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莞龙桥至峡口段峡口水闸扩建二工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3032188
资源大小:9.84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莞龙桥至峡口段峡口水闸扩建二工环评报告.doc
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SL1370CB-852-0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留庆新横街住宅综合楼新 建荔湾区黄沙大道留庆新横街10-20号广州羊城铁路集团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市南岭铁路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约2000202491115859871024985.251.825大坦沙西航道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规建发字(2000)第454号240项目名称: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莞龙桥至峡口段峡口水闸扩建二期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 编制单位(盖章):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编制日期:2016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题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NO: 2016-005 项目名称: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莞龙桥至峡口段峡口水闸扩建二期工程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适用的评价范围: 一般项目法定代表人: 章主持编制机构: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签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莞龙桥至峡口段峡口水闸扩建二期工程建设单位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法定代表人李集坚联系人袁值钦通讯地址东莞市莞城区运河西三路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联系电话13717371003传真0769-88871323邮编523000建设地点位于东莞市东城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扩建工程行业类别及代码A水利4、防洪治涝工程占地面积(hm2)5.79绿化面积(hm2)-总投资(万元)6214.7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1.98(含水保)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45%评价经费(万元)5.19预期竣工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 工程位置峡口水闸位于东莞市东城区,处于东引运河中部、寒溪水出口与东江汇流处。峡口水闸穿越东江大堤、引排汛期东引运河、寒溪水的洪水到东江,是一宗以防洪排涝为主,结合保护水源、通航及交通等任务的大(2)型水闸(原设计为中型水闸)。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近几年来,流域内城市化水平加快,流域内洪水峰量增加,遭遇东江水情也比较恶劣,加之运河水质较差,水闸运行调度受保护水源制约,原流域防洪标准较低等因素,峡口水闸已不能满足上游河道的行洪要求,成为河道的卡口。为了增强东引运河城区段过流能力,峡口水闸开闸水位需要从原设计的3.224m提高到5.244m。因此需要扩建峡口水闸,增强过流能力,消除因开闸水位抬高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增强峡口水闸的消能防冲能力,本次设计拟对现峡口水闸进行扩建,扩建后的峡口水闸为大(2)型水闸。按峡口水闸扩建方案,在峡口水闸右侧扩建4孔水闸,将现有船闸改造成为泄水闸,并在右岸边、新建水闸右侧新建1孔船闸,但由于上游河段临河建筑物密集,短期内完成征地拆迁较为困难,峡口水闸扩建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扩建峡口水闸,同时建设新船闸下闸首并作为一孔水闸参与泄洪;扩建二期工程加固改造峡口旧水闸和旧船闸,续建新船闸闸室、上闸首及引航道,与上游河道整治工程同步实施。2 工程内容及规模2.1 工程任务峡口水闸扩建增加净宽70m,增加水闸的排洪过流能力,减少水闸的壅水影响,提高保护区内的防洪能力和现状排涝能力,保护饮用水源,水闸原有功能保持不变。 2.1工程内容峡口水闸扩建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扩建峡口水闸,同时新建船闸下闸首并作为一孔水闸参与泄洪,一期工程已建成。本次工程为扩建二期工程,工程内容包括新建船闸闸室、上闸首、上游引航道;并拆除旧船闸闸室、上闸首,改造下闸首为泄水闸;更新旧水闸启闭机、补强钢闸门、旧门槽,加固旧水闸海漫等。2.2 工程等级及规模根据水文计算,在遭遇流域内洪为主100年一遇洪水时,峡口水闸上游控制断面洪峰流量为2369m3/s,后因规划扩宽上游河道和建设湿地等工程措施,洪峰流量削减为2028m3/s。此时,莞城城区运河仅能分泄上游洪峰约228m3/s,因此峡口水闸需承担1800m3/s的洪峰泄量。根据防洪要求,峡口水闸总设计排水流量为1800m3/s。根据水工设计要求,扩建水闸布置在河道的右岸。