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NGBOSS2BOMC(V3.0)总册.doc
-
资源ID:3043037
资源大小:1.45M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移动NGBOSS2BOMC(V3.0)总册.doc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J-0XX-2010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总册版本号:V1.0.0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目录1范围12引用标准2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4总体说明64.1建设背景64.2体系结构64.3建设目标84.4建设原则84.5管理范围94.6系统框架105系统功能125.1功能框架125.1.1总体框架125.1.2模块关系135.1.3核心模型135.2综合运营门户145.2.1个人工作台165.2.2综合视图165.2.3统一认证管理185.2.4消息中心185.2.5个性化定制195.2.6移动网管(可选)195.3监控管理中心195.4业务管理中心205.5运维管理中心215.6运营分析中心225.7资源管理235.8指标管理245.9采集平台255.9.1采集策略管理265.9.2采集执行管理265.9.3采集日志管理265.9.4采集数据管理275.10控制平台275.10.1控制调度管理275.10.2控制指令管理285.10.3控制历史管理285.11系统自管理285.11.1自监控295.11.2模块控制295.11.3用户管理295.11.4授权管理315.11.5日志管理326接口功能要求336.1接口方式336.2接口原则356.3接口描述366.3.1两级运营管理接口376.3.24A管理平台接口386.3.3外部管理系统接口386.3.4第三方系统接口396.3.5与被管对象接口407系统技术要求417.1总体要求417.2采集平台要求427.3控制平台要求447.4综合运营门户要求447.5系统管理要求457.5.1系统连续性要求457.5.1.1高可用性457.5.1.2运维保障457.5.1.3备份恢复467.5.2安全要求467.5.2.1数据安全467.5.2.2网络安全477.5.2.3系统安全477.5.2.4日志和审计要求488修订说明498.1总体修订说明498.2总册498.3监控管理中心分册498.4业务管理中心分册508.5运维管理中心分册518.6运营分析中心分册518.7指标管理分册528.8资源管理分册569编制历史589.1版本信息589.2更新时间58前言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系列技术规范是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本规范是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总册,主要描述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的系统定位、建设背景、管理范围、建设目标、系统功能和技术要求等,另外给出了系统的接口要求等。本规范的内容适用于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的开发、设计和建设,是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支撑系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移计业 号印发。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支撑系统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解释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支撑系统部。1 范围本规范阐述了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的总体架构和建设目标,从体系结构、建设原则、管理范围、系统功能和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性描述。本规范是以新一代业务运营支撑系统(NGBOSS)整体规划为指导,在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规范v2.0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两级管理系统模式,构建综合运营门户,对原有的两大功能模块的划分方式进行细化、扩展,建设监控管理、业务管理、运维管理和运营分析等四个中心,强化系统在IT管控方面、业务管理方面和运营分析方面的能力建设,优化资源管理和指标管理等基础工作,从而为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工作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撑。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以下简称BOMC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是中国移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BOMC建设指导性文件。