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尾矿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资源ID:3035803
资源大小:663.5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尾矿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地理位置项目库址位于乌恰县康苏镇西南约5.5km处,距乌恰县城22.0km,库区中心地理坐标:74° 59'41.5" E ,39°40'25.2" N,尾矿库位于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以西1.0km,库区四周较为空旷,东距康苏河约2.0km。见地理位置图1。1.2项目背景新疆鸿泽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泽矿业)是一家“勘查(委托)开发一体化,探采工贸一条龙”的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企业性质为民营。主营业务为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矿山开采、选矿及贸易。2012年9月,鸿泽矿业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材料工业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选矿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1月31日,自治区环保厅对铜选矿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批复文号为:新环评价函201381号。该选矿厂尾矿排放依托西北部约4.5km的乌恰县金旺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乌拉根(乌鲁干塔什)铅锌矿尾矿库堆存(双方签订租用协议)。选厂项目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于2013年10月主体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根据近期选矿试验报告中矿石成分分析,矿石中铅锌品位较高,企业拟在原选铜工艺中增加浮选铅锌,于2014年2月变更为“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项目”,并取得自治区环保厅关于增加铅锌选矿流程内容的相关批复。为实现利益最大化,降低经营成本,企业拟自建尾矿库,本次新建的尾矿库位于选厂以西1.0km处,总库容902.05万m3,库区占地面积64.41万m2,服务年限5.4a。1.3 工程内容1.3.1 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名称: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尾矿库项目建设单位:新疆鸿泽矿业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乌恰县康苏镇工业集中区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以西1.0km,项目用地性质为国有未利用地建设规模:尾矿库总库容902.05万m3,尾矿库设计等别为四等工程投资:6297.39万元服务年限:5.4年占地面积:总占地64.41hm2工程组成拟建尾矿库由尾矿坝、排洪设施、排水设施及配套安全监测设施等组成,具体详见表1.3-1。表1.3-1 工程组成一览表 编号项目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尾矿坝及环保坝1坝体清基m31504502卵砾石筑坝m39561003复合土工膜400g/m21.5mm+400g/m2m227230二布一膜4砾石垫层d=515mmm3164205干砌石护坡m3116606碎石护坡m3220407坝肩排水沟m3701.0浆砌石二排洪设施1排水涵管1.2mm707.9钢混2排水斜槽1.0m×1.0m R=0.5mm256.8钢混3转角井2.5m H=3.0m座3钢混4消力池6.0m×3.0m×2.2m座1浆砌石三尾矿库及环保库防渗1尾矿库防渗层m23326002环保库防渗层m211200四环保库排水设施1钢混排水管1.2mm16.88钢混2门字型出水口1.2m座13出水口护砌1.2m座1五安全监测1位移工作基点个21位移监测2位移校核基点个213位移观测标点个334渗流测压管个33渗流检测5电测水位计SS-1个336库水位标尺个17自记水位计个18雨量器20 精度0.1mm部19视频监测系统项110在线监测系统项1含监测软件六其它1尾矿库值班室4.5m×3.3m×3.0m座1砖混2铁丝网围护项13安全警示牌个124尾矿库照明项15地下水监测井座3七管线工程1尾矿回水管线无缝钢管,管径D377×8条1总长3170m2尾矿输送管线管径D377×16 条1总长1720m1.3.2尾矿库总体设计1.3.2.1尾矿库设计参数(1)排放尾矿本次采用的尾矿排放设计参数详见表1.3-2。表1.3-2尾矿排放设计参数参数项目排放量(t/d)工作制度(d/a)重量浓度粒度堆积干容重(t/m3)铜尾矿2422.0830025.8-0.074mm占731.35铅、锌尾矿200030022.03-0.074mm占851.35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年排放铜尾矿72.66万t、铅锌尾矿60万t ,尾矿排放量132.66万t/a。(2)需要的库容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年尾矿排放量132.66万t。按照服务年限5.4年尾矿排放量,尾矿库库容利用系数选值0.75,所需尾矿库总库容707.53万m3。1.3.2.2尾矿库总体设计(1)尾矿库库容尾矿库蓄洪库容尾矿库设计蓄洪库容21.08万m3,坝前蓄洪水深0.4m。