在满足单宽流量和最大上下游水位差控制在0.30m以下的水闸规范要求下,设计扩建水闸规模为5孔,每孔12m,其中右侧靠岸1孔为船闸,有需要时船闸在洪水期也参与泄洪。3 主要建筑物3.1 新建船闸船闸布置于峡口水闸右岸,船闸闸室轴线与水闸轴线垂直。闸室位于水闸轴线的上游侧,为上置式船闸。跨船闸交通桥布置于下闸首上游侧,交通桥与水闸交通桥轴线一致。交通桥桥面顶高程与改建后东江大道桥面顶高程一致,高程为9.844m。船闸闸首、闸室基础均处于下第三系弱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上,闸首采用整体结构,闸室则采用分离式结构。为避免峡口水闸泄洪时对引航道流态的影响,保证过闸船只的安全,上、下游导航段靠水闸侧设置实体导流墙结构。3.2 旧船闸改造旧船闸介于原峡口水闸和新建水闸之间,新建船闸投入运行后对旧船闸进行改造,拆除旧船闸闸室段及上闸首,同时拆除一期扩建水闸进水渠左侧导水墙,并将旧船闸下闸首改造为1孔泄洪闸。在重建船闸投入运行后拆除旧船闸闸室段及上闸首,同时拆除一期扩建水闸进水渠左侧导水墙,保留旧船闸下闸首并将其改造为1孔泄洪闸。下闸首结构型式基本保持不变。3.3 现有旧水闸加固(1)将一级消力池5m 宽尾坎(经查2006年加固竣工资料,实际宽度约15m)拆除、保持一级消力池底高程(-1.856m)不变,并与二级消力池底(高程-2.756m)首端相连接,二级消力池(底高程-2.756m)池长增加2m,消力池水平长度为22m,并在消力池水平段2.5m 位置增加一排消力墩(2)将尾坎顶高程降低1m,尾坎顶(高程-2.256m)与下游海漫段末端(高程-2.246m)连接,以增加消力池尾坎出池水深。4 施工组织设计4.1天然建筑物材料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工程所需砂料、碎石、块石料均从当地市场购买,所需土料除充分利用开挖土料外,部分为外购取土。根据东莞市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建设工程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东建200519号),本工程采用商品砼。4.2施工水电及交通运输条件施工期生产用水从东江取水;施工用电直接驳接当地系统电网。峡口水闸位于东莞市东引运河莞城城区附近,穿越东江大堤、汛期引排寒溪河洪水到东江。工程附近有莞深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G107国道跨越东江或运河、经过城区,对外公路运输条件方便。水闸外江为东江河道,经常有建材运输船往来,水运条件便利。广深铁路在东莞境内设有东莞站、常平站、樟木头站,并在东莞境内与京九铁路相接。本工程对外交通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及水运为辅的运输网络线路,交通条件十分便利。4.3施工总体布置按峡口水闸扩建方案,在峡口水闸右侧扩建4孔水闸,将现有船闸改造成为泄水闸,并在右岸边、新建水闸右侧新建1孔船闸,但由于上游河段临河建筑物密集,短期内完成征地拆迁较为困难,峡口水闸扩建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扩建峡口水闸,同时建设新船闸下闸首并作为一孔水闸参与泄洪;扩建二期工程加固改造峡口旧水闸和旧船闸,续建新船闸闸室、上闸首及引航道,与上游河道整治工程同步实施。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范围为扩建二期工程部分,即新船闸闸室、上闸首及上游引航道建设和旧水闸和旧船闸加固改造,拆除旧船闸闸室、上闸首,改造下闸首为一孔水闸,该项工作与上游河道整治工程同步实施。4.4 施工导流及围堰二期扩建工程分为前期新建船闸施工导流和后期旧闸改造施工导流。前期施工导流期安排新建船闸引航道、上闸首、闸室的施工,导流时段为第1年10月第2年3月。采用在运河侧一期扩建水闸进水渠范围布置围堰挡水、东江侧由一期扩建水闸及船闸闸首下闸挡水,施工期洪水由东引运河泄水的导流方式。前期在运河侧一期扩建水闸进水渠适当位置布置土石围堰,运河河床高程为-1.5m,导流标准下运河水位为5.24m,考虑堰顶安全加高,取值0.50m,则运河侧挡水围堰顶高程取为5.74m,堰顶宽为5m,迎水边坡与背水边坡均为1:2.0,利用主体开挖土料中满足防渗要求的土料填筑围堰,迎水边坡设置抛石护坡,护坡厚度为500mm。围堰填筑基本在原一期扩建施工时的运河侧围堰位置附近,因此本期运河侧围堰堰基可利用原一期扩建时运河侧围堰高喷防渗墙进行防渗。后期施工导流期安排拆除旧船闸闸室、上闸首,改造下闸首为泄水闸;加固旧水闸海漫,旧水闸及旧船闸的钢闸门补强。后期导流时段为第2年10月第3年3月。根据主体工程布置,采用运河侧和东江侧布置围堰挡水,施工期洪水由东引运河导流,必要时开启樟村水闸参与泄洪的导流方式。后期施工导流洪水标准下东江水位为2.94m,考虑堰顶安全加高和波浪高度影响,取围堰超高值0.50m,则东江侧挡水围堰顶高程取为3.44m,东江河床高程为-1.75m-5.0m。挡水围堰采用土石混合体结构型式,首先抛填堆石棱体、棱体内侧填土形成围堰,迎水边坡在棱体之上设置抛石护坡,迎水边坡与背水边坡分为1:2.5和1:2.0。河床地层为砂层,堰基防渗采用高喷防渗墙,防渗墙顶高程为0.0m,根据地质剖面揭示的地层结构,墙底设计高程为-8.5m-4.5m,防渗墙底部伸入全风化基岩层1.0m或强风化基岩0.5m;高喷防渗墙钻孔间距为1.5m。 导流标准下运河侧水位为5.24m,考虑堰顶安全加高,取值0.50m,则运河侧挡水围堰顶高程取为5.74m,运河河床高程为-1.5m,围堰高度为7.24m。为减少围堰占据河道宽度,采用上部为编织土袋堰体、下部为填土堰体的型式作为挡水围堰。下部填土堰体采用103月枯水期多年平均水位2.44m,加超高0.7m作为堰顶高程(3.14m),顶宽10m、边坡均为1:2.0,迎水边坡设抛石护坡。上部编织土袋堰体顶宽2.0m、边坡均为1:1.25。上下部围堰相接处各留1.0m宽的平台。河床地层为砂层,堰基防渗采用高喷防渗墙,防渗墙顶高程为0.0m,根据地质剖面揭示的地层结构,墙底设计高程为-11.6m,防渗墙底部伸入全风化基岩层1.0m或强风化基岩0.5m;高喷防渗墙钻孔间距为1.5m。围堰工程量见表1、表2。