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南北隔绝的天堑.doc
南北隔绝的天堑第3期2011年5月吉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li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Edition1No.3Mav.2011doi:10.39696.issn.1007-5674.2011.03.006南北隔绝的天堑文化传播的走廊关于渤海海峡历史作用的思考张士尊(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史地研究中心,吉林四平136000)摘要】渤海海峡把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隔开,成为东北与中原的自然地理边界.在历史上.当它与政治边界重合的时候,就成为隔绝南北的天堑,严重影响到中原文化的传播;而当政治边界越过它的时候,就成为沟通南北的便捷通道,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播.关键词渤海海峡;政治边界;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K8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674(2011)03001904就一般意义而言,渤海海峡是中原与东北的地理边界.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地理边界与政治边界和文化边界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很难梳理.故本文仅从政治边界和地理边界重合,政治边界超越地理边界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对渤海海峡的历史作用做点思考.一,渤海海峡中原与东北的地理边界东北南部环绕着黄海和渤海.是中原北上和东北南下的天然障碍.特别是渤海,把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隔绝开来,成为东北与中原之间鲜明的地理界限.尽管东北南部与河北,山东在气候,植被和动物群等诸多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甚至有的地理学家干脆把辽河流域划归华北.但由于渤海的阻隔,人们仍然习惯于把渤海以北称作东北地区.东北是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从中原进入东北有两条路可供选择,即走陆路经辽西走廊,走海路经渤海海峡.渤海海峡介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在辽东半岛南端旅顺和山东半岛北端蓬莱之间.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而从旅顺西南老铁山到蓬莱东北蓬莱角,距离会更近一些.渤海海峡中分布着形如珠链的庙岛群岛,其主要岛屿大黑山岛,北长山岛,砣矶岛,南长山岛,大钦岛,小钦岛,北隍城岛,南隍城岛都有很好的港湾,均可泊船.而北隍城岛到旅顺口只有40多公里,其间形成的老铁山水道还不到英吉利海峡(39公里)宽度.因渤海在山东的北方和东方.古人称其为北海或东海,又因其浩瀚无边,也称其为沧海.在轮船没有使用之前,帆船跨越海峡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气候,风向,洋流等等,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风,因此,古代谈海的着述无不把风信作为重要的一节.如山东海疆图记"风信"中就写道:"海道之险日痴风,日黑风.黑风,痴风之作,连日怒号不已,四方莫辨.黑风则天色晦明,不分昼夜.春夏之交.大风有海沙云起,谓之飓风,今人亦谓之风潮."此书引用沂州府志记载:"明时倭寇犯东境,每视风之所之,大抵冬春多飓风,不堪渡,风候不常,难以准定.乃三月至五月,东南飚动,且积久不变,倭可乘风而至.夏秋之交,风渐恶,又不可至.九十月小阳,届令倭亦可来.是以防海者,以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故舟行者往西以仲春,往北以仲夏,往东以仲秋,往南以仲冬."【t】卷渤海海峡位于山东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情况与此类似.不管风向如何,跨海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故前人写诗提到:"忽登万斛舟,如踏长鲸背.寄身人无涯,旷览乾坤态.潮动风色道,棹急云光碎.潜随元气游.迥出人境外.千山相簸扬.六合欲横溃."ll卷,把生命托付给自然.字里行间表现出的都是无奈.明朝初年和末年,朝鲜使臣路经渤海海峡,逆风要等待,大风要等待,无风更要等待,故在朝天录和燕行录中留下众多的"待风诗",从而表现了作者的苦恼和无奈.