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云南省民俗文化影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

    • 资源ID:3053202       资源大小:64.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省民俗文化影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

    关于新建云南少数民族民俗影视拍摄基地暨恢复保护秧田村传统彝族村落的项目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 云南九田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总 论 (一)、项目规划建设提要 1、项目名称: 新建云南少数民族民俗影视拍摄基地暨恢复保护秧田村传统彝族 村落项目 2、项目规划建设单位(企业): 云南九田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3、项目规划建设地点: 初步选址在安宁禄缥镇 4、项目规划建设内容:在选址区域范围内,征购土地100亩以上,用于建设云南少数民族民俗影视拍摄基地暨恢复保护秧田村传统彝族村落项目 5、项目规划建设性质: 新建,为私营企业。 6、项目规划建设期: 在15年内,分阶段对项目进行规划建设,力争在2013年以前完成本规划重点项目的建设,建成之后逐步做大做强使其成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的特色企业。 7、项目规划建设总投资: 计划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产业基地建设3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8、项目规划建设资金来源: 在总投资内,自筹3000万元,争取国家、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性扶持2000万元,金融贷款等其他渠道筹资1000万元。 9、项目规划建设单位:云南九田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10、项目规划编制日期: 2011年4月 (二) 项目规划建设编制背景、依据、必要性及其意义 1、项目规划建设编制背景。(1)概述在“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已作出部署,在全省实施“文化产业建设工程",即:组建10大文化产业集团、建设72个文化产业基地、推介和实施60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扶持和发展上百个民营文化企业、打造30个知名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具有产业范围广、可塑性大、适应性强、无污染等发展优势,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经济以制造业为中心;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以服务业和知识为基础;21世纪则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内容产业经济,文化内容将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许多专家都认为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上的强国将成为经济强国,有着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的国家占据有利地位。目前,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内容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此时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内容而使本国的内容资源不足的话,将遭遇严重的文化独立性危机。这是比经济上或政治上的依附更为严重的问题。国家在“十一五”时期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周边与多国接壤,同时又是少数民族集居最多的省份,26个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和谐相处,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千百年来,特别是解放以后,各民族在语言文字、互通婚姻、相互学习,经过长期的积淀、传递,得以绵延、发展,影响渗透到各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云南安宁是昆明通往滇西的咽喉重地,也是内地面向东盟的重要驿站,如何很好推介云南的民族民俗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民俗影视拍摄基地暨恢复保护秧田村传统彝族村落项目的筹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2)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都普遍高于1 0,美国则高达2 5以上。据统计,我国2004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96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32,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21 5。2006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上升至113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的14 8,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至24 3,2008年,文化已占GDP 的5%以上。国家”十二五”旅游文化发展纲要对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上数据来看,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呈快速发展之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文化大国来说,跟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水平相比还相差很远,因此,我们应加大力度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也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引擎。(3)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2006年年初云南正式提出了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思想,主要目标是在今后几年,保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发展实力跃居西部地区领先地位。自2003年至2008年,云南共有3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超过520亿元。已经占到云南省GDP的5以上。就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上年的262.9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增长14.1,占全省GDP总量的5.8(“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0%,),接近支柱产业的份额。