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普查设计.doc

    • 资源ID:3029771       资源大小:568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普查设计.doc

    论文题目 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普查设计系 别: 采矿工程系 专业班级: 勘查10-10 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2年 摘 要 1)摘要正文 在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以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北矿带为主,兼顾南矿带,开展普查评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在这次勘查工作中,以钻探、槽探、大比例尺地质草测为主要手段,对矿体进行追索控制,进一步了解矿体深部前景,大致查明了各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分布、品位及矿石质量等变化特征,预计控制(新增)铜资源量(333)6.47万吨,并提交了“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普查报告”。 2)关键词 萨热克铜矿、钻探、槽探、地质草测、矿体规模、产状、储量 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一)目标任务1(二)工作范围、位置交通、自然地理条件1(三)矿权登记情况2第二章 以往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2(一) 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情况2(二)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3(三) 科研工作5(四) 综合分析5第三章 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6(一)区域地质条件分析6(二)矿区地质特征10(三)矿床地质特征12(四)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评价14第四章 工作部署15(一)工作部署原则15(二)总体工作部署15(三)勘查工作具体摆布15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7(一)1:2千地质草测、修测17(二)槽探工程17(三)钻探工作17(四)采、加、化工作18(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18(六)其它研究工作19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19第七章 经费预算19(一)预算编制说明19(二)设计预算表22第八章 技术措施28第九章 预期成果28(一)预期提交成果28(二)提交成果时间28第十章 设计附图29第一章 前 言“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普查”是2005年启动2006年续作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中央专项资金项目,两年来项目取得了重大找矿进展,经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公室优选将其列入2007年继续续作项目,以新地项目办发200710号文正式下达了项目任务书。项目编号:ZYZXKC2006-13 工作性质:普查工作期限:2007年5月2008年4月(一) 目标任务 在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以北矿带为主,兼顾南矿带,开展普查评价,为下步工作提供依据。2007年具体任务是:1、以钻探为主要手段,对北矿带、-1、 -2号矿体沿走向和倾向进行追索控制,进一步了解矿体深部前景,大致查明各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分布、品位及矿石质量等变化特征,探求资源量。2、以槽探为主要手段,对南矿带地表矿(化)体进行追索控制,对矿化较好地段用少量钻探进行深部验证,大致了解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分布、品位及矿石质量等变化特征,探求资源量。3、通过大比例尺地质草测,大致查明矿化与地层岩性、构造的关系,总结成矿规律,探索新的矿化层位,指导面上找矿工作。2007年实物工作量:钻探1500米;槽探1500立方米;1:2000地质草测1平方千米。预期成果:提交可进一步工作的中型铜矿产地1处,提交铜(333)+(334)? 资源量10万吨。