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少林寺讲解词.doc

    • 资源ID:3037411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少林寺讲解词.doc

    少林寺讲解词(两篇) 少林寺讲解词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驰名中外的河南少林寺参观游览。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您的导游讲解工作。请问各位都看过由中港合拍、李连杰主演的功夫片少林寺>吧?那一定会对片中少林弟子精湛的武艺及少林寺庙古朴的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自从80年代这部影片一炮打红。少林寺名声大振,广大旅游者慕名而来,接踵而至,少林寺所在的登封以旅游为龙头发展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我们所处的方位就是登封市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支脉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眼前高大的石牌坊上刻有“禅宗祖庭”、“武林胜地”8个大字,高度概括了少林寺在中国佛学界和武术界的独特地位。这里蹄少林寺山门约1公里,穿过少林武术馆与露天演武场,一条笔直的松柏大道引导着我们走向神往已久的地方。趁此机会,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少林寺的有关情况。    少林寺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传播佛教而建此寺,因为它坐落在少室山的密林丛中,所以得名“少林寺”。32年之后,另一位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少林寺,首传禅宗,遂成祖庭。隋末唐初,少林寺13棍僧为李世民助战博得赏识,受到尊崇,少林武术从此名扬天下,寺院很快成为著名佛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后来几经兴衰,不料又遭劫难。1928年3月,军阀石友三烧毁了藏经阁以南的大批主要建筑,大火连烧40天,寺院损失惨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挽救和保护这千年古寺,投入大批财力、物力、人力,使少林寺金碧辉煌,容光焕发,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名单,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广义的少林寺分常住院、塔林、初祖庵和二祖庵四部分,狭义的仅包括常住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要参观内容。它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是寺中住持僧和诸位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和起居的地方。    请看,这就是常住寺的大门,俗称少林寺“山门”,它是一座面阔三问的单檐歇山顶建筑,门前用青石砌成台阶,一对石狮稳立两旁,显得十分威严。山门上的长方形金字匾额题写着“少林寺”三个大字,是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希望各位能用照相机留住他的真迹与您的倩影。    瞧,笑容可掬、慈祥和善的大肚弥勒佛正坐在门口欢迎各位宾朋的到来!走进山门,这有十余通石碑整齐地分列两旁,好像笔挺直立的武僧在接受大家的检阅。它们都是各国少林派弟子、洋和尚们归山朝圣时所立。其中这块来自日本。1936年,日本拳师宗道臣来到此地拜师学艺,苦修10年;1946年回国后创立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至今已发展到180多万会员。他去世后,女儿宗由贵继承父志,发扬光大,代父立碑,以谢师恩。这已成为中日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这千年银杏和柏树就像饱经沧桑的古朴老人,在旁作证呢!    中国寺院建筑大多坐北朝南,布局整齐。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等等,由低到高被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并以“前进”的“进”字为一个建筑单位,两旁有对称的偏殿,功能各异。在少林寺的山门与天王殿之间东有古碑云集的慈云堂,西有泥塑林立的锤谱堂,吸引了爱好书法和武术的朋友们去一饱眼福。    天王殿前有哼、哈二将,从他们嘴型上就能猜出各自正确的名字。传说他们对外作战时,一位哼出两道白光,一位哈出一股黄气,霎时敌军方寸大乱,于是他们每次都能出奇制胜、凯旋而归。深受启发的少林弟子练武时也高喊“哼”、“哈”,伴以拳打脚踢。承此吉言武功果真大有长进。    