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两渡镇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工程两渡镇张村吉庆达房地开发北京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3038349       资源大小:617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两渡镇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工程两渡镇张村吉庆达房地开发北京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项 目 名 称 :灵石县两渡镇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山西吉庆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5年12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灵石县两渡镇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区工程建设单位山西吉庆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路明喜联系人闫成林联系电话13834843522传真-邮政编码031300建设地点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张村立项审批部门灵石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灵发改字2014146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房地产开发经营(K7010)占地面积105000m2绿化面积37170m2/总投资(万元)24791.47环保投资(万元)8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34%评价经费4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6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背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绝不能把危地危房带进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决定从2014年起到2020年,用7年时间,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对所涉170万人危房进行搬迁加固。这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德政工程,是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工程,是关注困难群体生活、关心群众冷暖安危的民生工程,是修复环境、恢复植被、再现秀美山川的生态工程。为了推动灵石县的转型跨越发展,贯彻省级“转型综改试点县”、“扩权强县试点县”的新要求,依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采煤沉陷区治理综合规划(20142020年)意见,落实中共灵石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2014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移民安置工程和两渡镇张村村庄改造的具体要求,两渡镇政府和山西吉庆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两渡镇张村建设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公司于2015年4月委托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有关环评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勘察,并认真查阅了工程建设的有关资料、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资料等。我公司编制完成了灵石县两渡镇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本),现提交建设单位,报请灵石县环保局组织审查。经现场踏勘,本项目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根据环保法(2015.1.1)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擅自开工建设的,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2、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灵石县两渡镇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区工程(2)建设单位:山西吉庆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地点: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张村,项目东南侧紧邻108国道。厂区地理位置见附图1。(5)总体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基地呈不规则形状,根据现状地形,规划布局呈“三心、双轴、两区”的结构。“三心”:在规划区北、西、东三个公共中心。