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建设方案(可编辑).doc
-
资源ID:3013521
资源大小:53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建设方案(可编辑).doc
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建设方案哈尔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二一一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项目背市概位介理行政执法现管平台建设沿革情管平台运行现研工原则、目指导思“资源共享、信息共得、成果共用、效率共增”的原“部门互动、系统联动、终端主动”的执法体“三级平台”、“三纵一横”的城管执法网“千格、万点、百街、十线”的网格划法模式,实现防止暴力抗法、被动执法、执法扰民三防目依据28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要展趋势的必然选复建设、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建设将起到推动作哈尔滨市城市的快速发哈尔滨市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手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管理和协行家数字化城管执法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市城市管理信息化取得一定的基息化技术手段已经非常成分借鉴其他城市的管理和运行经验38第三章总体需求分19受理大厅环境存在的问管系统存在问法现分据资可信息资据资资需求分环境需境基本需境基本需境基本需显示基本需量需量需要件和事件数据要码数据要格数据要据要系统安全要备份需求64第四章总体规划设设设设设设序设优总体设体系设全保障体全策设定性设络安全设计80第五章基础场地建地装度调控系、大厅监控系地装地地防、大厅综合布线子系统94第六章网络部署规应遵循的原设计分布层网络设计网络设计衡设计计局网络接入设计络接入设计网络接入设计接入设计线网络接入设计无线网络接入设计19语音网络设计宽设计规划址规划原则划理地址联地址N分配原则N分配方案规划规划局原有网络迁移挥中心网络规划113第七章数字执法系统建设子系统计载监控管理子系统程计共享及地理编码子系统计理编码整合子系统计子系统程理理员管理管理子系统计子系统(执法通)程计子系统析析估子系统模型体系设计计9热线子系统计统计子系统计子系统计245第八章数字城管系统升级改造理子系统计受理子系统程计子系统程计子系统计计资源管理子系统计子系统(城管通)程计299第九章系统支撑软硬件建设设计统管理系统打印控件平台软件中心大厅设计大屏显示设计示系统组成示系统规格示系统功能心LED显示设计子系统设计存储系统设计理量分析存储部署图系统设计统架构选型322第十章安全保密设计3安全解决方案3全解决方案3测与响应方案3描方案3病毒方案3监控与审计方案3软件解决方案3的安全解决方案3与权限控制332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3机构与人员3织机构3设机构3管理3施进度3段管理3管理3体系3系的构成3证措施3建议3验收3收3验341第十二章系统运维方案33概述3护目标3护方式3护范围3过程3护计划3成更新支持3新支持3预案3员组织3资配备3期文档记录34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3350附表一:项目总投资估算表350附表二:支撑软件建设351附表三:应用系统建设投资总表352附表四:应用系统建设投资明细表353附表五:网络安全设备建设364附表六: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建设366附表七:大屏幕显示系统建设368附表八:呼叫中心系统建设370附表九:历史数据整理与迁移入库371附表十:场地装修与综合布线371附表十一:指挥中心配套设备建设372附表十一:区(分)局、街道办网络设备373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近几年,随着哈尔滨市中兴战略的加快实施,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迫切需要通过不断增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控制力。同时哈尔滨市正在运行的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办公空间狭小,网络硬件设施老化等问题,系统平台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管理发展的需求,急需对指挥平台搬迁及系统升级改造。因此,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项目名称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为哈尔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建设内容根据哈尔市城管执法实际情况、数字城管近5年的系统运行实践和新的城管执法任务的发展需要,以及目前哈尔滨数字城管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大屏幕建设、呼叫中心建设、硬件建设、网络建设、移动视频监控建设、车载GPS建设、噪声监控建设、移动执法建设、软件开发集成、数字城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背景2010年4月经市政府同意,哈尔滨市城管行政执法指挥中心项目开始筹建,2010年10月12日市政府第11号专题会议纪要决定,将道里河图街4号(原河图小学校旧址)划给市城管行政执法局指挥中心建设使用,并纳入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哈尔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结合行政执法新任务、新形势,积极改变工作思路,针对以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信息不及时执法被动滞后;政府管理缺位部门职责不清;管理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等弊端,秉持自加压力、超前执法、服务人民、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理念,按照“资源共享、信息共得、成果共用、效率共增”的原则,以“部门互动、系统联动、终端主动”的运行机制和切实提高违法违章案件发现率和查处率,实现 “超前执法、末梢预防”,降低损害城市环境违法行为发生率的执法目标,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防止资源浪费、防止矛盾激化和暴力抗法、防止被动执法和执法扰民”的“三防”目标的行政执法管理模式和框架。结合城管局数字城管系统存在的以下问题:中心大厅原为人防办公会议室,办公场地面积狭小,环境拥挤;安全隐患已近临界点;业务数据量急剧增加,系统容量严重不足;设备严重老化,经常出现运行故障;地理信息系统因欠费多次被迫中止使用,急需对系统平台进行整体搬迁和改造升级。按照资源共享、提高效能的总体要求和不替代、不落后、不重复的原则,俩局相互协商提出明确一个中心概念:一套管理团队,一套大屏幕墙,一个综合机房,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建设一个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中心。