表1 新建船闸施工挡水围堰工程量表(前期围堰)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注1抛石护坡m31540利用船闸施工开挖料2围堰土方填筑m323913利用船闸施工开挖土3围堰拆除m325453弃渣表2 旧水闸、旧船闸改造挡水围堰工程量表(后期围堰)序号项 目单位东江侧运河侧合计备注1抛石护坡m3194212273169利用船闸石方开挖2围堰填土m3281292036648495部分外购,部分利用3高喷防渗墙注浆m149912932792孔距1.5m4高喷防渗墙钻孔m23551783413860%为砂层、40%为土层5抛石棱体m34452/4452外购6编织土袋m3/32343234外购土料7土工膜m2/8748748围堰拆除m3345232482859351弃渣4.5 主体工程施工峡口旧水闸为4孔水闸、1孔船闸,水闸每孔净宽8m,船闸净宽10m;一期扩建项目为:在旧船闸右侧扩建4孔水闸、1孔船闸(下闸首、下游引航道),水闸每孔净宽12m,船闸闸口净宽12m。一期扩建工程已建设完成。本次二期扩建工程项目为新建船闸闸室、上闸首、上游引航道;拆除旧船闸闸室、上闸首,改造下闸首为泄水闸;更新旧水闸启闭机、补强钢闸门、加固旧水闸海漫等。二期扩建工程实施时,为保证东引运河与东江之间的正常通航,前期安排新建船闸闸室、上闸首、上游引航道的施工,利用旧船闸进行正常通航;新船闸建成可以投入运行后,后期再安排拆除旧船闸闸室、上闸首,改造下闸首为泄水闸,加固旧水闸海漫等项目施工。二期扩建工程船闸部位施工需与峡口水闸莞龙桥河段扩宽综合整治项目同步实施或稍后实施,需综合考虑进度安排和施工程序。一期扩建完成的水闸、船闸可下闸拦挡东江水,只需在运河侧布置围堰就可进行二期新建船闸其余部位的施工。4.6 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22.32万m3 (自然方,下同),总回填10.92万m3,其中利用主体开挖料5.93万m3,另需外购土石料4.99万m3;弃渣共计16.39万m3,根据东莞市水利项目施工合同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渣料由建设单位负责处置,本工程弃渣量不大,可选取光启地块用地范围内部分鱼塘作为弃渣堆放场地(附件5),填塘造地可以满足文件要求中的堆渣高度不超过周边市政道路标高的要求,且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工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专题报告。本工程所需的土石料全部就近由合法的料场按市场价购买。4.7 施工进度及施工人数工程施工从第1年10月第3年5月底,历时21个月,其中主体工程期18个月,施工准备期2个月,工程完建期1个月。施工高峰期总人数 270人,平均人数为200人,4.8 施工工区布置本工程共布设两个施工工区,分别为重建船闸施工工区以及旧闸改造施工工区(见附图2)。5 工程占地闸系工程区占地5.48hm2,施工工区占地0.12hm2,临时堆土场区占地0.19hm2。6 工程运行调度方式(1) 水闸调度原则峡口水闸是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重要的泄洪水闸。它既承担峡口上游的防洪安全,亦受制于东江水源水质的保护。如何合理调度水闸既是防洪需要也是保护水质的需要。根据干流防洪规划分析,峡口水闸闸前水位达到5.24m时,对上游防洪影响较小。同时,若城区段樟村水闸、海口庙水闸、博厦船闸改扩建完成后,结合清淤疏浚等整治工程,在该水位下,可满足峡口樟村通过2年一遇洪峰流量,大大减少峡口水闸的开启次数。综上分析,峡口水闸的调度原则是当内水位达到5.24m,而外水位低于5.24m时开启水闸进行泄洪。(2) 船闸调度原则根据规范规定船闸严禁参与泄洪,但考虑东莞实际情况,本新建船闸原则上不改变原有船闸功能,洪水期仍参与泄洪,但应尽可能先由水闸排洪。当峡口闸前水位达到6.014m且上下游水位差小于0.19m时,仅靠水闸泄洪已不能满足流域防洪要求,需要开启船闸参与泄洪。7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为6214.76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5299.55万元,独立费用474.53 万元,预备288.70 万元,专项部分投资151.98 万元(其中水土保持工程投资39.67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112.31万元)。工程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全额投入,纳入运河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1 地形、地貌峡口水闸位于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中部,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地处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部,东邻石马河流域,南接深圳,西邻狮子洋和珠江口,北邻东莞东江南支流和东江干流,隔江对岸为广州市和博罗县东莞市地处东经113°3114°15,北纬22°3923°09,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工程场址位于东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带,地面较平坦,高程多为2.0m5.0m,堤顶高程在4.0m8.0m之间;东江两岸多为城镇与工业厂房占地,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已形成多个工业开发区,区域内河流与小河涌发育,河流宽度差异大,一般在60m800m之间,河流江心洲较发育,河水面高程-0.55m0. 85m,河床高程-1.5m-24.0m之间。2 地质工程区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加里东期、燕山期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地质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和北北西向二组断裂,第四系以来断裂继承性活动以大面积上升为主,形成山间盆地和三角洲盆地。