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doc

    • 资源ID:3053013       资源大小:1.13M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doc

    世界银行贷款 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计划(Pest Management Plan)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2年月2日目 录1 项目概要12 项目背景32.1 辽宁省农业生产情况32.2 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42.3 项目县区农业技术措施现状52.4 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72.5 项目县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及存在问题102.6 现行病虫害管理机构和执行政策132.7 项目区目前病虫害管理能力及评价143 辽宁项目区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PMP)163.1 PMP病虫害综合治理计划制定必要性和意义163.2 PMP病虫害综合治理计划制定原则163.3 项目目标及原则173.4 项目实施总体设计183.5 PMP项目预期产出213.6 化学农药使用的原则334 PMP实施方案364.1 PMP执行机构设置及管理364.2 PMP实施任务375 工作计划与费用安排405.1 工作计划405.2 农民培训405.3经费使用436 PMP执行情况监测评价45附件1 病虫害管理计划表48附件2 公共咨询表571 项目概要辽宁省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计划(PMP),主要针对项目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在提高项目区病虫害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引进、示范和推广当今世界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新技术、生物防治产品和抗病新品种,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由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实现农作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经各市县积极申报和辽宁省农发办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认真筛选,最终确定辽宁省6个县(市)区为世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区,即:沈阳市苏家屯区、铁岭市昌图县、阜新市彰武县、锦州小东种畜场、葫芦岛市连山区和朝阳市凌源市,具体项目县区见图1。本项目经费预算1185.48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病虫害防治设备、生物防治补贴和培训费用等。图1 辽宁省世行贷款可持续农业项目区分布图按照世行病虫害管理环境评估OP/BP4.09要求和病虫害管理规定,结合辽宁项目区主要作物目前病虫害发生现状及潜在威胁,制定PMP(辽宁省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计划)。本计划以1972年国际上公认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1995年的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SPM)和中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方针,结合项目区生产实际,制定出适合在本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PMP。通过PMP的实施,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与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减少农作物因病虫害损失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工作重点如下:(1)以辽宁项目区合作社、协会及典型农户为主体建立2030个示范区,引进、示范和推广国际先进的植保技术与植保产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扩大项目区IPM的使用面积,提升项目区整体病虫害防控能力。(2)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推广,使项目区农作物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23次,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1520%,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损失5%以上,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建设以省级植保站为核心,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为主体的功能齐全、高效运转、快速反应、覆盖所有项目区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提高对重大病虫的预测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前瞻性及应急防治措施。(4)建设以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为主体的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队伍,通过采购新型植保器械、培训专业人员,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与效果,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5)对项目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协会、合作社、农资经销商及普通农户进行集中和分散培训,提高其对PMP的认识,确保PMP项目的顺利实施。(6)成立由省农发办牵头、植保和检测单位专家为主体的PMP实施情况监测监督小组,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项目区进行监督与检查,对项目区农资及农产品进行检测。2 项目背景辽宁省世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重点在通过以水利设施为主的高标准农田整治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与引导农民采用良好生物、物理和农业方法,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一套以维持健康和高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为目标,有效促进和调控生态平衡、保护植物群体健康,达到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的农业有害生物防御技术体系(SPM),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农药的应用对人健康和环境影响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最小程度,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同时,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1 辽宁省农业生产情况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全省有14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总人口4271万人。全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5%。辽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年日照时数为22002950h。一月平均气温4.517;七月平均气温2227;年平均气温在511之间。一般无霜期125220d。年平均降水量4501150mm。