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巍然而立,他们既是佛法守护神,又充当着凡问百姓美好愿望的代言人。这里还体现了中国文字游戏的高明,成功地运用了谐音、联想的表达方法,大家不妨留意他们手中的法器,猜猜看他们各自的职责。   近年来,承蒙各界人士捐钱捐物、鼎力相助,钟楼鼓楼,刚刚修复。少林寺正日臻完美,晨钟暮鼓更显示出佛事繁忙。    钟楼前的三通石碑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第一碑上刻有唐王李世民御封少林弟子高官厚禄及亲赐良田农具、特准培养僧兵等项法令内容。碑上还有李世民亲笔签名,人们经常在他的名字下面指指点点,日久天长竞划出一条深深的凹纹,自然十分醒目,都免去众导游的举手之劳了    第二碑名叫“三教合一碑”,根据一个头像上左、右、中发型的不同,可辨认出正中光头是佛教的化身,创始人物是释迦牟尼;头发结于一髻的形象代表着儒教,孔子首当其冲;至于显现出头发中分后扎成两髻,其中之一髻的不正是道教的发型吗!代表人物非老子莫属。历来各教互相攻击,争权夺利时有发生,可中原腹地却能三教和睦相处,让人惊奇的是少林寺附近有宣扬儒家的嵩阳书院,也有号称道教第六小洞天的中岳庙,对我们旅游者来说,便于集中参观,受益非浅,善哉善哉!     第三碑是请大家欣赏清朝乾隆皇帝写于1750年9月的诗作宿少林寺:“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居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雄伟建筑,称为面阔三问、进深五架的垂檐歇山房,是在原址上重建、于1988年对外开放的少林寺第三进殿堂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奉以释迦牟尼为首的佛像。释迦牟尼生长于古印度皇族世家,与中国孑L子是同一时代人,即公元前6至5世纪。他35岁那年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之后开展了广泛的传教活动,建立了僧团和寺院制度。目前佛教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拥有教徒3亿以上,寺庙不计其数,而且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教派,仅我国就有10多种,以禅宗为首。由于中国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公民有信教和选择教派的自由,这里香火很旺,香客中有不少来自海外。    绕过大雄宝殿继续北进,崭新的藏经阁就在眼前。它是用来收藏经书的殿堂。在它的入口台阶下,摆放着一口大铁锅,不了解内情的人还误以为它是个最大型号的洗澡盆呢!刻在锅沿一清晰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是明朝万历四年铸造的,重1300斤,据说这还是当年寺僧做饭用的最小的一口锅呢。少林寺最兴盛时,拥有土地共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想想挑水、砍柴、烧火、炒菜、搅饭的和尚们如何不练得个个身怀绝技啊!看来“吃大锅饭”,实在不容易。     越往北走地势越高,我们在一一阵悠扬动人的佛乐祷歌声中拾级而上,来到第五进殿堂方丈室。室内正中供奉着禅宗初祖达摩的铜像。书中记载这位印度高僧在本国完成佛业后请教师父:“应去何处教化?”答日:“应去震旦(中国)。”于是达摩漂洋过海到达广州又经金陵(南京)渡江北上。相传他来到江边,见江水茫茫无舟楫可渡,便向一位洗衣老妇化得一根芦苇,放入江中,双脚踏上,凭借一阵东南风悠悠北去。铜像后面一幅达摩一苇渡江图,生动传神地反映了这段故事,是少林弟子引以为自豪的宝物。    话说达摩公元527年来到嵩山少林寺,见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决定就在这里发展佛业。他在寺后山上找到了一个天然石洞(现在的达摩洞),面壁九年,终日默然。最后面影身形摄人石中,形成“面壁石”,真是精神可嘉,诚心可鉴啊。少林僧众佩服得五体投地,全成了他的门徒,佛教之禅宗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禅宗主张把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以期觉悟。但坐禅时间久了,自然肢体麻木,必须起来活动一下手脚。达摩首创“罗汉拳”之后,寺僧在此基础上博采百家,将它发展成一套人人演习的健身护寺的武功。历代不断沿袭发展,少林武术渐成体系。使得“禅宗祖庭”又获“武林胜地”美称。    达摩功成隐退,离开少林,据说在洛河岸边遇毒身亡,葬在熊耳山旁(今河南宜阳县境内)。又有传说他并没有死,手提他的鞋子,潇洒地返回故里了。留给中国人民的,是美好的记忆和深切的怀念。大家随我来到第六殿堂立雪亭前,迎面有副对联。上联写着:“禅宗初祖天竺僧”,指的是为中印友谊和佛教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达摩。他被从山上洞中接回寺后就住在这座殿堂里。下联是“断臂求法立雪人”,讲叙了二祖慧可的生平大事。他俗名神光,是达摩祖师的虔诚追随者。