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课件.ppt
1,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归纳总结,2,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类试题本不是很难,但学生经常出错,如果能够把常见情况熟悉并理解,做这类题应该轻而易举。现把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总结归纳如下:,3,读图,首先应弄清横纵坐标具体表示什么:,4,其次、从图中找出三个特殊点:日出点A、正午C、日落点B;并且能够读出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日落时间和日出时间推算出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根据昼长大于或者小于12小时,从而可以判断当地正处于夏半年或者冬半年。从而判断出季节。,5,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有以下几种情况:当地处于冬半年,昼短夜长:,6,当地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7,刚出现极昼处,昼长=24小时,最小太阳高度等于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1/2,8,午夜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相反的.设午夜太阳高度角是h,则h=(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9,已经出现极昼地方,昼长=24小时,最小太阳高度大于零。当地最小太阳高度与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1+H2)/2,10,出现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为一条直线,极点处一天太阳高度不变。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如图:直射点纬度=H1,11,四、图中时间可能采用非地方时,比如: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等等。如图,为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试分析其地理坐标:根据直射北回归线,而正午太阳高度60来计算纬度。正午地方时应为12点,而正午时北京时间从图上可知为15点来计算当地经度。答案:5326N,75E,12,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0,60WB、0,60EC、90S,120ED、90N,180Q点的数值为:()、5523、7058、6634、6346,A,C,13,例题1:下图中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 为一已知量)。(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表示的地点是。(2)表示的地点是。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 h 的变化范围是。(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地。地正午太阳高度H=。(4)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B.C.D.答案:(1)hN 赤道(2)北极点0h2326(3)2h(4)D,14,1、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等于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无极昼极夜地区)2、在有极昼地区,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等于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子夜太阳高度,15,例题2: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图判断13题。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A65NB75NC65SD75S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A20NB25NC205D25S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A65WB经度0C60ED经度1804.这一天该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是30,B,A,C,16,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不考虑负值)日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一年中,a值的变动范围是 A.195665B.235705C.19590D.0705 由横坐标可知这是某半球某日各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甲地变化幅度最大,应为太阳直射纬度;乙地的日变化幅度与甲地的差等于甲地与赤道的差,所以乙地纬度与甲地的纬度差应等于甲地与赤道的差;丙地的日变化幅度到极地幅度变化增大,所以丙为出现极昼的纬度位置。一年之中春秋分时,甲、乙重合并位于赤道,丙、丁重合位于极点,a值最大达到90;该半球夏至日时,a值最小,太阳直射回归线,所以甲点纬度为23.5,乙点纬度为47,丙点为66.5,又因两地的日变化幅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所以也等于这两地的纬度差,则a值为乙丙两地的纬度差,所以应为19.5。故选C,17,最大太阳高度加最小太阳高度的和除以二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H+h=2,1,18,例题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图判断13题。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A65NB75NC65SD75S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A20NB25NC205D25S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A65WB经度0C60ED经度1804.这一天该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是30,B,A,C,19,最大太阳高度加最小太阳高度的和除以二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0,如图,P1P2所在纬线产生极昼,P1为该地午夜太阳高度(最小太阳高度)即hmin;P2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高度)即hmax,由图中几何关系易得:Hmax=90-(-)=90-+Hmin=90-2+(-)=90-2(90-)+-=+-90由以上两式可得:=(hmax+hmin)2(式是一般的计算午夜太阳高度的公式!)至于负太阳高度同理可分析!,21,午夜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相反的.设午夜太阳高度角是h,则h=(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2,22,出现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为一条直线,极点处一天太阳高度不变。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如图:直射点纬度=H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