一处位于小区主路东侧的休闲广场构成的公共交流中心,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基础上增加绿地和开放空间;一处位于小区主路西侧的综合管理办公楼前休闲广场构成的公共中心;一处位于小区北端的小学和幼儿园构成的教育中心(本项目不涉及,另行环评)。“双轴”:是沿小区主路两侧的景观绿轴,沿108国道防护绿地构成的景观绿轴。“两区”:根据地形,用地内有一条连接108国道通往北部村庄的道路(本项目不涉及,另行环评),南北贯通将小区一分为二,主路西侧由17栋多层住宅、幼儿园、小学组成、主路东侧由12栋多层住宅组成。(6)项目建设内容:项目位于两渡张村地界内的西南区域,其中大部分为村民宅基地,用地内有一条连接108国道通往北部村庄的道路,其余用地是空地和山体,整个基地东南方向临近108国道沿街布置一层商业建筑,其余方向均为小区规划路。本规划区东西向宽约195米,南北向长约470米,现场地形整体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北高南低,地块内最大高差8米。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该项目规划总用地10.5公顷,规划净用地9.6公顷,总建筑为100100m2。建筑层数为地上一至六层,地下一层,共设地上机动停车位478个。根据地形特点小区主路南北贯通,将小区一分为二,小区内共有三种不同性质的用房:住宅楼、商业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房,其中多层住宅楼共29栋,沿108国道布置一层商业建筑、配套设施主要包括:一所12班小学,一所8班幼儿园(另行环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物业管理、村委会、百货店、便民店、卫生站、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沿街商业等)。其中1#、2#、7#、8#、9#、11#、12#、13#、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住宅楼层数为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8.50m。3#、4#、5#、6#、10#住宅楼层数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5.50m。14#住宅楼层数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9.90m。15#住宅楼层数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2.90m。住宅楼结构型式为砖混结构体系,按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丙类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按8度。基础形式是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临街商铺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体系,按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丙类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按8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基础形式是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文化活动中心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体系,按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丙类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按8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基础形式是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业服务楼和底商以满足自身或近区域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主要功能为商业网点、蔬菜和药店等。若是涉及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振动及废水等污染的服务业项目,应根据相关环保要求进行水气声渣的环保措施建设,如收排风系统应该引至建筑物屋面以上排放,污水应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噪声应设置适当措施达标排放,固废应设置合理存放地点,定期清运。如以后有类似项目,另行环评。为落实灵石县2014年拆迁村移民重点工程项目,结合张村旧村的就地改造,本项目分为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小区主路(含箱涵)及组团路,路东13栋多层住宅楼、便民商业及其他配套公共设施,二期包括除小区一期工程以外的住宅楼,道路,商业服务和其他配套公共设施。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表1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项目工程内容简况备注主体工程1#、2#、7#、8#、9#、11#、12#、13#、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住宅楼层数为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8.50m。3#、4#、5#、6#、10#住宅楼层数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5.50m。14#住宅楼层数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9.90m。