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3053910
资源大小:1.29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项目总论11.1 项目名称11.2 承担单位11.3 承担单位负责人11.4 项目单位概况11.5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21.7 项目提出理由21.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31.8 经济效益指标及财务汇总32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市场预测52.1 项目建设的背景52.1.1 企业概况52.1.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意义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2.1 节能减排形式的需要62.2.2 有利于环境保护72.2.3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2.2.4 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72.3 行业及市场分析73 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93.1 编制依据93.2 主要设计原则93.3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范围93.4 编制目的104 环境概况114.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114.2 城市性质与规模114.3 城市自然条件114.3.1 地形地貌114.3.2 地质114.3.3 水文124.3.4 气候124.4厂址选择135 产品及工艺技术方案设计145.1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145.1.1 产品方案145.1.2 应用领域165.1.3 产品特点及先进性165.2技术及工艺方案设计175.2.1 技术方案论证175.2.2 工艺流程图195.2.3 工艺流程及主要部件195.2.4 主要系统及元器件205.3 主要设备206 原材料、动力及能源供应226.1 原料供应226.2 动力供应226.3 能源供应22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247.1 总图布置原则247.2 土地使用情况247.3 总体规划247.4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257.4.1 供排水条件257.4.2 供电条件258 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268.1 执行标准268.2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268.2.1污染物产生情况268.2.2 防治措施268.3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278.3.1 废气278.3.2 废水278.3.3 固体废物278.3.4 噪声278.4 环境监测和环保管理机构288.5 环境影响分析289 节 能299.1 设计原则299.2 编制依据299.2.1 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299.2.2 产业政策和指导性文件299.2.3 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309.2.4 工程项目有关文件309.3 主要能耗及节能生产措施309.3.1 主要能源消耗309.3.2 管理办法319.3.3 综合节能方案319.3.4 建筑节能329.4 能源利用监测3310 消防和绿化3410.1 主要设计依据3410.2 建筑结构、设备及安全管理3410.2.1 建筑结构3410.2.2 设备选型3410.2.3 安全管理3410.3 消防措施3410.3.1 消防通道3410.3.2 消防设计3410.3.3 电气防爆、防雷、防静电接地3511 劳动保护、安全、卫生3611.1 设计依据标准规范3611.2 生产操作环境及设计要求3611.2.1 生产操作环境3611.2.2 设计要求3811.3 劳动危险因素分析3811.3.1 触电事故危险因素3811.3.2 电焊伤害危险因素3811.4设计中主要防范措施3911.4.1加强职工培训教育学习3911.4.2 建立健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4011.4.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4011.4.4 其它安全防护措施4011.4.5 预防措施4111.5 预期效果及评价4112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4212.1 组织机构4212.2 人员培训及条件4212.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4213 项目实施规划4313.1 工程及设备招标4313.1.1 项目业主4313.1.2 招标范围4313.1.3 项目实施原则与步骤4313.1.4 项目组织机构与分工4313.1.5 项目履行单位的选择4413.1.6 招标及施工安装4413.1.7 项目调试与试运转4513.2 项目实施规划4514 招(投)标4714.1招(投)标依据4714.2招(投)标原则4714.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4814.4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491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015.1 投资估算5015.2 资金筹措方案5216 经济效益评价5416.1 项目概况5416.2 基本数据5416.2.1 实施进度5416.2.2 投资估算5416.2.3 劳动定员5416.3 财务评价5416.3.1 销售收入5416.3.2 成本费用5416.3.3 税金及附加5516.3.4 利润5616.3.5 投资回收期估算5616.4 不确定性分析5616.4.1 盈亏平衡分析5616.4.2 敏感性分析5716.5 风险控制分析5916.5.1 政策风险分析5916.5.2 技术风险分析5916.5.3 经营管理风险分析5916.5.4 市场开拓风险分析6016.5.5 生产风险分析6016.5.6 财务风险分析6016.5.7 投资风险分析6016.6 评价结论6017 结论和建议6117.1 主要结论6117.2 建议62附表: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2、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5、资产负债表6、流动资金估算表7、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件:委托书附图:1、*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地理位置图2、*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平面布置图1 项目总论1.1 项目名称*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项目1.2 承担单位1.3 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项目联系人: 1.4 项目单位概况山东*成立于二年元月,是*首家采用商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大型综合性连锁超市,现拥有八家连锁店和一个配送中心、一个食品加工厂,总经营面积60000余平米。自开业以来公司销售业绩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08年实现年销售总额2.16亿元。被*市政府确认为十大重点商贸企业之一,是*当地最具代表性和规模最大的超市企业。1.5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东昌府区*镇苇园村。*位于*市东昌府区西南部,聊莘公路中段,距区政府所在地21.5公里。位居莘县、阳谷、*三县区交界处,北与东昌府区的张炉集、郑家镇接壤,南与阳谷县的定水镇隔河相望,东和东昌府区的朱老庄乡为邻,西与莘县的河店镇、莘亭镇搭界。