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
资源ID:3028848
资源大小:74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管理局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二一二年十月报告书主要内容摘要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及背景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工程是是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中“横-9”苍梧至龙州(水口)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公路网普通干线“十二五”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本项目的修建大大加强了沿线乡镇与南(宁)柳(州)高速、都(安)南(宁)高速、南(宁)百(色)高速、武鸣至南宁城市大道(在建)、G210、G322、G324间的联系,对进一步完善广西公路网,提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广西公路网的功能与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主要建设内容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工程位于宾阳县、武鸣县和隆安县内,路线起点位于宾阳县思陇镇长塘附近G322国道K749+100处,与G322国道相接,终于隆安县那桐镇南(宁)百(色)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连线处,路线整体走向自东向西。路线主要控制点有:宾阳县思陇镇,武鸣县太平镇、双桥镇、宁武镇,隆安县丁当镇。路线全长103.403km,其中旧路改扩建路线约78.04km,新建路线约25.363km。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建设内容: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及防护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为66067.9337万元。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项目共占地293.47hm2,其中永久占地256.88hm2,临时占地36.59hm2;占地类型包括水田、荒草地、旱地(坡耕地、梯地)、林地、果园及建筑用地等。土石方挖方总量为133.25万m3,回填方126.07万m3,废弃方27.49万m3(其中永久弃方8.12万m3,路基、施工便道和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20.37万m3)。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指标名称单位A2K0+000A2K3+576K3+500K43+037CK43+037CK66+122K68+200K105+405 1地形类别重丘区微丘区2公路等级二级3设计速度km/h604路基宽度m105行车道宽度m2×3.56停车视距m757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8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259不设超高平曲线最小半径m150010最大纵坡%611最小坡长m15012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013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40014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015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0001.3规划符合性拟建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是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中“横-9”苍梧至龙州(水口)路线的重要组成路段,与广西区公路省道网规划相符。本项目与南宁市宾阳县思陇镇总体规划(2008-2025)、武鸣县双桥镇总体规划(20092025)、武鸣县宁武镇总体规划(2007-2025)、隆安县丁当镇总体规划(20102030)等规划均相符。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对村庄、学校、卫生所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对村庄、学校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主要地表水体。本项目对地表水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桥梁建设产生的悬浮物;一般悬浮物在河流中流经1500m后可衰减至原背景值,因此将本公路桥梁跨越中、小河的上游100m和下游1500m水域确定为本公路跨越水体的评价范围,大河缩短至上游100m和下游1000m水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为主;对地下水饮用水源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生态影响评价:评价范围为路线中心线两侧各300m区域;涉及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路段,调查范围扩大到整个保护区。2.2 生态环境(1)评价区植被以农作物、用材林、针叶林等人工植被和灌丛为主,工程占用基本农田约18.43公顷,不涉及对公益林的占用。(2)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发现野生重点保护植物樟树36棵、金毛狗5丛、古树19株。其中7株樟树、5丛金毛狗和1株大叶榕位于拟建公路红线范围内。(3)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分布国家I级野生重点保护动物蟒蛇,国家II级野生重点保护动物虎纹蛙、大壁虎、雀鹰等9种,主要分布在分布自治区级野生重点保护动物黑框蟾蜍、沼蛙、泽蛙、三索锦蛇、喜鹊、豹猫等36种。以上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内,拟建公路没有穿越以上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4)项目所在的南宁市宾阳县、武鸣县和隆安县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项目区土壤侵蚀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吨/(平方千米·年)。