有一年隆冬时节,大雪纷飞,他侍奉完达摩,便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外院中默默诵经。不知过了多久,门“吱呀”一声开了,原来达摩祖师认出窗外静立的雪人竟是神光,于心不忍,唤他回屋。见他苦苦哀求自己传禅,过摩稍加思索,说声:“除非天降红雪”,便走了。神光敏锐地感到天赐良机,悟出此言真意,就果断地抽出随身携带的练武宝刀,唰地一刀砍下左臂,又忍着剧痛绕庭院一周,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白雪,叩开了祖师的门。达摩一看此情此景十分感动,多年来的一切都已证实了神光的胆识过人,意志坚强,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今天更显示了神光为求真法不惜流血牺牲的可贵精神。他苦苦寻觅的禅宗继承人不正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吗?!他先把神光送到对面的山上养伤(即现在的二祖庵所在地),又特意用锡杖点出酸甜苦辣四口井以此体味人生,还单独传授佛教真谛、禅宗精华一切就绪,他为神光举办大典,将自己的衣钵法器传授给这位久经考验的接班人,取法名“慧可”,意思是:“凭你的智慧可成大器。”后来慧可果然不负众望。成为少林禅宗的第一位有所作为的中国方丈。据说佛教徒施“双手合十礼”较为普遍,惟有少林派行“单掌作揖”之礼,就是为纪念慧可而留传下来的呢。不论是初祖达摩还是二祖慧可,他们都完全投入,抛却杂念,虔诚无比,最终进入一种他们所期望的境界,可谓功德圆满了。从现代生活意义上说,禅宗就意味着敬业与努力。    来到少林寺最后一进殿堂毗卢殿,一跨进门槛,给我们的突出感觉是站得不舒服。低头一看,殿内地板砖面几乎没有平平展展的地方。48个深深的脚印使得整个地面凹凸不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少林弟子练功坑。少林武僧深知“滴水穿石”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用心修行、常练不懈。武术界盛传“南拳北腿”,嵩山少林寺和尚有名的腿功就是这样披星戴月、不论寒暑跺出来的啊!少林武术,朴实无华,套路编排完全从实战格斗出发,当之无愧是我国北派武术的总称。每年一度的国际少林武术节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武术爱好者前来观摩表演、切磋技艺。少林寺以武会友,广交天下朋友,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这无疑促进了登封乃至河南的各方面发展,令人欢欣鼓舞。    朋友们,毗卢殿不仅是修身的课堂,而且称得上是艺术的殿堂。首先请看殿内正中木制神龛中供奉的两尊精美佛像。后面的毗卢佛像是明代嘉靖年间铸成的铜像,神态安详,纯真自然。前面这尊镶着宝石、镀着黄金的汉白玉雕像是1989年由缅甸居士杨光佛捐赠的,高贵典雅,超凡脱俗。    殿内北墙上还有“五百罗汉朝毗卢”的明代壁画一幅,高7米,总面积为300多平方米,画中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地方看:第三层中间有一个袒胸露背、盘腿而坐的罗汉,虽然长着络腮胡子,却貌似顽童。他正冲我们笑呢,一双坦然真诚的眼睛,看着每一个人。奇怪的是,不论您站在哪个角度面对他,都会感觉到他正视您时亲切的微笑、关怀的目光。第二奇就在于500罗汉的面部和肌肤颜色有茶色、有灰色,还有深棕色和黑色,各不相同。原来画师在着色时掺了铅粉,经氧化后发生变化,造成了深浅程度不同的结果。总之变化有一定的周期,各位可以搞个调查。您可以默记任意一张面孔的颜色,下次来时再看他有无变化?我随时乐意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     我们这次游览少林寺,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同,能否总结为四大特点呢?第一,禅宗祖庭,不枉“天下第一刹”美称;第二,武林胜地,中外友谊之花处处盛开;第三。文物荟萃,堪称包罗万象,举不胜举;第四,盛世少林,难怪重换新颜人人齐夸! 好,再次感谢游客朋友们的支持与合作,关于少林寺我们已参观完毕。请大家自由活动一小时并照像留念。我们××时在少林寺山门前集合后继续参观举世闻名的塔林。少林寺讲解词2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邮电国旅的导游员*,很高兴能够陪同大家游览少林寺,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给予解答和满足,预祝我们合作愉快,路途顺利!谢谢大家!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少林寺这么出名呢?有两个原因:就是“禅”和“武”第一,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它融合了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内容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禅”,就是安定、排除杂念的意思,禅宗的宗旨就是明心见性,四大皆空。