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3042728
资源大小:851K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2010年6月 目 录前言4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界定41服务业发展阶段42知识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53现代服务业64现代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105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12二、深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础141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152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173聚集程度和辐射能力284产业支撑和创新能力31三、深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321国际环境332国内环境403区域环境474自身的挑战和问题50三、规划目标531. 指导思想532. 总体目标543. 基本原则56四、发展重点561金融服务业572. 物流服务业573商贸会展服务业584高端旅游服务业585文化和创意设计服务业586服务外包业597科技服务业598信息服务业599总部经济60五、产业布局601产业聚集602城市更新和改造633总体产业布局633重点产业布局66六、重大工程661基础设施工程662. 信息平台工程673创新提升工程674区域合作工程675生态环境工程67七、保障措施68前言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编制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形成支撑。研究报告的基本结论集中在规划中。根据编制规划的需要,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界定、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分析,深圳“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设定以及具体目标的测算;发展重点的选择、空间布局和重大工程,以及促进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等。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界定1服务业发展阶段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对照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的结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服务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杨海涛,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方向选择(: 第一阶段,在工业化社会前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服务业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第二阶段,在工业化社会中,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第三阶段,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生活性服务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交通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技术劳动密集型知识资本密集型图1 服务业发展演化路径2知识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通常来说,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传统服务业而言的。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学者丹尼尔贝尔出版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详细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特征,突出强调了后工业社会中的服务业与此前服务业的区别。他认为,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效率低,剩余劳动力多、素质差,服务业主要以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为主;在工业社会中,服务业主要围绕商品生产活动而展开,以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而在后工业社会中,服务业则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根据丹尼尔·贝尔的论述,在工业社会,服务业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亦称生产者服务业),强调的是与工业(制造业)的协同和配套,实际上仍然是以工业为主导的服务业,此时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尚未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和主导的地位;而在后工业社会,随着服务业中技术和知识含量的增加,服务业则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地区和城市,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服务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并扮演引导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工业和服务业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服务业由原来的适应工业的定位,转变为服务业引导工业发展。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知识产业”这一概念,并给出了知识产业的一般范畴和简单分类模型。他认为,知识产业主要包括四个行业,即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进一步强调了该产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因此,严格说起来,国际上并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指五个行业,一是通信和信息服务业,二是金融业,三是以物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行业(广义的电子商务,包括零售批发),四是教育,五是医疗保健。在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一般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左右。 3现代服务业我国最早的“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是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后来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也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表1 国家有关文件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时间文件具体内容摘录党代会报告1997.9十五大报告l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2002.11十六大报告l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战略任务。2007.10十七大报告l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001.3“十五”规划l 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出口产业。2006.3“十一五”规划l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l 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针对性文件2007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l 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l 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l 发达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依托工业化进程较快、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政府工作报告2010.3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l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新兴服务领域。提升传统服务业。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国内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兴的服务业。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由此可见,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大体上与国际上所说的知识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大体相当。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统一的概念,关于现代服务业的论述大都是描述性的。例如2008年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提出要“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八个产业。”2005年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中提出,“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而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多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国民经济新领域。现代服务业具有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性、要素的智力密集性、产出的高增值性、供给的多层次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它广泛渗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2007年深圳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高端服务业”的概念,“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具有高的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在本质上,高端服务业也就是狭义的现代服务业。