比如洪武末年权进留蓬莱驿待风中就写道:"乡程连海北,邮船过山东.寂寞空消日,淹留致阻风.马蹄尘未拂.雁足信难通.济险当终吉,操心要固穷."【2】等待固然焦虑,但相对于那些因渡海而倾覆,漂没的船只和死亡的人们来说,简直算不了什么,只是后者失于记载罢了.渡海虽然存在着种种艰难和凶险.但宽度不大收稿日期2011-_o320作者简介张士尊(1956一),男,辽宁台安人,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史地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东北历史地理.一19的渤海海峡也给中原与东北的往来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庙岛群岛只是远古海退时的陆桥.【3】岛屿也好,陆桥也好,都为两个半岛之间的交通提供了方便.从远古开始,渤海海峡就是中原与东北的重要通道,只是文献记载比较简略.唐朝时期.贾耽对历史地理考察比较详尽.他总结中原通往边疆地区最为重要的七条交通要道,其中有两条在东北南部:一是从营州通往安东都护府的安东道;一是从登卅I过海峡的渤海道.后来欧阳修编辑新唐书,完全采用贾耽的记载:"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北渡乌湖海,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4】卷43'地理志这里提到的大谢岛,就是长岛;龟歆岛就是砣矶岛;末岛就是庙岛;乌湖岛就是北隍城岛;乌湖海就是匕隍城岛到老铁山之间的水道.又据明全辽志记载:"金州旅顺关口南达登州新河水关岸经五百五十里水程.适中海岛名日羊埚,有石碣上镌南岸达北岸共五百五十里.两日内风力顺可到.先一日辰时自登州新河发航,至晚抵旅顺泊岸,次日辰时自旅顺发航,至晚抵三岔河泊岸.各岛相接如驿递.【5J卷,flJ1辰时为早上7点和8点,这就是说,如果风向正常,完全可以做到朝发夕至.山东海疆图记里说:"海洋道里与内地不同,乘潮使风,远近所经,讵可拘泥.舟行者不日几里,而日几更.更者,每一昼夜分为十更,以焚香枝数为度,以木片投海中,人从船面,行船风迅缓定多寡可知.船至某山洋界,以六十里为一更."就山东取道庙岛前往辽东旅顺而言,"自天桥口东北至庙岛一更;船至龟矶岛一更;船至大小钦岛一更;船至南北隍城一更;船至旅顺洋交界所一更半,共五更半,计三百三十里."【lJ卷3,158如此看来,每更约为2.4小时,五个半更,即13.2小时,与全辽志记载跨越渤海海峡的时间大略相等.在火车没有投入运营之前,与陆路相比较,水路是最为经济的运输方式.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从中原进入东北,有水旱两条道路.仅从需要的时间来看,如果避开海峡,走陆路经辽西走廊到达东北南部,里程有1000-2000公里不等.以每天步行50公里推算,最少也需2030天.关于海路和陆路的对比,明代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实例:明朝正统年间朝廷要求辽东仕子到山东参加乡试,最初,生员们走旅顺口到登州的海路,三年一次,虽然冒些风险,但没有大的困难.后来朝廷推行海禁,生员们只好绕道走陆路前往山东.嘉靖十年(1531年),辽东儒生徐潮等人前往山东参加乡试,六月起程,闰六月人关,"时值天雨连绵,平地皆水,冒暑冲泥,延至七月终,方才到省.中间触犯暑湿,太半感疾,多不终场."徐潮等人"勉强全场,而志昏力倦,仅能成文,以致本学中式止生员韩玮一人."因此徐潮等人向皇帝要求:"念臣等由辽东以至山东,往返六千余里,跋涉四个月余,辛苦万千,难以尽诉."以后应该就近顺天(北京)乡试.同年十月,徐潮等人的奏请获得朝廷批准.6卷-由此可以看出.中原与东北之间陆路与水路交通的优劣是非常明显的.士子们考试,只是只身前往,如果用当时的运输工具经陆路输送物资,其艰难困苦和高额成本可想而知.二,隔绝的天堑政治边界与地理边界重合就中原和东北而言.渤海海峡无疑是客观存在的地理边界.战国之前,中原还仅仅是个地理概念,氏族,部落,方国,诸侯错杂分布,多元特色突出.夏朝活动中心在黄河中游,势力没有到达山东,与东北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商朝势力伸展到黄河下游,但也仅止于渤海岸边,没有波及到东北.诗经?商颂称早商时期"相土烈烈,海外有载(截)."现在很多人都把其解释为相土时商人已经威风海外,开拓疆土.至于海外在哪里,有人说在渤海北岸;有人说在朝鲜半岛;还有人说在美洲,而早年吕振羽,徐中舒等人认为海外即指山东半岛一带,田昌五先生并对此作了很好的辨析,指出古以内陆湖泊为海,因此,诗经中所说的海实际是指雷泽和巨野泽.外究竟所指何处,恐怕一时难以弄清,但说早商势力跨海进入东北,则与事实不符.周朝灭商以后,势力进一步向外扩张,但在东部也止于渤海岸边.周朝的政治制度与夏商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夏商惯于方国统治,容忍政治多元和文化多元的话,周朝则更为关注推行周的政治理念.把政治的一元和文化的一元紧密结合起来,追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目标.