辽宁农作物种植以玉米、水稻和油料作物为主,2011年辽宁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660万亩,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200亿公斤,增幅15.3%,创历史最高水平,增幅居全国第一。2.2 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辽宁项目区共涉及6个县(市)的17个乡镇,140个行政村,总户数90千户,农业人口292.8千人,其中:少数民族1.541千户,5.124千人,农村劳动力161.1千人。详见表1。表1 项目区人口分布情况指标名称县(市区)乡(镇分场)行政村个数农户数少数民族农业人口数农业劳动力单位个个个千户千人千人千人昌图县1325181.3165531连山区113040.096156凌源市132415.51.71243.131苏家屯区1226165427彰武县1420292.00010351小东种畜场14157.522.715.1项目区汇总617140905.124292.8161.1项目区所在乡镇土地总面积244.11千hm2,耕地面积88.34千hm2,有效灌溉面积20.38千hm2,节水灌溉面积8.03千hm2。现有农民专业协会5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1个,农民用水户协会2个。项目区目前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为45.44千hm2,占作物播种面积的51.44%,病虫害综合防治所占比例较低,整体防治水平不高。2010年作物播种面积为83千hm2,其中:粮食作物52.22千hm2;经济作物27.31千hm2;其它作物2.36千hm2。优质农产品面积30.91 hm2。有机食品49 hm2,绿色农产品面积1.94千hm2,无公害农产品面积27.18千hm2。2010年粮食总产量34.00万t,农业总产值60.04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7.39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6358928元之间,其中苏家屯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小东种畜场最低。项目区分布于17个乡镇,项目实施面积为16667hm2。实施项目地区为粮食主产区,项目区主要为水稻、玉米、蔬菜、薯类和花生的种植区。表2 辽宁省世行项目作物发展面积规划表 单位(hm2)项目区作物玉米水稻薯类花生蔬菜其它经济作物合计苏家屯拟开发132012473272893已开发400126013332993小东种畜场拟开发27872787已开发24531334002987彰武拟开发25201331332787已开发21203333332787昌图拟开发19338002733已开发93318002733凌源拟开发25874002987已开发25205333053连山拟开发26071802787已开发23134732787辽宁省拟开发13753124713380090713316973已开发1074012603331933274033317340项目区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属于不稳定的灌溉带,目前是开发浅层地下水为主的井灌区,只有部分苏家屯部分灌溉面积使用大伙房水库水进行灌溉,工程模式由粗放型的灌溉形式逐渐发展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蔬菜和经济作物逐渐实现喷灌和微滴灌的节水灌溉方式。2.3 项目县区农业技术措施现状辽宁6个项目区自然条件和耕作习惯存在差异,农业管理也与不同,但生产者目前普遍接受和采取的农业措施主要归纳有:栽培抗逆增产的优良品种、应用先进实用的水肥高效管理技术、增施化学品投入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1)选用抗逆品种。目前农户普遍从当地种子销售机构和市场采购的农作物种子,把抗病品种作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但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品种本身问题。有些品种引进后未在本地区先进行示范,农民往往只听销售者宣传购买种子,有些品种由于不适合当地环境造成农作物减产;二是抗逆品种相对单一。大面积单一品种的种植往往是造成病虫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病虫害寄主选择压力加大,造成弱势小种转为优势种和新变种的出现,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发生。(2)应用水肥管理技术。重点应用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大垄双行、二比空,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保护地蔬菜膜下滴灌、马铃薯垄作种植、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水稻、玉米机械化作业等技术。但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先进技术的到位率还比较低,一些地区仍然以大水漫灌为主,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率低;二是高产地力保育和中低产土壤施肥培肥措施还比较少,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三是农艺农机结合不紧密,仍然以手工劳动为主;四是作物连作种植年限延长,土壤连作障碍比较突出,病虫害严重发生。(3)农业化学品投入。化学技术和化学投入品的大面积推广普及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农作物产量水平和效益,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没有地膜就种不出庄稼、没有化肥就增产不了农产品、没有农药就治不了病虫害,这成了项目区农民的共识。但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加剧了农业对化学品的依赖度,而且大量化学合成品的使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有益生物种群数量降低。其中化学品对地下水污染和土壤硝酸盐含量增高等问题日益突出。2.4 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近年来,辽宁省农业生物灾害呈现出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增加、突发性强、危害程度加重的特点。在玉米和水稻生产上,玉米螟、草地螟、粘虫、稻水象甲、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灰飞虱暨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灾害性重大病虫害频发。设施蔬菜、露地花生和薯类生产上,土传病害、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晚疫病、花生褐斑病害及地下害虫等随着种植面积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发生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全省平均每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1.7亿亩次,防治面积1.6亿亩次,通过有效防控,每年累计挽回农作物损失约1180万t,挽回经济损失近60亿元。2.4.1主要作物病虫害构成通过省农发办组织相关植保专家对项目区主要乡镇的主要作物进行病虫害调查,目前6个项目区种植作物发生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如表1.2。同时对辽宁项目区17个乡镇的植保部门及每个项目区的100个农户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区绝大多数普通种植户和相当一部分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花生、蔬菜和薯类上的病虫害不熟悉,无法正确识别病虫害种类,更缺乏正确防治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上述作物较玉米、水稻的附加值高,因此在上述作物上造成的损失较大田作物要重。