2008年4月提交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普查报告(送审告)。经费概算:2007年项目经费预算数110万元;(二)工作范围、位置交通、自然地理条件1、工作范围及位置交通工作区位于乌恰县乌鲁克恰提北东37千米处(插图1),该区与喀(喀什)吉(吉尔吉斯)公路有简易公路相连,交通较为方便。工作区面积约45平方千米,工作区的范围为:E74°3200-74°3800,N40°0000-40°0300。2、自然地理条件本区位于西南天山西段,海拔2500米至3600米, 总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东地段地势较高,山坡陡峭,山脊呈锯齿状,相对高差200-300米。矿区南面为卓尤勒苏河及其支流,长年流水,水量充沛。该区气候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平均温度为6.7,最高气温为34,最低气温为零下29.4,年降水量约170毫米,无霜期160至180天。多西北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主要自然灾害为雪、冰雹、地震。区内可耕地很少,草原不多,以牧业为主,工业仅有萨热克及附近的乌恰、喀什和疏勒四个煤矿,属工农业不发达地区。萨热克铜矿工作区图1 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交通位置图 图1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交通位置图(三)矿权登记情况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02年获得萨热克铜矿区排他性勘查权。勘查登记证号: 6500000330589,图幅号: K43E024011,地理坐标: E74°3400-74°3500,N40°0130-40°0145,面积0.61平方千米。勘查登记证号: 6500000611280,图幅号: K43E024011,地理坐标: E74°3600-74°4100,N40°0130-40°0400,面积29.95平方千米。勘查登记证号:6500000634959,图幅号:K43E024011,地理坐标:E74°3200-74°3430,N40°0000-40°0130,面积4.60平方千米。勘查登记证号: 6500000613106,图幅号: K43E024011,地理坐标: E74°3415-74°3600,N40°00-40°0230,面积6.74平方千米。第二章 以往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萨热克铜矿为1952-1953年中苏稀有金属公司在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所发现。新疆地质局喀什大队一分队、地质局二大队分别在1960年和1984年先后进行过矿点检查评价工作。1999-2004年,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综合分析塔里木周边中新生界含铜砂岩的成矿条件和系统对比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铜矿床的基础上,利用对乌拉根铅锌矿床勘查之机,以沉积-改造砂砾岩型铜矿成矿模式(Redbed Model)观点重新认识和初步评价了该矿床,取得了较大进展,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一) 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情况本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历史可追索到1905年,前苏联、中瑞考察团曾发现了一些有色金属和煤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苏十三航测队在本区进行了1/100万矿产普查,以后小面积的地质调查工作相对集中在西南天山西段和西昆仑山前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苏稀有金属公司在本区开展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制和出版了1:20万区域地质图和矿产图(J43-、J43-幅),发现了萨热克铜矿。1952-1953年,航测大队在区内进行过1:20万航测,1959年石油部门在进行塔里木盆地西部工作时涉及本区东部。上述工作初步提供了区域地层、构造概略资料,先后发现了乌拉根、卡拉塔什等小型铅锌矿床和一批铅锌、铜矿点。为后续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地质资料。