为此,周武王在山东境内分封了两个重要的诸侯,那就是齐和鲁.关于二位诸侯就国,史记中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日:'何迟也?'伯禽日:'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日:'何疾也?'日:'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卷,鲁世家虽然两位国君对风俗和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但都强调改变和适应,正由于这种改变和适应,使中原文化融合为整体,一元化彰显,多元化褪色,而渤海岸边的齐鲁文化更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在文化演进的过程中,齐鲁两国吸收周边东夷小国逐渐强盛起来,到战国时期,齐国消灭鲁国,成为称霸东方的大国,实现了中原的局部统一,在渤海南岸,政治边界与地理边界完全重合.那么,夏,商,周时期,渤海北岸的辽东地区,或东北南部与山东关系如何?这恐怕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惯于把这个时期活动在这一带的民族统称为东夷.把他们创造的文化称东夷文化.但东夷文化的内涵却很模糊.山东的东夷和辽东的东夷是同族吗?他们享有共同的文化吗?如果不是的话,他们的文化差异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只能靠考古器物来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外考古学者陆续在张博泉:关于殷人起源地问题,史学集刊,1981.1;房仲甫:殷人航渡美洲再探,世界历史,1983.3;王震中:先商社会形态的演进,中国史研究,2005.2.一20辽东半岛南部进行发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此地文化与山东半岛新石器和青铜文化的关系上.却存在很大的分歧.然而有一点大家基本取得了共识:"辽东半岛地区,以半岛东侧新发现的旅顺郭家村,长海县几处遗址为代表,同山东半岛胶东半岛的莱州湾一带文化特征面貌接近,而有别于辽宁其他地区.从它所出的生产212具种类,特征看,明显反映出两地在经济生活上的相似,从而说明两地在民族文化传播上的渊源及密切关系."嘲整个辽东半岛只有南部地区与山东半岛文化相似,而其他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独立特性.这说明两地之间的海路交通虽然存在,但并没有频繁到足以左右整个辽东甚或东北文化格局的程度.海峡的阻隔.给中原文化向东北传播和东北文化南下中原带来了严重的限制.实际上,直到战国中期以前,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战国相当长的时间,尽管山东半岛Yf=,鲁等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但其势力并没有跨越海峡.进入东北.最后,中原文化还是避开海峡,通过陆路,经北部的燕国才把东北南部纳入到中原的文化体系之中.燕国在东北南部设置各郡以后,中原的政治边界越过了渤海海峡,推进到辽东北部的长城一线,这对中原文化向东北传播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但从东汉时期开始,北部各族南下,分裂倾向明显,到公孙氏割据辽东以后.中原与东北的政治边界又重新回到渤海海峡.人们论及此时东北文化的时候,往往乐于谈到中原战乱.很多山东士人北上辽东,向辽东传播中原文化的重大意义.比较着名的人物如管宁:天下大乱,渡海到辽东,"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宁往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遂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如王烈:"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使辽东强不陵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邴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如国渊:避乱辽东,"渊笃学好古,在辽东,常讲学于山岩,士人多推慕之,由此知名."9卷】等传这些移民进入辽东起到了传播中原文化的作用.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且不说这些人后来多数返回中原.就是留在辽东.也不可能改变东北文化多元越来越强烈的倾向,因为公孙氏的割据使中原与东北的自然边界和政治边界重合,给中原3c41的传播设置了巨大的障碍,这一点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西晋末年辽东失守到金朝重新统一北方的七百多年时间里,渤海海峡成为中原王朝与东北民族政权重要的政治边界.