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金银湖小学第十册《数学》教案.doc

    • 资源ID:3036935       资源大小:311.50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银湖小学第十册《数学》教案.doc

    第 一 单 元图形的变换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轴对称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总序(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2、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能力目标: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欣赏图形的对称美,感受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认识美、创造美。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学会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资源方格纸、优秀教案板书设计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画法:先找对称点,再把对称点连起来。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二、引导与合作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拓展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2、课堂练习一 -第1、2题。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旋转教材第5页例3和例题4。总序(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情感目标: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资源钟面、风车、展示台板书设计 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二、引导与合作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2、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3学习例题3:(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4学习例题4: (1)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拓展哪些现象是旋转现象:升国旗、拧水龙头、车轮运动、乘电梯、转方向盘课堂作业:第6页2题。第9页4题、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欣赏设计教材第711页。总序( 3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能力目标:经历图案的欣赏与设计过程,体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操作实践的学习方法。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图形变化创造的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美丽图案。教学难点:感受图案的美感,培养审美情趣。教学资源方格纸、视频展示台。板书设计欣赏设计设计的步骤:(1)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确立要设计的内容是什么。(2)说一说应该运用哪一种变换的方法。(3)把相好的设计在方格纸上画出来。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在我国的历史上,勤劳智慧的人们利用图形变换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我国的人民非常伟大,能够创造出这么多的美好的东西,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二、引导与合作(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二)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拓展(一)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三)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四)课堂作业:教材第9页第5题。 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练习一相关练习总序(4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能力目标: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教学要点教学重点: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教学难点: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美丽的图案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练习课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二、引导与合作(一)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二)设计图案: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1、 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拓展练习: 1、制作“雪花”: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2作品展示。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4、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教学反思第 二 单 元因数与倍数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因数和倍数  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能力目标: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资源 借鉴优秀教案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 引入激趣 二 引导与合作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1×12=12 2×6=12 3×4=1212×1=12 6×2=12 4×3=1212÷1=12 12÷2=6 12÷3=412÷12=1 12÷6=2 12÷4=3观察并回答。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看书第12页。(1)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2)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数的关系?(3)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 (4)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讨论:0×3 0×10 0÷3 0÷10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拓展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谁是谁得倍数?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4游戏。记住自己的学号,听老师说要求,符合要求的同学请举手。(1)( )是4的倍数(2)( )是60的因数(3)( )是5的倍数(4)( )是36的因数5、课堂作业练习二 1-4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P13页例题1及P15练习题2)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求一个数的因数方法,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情感目标: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体现从具体到一般的解题思路。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教学难点:弄清为什么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教学资源借鉴相关教案板书设计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要从最小的数找起,都是非0的整数特点: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1根据算式:4×832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根据算式:63÷79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3判断:1.2÷0.26,我们能说0.2和6是1.2的因数吗?1.2是0.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吗?4注意:本单元讲的因数和前面讲的乘法方式各部分名称的因数有所不同,这里讲的的倍数,也和前面讲的“倍”有所不同。二、引导与合作1出示P13例题1:18的因数有哪几个?(1)提问:怎样去求18的因数呢?同位同学互相讨论,要求不能遗漏,看谁找得又对又快?(2)汇报:第一种方法,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得到18得因数有:1、2、3、6、9、18。.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第二中方法,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得到18的因数有:1、2、3、6、9、18。. (3)无论是乘法算式还是除法算式,在思考时要注意什么?(要从最小的数找起,都是非0的整数)我们把18的因数也可以像这样表示。如图:18的因数1、2、3、6、9、18这个圈我们称它为集合圈,这种表示方法就是用集合圈表示因数。2完成P13做一做(1)同学们找出30的因数,找出36的因数独立完成后,汇报自己找因数的方法。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2)观察,18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30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36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大家再数一数这三个数的因数的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3)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特点: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拓展1完成P15第2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判断(1)12的因数有:1、2、3、4、6、12。(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P14例题2及P15题36)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情感目标: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资源挂图、优秀教案板书设计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是: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1求一个数的因数,你想怎样求?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3求下列各数的因数。25的因数有( ),49的因数有( ),17的因数有( ),60的因数有( )。4根据3×515,请你说出谁是谁的倍数?二、引导与合作1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1)出示P14例2: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提问:你想怎样找2的倍数?(同桌互相讨论,然后汇报)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2)只要把2与一个非0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全班一起找2的倍数,得出2的倍数有:2、46、8、10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无数个)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写不完,所以后面用省略号表示。用图表示为:2 的倍数2、4、6、8、10(3)尝试练习。完成P14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圈、写,集体订正。(4)观察,为什么它们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呢?这些数的倍数中最小的倍数是多少?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是: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拓展完成P15题361第3题,先说说什么是倍数?再找出8和9的倍数2第4题,自己找出下列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再说说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区别?3第5题,学生自己判断,并说出理由。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资源投影片。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1、请你说出因数与倍数的含义。2、判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12和6 (2)28和7 (3)13和1二、引导与合作1学生动手操作。