1998年“国家305项目办”在39°40以北中国境内开展了1:20万低密度水系沉积物金属测量,1999年提交了报告,查明了该区的主要成矿元素为Au、Sr、Cu、Pb、Zn;区内存在与地层有关的以Cu、Pb、Zn为主的多元素异常;Cu、Pb、Zn、Sr异常受地层及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控制,特别是其交汇部更为明显,其中萨热克铜矿对应的异常为以Cu为主的Cu、Ag、Bi、Y组合异常,面积约为16km2。这些成果对于在工作程度较低的西南天山地区开展普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992001年,本单位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矿产评价及区域调查成果在塔里木盆地西缘划分了三个区域性成矿带:西南天山前沿成矿带(北带)、盆地中央隆起成矿带(中带)和西昆仑前缘成矿带(南带),并针对西南天山前沿成矿带(北成矿带)和盆地中央隆起成矿带(中成矿带)进行了1:20万编图,将本区与其南部的花园-杨叶一起划分为砂砾岩型铜矿成矿远景区,并再次列为突破的首选地段。2002-2004年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萨热克矿区进行了调研和预查工作,确定为砾岩型铜成矿区,列为重点工作区段。上述工作基本上查明了区内地层层序、岩性、主体构造格架,发现了一些矿点、矿化点,并对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有所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区域地质、开展区域化探积累了资料。 (二)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1960年新疆地质局喀什大队一分队在面积约0.2平方千米内进行了矿点检查工作,提交有“乌恰县萨热克铜矿区简报”,初步评价了该矿床。初步划分了三个矿体,评价了号矿体,铜平均品位0.5×10-2以上,估算矿石量36万吨,铜金属量1800吨(?)。1984年地质局二大队检查了绿色砾岩顶部的两层铜矿,还发现含金和银,但投入的工作量较少。20022006年: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本区进行了较系统的地质评价工作,2004年进行了预查,2005-2006年进行了普查,确定为砂砾岩改造型铜矿控矿区,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地质找矿成果,肯定了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及形成具有一定工业经济意义矿床的条件。2006年度完成工作量及取得主要地质成果:完成工作量:截止2006年12月份共完成地质工作量如下(见表1): 2006年度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表 表1序号项 目 名 称单位设计工作量完成工作量完成比例(%)备注11:1万地质修测Km2202010021:2000地质草测Km2111003地质剖面Km6445.54槽 探m310001200.86120.095钻探M800754.5494.36基本分析样件500504100.87物相分析件221008组合分析件221009薄 片件1012120主要地质成果:*北矿带2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ZK202、ZK203孔深部见有厚大矿体、盲矿体。*北矿带东延端发现新的富矿地段(-2矿体)。*南矿带新圈定了五层砂岩铜矿体,一层砾岩铜矿化体,对应北矿带上部层位及砾岩层位,找矿空间扩展。(1)、经过项目工作确定了萨热克铜矿为砂砾岩沉积改造型铜矿,矿化层多、层位稳定、规模大、矿化类型好,部分地段已控制的矿体品位较高,具有大型砂砾岩型铜矿找矿远景;(2)、通过地质填图和地质剖面工作确定萨热克铜矿区为一复式倒转向斜,使得南北矿带对应,推覆构造、同生断裂致富,显示沿含矿层位走向和倾向方向均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萨热克南北两翼控制矿带的展布,沿走向分段富集, -1、 -2号矿体,长600-800米,含矿层位稳定 ;沿倾向选择一定标高(2600-2700米)富集成矿,上部、-1号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下部号矿体呈透镜状产出,盲矿体,铜品位较富,存在一定的富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前景可观; 矿体长大于1000米、平均水平厚度11.79米、铜平均品位1.12%,银10.00克/吨;-1矿体长大于1350米、平均水平厚度8.67米、铜平均品位0.85%,银9.97克/吨;-2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28-44线之间,长800米,平均水平厚2.65米,平均品位1.30%,银15.89克/吨; 号矿体:属盲矿体,位于矿区中部1-6线之间,产于下白垩统第二岩性段上部层位(K1KZ3)浅灰、灰绿色含砾砂岩、砾岩、砂岩中,在ZK202孔221.95-289.94米,矿体水平厚54.92米,铜平均品位0.76%,总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展布。