期间,唐朝曾一度恢复了对辽东的控制,设置了安东都护府,但推行的是与安西都护府同样的镇戍体制,并没有改变辽东的文化分布格局.海峡南面的中央政权,海峡北面的地方民族政权,隔海相望,互相防范.他们分别在辽东南部和山东北部屯驻守军队,限制人员的往来和物资的流通.仅拿沙门岛为例,五代时期,这里就设置沙门寨,后来又成为北宋边疆地区着名流放地.为加强对海峡的控制,庆历年间,在大陆设刀鱼巡检司,派遣水兵屯守沙门岛,备御契丹."仲夏戍龟矶岛,秋冬还南岸".辨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即使渤海海峡成为政治边界时期,两岸之间的交流也没有停止.如辽东各地方政权通过海峡向中原王朝朝贡,同时,中原王朝也经过海峡到东北赏赐和册封.由于使臣往来比较频繁,北宋真宗大中享符八年(1015年),朝廷在登州设置馆驿,"以待使者"."】卷,丽传北宋末年,"女真遣使献名马,命蠲登州沙门岛民税,令专治船渡马."1Ol但是,这种使臣往来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实在是很有限的.当然.事情都是两方面的.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东北多元文化的南下也受到有效遏止.从东汉时期开始,东北北部各部落逐渐南下,给南部的统治带来严重的危机,但由于海峡的阻隔,这种危机并没有波及到山东半岛.东汉末年,公孙度夺取辽东,"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置太守,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f91卷.,公孙度传曾一度占领山东半岛东部,但不久就被中原王朝夺回.西晋之后高句丽控制辽东的二百多年,与中原王朝以海峡为界,在现存文献中还没有发现其侵扰山东半岛的记录.高句丽灭亡以后,渤海随之兴起.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渤海王大武艺派遣大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杀登州刺史韦俊.?韩辐传但这次进攻,其意图并非南下中原.而是渤海王大武艺发泄对唐朝政府支持其弟大门艺的不满,而且最后还是在唐朝的反击下,很快失败了.从以上的叙述不难看出.在中原王朝与东北地方政权对恃时期,由于海峡的阻隔,中原王朝北上和地方势力南下都很困难,这一方面迟滞了中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中原文化免受大的冲击.三,传播的走廊政治边界超越地理边界中原王朝在东北南部设治.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海上交通应该相当繁忙.比如,西汉时期,东北南部人口增长很快.甚至超过明代辽东都司人口,其中很大比例应该来自山东.经过长期的分裂和割据,金朝最后统一了华北.金朝的政治边界向南推进到淮河流域,以后的元,明,清等朝都是统一的封建政权,其北部的政治边界已经越过渤海海峡,渤海海峡也不再是文化传播的障N-.而成为南北沟通的走廊和捷径.这一点,在明清两代表现尤为突出.元朝末年,由于受到红巾军起义的强烈冲击,辽东已经十分残破,人口稀少,经济衰退,很多地方已经成为无人区,而且游牧民族的长期统治,也使农业燕国长期处于中原文化向外传播的边缘,与北方游牧民族互动频繁,故混合文化特征突出,时人以"病燕"称之.诗经没有燕风,国语没有燕语,可能与中原文化差异明显有关.生产严重退化.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元朝故臣名祖从辽东前往南京朝见朱元璋."上问辽东风俗,名祖言:'辽东地遐远,民以猎为业,农作次之,素不知诗书,而其俗尚礼教.凡子丧其父,妻丧其夫,皆日至墓所拜哭奠酒浆,百日乃止.服衰,三年不饮酒食肉,不理发,不游猎,不与人语戏,间有以歉岁食肉者.乡人共诋之.03卷",洪武十年四月丙午从名祖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此时中原文化与辽东文化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随着明军越过渤海海峡而迅速消失.洪武四年(1371年),马云,叶旺率明军渡过渤海海峡,在狮子口(后因旅途顺利而改称旅顺)登陆,向北推进,很快控制辽东南部地区,建立辽东都司,对这里实施有效的统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叶旺病逝,明实录中评价他说"凡在辽东十七年,翦荆棘,修城湟,建立官府,抚辑军民,功绩甚着."13】(卷,洪武十一年戊寅事实上,这也是对明朝经营辽东的最好总结.明代,辽东与山东关系相当密切.首先,辽东卫所设置之初,相当多的军民来自山东.山东卫所成建制进人辽东,然后叉成建制地编人当地的卫所.其次,为保证辽东的军食供应,大量的粮食,布匹和棉花来自山东.姑且不论明朝初年大规模的辽东海运,仅就明代中期而言,每年都有大批的粮食,棉花,布匹等物资从登州上船.