坝前尾砂堆积标高尾矿坝坝顶设计标高2131.0m,尾矿坝安全超高2.5m,蓄洪水深0.4m,库内坝前尾砂(水面)最大堆积标高2128.1m。尾矿库库容尾矿库设计总库容902.05万m3。坝体图2 尾矿库库容示意图(3)尾矿库选用等别尾矿坝设计坝顶标高2131.0m,尾矿库总库容902.05万m³,最大坝高47.5m(包括坝基),库区占地面积64.41万m2。尾矿库设计等别为四等。尾矿坝、库内排水构筑物(排水斜槽、排水涵管)的级别为四级,其它构筑物为五级。(4)环保库本项目环保库即为尾矿库坝前回水设施,位于尾矿库1#尾矿坝下游沟口开阔处,库内西北东南方向的两个山坡处,环保坝坝长短,建设工程量低。同时环保坝设于此处,有利于环保库溢流排水设施的设置以及尾矿库回水泵站的布置。环保库占地面积1.12万m2,总库容10.48万m3,有效库容7.37万m3,安全超过1.5m。1.3.2.3尾矿坝设计在库区西南沟谷处设1#尾矿坝,西偏南山脊处设2#尾矿坝。(1)尾矿坝坝基1#尾矿坝坝基:根据工程地勘探槽和钻孔揭露情况,1#尾矿坝坝基地层主要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砾砂、强风化的粉砂岩、中风化的粉砂岩。其中中风化的粉砂岩厚度在勘探深度内未揭穿。2#尾矿坝坝基:2#尾矿坝坝基地层主要为二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强风化的粉砂岩、中风化的粉砂岩。其中中风化的粉砂岩厚度在勘探深度内未揭穿。(2)坝体结构1#尾矿坝坝顶标高2131.0m,最大坝高47.5m(包括坝基),安全超高2.5m,坝长395.426m,坝顶宽4.0m,上游内坡坡比1:2.5,下游外坡坡比1:3.0。坝内坡及坝顶设干砌石护坡,厚度0.4m。坝外坡设碎石护坡,厚度0.4m。复合土工膜上、下垫层采用300mm厚砾石垫层。复合土工膜于坝顶处延伸入坝顶以下,延伸长度1.0m。坝体外坡分别于标高2095.0m、2107.0m、2119.0m设置三条马道,马道宽1.5m。为防止山坡雨水冲刷,保护尾矿坝体,尾矿坝下游坝肩两侧与山坡结合处设坝肩排水沟,坝肩排水沟宽0.3m,高0.8m,边坡1:0.75,采用300mm厚浆砌块石砌筑,坝肩排水沟共长387.87m。坝肩排水沟下接环保坝,将雨水排至尾矿坝下游。2#尾矿坝坝顶标高2131.0m,最大坝高12.0m(包括坝基),安全超高2.5m,坝长53.332m,坝顶宽4.0m,上游内坡坡比1:2.0,下游外坡坡比1:2.5。坝内坡及坝顶设干砌石护坡,厚度0.4m。坝外坡设碎石护坡,厚度0.4m。复合土工膜上、下垫层采用300mm厚砾石垫层。复合土工膜于坝顶处延伸入坝顶以下,延伸长度1.0m。坝体外坡分别于标高2107.0m、2119.0m设置二条马道,马道宽1.5m。尾矿坝下游坝肩两侧与山坡结合处设坝肩排水沟,坝肩排水沟宽0.5m,高0.8m,边坡1:0.75,采用300mm厚浆砌块石砌筑,坝肩排水沟共长129.2m。坝肩排水沟下接环保坝,将雨水排至尾矿坝下游。(3)筑坝材料筑坝材料选用卵砾石、碎石,由本地砂石料场采购。1.3.2.4库区防渗(1)渗透稳定性及防渗要求由于库区场地内地层主要由砾砂,强风化、中风化的的粉砂岩组成,中风化的粉砂岩厚度在勘探深度内未揭穿。尾矿库内堆存重金属尾矿,强风化、中风化的粉砂岩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会造成库区周边地下水、土壤的污染。为保证坝体渗流稳定性、防止尾矿水向下游渗漏,本工程尾矿库采用人工防渗层的方式进行防渗。(2)坝基防渗1#、2#坝体内坡铺设复合土工膜(二布一膜)的方式进行防渗。二布一膜规格分别为:400g/m2无纺土工布、1.5mm厚HDPE膜、400g/m2无纺土工布。尾矿坝体采用铺设复合土工膜(二布一膜)方式进行防渗。复合土工膜的幅边及卷边应有1520cm部分留边,土工布、土工膜不热和。复合土工膜上、下垫层采用300mm厚砾石垫层。砾石粒径要求d=515mm。复合土工膜的施工与验收同时应满足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和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的要求。(3)库底防渗库基处理尾矿库库底基础处理:清除库底表层薄层坡积物及全风化层,清除库底地表易刺破土工膜的杂物后铺设人工防渗层。地基采用砾砂或强风化的粉砂岩。库底地基整平、碾压密实。防渗层选用尾矿库底防渗采用人工防渗层(土工膜)或压实粘土层防渗均可满足本设计环保库的防渗要求。建设单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人工防渗层(土工膜),或压实粘土层防渗。经经济技术比较,库底采用压实粘土层防渗单位造价38.58元/m2,采用人工防渗层(土工膜)防渗单位造价89.23元/m2,设计推荐尾矿库库底采用压实粘土层防渗。尾矿库底及周边防渗层施工面积较大,共计约61.18万m2。考虑到一次建成后的土工膜材质易老化、分期施工的施工便利条件以及选矿厂排放尾矿要求等因素,本设计采用尾矿库底防渗层依次施工,先建设满足1.0a尾矿排放量的尾矿库底防渗,后续根据选矿厂尾矿排放量所占用的库区范围逐年施工,尾矿库底防渗层最终建设至至库内标高2131.0m处。选矿厂1.0a尾矿排放量132.66万,堆放容积98.27m3,占用库容245.68 m3。库底防渗层铺设标高与库内尾砂、尾水最大高差不得小于2.5m,防渗层第一次施工铺设至标高2118.50m,对应的库底防渗层施工面积为33.26万m2。粘土层防渗尾矿库底及周边压实粘土层厚度1.5m,压实后渗透系数1.0×10-7cm/s。尾矿库底地基整平、碾压密实,平整度每平方米粘土层不得大于2cm。粘土层施工前先测定其最优含水率、压实度。粘土层分层压实施工,每层分层厚度250mm,各层之间紧密结合。库区底部的粘土层压实度93,库区边坡处的压实度90。1.3.2.5防洪系统(1)防洪标准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四等尾矿库防洪标准为100200年一遇洪水,三等尾矿库防洪标准为200500年一遇洪水。考虑以后尾矿库扩建,本次尾矿库按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洪水。(2)洪水计算尾矿库防洪标准采用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尾矿坝前汇水面积共计3.12km2,其中陆面汇水面积2.57km2,库内水面汇水面积0.55km2。