2.3 环境空气拟建公路经过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路段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其他区域执行二级标准。评价布设6个大气现状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值可分别满足一级和二级标准要求。2.5 声环境评价选取14处敏感点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监测敏感点均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监测结果表明:有3处敏感点出现轻微的噪声超标,思陇镇平安村小学临路第一排夜间超标1.2dB(A),太平镇林圩村临路第一排昼间超标1.4dB(A)、夜间超标2.8dB(A),梁新幼儿园昼间超标1.4dB(A)、夜间超标0.1dB(A)。拟建公路在太平镇至武鸣县城旧路K42+100处设置1处噪声监测断面,在无声障阻碍的情况下,离公路红线距离40米以外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昼间标准,距离公路红线60m以外可以达到(GB3096-2008)中的2类夜间标准。2.4 地表水环境项目跨越的地表水体依次为宾阳县境内的那贵江,武鸣县境内的回头江、那方河、双桥河,隆安县境内的武鸣河,评价河段均以灌溉功能为主。监测结果表明,回头江和武鸣河评价河段pH值、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氨氮、石油类等指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悬浮物浓度满足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三级标准;那贵江、那方河、双桥河水量较少,河道较窄,且沿岸人口较密集,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倍数为1.071.45,其他指标均可达标;那贵江的氨氮有轻微超标,超标倍数为1.4。2.5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太平镇凤阳地下水取水口和准保护区范围内林圩屯、兰农屯和凤阳村的4个居民水井的水质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1)拟建公路K76+100K77+800由广西三十六弄陇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附近经过,与缓冲区最近距离约130米(之间无实验区相隔);该区域还连片分布有较典型的南亚热带岩溶石山季雨林。(2)评价范围分布声环境保护目标50处(居民点41处、学校8所、卫生所1所)。(3)根据宾阳县清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报批稿),公路A2K0+000A2K2+250路段位于该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距离六盘水库引水口约3千米,距离清平水库取水口约9千米;公路A2K0+000A2K1+500段沿思陇镇引洪渠布线,且在与国道G322连接处设置互通立交上跨该渠。 公路K41+200右侧约330米处为凤阳水厂取水口(位于天然泉水出露点,区域水位埋深在10米以上),根据武鸣县太平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送审稿),拟建公路K35+750K43+000位于准保护区范围内,经保护区路段两侧无其他天窗、漏斗或者泉水出露点分布。隆安丁当镇有新取水口和旧取水口,均为地下水取水口,目前丁当镇水厂同时从该2处取水口取水。武鸣县宁武镇有1处取水口,取水类型为地下天然泉水出露点,区域水位埋深在10米以上。3.2 生态影响及措施环境影响预测(1)项目永久占地256.88公顷,造成生物量损失3094.66吨,通过公路绿化可弥补部分损失的生物量;不会导致区域植被类型消失,也不会导致评价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2)拟建公路K76+100K77+800从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外侧经过,距缓冲区约130m。项目的建设对野生动物原有的活动范围产生一定的干扰、阻隔,但不会造成物种数量的大量减少和消失,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项目丁当大桥设有1处水中桩基,施工对水生生物环境有短期影响,其余桥梁不设水中墩。(3)工程拟设4处取土场、10处弃渣场及10处临时堆土场,从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选址基本合理。主要环保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取弃土场、临时占地、施工营地按水体保持方案做好相关措施,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2)对公路K29+300K29+380处左侧的5丛金毛狗和K29+200K29+400处右侧的4棵樟树进行移栽,其余位于项目红线内保护植物和古树进行路线避让措施,并对公路20米范围的10棵古树在施工前用铁栅栏对进行临时保护,施工期间增加洒水频次。(3)禁止在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附近路段(K76+100K77+800)设置施工营地、临时堆土场等临时施工占地;营运期在该路段设置禁鸣和减速标准,并设立告示牌;同时种植密植林带以减轻车辆噪声、尾气和灯光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影响。3.3 环境空气影响及措施环境影响预测(1)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影响。(2)根据预测结论,至营运远期,项目经过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K77+100K78+800路段的NO2、CO日均浓度及小时最大浓度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要求;根据类比分析,项目其他路段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的NO2、CO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主要环保措施:(1)在易产生扬尘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减轻扬尘污染;施工散料运输车辆加盖蓬布和物料加湿等,物料堆放时加盖蓬布。