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3042952
资源大小:667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秦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 批 本) 项 目 名 称: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山西聚龙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6年3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的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建设单位山西聚龙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秦元堆联系人秦元堆通讯地址山西省高平市东城办秦庄新村联系电话13834911236传 真邮政编码048499建设地点高平市东城办秦庄新村东立项审批部门高平市发改局批准文号高发改函201561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K7010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平方米)27062.25绿化面积(平方米)7931总投资(万元)16818.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25%评价经费(万元)1预期投产日期2018.06 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项目背景秦庄旧村布局散乱,功能不完善,现有房屋建设年代久远,质量参差不齐,村庄杂草丛生,面貌陈旧散乱,随着秦庄村的人口越来越多,村民住房十分紧张,尽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秦庄村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却普遍越来越差,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现象比比皆是。2013年高平市政府提出秦庄村旧村拆除异地安置的工作思路,于2013年12月为秦庄村规划了66亩建设用地用于异地安置。建设项目方案设计于2014年6月通过了高平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方案评审。2014年秦庄村旧村改造异地安置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已经上级相关部门评估予以通过。高平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15日第49次常务会议纪要,会议原则同意东城办秦庄村改造异地安置拆迁改造项目的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异地搬迁,将现有秦庄旧村村民全部安置于异地搬迁安置小区,通过高平市人民政府牵头,对原有秦庄旧村土地进行合理规划使用,满足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本项目为秦庄村旧村异地搬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现状为废弃的农田,规划用地为住宅用地,不涉及拆迁,项目建成后全部用于秦庄旧村村民安置,原有秦庄旧村住宅的拆迁内容不在本次工程范围内。2、项目进展情况经现场踏勘,本项目选址现状为废弃的农田,无农作物,无原有建筑。环评要求建设单位暂时不要施工,待环评、立项等手续完善后再开工建设。3、评价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名录中的“U 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156 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等 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山西聚龙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27日委托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立即组织环评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统计、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环评导则规范,编制完成了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审本)。2016年2月25日,高平市环保局在高平市主持召开了本项目报告表的技术审查会,根据与会专家和管理部门的意见要求,环评单位进行了认真的修改,现将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批本)提交建设单位,报请高平市环保局审批。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位于高平市东城办秦庄新村东侧,长平东街南侧。项目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外环境关系见附图2。4、建设内容及规模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53297m2,共建设1#8#8栋楼,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7587m2,包括住宅建筑面积43909m2,配套服务用房建筑面积3540m2,变配电室建筑面积84m2,两座门卫室建筑面积共30m2,小区配套建有公厕1座,建筑面积24m2,垃圾集中收集点1处;地下建筑面积5710m2,主要为住户储藏室用房。5、拆迁及安置本项目用地现状废弃的农田,为空地,用地类型为住宅用地,无拆迁工程。山西聚龙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全部用于安置秦庄村旧村村民。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详见表1-1。