本区地质构造属华南准地台一部分,下古生代形成地槽,经加里东运动形成准地台,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地台活化,发生断裂和大规模岩浆运动,奠定了现代地质地貌基础。工程区内,对本区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为紫金博罗断裂。该断裂走向北东5060度左右,倾向南东,倾角4080度,断裂形成于晚侏罗世末期,喜山期仍有活动,第三纪时,在东江盆地沉积了下第三系砂砾岩。紫金博罗构造距工程区较远,其次生构造形迹被第四系覆盖。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高埗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有关标准判定:拟建场地填土、淤泥性土、粉砂属软弱土,中粗砂、圆砾属中软土、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存在软弱土,属对抗震不利地段。3 气候峡口水闸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温变化大。(1)降雨据东莞市气象台2006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770.2mm,年最大降雨量2441.4mm(2006年),年最小降雨量972mm(1963年)。流域暴雨成因有锋面、低压槽、低压、低涡、低空急流及热带风暴(台风)等,该区暴雨具有次数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笼罩范围大的特点。在46月的前汛期内,以静止锋形成的暴雨最多,冷锋次之。当北方冷空气从北侵入时,由于南岭等山脉的滞缓作用,在此形成准静止锋。当冷锋南移时,遇上锋前强暖气流,则形成静止锋,因而出现低温阴雨连绵、暴雨增多的天气。此外,受西南气流南支西风带中的低压槽影响,也易出现暴雨天气。台风雨一般出现在79月,台风过境,降水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每年绝大部分雨量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9%,雨水集中出现在56月份称为龙舟水,出现在89月份称为白露水,由于雨量时空分配极不均匀,易引起洪涝灾害。(2)气温、日照区域多年平均气温22.8,最高气温38.28(1994年7月2日),最低气温0.48(1967年1月17日),多年平均无霜日335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961h,最多为2320.8h,最少为1507h。(3)风速、风向常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南偏北风频率48%,偏南风频率24%,年平均风速2.3m/s,历年平均最大风速18 m/s,台风平均每年2次,最多年达7次(1967年),风力最大可达11级。4 水文峡口水闸所在的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地处亚热带(附图3),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峡口闸址以上集雨面积约734.3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772.2mm(莞城站),上游有黄牛埔、松木山及同沙等中型水库调节,流域来水量充沛,多年平均径流量18.6m3/s,多年平均来水量约5.87亿m3。流域内洪水除上游企石水闸及东城区分流一部分外,大部分由峡口水闸排出,是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中上游的防洪重要水利工程。5 土壤和动植物特征本区域的土壤处于赤红壤带。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红壤、赤红壤、水稻土、潮沙泥土和基水地(堆叠土),其垂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黄壤(高山)红壤(低山)赤红壤(丘陵)水稻土(台地、平原,包括坡积、宽谷冲积、河流冲积、三角洲沉积水稻土)潮沙泥土(平原),土壤的水平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赤红壤主要分布于区内丘陵地区及低山区。峡口水闸工程范围内植被多受人类活动影响,以农作物、人工绿化植物和次生灌草丛为主。项目所在区域的物种均为华南地区常见物种,尚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人群健康、文化、人口、矿产、文物等):1 社会经济概况东莞市总面积2465km2,管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14年7月,全市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总数597个,其中社区居委会247个,村委会350个。2013年东莞市户籍人口为188.93万人,常住人口为831.66万人,另有海外侨胞20多万人,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2014年全年东莞生产总值(GDP)5490.02亿元。东城是东莞市主城区四个区之一,位于广深黄金投资走廊中部,北依广州,南望深圳,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最快承接广深港澳产业转移,提升经济实力。辖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万,其中常住人口约20万,外来人口约30万。近年来,东城积极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成为东莞城镇圈中最具实力和活力的聚富宝地、创业热土、宜居城市之一。