(2)设置有混凝土拌和站、储料场的施工营地,下风向300米范围内不应有敏感点分布;混凝土拌和设备应配备除尘装置,并注意对拌和站及周边洒水降尘,且不能设置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3.4 声环境影响及措施环境影响预测(1)施工期在土石方施工阶段,预测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距声源30米以外低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2)75dB(A)限值,夜间在300米以外可低于50dB(A)标准限值;昼间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在距声源50米以外可低于75dB(A)限值;夜间在350米以外可满足55dB(A)标准限值。预测施工场界昼间最大超标15 dB(A),夜间最大超标35 dB(A)。(2)营运期至营运远期,拟建公路思陇镇、双桥镇和宁武镇总体规划路段打2类区标准的距离分别为公路中心线外75m、72m和70m。与南宁武鸣城市大道交叉口区域距离本项目中心线两侧达到2类区标准的最小达标距离为80m。至营运中期,工程沿线受交通噪声影响的超标人口合计758人/176户。声环境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如下:全线执行4a类、2类区标准的21个敏感点中,昼间均达标,4a类夜间远期噪声超标值幅度在1.28.9dB(A),超标值最大的敏感点为富灵村;2类夜间远期噪声超标值幅度在0.75.0dB(A),最大超标敏感点为平安村、螺山屯、兰农屯、小砵屯。全线执行2类区标准的20个敏感点中,昼间中期均达标;夜间有7个敏感点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幅度为0.76.2dB(A),超标值最大的敏感点为栏蒙屯。全线涉及学校有8所,中期其中坛李小学夜间噪声超标2.0dB(A),螺山小学超标4.5dB(A),林琅小学超标8.2dB(A),平陆小学超标9.9dB(A),梁新幼儿园超标11.4dB(A),其余学校噪声达标。板潘卫生所昼、夜噪声达标。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路段昼间达标,夜间超标1.99.9dB(A)。主要环保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300米范围内有敏感点分布的施工区,禁止夜间和中午施工作业及物料运输;与敏感点距离较近的施工现场,应在场界处设置2米高的铁皮挡板进行降噪;高噪声机械设备的施工集中安排在昼间;对临近敏感点的施工便道,通过限速、加强道路平整和夜间禁鸣等措施,降低车辆运输交通噪声影响;在中考、高考期间、在靠近学校路段严禁一切施工行为。(2)对沿线营运中期超标的建筑采取换装通风式隔声窗、铝合金玻璃窗和加装密封条等措施进行降噪,其中换装通风式隔声窗1252平方米,在铝合金玻璃窗基础上加装密封条12066米,总降噪措施费用合计101.736万元。(3)沿线政府应做好公路沿线建筑的规划布局,思陇镇总体规划区路段中心线两侧75m、双桥镇总体规划区路段中心线两侧72m、宁武镇总体规划区路段中心线两侧70m以及南宁武鸣城市大道交叉口区域距离中心线两侧80m范围以内,不宜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居民集中居住区等敏感建筑物。该范围内如要布置,则应做好墙体和窗户的降噪措施,以及合理设计建筑物结构,使其声环境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3.5 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措施影响预测(1)饮用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废水若不经处理任意排放,可能对水源地水质有短时不利影响。(2)新建丁当大桥设置1处水中桩基;其他中桥、小桥跨越的水体河道较窄,不设置水中桩基。桥体施工将不可避免对水体产生影响,但影响暂时,随着工期结束而结束。(3)项目全线拟布置施工营地4处,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用做农肥。主要环保措施:(1)涉及水源地保护区的A2K0+000A2K2+250路段和K35+750K43+000路段在施工中通过设置临时截排水及沉淀池,路面径流经截排水沟汇入沉淀池后排放;同时,上述路段设置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共设置事故应急池32处。在沿河路段和邻近水源保护区路段应设置警示牌和防撞栏,以减小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以上路段发生翻车等事故污染水质。(2)桥梁施工产生的垃圾及弃渣要及时清运,不得在河岸堆放,避免雨水冲刷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3)施工生活污水及营运期养护站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4)弃土场、预制场、拌和场、堆料场等临时用地不得设置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3.6 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措施影响预测(1)拟建公路穿越太平镇凤阳地下水准保护区,该路段无高填深挖,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均在该路段路基挖深以下区域;该保护区内设置付灵小桥,无水中墩,施工不会涉及扰动地下水。综合而言,本项目路基挖填方不会造成凤阳地下水水源水量减少或水位下降。(2)拟建公路经过武鸣县宁武镇和隆安县丁当镇取水口,但不涉及其保护区范围,且附件路段无高填深挖。主要环保措施(1)建议下阶段工作中,加强付灵小桥附近路段详细地质勘察,查明桥址处的地下岩溶管道分布情况,以避免桥梁基础施工中对地下岩溶管道造成破坏。(2)施工阶段应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严禁设置施工营地、弃渣场、预制场、拌和场、堆料场等临时用地。3.7 固体废物项目永久性弃渣133.25万m3,如未合理安排弃土场或施工单位将产生的弃渣随意堆放,很容易造成废方、废渣沿施工区两侧无规划分布,使弃渣水土流失难以控制,对弃渣点周围生态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运输车辆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装载的货物、乘客丢弃的物品等,其形式为沿公路呈线性分布。由于本公路建成后由南宁市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公路全线进行养护,在对公路进行养护的同时,也对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故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不大。3.8 风险评价根据预测,至营运远期,清平水库水源保护区路段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概率2030年为0.051007次/年,太平镇凤阳地下水水源保护区路段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概率2030年为0.14473次/年。