布置上,小户型居于小区相对条件较弱的南侧、奢华户型布置于小区核心景观带,大户型位于小区东,北侧。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带布置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公共服务设施,体育健身会所。与步行道相结合丰富了小区内部场景,同时为分级管理提供了可能。会所的景观泳池、中心广场与高层区宽阔的绿地结合,使休闲场所更易被人使用,增加了公共参与的机会。鉴于周边道路的开发状况,将幼儿园放置于南侧沿街,同时为城市和小区服务。6、设备管线布局根据规范要求,设备管线总平面设计应统一规划,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层次、走向、坡度等,并应力求适应维修和改扩建的需要;同时,明设管道应排列整齐,并应根据不同用途以不同颜色分别标明。给排水等管道沿区内道路依次布置并留有检查井,采用直埋方式,埋深不小0.8m。7、竖向设计竖向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2)满足各种管线的埋设要求。(3)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4)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与城市道路高程平顺衔接。道路标高的确定,即考虑新建筑物的要求,又要兼顾与保留建筑物的结合,使其排水便捷通畅,为此道路最大纵坡为1.75%,最小纵坡为0%,规划后该小区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规划后排水便捷。人行道需设无障碍和防滑措施。地面排水一般采用单侧设雨水口收集排放,其数量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确定。建筑物室内外高差取0.150.60m。(三)建筑设计方案1、建筑平面设计公寓设计:任城区地处中国北方,住户的居住行为与气候特征结合起来是设计的一个方向,因此在满足自然采光通风的基础上,尽可能将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的开窗面积增大,尽量加大向阳面与室外环境的接触面,使室内外融为一体。建筑造型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创造出一种现代简洁的建筑形象,使整个小区形成亲切、宜人、自然而又富有活力的建筑形象。坡屋顶内部空间可以让住户自行做夹层。外部造型则形成丰富的轮廓线。此外,挑檐以及造型变化的阳台,较大的玻璃窗,都使建筑外观显得轻巧空透富有变化。小区内采取小区院落结构模式。以条式公寓为主,适应地方气候与居住习惯。采用变形行列式对公寓进行布局,通过对公寓单元组合所采取的拼接变化、长短变化、角度变化、高低变化、空间围合等手法的运用,打破了单纯行列式布局的呆板局面,使空间布局和高度变化更加灵活丰富。每一组团均规划有公共活动场地,内设小型的休憩游乐设施,方便老人儿童使用。小区公寓采用坡屋顶形式,部分顶层住宅北部退台式处理,并设计成复式和跃层式,充分利用坡屋顶的有效空间,以节约用地。小区多层公寓底层全部设2.18米高地上储藏室,部分地上储藏室架空可作为机动车库或自行车库使用、架空游憩平台等功能使用。2、建筑剖面设计社区住宅为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住宅楼层高为2.8米,住宅架空层2.18米,社区公建层高3.2米,商业综合楼层高3.6米,沿街商业层高4.2米。3、建筑立面设计住宅建筑单栋面宽较窄,利用高度优势体现出建筑向上,挺拔的感觉,利用现代立面构成手段,利用构架,凸窗、挑板等手法结合主体,鲜明、饱和的色彩突出的屋面造型,形成个性化的居住组群。4、建筑装修公寓建筑填充墙体采用多排孔烧结粉煤灰砖,符合目前发展节能墙体材料的要求。户内分隔墙采用轻质隔墙,以尽量增大户内使用空间。入户门采用防盗门,内门采用夹板门或暂不装门,窗户采用中空塑钢窗,以满足建筑节能要求。架空层地面采用防潮地面;住宅楼面为C20细石砼地面;厨房、卫生间地面为贴防滑砖地面(带防水层),墙面皆为混合砂浆墙面,刷乳胶漆,顶棚为混合砂浆顶棚,厨房、卫生间、阳台地面标高皆低于其它地面20mm。屋面平屋顶处为膨胀珍珠岩保温屋面,坡屋面处为红色粘土瓦屋面。屋面排水为有组织排水,雨水管采用PVC塑料落水管。室外坡道为混凝土坡道,散水为1000宽细石砼散水。(四)消防设计1消防车道:小区道路兼消防车道,形成消防环路。主环路面宽6米,组团内消防车道宽度均为4米,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6米,车道满足消防车荷载32T。高层住宅设沿两个长边通消防车道,一个长边设置登高面。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50米处,或转角处建筑长度大于220米时设有消防通道。2.防火间距:高层住宅之间间距大于13米,高层与裙房之间间距大于9米,裙房间山墙间距小于6米。低层住宅之间间距大于6米,低层住宅与高层住宅之间间距大于9米。3.建筑分类、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划分:高层公寓:高层公寓为二类高层建筑,其耐火等级为二级;商铺等耐火等级为二级。按自然层划分防火分区。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4.电梯和消防电梯: 12层以上高层每单元设1台消防电梯,载重800kg,速度1.5米/秒。火灾发生后,所有电梯均能在60秒内从顶层停靠到地面层。12层以下无消防电梯。5.楼梯及疏散:12层以下高层住宅设一部楼梯,12层以上住宅设1部防烟楼梯。疏散楼梯可通向屋顶。楼梯净宽1100。低层住宅按每单元一部普通楼梯设置,楼梯净宽1000。商铺每户建筑面积均小于300平方米,单层,层高为3900。6.建筑构造:高层建筑前室门及楼梯间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楼梯直通室外;管道井均做楼板,管线穿过处设防火棉填塞,管道井门为乙级防火门。高层住宅上下层窗槛墙高度不低于0.8米,11层单元式住宅槛墙高度不低于1.2米。7.半地下车库消防设计: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汽车库防火分区按小于4000平方米划分,防烟分区按2000平方米控制,以结构梁或挡烟垂壁分割。汽车库每防火分区封闭楼梯2部,且地下车库最远点距楼梯间的疏散距离不超过60米。自行车库防火分区按小于1000平方米划分,设有2部疏散楼梯(或自行车坡道),部分以相邻防火分区为第2疏散出口。地下室均设有自动喷淋系统。8.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会所首层,有独立疏散出口,便于监控和消防人员使用。