表3 项目区常见病虫种类及常规防治药剂作物常见害虫常见病害常用防治药剂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粘虫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穗腐病、茎基腐病、顶腐病、大斑病、灰斑病辛硫磷、甲基异柳磷、赤眼蜂噻虫啉、敌百虫、吡虫啉、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水稻稻飞虱、稻水象甲、二化螟、稻潜叶蝇、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福美双、阿克泰、吡蚜酮、敌克松、立枯灵、瑞苗清、三环唑、稻瘟灵、纹曲宁、爱苗、井冈霉素、咪鲜胺、吡虫啉设施蔬菜粉虱、菜蚜、斑潜蝇、甜菜夜蛾土传病害(枯萎病、疫病、黄萎病)、灰霉病、霜霉病、线虫多抗霉素、百菌清烟雾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乳油液、春雷霉素、井岗霉素素、多菌灵、绿亨一号等花生蚜虫、蛴螬等地下害虫褐斑病、疮痂病、网斑病、黑斑病、吡蚜酮、吡虫啉、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等马铃薯地下害虫、蚜虫、叶甲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疮痂病、茎基腐病、病毒病辛硫磷、毒死蜱、啶虫脒、吡虫啉;氢氧化铜、霜脲氰锰锌、噁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戊唑醇2.4.2 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1)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一是项目区主要作物的病虫害发生严重,对产量影响大。玉米螟、二化螟、地下害虫,水稻稻瘟病、稻曲病、蔬菜土传病害、花生疮痂病等对作物产量有直接影响的病虫害在项目区发生普遍,而且发生较为严重,对项目区农作物的产量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二是新病虫害不断出现,次要病害变为主要病害。随着农作物新品种的不断引进、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及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原来本地区尚未发现的病虫害陆续在项目区发生,且危害加重。随着种植制度和种植习惯的改变,一些原本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有逐渐成为主要病害的趋势。例如蔬菜上的一些细菌病害由原来的零星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小,到现在的普遍发生,对产量和品质构成较大威胁。三是非有害生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发生频率增加,面积扩大。由于过量和长期使用化学合成品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和残留、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环境污染及酸雨等非有害生物引起的作物生理性病害有加重的趋势。(2)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及损失加重原因一是单一作物的单一品种种植,造成一些病虫害流行呈爆发态势。由于每个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相对一致,农民种植的作物和品种单一,破坏了生物多样性,造成有害生物的寄主选择压力增加,有害生物数量积年增加,一旦优势种群确立,再加上寄主资源供给丰富,繁殖速度迅速,有害生物群体数量增加快,容易造成爆发态势,造成巨大损失。二是重大病虫害的预警机制尚未建立,基层技术人员缺乏,造成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不及时,措施不当。由于缺乏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产期有效的监测,因此不能及时发布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错过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再加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缺乏和普通种植户对一些病虫害认识不够,不能做到采用正确的防治方法,因此造成的损失加大。三是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增多,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暖冬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主要有:越冬和发生北界向高纬度移动趋势,越冬死亡率偏低、基数增高,病虫害发生期提前、危害加重。而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也随着气候异常而变得活跃起来。以2010年为例,2010年辽宁省农作物遭遇特殊异常气象灾害,前期遭遇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寡照、多雨的特殊气候条件,尤其4、5月份后,各地持续阴雨、低温天气,物候期普遍延迟1015天,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春耕播种和苗期生长发育。5月底后,气温快速回升,作物徒长。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连续遭遇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部分旱田作物内涝严重,一些地区温室大棚倒塌。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病虫害发生情况异于常年,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玉米螟、稻瘟病、稻水象甲、二化螟等重大病虫害呈中等偏重至大发生态势,尤其是二代玉米螟大发生,穗颈瘟严重流行,造成巨大损失。2.5 项目县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及存在问题目前辽宁项目区主要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其中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占主导地位,生物防治应用较少。具体防治方法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如下:2.5.1农业防治及存在问题农业防治就是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危害,从而把病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目前在项目区采用的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选用抗病虫的良种作物的不同品种对病虫害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利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达到防治的目的是一项稳妥而效果好的措施。目前项目区农户对选用抗病虫的良种能够普遍接受,在水稻、蔬菜及玉米上应用也较为普遍,但是选育一个具有抗性的品种,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除抗病虫性鉴定外,还要结合丰产性状,才有应用价值,而不是“一劳永逸”。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条件的改变,抗病虫性要发生衰退和变异,抗病性降低或丧失。另外,抗性品种相对单一或者使用的抗性基因往往是主效的单一基因,因此寄主选择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品种抗性的丧失。(2)合理耕作,实行轮作、间作和套种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生长良好,增强抗病虫的能力;栽培不同的作物以及耕作栽培技术的变化,可以改变农田环境,能够造成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项目区由于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加上农户由于分散经营和劳动力成本等原因,对轮作、间作和套种等科学的耕作措施认识不够,使用面积有限。(3)合理施肥,科学用水,提高抗病虫能力合理施肥是获得丰收的重要措施,同时在防治病虫害上也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但能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抗病虫能力和减少因病虫为害的损失程度,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避开病虫害为害盛期或加速伤口的愈合;也可以改变土壤性状,恶化土壤中病虫的生活条件;甚至可直接杀死害虫。