继卷烟、矿产、旅游、动植物资源和能源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之后,一种新生的经济力量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推进云南发展的第六大支柱产业。(4)云南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云南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充分利用地缘、民族和亲情优势,打造一个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向世界进一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及和谐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具有较独特的资源和有利条件。云南堪称文化富矿区,是歌舞的海洋、民族音乐的殿堂。目前,云南已基本形成围绕民族特色做主线,旅游业为主体,以影视、新闻出版、民族文艺演出、文化娱乐、体育、会展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多层次发展的文化产业和市场。将民族文化资本化,使文化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发展,出现了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云南现象”,并逐渐形成“云南模式”。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一定文化知名度和吸引力的七个领域:音乐创作、原生态文化、民族歌舞、影视作品、民族戏剧、拍摄外景地、文化市场品牌,安宁作为昆明通往东南亚的重地,却没有一个民族文化响亮的品牌,不能不说不是一个缺憾!二、项目规划建设编制依据 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 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041 5号)。 云南省、昆明市及各县(市)作出的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项目规划建设的必要性(一)云南民俗文化产业的调研分析(1)葫芦丝产业情况调查生产销售: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葫芦丝生产商和销售商1万余户,每年销售1亿余支。云南有近400家葫芦丝加工厂,但都以家庭作坊为主,年产量在30万只左右,中高端产品大概在5万只左右。昆明地区有大大小小的葫芦丝生产厂家200多家,而其中80%以上的厂家都是没有注册的“地下作坊”。每月总共3万支的销售总量中,90%的葫芦丝为1040元的低端产品。而就天津静海某乐器厂年产葫芦丝30万只,巴乌12万只,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另一个较大的葫芦丝生产基地在湖南,主要生产低端的葫芦丝,年产300万只,每只成本6元5左右。杭州也是一个较大的葫芦丝产地,年产量大概在100万只左右。由此可见,云南作为葫芦丝的发源地,其生产和销售规模在全国占了不到1%的市场份额,一方面说明我们云南的市场的开发程度很低,市场的开拓能力还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只要我们能组织起有效的宣传和销售,葫芦丝市场之于云南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传承: 葫芦丝文化起源于云南,经过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传承至今,借助高科技新技术的文化传播手段,使葫芦丝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葫芦丝穿越了时空与地域的限制,受到海内外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四川将葫芦丝的教学列为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省的某市也将葫芦丝作为特色教育在全市中小学校推广,其他省市也陆续成立了葫芦丝艺术学校。昆明葫芦丝培训市场却远远没有达到省外有些城市的水平。西山区金银葫芦丝艺术沙龙是昆明市比较有名的葫芦丝培训学校之一,不少省外爱好者常常慕名而来。据沙龙的负责人介绍,目前,葫芦丝在省外很火,山东、河南、北京、湖南等地学习的人非常多,培训市场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其规模远超昆明。目前全国约有400多万人在学习葫芦丝,而云南也有近10万人的爱好者队伍。相比而言,云南的葫芦丝的推广的力度还不够大,葫芦丝的培训教学只是由一些业余的、小规模的培训学校在进行,而广大的爱好者却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地方和教师。更有一批潜在的爱好者也急需通过一条渠道进入这扇大门。作为源自云南的地道民族乐器,葫芦丝在省外受到了市民的热捧,一个学校上千人学习葫芦丝随处可见,各种葫芦丝的演奏会层出不穷,葫芦丝销售量更是节节攀升。而在云南昆明,“葫芦丝”却是不温不火,很多业内人士称之为“墙内开花墙外红”。我省许多资深葫芦丝专家认为,作为葫芦丝的发源地云南,葫芦丝表演往往作为“调料”登场,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省外,类似葫芦丝的专场音乐会非常多,相当受欢迎,电视台甚至全程跟踪采访,档次和规模远高于云南。(二)云南发展葫芦丝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条件(1)地源优势:云南梁河县作为葫芦丝的发源地,已成功申报为“中国葫芦丝之乡”。葫芦丝已经成为云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德宏已成功举办两届葫芦丝文化艺术节,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2) 人才优势:多年来,德宏造就了哏德全、龚全国、李仲培、龚家铭等一批造诣较深的葫芦丝演奏大师,其声誉和影响享誉全国乃至海外。葫芦丝的制作大师冯绍兴,哏德全先生的启蒙老师李仲培先生仍然活跃在葫芦丝领域;音乐创作大师曹鹏举先生也为葫芦丝音乐创作出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经典乐曲受到广泛传播和关注。(3) 原材料优势:制作葫芦丝的原材料主要是葫芦、紫竹和簧片。葫芦的主要原产地在云南,省外80%的葫芦由云南发出。云南许多地州已规模化种植葫芦。只是还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使自然生态葫芦能达到品牌葫芦的标准。紫竹的原产地虽然是福建、江西,据说云南曲靖某地的紫竹也是上品。云南的水竹文化是竹文化的高级阶段,在葫芦丝的故乡培育最适合制作葫芦丝的管材应该不是件难事,而德宏目前正在做这件事。簧片作为葫芦丝的关键部件,决定着葫芦丝的品质,在傣寨散落着以冯绍兴为代表的民间葫芦丝制作艺人,他们用世代相传的工艺手工制作葫芦丝,达到了收藏级的水平。(4) 资源优势:德宏州作为葫芦丝的发源地,州委州政府也积极扶持葫芦丝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葫芦丝的规模化种植,紫竹的优化培育,并有了规模化生产的“古歌”牌葫芦丝,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赞誉,温家宝总理视察德宏,州委、州政府送给他的礼品就是“古歌牌”葫芦丝。