四、结构方案(一)设计条件及参数1、地质条件依据为临近地块工程勘测报告,场地土类型:三类。2、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3、主要设计活荷载:商业休闲中心、商铺 3.5 KN/m2住宅、办公 2.0 KN/m2自行车车库 2.5 KN/m2汽车库 4.0 KN/m2阳台 2.5 KN/m2 屋顶花园 3.0 KN/m2 卫生间 2.0 KN/m2消防疏散楼梯 3.5 KN/m2消防车道 20.0 KN/m2楼梯 2.5 KN/m2 机房 7.0 KN/m2 上人屋面 2.0 KN/m2 不上人屋面 0.5 KN/m2 地下室顶板 0.5 KN/m2(覆土考虑1.21.5米)4、风荷载及雪荷载:(1)基本风压:wo=0.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风荷载体形系数为1.3风振系数由程序计算。(2)基本雪压:0.30KN/m2(二)结构设计1、结构类型(1)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高层部分为乙级,其余部分为丙级。(2)基础:高层及与其相连的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500预应力管桩,多层及与其相连的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400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勘察报告和设计试桩确定。(3)地下层:半地下车库顶绿化部分考虑覆土厚度1米。(4)上部结构: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楼面均采用现浇钢砼混凝土梁板。2、结构平面布置公寓下的地下室之间合适位置设缝脱开。板块内不宜设永久变形缝的,设施工后浇带,在地下室混凝土中掺微膨胀剂及其它相关措施解决超长混凝土的收缩问题。上部超长建筑按规定设置变形缝。所有缝均需满足抗震缝要求。3、主要结构构件几何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1)剪力墙厚度:高层剪力墙厚度均为200300mm。(2)建筑物楼板厚度楼面为100mm以上,屋面为120mm。(3)地下室外壁厚250-350MM,地下室顶板厚160-200MM。(4)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上部建筑高度确定,从C40C25。 (5)地下室底板、侧壁混凝土抗渗等级0.8Mpa。(6)住宅外填充墙均采用烧结多孔砖(非承重),内填充墙采用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200-240厚用于所有住宅外墙及分户墙,100-120厚用于部分管井隔墙、厨厕隔墙、住宅内隔墙。五、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根据现状资料,从地块接入二根DN400给水总管,二路进水,在地块内形成DN300-400管环网。住宅供水按规范分2-3区,入户管水压小于0.35MPa。商铺及物业给水由市政管网直供。所有住宅每户DN20水表出户。地下室分区设地下生活水池和水泵房。本项目共包含公寓楼640间,按照一半用作商务办公,一半用作公寓计算。每办公室用水量按100L/日计算,则商务办公部分每日用水量为32m3;每间公寓用水量按照200L/日计算,则公寓部分每日用水量为64m3;绿化用水按1.5L/m2·d计,日用水量为5.91m3;道路用水按2L/m2·d计,日用水量为4.8m3;低层商业区建筑面积18880m2,日用水量37.76m3;不可预见用水量按总水量的10%计算,即14.45m3,故项目总用水量为158.92m3/日。项目用、排水平衡表见下表。建设项目水量平衡见图1-1。表1-2 项目用、排水平衡表 单位:m3/d项目供水量损耗量排水量备注高层公寓区96 m3/d19.2 m3/d76.8 m3/d排水系数取0.8绿化用水5.91 m3/d5.91 m3/d0供水量按1.5L/m2·d计算商业公建用水37.76 m3/d7.55 m3/d30.21 m3/d供水量按2L/m2·d计算道路用水4.8 m3/d4.8 m3/d0供水量按2L/m2·d计算未预见用水14.45 m3/d14.45 m3/d0总用水量10%合计158.92 m3/d51.91 m3/d107.01 m3/d图1-1 建设项目水量平衡图 单位:m3/d排水:本项目区内的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雨水经雨水管网就近排入河流。生活污水:本项目产生污水107.01m3/d,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网,送至济宁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2、用电项目用电由任城区供电线路供给,南池商务中心(生活超市)建设项目设置3处变电室,配置2500千伏安变压器3台,15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0千伏电力线就近由中压电网引入,可满足项目生活用电需求。3、供暖系统本项目供热负荷全是采暖负荷,负荷分为两部分,一是居民住宅采暖,二是公建筑采暖。规划采用平均热指标法进行计算,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12),小区耗热主体为住宅、和商业区,拟用热源由热力公司供应。4、燃气本采用集中供气。由燃气公司提供。5、消防给水系统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水系统。(1)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用水量3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0L/S,自喷用水量约30L/S。(2)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需设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消防水池按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小时,自喷1小时之和计,总共330m3,消防水箱18m3。地下室设消防水泵房, 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自喷泵两台,一用一备,增压气压罐设备ZW(W)-I-X-C。(3)室外自来水管网上设置若干只室外消火栓。