尤其它提倡平常心,禅宗有句俗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只要心中有佛,行、住、吃、坐、卧都是在修佛。平平淡淡也是真嘛! 少林寺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武术。大家都知道天下武术出少林。中国是武术的故乡,具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内外两家,少林武术是被公认的武术正宗之一。看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朋友都知道少林武僧武艺惊人,在一些武侠小说中也曾出现过少林派。那麽,少林寺是怎麽形成的呢?它和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禅宗主张静坐修心,坐得久了身体就会困乏。另外,当时少林寺建在深山密林丛中,经常有野兽出没,为了能够防身,强身健体,达摩就创造了一套体操,传授给弟子们。现在的武功又融进了各大武术派系的精华,成为名振天下的少林武功,我们今天参观少林寺,一是领悟“禅”,二是欣赏“武”。相信大家在浏览之后不仅对佛教的禅宗有一定的了解,也会学个三招两式的,因为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了少林盐,都会去打拳。喝了少林水,都会踢踢腿。”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具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印度僧人跋陀在这里传授小乘佛教,公元527年,佛祖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弟子菩提达摩来这里传授禅宗,名极一时。少林寺最繁盛的时期是在唐朝。少林寺这部电影想必大家都看过,它的故事内容就是根据隋末唐初少林寺的十三棍僧救助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在做了皇帝之后,对少林寺大加封赐,从此少林寺名振四海。到了宋代它拥有田地1.4万亩,殿堂5000余间,明代它拥有僧人2000多名,香火旺盛。清朝末年,逐渐衰败。历史上最惨痛的是在1928年,军阀混战中,大军阀石友三一把火烧了少林寺,大火烧了四十多天,许多建筑都被烧毁,今天我们即将看到的少林寺大部分建筑是在1983年以后重修的。 各位尊敬的游客,我们现在已进入了少林寺风景区,沿途看到的中岳嵩山就是由太室山、少室山两部分组成,少林寺就是因为坐落在少室山的密林中而得名的。大家已经发现了这里的武术气息特别浓厚,沿街有许多经营武术器械的商店,剃着光头的武术学员随处可见。可是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偏僻山村。自从少林寺这部电影公映之后,少林寺就名声大振,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我们河南以武会友,每两年举办一次少林国际武术节,吸引海外众多的武术团体参加.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同时对宣传河南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来到了少林寺的山门前,我们在少林寺活动一个半小时,到时我们在这里集中,请大家遵守时间. 请大家看山门上牌匾中”少林寺”三个大字.他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我们经常看到乾隆皇帝的御笔,而康熙皇帝的却很难看到,因为他很少动笔,被称为:”一字千斤”.等一下大家一定要把这”三千金”照下来带回家去. 大家知不知道,”深山藏古寺”,寺院一般建在深山,所以第一道门叫”山门”.但更重要的是从“三门”而来.佛教认为人有”三毒”,就是“贪”、“嗔”、“痴”。贪,就是贪心.一个人贪心了就会过分追求物欲,重则做出危害社会的事,轻则失去时间精力和生活的真正意义;嗔,是指心胸狭窄,偾事嫉俗,因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痴,是指痴迷,不该执著的,却大放不开,就象感情,缘分尽了却还是放不下.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弥勒佛”,他是佛祖的未来接班人。请看这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佛家向我们传授的一种人生智慧。心胸宽广,万事看开,知足长乐,自然健康长寿。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少林寺碑林,这些石碑反映着少林寺和世界各地的友好往来。 这种树是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雌雄异株,两棵树种在一起才会结果,这棵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岁了,因为没有人牵红线,到现在还没有成家,所以没有结果,被叫做“罗汉树”。 左边是“锤谱堂”,三分钟可以学会少林拳,等一下大家去试一下。 这里是天王殿,这两个金刚力士叫哼哈二将。