矿体呈层状产出,产状170°- 160°65°-56°,与地层产状一致。金属矿物有孔雀石、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结晶微细粒状,呈细脉状、稀疏浸染分布,局部呈斑块状。南矿带针对K1KZ3、K2YJ2地层中的含铜砂岩进行揭露工作,新圈定了五层砂岩铜矿体,一层砾岩铜矿化体,矿体长80- 800米,矿体厚1.26- 7.12 米,集中在18-32线的中-东部,平均品位Cu0.31%- 0.53%。产状在135°-160°8°-35°之间。对应北矿带上部层位及砾岩层位,找矿空间扩展。 (3)、矿区已初步查清岩性、岩相变化,岩相古地理、构造特征,为今后找矿打下坚实基础; 、前人化探扫面成果显示矿区南、北两翼分布有一面积大、强度高,与向斜及赋矿层位扣合很好的Cu、Ag、Pb、Ba等环状面形综合异常,前景看好。、根据矿区向斜分布特征,北陡南缓,南矿带主要是推覆断层引起,上白垩英吉沙群第二岩性段(K2YJ2)以砂岩含矿,下白垩克孜勒苏群第三岩性段以砾岩含矿,地表见有辉铜矿、孔雀石等。向南沉积水体应比北区更深,对成矿更有利,其深部是本区为具有远景的找矿区和进一步投入普查找矿的最佳地段。根据初步估算,2006年度南北矿带获得333+334级Cu金属量14.61万吨,矿石量1490.69万吨;其中2005年获得333+334级Cu金属量10.14万吨;2006年获得333+334级Cu金属量4.48万吨,矿石量508.01万吨,333级储量Cu3.58万吨、334级储量Cu0.90万吨,根据地质成果估算远景铜资源量大于10万吨。如果加大深部工程的控制,加强南矿带和北矿带东段(-2号矿体)的地表系统控制,相信矿区远景铜资源量可达中大型规模。这些工作为本次普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寻找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地质依据,明确了进一步工作目标。存在的或未解决的问题:(1)、通过本次工作,虽然按新的工业指标重新圈定了远景矿体,圈定的工业富铜矿程度较低。目前工程网度无法控制富工业矿体。(2)、由于工作周期短,地形切割大,山势陡,北矿带河东区(-2号矿体)及南矿带32线以东地表矿体的分布特征有待进一步查明,深部有待进一步验证。(3)、通过地质工作,萨热克铜矿区向斜北翼矿体地表延伸长10001950米,延深稳定,品位较均匀,有一定的富矿体存在,尤其是在向斜南翼存在后期热液的成矿条件,在地表显示较好的化探异常、地质填图确定赋矿层位已经出露,矿化显示了较好的找矿潜景,近倒转向斜核部需要进一步进行深部工程验证工作。(4)、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进行概略经济评价。进一步工作方向:矿区处于倒转向斜分布特征,加上推覆断层引起,形成上白垩英吉沙群第二岩性段(K2YJ2)以砂岩含矿,下白垩克孜勒苏群第三岩性段以砾岩含矿,地表见有辉铜矿、孔雀石等。向南沉积水体应比北区更深,对成矿更有利,其深部是将来找矿的最佳地段。1、重点应对萨热克铜矿区向斜深部、河东及南翼倒转向斜的核部进行深部地质勘查工作;查明整个矿区资源潜景、系统评价。(1)地表系统控制:主要控制萨热克铜矿区河东矿带(-2号矿体)及南矿带32线以东的矿体规模和富矿体分布,同时在有利地段加密工程,进一步控制矿体特征。(2)开展深部钻探工作,控制深部原生目标矿体矿化特征,结合矿区调查,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进行初步了解。2、在06年的基础上重点查明工业可利用的富矿体主要地质特征。3、积极开展矿区外围的找矿工作,依托已知矿体(带),对托云盆地周边有利成矿区段进行地质综合找矿,扩大找矿空间,圈定新的成矿有利靶区。4、深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型,指导区域找矿。 (三) 科研工作新疆塔里木周边地区中新生界砂岩铜矿的找矿和科研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从未间断,并且自始至终作为重点矿床类型攻关,几乎所有相关的找矿和科研工作都提及本区,并将其列为重点找矿地段。1996-1998年,国家三0五项目对该区铅锌矿和砂岩铜矿进行了调研时,对部分1:20万化探异常进行了检查,将萨热克铜矿与杰兹卡兹甘铜矿对比后认为,它们在成矿的大地构造环境、赋矿地层的岩性岩相、主要矿床特征等诸多方面十分相似,萨热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但未投入实质性的工作。这些工作有一个共同点:工作只局限于第三系含矿岩系,虽然业已发现一批铜矿点和大量可供进一步找矿线索,但未获突破。