(4)室内消火栓按规范每层设置,采用DN65消火栓,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消火栓系统连成环网,就近室外道路设水泵接合器。(5)自喷系统仅地下室和商铺及物业设置,按中危险2级设计,地下车库按一类地下车库,设置ZP32/10泡沫水喷淋系统,喷头动作温度68,系统末端设试压装置。就近室外道路设水泵接合器。(6)按规范配置灭火器,选用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七、项目选址及建设可行性分析1、项目与城市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位于济宁市任城区王母阁片区内,在南池公园西侧与铁北路交叉口西南面,用地西侧为回民林地,东侧为规划中的商业及社区服务中心,南侧为货运铁路专线。用地性质为商服用地,所在地块符合金乡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见附图)。2、项目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及土地合法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但符合国家有关房地产项目开发相关政策,应为允许类建设项目,因此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根据国土资发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限批、禁批的范围(见附图)。3、鲁环发【2007】131号文的符合性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分析拟建项目与建设项目审批原则的符合性。(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符合情况拟建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2)、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环保规划和环境功能区的符合情况拟建项目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环保规划和环境功能区的要求。(3)、是否有“禁批”和“限批”情况是否在省环保局规定的局部禁批或限批范围之内,见表1-3。表1-3 是否在省环保局规定的局部禁批或限批范围之内的情况(一)是否属于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敏感和脆弱区等环境敏感区是否影响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是 否是 否(二)是否属于毗邻居民区的化工等有环境风险的项目是 否(三)是否处于城市规划区内、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区外是否属于有污染的新上项目是 否是 否(四)是否处于南水北调和小清河大堤两侧5公里之内是否有污水排放是 否是 否(五)是否处于因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存在问题而被限批的园区是 否(六)是否处于全省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局确定的年度改善目标的河流两侧5公里之内是 否是否在省环保局规定的区域限批范围之内,见表1-4。表1-4 是否在省环保局规定的区域限批范围之内情况(一)是否建在连续两年未完成治污减排任务的县(市、区)是 否(二)是否建在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县(市、区)是 否(三)是否建在2008上半年未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县(市、区)是 否(四)是否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1年内污水处理率达不到60%的县(市、区)是 否(五)是否建在污染严重、防治不力的县(市、区)是 否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当地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项目选址、选线不在“禁批”和“限批”的范围之内;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文)的要求。4、鲁环发200980号文符合性本项目为南池商务中心(生活超市)建设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规定,对本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做出评价,本建设项目在建筑、装修和居住等过程中,基本没有环境风险源,不存在重大的环境风险。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文件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文)的要求。5、建设项目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本项目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重点保护区,排放水质需满足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及修改单重点保护区域排放标准同时需满足地方政府的要求。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网,送至济宁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因此,拟建项目对南水北调工程影响较小。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周围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较好,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济宁市任城区位于鲁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为济宁市中心城区之一,济宁市主城区。地处东经35°08-35°32,北纬116°26-116°44,总面积920平方公里。