在项目区开展了部分测土配方施肥,但由于面积较小,再加上测土施肥尚未结合病虫害防治,因此效果有限。而且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氮肥为主的施肥观念,能造成病虫发生和繁殖的有利条件。例如苏家屯项目区偏施和过迟、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作物叶色浓绿,枝叶徒长,组织柔软,稻瘟病、白叶枯病发生严重。科学用水,亦是防治病虫的有效办法。例如第一代二化螟化蛹后的灌水杀蛹就是一个很有效的防治方法。又如:水稻适宜搁田晒田,不但能减少无效分蘖,更重要的是能防治纹枯病的发生蔓延。由于项目区缺少资金和技术,多数项目区缺乏灌溉条件,仍然是靠天吃饭。再加上大多数农民科学用水观念淡漠,大水漫灌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滴灌、喷灌等科学灌溉措施有待提高。(4)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防治效能田间管理,对于防治病虫害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要从种到收,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个环节,以保证作物不受病虫为害,丰产丰收。首先要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害初侵染来源;适时播种,可促进作物生长茁壮,增强抵抗力;适时中耕,可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调节地温,有利作物根系发育;清除杂草,摘除病叶,拔除病株、虫苗,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寄主,恶化它们的环境,并能直接消灭病虫。项目区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收入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对田间管理的重视程度较高,基本上能做到上述田间管理所达到的要求,但对于拔除患病、虫作物和铲除后如何销毁因缺乏相关植保知识,尚有不足。2.5.2生物防治及存在问题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为害的方法。一般指利用有害生物的寄生性、捕食性和病原性天敌来消灭有害生物。赤眼蜂、如井冈霉素、赤霉素、阿维菌素和Bt等生防制剂已经在中国应用多年,但项目区由于受到分散经营、对生物防治缺乏正确认识、生物制品不如化学农药见效快和对病虫害缺乏判断及正确防治等原因,目前因为生物防治产品相对较少,防治效果有限,生物防治在项目区使用面积很小,仅在一些设施蔬菜上应用。2.5.3 物理防治及存在问题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常用的升高或降低温、湿度,是指超出病虫害的适应范围,如种子消毒和高温闷棚技术;营造隔离防护,加设防虫网,减少病虫侵染温室外的害虫(斑潜蝇、白粉虱、蚜虫、夜蛾等)可能会通过放风排湿、浇水、工作进出时飞入棚内危害蔬菜;利用仿声学原理和超声波防治虫,黑光灯和高压电网灭虫器等。利用热水对种子进行消毒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和架设防虫网等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在项目区有一定的应用,尤其是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认可,是但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与引导,尚未在整个项目区应用。2.5.4 化学防治及存在问题化学防治法是使用农药防治动植物病害的方法。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件。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当前化学防治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关键措施,在面临病害大发生的紧急时刻,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措施。化学农药使用在整个项目区病虫害防治中占有主导作用,甚至农户对病虫害防治就简单的理解为使用化学农药。由于农户缺乏对病虫害防治和无公害生产的相关知识,对病虫害的最佳防治适期、最佳防治药剂和农药毒性等不清,随意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仍然存在。大量化学农药,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造成“3R”现象突出。2.6 现行病虫害管理机构和执行政策2.6.1 病虫害管理机构辽宁现阶段农作物病虫害管理机构主要是省农委下属辽宁省植保站和各市县级植保站为主。主要承担植物检疫、农药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全省植物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植物保护技术的引进、培训和推广、政策调研等行政管理职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警与控制及外来有害生物检疫与控制等。其中,农药管理是受省农委委托执法;植物检疫是由国家授权执法。市、县(区)各级植保站由当地的农委部门直接领导,主要负责所辖区的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根据病虫害的原因和程度,提出有效地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本辖区的农药生产经营者进行管理等。2.6.2 现行政策在我国有关政策的实施下,项目区植物病虫害综合管理(IMP)得到了初步推进。辽宁省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准备期间,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包括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同时还有世界银行有关政策,在世界银行十项安全保障政策中,本次评价适用的有OP/BP4.09病虫害管理(Pest Management)。为了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国政府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制订的政策法规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1982)。(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布,1997年5月8日起施行,2001年11月29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9年4月27日农业部发布,2008年1月8日修订实施)。(4)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发布)。(5)农业部2002年8月1日颁布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该规定为了做好农药限制使用管理工作,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6)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4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GB/T 8321.7)。对各种农作物的施药量、施药次数、安全间隔期、最高残留限量、施药注意事项的规定。(7)辽宁省农业标准化管理条例(2002年5月30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8)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 12475-2006)(农业部)。(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6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通过这些标准和准则的实施,中国已建立起农药研究、生产、应用、监测和经营服务的体系。特别是1997年5月8日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是第一部具有法力效力农药管理行政法规,标志着农药管理已经迈入了规范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轨道。