显然,白垩系的含铜砂岩的研究工作程度急需提高,以指导本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四) 综合分析1、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区在区域成矿环境及找矿勘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了依据,但在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找矿勘查方面仍然存在下列问题:(1)、在宏观上,种种迹象表明构古基底、区域构造格架、构造运动及演化、与托云盆地形成、演化及砂砾岩型铜矿的形成、演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目前的研究程度不足,所取得的基础资料很少。加强这些方面是研究有利于本区成矿模式建立、含矿性评价工作的开展。(2)、托云盆地的形成、演化与铜矿的成矿机制、分布特征需进一步深化,这是砂砾岩型铜矿成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大矿、富矿的核心问题。(3)、着重查明对主要含矿地层-白垩系的沉积旋回、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化与矿化形成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4)、同生断裂地下水循环通道、氧化还原界面等位置未查明。(5)、砂砾岩型铜矿的矿物组合分带、矿化富集规律尚未查明。(6)、南矿带辉绿岩脉与矿化层的关系是否存在后期热液叠加成矿的可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7)、萨热克铜矿富集的分带,及上铜银-下铜金,也是形成富矿的根本因素,有待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2、关键地质技术问题根据上述分析,本次工作的关键地质技术问题如下:(1)、区域构造背景及形成演化与托云盆地的形成、演化及砂砾岩型铜矿的形成、演化过程之间的关系。深化盆地演化及其与铜成矿的关系。(2)、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查明主要含矿层的沉积旋回,评价其含矿性,确定深部含矿部位;运用综合的技术方法组合,对矿(化)带进行总体评价,圈定富矿地段,探求铜资源量。(3)、重点查明同生断裂地下水循环通道和氧化还原界面等重要控矿因素的位置。(4)、运用有效的技术方法,查明矿体的扩展方向,指导勘查工作。(5)、在勘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本区砂砾岩型铜矿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指导找矿。上述地质技术问题及相关问题,是本次普查中要解决的重大技术关键。第三章 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一) 区域地质条件分析1、区域地质特征1)、大地构造环境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塔里木盆地西南中新生代坳陷西北缘的次级盆地-托云盆地。北部为西南天山海西期地层-构造带岩浆带,南部为西昆仑海西期地层构造岩浆带。托云盆地上叠于西南天山的阿赖阔克沙岭古生代岛弧带中,属中新生代继承性拉分-坳陷盆地,萨热克铜矿位于该盆地西缘(图2)。图2 萨热克铜矿大地构造位置图托云盆地处于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组断裂带交汇形成的菱形网格状构造地段,古生代末,形成盆地的雏形。三叠纪末,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复活,演化为库孜贡苏侏罗纪走滑盆地。自侏罗纪开始接受沉积,侏罗纪为一套含煤的砾岩、砂岩、粉砂岩组合的碎屑岩建造,下白垩世沉积环境稳定,物源丰富,克孜勒苏群,沿托云盆地边缘呈带状分布,沉积厚度大,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建造,包括冲洪积-河流相-滨岸相等,岩相呈韵律层规则变化,为次稳定型陆源建造。上白垩世-古近纪,托云盆地的沉积由海陆过渡相-浅海相-陆相沉积旋回组成,始新世-渐新世为陆相碎屑沉积。2)、区域地层本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古生界和中新生界(附图1)。(1)、元古界(Pt)元古界出露的地层为长城系,为一套低角闪岩相沉积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托云盆地周边的南东部和东北角,岩性为灰绿色绿泥石绢云母石英千枚岩、含白云石石英岩,其中夹碳酸盐岩薄层。(2)、古生界志留系由一套浅变质炭质千枚岩、浅变质砂岩、大理岩夹石英岩等组成浅变质岩系。泥盆系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建造;石炭系和二叠系为海陆交互、浅海陆源碎屑岩和碳酸岩夹陆相火山碎屑岩建造。(3)、中生界中生界大面积出露,为一套断陷盆地内的陆相-海陆交互相-海相-陆相碎屑沉积建造,沉积特征总体上表现为陆相-海陆过渡相-海相-陆相旋回。早白垩世早期陆相沉积以山麓洪积-河流相发育,晚期为海陆过渡相沉积;晚白垩世-古近系以海相为主。