本系列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总册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资源管理分册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指标管理分册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监控管理中心分册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业务管理中心分册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运维管理中心分册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运营分析中心分册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规范-省部接口分册2 引用标准1NGBOSS2-BOSS(V3.0)业务规范V1.0.02NGBOSS2-BOSS(V3.0)技术规范V1.0.03NGBOSS2-CRM(V3.0)业务规范V1.0.04NGBOSS2-CRM(V3.0)技术规范V1.0.05NGBOSS1-宽带P-BOSS(V1.0)业务规范V1.0.06NGBOSS1-宽带P-BOSS(V1.0)技术规范V1.0.07NGBOSS2-BASS(V3.0)业务规范V1.0.08NGBOSS2-BASS(V3.0)技术规范V1.0.09业务支撑系统运营管理指标体系(v1.2)10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规范V2.0.0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n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表3-1 术语和定义名词解释资源运营管理系统所有管理对象,包括业务支撑网各系统的软硬件、应用、业务。概念来源于SID模型中的ManangedEntity。业务资源的一类,指运营商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可以叫做业务服务。如:缴费、开户等。应用资源的一类,从系统的视角定义各系统模块提供的服务,也可以叫做应用服务。如:计费预处理、计费采集等。逻辑资源资源的一类,逻辑上客观存在的管理对象。如:文件系统、表等。物理资源资源的一类,物理上客观存在的管理对象。如:主机、系统软件等。业务过程业务过程是一组有关联的业务的组合,用来描述特定业务场景下一组业务的序列关系。故障指因业务支撑系统错误或反映支撑系统部分或全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的状态 如:系统宕机、进程僵死等。告警告警是指在资源出现故障或性能达到阈值时,监控系统或者资源本身对外发布的警示信息。预警预警是指除明确的故障告警以及性能告警以外,通过对性能数据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前产生的警示信息。指标采用量化的方式对一个对象进行测量评价的数据定义称为指标。指标包括故障指标、性能指标等。指标维度指标维度是指在用指标评价对象的时候,所引用的不同视角。指标类型对指标按评价要求进行的分类,如时长、效率、数量等。组织指以人为元素构成的实体,如:移动公司、业务支撑中心、各科室部门。可用性业务可用性是对业务是否可用表现的评价。业务水平业务水平管理是通过建立业务水平标准,从区域或渠道等维度评估业务办理效率。业务健康度业务健康度基于业务管理模型将业务可用性、业务水平,结合应用及平台资源使用情况通过计算实现对业务运营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价。服务水平指业务支撑部门对外提供服务的性能和质量度量。能力管理指通过对业务支撑系统测量和记录系统容量、系统性能等服务信息来评估和预测系统和业务的未来需要。n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表3-2 缩略语缩写英文中文描述BOMCBusiness 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BOSS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中国移动定义和建设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ASSBusiness Analyse Support System业务分析支撑系统CRMCustom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PBOSSProduct 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产品运营支撑系统BAMBusiness Activity Monitor业务活动监控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运行指标KQIKey Quality Indicator关键质量指标4AAccount、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udit帐号管理、授权管理、认证管理与审计管理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础设施库,是英国国家电脑局开发的IT管理最佳实践文档CIConfiguration Item配置项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ITIL中定义的配置管理数据库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级别协议SLMService Level Management服务水平管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公共对象请求中介结构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4 总体说明本章节主要对整个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以下简称BOMC )的体系结构和BOMC系统的建设背景、体系结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管理范围和系统框架等进行总体的说明。