东城区共有工业企业1000多家,年产值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多家, 2010年,全街生产总值达230亿元,同比增长16%;国地两税税收约52亿元,同比增长13.8%;全街三级集体总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街道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5.2%。共有15个社区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万元,有11个社区两级净资产超过2亿元。2 人群健康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及卫生条件改善较好,人群健康情况良好,地方病现已消灭,近年来均未发生过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流行,疾病发病率也较低。该区域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疟疾、钩端螺旋体等,前三种为肠道传染病,后两种通过蚊虫或鼠等媒介传染。由于居住及卫生条件的关系,外来施工患传染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外地人群做好群体预防工作。3 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和矿藏据调查,项目区占地范围内目前尚未发现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及具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和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古迹。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3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项目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1水环境功能区据粤环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的划分,东引运河水环境功能现状为工、农、排,水质目标为类;东江南支流水环境功能现状为饮工农航,水质目标为III类2环境空气功能区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属1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名胜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否8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是,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在市第六水厂取水口下游1.5km范围内)环境质量状况1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水质情况1) 水环境功能区划东引运河通过峡口水闸与东江南支流相连,根据粤环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的划分,东引运河水环境功能现状为工、农、排,水质目标为类;东江南支流水环境功能现状为饮工农航,水质目标为III类(详见表4)。表4 项目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功能现状水系河流起点终点长度(km)水质目标工农排东江东引运河桥头镇建塘水闸长安磨蝶口水闸102饮工农航东江东江南支流东莞石龙东莞万江金泰17III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14270号)。峡口水闸位于第六水厂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附图4),项目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见表5。表5 本工程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情况表保护区名称和级别所在河流名称水域保护范围与保护目标陆域保护范围第六水厂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东江南支流市第六水厂取水口上游1.1km至下游1.5km之间的水域范围,长度2.6km。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取水口两侧自一级保护区边界向陆域至防洪堤外侧的陆域范围。第六水厂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东江南支流第六水厂一级水域、石龙西湖水厂一级水域之间的水域范围,长度1.8km。水质保护目标为类。自一级保护区陆域和二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向陆域纵深至防洪堤外侧向内50m的陆域范围。2) 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东引运河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表6 水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 单位:mg/L河流断面水质控制目标水质类别达标状况主要超标项目/超标倍数东引运河东城段V劣V不达标氨氮/2.82、总磷/0.54东江南支流东城段达标无评价结果可知,东引运河峡口段水体为劣V类水,不能满足水质目标要求,其中氨氮、总磷均超标;东江南支流水体为类水,水质达标。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工程东城区,属于城镇片区,东莞市城镇片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如表7所示。