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1)出示电影院的情景图。提问:从这副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拿座号是多少的同学应该从双号入口进?(学生自由的说)(2)观察: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2的倍数,看他们有什么特征,如观察有困难,可作提示:看他们的个位有什么特征。(3)特征:让学生说出观察的特征。如:21×2 42×2 63×284×2 105×2 (4)它们的个位数都有什么特点?(个位是0、2、4、6、8)个位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吗?检验:让学生说出几个较大的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2教学奇数和偶数的概念(1)提问: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多少个?教师: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称它为偶数。那么不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叫它为奇数。偶数的个位上是: 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 1、3、5、7、9、。注意:因为0是2的倍数,所以0也是偶数。(2)自然数的分类(3)练习:P17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要学生说出判断的根据,要特别强调0也是偶数。3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1)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学号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个位是0或5)(2)观察表格,P18表格,提问:在表中找出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3)提问:5的倍数的个位有什么特征?4探索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他政(1)下面那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24,35,67,90,99,15,60,75,106,130,521,280观察:那些数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这样的数一定是哪些数的倍数?(10的倍数)拓展1完成P20的题13。(1)先说2的倍数的特征,再让学生涂颜色。(2)先说说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然后到生活中去找奇数和偶数。(3)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2、课堂作业:(1)20以内(含20)的奇数有,偶数有。(2)两位数中,最小的2的倍数是,最大的2的倍数是。(3)三位数中,最小的5的倍数是,最大的5的倍数是。(4)比20大又小于50的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能力目标: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情感目标:、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资源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18,25,46,85,100,325,180,902、2的倍数和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二、引导与合作我们已经知道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1小组合作学习- 3的倍数的特征。(1)思考并回答: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要想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2)做法是:(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先找出一些3的倍数)1×33 5×3152×36 6×3183×39 7×321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4×3128×324(3)观察: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又什么特征?它是不是3的倍数?其它位数又什么特征?(4)提问:如果老师讲这些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学生自己动手验证)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分组讨论,汇报)可以提示:将各个数字加起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他们的和是3的倍数。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是3的倍数呢?210,54,216,129,9231,9876543204(5)小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拓展完成p19做一做课堂作业:完成P20题45能力拓展:(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是3的倍数351646400(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成为偶数,并且是3的倍数。7306081(3)有一个数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在两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在三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2、5、3、的倍数的练习(P21题611)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力目标: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2、5、3的倍数情感目标: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求法。教学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求法。教学资源搜集相关练习板书设计2、5、3、的倍数的练习 没有因数二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欧式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30.6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3提问:在3的倍数中,哪些数是9的倍数?它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划分的?二、引导与合作概念辨析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2没有因数二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欧式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5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630.6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拓展1第6题:这副图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什么?原有22人,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安3人一组分完,说明再来的人数和原有的人数合并起来应该与3有什么关系?22+2242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要他们说出根据来3第8题:要求学生懂得这道题问了几个问题?(必须是3的倍数,又要是偶数)先考虑哪个问题呢?为什么?4第9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判断,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5第10题:(1)当填奇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3或者5就可以了)(2)当填偶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0或者4就可以了)(3)当填2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偶数就可以了)(4)当填5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考虑5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者5就可以了)(5)当填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3的倍数特征)(6)当填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先考虑3的倍数特征,哪3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只有4、3和5,再考虑2的特征,个位是偶数)6第11题:判断奇数还是偶数,只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质数和合数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力目标: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相关教案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1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来分,今天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二、引导与合作1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1)请写出120各数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观察: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3)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只有一个因数:1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3,5,7,11,13,17,19有两个以上的因数:4,6,8,9,10,12,14,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15,16,18,20(4)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自然数只有两个因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因数一定是多少?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5)提问: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自然数按因数个数来分,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1)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2)完成P23做一做,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找出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是不是把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不必要,只要发现自然数除了1和本身指望还有其它的因数,不管有几个,它都是合数)3出示P24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的制作一张100以内的指数表?(2)按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也可以用筛选法。(3)介绍筛选法:先排除2以外的所有偶数,接着排除3以外的所有3的倍数,再接着排除5以外的所有5的倍数,最后排除7以外的7的倍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也必须排除,这样剩下的就是100以内的质数。100以内的质数:(略)(4)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拓展一、巩固练习:完成P25题15第3题:质数+质数10,质数×质数21,分析:这两个质数一定小于10,10以内的质数有2,3,5,7,通过观察可知,只有3和7。同样,质数+质数20,质数×质数91,只有3+1720和7+1320,而积是91的只有7和13。二、拓展延伸1判断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两个奇数相减,差一定是偶数两个偶数相加,和一定是合数2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0以内的质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 。3把下列各数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10( )+( )16( )+( )24( )+( )( )+( )( )+( )教学反思第 三 单 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二、引导与合作.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拓展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总序(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引入二、引导与合作.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拓展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何成惠

    注意事项

    本文(金银湖小学第十册《数学》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