4.1 建设背景经过前期BOMC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完善,使业务支撑网的总体运营支撑能力得到了提升,具备了对平台、应用的监控管理能力,并初步形成以客户体验为视角的业务监控能力,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子化、规范化运维管理流程。随着NG1项目的实施,省级业务支撑系统完成了架构调整,实现了BOSS与CRM系统的解耦,完成了CRM系统建设和P-BOSS系统建设等工作。当前,各系统进入架构优化和能力提升阶段,对BOMC系统在监控管理、业务管理、运维流程和运营分析等方面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各层面使用人员也越来越多,NG1-BOMC2.0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移动在全业务竞争时期的业务发展要求和运营管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对NG1-BOMC2.0系统的业务管理平台和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功能细化和扩充,加强资源和指标的基础管理功能,建立面向各层面用户的综合运营门户和功能中心,以满足企业运营管理发展的需要。4.2 体系结构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架构采用两级架构,即一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两级,一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归属于有限公司,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归属于省公司。中国移动的业务支撑网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图 41 业务支撑网体系架构图在业务支撑网的两级架构中,一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具有管理、实体和枢纽功能,为有限公司进行全网业务管理和业务运营提供支撑和保障,实现全网信息的交换和管理。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具有管理和实体功能,为省公司进行省内业务管理和业务运营提供支撑和保障。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与一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通过接口相联,实现数据交换,二者相互协作与配合,共同支撑移动业务的运营与管理。省级业务支撑网包括CRM、BOSS、宽带P-BOSS、经营分析系统、BOMC五个系统,其中CRM、BOSS是由原BOSS解耦,并进行功能完善、技术提升后形成。BOMC定位于为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各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支撑,一方面实现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对平台设备和应用软件等资源进行“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业务运行质量和全网运维情况的评估分析,另一方面通过4A管理平台、安全监控等功能实现对全网安全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在BOMC本期系统的建设中,也遵循业务支撑网的两级体系结构模式进行建设:第一级:集团公司一级BOMC系统,负责全面监控、维护和管理集团公司各支撑系统,同时通过省级BOMC系统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支撑系统的运维工作。第二级:省公司省级BOMC系统,负责全面监控、维护和管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业务支撑系统。一级BOMC系统与省级BOMC系统通过中国移动IP承载网相联,从而实现管理数据的交换。4.3 建设目标本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统一资源管理、整合基础指标体系,构建面向多层面用户的“一个门户,四个中心”,强化IT管控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运营分析能力,达到“主动服务、优化管理”的目标。1、优化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资源管理,优化资源模型,全面梳理平台资源、应用资源、业务资源等之间关联关系,建立端到端的业务模型。