“古歌”葫芦丝在冯绍兴、李仲培等具有五十年以上制作经验的著名葫芦丝演奏、制作大师的严格把关下,受到海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著名作曲家曹鹏举也加盟德宏弘韵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三)云南葫芦丝文化发展的分析:根据对葫芦丝产业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云南虽然是葫芦丝的发源地,但在全国市场上只占了不到1%的市场份额,而在占全省GDP总量的5.8%文化产业中,葫芦丝基本没有份额。对云南发展葫芦丝所具有的优势分析来看,建设云南文化产业葫芦丝基地是有条件和资源的,不仅可以扩展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领域,也能促进云南区域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可以带动民族制造业,加工生产业,种植业的发展,还可以使她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为云南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是一个有空间、有前途的产业。只是我们如何整合这些优势资源,真正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云南实现民族文化强省的跨越发展添一分力量。(四)建设葫芦丝文化产业基地的构想和规划为了把具有云南特色的葫芦丝产业做大做强,使它成为云南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打造和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知名品牌,通过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和云南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的深入学习,根据对葫芦丝产业的调研和分析以及前期所做的一些基础工作,逐渐形成了以下四方面建设云南葫芦丝文化产业基地的构想:(1)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西部地区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着力增强文化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云南“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整体开发特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要依托资源优势,建好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和园区”,由此构想建设一个云南葫芦丝文化产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2)国家规划中提出“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推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云南规划中也提出“改造传统的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我们将进行葫芦丝行业标准的建设。(3)规划提出“鼓励发展文化相关产业,积极支持文化企业充分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向相关产业延伸发展,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因此规划筹建一个葫芦丝的传媒中心,包括期刊、光碟、数字电视、网络中心。(4)规划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构想建设一个培训中心和创作园地,完成葫芦丝音乐的传承培训,并进行葫芦丝音乐的创作,对葫芦丝音乐推陈出新,发扬光大。(1)葫芦丝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规划一块园地,进行基地的基础建设,对葫芦丝从生产、销售、传播、培训、创作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2)葫芦丝的行业标准的建设:目前葫芦丝的生产与演奏形成了南、北两派的制作与演奏风格,北派以粗旷、高亢、清亮为主,南派以细腻、轻柔、厚重见长,各有特色,适于不同的演奏风格。但市场上的葫芦丝质量良莠不齐,各自以主观评价独立制作生产,有的根本达不到乐器的要求,只能算是旅游工艺品,北方省市制作的葫芦丝更趋向于唢呐的音乐品质,失去了葫芦丝特有的韵味。近年来由于省外葫芦丝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天津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葫芦丝生产基地,杭州形成了葫芦丝文化传播中心,甚至着手起草“葫芦丝制作工艺标准”,将变形的北派葫芦丝作为标准向全国推荐,此举一旦实现,今后在全国大赛及国际市场,云南的葫芦丝将成为非标准的工艺品,葫芦丝将不再是云南的名片,中国的“葫芦丝之乡”将只是一个传说,云南的葫芦丝文化产业也就随之寿终正寝了。从“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的角度来看,谁是标准制度的建立者谁就掌握了行业的走向,取得上游利润。作为葫芦丝发源地的云南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葫芦丝之乡德宏的工匠们有着世代相传的手艺 ,理应担起弘扬、保护、发展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责任,特别是在创建民族文化大省的今天,保护我们的民族品牌和知识产权,规范行业标准,保护葫芦丝特有的韵味,做大做强葫芦丝文化产业。云南葫芦丝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标准的制定对云南葫芦丝的健康发展,保护其在同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已经正式向云南质量检测局递交了葫芦丝的标准制定申请。(3)民族文化传媒中心建设一个产业要实现最终的目标,宣传和传播是关键。 依托发祥地和人才的优势,优化结构,利用德宏的区位优势地位,采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1、葫芦丝杂志、光碟的编辑出版: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民族音乐杂志的平台下增刊葫芦丝巴乌,利用传统的传播渠道,进行葫芦丝的知识普及、大师专家介绍、品牌推广等工作。目前已正在进行杂志的设计编撰。2、数字电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传统的电视平台上进行葫芦丝文化的普及、宣传、培训。3、国际网络中心:(4)培训中心和创作园地葫芦丝源于德宏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哏德全、龚全国、李仲培、龚家铭等一批造诣较深的葫芦丝演奏大师,其声誉和影响享誉全国乃至海外。葫芦丝的制作大师冯绍兴,哏德全先生的启蒙老师李仲培先生仍然是葫芦丝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已培训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把葫芦丝的制作技艺和演奏技艺继续传播下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中华优秀的技艺和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葫芦丝作为傣、德昂、阿昌人民从古至今使用的一种舌簧乐器,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主要功能为男青年向女青年传情达意,倾吐爱慕之情。