侏罗系下侏罗统(J1):分布于乌恰县北西部,呈带状、片状,岩性为:浅灰绿色砾岩、杂砾岩、砂砾岩夹砂、页岩。与下部地层为断层接触。侏罗系中侏罗统(J2):分布于乌恰县北西部及康苏东南部,呈带状、片状,岩性为:褐色砂砾岩、炭质页岩、砂岩夹煤层。与下侏罗统整合接触,与其它地层断层接触。未分侏罗系中侏罗统侏罗系上侏罗统(J2-3):分布于乌恰县乌鲁克恰提北西-北东部,呈带状、片状,岩性为:黑色炭质砂、页岩,灰绿色砂、页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与其它地层断层接触。白垩系下白垩统(K1):主要分布于乌恰县康苏乌鲁克恰提一带及其南部,呈层状、带状,岩性为:紫色砾岩夹砂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白垩系上白垩统(K2):分布于乌恰县康苏乌鲁克恰提一带及其南部,呈层状、带状,岩性为:紫色、灰绿色砂岩与泥、页岩互层。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4)、新生界渐新世末演化为陆相沉积,表现为多次海进-海退旋回。分布于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以南阿图什市北,呈带状、层状,岩性为粉砂岩、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局部夹有薄层泥灰岩。3)、区域构造区域构造十分复杂,其基本构造格架主要由北西、北东东和近东西向塔里木古基底断裂构造和帕米尔突刺状弧形构造(俗称构造结)组成。帕米尔突刺状弧形构造由前弧地带的推覆构造和侧翼的走滑断裂带组成(图3)。西半部分属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中亚诸国;东半部分位于我国境内,从北向南由外帕米尔弧、北帕米尔弧(西昆仑山)和南帕米尔弧(喀拉昆仑)3条弧形构造带组成(Burtman et al. 1993,图3)。北西向的断裂带以塔拉斯-费尔干纳右行走滑构造带为代表,北东东向构造带有中天山缝合带,近东西向构造带由一系列推覆构造、逆掩推覆构造和褶皱冲构造组成。图3 塔里木西南缘及邻区构造略图(李向东等,2000)1-构造缝合带;2-逆冲推覆构造带;3-走滑构造带;4-构造带编号-喜马拉雅-印度河缝合带;-双湖-空喀山口缝合带;-康西瓦右行走滑断裂系;-库地北缝合带;-帕米尔前缘逆冲推覆构造带;-恰曼左行走滑构造带;-塔拉斯-费尔干纳右行走滑构造带;-中天山缝合带;-塔什库尔干右行走滑构造带;-阿尔金左形走滑断裂带 4)、区域岩浆在托云盆地外围岩浆活动具有期次多、范围广等特点,有华力西期西力维尔花岗岩()、燕山晚期-喜山期幔源成因的火山岩和喜山期的托云北-麦其特基性岩体(N6)。2、区域地球化学的特征萨热克铜矿区有一编号为Hs-5的1/20万区域化探综合异常对应。Hs-5号异常是一个以Cu、Ag、Bi为主的多元素综合异常,面积约20Km2,单元素异常的套合性好,Cu、Ag异常浓集中心明显且与已知矿区位置对应较好(图4)。主要元素异常的基本特征如表2。 Hs-5号异常主要元素基本特征 表2元素最高值(10-6)面积(Km2)异常下限(10-6)异常强度分带(10-6)异常带发育情况外带中带内带Cu180203535-7070-140>140外、中、内齐全Ag0.240.080.08-0.160.16-0.32外、中带发育Bi0.54110.40.4-0.8仅有外带图43、区域矿产分布特征(1)、区域矿产分布区域上矿产的分布按大地构造位置、含矿建造演化、矿床分布特征将本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性矿带:北成矿带即西南天山构造岩浆带、中成矿带即喀什带、南成矿带即西昆仑构造岩浆带。本项目及周边矿产主要分布在中成矿带上。中成矿带主要为一与中新生代次级坳陷盆地演化关系密切的砂(砾)岩型铜、铅、锌成矿带,分布有乌拉根砂砾岩型铅锌矿、霍什布拉克铅锌矿、萨里塔什铅锌矿、花园铜矿、萨热克铜矿、大山口铜矿、滴水铜矿等、佰什布拉克铜铅锌矿、帕恰布拉克锶矿。(2)、成矿规律中新生代砂、砾岩型铜矿主要集中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周边次级坳陷盆地,椐据构造类型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稳定古陆边缘的砂岩铜矿,处于陆块增生带,成矿物质来源稳定区,沉积环境动荡,为陆相沉积,属氧化矿物相;第二类是处于陆缘坳陷区相对稳定的盆地沉积型砂岩铜矿,成矿物质多来源,多期成矿,为海相或海陆交互相,属硫化矿物相。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成矿期:第一期早白垩世,主要形成第二类砂岩铜矿,如萨热克铜矿、克孜勒萨依铜矿等;第二期为古近纪,主要形成第一类型砂岩铜矿,如花园铜矿、杨叶铜矿等;第三期为新近纪,主要形成第一类砂岩铜矿,如大山口铜矿、滴水铜矿等。