2、整合基础指标体系为有效评估全网支撑服务质量和提升支撑效率,整合扩充KPI/KQI和CAPES指标,建立统一的业务、应用、运维服务和企业运营管理指标体系。3、“一个门户,四个中心”n 综合运营门户:在统一呈现界面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定制,建立多维度、多视角的功能视图,满足不同层面使用者的监控、运维、分析和管理需求; n 监控管理中心:实现一点监控,消除监控死角,为监控人员提供故障诊断管理和操作控制管理功能,提升故障解决效率和运维工作效率;n 业务管理中心:面向客户感知,全面强化可用性管理功能;完善关键业务的专题分析和评估功能;从端到端服务的角度,实现业务健康度管理和业务水平管理;n 运维管理中心:细化管理流程,落实事件、问题、变更、发布的闭环管理。强化流程之间流程之间的横向和两级之间的纵向交互管理; n 运营分析中心:对基础支撑水平、业务质量、运维流程效率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帮助各层面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系统、业务、服务的运行状况,服务水平和未来趋势变化等,为系统优化、管理决策和流程改进等提供依据。4.4 建设原则BOMC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先进性参考全球IT管理业界公认的指导性框架ITIL(Information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Library)V3.0管理体系,规范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工作,指导各省公司采用先进的规范化IT管理模式,建设一流的服务和安全管理流程。2. 实用性结合各省公司的运营工作实际管理需求,逐步实现监控管理、业务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通过服务管理流程贯穿上述工作,最终实现所有业务支撑系统的统一监控、统一管理、统一维护,为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提供有效支撑。3. 高效性业务支撑部门各层面的用户借助于BOMC系统,能进行故障预警、快速故障定位、及时了解系统运行状况、工单处理、快速寻求帮助和运营情况分析等工作,从而达到快速解决故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优化运维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4. 扩展性随着业务、管理的发展,BOMC系统能以快速灵活的配置方式,将其管理范围扩充到整个业务支撑网,实现对全网的统一监控、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5. 规范性BOMC系统在建设推广过程中,应遵循关键指标、关键流程和关键功能全国统一的要求,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充指标,并细化相应的服务管理流程,促进运营管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6. 安全性BOMC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应以不影响系统平台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基础实施原则进行建设。7. 合规性BOMC系统的建设应符合中国移动各级管理办法以及SOX对信息系统控制和审计的要求。4.5 管理范围在工程项目的本期建设中,BOMC的管理范围包括以下:n BOSS系统n CRM系统n P-BOSS系统n BASS系统n BOMC系统具体如下:序号系统管理范围平台应用业务1BOSS2CRM3P-BOSS4BASS5BOMC4.6 系统框架图4-2 BOMC系统框架如图4-2所示,BOMC自下而上纵向分成五层:管理对象层、采集控制层、数据管理层、应用功能层和门户层。1、管理对象层:指BOMC的管理对象,包括BOSS、CRM、P-BOSS、BASS、BOMC等系统的网络设备、主机、中间件、数据库、存储、备份和安全设备等平台设备以及业务应用等内容。2、采集控制层:作为运营管理的基础层,主要实现是对管理对象的数据采集和操作控制管理。采集平台实现对被管对象配置、故障、性能、应用和业务等数据的采集、校验以及对采集平台的自管理;控制平台实现对被管对象的集中操作控制。3、数据管理层:整个运营管理的核心层,实现对运营管理的资源和指标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的建模、存储、管理等功能。4、应用功能层:整个运营管理的应用层,主要是按照使用对象的不同提供监控管理、业务管理、运维流程、运营分析等各类应用功能,分为:监控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中心、运维管理中心和运营分析中心。5、门户层:系统用户登录的统一入口,实现对BOMC下各功能模块的“统一导航、统一认证、统一管理”,并按照使用对象不同提供界面定制、综合视图等功能。BOMC框架横向上还包含与4A系统、一级BOMC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的接口:1、4A系统:实现BOMC系统与4A系统的交互管理。4A系统对BOMC系统的账号、认证、权限和审计等进行统一管理,同时BOMC系统对4A系统的账号权限管理流程等进行支撑。2、一级BOMC系统:两级系统需通过标准接口进行数据交换,一级BOMC系统可以定期或实时地获取各省公司BOMC系统的重要指标、运维数据,同时实现公告、协作工单的交互管理,便于集团公司通过一级BOMC系统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省业务支撑网的运维状况,指导和规范各省的运营管理工作。 