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常见矿物和矿化蚀变鉴定简表(图片版).doc
野外常见矿物和矿化蚀变鉴定简表(文字和图片内容均来自网络,由作者进行配图及加工整理)(图片版)资料整理:中南大学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彭光雄 pgxcsu2上篇:野外常见矿物鉴定表 1.野外常见矿物鉴定3456789101112下篇:野外常见蚀变鉴定1314表 2.用于矿产勘查的在 SWIR 有特征吸收的矿物(燕守勋等,2011)表 2 来源于燕守勋等.遥感和光谱地质进展及其对矿产勘查的实践应用.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13-30.表 3.ASTER 提取的常见蚀变类型(张玉君,姚佛军,2009)表 3 来源于张玉君,姚佛军。应用多光谱 ASTER 数据对 ETM 遥感异常的定性判别研究一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岩石学报.2009,25(4):963-701516表 4.ASTER 可提取的常见蚀变类型(张玉君等,2006)表 4 来源于张玉君等.利用 ASTER 数据进行不同类型矿床蚀变异常提取研究.矿产地质,2006,25(增刊):501-511说明:表 2-表 4 是遥感可提取的常见蚀变类型,对于遥感提取的蚀变经常要进行野外检查和验证,因此矿化蚀变的野外鉴定是遥感地质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遥感找矿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此将上述常见蚀变的野外鉴定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如表 5。表 5.常见蚀变类型和蚀变矿物的野外鉴定简表(根据网资料整理)17蚀变类型和蚀变矿物特征及描述图片云英岩化通常为酸性侵入岩受高温气水热液交代蚀变而成,如花岗岩的云英岩化,主要是钾长石、斜长石受热液作用分解成为石英和白云母。 蚀变过程中有时有 F、B 等挥发分及其它金属的加入和 CaO、Na2O、K2O、Fe2O3 及部分 Al2O3 的带出。除由原生矿物转变而来的白云母和石英外,蚀变矿物尚有锂云母、电气石、黄玉、绿柱石等,伴生的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毒砂、黑钨矿、锡石、辉钼矿等。结构为中粒到粗粒结构。白云母白云母,属于矽酸盐类,化学式为:KAl2(AlSi3010)(OH)2,单斜晶系,硬度 2.54,比重 2.772.88,在天然环境下常呈板状假六面形晶体、片状或鳞片状。颜色从无色到白色,有时也会呈绿色、棕色等,条痕为无色,具有玻璃或珍珠光泽。有发育非常良好的底面解理,所以常可以将云母一片片的撕下来。矽卡岩化主要由富钙或富镁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变质岩,一般经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矿物成分主要为石榴子石类、辉石类和其他硅酸盐矿物。细粒至中、粗粒不等粒结构,条带状、斑杂状和块状构造。颜色取决于矿物成分和粒度,常为暗绿色、暗棕色和浅灰色、比重较大。18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无色或白色,有时被 Fe、Mn、Cu 等元素染成浅黄、浅红、紫、褐黑色。无色透明的方解石称为冰洲 石(icespar)。解理10 1完全;在应力影响下,沿01 2聚片双晶方向滑移成裂开。硬度 3。相对密度 2.62.9。某些方解石具发旋旋光性。角闪石普通角闪石为角闪石群 (Amphibole group)矿物中最常见之矿物,化学成分为 (Ca,Na)2-3(Mg2+,Fe2+,Fe3+,Al3+)5(Al,Si)8O22 (OH)2,属单斜晶系的双链状结构,长柱状近乎不透明之晶体,其横断面为菱形的六边体,集合体常呈粒状、针状或纤维状。外观为绿黑至黑色,但条痕则为浅灰绿色,具玻璃光泽,且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 124°和 56°,此点可用来与辉石两组几乎呈现直交的解理面作为区分。摩氏硬度 5-6,比重3.0-3.4。黑云母黑云母的颜色从黑到褐、红色或绿色都有,具有玻璃光泽。形状为板状、柱状。