本项目建设规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有:验收车间、化验室、加工分装车间、冷藏冷冻等,以及购置相应的各种冷藏冷冻设备、化验设备、加工净菜的机器、微机服务器、管理软件编程等。表1-1 项目建设规模序号建设内容规模1验收车间2化验室3加工分装车间4冷藏冷冻室5冷藏冷冻设备6化验设备7加工净菜的机器8微机服务器9管理软件编程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山东正信环保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7 项目提出理由1、区位优势*乡蔬菜种植面大、产量大,苇园蔬菜批发市场现有的流通辐射广,定位于生产加工储藏各类蔬菜、净菜及其它农副产品的商品。2、增加农民收入*镇虽然是*市的第二大乡镇,但经济水平不高,镇区人均收入较低,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并且,项目初步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而且在“采摘加工储藏运输”过程中,至少还需要增加季节性钟点工700人以上,将对促进当地农民再就业,增加收入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3、稳定市区人民“菜篮子”本项目将进一步丰富和稳定市区人民“菜篮子”,并为东昌府的蔬菜、冠县的鸭梨扩大到全国市场奠定基础。1.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50万元,申请扶持资金150万元。1.8 经济效益指标及财务汇总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主要财务指标详见表1-2。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工程规划用地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验收车间平方米化验室平方米加工分装车间平方米冷藏冷冻车间平方米3年工作日天3304劳动定员人500表12 财务指标汇总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1项目规模总投资(含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1建设投资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万元其中:涨价预备费万元1.2建设期利息万元1.3流动资金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营业收入(含税)万元生产期平均3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生产期平均增值税万元生产期平均4总成本费用万元生产期平均5利润总额万元生产期平均6所得税万元生产期平均7税后利润万元生产期平均8财务盈利能力分析8.1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所得税前%项目投资所得税后%自有资金%8.2财务净现值项目投资所得税前万元ic=10%项目投资所得税后万元8.3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静态投资所得税前年静态投资所得税后年动态投资所得税前年动态投资所得税后年8.4总投资收益率%8.5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9清偿能力分析年9.1财务比率资产负债率%达产年流动比率%达产年速动比率%达产年9.2借款偿还期年不含建设期10盈亏平衡点%生产期平均2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市场预测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企业概况山东*成立于二年元月,是*首家采用商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大型综合性连锁超市,现拥有八家连锁店和一个配送中心、一个食品加工厂,总经营面积60000余平米。被*市政府确认为十大重点商贸企业之一,是*当地最具代表性和规模最大的超市企业。通过十余年来的经验总结并结合现目前市场情况,该公司提出了“以门店为主导,积极发展相关联产业,来带动公司竞争力的提高”的重要举措。从2009年底到2010上半年,该公司预计新开门店45家、加快与*乡苇园村“农超对接”方案的实施以及强化配送中心配送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巩固现有龙头地位,切实做好设施一流、商品一流、服务一流、水城人民放心满意的超市。2.1.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意义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有利于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生产结构和大型连锁超市调整商品结构,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连锁超市自主品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连锁超市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连锁超市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大型连锁超市盈利水平;有利于实现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零售终端的全过程控制,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农超对接”是实现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三方共赢的有效途径,对于刺激内需、扩大消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3年,该公司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与市场开展积极合作,在*乡苇园建立了自己的采购网络。对黄瓜、西红柿等市民需求量大的新鲜蔬菜进行现场选购装车配送立即上柜的采销模式,素有“晨地头,午饭头”的美誉。不仅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保证市民第一时间吃上新鲜蔬菜,而且对促进苇园当地农民增收也功不可没。随着公司实力的增强,生鲜商品自主经营的年度也在逐年加大,与省内知名水果种植园的合作也更加密切。08年,该公司在冠县梨种植园储存鸭梨达30万斤,09年不仅增加了黄金梨、丰水梨等品种,而且储存量将达到50万斤,现已完成20万斤采购储存。栖霞苹果是该公司多年来为水城市民奉献的重要水果产品之一,08年,该公司积极在栖霞亭口镇收购和储存栖霞苹果30余万斤。今年,根据去年栖霞苹果在该公司门店反季节上柜后的热销程度,公司又加大存货力度,预计存货量将达到40万斤。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连锁超市市场竞争力“农超对接”有利于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生产结构和大型连锁超市调整商品结构,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连锁超市自主品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连锁超市市场竞争力。2.2.2 增加农户和超市的经济效益 “农超对接”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连锁超市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大型连锁超市盈利水平。2.2.3 保障食品安全“农超对接”有利于实现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零售终端的全过程控制,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2.2.4 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二十五项“其他服务业”中第3条“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流通设施及农产品贸工农一体化设施建设”,本项目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综上所述,从企业自身发展、增加农户和超市的经济效益、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及国家产业政策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是十分必要的。