表7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 测 点年均浓度值(g/m3)SO2NO2PM10PM2.5东城区23476847评价标准(年平均值)二级标准60407035监测结果显示,东莞市SO2和PM10年均浓度值保持达标,PM2.5和NO2存在超标现象。主要原因是东莞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虽然逐年下降,但排放基数仍然较大,加上频繁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影响。3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东莞市区环境噪声适用区划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噪声监测数据如表8所示。表8 声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测点昼间Leq夜间Leq1#55.348.22#56.850.13#65.355.0结果显示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昼夜均超标,因此应注意做好施工噪声防护工作,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对附近居民区造成影响。4 生态环境现状工程区附近植被以人工林及农业种植群落为主,动物主要以飞禽类及两栖爬行类及鼠等小型兽类动物为主。飞禽类有麻雀、山雀、喜鹊、长毛雀、燕子、乌鸦等。两栖爬行类有青蛙及蛇类。工程区没有发现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5 人群健康东莞属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高,卫生条件改善较快,人群健康情况良好,地方病基本消灭,近年来未发生过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各种流行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本次评价对项目区流域内自然疫源性疾病、介水传染病、地方病和虫媒传染病现状进行了调查,目前该地区尚未发现与环境有直接关系的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的疾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 生态保护目标保护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工程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因本工程的实施而受到显著的影响,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环境生态破坏得到全面的恢复。2 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东引运河、东江南支流水环境不因本工程建设而受到污染,施工期的生活和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本工程涉及东引运河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工程范围内应禁止一切排污,保护饮用水源水质的安全。3 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本工程所在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保护项目周边大气环境符合功能区划要求,工程建设应不影响其正常生产、学习和生活。4 声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施工期影响范围主要为工程区周边、运输道路沿线以及施工营造布置区和渣场周围200m范围以内的区域。工程施工区及运输道路沿线声环境质量不会受到施工作业的明显影响,不致出现严重的扰民问题,施工期环境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噪声限值。工区周围的噪声敏感点控制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内。5 人群健康保护目标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人群健康得到防护,防止传染性等疾病的流行。6 主要环境敏感点水环境敏感点:东引运河及东江南支流峡口水闸段。环境空气、噪声敏感点:东岸坊村(位于水闸的东南侧278m处)。生态敏感点:本工程涉及的东引运河及东江南支流峡口水闸段水生生态。评价适用标准环 境 质 量 标 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1、施工期生活污水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物标准后回用于农田灌溉2、施工期车辆、机械冲洗废水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车辆冲洗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3、基坑废水经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回用于生产4、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总 量 控 制 指 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十二五”期间国家对COD、NH3-N、SO2、NOx四项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本工程运行期不产生污染物,所以本项目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工程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依据本工程及地区特点,工程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为施工期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施工扬尘、基坑废水,施工机械和车辆维修和冲洗产生的生产废水排放,以及施工人员进驻现场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本工程除在施工建设期产生部分污染物,运行期无污染物排放。