3、其他管理系统:实现BOMC系统与中国移动客服工作流、EOMS、OA等管理系统之间的工单流转、协同工作等功能。5 系统功能本章主要对BOMC系统的功能框架、各功能模块具体功能进行详细的阐述。5.1 功能框架本节从总体框架、模块关系和核心模型三个方面总体阐述BOMC系统的功能框架。5.1.1 总体框架图5-1 BOMC系统功能架构本期BOMC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可以总结为“一个运营门户、四个功能中心、两个核心模块、两个基础平台”。具体功能模块如下:n 一个运营门户:即综合运营门户。n 四个功能中心:即监控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中心、运维管理中心、运营分析中心n 两个核心模块:即资源管理和指标管理。n 两个基础平台:即控制平台和采集平台。5.1.2 模块关系图5-2 BOMC系统功能模块关系图BOMC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包括:(1)采集平台作为BOMC系统的两大基础平台之一,通过采集平台设备和业务系统等被管对象的指标数据为两大数据管理模块提供源数据。(2)控制平台作为BOMC系统的两大基础平台之一,为整个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控制管理入口,其他的功能模块通过该平台实现对被管对象的操作控制。(3)资源管理作为BOMC系统的两大核心模块之一,提供整个系统的资源模型及资源信息管理功能,为四大功能中心和指标管理模块提供了数据服务。(4)指标管理作为BOMC系统的两大核心模块之一,提供了整个系统的指标模型管理和指标数据存储管理,为监控管理中心、业务运营管理中心和运营分析中心提供了数据服务。同时,运维管理中心的运维考核指标数据存入指标管理平台。(5)四大中心以功能服务单元的形式为统一运营门户提供了功能服务,并接收来之门户的共享消息。(6)监控管理中心与运维管理中心协作完成告警工单的闭环处理。5.1.3 核心模型BOMC系统除了在功能方面提出要求外,同时还在系统核心模型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要从资源、指标和业务管理三个方面分别建立模型,分别对资源管理、指标监控与分析、业务管理等功能进行支撑。三类模型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图5-3 BOMC系统核心模型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如下:1. 资源模型主要通过对资源定义、资源类型、资源分组、资源属性、资源关系等五个模型元素的定义进行模型设计。2. 指标模型主要通过对指标对象、指标类型、指标维度三个模型元素定义进行了模型设计。3. 业务管理模型主要通过对业务、业务过程、支撑关系三个模型元素定义进行了模型设计。其中资源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对其他两个模型提供了支撑。这主要体现在:n 指标模型中的指标对象来源于资源模型中的资源定义。n 业务管理模型中的业务来自资源模型中业务类资源。n 业务管理模型中的业务关系和支撑关系来源于资源模型中资源的关系模型。5.2 综合运营门户综合运营门户作为BOMC的工作门户,为业务支撑部门内包括部门领导、业务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值班监控人员在内的各层用户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运营门户可按照不同用户角色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并统一在页面进行生成和展现,构成不同角色融合的工作平台。按照BOMC的使用对象划分,用户角色主要可分为四类,即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和监控人员。各省可结合本省实际情况重新进行角色分类和定义,参考定位如下表:用户角色人员举例主要工作内容功能示例管理人员部门领导、科室经理等l 查看系统的服务水平、能力预测等情况;l 按照区域、类型等维度查看业务运行情况报表;l 查看部门、科室总体运维情况;l 查看系统总体运行情况报告;1、业务管理中心n 业务监控(可用性、业务服务水平、健康度)2、运营分析中心n 分析专题n 运营分析展示业务管理人员业务负责人、业务管理员l 查看业务运营指标数据l 设定业务KPI目标l 分析业务运营情况1、业务管理中心n 业务监控n 业务可用性、业务水平管理、业务健康度管理n 业务建模管理n 业务专题管理n 业务影响分析2、运营分析中心n 分析专题n 运营分析展示运维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应用维护人员l 执行运维流程l 故障分析诊断l 执行系统维护操作1、监控管理中心n 预警管理n 告警管理中的策略管理n 诊断管理n 操作控制n 监控展示2、运维管理中心(各流程)监控人员监控人员、值班人员l 监控系统运行情况l 处理告警l 告警整理分析工作1、监控管理中心n 预警管理n 告警处理n 操作控制n 监控展示5.2.1 个人工作台【功能定义】个人工作台是以个人工作为核心的工作平台,组织了个人工作相关数据和功能。【功能要求】个人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首页、个人工单管理、个人工作计划管理、个人任务管理、个人文档管理等功能。n 个人工作台首页:提供有各种用户常用才做的快捷方式,并且展示用户关注的各种消息,如待办任务数量、超时流程数量、重大告警数量、未读信息数量等。