传说他们威力无穷,一哼一哈吸人魂魄。他们站在这里是为了防止妖魔鬼怪进寺院。从他们的口型,大家就可以认出哪一位是哼将,哪一位是哈将了。这四位威武的将军是佛的护法神四大天王,他们的职责相当于公安干警。他们手里的法器象征风,调,雨,顺。 请大家跟我来看这块碑,它是少林寺最有价值的碑,叫太宗文皇帝御书碑,刻于1200年前,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驾有功的13棍僧的战功而立的,记载着13棍僧的名字和这历史。少林寺电影的情节,就是根据这块碑的内容改编的。上有李世民的亲笔签名,看看谁能先找到?当地人说,来到少林寺,摸一下皇帝的御笔,保你事事顺心。 钟鼓二楼是为了迎接寺院1500年大庆重修的。俗话说,辰暮鼓,钟鼓是为了给僧人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修佛学,不要偷懒。钟楼二层悬挂一口钟,一层供奉的是地藏菩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西汉大将军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多么慷慨激昂,但这位地藏王菩萨比他们更加一语惊人,他说:地未空,誓不成佛。他的修行本来可以成佛的,但他发愿如果有将那些受苦的人解救出来,决不成佛,所以只有做菩萨民了。他的愿望和现代社会需要的奉献精神殊途同归,不谋而合了。我是不是都希望多出几个雷锋和孔繁森呢? 我们现在来到寺院重要的建筑“大雄宝殿“,这里是全寺的佛事活动中心。“大雄“是佛祖的别称,表示佛的光明无量,请大家随我进殿参观,中国有一句老话,“无事不登哪里?“对,“三宝殿“,这里供奉了3尊佛,也就是所谓的“三宝殿“,左边的这尊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阿弥陀佛。佛经记载,那个世界金碧辉煌,充满香气和美妙的音乐,生活在那里非常快乐,右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传说那里的人们永远没有病痛,永远健康幸福。中间是佛祖释迦摩尼,他主宰的世界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人们会老,病,死,有欢乐,也有痛苦,需要人们从自己做起,多奉献,少索取,一起来改变,美化它。两边的塑像是十八罗汉,罗汉,是佛中的一种等级,意思是有了一定修行的人。打个比方,罗汉就相当于大学毕业生,菩萨相当于研究生,佛就相当于教授了。 请大家看一下这件铁器。猜一下,它是做什么用途的呢?但不是消防用的,它造于明万历年间,是少林寺和尚当年用的一口小炒菜锅。少林和尚做什么都忘不了练功,怎么练呢,在锅的正上方,挂一根横梁,做饭的僧人用腿在上面倒挂金钩着做饭,可见,少林功夫不是徒有虚名。 再往后走是藏经阁和方丈室,1750年乾隆曾住过这里,所以又叫龙亭. 之后的立雪亭是少林寺最有意义的建筑了。现在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少林僧人要斜披袈裟,单掌施礼?据说当年达摩面壁九年之后住在这里,神光为了向他求法,在大雪纷飞的夜晚,在门口站了一夜之久白雪埋没了他的身体,达摩最后一次试探他说到:“要我传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用刀斩断了自己的左臂,鲜血染红了雪地,达摩深受感动,把衣钵法器传给了他,赐名慧可,也就是禅宗二祖,后代僧人为了纪念他曾断臂求法就斜披袈裟单掌施礼。 少林寺最后一层建筑,也是最有价值的西方圣人殿,建于明朝,是少林僧人过去练功习武的地方,主佛是毗卢佛。墙上的壁画是五百罗汉朝毗卢,是明朝民间画家的作品,分为上,中, 下三层,其中罗汉是最有代表性的,他们衣服颜色很清淡,面部确是深褐色,因为当时原画家在颜料中加了铅粉,所以这些罗汉脸的颜色60年变一次。而地下排列有序,深陷的十八个坑,是少林僧 人练武时踩出的站桩坑,“拳打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就是不受环境的限制,少林拳注重与腿功的配合,有拳打三分,脚踢七分的说法,施展开来,可以说是劲如风,站如钉,重如山,轻如毛,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等一下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学上两招吧!上车的时候我要和大家切磋一下,会几招的,才可以上车哟! 最后,各位尊敬的游客,少林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有什么讲解不到位的地方请多指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匆匆相聚又匆匆分别,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缘吧。我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河南,再来少林寺,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少林寺讲解词.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