尾矿库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的洪水总量为21.35万m3,最大时洪峰流量36.93m3/s。(3)排水设施蓄洪库容及排水设施的选用尾矿库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的洪水总量21.35万m3,最大时洪峰流量36.93m3/s。尾矿库设计洪水总量及洪峰流量均不大,而库区占地面积64.41万m2较大。尾矿库蓄洪库容21.08万m3。尾矿库排水设施选用排水涵管排水斜槽的排水型式排出库内蓄积的洪水。尾矿库内沿1#尾矿坝下沟口设置排水涵管,并顺库内沟谷延伸。尾矿库东南边缘山坡设置二段排水斜槽,排水斜槽与排水涵管采用转角井连接。排水涵管穿越1#尾矿坝下,尾矿库下游设有环保坝,库内排水排至坝后的环保库。排水斜槽排水斜槽由排水涵管向尾矿库东南边缘山坡上延伸。排水斜槽的设置同时兼顾尾矿库回水的需要。斜槽设为二处,一处长158.23m靠近尾矿坝坝前,一处长98.57m设在排水涵管末端。排水涵管排水涵管布置在1#尾矿坝下,顺库内沟谷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排水涵洞内径=12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水涵管总长度为707.9m。转角井连接井为连接排水斜槽和排水涵管的构筑物,内径=2.5m,内空净高H=3.0m。消力池排水涵管出水下接消力池消能后进入环保库内。1.3.2.6尾矿输送系统(1)设计参数尾矿排放量4422.08t/d,重量浓度23.93,尾矿粒度-0.074mm占7385。(2)尾矿输送泵站本设计不单建尾矿输送泵站。尾矿输送泵布置在选厂浮选厂房室内。(3)尾矿输送管道本次设计设置D377×16尾矿输送管一条,管线总长1720m,不设备用管道。尾矿输送管材选用内衬陶瓷耐磨层的复合钢管,单节管长3.0m。钢管壁厚12mm,总壁厚16mm。设计工况下,尾矿管钢管部分最小壁厚为3mm。放矿管、放矿支管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尾矿直接放矿管选用D377×16内衬陶瓷耐磨层的复合钢管。尾矿坝上的放矿干管管径d400,放矿干管上的放矿支管间距10m,放矿支管管径d225。放矿干管上每隔5个放矿支管设一个矿浆阀门,分段放矿及检修。尾矿输送管隆起处设排气阀,阀门选用为矿浆阀,定期人工排气。低处节点处设事故排放口放矿至尾矿事故矿浆池内。事故池设室外照明,矿浆排放阀及相应的配套装置。尾矿输送管保温材料选用厚度30mm的聚氨酯,保温层外设置玻璃布乳化沥青保护层,两道面漆防腐。1.3.2.7尾矿库回水系统尾矿库内澄清水以排水斜槽-排水涵管的排水方式排出至尾矿坝下游的环保库。环保库内的澄清水经尾矿库回水水泵站加压扬送至选厂高位回水水池,供给选厂生产用水。(1)尾矿库回水泵站环保库库下游设尾矿库回水泵站。泵站平面尺寸L×B=22.2m×6.0m。站内设有水泵间、配电室及值班室。(2)尾矿库回水管道尾矿库回水管道系统采用无缝钢管,管径D377×8,管长3170m。管内壁做水泥砂浆衬里,室外埋地管道外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中度防腐。室外尾矿库回水管道埋地深度1.8m。局部低洼处的室外尾矿库回水管道设置排泥阀井。选矿厂建两座2000m3回水高位水池。选矿厂生产回水高位水池重力自流供给选矿工艺中生产用水。1.3.2.8安全监测系统本尾矿库等别为四等,根据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需对尾矿库设置坝体位移、渗流、库水位、降水量、视频监控等安全监测设施。规范要求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四等尾矿库宜安装在线监测系统。考虑到本工程建设尾矿库所属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尾矿库安装在线监测系统。1.3.2.9辅助设施尾矿库设值班室,建筑物尺寸L×B×H=4.5m×3.3m×3.0m。尾矿库值班室设于1#尾矿坝附近,长期留人值守。尾矿库周边设置警示牌、安全围网。1.3.2 工程投资本项目为尾矿库项目,故项目建设投资均视为环保投资。拟建项目总投资6297.39万元,其中尾矿库基础建设工程投资为5266.40万元,占总投资的83.6%。1.4 工艺流程分析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矿山企业最大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可以防止尾矿向水体、沙漠及草原等处任意排放,是矿山选矿厂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项目尾矿库类型为山谷型尾矿库,山谷型尾矿库是在山谷谷口处筑坝形成的尾矿库。它的特点是初期坝相对较短,坝体工程量较小,后期尾矿堆坝相对较易管理维护,当堆坝较高时,可获得较大的库容;库区纵深较长,尾矿水澄清距离及干滩长度易满足设计要求;但汇水面积较大时,排洪设施工程量相对较大。我国现有的大、中型尾矿库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山谷型尾矿库见图3。图3 山谷型尾矿库示意图尾矿设施见图4。坝体图4 尾矿设施示意图1.5政策规划符合性(1)产业政策分析本项目为尾矿库建设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不属于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入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入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新安监非煤2013148号,自治区安全监管局等六部门,2013年9月27日)要求,提高尾矿库企业安全准入门槛。要严格控制新建尾矿库、独立选矿厂建设项目,尤其是库容小于100万立方米、服务年限少于5年的尾矿库建设项目。