在落实相关风险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公路运行带来的风险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3.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为66067.7348万元,环境一次性投资费用初步估算为835.71万元,环保一次性投资占整个项目投资的比例为1.26%左右。本公路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对环境而言,有利有弊,本项目的环境效益远远大于环境损失,故从环保角度来看项目是可行的,环保投资具有成效。3.10 环境监测与管理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监测敏感点、项目和因子,频率计组织实施见表2。项目施工和运营期要严格按照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落实。表2 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备注噪声环境空气地表水施工场界噪声TSP悬浮物、石油类思陇镇平安村小学坛李小学坛李屯螺山小学天马村板潘卫生所林琅小学太平镇林圩村平陆小学梁新幼儿园宁武镇梁新小学新甫新濑派屯华岳小学丁当镇东三村那贵江拟建狮平小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500m回头江拟建天马中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500m那方河拟建那方小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500m双桥河拟建双桥小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500m武鸣河拟建丁当大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000m监测频率及要求1噪声:每天测量2次,昼间、夜间各侧1次,分别在车流量平均时段、高峰时段测量,每次测量20min,连续测量2d。同一个噪声敏感区的测量点位应同步测量。2地表水:每特征年监测1次(枯水期),每次2d,每天1次。3环境空气:每特征年监测1次,每次3d,TSP连续12小时,NO2连续18h。表3 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机构噪声环境空气地表水LAeqTSP、NO2CODCr、石油类、BOD5、NH3-N思陇镇平安村小学环境监测部门坛李小学环境监测部门坛李屯环境监测部门螺山小学环境监测部门天马村环境监测部门板潘卫生所环境监测部门林琅小学环境监测部门太平镇林圩村环境监测部门平陆小学环境监测部门梁新幼儿园环境监测部门宁武镇梁新小学环境监测部门新甫环境监测部门新濑派屯环境监测部门华岳小学环境监测部门丁当镇东三村环境监测部门那贵江拟建狮平小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500m环境监测部门回头江拟建天马中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500m环境监测部门那方河拟建那方小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500m环境监测部门双桥河拟建双桥小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500m环境监测部门武鸣河拟建丁当大桥桥位上游100m、下游1000m环境监测部门监测频率及要求1噪声:每年1次,每次2天,每天测量2次,昼间、夜间各测1次,分别在车流量平均时段、高峰时段测量,每次测量20min,连续测量2天。同一个噪声敏感区域的测量点位应同步测量。2环境空气:每年1次,每次3d;TSP连续12h,NO2连续18h。3地表水:每年1次,每次2d,每天1次。4.公众参与评价采用网上公示、建设地点张贴布告等方式公开项目环境信息,在工程涉及的沿线居民区及学校发放100份个人公众意见调查表(收回有效表94份),94.68%的被调查者同意该公路的选线、走向,无人持反对意见;91%的被调查者在同意在采取各项环保措施情况下,支持项目建设。调查结果表明该项目的建设得到绝大多数人支持。另外对思陇镇水厂所在的思陇镇人民政府和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征求意见,2处单位均表示在污染防治措施得到充分落实的情况下,愿意支持配合项目的推进和建设工作。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宾阳(思陇)经武鸣至隆安(那桐)公路工程”是南宁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规划建设的公路之一,是广西路网规划的重要建设项目。从交通区位等级、国家主干线公路布局看,本拟建项目都是国家和广西第二批优先建设的项目,它是连宾阳至隆安的重要组成路段,同时此项目是宾阳县、武鸣县和隆安县区域地方公路主骨架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修建本公路对完善南宁市路网布局、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南宁市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于施工期,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加强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教育,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尽可能减少项目建设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项目穿越宾阳县清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和武鸣县太平镇凤阳地下水保护区,2处路段方案分别得到南宁市人民政府和武鸣县人民政府的同意,在加强本环评提出的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控制措施,落实防治方案和应急计划建设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总体而言,拟建公路社会效益明显,其建成营运将完善国家和地方交通设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本评价所提出的环保措施、环保投资全部落实的情况下,建设和营运不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大的不利影响;本项目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6.