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权威机构还没有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角度对现代服务业进行界定。尽管有些学者已经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进行了设计,但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分类统计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在分析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对现代服务业统计范围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综合考虑统计上的简便和易操作性,推出了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界定标准和统计范畴。确定现代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科研技术服务、环境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表2 北京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目录类别名称门类代码类别名称门类代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G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M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0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77计算机服务业 61地质勘察业78软件业 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N金融业J 环境管理业 80银行业68教育P证券业69教育84保险业7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Q其他金融活动71 卫生 85房地产业K 社会保障业86房地产业7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L 新闻出版业88商务服务业 74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8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M 文化艺术业90研究与实验发展75 体育91专业技术服务业76 娱乐业92资料来源: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7中内容整理。从表2可以看出,北京市统计局的现代服务业的细分主要是为统计分类,方便科学统计。而国内学者从实际研究的需要,对现代服务业的给出了从产业性质及服务对象角度的产业细分。表3 现代服务业分类序号分类具体产业1基础服务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2生产和市场服务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4现代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从狭义上说,现代服务业主要指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关于服务业,在下列对应关系中,现代服务业均具有明显的指向。表4 现代服务业的指向服务业1服务业2现代服务业的指向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侧重于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一般性服务业侧重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技术一般性服务业侧重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资料来源:根据有关资料整理。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能级提升以及城市在国际国内和区域内部的功能定位,重要的是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服务经济的发达程度,可以简单地量化为两个指标,一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重要占有绝对比重,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要占有相当比重。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越高,城市的能及就越高,反之城市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能级和定位的重要标杆 参见周振华主编:城市转型与服务经济第002页。世纪出版集团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就此而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和重点必须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从服务的产业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向三大产业提供生产所需的服务活动、以满足其中间需求的服务行业;从服务的性质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用于商业运作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从生产性服务业的性质和组成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餐饮旅馆业、交通仓储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公共及个人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等行业;从出现的时间顺序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可分为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前者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等行业;后者包括广告、市场调查、会展、会计事务,律师事务和管理咨询等行业。一般来说,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属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向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提供服务产品,它不仅为一二产业提供全面服务,也为第三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服务。当今不同产业发展互动加强,三大产业融合日益加剧,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对经济效率有直接推动作用,对产业结构有优化作用,而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和壮大,有助于提高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使服务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推进剂”。有关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与人均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是生产性服务业上升、消费服务业比重下降。生产性服务业的高比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高层次。5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于制造业,它在制造业中具有管理、促进和战略功能。在工业时代,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生产制造过程中,它的角色逐渐从充当“润滑剂”的管理功能转变为推动工业生产各阶段更高效运行以及增加产出价值(附加值)的间接投入。在后工业时代,生产性服务因为更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成为新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来源和传播渠道,更多地发挥了战略功能和“推进器”作用。从价值链的构成来看,许多环节明显与生产性服务相关。生产性服务是产品价值的重要构成和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共生发展。制造业发展对服务的需求不是在制造业生产体系外部展开,而是由制造业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管理方式变革所引起的对服务的中间需求扩展所带动,即在制造业生产体系内部展开。这种对服务的中间需求大部分与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和生产有关。因此,这种需求所带动的服务业的发展必将导致制造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和制造已经卷入高度相关和相互补充的阶段。现代制造企业已经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中间需求的扩大是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运输、电信、商业、金融保险、公共事业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这些服务业效率的提高能够通过降低交易费用达到降低分工成本的目的,分工成本的降低可以推动分工深化,进而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相互依赖关系。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主要表现在许多制造企业的专业服务呈外包趋势,制造业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使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美国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多致力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把企业的专业服务进行全球外包,这一成功的运作,极大提高了美国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竞争力。另外,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提高其质量。近几年来,国外许多原有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进入或兼并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如GE通过进入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来刺激其产品的销售;HP公司通过兼并服务性企业,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由制造型企业成功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等,这些均有力地说明了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日益密切并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二、深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础深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这是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基础。