2项目合理合法性分析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14270号),峡口水闸位于第六水厂水源一级保护区(附图4)。根据干流防洪规划报告分析峡口水闸增加净宽后,在流域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扩建峡口水闸可使峡口以上约42km河道水位下降0.3m以上,峡口水闸黄沙河口段下降幅度达0.5m,若结合峡口水闸莞龙桥河道整治工程更可使沿程水位下降约0.8m,防洪效果十分显著。此外,峡口水闸扩建后可把闸内水位提升至5.244m时开启仍能保障上游防洪安全,同时结合城区樟村水闸扩建工程,可增强城区过流能力,减少峡口水闸开启次数,从而达到保护东江饮水水源的目的,同时陆域范围不设渣场,施工营地等工程设施,本工程施工期废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或排放到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的水体。在落实有关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对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及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3 项目施工期污染物简析3.1施工期水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1) 生活污水本工程布置重建船闸工区和旧闸改造工区,高峰期施工人数为270人,平均人数为200人,主体工程工期为18个月。据调查,水电工程室外施工,可按每天人均生活用水量0.2m3,污水排放系数为0.8计。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污染物,衡量指标主要为BOD5、COD、SS和NH3-N,污水水质可参考同类工程生活污水的排放浓度,COD取250mg/L,BOD5取100mg/L,SS取300mg/L,NH3-N取50mg/L。施工期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1.73万m3。(2) 生产废水本工程机械、汽车的大中型维修委托附近的专业厂家承担,现场只设置机械车辆的小型维修和保养站。混凝土采用外购商品砼,砂石料也均为外购,故不产生砼拌和系统冲洗废水和砂石料冲洗废水,本工程主要的生产废水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维修和汽车冲洗含油废水以及施工围堰产生的基坑废水。1) 机械及车辆冲洗含油废水本工程施工期含油废水含有泥沙和石油类等污染物,其中SS最大浓度约为1000mg/L,石油类浓度约为50mg/L。本工程施工期间仅设置机械车辆的小型维修保养站。每台水电施工机械产生冲洗废水0.3 m3/d,施工机械约60台,故每天产生含油废水约18m3,施工期共21个月(按主体工程施工18个月计算),本工程施工期间共产生含油废水量约0.97万m3。2) 施工围堰基坑废水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修筑围堰,将产生基坑排水。基坑排水包括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初期排水包括基坑积水、渗水和降水;经常性排水包括围堰和基坑的渗水、降水、地层含水、基岩冲洗及砼养护弃水等。基坑废水pH值达1112,悬浮物浓度高约2000 mg/L。(3) 施工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本工程设置的施工围堰会造成水质的浑浊,对各水生生物均会造成影响,但是该影响是暂时的,其基坑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灌溉,对水源保护区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及车辆冲洗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池进行沉淀、隔油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车辆冲洗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基坑废水经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回用于生产,生活污水采用生态移动环保厕所和隔油沉淀池的方式处理后后用于农田灌溉,不会对周边饮用水源的水质造成影响。3.2 大气污染物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仅限于施工期。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淤泥临时堆存、施工车辆运输及装卸产生的扬尘,机动车辆和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以及河道清淤及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主要污染物有粉尘、SO2、NOx、烃类、H2S和NH3等。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大气污染源具有流动性和间歇性,且源强不大,污染源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