15#住宅楼层数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2.90m。部分已开工建设辅助工程服务设施综合服务楼(3F)1栋,物业管理文化活动楼(3F)1栋,商业服务楼(2F)2栋,建筑面积3730 m2车位478个停车位(地上)教育设施幼儿园1座(2F),小学1座(3F),建筑面积4800 m2另行环评道路全长0.57km,道路红线宽12m,贯通小区南北公用工程供电市政电网引来一路独立的10kV电源,二级负荷备用电源由柴油发电机提供供水供水由项目西侧现有水源井接入,井深600m,出水量35 m2/h供热热源采用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矿3台20吨供热锅炉,小区新建换热站1座,规模为4MW,位于小区西南,综合服务楼北侧供气小区铺设天然气输送管道,与城市天然气主管道连接,采用集中供气方式环保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污水管网排入两渡镇河东矿两渡镇河东矿污水处理厂固废设置统一收集装置,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音基础减震,隔声屏障生态工程绿化项目绿化面积37170 m2,绿化率35.4%(7)道路交通设计小区沿小区主路设置五个出入口。其中路东居住组团规划小区的一个主景观出入口和次出入口,在路西居住组团规划小区的两个次出入口,在路西次出入口,并在北部设置小学出入口。小区的道路布置方式,使沿小区主路形成良好的步行开放空间,同时与绿地结合布置,共同创造良好的建筑周边景观。结合使用功能在小区内部设置了大于四米的通向各个建筑扑救面的消防车道。小区猪路宽为8米、7米,组团道路5米、4米。(8)绿化景观设计在用地范围内绿地分三级类型规划:小区内开敞的大片公共绿地、组团中部的半公共性质的组团绿地及宅前私密性质的庭院绿地。在满足绿地率的基础上,提高其功能性。结合小区总体布局,在小区的主入口附近及中心地带设置了较为集中的绿地及小品,适宜的硬地铺砌和小品设施,使得中心绿地作为整个小区的公共客厅,成为居民聊天、散步、游戏、聚会等活动的场所。景观设计时注意大景观空间的小尺度划分,形成不同的主题特色,使得整个居住小区的绿化空间关系上疏密有致、张弛有序,空间尺度上大小适中、比例宜人,充分体现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9)土地利用及拆迁项目位于两渡张村地界内的西南区域,其中大部分为村民宅基地,拆迁及安置工作由灵石县政府及两渡镇政府承担,本项目不涉及。(10)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24791.47万元,资金申请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省、市、县、企业以及个人筹措。项目环保投资约85万元,占总投资约0.34%。环保投资表见表2。表2 环保投资一览表内容类型污染源防治措施及技术指标投资(万元)噪声产噪设备基础减振,隔声屏障25固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10绿化绿化面积37170 m2,绿化率35.4%50合计85(2)用水量项目用水系数参照山西省用水定额选取,小区采暖期、非采暖期用水量为529.05m3/d、608.67m3/d,采暖期按150d计,非采暖期按215d计,全年用水量为210221.55m3/a。本项目用水量及用水情况见表3,本工程水平衡图见图1和图2。表3 全厂用水量计算序号项目规模用水标准用水量(m3/d)排水量(m3/d)非采暖期采暖期非采暖期采暖期1居民生活3020 cap150 L/cap·d453453362.4362.42商业55905m25L/ m2·d27.9527.9522.3622.363绿化灌溉37170 m21L/ m2·d37.174道路洒水17608.8 m22L/ m2·d35.225未预见按日用水量10%计55.3348.1044.2638.486合计608.67529.05429.02423.24图1 小区采暖季水平衡图(单位:m3/d)图2 小区非采暖季水平衡图(单位:m3/d)本小区内有29栋多层建筑,商业网点均为一、二层建筑且体积小于5000m3,多层住宅楼及公共建筑均无需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给水采用生活用水供给。综上所述,拟在小区内建150 m3消防水池及消防给水泵房各一座。(3)排水系统项目污水经过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最终进入两渡镇河东矿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排水按雨污分流制。河东矿污水处理厂位于项目东侧450m,两渡镇镇政府南侧,由镇政府于2010年建成,主要接纳两渡镇人民的生活污水。该两渡镇河东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00m3/d,采用工艺为A2/O+消毒工艺,出水水质为一级A标准,投入运行时间为2010年底,目前污水厂的实际处理量为2000 m3/d,有负荷接纳污水处理量。经核算,本项目采暖期(采暖天数150天)、非采暖期污水的产生量分别为423.24m3/d、429.02m3/d,全年污水的产生量为155725.3m3/a。3.2供热本工程热源热源采用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矿3台20吨供热锅炉,小区新建换热站1座,规模为4MW,位于小区西南,综合服务楼北侧。根据山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来确定本项目的热负荷指标,本项目采暖面积为100100m2,经核算项目采暖热负荷为3156.3kW。采暖热水管网损失系数按1.2考虑,项目总的采暖热负荷为3787.56kW。项目的热负荷计算表详见表4。