表1-1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项目名称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主体工程5栋6+1层住宅楼(顶层为复式结构,其余层为标准层)分别为3#楼、4#楼、5#楼、6#楼、7#楼,3栋5+1层住宅楼(顶层为复式结构,其余层为标准层)分别为1#楼、2#楼和8#楼,其中临街的1#和2#楼底部两层为配套服务用房,其余均为住宅,设2座门卫室,1座公厕,地下1层为住户储藏室,无地下车库。配套服务用房主要用于物业管理用房,村民活动中心,社区办公用房,小区配套服务网点(便利店、自助银行等)等,均无餐饮、KTV等可能产生油烟、臭气、噪声、振动及废水等污染的服务业项目进驻。公用工程给排水项目用水接入区域现有市政给水管网;室外排污水设置在室外道路下,污水由楼前接户管收集后,排入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道,最终进入高平市污水处理厂;雨水经区内雨水排水系统排至项目区北侧长平东街的公共雨水管网。供热采暖热源接入高平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经调查,长平东街已建供热管网接入口。通风制冷本项目配套服务用房采用分体式空调通风制冷,不设置集中通风或者制冷。燃气工程采用城市天然气,本项目区北侧的长平东街已有现状市政中压燃气管网接入口,天然气经调燃气管网沿小区路敷设至各用户。供电电源由区域市政供电电网接入,配置变压器及相应配电室。辅助工程交通住宅区内采用周边环路,人车分流、闹静分离的交通模式。住区内步行系统东西连接,南北贯通,住户可以快速方便的到达自己居所。弱电系统小区内弱电系统工程包括通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及住宅楼宇对讲系统。环保工程废水排水系统分为排污水系统和排雨水系统,排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高平市城市污水管网。噪声产噪设备采用室内、地下、低噪音设备、减振等措施。固废小区内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卫生收集筒,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2。表1-2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m227062.2540.593亩1.1净用地面积m226437.5239.656亩1.2代征市政道路面积m2624.730.937亩2总建筑面积m2532972.1地上建筑面积m2475872.1.1住宅建筑面积m2439092.1.2配套服务用房建筑面积m235402.1.3变配电室建筑面积m2842.1.4门卫及公厕建筑面积m2542.2地下建筑面积m257102.2.1住户储藏室m255102.2.2设备用房m22003住宅楼总户数户3164居住人口人1264按每户4人5停车位个7025.1机动车停车位个2225.2非机动车停车位个4806绿地率%30绿地面积7931m27容积率-1.768建筑密度%29.39项目总投资万元16818.69.1工程费用万元9203.29.2设备购置费万元7509.3其他费用万元5619.6含土地费9.4基本预备费万元1245.85、公用工程1)给排水工程(1)给水工程本项目用水由高平市市政给水管网提供。a、生活用水按照山西省用水定额 第3部分:城市生活用水定额(DB14/T 1049.3-2015)规定,高平市人口约为48万,属于小城市(2050万人口),室内设有热水器及沐浴设备的住宅用水定额为7090L/p.d,本次评价取80L/p.d,本项目共有居民1264人,经计算可知住宅生活用水量为80L/p.d×1264人=101.12m3/d,年用水量为36908.8m3/a(按365d/a计)。b、配套及公建用水配套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为3540m2,根据山西省用水定额 第3部分:城市生活用水定额(DB14/T 1049.3-2015)规定,用水指标取5L/m2·d,则用水量为17.7m3/d,年用水量为6195m3/a(按350d/a计)。c、绿化用水本项目绿化面积7931m2,绿化种属冷季型,按照山西省用水定额 第3部分:城市生活用水定额(DB14/T 1049.3-2015)规定,绿化用水量按0.5m3/m2.a计,则绿化用水量为:0.5m3/m2·a×7931m2=3965.5m3/a,年绿化用水消耗3965.5m3/a。d、道路洒水本项目道路面积10576m2,主要包括碎石路面、水泥路和沥青路面,按照山西省用水定额 第3部分:城市生活用水定额(DB14/T 1049.3-2015)规定,本次评价道路洒水量按0.5L/m2·次,一天两次计,洒水天数按200天计,则道路日洒水量为1L/m2·d×10576m2=10.58m3/d,年消耗道路洒水2116m3/a。e、未预见水按照本项目年用水量的10%计算,该部分用水约为:49185.3×10%=4918.53m3/a。经统计,本项目最大日用水量为164.15m3/d,年用水量约为54103.83m3/a。用水情况见表1-3。表1-3 用水情况一览表用水单元用水标准数量用水量m3/d年用水量m3/a备 注生活用水80L/p.d1264人101.1236908.8按365天计配套及公建用水5L/m2·d3540m217.76195按350天计绿化用水0.5m3/m2·a7931m219.833965.5按200天计道路洒水0.5L/m2·次一天两次10576m210.582116按200天计未预见水年用水量的10%14.924918.53合计164.1554103.83(2)排水工程本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配套设施废水。a.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日产生废水量为101.12m3/d×80%=80.90m3/d,年产生量为:101.12m3/d×80%×365d=29527.04m3/a。b.配套设施废水本项目配套设施部分废水产生量按水量的80%计算,日产生废水量为17.7m3/d×80%=14.16m3/d,年产生量为:14.16×350d=4956m3/a。表1-4 项目排水情况一览表排水单元用水量m3/d排水量m3/d年用水量m3/a年排水量m3/a备 注生活污水101.1280.936908.829527.04配套设施废水17.714.1661954956合计118.8295.0643103.834483.04排水系统分为排污水系统和排雨水系统,项目生活污水和配套及公建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高平市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高平市污水处理厂。排雨水系统:本项目雨水进入高平市市政雨水管线。2)供电本项目用电总负荷2547kW。