整体格局半城半乡,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济(济宁)一兖(兖州)一邹(邹城)一曲(曲阜)嘉(嘉祥)组团结构大城市的腹地,历来为鲁西南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地形、地貌、地质任城区地处鲁中南泰沂蒙山麓倾斜平原与鲁西南黄泛平原交接洼地的中心地带,属山东地台尼山穹隆与鲁西沉降带之结合部。其地势构造,大体以老运河为界,西部为鲁西沉降带的边缘,东部与北部为山东地台的边缘。东部多山,地势高亢,山前冲击平原由东向西倾斜,与湖洼地交接,西部凸起,残丘出露,丘下地势平坦;黄泛平原由西向东微斜,中南部凹陷,南四湖纵卧其间。东部、东北部山区一般海拔为80648.8m;西部、西北部丘陵区海拔40258m;南四湖湖底海拔31.5306m。地质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鲁中南台隆。中生代中、晚期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第二纪喜马拉雅山运动,塑造了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尼山穹隆构造三类地形。境内各界地层均有发育,其岩石类型:前古生界主要为中高级变质泰山群杂岩,其次为岩浆岩;古生界寒武系为中薄层灰岩、泥灰岩和夹页岩。奥陶系为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和纯灰岩。石炭系则以灰色页岩为主。二叠系为砂岩、砂质页岩、粘土质页岩及泥质页岩夹数层煤;中生界为细砂岩、砂砾岩等;新生界第三系为砂岩、砂砾岩、泥岩及顶部钙质土或结核层,第四系地层则为松散矿物颗粒所构成。3、气候与气象济宁市任城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候温和,降雨稀少,冬季干旱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温度13.5,日最高气温41.6,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07.3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0小时,年平均气压为1011.7百帕,全年无霜期为204天,冻土期为48天,最大冻土深度为0.37m。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北及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2m/s。4、水文地质该地区属淮河水系,沂沭汶泗区,南阳湖流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流域,地表水流向大致自北向南,为平原型河道。任城区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洸府河、古运河、洙赵新河、龙龚河、赵王河等,水面13.7万亩,占总面积的10%。与项目相关的河流是老赵王河,本项目距老赵王河4千米。起源于嘉祥县马村镇楚营村西南,于马集乡东秦村出县境,至济宁市市中区唐口街道棒李村入洙水河。全长44公里,流域面积94.5平方公里。济宁市任城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人工回灌,以及京杭大运河、洸府河、古运河、洙赵新河、龙龚河等地表水体渗漏补给。该区40-60米以上,含水砂层累计厚度5-15米,单位涌水量为200-1000m3/d·m,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Na型,矿化度一般在0.4-0.8g/L之间。pH6.8-7.8,水温16-18。中深层孔隙水含水层组大致埋深在62-150m之间,累计厚度10-20米,地下水呈承压水性质,单位涌水量为300-1000m3/d·m,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a·Na型,矿化度一般在0.3-0.7g/L之间。五、矿产资源任城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41.5亿吨,是全国八大煤田之一,境内现有本区及兖矿集团、淄矿集团、里能集团等投资在建、投产煤矿12家,年产量达3500万吨。有大型电厂3家,总装机容量85.8万千瓦。六、植被、生物多样性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人类活动,境内的自然植被已经绝迹。现在的植被以人工道路林网为连线,农作物为主体,形成了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相结合的群落。乔木以杨、柳、刺槐、泡桐等速生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灌木有桑、柴惠槐、月季、大小叶黄杨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济宁市任城区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为济宁市主城区,总面积920平方公里,人口约116万人。任城区辖:许庄街道 柳行街道 李营街道 南张街道 洸河街道 仙营街道 金城街道 二十里铺街道 接庄街道 长沟镇 石桥镇。此外,洸河街道是济宁市批准设立。其中,柳行街道、洸河街道实际由济宁高新区管理,2013年10月18日,撤销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设立新的济宁市任城区。 国民经济实力持续增长。2011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1亿元,增加17%;第二产业增加值111.48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69.71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比例为9.855.53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32亿元,增长38.1%。实现财政总收入35.32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82亿元,增长26%。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201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粮食总产28.93万吨,增长5.2%;棉花总产179.49吨,减少15.7%;油料总产1070.57吨,减少20.8%;水果总产2.9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总产46.31万吨,减少21.5%;水产品总产2.06万吨,增长15.1%。