梁河的葫芦丝音乐几百年来通过各民族互通语言文字,互通婚姻,互相学习,并经过长期的积淀、传递,得以绵延、发展,影响渗进到德昂、傣族社会的婚俗方面被群众认同性。为当地傣族广为传承、接受,发挥着干预社会生活、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起到了维护民族秩序、促进傣族地区安定和发展的良好效果。从80年代以来,葫芦丝音乐一直保持良好的创作势头,不仅是作品数量可观,作品题材上也有新的突破,构成这段时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古歌、月光下的凤尾竹、节日的德昂山、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勐养江畔、金秋月下、赶摆、傣寨及VCD光碟傣风神韵等,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收集、整理、创作,葫芦丝音乐已升华为演奏技巧、气息、情景融为一体的精品乐曲而唱响全国。尤其以龚全国与德宏州歌舞团二级作曲杨正玺创作的葫芦丝独奏曲竹林深处名闻遐迩。为了让葫芦丝音乐走出德宏,走出云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需要有更多的音乐作品来丰富葫芦丝音乐,也就需要有更多的创作作品问世,根据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十一五"期间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上要“组建10大文化产业集团、建设25个文化产业基地、推介实施6 0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扶持和发展上百个文化企业,打造30个知名文化品牌”的部署精神,州委、州政府已把发展葫芦丝文化产业,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实施,作出了“发掘葫芦丝文化,打造葫芦丝品牌,发展葫芦丝经济,建设葫芦丝之乡"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孔雀舞大众化、目脑纵歌市场化、葫芦丝文化艺术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目标。为此,依托资源优势,开发葫芦丝文化产业,建设具有德宏特色的葫芦丝文化产业基地,培育葫芦丝文化艺术强势企业,打造葫芦丝文化艺术产品,对促进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德宏知名度,发展旅游业,都将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可见,项目的规划建设符合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实施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立项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四、项目规划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及预期目标 文化产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文化产业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符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发展葫芦丝文化产业是德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途径之一。德宏发展葫芦丝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加快葫芦丝文化产业建设发展,促进葫芦丝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对于促进德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项目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发掘葫芦丝文化、打造葫芦丝品牌、发展葫芦丝经济、建设葫芦丝之乡”的发展思想,以及“孔雀舞大众化、目脑纵歌市场化、葫芦丝文化艺术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目标,立足德宏厚重的葫芦丝文化底蕴和发展葫芦丝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打造德宏特色的葫芦丝文化产业品牌,使之做大做强,把葫芦丝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成为宣传德宏、发展德宏、提升德宏知名度的张名片,推动德宏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项目规划建设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对项目建设实施进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精心组织建设。 (三)项目规划建设预期目标按照州委、州政府作出的“发掘葫芦丝文化、打造葫芦丝品牌,发展葫芦丝经济,建设葫芦丝之乡”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和奋力打造德宏州弘韵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基地,通过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把德宏打造成一个风情万种的“葫芦丝文化产业之乡",树立德宏新形象,提高德宏知名度,为德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四)项目规划建设概要主题: 1、项目建设地选址:初步选址云南德宏潞西市 2、项目规划建设用地: 在选址区域范围内,征购土地300亩以上,用于建设云南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及东南亚最大的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制作交易物流中心。征购土地的价格请德宏州政府和和潞西市政府按照省、州、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支持。 3、项目规划建设区环境条件: 该规划建设区在德宏州府所在地潞西市,是德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物流中心,交通便利,面向东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推广和宣传起到重要作用,将是潞西市招商引资的一个亮点。定位: 依托云南省的资源优势,致力于葫芦丝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在项目建设规划区内:一是进行葫芦丝和子竹的科技试验示范种植,然后向全省农村推广,发展规模种植业;二是建盖加工厂,对葫芦丝、巴乌等乐器进行研发制作,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三是创办葫芦丝艺术学校,打造葫芦丝演奏艺术“天籁妙音、葫芦丝神韵”音乐场馆,培养葫芦丝专业艺术人才;四是建盖具有民族特色的云南旅游工艺品加工制作基地。五是筹建云南葫芦丝艺术家园。