2008年1月,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对农药管理条例顺利实施起到了良好保障作用。2.7 项目区目前病虫害管理能力及评价通过对辽宁项目区所在植保部门咨询、项目区实地调研和农户的访谈,掌握了项目区主栽作物的玉米、水稻、设施蔬菜、花生和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目前的防治措施。项目区虽然是辽宁的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束缚,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对一些传统有效的农业栽培措施、物理方法和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的很少,抵御重大病虫害能力较弱。辽宁项目区2010年作物播种面积为83千hm2,其中有机食品49 hm2,绿色农产品面积1.94千hm2,无公害农产品面积27.18千hm2,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农产品生产仍然在低端生产阶段,病虫害管理中化学药剂的使用仍然占主体地位。而在化学防治方面,大部分农民除依靠农技部门指导外,更多地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农药经销商的简单推荐来解决他们面临的病虫害问题。由于常年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加之缺乏农药、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风险,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而且经常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各种作物的药害。总结项目区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化学农药依赖程度过高,特别是在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较好的设施蔬菜上更为突出。化学农药特别是在杀虫剂的使用剂量上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对化学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其他农药还缺乏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对残余的化学农药和废弃包装物随意处置,存在污染和中毒隐患。政策法规执行不力,对化学农药的监管力度不够。在推广机构、农药经销商和农民中对病虫害综合治理的认识不够。传统的培训机制无法解决单个农户具体的生产问题和一些新出现的难题。对化学农药缺乏及时和充足的信息资料。3 辽宁项目区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PMP)3.1 PMP病虫害综合治理计划制定必要性和意义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必须营养食品,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产品的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低水平总量平衡和相对过剩,逐步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粗级低质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不畅,低价位运行,适应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而适销对路的安全、无污染的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求和赢得市场青睐。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失去对农产品的保护和关税控制,绿色技术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新兴的贸易壁垒,食品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推广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IPM)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综上所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必然趋势。辽宁项目区PMP的制定将有力的促进辽宁项目区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推广安全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3.2 PMP病虫害综合治理计划制定原则辽宁项目区PMP制定贯彻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原则。农业措施应采取耕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条件,增强农作物植株的抗性,从而控制、减轻病虫危害;生物措施应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可以直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使它不污染农作物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物理措施应充分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味性进行捕杀;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达到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主要病害发生危害的目的;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化学农药,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3.3 项目目标及原则辽宁项目区病虫害管理计划(PMP)选择在昌图县、连山区、凌源市、苏家屯区、彰武县和小东种畜场6个县(市)、区的17个乡镇实施。以项目区主栽的玉米、水稻、蔬菜、花生和马铃薯为主,实施面积为16,667hm2。PMP以国际有害生物治理公认的IPM和SPM及中国植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思想,结合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相关知识和辽宁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辽宁项目区的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强的PMP。通过培训使项目区技术推广人员和普通种植户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观念和技能得到提升,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得到提高;大力推广农业和生物防治,引进和推广生物农药5种以上,扩大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防治面积;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使项目区农作物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23次,降低使用量1520%,杜绝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损失5%以上,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和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病虫害管理计划设计原则是:(1)本项目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利用物理防治方法,重点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配合科学地应用必要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降低病虫害导致的减产,将农药残留降到农产品品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标准以内。