直接到达辽河码头牛庄,沙岭和开原老米湾等处.据辽东志记载:每年山东往辽东海运布333809匹,棉花139589斤,钞1873500锭.由于长期在三岔河以西卸载,以致所在地都改名为"布花堡".再其次.因为两地海上的密切联系,辽东行政,财政,监察,司法,教育均由山东行省派遣官员料理,故有山东与辽东如同一省之说.嘉靖时期山东巡按御史周斯盛说:"国家建置之初.以之隶山东省者,止以海道耳,自旅顺口以望登莱.烟火可即.泛舟而往,一日可至,以山东之人适山东之地,通舟楫自有之道,因天地自然之利."正因为这种自然之利,才使两地密切联系在一起.清朝的东北是"龙兴之地".对来自中原的人们而言,如果说明代辽东是苦寒之地,是畏途的话,那么清代东北则是向往之地,是乐土.研究清代两地关系,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即人口向北走,财富向南流.从顺治年间开始,山东人口就开始渡过渤海海峡,到辽东开垦土地,占籍为民.乾隆初年,清朝推行封禁政策.禁止移民通过渤海海峡进入东北,但其结果是.每年都有大量人口通过海峡偷渡辽东.最后.甚至以博取功名为人生目标的士子们也都纷纷逃往辽东,以致山东童子考试都很难进行.乾隆末年,奉天地区人口基本饱和,移民开始跨过柳条边,向东北的中部和北部挺进.正因为移民的进入,辽阔的东北土地得以开发,源源不断的粮食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得以通过陆路和水路向东北南部口岸汇集,再从那里装船运往山东和中原各省,从而缓解中原的粮食匮乏和经济困难.这样.人口和物资的双向流动,使海峡南北的关系更加密切,结果是,有更多山东人过海加入到移民的队伍中来,从而推动着中原文化的边界不断向北推移,结果,东北边疆的社会基础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参考文献1佚名.山东海疆图记【M】.清抄本:174.2蓬莱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朝鲜使节咏山东集录【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52.3徐光禹.老铁山角蓬莱角陆桥J】.辽宁地质,1985(4).4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李辅.全辽志【M.沈阳:辽沈书社,1985.6夏言.南宫奏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8苏秉琦.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上讲话J.中国考古学会通讯,1981(2).9陈春.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1O顾祖禹.读史方与纪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553.1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12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太祖高皇帝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4张士尊.明代辽东与山东关系探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责任编辑:薛柏成IsolatedfromNaturalMoatandCommunicationChannelsTheThinkingofHistoricalRoleoftheBohaiStraitgZHANGShizun(HistoryandGeographyResearchCenterofNortheast,JilinNormalUniversitySiping,Jilin136000,China)AbstractBohaiStraitasanaturalgeographicalboundariesofNortheastandCentralPlainsseparatestheLiaodongPeninsulaandShandongPeninsula.Historically,whenitcoincideswiththepolitiealboundaries,itwasthenaturalmoatofnorthandsouth,whichseriouslyaffectedthespreadoftheCentralPlainsculture;whenthepoliticalboundariesacrossoverit,itbecameaconvenientchannelofnorthandsouthcommunication,andpromotedthespreadoftheCentralPlainsculture.KeywordsBohaiStrait;politicalboundaries;culturaltransmission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