表4 小区热负荷计算表采暖单元用热指标(W/m2)面积(m2)热负荷(kW)备注住宅楼33874002884.2服务设施453730167.85地库254170104.25合计100103156.3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矿3台20吨供热锅炉位于灵石县两渡镇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东煤矿棚户区改造及廉租房建设项目两渡矿小区内,距离本项目400m。该项目建于2010年9月,于2015年4月3日获得了灵石县环保局批复并进行了脱硫除尘升级改造。供热能力42MW,规划供热面积821521.6m2,供热负荷39 MW。规划范围包含本项目区域,因此满足本项目供热需求。3.3供电本项目电源由市政电网引来一路独立的10kV电源,二级负荷备用电源由柴油发电机提供,小区配置变压器及相应配电室,由变配电室供给各户用电。满足本项目住宅、水泵及消防等设备、应急照明等的用电需求。3.4供气该项目工程采用城市天然气,小区安装输送管道,与城市天然气主管道连接。根据规划,灵石两渡镇的天然气管道已于2012年底动工建设,将于2015年底建成。界时可与城市大管网对接。耗气量参照晋中市居民耗气实际情况确定该项目取200m3/户·年经估算,项目小区年用气量约188800m3。如小区建成后,天然气管道未与小区居民接通,可用液化气代替。3.5垃圾收集点住宅楼前设置有封闭的塑料垃圾桶,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装袋后投入垃圾桶内,由县环卫队每日定期清运。3.6通讯、有线电视工程电话线路由县话网分别引至本项目区域内的总配线架,再引至交接箱,均采用电缆,由县电信解决此工程;有线电视由县有线电网引入小区,直埋电缆到楼前。 4、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表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数量备 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m2105000合10.5公顷2规划净用地面积m295700合9.57公顷3总建筑面积m21001004住宅建筑面积m2874005公建建筑面积m285306地下建筑面积m241707道路面积m217608.88绿地面积m2371709总户数户94610总人口人302011绿地率%35.412建筑密度%24.5213建筑容积率1.0014停车位个47815总投资万元24791.4716环保投资万元8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工程,所占用土地为空地,场地内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本项目已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工程7#、8#、9#、11#、12#、13#、16#、17#楼已经完工,6#、10#、14#、15#楼还未建设。二期工程也未建设。根据环保法(2015.1.1)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擅自开工建设的,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经过现场踏勘,项目施工期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空气、水体、固体废物、环境噪声等污染源。1、环境空气施工场地扬尘:施工材料、建筑垃圾随意摆放,没有加盖遮蔽。2、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随地泼洒。3、声环境施工车辆随意鸣笛。4、固体废物施工期生产废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摆放,随意丢弃。环评要求:施工场地应定期洒水,施工材料、暂存施工垃圾应该固定地点存放并加盖篷布;施工人员垃圾存放于指定地点,定期运往环卫部门指定垃圾场;施工废水应做处理后用于道路洒水。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南端,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间的隆起带,其东倚太岳山,西靠吕梁山,汾河从其中部通过。北与介休、孝义毗邻,东与沁源接壤,南靠霍州,西与交口县,汾西县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36°4037°,东经111°24112°,全县总面积约1206km2。项目场址位于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张村,行政区划属两渡镇管辖,项目占地面积约453700m2。本项目场址紧临G108国道,可通往灵石县及其他地区,交通便利,项目位于北纬36°5546.96,东经111°4555.86,地理位置见附图1和附图2。二、地形、地貌灵石县地处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两大断陷盆地之间的隆起带,全县地形起伏较大,高低悬殊。县境东部的霍山区,地形较高,为县内最高点。西部属吕梁山,县境边界为中华山,海拔1355m,为西部最高点。中部为汾河谷地,汾河从桑平峪村流入灵石,海拔740m;在石桥下游流出灵石境外,海拔580m,为晋中市最低点。纵观全县地形,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宽缓槽形地形。灵石地处构造隆起带,地层出露齐全,地质构造发育,使得全县地貌形态复杂。主要有分布于县境东部的霍山区的侵蚀构造地貌、霍山以西广大地区为侵蚀堆积地貌、霍山山前一带山间谷地呈堆积地貌以及汾河及其较大支流形成的山间谷地。三、水文地质1、河流灵石县境内主要河流为汾河流经灵石县的主要河流为汾河,其它河均注入汾河,其主要支流有静升河、仁义河、小河、段纯河等。汾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麓,穿越太原盆地,从本县北部两渡镇桑平峪入境,流经两渡、翠峰、厦门、南关四镇,由南关镇石桥村流向霍州市,在河津市西南汇入黄河,全长694km,流域面积23945km2。