(2)培育和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采用生育期调节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通过严格植物检疫,防止新的病虫引入,对已有病虫采取压低越冬基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虫侵染,消灭病虫于为害之前。(3)通过农业管理措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农田生态环境;加大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广应用力度,以及对现有化学农药的合理施用与控制等。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抗性品种栽培控病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植物检疫图2 辽宁项目区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路线图3.4 项目实施总体设计根据辽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总体目标,为了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沈阳农业大学、省植保站和省农科院的植保技术专家将继续为项目提供支持。针对辽宁省病虫害的情况,优先选用生物、物理及农业防治措施,辅以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1)对项目区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和普通农民进行病虫害综合治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能力。根据项目区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对病虫害综合治理相关知识匮乏的现状,开展以IPM为核心的PMP培训工作。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培训规模要以县(市)区级培训班、乡镇培训班的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农民互助的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方式以常规的集中授课、现场演试和观摩示范区相统一的形式,并借助多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体,使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不同人群对相关技术与知识的需求。培训内容根据项目区具体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现状,开展以IPM为核心的技术普及工作。通过培训将大大提高项目区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和普通农民对IPM的认识,促进PMP相关技术、产品的辐射推广,扩大PMP实施面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建立并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建立以省农委下属省植保站、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各项目区所在市县植保站为主体,以合作社和协会为补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对项目区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进行定期、定点监测,实现重要病虫害可得到及时诊断分析,重大病虫灾害可及时提出预案,重大病虫灾害可及时提出控制预案,病虫灾害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加强病虫害测报,及时发布病虫害动向。依托省植保站现有职能和技术,利用现代手段进行项目区内的农作物的病虫监测和预警,提出防治技术意见。植保站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将病虫害发生期、发生量和灾害损失程度的预报成果和防治建议等信息传递给农民,以便农民掌握病虫害消息,及时进行防治,降低病虫害损失。并通过省植保站和项目区所在市、县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体对病虫害实施防治指导。将病虫害的基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减轻大范围流行所造成的损失和防治压力。(3)继续加强农业防治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农业防治技术在项目区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接受,因此应在项目区引进、示范和推广优良的抗病虫作物品种、合理的种植制度和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等当今国内外的先进的农业防治技术,定期轮换品种,推广高产、高抗虫害品种,培育健壮苗,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灌溉、实施栽培技术等农业措施,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创造不利于病虫生长繁育的条件。(4)引进、推广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与产品,增加物资投入力度。针对普通农户过度依靠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应利用世行资金对生物防治产品(Bt乳剂、浏阳霉素、核多角体病毒、白僵菌、春雷霉素、井岗霉素等)和物理防治材料(太阳能杀虫灯、植物生长灯和硫磺熏蒸器黄板、性诱剂、防虫网等)的采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户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5)规范化学防治,提倡科学用药,安全用药。虽然化学防治存在着弊端,但目前在项目区的一些病虫害防治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药剂的使用在整个PMP中的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应用生态学观点指导化学防治,根据防治对象的种类、数量、危害程度和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能力,以及对作物的补偿能力和产量损失估计等因素的分析,制定防治指标,并在预测预报基础上,与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其他防治措施相协调,使用选择性、高效、低毒和易降解的农药品种;同时辅以适时、合理施用、改进施药机具,提高施药效率以及防止形成抗药性、杀伤天敌和对植物造成药害等技术措施,达到有效、经济、安全的目的。(6)加强对PMP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由省农发办组织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及省植保站的植保专家对项目区实施PMP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委托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辽宁)和中科院生态所等权威检测机构对项目区执行PMP产出的农产品进行跟踪检测,并责成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植保站对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及普通农户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和考核。3.5 PMP项目预期产出(项目区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项目区内主要农作物病虫控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防控”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选用适宜、高效、负面影响小的防治技术和药剂;提倡运用农业、生物、物理措施,尽量减少化学防治的面积、次数和使用量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