哈尔滨市概况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以国函200673号文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正式批准了哈尔滨市第二步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第二步区划调整后,哈尔滨市行政区划由原来的8区、11县 市 调整为8区、10县 市 ,市区面积由4272平方公里增加到708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建设单位介绍哈尔滨市行政执法局是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行使如下行政处罚权: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城乡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建设施工许可、建筑工程文明施工、非住宅装修装饰工程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房产管理方面商品房市场、物业管理、房屋拆迁、房屋安全及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行为,在居民居住区开办产生噪声、振动的露天经营性停车场、空车配货点、加工厂点,未采取防治措施或者采取防治措施后仍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行为,在公共场所烧烤食品、散烧原煤和焚烧杂物的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管理和治安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在商业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或者其他采用高音喇叭的方法招揽顾客产生噪声行为,在公共场所组织娱乐或者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过大音量行为,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商品流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在街道或者居民生活区内擅自屠宰禽畜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在老机场路零公里至太平国际机场范围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交通部门行使的对公路上及平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设置障碍、倾倒垃圾或者其他影响公路畅通的行为,未经公路管理部门批准,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标志的行为,未经公路管理部门批准,在公路两侧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行为的行政处罚权。负责对各区局行政执法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培训考核;统一管理全市行政执法队伍及经费;纠正行政执法组织不当的执法行为;统一调动使用市、区局力量,开展突击性集中执法工作;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所辖松北区行政执法局除行使上述行政处罚权外,还集中行使建筑市场管理方面除工程质量监督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以外的全部行政处罚权,房产管理方面、人防管理方面、畜牧管理方面、水务管理方面的全部行政处罚权。近年来,哈尔滨市行政执法局一直探索将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到行政执法业务中的途径,并做过很多调研,引进了一批计算机技术专业的高科技人才,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经验,能够较好地完成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业务系统的应用、公共服务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在保证网络运行通畅,提供优质技术服务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哈尔滨市行政执法体系主要由市、区、街道三级组成。市 区 行政执法局作为市政府的行政执法工作机构,具有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各区行政执法局在所辖辖区各街道设立驻街道执法队,作为各区行政执法局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处罚权。市、区和街道综合执法机构按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市行政执法局在人员编制比较少、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老百姓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通过抓管理、抓制度、抓督查,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哈尔滨市的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几年来,老百姓满意程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案件处置率和结案率有较大提升。同时,哈尔滨市城市化水平高,行政执法工作内容复杂、任务艰巨,增加了行政执法的难度,从而导致行政执法工作被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疯狂残土车”屡禁不止,频频违规甚至酿祸随着哈尔滨市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各种建筑项目众多,诸多建筑工地的残土车频频违规甚至酿祸,成为严重危害哈尔滨市市容环境、交通安全的一大“毒瘤”。超高超载、沿街撒落、乱闯红灯、频酿惨祸,违法残土车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市环境、交通安全的一大“毒瘤”。这些残土车大都是大中型自卸车,车体多数没有苫盖,车中所拉残土均有不同程度超高,超高最多的残土超过车厢边沿1米以上;行驶过程中不断有碎石、残土撒落路面。每天都能接到许多关于残土车沿街撒落、私自倾卸的举报,但赶到现场时,无一例外已是“车去土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哈尔滨市具有合法身份的残土车有800余辆,但每天上道运营的残土车辆可达2000余辆,这其中,除了“黑车”,还有不少来哈尔滨市“揽活儿”的外地残土车。渣土产量与日俱增,治理难度越来越大。需要采取新的治理方式和思路,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私搭滥建、噪声污染等现象久治不愈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近一时期以来,我市私搭滥建现象有所抬头,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危棚区借道路改造和区域整体开发之机,大肆私建、扩建房屋,严重破坏了城市整体规划,加大了开发改造危房棚户区成本,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露天烧烤、大排档违章问题治理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屡禁不止,群众举报投诉率居高不下,新闻媒体持续关注,上级有关部门多次督办,执法效果时好时坏、参差不齐。