本工程电源由长平东街市政公共电缆就近接入,供电电源为10千伏电力电缆,本项目在5#楼和7#楼中间设一座地上公变配电房,高压电缆采用YJV22-10kV电力电缆。低压电压为380/220V,电缆采用YJV22-1kV电力电缆,由配电房出线直埋地敷设至各建筑。10kV接线采用环网式,低压接线采用放射式。向各单元辐射。3)采暖工程本项目供热热源为由高平市市政集中供热系统提供。本项目不设换热站,直接由长平东街供热管网接入,再输送至各用户单元。热媒为7550热水。本项目采暖面积47587m2,采暖热负荷1618KW,高平市集中供热管网能够满足本项目的供热需求。4)供气工程本项目生活燃料使用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用量0.57m3/d·户×1264户=720.48m3/d,年用量26.30万m3/a。本项目不设燃气调压站,直接由项目北侧的长平东街现有市政供气管网接入。5)通讯工程本项目已预设电话线路,并设分线箱,根据用户需要实施安装。还设置智能安防系统,设置单元对讲系统,配套盗警、火警及紧急求助设施。6)其他配套工程a、消防工程本住宅楼各层均设消火栓、消防安全门和疏散楼梯。室外消防通道5m,消火栓间距120m,住宅楼室内消防水量为20L/S,室外消火栓给水量为15L/S。按同时火灾次数一次,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最大消防用水量为252m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水喷淋系统用水量按中危险级级,用水量30L/s,按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计算,消防用水量为108m3。项目拟在地下1层建设容积为400m3的消防水池,可用此水源作消防用水。b、地下室通风本工程不设地下车库,地下室采用自然通风。c、制冷本项目住宅夏季制冷由用户自行安装空调解决,空调制冷方式采用电运行。6、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6818.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2.5万元,占总投资的0.25%。 7、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不属于目录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高平市发改局已以高发改函201561号文出具了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详见附件2,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2)与规划条件的符合性高平市以中心主城区为界,城区北部分布有:寺庄镇、神农镇、三甲镇、陈区镇四镇,南部分布有野川镇、马村镇、河西镇、米山镇和北诗镇五个城镇,其中河西镇、马村镇已分别被列为国家建设部和山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根据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2009-2030),高平市城市规划区包括高平中心城区行政管辖范围的3个街道办事处及米山镇、河西镇、永禄乡部分区域,规划区总面积约168km2;规划高平市中心城区的性质为晋东南地区经济次中心,以能源、化工、制造和商贸旅游为主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城市主要职能为服务于晋东南地区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制造业基地;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中心;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规划形成“一城聚五带八,辐轴联动双圈”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高平市规划的主城区内,本项目占地规划为居住用地,高平市住建局已对本项目出具了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01511号),见附件3,附图3。高平市国土资源局已与山西聚龙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见附件4,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3)选址合理性本项目选址位于高平市东城办秦庄新村东侧,用地性质原为居住用地,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性质,项目区北侧紧邻长平东街,交通便利,管网等综合设施完善,周边无污染企业,外环境对本项目无制约条件,因此本项目的建设选址可行。(4)平面布局合理性小区居住类建筑层数为6层为主,利用地段优势,沿长平东街设置2层配套服务用房,小区采用人车分流,小区车行出入口设置在小区西侧,主要人行出入口设置在小区北侧和东侧。场区内道路以各建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连接各建筑入口并形成小区级环状道路。各建筑物在满足采光和消防等要求的同时,场区内还配备了消防水池、化粪池等附属配套设施。小区设备用房、消防水池、化粪池等均位于地下,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本项目停车位均为地上停车,不设停车地库,对居民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项目平面布局是合理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原有场地为废弃的农田,无农作物,无建构筑物,故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35°39-35°59,东经112°42-113°09。东自铁佛岭与陵川县接壤,西至老马岭与沁水县毗连,南至界牌岭与泽州县交界,西北至丹朱岭与长子县为邻,东北自金泉山与长治县相接,基本呈正方形轮廓,全市总面积989km2。本项目位于高平市区长平东街南侧,规划路西侧。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高平市东、西、北三面环山,诸峰海拔均在1200m以上。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全市山河相间,地貌较破碎,大致可分为平川、丘陵、山区三个类型。