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反射ppt课件.ppt
Voita运动发育治疗法,Vojta运动发育治疗法,简称Vojta疗法,是德国学者Vaclav Vojta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创立的治疗法。它是让患者取一定的出发姿势,对身体特定部位(诱发带)给予压迫刺激,诱发出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个移动运动促进手法的总称,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并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因而又称其为诱导疗法。,发育分期,Voita根据发育规律,将婴儿姿势发育分4期。第1屈曲期:06周;第1伸展期:6周4个月。第2屈曲期:58个月;第2伸展期:912个月。,Vojta反射实际上也是一种婴儿反射,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及年龄增长,有明显的消长规律。该反射出生时存在,但不完善,随着中脑及大脑皮层的不断发育成熟,以及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出现而不断完善。,03个月的婴儿主要受原始反射的支配,在姿势反射的反应中除了Moro与紧张性颈反射样应答反应之外,多数是依重力下垂而无明确反应。46个月的婴儿由于有了立直反射及第2屈曲期的到来,姿势反射才明确出现,以屈曲的应答反应为主。7个月以后的婴儿,由于平衡反射的出现及第2伸展期的到来,姿势反射更加完善,主要以伸展的应答反应为主。,Voita七种姿势反射,Vojta利用七种姿势反射,衡量小儿的发育是否正常,早期发现异常,可早期诊断脑性瘫痪及脑损伤性疾病,方法简单、诊断准确、无损伤,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已被许多国家采用。,一、拉起反射,诱发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头正中,检查者面对患儿,将两手拇指从小儿手掌尺侧伸入小儿的手掌中,用其余四指固定小儿腕部,注意勿触碰小儿手背.当检查者确定小儿发生手握持反射后紧紧地握住检查者的拇指时,将小儿用力从床上拉起,使躯干与床面成45度时,观察小儿头部与下肢的变化,相:(06周)表现:小儿头背屈,两下肢轻度外展屈曲.,正常反应,a相:(7周一3个月)表现:拉起时,躯干屈曲,头颈在上部躯干延长线上,双下肢稍向腹部屈曲。b相:(46个月)表现:拉起时躯干进一步屈曲,头颈前屈,下颏抵胸,双下肢屈曲,大腿可抵腹部。标志着第二屈曲期发育成熟。,相:(78个月)表现:躯干伸展,用坐骨结节支撑体重,肩外展,被拉起时,上肢屈曲有用力的表现,头抬高,下肢半屈曲半伸展,并略抬高。相:(9一12个月)表现:躯干伸展充分,以骶椎为轴,上肢用力主动拉起,下肢轻度外展,伸展不动,足背屈,足跟贴床。,异常反应,头极度背屈.拉起时,头向后方呈极度背屈状态,多为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头极度背屈,下肢硬性伸展,拉起时呈角弓反张状态,似拱形桥,所以又称桥状拉图.,脊柱与四肢硬性伸展,拉起时全身似木棒,无髋关节的分离动作,又称棒状拉起.头背屈、四肢极度屈曲.各相指标较同龄儿延迟.,二、立位悬垂反射,诱发方法 小儿取俯卧位,检查者双手扶持小儿腋下,将小儿垂直提起,注意不要触碰小儿背部,注意观察两下肢动作反应。,正常反应,a相:(03个月)表现:两下肢呈弛缓性半伸展,半屈曲状态。b相:(47个月)表现:两下肢主动屈曲向腹部.相:(712个月)表现:两下肢主动的自由伸展.,异常反应,双下肢内收、内旋、硬性伸展,交叉尖足,多见于痉挛型脑瘫两侧下肢一侧伸展,一侧屈曲,这是受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所致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或上下肢全呈屈曲状态.,三、俯卧悬垂反射,诱发方法 小儿取俯卧位,以手掌托住患儿胸腹部至空间位,头居中、身体水平位。观察头颈、脊柱和四肢。,正常反应,相:(06周)表现:头颈、脊柱和四肢弛缓屈曲。相:(7周4个月)表现:颈对称伸展至肩的高度,躯干、四肢轻度屈曲。相:(4 12个月)表现:颈对称伸展、抬头,躯干逐渐伸展,至6个月时到骶椎。下肢轻度外展、轻度伸展或屈曲,上肢弛缓性屈曲。