执法不严和执法者素质不高状况并存一方面执法不严,管理力度不够,出现一些管理不规范的法外施恩行为,甚至人治高于法治,使法规显得苍白无力,干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序进行,给城市环境、城市生活、生产带来诸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执法主体和执法者的素质不高,影响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针对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个别执法人员违纪典型事例,在全队伍深入开展整风整纪活动,教育广大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宗旨,切实落实依法行政要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克服各类违纪倾向和苗头,塑造执法队伍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实施“业绩和违纪双十分积分制”,成立督办纠察大队,采取检查督导、明察暗访、社会监督、内部曝光等形式,切实落实队伍风纪管理规定,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落实到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过程。适应打造法制政府的客观要求,坚持贯彻依法行政,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亲民性、利民性,促进行政执法队伍“八条禁令”的落实和政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缺乏对行政执法中的相关职能部门的全面监督在行政执法中,随着行政执法权扩张后,在243项行政执法权限中,有很大比重的行政处罚的审批权分别属于市城管局、规划局、房产局等不同的行政机关。在实际行政执法中,不同行政机关之间遇事相互推诿、相互扯皮,致使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导致执法效率、质量不高,严重影响行政执法的进行和城市的发展。 因此,哈尔滨市迫切需要借助先进的行政执法手段,创新行政执法模式,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及时发现并处理行政执法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响应市领导提出的“城市发展、建设固然重要,但管理更重要” 的方向,研究如何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科学手段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提高行政执法的水平,体现哈尔滨城市发展的“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建设蓝图,实现以人为本,自加压力、重心下移、超前执法,打造全国领先的行政执法新模式。从兄弟城市的实践情况来看,信息化行政执法管理平台的建立对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率、提升行政执法公开公正起到了空前的效果。数字城管平台建设沿革情况哈尔滨市数字城管系统是利用通讯网络、视频监控、音频传输资源,集成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现代化管理平台。2006年6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启动试运行,2008年12月通过国家建设部验收,成为东北三省第一个数字城管试点城市。数字城管平台运行现状哈尔滨数字城管平台经过近5年的系统运行,通过多种手段共采集、处置城市管理事部件问题 240 余万件,为哈尔滨的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保障。但是系统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指挥大厅面积狭小,严重制约系统平台指挥调度功能与作用的发挥;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给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三、软硬件系统功能滞后,无法满足新建配套系统的功能技术需求;四、系统维护难以保障,由于项目工程多家参与,导致问题责任难以理清,致使系统运行处于半瘫痪状态。前期调研工作为了建设具有哈尔滨特色、全国领先的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市行政执法局专门成立了哈尔滨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项目办,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前期调查研究:1、前期调研工作(1)外省市考察和调研由市行政执法局局长亲自带队,对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的行政执法项目进行了调研,学习和了解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调研报告;同时,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上网查询等方式与广州、厦门等市进行了联系,收集资料,了解他们行政执法网络建设的具体情况,形成了专题报告。通过去兄弟城市实地考察、访问等形式开展横向调研工作,了解系统建设的项目规范化管理方案(包括项目的采购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人员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文档管理等)和人员设置、运作模式、管理模式等,充分吸取调研单位在整体规划和设计、实施上的成功经验,收集调研单位在实际应用中的心得和体会,对兄弟单位的信息化现状和业务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对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范围、政务信息化建设程度、业务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情况、业务应用系统的使用情况、配套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情况、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部署,其中包括物理环境安全设计部署、系统终端安全设计部署、网络通信安全设计部署、应用系统安全设计部署、身份认证建设部署、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系统运行规范等情况、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等进行调研分析。同时,对市信息办、科技、公安、经贸、卫生、规划、建设、国土、交通、工商、统计等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际经验进行调研学习,并做好行政执法指挥系统与上述部门进行互联互通,形成“综合执法”局面的需求开展前期调研。