中、南部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区,山川相间,海拔8001391m,相对高差591m,其中山区分布在高平市的四周,是地表缓慢上升的产物,以古生代各系基岩裸露为主,零星地分布着第四系沉淀物,面积占39.6%;其次丘陵分布在山区两侧,黄土以坡洪积、坡积为主,残积次之,风积少见,黄土地貌形态,海拔8001050m,面积占36.2%;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律的带状,沿河上下游坡度不大,河两岸逐级抬高,与丘陵山区相连,形成许多垂直或斜交的沟壑,面积占24.2%。项目场址位于高平市平川区,区域海拔高度在840米左右。3、地质特征项目评价区出露基岩为石炭系中上统地层,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松散层。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石炭系(C)中统本溪组(C2b):底部为含铁紫色页岩,常有鸡窝状不规则铁矿层和铝土矿层,下部为紫色页岩夹铝土矿层,中部为黄色砂岩、页岩夹薄煤层,上部黄色页岩、砂岩夹铝土页岩,厚约10m。位于右岸山坡上。上统太原组(C3t):上部灰色中细粒砂岩、页岩夹二至三层灰岩及煤层。中部二至三层灰岩、页岩及煤层。下部灰、褐灰色铝土矿、粘土岩夹煤线及透镜状灰岩或燧石层。底部灰白色石英砂岩。厚约80m。广泛出露于山顶高处。(2)第四系(Q)中更新统(Q2pl):为棕红色粉质粘土,较致密坚硬,富含钙质结核,厚约5m。上更新统(Q3 dl+pl):为坡洪积粉质粘土及粉土,浅黄、浅灰黄色,结构较松软,含零星钙质结核,不具湿陷性,该层广泛分布于在水库的两岸山前地带,厚340m。全新统(Q4 al+pl):为现代冲洪积砂砾、卵石层,暗灰色,磨圆度中等,分选差。偶见卵石漂石,砂为中粗砂,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该层分布于主河槽,厚约13m。该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和覆盖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储量一般且分布不均衡。地下水位随河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含水层主要由山区河流沉积而成,岩性为中细砂、粉砂,水质好,富水性差。水库区地下水处于天然径流状态,总体上说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地下水对砼无侵蚀破坏作用。4、气候和气象高平市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据高平市气象局1958年2000年的观测资料表明,多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24.0;最大冻土深0.56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32.5h,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7.1mm,年平均蒸发量1792.6 mm,最大年降水量827.2mm,最小年降水量426.2mm。由于受地形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丰枯悬殊。春季多偏南风,秋季多偏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6米/秒。全年最多风向为北风,频率为14.94%,其次为南风,频率为11.91%,出现的最大风速为28米/秒,年平均大风天数为8.13天。平川和丘陵区的无霜期一般为183天。5、水系水文(1)地表水本区域内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丹河支流,丹河是沁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高平市赵庄镇丹株岭,河流曲折呈东南方向,经泽州县鲁村乡河底村附近折向南流,于泽州县之西谷坨附近出境,与河南沁阳县的北金村口入沁河。沿途流经高平市的赵庄、寺庄、永禄、高平市区、米山、河西,泽州县的北义城、高都、金村、柳树口、南河西以及大箕等乡镇。其纵贯晋城市的东部,其流域范围介于北纬35°1635°58,东经112°42113°25之间。主要支流包括永禄河、许河、东仓河、巴公河、北石店河和白水河。现场勘查,本项目场区东南距东仓河约760m。详见项目区域地表水系图7。(2)地下水项目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为三姑泉域,三姑泉域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辖高平市、晋城市城区及泽州县大部和陵川县中西部。泉域边界东界:以太行山复背斜轴部上元古界长城系变质岩、寒武系馒头页岩,为相对阻水边界,地下水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一致,从柳树口夺火黄金窑马圈一带,与焦作泉域分界。 西界:西北部以丹河与沁河地表分水岭为界,西南部以晋获断裂带白马寺逆断层为界与延河泉域毗邻。 南界:以近东西向弧形褶断带地堑构造为界,自白大箕三姑泉南石瓮一线为界。 北界:以金泉山、色头一带,以丹河与浊漳河南源地表分水岭为界,与辛安泉域相邻。总体上三姑泉域范围基本与丹河流域一致。 上述范围面积为2814km2,其中碳酸盐岩裸露面积1008km2,主要出露于东北部和南部,西北部为埋藏区,面积1217km2,新生界覆盖区位于泉域中部,面积589 km2。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a.郭壁泉重点保护区:沿丹河北起河东村,南至苇滩,包括两岸500m及5716厂,面积21.02km2,区内有白洋泉、郭壁泉、土坡泉、苇滩泉及郭壁水源地。b.三姑泉重点保护区:是规划的晋城市新水源地,其范围北起南背村南500m,西至双窑村东及怀北村一带,南至省界,面积15.51km2,区内泉水有三姑泉。c.高平丹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北起北王庄,南至韩庄,西至铁路以西300m,东至丹河现代河床东500m,总面积12km2,在高平市区保护区则局限于丹河现代河道。d.白水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北起晋城市区以南二级公路,自北而南沿白水河至甘寺,包括东、西两岸各500m,面积约10km2,以上4处重点保护区面积共58.5km2。