含钛高的呈浅红褐色,富含高价铁则呈绿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黑色则呈半金属光泽。硬度 23,比重 3.023.12。黑云母受热水溶液的作用可以蚀变为绿泥石、白云母和绢云母等其他矿物。粒径较大的黑云母,极容易根据其片状形态,较深的颜色以及弹性,具有云母的完全解理。19透闪石透闪石(角闪石变种),化学式为:Ca2Mg5Si8O22(OH)2 ,它是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积后形成的变质岩。晶体常辐射状或柱状排列。具有细长柱状或纤维状的晶态,良好的柱状解理。解理角度的不同,可以和辉石区别;颜色比较淡,可以和普通角闪石区别。 斜方柱晶类;晶体常呈细柱状、纤维状,集合体常呈柱状或放射状;常见单形为斜方柱 m(110)和 r(011),平行双面 b(010);硬度:5-6 ,比重:2.9-3.2g/cm3 ,解理:两组完全解理,交角为 56°,有时可见 100 裂理,集合体不显示解理 ,断口:参差状断口,斜绿泥石成分(Mg,Fe)4.75Al1.25Al1.25Si2.75O10(OH)8。单斜晶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集合体呈鳞片状。草绿至淡橄榄绿色。解理平行底面001极完全。薄片具挠性。密度 2.612.78 克/厘米3。镁电气石镁电气石是属于电气石族(Tourmalinegroup)中的一种矿物,化学成分为 NaMg3Al6(BO3)3Si6O18(OH)3(OH),是含有较多钠和镁成分的电气石,因含镁而成褐色。属于六方晶系,晶体多呈长柱状,晶柱面上有纵向条纹,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镁电气石主要产在伟晶花岗岩和花岗岩中,在自然界中的产量不如黑电气石(Shortlite)来得多。20明矾石化学式为 KAl3(SO4)2(OH)6,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硫酸盐矿物。明矾石一般为块状或土状,它的晶体不明显,是隐晶矿物。如果纯净应为白色,但含有杂质后则呈浅灰、浅红、浅黄或红褐色,玻璃光泽,底面解理中等。叶蜡石化学式为 Al2(Si4O10)(OH)2,晶体属三斜或单斜晶系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叶蜡石是一种非常软的硅酸盐矿物,亦称寿山石(或青田石、昌化石)。纯叶腊石为白、灰、黄色调,有蜡光,手摸具有滑腻的感觉。颜色有浅黄、浅绿、紫褐多种,蜡状光泽,具韧性而不崩裂,有滑感,小刀很容易刻动,是雕刻的传统工艺石料。高岭石高岭石是长石和其他硅酸盐矿物天然蚀变的产物,是一种含水的铝硅酸盐。它还包括地开石、珍珠石和埃洛石及成分类似但非晶质的水铝英石,因此叫作一它们属于粘土矿物类。高岭石属于粘土矿物,其化学组成为 Al4Si4O10·(OH)8,晶体属三斜晶系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多呈隐晶质、分散粉末状、疏松块状集合体。白或浅灰、浅绿、浅黄、浅红等颜色,条痕白色,土状光泽。摩氏硬度 2-2.5,比重 2.6-2.63。吸水性强,和水具有可塑性,粘舌,干土块具粗糙感。总是以极微小的微晶或隐晶状态存在,并以致密块状或土状集合体产生。高岭石为或致密或疏松的块状,一般为白色,如果含有杂质便呈米色。高岭石经风化或沉积等作用变成高岭土。21绢云母绢云母(Sericite)是一种天然细粒白云母,化学式为 KAl2Si3AlO10(OH)2,属白云母的亚种,是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结构由两层硅氧四面体夹着一层铝氧八面体构成的复式硅氧层。解理完全,可劈成极薄片状,片厚可达 1u 以下(理论上可削成 0.001u),径厚比大;与白云母相比:具有天然粒径小,易加工超细的特点。绢云母属于单斜晶体,晶体为鳞片状,具丝绢光泽(白云母呈玻璃光泽),纯块呈灰色、紫玫瑰色、白色等,径厚比>80,比重 2.62.7,硬度 23,富弹性,可弯曲,抗磨性和耐磨性好;耐热绝缘,难溶于酸碱溶液,化学性质稳定另外绢云母的化学组成、结构、构造与高岭土相近,又具有粘土矿物的某些特性,即在水介质及有机溶剂中分散悬浮性好,色白粒细,有粘性等。因此,绢云母兼具云母类矿物和粘土类矿物的多种特点。埃洛石埃洛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它有点像高岭石。有两种形式,一种类似高岭土,一种是水合物。埃洛石又称多水高岭石、叙永石,俗称羊油矸,也常与高岭土同名。 