,异常反应,(1)手握拳吃手,上肢屈曲紧贴胸部,下肢硬性伸展(2)上下肢均呈伸展状态,这是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所致,(3)头与四肢下垂,脊柱上凸,呈倒“V”字形,多为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或者脊髓性肌营养不良疾病的特点(4)头背屈、脊柱与下肢呈硬性伸展、下肢交叉、尖足、角弓反张,四、Collis水平反射,诱发方法:使小儿仰卧位或者侧卧位,手指伸开,检查者位于小儿身后或一侧,一手握住一侧上臂,另一手握住小儿下肢大腿根部,从检查台上向上水平提起,观察另一侧上下肢的姿势变化。,正常反应,a相:(06周)表现:上肢呈Moro状态,下肢髋、膝、踝关节屈曲。b相:(7周3个月)表现:上、下肢弛缓样屈曲状态,下肢有踢蹬运动。,相(3468个月)表现:下肢由屈曲逐渐伸展,上肢前臂内旋,手指张开至小指,在第相末手可支撑。相:(6812个月)表现:上下肢对检查台都呈支撑动作。,异常反应,(1)头背屈、手握拳紧贴胸部,上肢呈屈曲状态。(2)上肢呈拥抱反射样动作,上肢伸展、下肢也伸展。(3)上下肢伸直,但无支撑样动作,五、斜位悬垂反射,诱发方法:小儿取俯卧位,检查者用双手握住小儿胸腹部垂直上提,然后迅速向一侧倾斜,观察上侧上下肢和头部及躯干的变化。,正常反应,相:(010周)表现:上肢呈拥抱反射样动作,上侧下肢屈曲,足背屈、内旋、趾张开;下侧下肢伸展,足背屈、外旋、趾屈曲、脊柱侧弯上凸。u相:(2.55个月)表现:这是I相与相的过渡期,表现为上肢呈拥抱反射样,下肢屈曲,头颈部较相略伸展。,相:(4/5 6/7个月)表现:四肢对称屈曲,手指伸展,下肢屈曲略外展,足呈中间位,略外展。第u相:(7/89个月)表现:为I相与相的过渡期,上肢稍外展,下肢缓慢屈曲或伸展。相:(8912个月)表现:头部立直,上侧上下肢充分伸展外展,下侧上下肢轻度屈曲。,六、Collis垂直反射,诱发方法:小儿取仰卧位,检查者位于小儿头上方,用手握住小儿一侧大腿,待肌紧张发生后,向上迅速提起,使小儿呈垂直倒立姿势,观察另一侧下肢的反应。然后再检查另一侧。,正常反应,I相:(03个月)表现:自由侧下肢屈髋、屈膝呈90的姿势。相:(67一12个月)表现: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展,上肢呈保护性伸展反射样,出现双手支撑动作。,异常反应,(1)自由侧下肢呈硬性伸展姿势,尖足、上肢屈曲或伸展,这种异常反应最多见,多为痉挛型脑瘫的特点。(2)自由侧下肢呈屈曲状态。(3)肌张力低下,患儿呈倒垂状,无头、颈、躯干的伸展。无双手的保护性伸展动作,自由侧下肢呈弛缓性伸展或屈曲状态。,七、倒位悬垂反射,诱发方法:小于5个月的小儿取仰卧位,大于5个月的小儿取俯卧位,足底向着检查者,躯干与检查者垂直,检查者双手分别握住小儿的两侧大腿,迅速上提呈倒位悬垂状,观察小儿头、颈、躯干的伸展状态以及上肢与躯干的夹角。,正常反应,a相:(06周)表现:小儿头朝下呈倒立悬垂后,上肢呈拥抱反射样,头颈无伸展。b相:(7周3个月)表现:两上肢向侧方伸展,躯干与上肢呈90度角,两手张开,头正中略有伸展,髋关节稍屈曲,。,相:(4/5 6个月)表现:上肢手张开状态下向头上方伸展,与躯干成135角,躯干伸展至胸腰椎移行部位,骨盆屈曲减弱。相:(79/10个月)表现:头、颈、躯干伸展到骶尾部,上肢伸展有保护性伸展反射样动作。上臂与躯干成 170。IV相:(9/1012/14个月)表现:自发的随意运动,当小儿呈倒立悬垂后,小儿躯干屈曲,有主动抓住检查者的抓人动作。,异常反应,(1)手紧握拳,上肢屈曲紧贴胸部,头、颈、躯干无伸展动作。(2)双手伸展,肩后退,上肢向后呈非对称性姿势。(3)上肢屈曲于胸前呈吃手样动作。,中枢性协调障碍,主要根据Voita 7种姿势反射进行诊断:1有13种反射异常,可诊断为极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2有4 5种反射异常,可诊断为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3有6 7种反射异常,可诊断为中度中枢性协调障碍。4有7种反射异常并有肌张力异常为重度中枢性协调障碍。,如果有以上情况放置不去治疗,将来可能形成脑性瘫痪。日本学者家森百合子有过报告,存在以上四种不同程度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儿童成为脑性瘫痪的比率分别为7、22、80、100。所以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根据不同的轻重程度要适当地进行治疗。对中度以上的患者,要按脑性瘫痪进行系统治疗。需要强调的是中枢性协调障碍并不等同于脑性瘫痪,不可混淆。,Vojta反射的意义,用过Vojta姿势反射的检查,可以综合判定小儿姿势反应龄,从中判断发育迟滞及异常反应者,从而查出中枢性协调障碍或脑性瘫痪患儿。可用于中枢协调性障碍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现运动发育迟滞,也可用于判定脑性瘫痪患儿的轻、重度及治疗前后对比以确定疗效。同时也存在地区差异应根据本实际情况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