在以前主要针对古近纪和新近纪的第一类砂岩铜勘查与研究,目前还未取得明显的结果,无论从矿化强度还是成矿类型看,萨热克铜矿都具备成大矿的条件,因此本次针对萨热克铜矿的普查工作(下白垩世第二类砂岩铜矿),开辟了砂岩铜矿找矿的新类型,对新疆中新生代砂岩铜矿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1)、矿区地层萨热克铜矿区中部由紫红色、灰绿色砂岩、含砾砂岩、砾岩等组成的白垩系地层,北部分别为炭质、泥质页岩、砂岩夹砾岩、灰岩的侏罗系;以绿泥石片岩夹大理岩化灰岩为主的下中志留统;北西角出露元古界钙质片岩、石英岩。白垩系、侏罗统、下中志留统、元古界都呈断层或不整合接触,总体上构成了北东走向的复式向斜构造(附图2)。白垩系由下统和上统组成。下白垩统为克孜勒苏群,下分下亚群和上亚群:下亚群(K1kz1)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包括冲积相-河流相,主要岩性为灰色砾岩、含砾砂岩,未发现铜矿化层,与下伏的侏罗系呈断层接触;上亚群(K1kz23)灰绿色细砂岩、砂岩、含砾砂岩、砾岩,为主要含矿层;上白垩统英吉沙群(K2yj1)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夹泥岩,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由老至新叙述如下。元古界Pt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北部,岩性为灰色、灰绿色绿泥石黑云母石英千枚岩、含白云石石英岩,夹碳酸盐岩薄层,粒状、鳞片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主要成份为黑云母、石英、长石;矿区内元古界地层超覆于侏罗系地层之上,出露厚度186米。下志留系S1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志留系由一套浅变质炭质千枚岩、浅变质砂岩、大理岩夹石英岩等组成,粒状变晶、变余结构,片状、千枚状构造;矿区内志留系地层超覆于上白垩统红层之上,出露厚度78米。中、上侏罗统J2-3主要分布矿区的北部,界于元古界与白垩系之间。与下覆地层断层接触。由下向上可分为三个岩性段:J2-31 岩性为灰色、灰绿色砾岩夹薄层含砾砂岩、砂岩;砾状基底支承结构,层状构造;砾石主要成份为绢英岩、石英、大理岩、砂岩等组成,砂质、硅质胶结;矿区内下侏罗统地层与下部地层整合接触,出露厚度198.64米。J2-32 岩性为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有薄层煤层。砂质、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石主要成份为岩屑、石英、长石;矿区内中侏罗统地层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出露厚度48.44米。J2-33 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灰黄色、灰色砂岩;砂质、泥质结构、薄层构造;矿区内上侏罗统地层与下覆地层断层接触,出露厚度222.92米。白垩系K分布矿区的中部,分布面积较广,与下覆地层不整合接触。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分三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K1KZ1): 灰色砾岩,砾状基底支承结构,层状构造;厚度32.12米。第二岩性段(K1KZ2): 灰色粉砂岩、砂岩、粗砂岩、含砾砂岩,砂质、砾质结构,层状造,厚度94.95米。第三岩性段(K1KZ3): 灰色、灰绿色砾岩、薄层砂岩、泥岩,砾状基底支承结构、砂质、泥质结构,厚层状。厚度172.92米。层序:灰色砾岩,砾状基底支承结构,薄层构造;层厚1.12.5米。褐红色薄层粉砂岩、砂岩,砂质结构,薄层构造,为I号矿体顶部盖层,层厚5.08.1米。灰色、灰绿色砾岩,砾状基底支承结构,层状构造。主要赋矿层位(I号矿体),层厚18.831.0米。浅灰色、灰褐色含巨砾砾岩,巨砾砾径2040,成份与普通砾石相同,胶结物中含少量铁质成份,砾石含量1530%;局部有轻微孔雀石等矿化。层厚56.1米。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砾岩,砾状基底支承结构,层状构造。主要赋矿层位,层厚13.055.2米。上白垩统英吉沙群依格孜牙组分二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K2yJ1): 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夹薄层泥岩。厚度209.87米。第二岩性段(K2YJ2): 紫红色石英砾岩、石英砂岩。厚度50米。第四系砾石、砂、泥为河谷冲积物,坡积物。(2)、赋矿地层特征本区的赋矿地层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上亚群(K1kz3),为白垩纪-古近纪多次海进-海退旋回中的第一旋回产物,沉积厚度>1200m。下部为灰绿色砾岩夹含砾砂岩,厚50-100m;中部:灰绿色粉砂岩、红色砂岩、长石砂岩(灰白色,厚1-20m)、和薄层灰绿色砾岩、含砾砂岩,总厚度为5001000m;上部为灰绿色砾岩、紫红色砂岩、泥岩等,厚150-180m。