埃洛石与高岭土在晶体结构上的区别,一是管状构造,一是片状构造,化学成分十分类似。晶体细小。电镜下常呈卷曲管状或长棒状。外观呈土状块体。纯者呈白色,常含氧化铁、氧化铬、一氧化镍(NiO)等杂质。因杂质种类及含量差异,粉红,浅绿或土黄色也常见到。蜡状光泽或土状。质松者有滑感,致密者成带棱角碎屑。亲水,与水混合可塑性强。硬度低,密度 2.02.2g/cm3。在中、酸性岩石风化壳的强氧化带或邻近富铝硅酸盐岩石的灰岩溶蚀凹面上可见。蒙脱石蒙脱石(montmodUonite)又名微晶高岭石,是一种层状结构、片状结晶的硅酸盐粘土矿,分子式(Al,Mg)2Si4O10(OH)2·nH2O。晶体片状或絮状、毛毡状。薄片中为负突起。平行消光,正延性。二轴负晶。是碱性介质中形成的外生矿物,火山灰及凝灰岩的风化分解产物,是构成斑脱岩、膨润土和漂白土的主要成分。通常为土状块体,白色,有时为浅灰、粉红、浅绿色。鳞片状者解理完全。硬度 22.5。相对密度 22.7。甚柔软。有滑感。加水膨胀,体积能增加几倍,并变成糊状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及阳离子交换性能。22伊利石伊利石是常见的一种黏土矿物,常由白云母钾长石风化而成,并产于泥质岩中,或由其他矿物蚀变形成。单斜晶系,晶体细小,其粒径通常在 12m 以下,肉眼不易观察,它常是形成其他黏土矿物的中间过渡性矿物。纯的伊利石黏土呈白色,但常因杂质而染成黄绿褐等色。底面解理完全,鳞片能剥开,但弹性比云母差。无膨胀性和可塑性,无膨胀性和可塑性;摩斯硬度 12,比重 2.62.9。叶绿泥石成分(Mg,Fe)5AlAlSi3O10(OH)8。单斜晶系。晶体呈假六方板状或腰鼓状,常依(001)成接触双晶,通常呈叶片状集合体。绿色或绿黑色。解理面呈珍珠光泽。硬度 22.5。解理平行底面001极完全,薄片具挠性。密度 2.602.85 克/厘米3。是最常见的一种绿泥石,主要由含铝的铁镁硅酸盐矿物如黑云母、辉石、角闪石等蚀变而成,见于中性、基性火成岩中。在变质岩中则是绿泥石片岩和千枚岩的主要矿物成分。绿帘石绿帘石是一种晶体属单斜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它们通常为深浅不同的绿色,也有无色或黄绿色。如果绿帘石中含锰量高,则被称作红帘石。绿色的深浅不同,是由于含铁量的不同。铁越多,颜色越深。绿帘石晶体为柱状,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晶体属单斜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67, 密度:3.40(+0.10,0.15)g/cm3。绿帘石的形成与热液作用有关。广泛分布于变质岩、夕卡岩和受热液作用的各种火成岩中。也可从热液中直接结晶。23蛇纹石化学式为 Mg6(Si4O10)(OH)8 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族的总称。是一种含水的富镁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如叶蛇纹石、利蛇纹石、纤蛇纹石等。它们的颜色一般常为绿色调,但也有浅灰、白色或黄色等。因为它们往往是青绿相间像蛇皮一样,故此得名。蛇纹石的结构常会有卷曲状,像纤维一样。这样的蛇纹石常被当作石绵用。块状或纤维状的蛇纹石都会具有光泽,块状如蜡,纤维状如丝。晶系:单斜,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细粒叶片状或纤维状,常见颜色:绿至绿黄、白色、棕色、黑色,光泽:蜡状光泽至玻璃光泽,解 理:无,摩氏硬度 :2.5 4 ,密度: 2.57 (+0.23,-0.13 ) g/cm 3 。叶蛇纹石叶蛇纹石(antigorite)为含水硅酸盐矿物,也是蛇纹岩(Serpentinite)的主要组成,形状多呈板状、叶状或块状;若呈纤维状者,称之为纤蛇纹石(Chrysotile),或称温石棉。颜色多呈各种颜色,并含有淡色或深色的斑点,少部份呈黄、褐、红褐或灰色,一般呈绿色者,含铁量愈高,颜色愈深。叶片状、粒状或显微叶片状集合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在(001)面上有波纹的叶片状或板条状。硬蛇纹石可能具有纤维状。部分具有偏胶体性质的叶蛇纹石呈致密状集合体。颜色:黄绿色至绿色,淡黄色至无色。光泽:油脂或蜡状光泽。条痕:绿白色。 解理:解理001极完全,010不完全。 摩氏硬度: 3.0-3.5 。密度:2.60-2.70 。透明度:半透明 。白云石化学式为 CaMg(CO3)2,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常见颜色:无色、白、带黄色或褐色色调。