总量不断扩大,意味着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大,增长速度的稳步加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的动力支撑。二是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这是深圳现代服务业产业素质的保证。要素禀赋决定着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的提高,将使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从而促进深圳的经济结构将由工业经济为主导转向服务经济为主导。三是聚集程度和辐射能力,这是服务经济的功能体现。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比重的提高,则意味着深圳的产业能级的提高,而产业能级的提高则是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的重要动力,从而使城市具有持续的要素聚集效应和较强的辐射能力。四是产业支撑和创新能力,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支撑体系、产业政策的要求更高,对产业创新能力的依赖性更强。现代服务业更多的是软资源整合的结果,是产业创新的结果,因此产业发展环境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的内生动力。1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经济总量。深圳的GDP总量从1979年的1.96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201.23亿元,是30年的4000多倍,可以说30年间经济总量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创造了超高速增长的奇迹。从总量增长上看,2005年-2009年连续突破4000、5000、6000、7000、8000亿元大关,表明深圳前20多年的经济积累在此一阶段达到井喷式的爆发性增加。从增长速度上看,“六五”时期(1981-1985)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0.3%,是30年间增长的高峰值,而以1979年为基期的GDP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了25.8%。可以说,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深圳均具备了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空间和基础。增长速度。从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看,第一产业的GDP和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以1979年为基期的第一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0.1%,表明深圳已经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在“六五”时期达到86.9%的高峰值后,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虽然以1979年为基期的第二产业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6%,在三次产业中最高,但也表明以空间扩张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总体格局已经形成,第二产业进入到主要以内部提升带动增长的阶段。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的高峰值同样出现在“六五”时期,达到了49.2%,以1979年为基期的第三产业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4.9%,但不同阶段增长速度的落差比较小,发展相对稳定,因而未来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在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均GDP的总量和增长速度上,深圳的表现也十分出色,以1979年为基期的人均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3%,2009年已经接近10万元,位居全国首位。表5 深圳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1979-2009)年份GDP(万元)三次产业的GDP(万元)人均GDP(元/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9196387273401783486061980270127803703612173835“六五”时期198149576133431601920214141719828257318960314393217420231983131212226145584852750251219842341612593210660610162335041985390222261111635862005254809年均增速(%)50.313.886.949.225.1“七五”时期1986416451329071631852203594584198755901546519220463292033534919888698075700535923045357264771989115656568615505361582589671019901716665702207693198771268724年均增速(%)22.48.733.116.22.6“八五”时期1991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2366630808361126084115971011997199231731941059141522432154484812827199345314451086152420214200261615005199463467111341523357972285458716954199584248331241224221435407927619550年均增速(%)30.9-0.433.429.69.5“九五”时期1996104844211487965065924526970122498199712974208147660617408366524652567519981534727215176474349767760532277011999180401761504459005486888424529747200021874515155656108608521085800732800年均增速(%)15.92.916.515.46.2“十五”时期20012482487416041312297665123667963482220022969518416658714647171148814264036920033585723514204818174235175409524702920044282142812326422112353205858115423620054950907897385263344272307726660801年均增速(%)16.3-8.61913.611.8“十一五”时期20065813562469675304953192757063069450200768015706694123404760833898686796452008778679008290038604700391803008958720098201230064700383164004363120092771以1979年为基期年均增速(%)25.80.133.624.9123资料来源:历年深圳统计年鉴和深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要素禀赋。毫无疑问,深圳的发展是落后地区的发展,而深圳之所以落后,主要是要素禀赋的落后。落后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增长:第一,利用比较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相对优势可以使落后地区在要素稀少的情况下实现发展,因为相对优势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落后者的相对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由于劳动力比较富裕,劳动成本就比较低,在没有资本、没有技术的时候就先把劳动力利用起来。二是发展阶段的后发优势。落后地区及其企业是“后来者”,就可以利用前人已经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借鉴别人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别人已经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可以享受到知识的“外溢效应”。深圳的早期发展,就是通过开放,迅速扩大对外贸易,充分利用了这一相对优势。深圳经济特区在最初建立时的一个主要的、现实的目的,就是发展对外贸易,而且是发展“三来一补”之类的加工贸易,最大限度地利用作为落后地区较为充裕的劳动力,以实现发展的突破,不仅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而且形成了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第二,利用政策优势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就是用新的体制和新的发展政策(包括外贸政策、外汇政策、引资政策、投资政策、用工政策等),形成并利用体制与政策的“落差”,形成“资源聚集洼地”,广泛吸引资源,使之得以集中有效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深圳早期吸收最多的是“内资”,引进最多的是内地的人才;转移最多的是在内陆地区发明但没有充分利用的技术。深圳利用新体制和新政策的落差,把全国的一批优质稀少资源集中配置到了特区,使之有效地重新配置,导致特区经济很快实现了高速发展,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第三,利用开放重塑和提升要素禀赋结构。落后地区的真正问题是“要素禀赋结构低下”,即缺少资本、技术、教育、管理、法治这样一些比较高级的要素,而没有受过教育的一般劳动力这个生产要素则较为丰富。缺少资本和人才表现为经济结构的某种状态,但是经济结构不是问题的症结,根源的问题是要素禀赋特征。落后地区要做的是从人才和资本入手,努力提高要素禀赋的质量和结构,努力改变要素的质量与构成。深圳率先引进了落后地区所稀少的要素,不仅是资本,还有技术、管理知识、市场渠道、企业制度等,也就率先改变了深圳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使深圳得以率先提升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由此可见,要素禀赋决定了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的质量水平。而从深圳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深圳的要素禀赋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按着服务经济的要求,要素禀赋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1979-1992年,除个别年份(1983年和1984年)外深圳的三次产业比例均高于二次产业,1993-1995年二次产业反超,1996-1998年三次产业反超,1999-2000年二次产业反超,2001-2002年三次产业反超,2003-2007年二次产业反超,2008-2009年三次产业反超。但是二者的差距并不大,即使出现较大的差距,在下一年也会拉近。表明深圳的二三次产业处于明显的纠结和胶着状态,这也充分说明深圳的整体经济特征处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换的关键时期。