新建尾矿库必须严格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新建五等尾矿库应当优先采用一次性筑坝技术;新建小库(库容在10万m3以下,下同)和周转库必须采用一次性筑坝方式;新建堆存重金属尾矿库的库底应硬化并防渗;严禁在岩溶发育地区利用天坑建设尾矿库。本项目尾矿库设计库容902.05万m3,尾矿库设计等别为四等,尾矿坝、库内排水构筑物的级别为四级,其它构筑物为五级,服务年限5.4a,筑坝方式为一次性筑坝,尾矿库库底采用防渗措施。项目尾矿库符合尾矿库综合治理行动方案要求。(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新环发201459号)中金属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要求,对比分析本项目符合性。与准入条件对比具体分析见表1.5-1。表1.5-1 项目与环境准入条件符合性分析表名称准入条件要求本项目建设情况符合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试行)选址与空间布局尾矿库选址应依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90建标字第695号、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的相关要求。本项目选址依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等相关要求符合禁止在大型水源地、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名胜古迹、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生长栖息地、重要湿地、重要设施和居民区上游3千米内建设山谷型或者傍山型尾矿库,超出上述规定的安全距离由设计单位确定。禁止在同一沟谷20千米内重复建设尾矿库,超出上述规定的安全距离由设计单位确定。本项目不在禁止建设区域符合废石、尾矿砂的场址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米以外。本项目库址距下风向1km无居民集中居住区符合采矿污染防治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要达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的相关要求。尾矿库生态环保保护和恢复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实施符合矿山活动设置的废石场、尾矿库不得违规占用耕地,占用草场、林地须先办理草场、林地的相关补偿手续。项目占地类型为荒草地符合1.6选址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选址取决于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区域情况、科技水平、能源、水资源、信息通迅、劳动力等诸多技术和经济社会方面的因素,其中环境合理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项目为尾矿库建设,根据项目特点,本次评价将着重对库区选址进行分析。(1)拟建库址与选址原则符合性分析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控制标准规定,对比本项目尾矿库与选址原则符合性,分析见表1.6-1。表1.6-1 尾矿库选址原则符合性分析标准选址原则选址分析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不宜位于工矿企业、大型水源地、水产基地和大型居民区上游拟建库址位于乌恰县以西22km康苏镇西南约5.5km的山谷之中。尾矿库距康苏河约2.0km,不在大型水源地、大型居民区上游。不应位于全国和省重点保护名胜古迹的上游评价范围内没有需特殊保护的全国和省重点名胜古迹。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现象严重区域场地内及周边无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和大的断裂构造;场地内未发生过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无不良地质现象。不占或少占农田,不迁或少迁村庄拟建库址不占用农田,不搬迁居民点不宜位于有开采价值的矿床上面拟建库址占地范围内没有矿床,不影响区域矿产开采。汇水面积小,有足够的库容和初、终期库长总库容902.05万m3,库内汇水面积为积0.55km2。筑坝工程量小,生产管理方便基建工程费用较高;但不利用尾砂堆坝,便于管理。尾矿输送距离短,能自流或扬程小尾矿输送距离约1.0km;管道输送,管径377mm。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控制标准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总体规划要求尾矿库选址于沟谷内,没有压覆矿产资源,符合城乡总体规划要求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的下风向侧,且场界距集中居民区在500m外选址5km范围及下风向区域内没有集中居住区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选址建设工程地质满足建设要求,地质结构坚固,没有下沉现象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选址没有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以及天然滑坡和泥石流影响区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构造稳定,地基满足承载力要求地质构造稳定,地基承载力满足建设要求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河滩和泛洪区库区不在河流最高水位线以下河滩和泛洪区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选址区域没有特殊敏感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选址区域没有发现地下水系,没有饮用水源地应选在防渗性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不得小于1.5m尾矿库按照防渗标准设计并建造,地下水水位埋藏深度较大项目尾矿库位于鸿泽矿业乌恰县铜铅锌选矿厂西侧直线距离约1.0km处的山谷内,总有效容积902.05万m3,能满足项目尾矿堆排量。