公示主要事项及联系方式6.1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调查范围:受项目建设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关注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主要事项: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报告提出的对策及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6.2 起止时间和联系方式请您在公告发布后10日内,将您的意见或建议通过来信、来访、发邮件等方式反映给环评单位或建设单位:6.3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管理局联系人:梁军联系电话:0771-3906009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友爱南路26号6.4 环评单位联系方式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地址:南宁市高新二路6号邮编:530007电话:0771-2311598联系人:庞南柱电子信箱:pnz122公众参与篇章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可以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过程更加科学民主,有助于环境保护措施和有关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给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和公众带来益处;公众对项目的各种意见、看法和建议都能体现在公众参与的结论中,因此公众参与能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加完善和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此外,公众参与可使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它作为一种协调工程建设和社会影响的手段,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起到了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尤其是对大型建设项目和对自然环境和对社会环境环境影响大的项目。公众参与可使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测分析更加完善,提出的建议更加合理。2 公众参与调查2.1 调查范围及调查对象结合本项目特征,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项目沿线与本工程直接相关的群众:主要为沿线乡镇、行政村及学校代表,和可能受到征地拆迁影响的群众;包括乡镇政府机关干部、居民、农民、教师、商贩等。2.2 调查内容1、沿线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建设所持的态度;2、沿线单位和个人对路线方案、走向的意见和建议;3、沿线单位和个人对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安置的态度和意见;4、沿线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的态度。2.3 公众参与的形式及内容(1)现场调查采用公众意见征询表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组人员首先向被调查对象详细地介绍该拟建公路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规模、路线走向以及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再由被调查人自愿填写公众意见征询表的形式口头发表看法并由调查人记录备案,最后通过整理、汇总进行分析。调查表分两种形式,调查表格式及调查对象的填表情况样本详见附件8,现场公众参情况见图1。图1 公众参与情况示意(2)网上公示于2011年7月7日在广西交通厅网站(图2 公众参与第一期环评公示局部网页2.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与分析报告书简本于2011年11月28日在广西交通厅网站(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查阅简本的方式、期限征求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图3 公众参与环评简本公示局部网页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与分析3.1 调查对象组成本次调查发放调查表100份,回收94份,沿线群众和政府单位对本项目十分关注。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见表4,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态度和意见反映情况统计见表5。表4 项目沿线公众参与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内容人数(人)占填表人数的比例(%)性别男7680.85女1819.15年龄20岁以下22.132130岁88.513140岁2526.604150岁3436.1750岁以上2526.60文化程度初中以下44.26初中高中6265.96专科大学2829.79硕士及以上00.00沿线村镇与企事业单位村镇思陇镇44.26太平镇2021.28双桥镇平稳村22.13双桥镇社区1111.70双桥合美村44.26双桥平福村11.06宁武镇梁新村44.26宁武镇双卢村33.19宁武镇新甫村55.32宁武镇张郎村33.19丁当镇街道66.38丁当镇新濑派66.38丁当镇旧濑派66.38丁当镇敢岳村66.38企事业单位思陇镇政府1111.70双桥镇政府22.13思陇镇人民政府集体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集体职业农民6771.28干部/公务员1313.83工人/职员44.26教师11.06自由职业者/其他99.57从表4可知,被调查者中男性占总人数的80.85%,女性占19.15%;被调查者中3050岁人群占总人数的62.77%,也正是该年龄段人群对拟建项目建设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为关注;被调查者文化素质水平适中,初中高中学历人数占总人数65.96%,专科大学学历人数占总人数29.79%,农民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71.28%,本项目沿线经过较多的村镇,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农民、地方政府干部和自由职业者,符合实际情况,代表了当地最广大群众。