光泽: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解理:白云石具三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3 4 。密度:2.86g/cm 3 3.20g/cm 3 。特殊性质:遇盐酸起泡。24阳起石化学式为 Ca2(Mg,Fe22)5(Si8O22)(OH)2,晶体属单斜晶系的双链硅酸盐矿物。是组成软玉的主要矿物,用做观赏石、雕刻工艺品、饰物和矿物药。阳起石为硅酸盐类矿物,它是闪石系列中的一员,这类矿物常被称为闪石石棉。阳起石的晶体为长柱状、针状或毛发样。颜色由带浅绿色的灰色至暗绿色。具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晶体的集合体为不规则块状、扁长条状或短柱状。大小不一。白色、浅灰白色或淡绿白色,具有丝一样的光泽。比较硬脆,也有的略疏松。折断后的断面不平整,断面可见纤维状或细柱状。黝帘石黝帘石 zoisite 帘石族矿物,与斜黝帘石同质异像。化学式:ca2al3si2o7sio4o(oh),其中铝常被铁置换(fe2o3 一般 2%5%),偶而还有锰、钡等元素混入。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晶面有纵纹),常见棒状、粒状集合体。呈现灰、绿、黄、褐以及红、蓝等色。半透明不透明。玻璃光泽。二轴正晶。多色性一般较弱,深色者多色性较强。色散 0.0060.013,硬度 6。相对密度 3.253.36。解理不发育,贝壳状到参差状断口。硬度 67。比重 3.35。晶面上明显可见的平行线状条纹是黝帘石外型上重要特征,拥有多向色性现象,色泽美丽,甚或透明者可以作为宝石。滑石滑石是热液蚀变矿物,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含硅酸镁(3MgO·4SiO2·H2O)。滑石一般呈块状、叶片状、纤维状或放射状,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并且会因含有其他杂质而带各种颜色。多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无臭,无味。25菱镁矿是化学组成为 MgC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菱镁矿通常呈显晶粒状或隐晶质致密块状,后者又称为瓷状菱镁矿。白或灰白色,含铁的呈黄至褐色,玻璃光泽。具完全的菱面体解理,瓷状菱镁矿则具贝壳状断口。摩斯硬度 3.54.5,比重 2.93.1。含铁者密度和折射率均增大。隐晶质菱镁矿呈致密块状,外观似未上釉的瓷,故亦称瓷状菱镁矿。钾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Alum) ,分子式 KAl(SO4)2·12H2O,又称:明矾、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无色立方晶体,外表常呈八面体,或与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形成聚形,有时以111面附于容器壁上而形似六方板状,属于型明矾类复盐,有玻璃光泽。密度 1.757g/cm3,熔点 92.5。64.5时失去 9 个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 12 个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沸石沸石 zeolite ,化学成分变化大,化学组成为 AmXpO2p·nH2O,具特征笼状晶体结构、含沸石水的铝硅酸盐矿物。在灼烧时会产生沸腾现象,因此命名为“沸石”。有方沸石、斜发沸石、丝光沸石等。可作为吸附材料、催化材料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矿物。按沸石矿物特征分为架状、片状、纤维状及未分类四种,按孔道体系特征分为一维、二维、三维体系。任何沸石都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组成。天然沸石一般为浅灰色,有时为肉红色。拿在手上明显感到比一般石头轻,这是因为沸石内部充满了细微的孔穴和通道,由于沸石的多孔性硅酸盐性质,小孔中存有一定量的空气,常被用于防暴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