泉域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三姑泉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多年平均降水量628.38mm,入渗系数0.235,泉域灰岩裸露区1008km2,求得降水入渗补给量为4.72m3/s。半裸露区为588.8km2,入渗系数为0.201,计算降水入渗补给量为2.3582m3/s。两项合计7.078m3/s。其次为任庄水库渗漏补给,据1968-1986年实测数据,计算任庄水库多年平均渗漏量为0.3977m3/s。 第三为碎屑岩区和松散岩区对岩溶水的补给,据前人计算,按降雨量560.97mm,入渗系数0.164,面积121.7km2,孔隙水和裂隙水天然资源量为3.55 m3/s。据晋城郊区水资委资料,1988年两者及矿坑水开采量为1.8m3/s,则孔隙水和裂隙水对岩溶水补给量为1.7m3/s。上述各项总和为9.22m3/s,即为三姑泉域内岩溶水补给资源量。 另外还有河流渗漏补给。在泉域范围内,丹河支流白洋河(东丹河)和丹河下游流经石灰岩渗漏补给。据“晋东南经济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河流渗漏量为0.0888m3/s。 泉域地下水排泄量,据山路平水站1954-1983年流量观测数据,由直线基流分割,求得多年平均流量为7.005m3/s,则地下水潜流量为9.3088-7.005=2.308 m3/s。这与水文地质调查和构造分析基本一致,三姑泉属于非全排型泉水。地下水径流方向,总体由北向南,由东北向西南,晋城市区西南的水向东南方向流动,水力坡度在晋城一带为0.004,在郭壁泉附近为0.010,从台北泉三姑泉水力坡度为0.01左右。地下水径流模数石灰岩区为5.2L/s.km2,碎屑岩区为1.8 L/s.km2。根据三姑泉域保护护区划定规定,“高平市区保护区仅局限于丹河现代河道”,本项目用地红线东南距最近丹河一级直流东仓河河道约760米,不在重点保护区内。建设单位应做好施工期及营运期的废水收集工作,生活、消防水池、各类管道敷设须做好管道防渗、防漏工作、加强日常管理,避免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三姑泉域及重点保护区范围分布见附图5。6、矿产环境高平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硫铁矿、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砂石及粘土等,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煤炭资源:高平全市含煤面积约810.7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5.7%,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条件好,主要可采煤层自上而下分别为3号、8号、9号、11号、15号,探明地质储量约66.24亿吨,保有地质储量约36.19亿吨,其中3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12.31亿吨,属于低灰低硫高热值之无烟煤;8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0.73亿吨;9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3.95亿吨,属于高灰高硫高热值之无烟煤;11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0.14亿吨;15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19.06亿吨,属于高灰高硫高热值之无烟煤。硫铁矿:主要分布在神农、三甲、野川、米山、拥万、牛庄、悬南等地,与15号煤共伴生,保有资源储量约1.1亿吨。铁矿:属“山西式”铁矿和含锰铁矿,其中“山西式”铁矿零星分布于三甲、野川、马村、河西、石末、北诗等地;含锰铁矿分布于南公山、相公山、七佛山、牛山、东曲、柳树底等地,赋予不稳定。铝土矿:主要分布于东部北诗一带,矿石质量差别很大。石灰岩矿:高平市石灰岩矿地表出露较多,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马村、南城、北城、永录、河西、石末、北诗、神农等乡镇,探明地质储量约为8亿吨。此外,高平市还蕴藏有砖瓦粘土、建筑用砂等,其中建筑用砂主要分布于丹河及其支流许河,面积180.56平方千米,砂质较好,储量较大,砂源丰富。7、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综合等震线图,本区地震烈度为度区。8、生态环境(1)土壤高平市境内土壤主要是褐土和草甸土2个土类,其中以褐土分布最广,山地多为草灌褐土,丘陵地多为褐土性土,丘间盆地多为典型褐土,有机质含量为0.62.5%;草甸土多分布在丹河及其支流的下游,有机质含量为23%。区内土壤以褐土为主。(2)植物根据植被分布情况,全市可分为3个植被类型:木本植物群落、草灌植物群落、草甸植物群落。木本植物群落主要由绿色植物和真菌类、放线菌组合而成。分布于西部山区,以针叶林为主,主要树种为刺槐、青杨、旱柳等;草灌植物群落由草灌植物和好气性菌类组成,主要分布在全市低山和丘陵区的山坡上,生长有醋柳、酸枣、荆条、杜梨、白刺梅、黄刺梅等灌木植物,草木植物以白草为优势种,此外还有砖杆篙、柴胡、碱草、狗尾草、鬼针、胡枝子等;草甸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河流地段,植物有狗舌草、芦苇、披碱草、青篙、荆三棱等。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间作套种,主要有小麦、谷子、高粱、黍类、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油料麻类、药材、蔬菜等。(3)野生动物高平市野生动物种类多,分布广。鸟类有乌鸦、红嘴鸦、喜鹊、啄木鸟等20多种,兽类有狼、狐狸、松鼠、刺猬等10多种,昆虫有蝉、粉蝶、蚱蜢等40余种。本项目所在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4)生态功能和生态经济区划根据高平市生态功能区划图,本项目位于D“高平市区河谷平原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根据高平市生态经济区划图,本项目位于A“高平市中部优化开发区”中A -2“高平市区综合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区”。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运营期采用市政集中供/排水和供热,所排污染物主要为一般生活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符合高平市生态功能区划和经济区划要求。