表6 深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变化(1979-2009)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60.1 52.5 47.4 20070.1 50.1 49.8 20080.1 48.9 51.0 20090.1 46.7 53.2 资料来源:历年深圳统计年鉴和深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与沪京穗三个城市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深圳的差别。北京市第三产业的比例最高,已经率先在全国形成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并开始进一步向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服务经济转型和提升。上海和广州第三产业的比例接近或超过60%,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大,深圳第三产业的比例最低,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不大。同时也说明,深圳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大,而且深圳要想实现与全国第四大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必须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表7 沪京穗深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比较(2009)城市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产结构上海14900.9113.85940.08847.20.7:39.9:59.4北京11865.9118.32743.19004.51.0:23.2:75.8广州9112.8172.63394.75545.61.9:37.2:60.9深圳8201.26.53831.64363.10.1:46.7:53.2GDP和三次产业数据的单位为亿元。资料来源:四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来看,除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全国的排名较低、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排名略低之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与深圳的地位大体相应。可见深圳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外部环境总体而言仍具有一定的优势。表8 2009年深圳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排名指标总量排名本市生产总值(亿元)8201.2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880.8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1709.151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15484.0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598.684进口总额(亿美元)1081.763出口总额(亿美元)1619.791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41.60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16938.19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11646.345资料来源:深圳统计局编制的深圳统计手册2010。产业素质。总体而言,深圳的产业素质具有一定的水平。服务经济总量在全国23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化产业与商贸流通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囊括了其中的三项,分别为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和文化产业。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持续发展。2009年,深圳市物流业总产值达到789.53亿元,深圳港货物吞吐量由2006年的17597.77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9364.96万吨,年均增长6%;其中集装箱由2006年的1847.02万标准箱到2009年1825.02万标箱,基本持平,稳居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2009年机场货邮吞吐量比上年增长1.3%;机场旅客吞吐量比上年增长14.4%。现代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领头羊。2009年增加值达到1148.1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9%,逐步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股份制及外资银行共同发展的银行业发展格局,以及保险、证券、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格局。截至2009年12月底,深圳新引进金融机构22家,其中3家法人机构,19家分支机构,金融机构数量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08家,其中法人机构74家。2009全年金融业总资产将达到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9%。文化产业形成了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类三个层次(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发展格局。核心层是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外围层是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层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09年,深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8.6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8%,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3%。文化产业中外围层增长迅速,相关层有所下降。其中网络文化服务成为文化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成为文化服务业的支撑行业。表9 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增长情况(2009)行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总计518.682.8文化服务171.3322.1核心层84.2414.91新闻服务0.6359.4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64.546.23广播、电影、电视服务18.3258.74文化艺术服务0.7523.1外围层87.0929.95网络文化服务4.38132.8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38.1264.97其他文化服务44.586.1相关文化服务347.34-4.6相关层347.34-4.6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297.57-7.19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49.7813.5资料来源:2009年深圳文化运行情况分析。深圳市统计局统计基础分析2010年第5期。表10 深圳文化服务业行业构成情况(2009)类别比例(%)类别比例(%)文化服务业100文化艺术服务0.4新闻服务0.4网络文化服务2.6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7.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22.3广播电影电视服务10.7其他文化服务26.0资料来源:2009年深圳文化运行情况分析。深圳市统计局统计基础分析2010年第5期。深圳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初步形成了相互促进,互利共生,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融合互动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服务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传统优势服务业在巩固发展的同时,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新型批发代理为代表的现代商贸流通组织迅速发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部分新兴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深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2008年的12.97万元/人,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图2的横坐标表示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纵坐标表示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言,最大的是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次之,文化产业贡献最小;从产业发展速度来说,金融、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同属一个层次,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物流业增长速度逐年下滑,跟GDP增长速度基本持平。从时间维度来看,四个产业的产值都在逐年增加,除文化产业外,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浮动空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逐年提高,但其加速度逐年下降。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起飞阶段成熟阶段趋缓阶段衰退阶段速度(%)比重(%)图2 深圳四大支柱产业波士顿矩阵图 制图数据来源于深圳统计年鉴及深圳统计局官网,各产业GDP比重较为准确,增长率如果变化不大则使用2009年较上年的增长率,如果变化较大则使用2006到2009的年均增长率;横纵坐标都选择10%作为分割点,原因是横坐标的选择参见了上海现代服务业波士顿矩阵图(见周振华著城市发展与服务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纵坐标选择10%跟上海的相异,是因为深圳最近明确到2015年要保持GDP年均增长10%目标,故在此选用10%。把产业比重与产业速度结合起来,可将坐标面分成起飞、成熟、衰退和趋缓四个阶段,从中可见,物流业因近年发展速度放缓处在上下边缘线上,其他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处在起飞和成熟阶段,体现了该三大支柱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服务业内部,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高,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