n 个人工单管理:集中展示个人涉及的所有流程工单并提供处理功能,包括待处理的工单、提交的工单和最近处理的工单,达到简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n 个人工作计划:管理个人工作计划,可设置里程碑节点,重点跟踪。计划可自动报警,提示滞后的或即将到来的里程碑。n 个人文档管理: 涉及到个人相关的文档,包括更新的文档、共享的文档等。提供上传文档、在线编辑文档、详细的文档清单和文档查找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个人文档的查找和管理。5.2.2 综合视图【功能定义】综合视图主要指面向不同用户的不同管理需求聚合各管理中心功能或数据形成各种监控视图、分析视图等。【功能要求】综合视图的主要功能包括:布局模板管理、视图节点管理、视图布局管理和视图管理。1. 布局模板管理系统需要提供视图布局模块的管理功能,实现布局模板的扩展和维护管理功能。布局需要能够满足视图定义的各种灵活配置需要。视图定制时可以引用模板库中的各种视图模板。 具体功能如下:n 需要提供按模板组、创建用户、创建时间多种方式分类管理报表模板;n 增加、修改、删除、重命名模板组、模板 ,并可对模板保存、复制;视图模块可以参考如下模板形式图5-4 视图布局模板样例2. 视图节点管理视图节点是视图定制的基础单元。视图节点管理需要提供视图节点的维护管理功能。具体功能如下:n 视图节点类型提供增删改查的管理功能;n 视图节点类型属性管理,属性分为基本属性和根据类型不同的类型属性。Ø 基本属性,包括可见性、背景色、前景色、统计类型、图形样式、固定大小等。Ø 还有根据类型不同需提供专门属性管理功能,如:统计图类视图属性包括:统计类型(线图、柱图、饼图、组合图)、横轴标题、纵轴标题、横轴字段等。定义统计图的各系列的纵轴字段、纵轴方位(左、右)、系列类型(线图、柱图)。3. 视图布局管理视图布局通过选择布局模板,再通过定义或拖拽的方式从视图节点库中选取视图节点完成视图布局的定制。具体功能如下:n 选择布局模板,新建一个视图,配置视图基本属性和权限信息;n 定义各布局单元的视图节点,并配置视图节点信息,定义视图数据源;4. 视图管理提供系统中所有定制好的视图管理。用户可以对自己有权限查看和管理的视图进行分组管理。可以根据权限对视图进行增删改等维护操作。可以实现对视图的权限管理,视图制定者可以设定视图查看和管理权限。【功能要素】n 视图布局模板:视图的定制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视图的布局和布局里面每个基本展示单元。视图布局模板是指系统中预定义的各种布局方式。n 视图节点:布局里面每个基本展示单元。包含了数据源定义和展示方式定义。n 视图布局:视图布局指选择一个布局模板完成视图定制的动作。n 视图:视图定制的交付物。是指一组根据某种布局方式,有机组织在一起的各种数据、信息、图形的展示集合。5.2.3 统一认证管理【功能定义】用户登录BOMC门户时由门户认证管理模块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识别,认证通过后,系统获取该操作员使用BOMC平台的所有权限,在访问权限范围内的不同业务功能时无需重复登录。【功能要求】n 用户通过一次登录即可访问从监控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中心、运维管理中心、运营分析中心等功能模块集成过来的功能,并根据权限展示各系统的相应功能;n 门户中集成的其他系统的功能模块也需要通过集中认证完成登录;n 门户需要提供统一的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n 门户也可支持通过外部认证枢纽(如4A管理平台)配合来完成认证。5.2.4 消息中心【功能定义】门户可以接收各功能模块发送的即时消息,并通过门户集中展示。【功能要求】n 用户可以定义即时消息展示得方式、频率、有效期等。n 用户可以对即时消息进行维护管理。n 用户可以定义即时消息接收方式,接收策略。5.2.5 个性化定制【功能定义】 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一个可由用户自己定义界面风格及展现栏目的功能,满足不同需要的用户使用。【功能要求】1. 个人收藏为用户方便日常操作,门户需提供个人收藏功能,设置常用功能模块列表功能。个人收藏与系统菜单分开、单独展示,为用户提供快捷的访问通道。具体功能包括:n 从功能模块列表加入到个人收藏夹;n 可以对收藏夹中的功能模块的顺序、名称等进行修改;2. 界面风格定制用户可设置系统显示风格,主要包括字体、颜色等。提供默认的几套模版,用户选择后,在下次登录时系统以新的模板进行展现。5.2.6 移动网管(可选)【功能定义】移动网管主要指采用WAP、短信等方式发布BOMC系统部分功能的平台,用户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系统的这些功能。【功能要求】n 信息查询:告警、业务指标、运维工单和分析报告等查询。n 信息处理:告警和流程工单的处理功能。5.3 监控管理中心监控管理中心作为整个运营管理系统的一项基本管理功能,提供了运营管理所必须的系统监控、操作控制的功能,为其他业务管理、运营分析等功能提供了基础。为被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提供了基础保障。监控管理中心定位于为监控人员、维护人员提供集中的监控告警、操作控制两个维度的功能。在对业务支撑系统基础平台监控的基础上,完善业务应用的集中监控、一点监控,实现提前发现问题、快速故障诊断、及时解决问题的目标。监控管理中心集中提供了监控展示、预警管理、告警管理、诊断管理和操作控制等五项功能。图5-5 监控管理中心功能框架图该模块的具体功能信息请参见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监控管理中心分册(v1.0.0)。