根据选矿厂尾矿设计规范规定,该尾矿库为四级库,库内排水构筑物(排水斜槽、排水涵管)的级别为四级,尾矿库蓄洪库容21.08万m3,设计尾矿库采用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洪水。项目尾矿库西侧为肖尔布拉克沟,沟底的肖尔布拉克小溪为克孜勒苏河水系,肖尔布拉克小溪向南径流3.0km后汇入夏特河,再向南径流5km后汇入克孜勒苏河。肖尔布拉克沟流域植被较差,径流主要由地下水和降水补给,洪水类型主要为暴雨洪水,大气降水在肖尔布拉克沟上游区形成地下水,在沟口东南部出口处形成地表径流和下降泉排泄出。夏特河和康苏河同属克孜勒苏河的支流,肖尔布拉克小溪目前水量极少,与康苏河平行南流途中没有汇合,与康苏河没有水力联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拟建尾矿库库址符合尾矿库选址原则,经方案比选最终确定的选址从位置、容积、回水、运营等诸多方面,均能满足尾矿库建设要求,尾矿库的建设及运营是可行的。(2)拟选库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及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为二类、地表水环境功能为类、声环境功能为3类。拟选库址所在地没有处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地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等环境功能区划级别高的地区,从环境功能区划的角度看对拟选库址建设制约不大。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生态功能区为帕米尔-昆仑山-阿尔金山高寒荒漠草原生态区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冰雪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亚区慕士塔格-公格尔、乔戈里峰高山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水源补给、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草原退化、偷猎野生动物、旱獭危害草场;主要敏感因子敏感程度:生物多样性和生境不敏感、高度敏感,土壤侵蚀不敏感,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不敏感;保护目标: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高山景观;保护措施:草场减牧和退牧、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发展方向:进行水能开发,适度发展高山探险旅游;本项目尾矿库选址所在区域属于功能区中的中山区,植被覆盖相对较低,生物多样性及土壤侵蚀均不敏感,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管理,对所在的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基本没有影响,且与区域的发展方向不存在冲突。区域环境敏感因素分析a.经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常年地表水体为尾矿库东侧约2.0km的康苏河,为项目区及河流下游地区(康苏镇)的生活饮用水源,属于类保护水体。但区域内地形割据强烈,从尾矿库到康苏河之间迂回距离较远,与康苏河没有水力联系。库区局部地形为四面环山相对封闭的山区,尾矿库所处位置不属于水环境敏感区。b.根据乌恰县水源地规划,县城水源保护区位于康苏镇以北7km的康苏河上游区域,距离本项目10km以上,本项目的建设不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c.项目建设区域年主导风向为西风,拟选库址处于康苏镇西南部,为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且受山区山体阻隔,对区域主要敏感点康苏镇及选矿厂生活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环境空气因素不敏感。d.拟选库址所在区域无国家及省级确定的风景、历史遗迹等保护区,区域内无特殊自然观赏价值较高的景观,属于非敏感区。e.尾矿库运行后主要的影响为生态环境影响,尾矿库的建设势必造成对周围的地质地貌、地面植被、地质构造和其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经现场踏勘和调查了解,库区内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和濒危生物物种,无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因素。综上所述,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关于环境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经调查本项目尾矿库选址地区不属于特殊保护地区、社会关注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也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及濒危生物物种,文物古迹等,区域环境敏感因素较少,拟选库址是合理可行的。