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人口及行政区划高平市现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692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人口48.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383人,占全县人口的11.9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98人。本项目场址位于高平市东城办事处,东城办事处辖17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13106户,35918口人,耕地面积7642亩。2、工农业情况2014年,高平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6.1%;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5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7亿元,增长3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883元、9771元,增长12%、13%。3、交通运输高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南距郑州机场150公里,北距长治机场55公里。太焦电气化铁路、长晋高速公路、207国道联接南北,坪曲线和在建的高新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形成了“三纵两横”的主干道公路网络。项目所在区位于高平市区东北部,区域临近长平东街和规划精卫路,交通便利。4、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高平市全市共有幼儿园97所,小学372所,中学42所,学生9419人,教职工1806人。卫生机构27个,床位710个,医生及护士979人,并建有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药品检验所各1个,各医院医疗设备及员工素质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对一般常见病具有较完善的医疗条件,文化事业健康有序。5、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文物等敏感目标本项目占地及周边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敏感区。6、集中水源规划高平市城区目前有两处集中供水水源,分别位于城区北部的城北水源地和位于城区东南部的川起水源地。其中城北水源地为主供水源,川起水源地为后备补充水源。城北水源地有5眼井,井深400-420m,地下水类型为峰林平原强径流带型岩溶水。川起水源地现有3眼水源井由自来水公司管理,仅供给川起村、庞村等附件村庄及城南部分居民的用水需要。另据晋城市水务局 晋市水2014418号“晋城市水务局关于高平市水源井置换的批复”可知,同意对城北水源地自来水公司4#、5#两眼深井实施彻底关闭,为保证自来水公司封闭上述两眼井后居民的生活用水,同意暂由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未关闭的水源井补充,实现水源置换;待张峰东延工程实现向自来水公司2#水厂供水后,关闭高平市自来水公司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岩溶深井及川起水源地全部岩溶深井。本项目位于高平市区东部,项目场址南距城北水源地(高平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约2.5公里;距川起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和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水源井较远(大于4公里)。7、高平市总体发展规划高平市以中心主城区为界,城区北部分布有:寺庄镇、神农镇、三甲镇、陈区镇四镇,南部分布有野川镇、马村镇、河西镇、米山镇和北诗镇五个城镇,其中河西镇、马村镇已分别被列为国家建设部和山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根据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2009-2030),高平市城市规划区包括高平中心城区行政管辖范围的3个街道办事处及米山镇、河西镇、永禄乡部分区域,规划区总面积约168km2;规划高平市中心城区的性质为晋东南地区经济次中心,以能源、化工、制造和商贸旅游为主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城市主要职能为服务于晋东南地区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制造业基地;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中心;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规划形成“一城聚五带八,辐轴联动双圈”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高平市规划的主城区内,本项目占地规划为住宅用地,目前高平市住建局已对本项目出具了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项目建设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见附图3。8、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规定:“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本项目选址所处区域为高平市区东部,属城镇地区,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划为二类区。(2)地表水本项目场址东南距东仓河约760米,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丹河赵庄至刘庄段水环境功能为一般景观水保护,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