5.4 业务管理中心伴随着BOMC系统发展,系统建设思路经历了从系统内部管理视角到更强调客户感知和业务视角的的转变,从单点管理到过程管理的转变。业务管理中心则是两种建设思路转变的集中体现。本管理中心以业务为中心,集中从业务支撑关系、业务整体评价(业务可用性、业务水平、业务健康度、业务影响)、业务管理专题三个方面提供了业务管理功能。通过业务管理的实施,把运营管理系统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驱动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推动业务价值的形成。业务管理中心定位于为业务管理人员、运维人员提供业务监控、业务质量管理、业务优化管理等手段。业务管理中心以资源模型为基础,辅之于自身的业务管理模型,将业务过程、业务、应用、逻辑资源、物理资源等管理对象以业务为线索组织在一起,为可用性分析、业务水平、健康度管理、业务影响管理提供了模型支撑。业务管理中心功能包括: 业务建模、业务数据采集管理、业务可用性管理、业务水平管理、业务健康度管理、业务影响管理、业务管理专题。图5-6 业务管理中心功能框架图该模块的具体功能信息请参见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业务管理中心分册(v1.0.0)。5.5 运维管理中心运维管理中心作为业务支撑部门各运维流程的管理中心,服务于包括运维人员、管理人员在内的业务支撑部门各级人员,通过事件、问题等ITIL标准流程以及日常运维、安全管理等内部流程的梳理实施,规范了业务操作、投诉处理、故障响应、系统升级和需求开发等部门日常运维工作,实现了运维工作的流程化、透明化、知识化,整体上提升了业务运作的质量和运维工作的效率。运维管理中心还通过运维报表等功能帮助改进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本期BOMC系统的运维管理中心主要在前期的事件、问题、变更、发布、配置和日常运维等管理流程基础上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扩展和加强: Ø 加强实现流程的关联和互通,实现真正的闭环管理。Ø 丰富维护作业等管理流程:包括作业计划管理、知识管理等其他定制化流程。Ø 明确和优化发布流程和变更流程的关系。Ø 在各个流程中打通总部和省公司之间的交互通道,如全网公告、省公司与总部之间的一些协查单、调度单等交互功能。运维管理中心主要对业务支撑系统维护管理工作中的故障告警处理、系统变更跟踪、需求变更实现、系统上线升级、问题根源分析、配置信息维护、客户投诉处理、机房值班、维护作业、两级协作、账号权限申请等进行管理,提供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配置管理、日常运维管理和安全管理等主要功能。图5-7 运维管理中心功能框图该模块的具体功能信息请参见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运维管理中心分册(v1.0.0)。5.6 运营分析中心经过前期BOMC系统的建设,运营管理系统积累了大量包括各种管理对象的监控信息、告警信息和运维信息。为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运营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为优化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将各功能模块中的分析功能集中到运营分析中心,统一各分析功能要求,提升运营分析能力。运营分析中心定位服务于业务支撑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日常运营报表、专题分析报告等。运营分析中心明确了分析要求,包括分析方法、分析对象和分析维度要求。主要包括:分析数据源管理、通用分析功能、专题分析功能、运营分析展示。图5-8 运营分析中心功能框架图该模块的具体功能信息请参见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运营分析中心分册(v1.0.0)。5.7 资源管理在前期BOMC系统建设过程中,业务管理和服务管理两个平台分别建设和管理各自的资源库(CMDB),两者通过同步和映射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统一。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功能实现繁琐、数据不一致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BOMC的推广和使用。资源管理作为BOMC的一个核心功能,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资源库,实现资源集中管理。资源管理作为BOMC系统的核心管理模块,主要提供对业务支撑网内各系统内主机、数据库、中间件、应用、业务等资源信息和资源关系的管理,并为四个功能中心和指标管理提供数据服务。资源管理除了实现对资源模型和资源数据的维护和展现功能外,还注重实现了资源的自动化发现、自动化核查等管理功能。本期规范还参考TMFSID管理实体模型,明确了资源模型设计思想,定义了资源类型、资源关系、资源分组、资源属性等模型元素,为整个运营管理系统提供了核心模型支撑。 资源管理包括:资源模型管理、资源自动化管理、资源数据管理、资源展示。图5-9 资源管理功能框架图该模块的具体功能信息请参见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运营管理系统NGBOSS2-BOMC(V3.0)资源管理分册(v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