3 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3.1 编制依据1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6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 国家、省、市关于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3.2 主要设计原则在本工程项目设计中,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工程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实践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本工程具体设计原则:(1)工艺布置全面规划,合理布置,充分考虑预留设备今后发展的合理性。(2)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替代同类进口产品。(3)工艺方案的确定原则是:创新、先进、成熟、经济、适用。(4)“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治理工艺要落实可靠,排出物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并尽可能综合利用。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装置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3.3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范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建设单位的委托,本项目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如下:项目建设背景及市场预测;产品及工艺技术方案设计;原材料、动力及能源供应;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节能;消防和绿化;劳动、安全、卫生;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规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3.4 编制目的对本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能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本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应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系统论证、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为项目投资决策和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4 环境概况4.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市东昌府区*镇苇园村。东昌府区,是中共*市委、市政府驻地。位于山东省西部,东依东阿县、茌平县,南接阳谷县,西连冠县、莘县,北靠临清。地处东经115°14116°06、北纬36°1636°42之间。全区辖8镇2乡和8个办事处,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人口101万人。4.2 城市性质与规模*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市水网发达,东昌湖水面开阔,既有良好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组合,建设“江北水城”的条件得天独厚,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成为区域性的旅游中心。综合城市职能,规划确定*市的城市性质为:中国江北水城,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4.3 城市自然条件4.3.1 地形地貌*市东昌府区的地貌是微波起伏、类型不同的黄泛冲积平原。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为1/7000-1/9000,平均海拔27 m,最高点海拔32.1 m;最低点海拔22.6 m。4.3.2 地质*市东昌府区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鲁西北地区自古代燕山运动以来,地壳运动总趋势已下降为主,长期接受新生代沉积,第四纪覆盖层较厚。地下勘查深度30 m以内均为第四纪土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粉细砂、粘土,均为黄泛区冲积地层,地质分布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据*市地震办介绍,东昌府区境内近四百年内,未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近期未发现明显的地震前兆。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震等级基本烈度为7度。4.3.3 水文东昌府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厚达1000 m,但深层承压含水层富水条件不佳。含水层的主要特点是:(1)粘砂互层,含水层多,但单层厚度薄,均匀性差。根据现有机井成井资料的物探解释与地层记录数据统计,在地面下300-400 m间,累计含水层厚度30-43 m,约5-7层;400-500 m间,累计含水厚度26-44 m,5-6层;500-600 m;累计含水层厚度29-44 m,约4-6层。 (2)含水层导水性差。由于含水层以细砂为主,极少见中砂,渗透系数小,根据裘布依渗透系数理论公式,利用现有承压井(井深>300米)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得深层地下水综合渗透系数3-4 m/d,位于细砂渗透系数(3-8 m/d)的下限。*市河流纵横交错,河网密布,边界河流有黄河、金堤河、漳卫河;境内河流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运河以及34条支流,尚有若干条引水渠 ,形成较完善的排灌体系。徒骇河是*境内起的河流,发源于*莘县境内,向东流入渤海,总长400 km,流经*总长度169.5 km,流域面积5182.66 km2,有范辛河、羊角河、赵王河、周公河、四新河等较大支流汇入,季节性特征极为明显。枯水期主要是污水,只有汛期或引黄河尾水能不同程度的对污水进行稀释。4.3.4 气候东昌府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性,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爽易旱、冬寒少雪。年日照总时数4433.5小时,年平均气温13.1,年极端最高气温41.2、最低20。多年平均降雨量538.4 mm,水面蒸发量1301.1 mm(E601)。根据东昌府区气象站1956-1998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38.4 mm,20降水保证年份降水量为678.4 mm,50降水保证年份降水量500.7 mm,75保证年份降水量为398.4 mm,95降水保证年份降水量为307.0 mm。4.4中心地址选择2008年11月24日,*新闻网发布了*万亩好白菜难卖愁死人的报道,作为“农超对接”工程的一部分的*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落户*,将为广大菜农带来福音,为解决当地蔬菜滞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通过以上分析,工厂将厂址定在*市东昌府区*镇苇园村,中心总占地面积为6700m2,本期建设用地面积8000m2,建筑面积8000m2。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镇蔬菜种植面积大、产量大,苇园蔬菜批发市场现有的流通辐射程度广,区位优势明显。