测区内长约38km,占总长5.5。根据汾河义棠站19621993年观测资料,汾河多年平均流量2.79m3/s,年均最大流量6.29m3/s(1990年),最小流量0.06m3/s(1987年)。静升河:古名小水河。源头为沁源县花坡崖上棋盘白安场马刨泉,由静升镇旌介入境,经集广到静升,南汇柏沟、三齐沟水,向西流到延安汇草桥沟水,到南王中汇后悔沟和水峪沟水,至县城流入汾河。全长34.5km,境内长18km,流域总面积282km2。县内面积210 km2,河床平均纵坡降27。该河无水文站,1965年冬至1966年春实测枯水期平均流量为0.041m3/s,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为649m3/s。仁义河:发源于沁源县鱼儿泉附近之石板店,自东向西流入县境,汇白杨沟水后穿石膏山,到峪口汇二沟水,窑上汇野只沟水,仁义汇柳沟水,到南关镇注入汾河,全长45.7km,县境内长30km,流域总面积257km2。境内面积189 km2。根据灵石县南关镇水文站的28年统计数据,仁义河多年平均流量159m3/s;据观测,1970年时最大洪峰流量为460 m3/s;根据调查统计结果,1918年时最大洪峰流量为1160 m3/s。小河:古名石门峪河,亦称西河、交口河。发源于中阳县棋盘山,流经交口、孝义县尖山一带,自木瓜曲进入本县境内,向东南到交口村汇孙义河,峪口汇卧牛神河,平遥庄汇十里沟水,穿越十余里深谷,至厦门镇注入汾河。全长57.5km,流经本县31km;总流域面积301km2,境内面积167 km2,河床平均纵坡降20。平时水量不大,旱季干枯断流,1995年5月实测流量为0.152m3/s。段纯河:上游称双池河。发源于孝义县西泉寨界牌岭,向东南于段纯镇下峪村进入本县,到段纯汇深井沟水,于三湾口汇入汾河,全长71.3km,县境内长度20km,总流域面积105.4km2,河床平均纵坡降13.4。由于河谷下游为奥陶系灰岩裸露区,平时无清水流量,只有汛期有洪水,为季节性河流。省水文站于1959年1961年在官桑园设立汛期水文站,测得最大洪峰流量为1270m3/s。本项目距离汾河约100m。2、地下水本区地下水含水层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从下到上依次为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含水层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灰岩溶隙及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含水层组。区域隔水层主要为本溪组泥质岩隔水层组,岩性由铝土泥岩、砂质泥岩组成,总厚度平均12.60m,致密、细腻,为区域良好的隔水层。此外,相间于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的厚度不等的泥岩、砂质泥岩,亦可起到层间隔水作用。3、郭庄泉域(1)概况郭庄泉出露于霍州市南7km处东湾村至郭庄村汾河河谷中,南北分布长度约1.2km,面积约0.5km2。天然状态下,泉水以泉群或散泉形式出露,大小泉眼共60多个。泉水年际不稳定系数为1.45,属稳定型泉水。泉域分布范围包括临汾地区的汾西、霍州、洪洞,晋中地区的灵石、介休,吕梁地区的汾阳、文水、孝义、交口等市(县)。属汾河复向斜,处于吕梁山大背斜和霍山大背斜之间。泉水多年平均(19561984年)降水量为552.4mm。(2)泉域范围西部边界:北中段:大体平行于紫荆山断裂带,为地表分水岭边界。边界走向由北向南自八道年山-交口县土湾垴子(2046.3m)-棋盘山-石口-隰县五鹿山东-泰山梁(1625.8m)。西南端:以青山峁背斜、山头东地垒以及其南部短轴背斜与龙子祠泉域为界。边界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自泰山梁-青山峁(1625.2m)-上山村(1432.7m)-青龙山(1332.6m)-西庄。北部边界:为汾河向斜翘起端,亦以地表水分水岭为界,西段与柳林泉域相邻。边界走向由西向东,自土湾垴子-交口县上顶山(2100.7m)-井沟梁(1690.5m)-中阳县上顶山(1793.8m)-离石顶天垴南(1980.6m)-文水拐岭底-汾阳桑枣坡-宋家庄-文水神堂。东部边界:北段:汾阳市到灵石县马河之间为一北北东向大断裂,东盘新生界地层较西盘下落8001200m,此断层不仅构成太原盆地与灵石隆起的边界,也成为郭庄泉域的阻水边界。南端:马河以南为走向南北的霍山断裂,形成泉域阻水边界。整个边界走向由北向南,自神堂-汾阳杏花村-见喜-孝义司马-大孝堡-介休义棠东-秦树-灵石西许-霍州冯村-李曹东-闫家庄东。南部边界:以万安断层为阻水边界。边界走向由西至东自洪洞西庄-康家坡-堤村南-南沟-闫家庄东。按上述边界圈定的泉域面积为5600km2,其中裸露可溶岩面积为1400km2。按行政区划分:吕梁地区2991km2,临汾地区1552km2,晋中地区1057km2。(3)重点保护区范围郭庄泉域岩溶水排泄带是我国北方大水矿床之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中团柏矿、圣佛矿、白龙矿、南下庄矿,存在带压开采突水问题。因此在划定重点保护区时除考虑泉水集中出露带、现有重点水源地外,为防止矿坑突水,保护岩溶水免遭破坏,也是重要依据。据此划定的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以汾河河谷为中心,北起什林大桥,南到团柏河口,东部以辛置-邢家泉-三孔窑-朱杨庄-什林镇为界,西部以申村韩家垣-上柏团-滩里-前庄-后柏木沟-许村为界。保护区范围约l45km2。其中团柏等四矿面积84.4km2,探明煤炭储量9.16亿吨。(4)项目与郭庄泉域相对位置本项目不在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内,项目距离重点泉域33km,项目与泉域的相对位置图见附图4。四、气候及气象特征灵石县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西北风,干燥寒冷;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春秋凉爽,但多风沙。