(3)尾矿输送路径合理性分析尾矿输送距离1720m至尾矿坝前,输送路径为输送管线沿选矿厂向西约行进0.5km,后沿山间沟谷向西南直至尾矿坝前,管线沿线周围无居民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且整个输送路径不穿越河流,本次评价认为本项目尾矿输送路径较为合理。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现状(1)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价区域内大气监测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SO2、NO2、PM10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由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可知,监测指标中康苏河上游氨氮、总磷、铜出现超标现象,下游氨氮、铜出现超标,其它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中类标准,由此可见,地表水水质劣于类,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人类生产生活基本不产生影响。康苏河监测断面上、下游水质中铜超出类水体水质标准,原因为区域地质原因,背景值超标所致;氨氮、总磷超标说明已经受到上游生产、生活的人为污染影响。(3)由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可知,区域地下水监测指标除氯化物、硫酸盐超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超标原因可能为矿物岩石成分是水中元素的物质基础,水是这种元素的迁移载体,造成区域地下水水质矿化度偏高引起。(4)噪声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拟建项目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限值,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2.2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大气评价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大气评价范围:以尾矿库为中心,半径2.5km圆形区域。(2)水环境评价本工程为尾矿库项目,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建设项目分类的划分方法确定本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根据项目情况及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最终确定本次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地下水评价范围:尾矿库坝体下游1km及侧向1km范围。(3)生态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T19-2011)中的有关规定,确定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尾矿库周边500m范围内、尾矿管道两侧50m范围。 (4)噪声评价噪声影响评价范围库界外1m范围内。(5)风险评价本项目尾矿库库容总902.05万m3,最大坝高47.5m(包括坝基),尾矿库设计等别为四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项目尾矿库非重大危险源。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风险评价范围:尾矿库下游3km范围。评价范围见图7。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3.1.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土壤的影响项目占地为河谷,占地改变了土地原有的使用功能,尾矿堆存对库区范围内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对植物的影响库区占地范围内地表植被覆盖度低于15%,造成一定程度植被破坏。尾矿库建设对占地范围内植被影响是永久性影响,属于不可恢复的影响。而对周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尾矿砂扬尘污染,扬尘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上,粒径大于1µm的颗粒物在扩散过程中可自然沉降,吸附于植物叶片上,阻塞气孔,影响生长,使叶片褪色、变硬,植物生长不良。另外,粉尘落到土壤上会影响土壤透水透气性,不利于植物吸收土壤养分,间接造成植被生长缓慢。(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项目的建设实施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野生动物数量由于哄赶而下降,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引起部分动物的近距离迁移,使野生动物群结构中高级营养层动物种群数量减少。项目区人类活动频繁,项目区野生动物以常见的麻雀、地鼠等广布种为主,因此,项目的建设实施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微弱。3.1.2大气环境影响项目废气排放主要污染物为尾矿库扬尘,本次评价采用面源预测模式对尾矿库中尾砂扬尘影响进行预测。由估算模式预测结果可知,尾矿库在有风条件下,污染物排放影响范围为尾矿库下风向927m处,最大地面浓度为0.08141mg/m3。其浓度最大占标率远低于10,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贡献较小,影响相对较小。