在横向调研的基础上,吸纳其他兄弟城市的优点,规避其他城市管理的不足,相较于其他城市已完成的系统,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将创建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创新模式:通过“两级主体、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及“市区联动、部门互动、终端主动”,再结合哈尔滨行政执法管理相对集中的特性,规划出一个“高效、快捷、精确、科学、长效”的指挥中心系统。(2)市直有关单位、各区调研为了解各市直部门和区级单位网络建设的现状和需求,哈尔滨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项目办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对本市的市、区、街道城市管理部门和社区工作站的纵向调研工作,对被调研部门的网络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业务现状、需求情况、应用系统使用状况等实际情况开展调研,为系统在测试、方案设计时提供详尽的需求、判断依据,以期更贴近实际需要,发挥系统建成后的最大功能。2、会议交流(1)召开了多次市直部门座谈会一是在技术方案编制前,对哈尔滨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的建设目标、主要功能、关键问题和各部门自身情况进行了交流,广泛听取了意见;二是在技术方案初稿编制完成后征求了意见。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工商分局、市城管局、市财政局以及各区政府等部门。(2)召开了市/区信息中心、信息办主任座谈会召开了市及各区的信息中心、信息办主任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各市/区目前网络建设的情况以及大家对行政执法指挥系统建设的建议。(3)进行了多次小范围的技术交流先后与有关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系统集成等IT企业进行了60余次小范围的技术交流,澄清了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项目建设原则、目标建设原则为确保系统建成后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具体遵循以下原则:规划先导,超前设计切实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维护规范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在技术和设计与应用上着眼未来与全局,既要满足行政执法工作的直接需求,又要适应哈尔滨现状下其他工作的应用需求。统一标准,分布实施严格遵循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确保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统一,保证系统的规范、开放和实用,坚持分布实施、分布推进、分层推经、逐步完善原则,结合实际滚动推进,分阶段实施建设。整合资源, 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市、区各部门现有的网络、信息、设备等资源,把增量投入与存量整合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资源整合,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安全可靠,保障有力按照以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保发展的方针,采用国家认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和手段,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安全等保障体系,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实用性原则坚持按需建设的原则,以业务为先导,综合考虑建设工程的社会效益,杜绝盲目重复建设。要特别突出应用实效,把工作重心放在开发、应用和培训方面,避免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应用现象。还要体现低投入、高产出的思想,避免浪费。先进性原则要充分吸取和正确运用国内外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在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和开发技术等方面,要跟踪国内外的先进水平,其整体性能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单纯追求先进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先进性要与经济性、实用性相结合。系统兼容性原则在技术平台选型、数据定义与系统接口等方面应与市相关政府部门的系统兼容一致,保证数据的可交换性和业务流程的可交互性。开放性原则建议提供一个开放的、易于维护的、灵活的、易于扩展的、统一的标准数据接口,以达到和外单位系统的应用数据能够及时、安全、快速、高质量及无缝的进行数据交换。易用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易维护性,保证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应用系统界面要求友好,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特点,数据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业务流程清晰,符合常规业务处理习惯,系统数据维护方便,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前瞻性原则本项目的应用系统设计,应具有超前性,使系统能够与用户业务需求同步增长,使得系统规模在业务扩展的过程中不需要重新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并能够顺利、平稳地向更新的技术过渡。投资保护原则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项目承建单位现有资源和相关部门可共享的资源,以节约投资,避免重复建设。扩展性原则充分考虑业务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变化,使所使用的系统构架和应用开发均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随着应用的逐步完善和信息量的逐渐增加不断地进行扩展,同时在软件系统的开发中,考虑各个功能模块可重复利用,降低系统扩展的复杂性。稳定性原则项目建设参照目前已经建成运行的系统,采用成熟技术,在调研比较的基础上,科学整理出适合行政执法业务流程以及成熟的系统架构。系统设计要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和在错误干扰下重新恢复和启动的能力,不至于因某个动作或某个突发事件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瘫痪。安全性原则由于行政执法信息具有一定敏感性,且系统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时,必须重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要从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网络系统等方面全面考虑。包括系统的在线故障恢复、数据的保密及完整、外部非法侵入的防范、内部人员越级操作的防止、故障快速查找及排除的能力等等,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如身份认证,物理数据备份,防杀病毒,建立“磁盘镜象”,实行“运行日志制度”等,防止数据库的非法使用、随意扩散和遭受破坏。