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地理位置图。5 建设方案5.1 开展“农超对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5.1.1“农超对接”的含义农超对接即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在我国,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和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具备了鲜活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的基本条件。开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积极探索推动鲜活农产品销售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1.2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互利”的原则,突出“诚信、专业、务实、高效”的理念,把发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作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5.1.3 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城市大型连锁商业企业为主体,支持连锁商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网络、信息、配送等优势,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新型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选择部分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和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坚持贸农结合,以商促农。以大型连锁超市为基础,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建立新型农产品流通渠道,贸农结合,以商促农,促进连锁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5.2项目功能和建设内容5.2.1项目功能配送中心是指接受供应者所提供的多品种、小批量的货物,通过储存、保管、分拣、配货以及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后,将按需要者订货要求配齐的货物送交顾客的组织机构和物流设施。配送中心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1、减少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2、产生规模效益;3、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4、与多家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能有效而迅速的反馈信息,控制商品质量。配送中心是现代电子商务活动中开展配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置(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5.2.2 建设内容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仓储、办公、供电、供水、设备用房、消防、装卸平台、停车场、给排水等基建工程;冷库、常温库以及储存架(箱、柜);与冷库配套的制冷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循环水和电气控制系统;分捡、装卸工具;运输工具;通讯及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配送中心内部的商品库存信息管理系统、车辆调度系统等软件以及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力系统(包括用于储藏库照明、分捡、装卸、信息系统、计算机、传真机等设备运转的电力系统);其他设备设施。5.3 建设标准(一)总体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二)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农产品配送中心中的建筑工程,按照建设部关于贯彻执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若干问题的通知(建标2002212号)中规定的标准建设。(三)冷冻冷藏设备设施建设标准。冷链系统建设及农产品配送中心中的冷冻冷藏设备设施建设,按照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12000)、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等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和相关储存食品的技术规定及标准建设。所选用的制冷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如暂时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4 运作流程图5-1 运作流程图5.5 主要设备表5-1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设备单价数量设备费制冷系统循环水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分拣、装卸工具运输工具通讯及信息管理系统电力系统6 原材料、动力及能源供应6.1 原料供应本项目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为蔬菜、水果等,主要来自*及周边乡镇,配送中心负责加工、包装等。6.2 动力供应本项目无生产用水,无员工公寓,生活用水仅包括饮用、冲厕及洗手,生活用水按100L/人·d,项目定员500人,全年工作330天计算,用水约16500m3,因此项目预计需水量为16500m3/年。目前新鲜水供水来自自备水井,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6.3 能源供应本项目预计年耗电共33000 kWh,均为380V电源和220V电源,其供电方案和供电原则如下:(1)供电方案设置200KVA低压配电室,其中电源由*供电局凤凰供电所母线引入。(2)装置供配电原则a、环境特性,按I级区考虑。b、装置配电设计根据环境特性的要求选用相应的电气设备,线路采用型电力控制电缆,电缆敷设在热浸锌防腐电缆桥架中,沿工艺外管架铺设为主,局部地方考虑用直埋或沿电缆沟铺设。c、照明线路采用阻燃电缆穿管铺设。d、防雷、防静电接地设计按国家及有关部门规程实施。电力供应:本工程最大年用电量为33000kWh。本项目预计年耗汽油165t。具体动力与能源供应一览表见表6-1。表6-1 动力及能源供应一览表序号动力供应类型单位年供应量备注1电kWh330002水m3165003汽油t165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7.1 总图布置原则总图布置的原则应满足以下的要求:(1)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保证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各种动力设备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能源。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作业连续、短捷、方便,使中心内外运输配合协调,避免运输合作业交叉,避免人流货流交叉。(2)结合厂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做到紧凑布置,尽量节约用地。(3)创造一个和谐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符合环保要求的现代化企业。有利管理、方便生活,为企业管理和职工劳动创造方便良好条件。(4)考虑配送中心发展要求,使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7.2 土地使用情况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66667 m2,建筑物占地面积为8000 m2,建筑系数12.0%,总建筑面积为8000 m2,绿化面积2000m,绿化率3.0 %,道路广场面积4000m2。