下白垩统上段的浅色层铜矿化普遍,业已发现两层含矿层。灰绿色砾岩为下部的主要含矿岩石,具有颗粒支撑结构,条带状构造。砾石为灰色、灰绿色、紫红色的砂岩、泥灰岩及石英,粒度0.220厘米,磨圆度中等,含量60%,基底式充填胶结,胶结物为灰绿色砂岩和硅质成分。2、控矿向斜及断裂系统矿区褶皱构造总体方向为北东向的向斜构造,控制了矿带展布,在南翼地层急聚倒转,主要是推覆断层引起,并造成下白垩统部分缺失,上白垩统多层砂岩矿化,出露的下白垩统砂砾岩亦具有矿化,这与北翼对应。向斜核部地层为上白垩统(K2YJ)紫红-灰白色粉砂岩、砂岩,两翼地层为下白垩统(K1KZ)灰绿色砾岩、含砾砂岩、砂岩。区域上北西向的逆冲推覆断层从矿区南部的白垩系与老地层之间通过,致使部分含矿地层与矿体掩埋。此外,还有沿元古界与古生界和中生界接触界线的一系列断层,这些与古老基底有关的断裂属区域上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所组成的菱形网格状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是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3、脉岩特征矿区内岩浆岩主要分为辉绿岩,呈岩墙、岩脉的形式出露,分布于上白垩统地层中,有顺层产出的,也有切层侵入的;主要岩石成份为辉石、长石、角闪石;出露宽0.51米,延长201000米。辉绿岩脉及上下盘砂岩有退色变质及铜矿化现象。其它侵入岩及火山岩均未见出露。4、矿区地球化学特征1:25000次生晕Cu、Ag、Pb、Ba异常吻合较好,浓度分带明显,对称分布于向斜南、北两翼,与矿带展布一致,异常带长约4千米,宽约2.5千米,异常面积达4Km2。Cu一般167.5×10-6、最大值2850×10-6 ,Ag一般306×10-9、最大1805×10-9 ,Ba一般872×10-6、最大1554×10-6 ,Pb一般101×10-6、最大499×10-6,Zn一般99.6×10-6。显示含矿层及向斜具有良好的成矿、控矿性,从而扩大了该区的找矿空间和找矿远景(附图2)。(三) 矿床地质特征1、主要矿体特征(1)北矿带萨热克铜矿北矿带受下白垩统上部灰绿色砾岩、条带状、层纹状硅化较强的灰绿色含砾砂岩或砂岩控制,长大于4千米,宽70150米,据矿化特征分为两层,目前控制上部层长大于1500米,宽50-100米,具辉铜矿化、孔雀石化、硅化较强,局部易形成块状矿石。下部层长2000米,宽20-40米。其间为厚0.28米的砾岩或砂岩,矿化弱。对应上、下矿化层可分为两个矿体,总体近北东南西向展布。矿体长大于1000米、平均水平厚度11.79米、铜平均品位1.12%,银10.00克/吨;-1矿体长大于1350米、平均水平厚度8.67米、铜平均品位0.85%,银9.97克/吨;-2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28-44线之间,长800米,平均水平厚2.65米,平均品位1.30%,银15.89克/吨; 号矿体:属盲矿体,位于矿区中部1-6线之间,产于下白垩统第二岩性段上部层位(K1KZ2)浅灰、灰绿色含砾砂岩、砾岩、砂岩中,在ZK202孔221.95-289.94米,矿体水平厚54.92米,铜平均品位0.76%,总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展布。矿体呈层状产出,产状170°- 160°65°-56°,与地层产状一致。金属矿物有孔雀石、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结晶微细粒状,呈细脉状、稀疏浸染分布,局部呈斑块状。2号勘探线施工3个钻孔,6号勘探线施工1个钻孔,14号勘探线施工1个钻孔,深部钻探见矿情况如下(见表3):钻孔见矿情况一览表 表3钻孔编号见矿深度(米)控制斜深(米)穿矿厚度(米)矿体水平厚度(米)平均品位(×10-2)矿体编号CuZK20165.952003.514.241.95118.112556.006.361.10-1132.112602.002.640.19矿化层计11.5114.291.12ZK202142.093204.364.920.38195.953807.007.910.46-1221.9540055.9954.920.76计67.3467.750.70ZK203193.7214530.0142.051.30250.651408.7812.280.38-1计38.7954.331.09ZK601114.893102.002.040.36计2.002.040.36ZK1401112.844303.272.400.62-1计3.272.400.62(2)南矿带矿带长大于1000米,产于上白垩统第二岩性段(K2yj2)上部地层的灰白色含铜砂岩中和下白垩统第三岩性段(K1yj3)上部灰绿色砾岩中,总体近北东南西向展布。目前新圈定了五层砂岩铜矿体,一层砾岩铜矿化体,对应北矿带上部层位及砾岩层位,

    注意事项

    本文(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普查设计.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