通过项目的规划建设,最终达到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形成强势的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链,促进云南经济和税收的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五、项目规划建设布局及要求 (一)项目规划建设布局在征购300亩土地区域内,按五大功能进行项目规划建设布局:一、筹建以葫芦丝为代表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制作加工物流中心;二、建成以葫芦丝、巴乌等民族乐器为支点包括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工艺产品为主的生产研发基地;三、建成以云南葫芦丝为代表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演、教学、传承、发展基地;四、筹建云南少数民族乐器标准件制作及声音测试中心;五、葫芦丝、紫竹种植示范基地及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六、“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艺术家家园 (二)项目规划建设资金投入 计划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其中各项目建设投资如下:·初步预算征购土地300余亩,约投资5000万元; ·建设制作、加工、物流中心和购置设备投资3000万元;·建设葫芦丝艺术学校场馆及教学传承基地2000万元;·建盖公司办公楼、职工住宅、水电路、绿化等设施1000万元; ·绿化(葫芦丝、紫竹种植基地)投资500万元·葫芦丝艺术家家园投资3000万元·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及流动资金500万元。 (三)项目规划建设资金来源 在总投资内,企业自筹1亿元,争取国家、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性扶持3000万元,金融贷款等其他渠道筹资2000万元。(四)项目规划建设期 2012年之前力争完成本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使“基地”初具规模,建成运作,投产见效,三年内形成产业化规模效应并争取作为云南的文化领先企业上市。(五)项目规划建设要求 厂房、办公楼、职工住宅等建筑物必须严格按规划设计要求建盖,具有反映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融地方民族建筑与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从区域内的整体规划布局到建筑设计、布局和环境绿化等均必须具有科学性,把企业建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园和样板示范基地。六、项目规划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 项目规划建设的经济效益 据有关专业经济人士初步测算,本项目建成后,将突显两方面经济效益:一是以葫芦丝为代表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制作加工物流中心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充分显示云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发展旅游产业的实力,进一步吸引东盟的目光,是云南继花卉产业之后又一个国际性的主题文化经济物流中心;二是建厂研发生产葫芦丝、巴乌等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以及烟斗、美术工艺葫芦、茶具等旅游文化工艺品,在正常生产年,可产出葫芦丝60万支×120元支=7200万元,巴乌30万×300支=9000万元,仅此两种产品可实现工业年产值上亿元,而其他工艺旅游产品,以葫芦丝文化研发的音乐制品和音像制品等,年工业生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预测若企业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时,年工业产值可达2.53亿元,实现利税上千万元,由此可见,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良好的。更主要的是基地加农户的模式起到推广带动全省各民族农户规模化种植、集体加工,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二)项目规划建设的社会效益 一是项目的建设及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后,可带动促进云南各族农民增收致富;二是企业建厂投产后,需要配置员工6001000人,可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上千人就业;三是做大做强葫芦丝文化产业,对于促进和繁荣云南文化事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将起到积极作用;四是对宣传云南,扩大云南知名度,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七、项目规划实施风险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规划实施风险分析 从葫芦丝、紫竹的推广到形成产业化基地种植看,其主要风险在于病虫害侵蚀或耕作管理跟不上等因素而影响其产量的高低,使种植农户造成损失或绝收。为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降种植风险,务必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把好种源选育关;二是依靠科技搞好种植;三是在公司规划100亩土地上办好种植样板示范;四是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严格按“订单农户”约定收购原材料,确保种植农户利益。只要政策、科技、管理、资金等措施落实到位,葫芦丝和子竹种植推广的风险是司以避免的。 (二)建厂风险分析评价 对投资新建葫芦丝、巴乌及其旅游工艺产品加工厂的年工业产值初步测算结果看,项目建成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显,既能促进德宏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又能带动广大农脱贫致富。项目建成后,企业所需原材料在本地可确保供给,加之设备选型优良,产品采取连锁营销方式,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络,逐步向国外市场拓展。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重视产品质量和经营信誉,亦能避免企业较大风险存在。(三)融资贷款偿还能力风险分析评价企业属新建,为私营投资新建项目,67%的项目建设资金由企业自筹,20力争国家、省、州各级文化产业开发政策性扶持。从项目总投资1.5亿元看,借贷投资仅占总投资的13,贷款数额小,按企业正常年生产经营效益预测,借贷风险小,还贷能力强。 (四)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从种植到工业产品加工产出,整个生产环节和过程对人居和自然环境都没有任何污染,加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均为可降解的物质,也不产生有害废气,无烟尘污染,属于生产环保型绿色企业。 