本次新建主要建筑物指标具体详见表7-1。表7-1 主要建筑物指标序号建筑名称建筑结构造型建筑面积(m2)承重结构层数1验收车间钢结构112002化验室砖混112003加工分装车间钢结构416004冷藏冷冻车间见注解440005办公室砖混6餐厅砖混7配电室砖混注解:1、冷库结构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组成。冷库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是一种有严格的隔热性、密封性、坚固性和抗冻性要求的独特结构的建筑。冷库主体建筑包括冷却间、冻结间、冷却物冷藏间、冻结物冷藏间、冰库以及沟通库内外运输的穿堂、月台和楼(电)梯等;冷库附属建筑包括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电控间、制冰、包装挑选(整理间)、循环水池等。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的内容应根据冷库的实际用途来设置,不宜搞大而全或小而全。2、冷库结构主要部分冷藏间的分间: (1)按食品的特性及冷藏要求分间; (2)有异味的食品应单间储存; (3)冷库的冻结物冷藏间宜采用大房间;储存水果、蔬菜和鲜蛋的冷却物冷藏间宜适当采用较小房间。 (4)冷库库房宜采用常温穿堂,必要时可采用有冷却设备的特定温度穿堂。3、装配式冷库结构装配式冷库库体结构:冷库库体主要由各种隔热板组即隔热壁板(墙体)、顶板(天井板)、底板、门、支承板及底座等组成。它们是通过特殊结构的子母钩拼接、固定,以保证冷库良好的隔热、气密。冷库的库门除能灵活开启外,更应关闭严密,使用可靠。7.3 总体规划根据中心地形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合理、处理流程通畅、有利生产、方便管理。本项目在山东*东昌府区*镇苇园村进行建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本项目土地为已有土地,不需要新增用地。工程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平面布置图。主要有厂房、仓库,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道路之间按建筑防火规范要求和总图设计标准进行规划设计。7.4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7.4.1 供排水条件本项目用水来自地下水,企业自备1口水井。为满足厂内消防用水需求,厂内自备蓄水池,以确保足够消防应急用水量。中心地址地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处理合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市政管网的污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室内排水直接排入厂区污水管网,经汇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室内排水管道除设备凝水采用柔性机制铸铁排水管外,其他均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一般区内卫生器具采用陶瓷制品,洁净区内卫生器具和地漏等均采用符合GMP要求洁净专用不锈钢产品。7.4.2 供电条件本工程采用200KVA变压器,生产设备用电设备负荷等级为三级,供电电压为380伏/220伏,三相四线制,防水防尘灯,办公楼选用节能型荧光灯。本设计依三类工业防雷建筑物考虑。采用屋顶避雷网及引下线直击雷和感应雷。利用基础内钢筋作防自击雷(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弱电系统等的共用接地体。车间内部配电屏,配电箱外壳及一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之金属外壳均应与接地体牢固连接。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8 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8.1 执行标准本报告主要依据以标准、规定:(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5-2007)的二级标准(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三类标准(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8.2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8.2.1污染物产生情况本工程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有:1)废气及粉尘清理场地、打地基等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地面扬尘;车辆运输时产生的道路扬尘;车辆尾气。2)废水施工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废水。3)噪声运输车辆噪声;吊车、升降机、切割机等装卸材料和切割材料施工产生的噪声。4)固体废物主要为装修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少量生活废弃物。8.2.2 防治措施1、采用2米高的防护隔离墙,减少扬尘对附近居民的影响。2、建筑施工时间严格控制,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要影响周围居民声环境时,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以保证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3、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生活废弃物;按规定路线运输、处置弃土和建筑垃圾。8.3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8.3.1 废气本项目营运过程中无废气产生。8.3.2 废水拟建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项目定员500人,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生活污水共约13200吨/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作为绿化用水使用。 8.3.3 固体废物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82.5 t,由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处理。8.3.4 噪声本工程的噪声主要来自车辆等运输设备。本项目为减少噪声危害,采取的措施有:对车辆定期检修,减少噪声产生量。为了防止噪声远传,在产生噪声的中心外部种植阔叶乔木及花卉绿篱。拟建工程经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全厂生产噪声对厂界的噪声值贡献不大,厂界噪声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规定。8.4 环境影响分析综上所述,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经过相关措施治理后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对环境的具体影响需要经过一系列监测及测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应由公司委托相关单位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9 节 能9.1 设计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规定,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2、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3、提高自控、管理水平,加强计量。9.2 编制依据9.2.1 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2号);3、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