针对项目穿越清平水库水源二级保护区,思陇镇人民政府表示同意路线走向,对公路建设没有意见;路线经过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三十六弄片区的缓冲区,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意路线走向,对公路建设没有意见。综上所述,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结果可信。表5 项目公众参与意见调查统计结果征询项目选答内容人数(人)所占比例(%)1、是否了解本项目的相关情况不了解00了解一些4547.87了解4952.132、项目建设区域的目前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多选)大气污染3234.04水质污染1212.77噪声3941.49生态破坏1819.15其它77.45环境良好2122.343、您认为项目施工期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是什么?(可多项)噪声4345.74空气污染3739.36水环境污染99.57破坏生态环境1212.77破坏沿线景观1010.64施工导致出行不便4244.684、建议采取以下哪些环保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期5255.32采用先进施工工艺3638.30加强管理3638.30工程治理2021.28其它22.135、您认为项目营运期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是什么?(可多项)废气3132.98水质污染1617.02噪声5558.51固体废物2223.40事故风险2728.72其它1010.646、建议采取以下哪些环保措施?加强公路绿化5962.77设置隔声墙1617.02安装隔声窗1515.96迁建00.00其他44.267、正常生产/生活是否受本项目施工及营运的影响?不会2122.34会,但很小6771.28会,很大66.388、如你家农用地因项目建设被征用,您希望的补偿方式:重新调配土地2526.60一次性现金补偿5760.64经培训变更职业99.57其他33.199、是否同意该公路的选线、走向?同意8994.68反对00.00无所谓55.3210、在采取各项环保措施情况下,是否支持项目建设?支持9196.81反对00.00无所谓33.19公众其他观点和要求:1、 施工时间尽量避免扰乱居民正常休息;2、 加强施工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因素,并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开始施工3、 施工期间搞好绿化, 保护现有的环境卫生。由表5项目公众参与意见调查统计结果,公路沿线群众意愿归纳如下:(1)52.13%的被调查者了解本项目,47.87%的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了解一些。(2)全部被调查者中,94.68%的人同意该公路的选线和走向,5.32%的人表示无所谓;96.81%的人愿意支持或配合本公路的修建,3.19%的人表示无所谓,这表明虽有部分沿线居民对本项目还不够了解,但本项目的建设得到当地公众的普遍支持。(3)41.49%的被调查者认为噪声影响为本项目区域当前最主要的环境问题,45.74%和44.68%的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影响是噪声影响和施工导致出行不便,58.51%的被调查者认为营运期的主要影响为交通噪声的影响。(4)55.32%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期的方式对环境进行保护,38.3%的被调查者希望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加强管理的方式对环境进行保护。营运期保护措施中,62.77%的被调查者希望加强公路绿化,而17.02%和15.96%的被调查者则希望采取设置隔声墙和安装隔声窗的措施减少公路营运期对其的影响。(5)60.64%的被调查者对征地安置补偿工作的要求是经济补偿,而26.6%的被调查者希望重新调配土地,剩下被调查者希望变更职业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偿。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做好征地、折迁安置及补偿政策的宣传工作(6)71.28%的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和营运会对其造成影响,但影响不大,为了减小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沿路居民的影响,需采用相应有效的保护措施。4 公众参与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和建议4.1 对项目沿线的公众参与意见1、被调查者支持项目建设,认为该工程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好事,对改变该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2、本工程涉及征用部分土地和拆迁部分房屋,被征地拆迁户均希望能够得到合理赔偿,保证其拆迁后的生活质量不会降低。公路建设部门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意义,希望少部分群众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区域社会的利益中,有了公路的发展,区域的经济才能得到发展;有关拆迁安置和征地补偿政策,保护拆迁户的权益,争取广大公众对本项目的理解和支持。在拆迁安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办事,补偿费一定要落实发放程序,确保发到群众手中。3、调查中,居民认为公路的施工噪声将会对他们生活有影响,另外空气污染和出现不便也是居民比较关心的问题,他们建议合理安排施工期、加强管理和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来减少施工造成的不便。因此对于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噪声和扬尘的防护,特别是靠近敏感点的路段,设置隔声板围挡,并经常洒水。4、居民认为在营运阶段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噪声,大部分公众希望通过公路绿化的措施来减轻噪声污染。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公路绿化需占用公路两侧的土地,另外要达到降噪效果,绿化树木要种得较为密集,如此将造成沿线行车的视线障碍,易造成交通事故。根据噪声的预测,大部分敏感点在营运期噪声超标不严重,通过加封铝合金窗的密封条可达到降噪效果;而噪声超标严重的敏感点设置通风式隔声窗后将很大程度上减低噪声的影响,满足居民生活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议采用加封密封条和安装通风式隔声窗作为降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