八、项目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 对项目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要重视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根据本规划,项目建设单位应结合此规划,在项目建设实施初期,仍需对本项目作进一步的可研分析论证,以指导项目实施,确保资金投入及其建设投产后的回报安全;二是在征购300亩土地上,如何布局用地,必须按城市规划和企业实际之需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三是对项目建设期及企业发展目标作出长、中、短期规划;四是切实加强项目建设期的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性;五是企业建成投产后,务必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企业管理,做好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环节工作,努力实现企业最佳经济社会效益,为德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九、项目规划建设结论与建议 (一) 项目规划建设评价结论 项目规划建设的编制及实施,具有充分依据,符合省、州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发展要求,是德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项目,通过对项目立项建设的初步规划、研究论证和效益测算等方面的分析评估,显而易见,回报率高,效益突显,风险小、项目可行。(二) 项目规划建设实施建议 本项目符合国家、省、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恳请各级政府及宣传、文化、土地、城建、工商、税收、金融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据省委云发200425号文精神,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项目规划建设得于实施,为德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三)葫芦丝产业发展的扶持为了实现葫芦丝文化产业的建设构想,使葫芦丝真正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我们申请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1、为“云南文化产业葫芦丝基地”项目的运作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贷款信用担保,五年贴息支持。2、为“云南文化产业葫芦丝基地”提供300亩产业发展用地,由基地负责土地的综合开发。政府将产业扶持政策配置到该区域,使其迅速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传播为一体的产业基地,把云南的民族器乐文化推向全国,传播到全世界,共同打造云南的又一文化品牌。 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学会 云南弘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三月六日关于新建云南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暨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制作交易物流中心的立项报告 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学会 云 南 弘 韵 文 化 传 播 有 限 公 司二零一零年三月六日德宏州委宣传部、州文化产业办公室: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云南省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将逐渐培育成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从2006年起,我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组建10大文化产业集团,建设2 5个文化产业基地,推介和实施60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扶持和发展上百个民营文化企业,打造30个知名文化品牌。被称之为文化产业建设工程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为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德宏州委州政府已把发展葫芦丝文化产业,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实施。“发掘葫芦丝文化,打造葫芦丝品牌,发展葫芦丝经济,建设葫芦丝之乡”的发展思路以及“孔雀舞大众化”目瑙纵歌市场化,葫芦丝文化艺术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目标。 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代民间乐器葫芦丝,自上世纪发掘开发以来,在葫芦丝演奏制作大师哏德全先生的演绎下以一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传遍大江南北德宏作为葫芦丝的故乡伴随着葫芦丝音乐的广泛传播而名扬海外,葫芦丝已成为德宏乃至云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当今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云南省政府关于“要像当年抓改革、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省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的思路为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弘扬葫芦丝文化,促进德宏州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依托德宏州的资源优势,致力于葫芦丝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把葫芦、紫竹的规模化种植;葫芦丝、巴乌传统乐器的规模化生产,葫芦工艺品的研发制作,葫芦丝专业人才的培养,葫芦丝演奏艺术团“天籁妙音,葫芦丝神韵”音乐会的打造,形成强势的文化产业发展链,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根据中共云南省委文化云发【2004】15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二十一条关于给予文化建设土地扶持政策的规定,特向德宏州人民政府申请文化产业用地300亩,用于葫芦丝紫竹种植(原材料),葫芦丝、巴乌传统乐的专业化生产(加工),葫芦、紫竹工艺品的研发,葫芦丝艺术学校的建设等项目,形成从原材料到产品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链该项目是德宏州文化产业的又一支柱和亮点,必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德宏知名度的提高,为德宏的地方经济做出贡献。附:关于新建云南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暨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制作交易物流中心的立项报告 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学会 云 南 弘 韵 文 化 传 播 有 限 公 司 二零一零年三月六日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省民俗文化影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