3.1.3水环境影响本项目为尾矿库建设项目,项目本身无废水排放,本次评价主要分析含水尾矿对库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尾矿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Fe、硫化物、铜等,尾矿矿浆中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矿石中可溶于水的微量物质。矿石中的硫大部分以硫化物、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尾矿中。 选矿厂排入尾矿库的水量约109.09万m3/a,其中61.7万m3可进入尾矿回水系统中处理后回用于选矿工艺,其余47.39万m3滞留于尾矿库中及蒸发。地下水被污染按地下水动力学特点分类可以把污染途径归纳为四类: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径流型。尾矿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在不做防渗层或防渗层不合要求时属于连续入渗型。如果防渗层局部做得不好发生渗漏,污染物进入含水层后又通过地下水径流污染其他部位的地下水,这种污染又称为径流型。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显示,尾矿库库址所在区域地下水埋深小于10m,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为6.25×10-5cm/s,如不采取防渗措施,尾矿水下渗将会使地下水水质恶化,造成地下水污染事故,本次拟建的尾矿库设计采用完善的防渗设施,坝体建为堆石坝并铺设复合土工膜,库底防渗采用碾压的粘土层防渗,尾矿库底及周边压实粘土层厚度1.5m,压实后渗透系数1.0×10-7cm/s。正常运行时,尾矿库渗水对地下水影响属可接受范围以内。3.1.4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主要为水泵,本项目建成后,声源噪声经叠加衰减后,其影响值昼间在45m范围内,夜间在100m范围内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项目区周边无集中或分散居民点,泵房噪声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3.1.5固体废弃物尾矿库项目本身无固体废弃物产生,属于选矿厂配套的环保工程,年接纳选厂尾矿砂132.66万t,进入尾矿库堆存。尾矿砂是在浮选过程中排出的经沉淀后的排出物,根据选矿试验报告中尾矿成份,尾矿库废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远远小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可以得出接纳的尾矿不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同时各分析指标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限值,且pH在69之间,属于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运行和管理。 3.1.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影响评价。本项目建设不存在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等方面影响,主要的社会环境影响从交通运输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评价。(2)项目建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各种材料、设备的运输会使进出项目区车辆短期内有所增加,但增加量不大,由于项目区交通运输条件一般,应严格限定运输线路,避免施工车辆碾压区域土壤、植被,降低施工期物料运输过程引发的交通噪声、道路扬尘,施工期交通运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轻微,且短暂,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3.1.7闭库期影响分析尾矿库使用期满后,若按要求进行闭库设计,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若不按要求进行闭库,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大气污染、溃坝风险事故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1)大气污染尾矿库闭库后,未按要求进行闭库设计,则会造成尾矿干滩面积扩大,未对干滩面积治理,会产生大量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由于尾矿库库区占地面积较大,故实际扬尘影响较大。(2)溃坝影响尾矿库未进行闭库整治设计,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稳定性不能满足尾矿库设计规程要求,原排洪设施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若遇到突发大洪水可能产生溃坝风险,对下游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闭库设计,防止不利影响事故发生。3.2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来自尾矿扬尘。当干燥尾矿遇到大风天气将会产生较大扬尘,可使尾矿库周围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增高。尾矿库在正常运行时,尾矿全部排入尾矿库内,并在产生期间对尾矿库喷水,能够保持尾砂表面湿润,避免干砂被风吹飞扬。并在坝体边坡铺碎石300mm厚护坡,以防止雨水的冲刷和大风造成扬尘。对于失水干化的尾矿,必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