根据灵石县气象站19512002年52年的降雨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98.6mm,最大年降雨量为730.6mm(1958年),最小年降雨量为273.5(1986年) 。降雨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雨水总量的70%以上。在地域分布上也不均匀,在东部霍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1.2mm,明显高于县境西部的土石山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54.5mm,多年月平均最大蒸发量出现在5月,为280.5mm,多年月平均最小蒸发量出现在12月,为39.64mm。多年平均气温10.7,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20.3。年无霜期平均170天,最长达205天,最短为128天。灵石平均地温12。全年通常在11月下旬开始封冻,次年2月中旬开始解冻,极端最大冻土深度0.93m。五、地震根据山西省抗震办公室1993年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本区地震烈度属度区。六、自然生物(态)环境概况1、土壤灵石县耕地资源相对不足,大部分耕地为旱地,土壤属褐土性土,土壤有机质含量0.5%左右,土壤营养氮一般在0.05-0.07%,土壤肥力差,生产力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场址所在区域的土壤类型为褐土,有机质含量少,耕地较为贫瘠。2、自然植被本县地处山区,海拔高度差异较大,侵蚀严重,地形复杂,植物群落或种类及其地,林地、草地的分是零星分散的,一般是山顶耕地,两坡撩荒,田草相间,穿插交错,片掌大小参差。大部分地区植被过渡不太明显,只有东部马和、西许地区高差较大,植被有较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2380-2500m以上主要分布有苔草、蒿草、莎草、兰花、荆豆等低矮草本植物,覆盖度约为90-98%,形成草丘草丛;海拔1800-2400m之间主要分布有针叶落叶松、云杉等灌木及针茅等草本植物覆盖度约为90;海拔1500-1800m之间,乔木有油松、山柏、桦树、栎树等,灌木有山桃,狐狸刺等,草本植物有绒线菊、白茅等,覆盖度90左右;海拔1000-1500m之间,乔木有油松、侧柏、刺柏等针叶林和针阔林混交林,灌木有沙刺、荆条、野棘等,草本有狗尾草、羊胡草、白草、刺儿菜等,覆盖度约80;海拔1000m以下,沟坡多次生混交林以及灌木荆条、杜梨、酸枣等,以及益母草、蒲公英、节节草等草本植物,因间有农田,覆盖度较低。本区属于工业区,因受人为活动影响,未见有珍稀保护动物。3、生物资源(1)植被资源本县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经查明,大木植物有乔木、灌木两大类。栽培植物主要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牧草、经济林和用材林等。(2)动物资源本县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主要种类为哺乳纲兽类、鸟纲动物类、两栖与爬行纲、昆虫纲等。评价区植被稀少,缺少天然林的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较少,野生动物数量较少。4、农作物状况灵石全县有耕地39.72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为主,莜麦、土豆、豆类也有一定量的种植:经济作物以胡麻、蔬菜为主。5、区域生态环境本区分布有农田及坡地,粮食作物主要以谷子、玉米、豆类为主,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区内分布的自然植被有白羊草、低矮的栎林、灌木。树木以天然次生林为主。评价区没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七、韩信岭自然保护区山西韩信岭自然保护区位于灵石县城东南部及中南部。2014年8月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山西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的通知晋政办函(2014)102号,调整后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948"111°5609",北纬36°42"2836°5007",总面积为12930.98hm2,其中核心区面积7248公顷,缓冲区面积2507.82公顷,实验区面积3175.16公顷。其地类构成为:有林地面积3508.26hm2,经济林地面积340.03hm2,疏林地面积938.39hm2,灌木林地面积2363.7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620.76hm2,宜林地面积2473.92hm2,非林地面积2025.94hm2(其中:耕地面积1396.41hm2,村庄面积126.754hm2,河流面积10.08hm2,其它用地面积492.7hm2)。 核心区调整后,保护区核心区面积为7248.00hm2,占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的56.05%,其地类构成为:有林地面积2090.62hm2,经济林地面积154.34hm2,疏林地面积571.99hm2,灌木林地面积1459.2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812.53hm2,宜林地面积1152.06hm2,非林地面积1161.6hm2(其中:耕地面积837.22hm2,村庄面积60.82hm2,其它用地面积263.56hm2)。 