肉类总产2.7万吨,禽蛋总产1.8万吨,奶类总产1.77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8公顷。区农机总动力53.3万千瓦,增长5%。企业实力持续壮大。2011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46亿元,比上年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4家,实现增加值88.48亿元,增长11.5%,其中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0.5亿元,增长1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亿元,增长3.4%;实现利税48.46亿元,增长9.6%;实现利润33.42亿元,增长12.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6.8,比上年增加20.1个点。企业亏损面为3.62%,减少3个百分点。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74亿元,增长35.1%;实现利税15,165万元,增长18.9%。 基础设施环保设施持续改善。2011年,城镇化率5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3亿元,增长12.5%。城市人均道路面积20.6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24.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自来水普及率99%,燃气普及率60%,集中供热普及率55%。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6.2万平方米,竣工4万平方米。村镇建设投资19.5万元,增长30%。已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96%。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88%,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以上。交通通讯便捷。2011年,公路通车里程523.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5.6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6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3%。公路货物运输量为3446万吨,增长5%,水路运输量为113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港口货物吞吐量1700万吨。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948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1,008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940万元,增长73.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4.2万户,电话普及率90部/百人,互联网用户4.2万户。贸易旅游业平稳发展。201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9.24亿元,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26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9,834万美元,增长53.3%,其中出口18,468万美元,增长48.9%。实际利用外资1999万美元,增长21.4%。外派人员338人次,增长24.7%。主要旅游景点有凤凰台旅游景区、萧王庄汉墓、戴庄花园、李营苗木、石桥万亩荷花生态园、长沟葡萄园、济三煤矿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36万人次,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4200万元,增长2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980万元,增长13.7%。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速。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2所(含民办1所),在校生2891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7000人。初中14所,在校生17,846人。小学42所,在校生19,6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89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8项,其中获得省科技奖励1项。专利申请量509件,授权专利481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各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卫生机构267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0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640张,卫生技术人员362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087人,注册护士1756人。有体育馆1座。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完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85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消费性支出11,211元,增长12.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55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