建设目标(一)建立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联动运行平台1、建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平台,实现城建口及已经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涉及部门范围内各部门相关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的互联互通,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内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数据库和效能监察、防腐高位监督专线;2、建成行政联合执法领导小组范围平台,实现范围内各部门相关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的互联互通,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内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数据库和效能监察、防腐高位监督专线。(二)建立移动视频联网共享平台补充建设视频监控点位,整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公安交通、环境保护、临街单位、小区物业视频监控系统,形成大面积覆盖的监控网络,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和执法死角死面,增强防控和处置能力。(三)建立居于全国城乡管理和执法前列的管理系统通过哈尔滨数字城管指挥平台搬迁及系统升级改造,解决数字城管平台运行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在数字城市基础框架下,基本满足哈尔滨十二五期间城市管理需要,并将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处于较先进的水平。1、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与行政联合执法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系统作为载体,使之工作运行制度化、经常化。2、行政管理特别是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的对接流程再造,使行政管理效能大幅度提高。3、内部监督、层级监督、纪律监督直接导入,防腐倡廉深入到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过程,一些高风险岗位时实监督常态化;行政执法适法准确程度、案件办理程序更加规范。4、通过资源整合,视频监控范围跃升,走出一条防止重复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的新路子。5、从应用需求出发,以“软件”为核心,通过对数字城管软件的升级改造,将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整合利旧,为提升数字城管运行效能、拓展数字城管的运行范围和运用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6、通过运行环境搬迁、功能升级,使监督指挥大厅满足新时期运行需要,全面提升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监督指挥效能,全面强化城市应急抢险指挥调度能力。 7、通过硬件平台的升级改造,使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更加顺畅、安全、稳定,满足数字城管长效运行。 总体目标一是为城市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升级后的数字城管系统,将充分发挥六大系统、13个子系统集成综合效能最大化,真正发挥城市管理数据库功能与作用,为城市管理指挥、监督、调度、应急、服务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和信息服务,整体提升城市管理科技化水平;二是全方位拓展数字城管覆盖空间。搬迁升级改造后,将在提升主城区数字城管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将数字城管平台覆盖全市范围。随着数字城管系统应用范围的扩展,待条件成熟之后,陆续将呼兰、阿城、松北等区纳入数字城管系统网络中,进一步提高系统平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有效促进大城管工作格局的构建;三是全面强化城市应急抢险指挥调度能力。在全市应急突发指挥系统平台总体框架下,全天候保障城市应急抢险、紧急突发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交通秩序管控等城市应急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切实提高对城市控制力;四是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增强12319系统、综合应用系统的服务功能、大力延伸和拓展社会公共服务触角和空间,优质高效地为广大市民排忧解难、答疑解惑,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结合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具体特点,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项目的建设目标是: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综合应用多种城市技术,充分共享政府其它信息资源,开发“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坚持“资源共享、信息共得、成果共用、效率共增”的原则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法律制度在我市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职责交叉、多头管理、重复处罚、执法扰民、执法队伍既多又乱问题。但也带来了部门“割据”信息不通等问题。通过政府部门之间“相互补台”,消除政府部门监管空白区和执法盲点,在产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共享、信息共得、成果共用、效率共增”的“四共”原则,通过行政许可审批信息、视频监控资源等信息的共享共用,直接实现行政管理流程的无缝对接,将行政联合执法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具体运作有效衔接,互为补充,管理和执法联动,与纪检监察链接,可真正建立阳光政务、快捷政务,不仅形成管理合力,而且通过行政许可、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的相互监督制约,可大大提高行政管理运转效率,防止审批腐败、执法腐败。促进行政资源效能最大化,为“中兴”战略的实施、“三优”文明城市的创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整合共享市区部分视频监控系统,新建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指挥中心监控,实时发布调度指令,调动执法人员就进处置违法行为,弥补执法力量不足,提高执法效率,监督执法人员在岗在位和尽职尽责情况。