缓冲区调整后,保护区缓冲区面积为2507.82hm2,占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的19.4%,其地类构成为:有林地面积847hm2,经济林地面积54.6hm2,疏林地面积218.62hm2,灌木林地面积287.09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91.67hm2,宜林地面积387.85hm2,非林地面积420.99hm2(其中:耕地面积311.07hm2,村庄面积25.88hm2,河流面积5.55hm2,其它用地面积78.49hm2)。 实验区调整后,保护区实验区面积为3175.16hm2,占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的24.55%,其地类构成为:有林地面积516.04hm2,经济林地面积131.09hm2,疏林地面积147.78hm2,灌木林地面积617.41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16.56hm2,宜林地面积934.01hm2,暂难利用地面积80.65hm2,非林地面积443.35hm2(其中:耕地面积248.12hm2,村庄面积40.05hm2,河流面积4.53hm2,其它用地面积150.65hm2)。韩信岭自然保护区植被资源较为丰富,有种子植物748种,隶属于383属88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5种,被子植物86科380属743(双子叶植物81科332属645种,单子叶植物7科50属98种)。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范围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其造成影响。韩信岭自然保护区图见图6。八、两渡镇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一)水源地概述 两渡镇政府所驻地在两渡村,镇政府与两渡村居民共用一处水源,水源有水源井 1 眼,以管井(机井)的方式采取地下水。该水源井位于两渡镇汾河东岸的长安沟。水源井坐标为东经111°4540.00,北纬 36°559.00,井孔标高 733m。 供水方式:利用潜水泵从水源井提水后,注入高位蓄水池进行调蓄,然后利用高差通过管网以自流方式供给用户。水源井建设有井房,无杀菌消毒处理设施,井水经蓄水池沉淀后即供给用户。 供水范围及人口:服务对象为曹沟、河西沟、电厂沟、长安沟、下房和小区等村庄和社区,供水人口约2000人,日供水能力约700m3,实 际取 水 量 为660m3 /d。 水源井管理:水源地由两渡村村民委员会进行管理,派有专人看管,负责日常供水。 井孔结构:水源井井深435.5m,井管总长 350.2m,管径由地面的 650mm,通过三次变径为273mm,350.2m以下未下管。井管材质为罗纹钢管。 (二)水源地水文地质概况 两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位于两渡镇长安沟,汾河东岸,属河谷冲积阶地区,地处郭庄岩溶泉域强径流带。由钻孔柱状图获得的信息得知,水源井 0-13.5m 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以下便为石炭系地层厚度为 143.15m,再向深部为奥陶系地层,峰峰组厚度为 149.75m,上马家沟组厚为 129.1m。地下水主要接受区域东部霍山山区及吕梁山区的碳酸盐岩裸露区、半裸露区的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以及汾河流经碳酸盐裸露段的渗漏补给,主要向南迳流。 水源类型概化:根据水源井钻孔柱状图提供,水源地主要开采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以上上复巨厚的 Q4 石炭系(C)和O2峰峰组地层,隔水效果较好。静水位埋深 125.2m,动水位埋深 133.84m,岩溶水位高出隔水顶板近 200m,为岩溶裂隙承压型完整井。 (三)水源保护区划分 (1)保护区范围计算 水源井保护区范围的计算:水源井井深 435.5m,井管为罗纹钢管,内径取 273mm;共有 11 个含水层,含水层总厚度约 90m;含水层以岩溶裂隙为主;静水位 125.2m,动水位 133.84m,降深 8.64m,可采水量为 700t/d,井管内径 0.136m。采用承压水完整井流公式计算。 由公式: K=0.366Q(lgRlgr0)/mS =0.366×700(lg83lg0.136)/(8.64×90) =0.91740.92m/d 由公式 R=10S(K)1/2 =10×8.64×(0.92)1/2 =82.7583m 一级保护区半径 R1,含水层岩性以岩溶裂隙为主,因此 n 取了0.35。 由公式: R1=a×k×I×(T/n) =1.5×0.92×(8.64/83)×(100/0.35) =41.05741m (2)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 1)保护区范围及边界保护区立标 保护区范围:以水源井孔为中心,半径 R1为 41m 的圆形区域即为水源井的一级保护区。水源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 A1=r 2=3.14×(0.041)2 =0.0053km2 L1=2r=2×3.14×41=257.5m 2)水源井保护区边界立标位置 水源地保护区及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规范要求,在相关交通线路的两头设立交通警示标志。当然首先要在水源中心的四个不同方向,向社会立标警示。水源地四个方向的立标警示牌位置及坐标点位确定如下。 水源井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 一级保护区: A:E: 111.760321°;N: 36.919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两渡镇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工程两渡镇张村吉庆达房地开发北京环评报告.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