建立“部门互动、系统联动、终端主动”的执法体系整合现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建立“部门互动、系统联动、终端主动”的“三动”执法运行体系:部门互动 以指挥中心为枢纽,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共享,与相关政府部门现有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建立部门之间横向互动的信息网络,同时发挥指挥系统覆盖面广、网络密集的绝对优势,将捕捉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行业部门,形成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补,增强执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系统联动 以指挥中心为核心,对应执法管辖区域,建立网络直通系统。按照执法重心下移的既定方针,通过采取向街道、社区派驻执法机构、专业执法人员的方式,与街道原有的社区管理机构实行有机结合,形成以专群结合的执法队伍为主体,以末梢执法人员的信息为主要载体的信息闭合体系,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储和挖掘、网络信息安全等技术,实现执法信息和执法行为的系统联动。终端主动 利用3G网络通信、流媒体编解码和GIS、GPS、RS相结合技术,积极采取组织、动员、借助身边社会力量的方式(社会力量主要包括居民委主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执法人员、夕阳红老年服务队、物业管理人员、驻区单位安保人员),及时搜集、接纳、反馈各方面信息,及时依法制止、监控违法违章行为,形成多点位、全覆盖的网格终端主动工作网格。通过实施“三动”措施,增强部门之间的互动行为,密切部门之间的友好协作,同时促进行政执法系统的有序运转,逐步实现指挥有力、动作协调、行动快捷的半军事化的执法联动体系,使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得到有效提升。建立“三级平台”、“三纵一横”的城管执法网络1、以市局指挥中心为依托,构建行政执法核心调度平台,负责执法指令派发、系统指令发布、基层信息接发、综合信息采发;2、以区局分指挥中心为主线,构建二级指挥督察平台,负责上级指令的接受、分派和网格信息采集整理,并根据信息来源确定执法行为的指令发布,同时按照就近原则建立网格联动增援体系,横向与专业部门(如市规划局等)实现信息链接、执法行为的联动;3、以街道、社区为基点,建立三级综合执行平台,充分发挥终端网格执法人员的基础作用,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承担巡查现场、搜集信息、快速出击的终端执法责任; 4、以要案、要害部位为重点,构建纵向垂直指挥系统 建立“千格、万点、百街、十线”的网格划分通过实行网格定向、人员定位、专群结合的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形成层级负责、责权挂钩、属地为主、要案专办的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新格局。1、“千格”-按照主城区现有的6个行政区、470个社区、1057个重点监控区,划定信息采发和执法终端网格约为1000个,每个网格平均398000平方米,其中一级网格6个,为区行政管辖范围,是区执法局责任区;二级网格87个,是派驻街道执法机构责任区;三级网格为1000个(含重点监控区域网格),是执法人员、社区协管人员责任区和信息搜集反馈区,为网格体系中的基础网格单元。2、“万点”-按照三环路以内主城区的5517个社区庭院、2378块绿地、1057个重点监控区、688条主次干街路、162个街心广场、180个市场摊区为基数,划分为10000个执法区域重点,实施平、立面全程监管。3、“百街”-将窗口地区、重点监控区和商业中心区等区域的103条达标街路,作为执法网格的主轴,划段高标准管理,并与二级网格、三级网格相互联动,实现无缝对接。4、“十线”-将辐射市辖县(市)、连接哈大齐工业走廊、北跃科技创新城、南拓工业新城等10个主要出城口,作为执法网格的延伸线,列为网格化管理重点监控范畴,实施重点监管。创新执法模式,实现防止暴力抗法、被动执法、执法扰民三防目标通过实施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完善“末梢预防、要案专办、横向指导、量化考评”的工作落实和考评奖惩机制,形成触角灵敏、反馈及时、优化互补、指挥有力、增援迅速的网格化管理闭和体系,改革滞后执法、强制拆除的被动执法模式,有效堵塞批后监管的缺失,有效消除批后至行政处罚间的执法盲区,有效降低执法矛盾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执法人员责任意识,杜绝执法行为的盲目性,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设施、设备的“漫游”状态,实现防止资源浪费、防止暴力抗法的目标、防止被动执法、执法扰民矛盾激化的三防目标。项目建设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3、黑龙江省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4、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制定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5、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 );6、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 );7、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8、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 );9、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10;10、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立案、处置和结案CJ/T315-2009;11、关于印发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 的通知建城2009119号;12、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CJ/T 292-2008;13、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 293-2008;14、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7;15、国家建设部建办城函200742号关于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16、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 213-2005;1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 215-2005;18、国家建设部建城2005121号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19、国家建设部建城客函2005100号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试点实施方案;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设的意义(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现代保障手段“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内涵丰富,既包括经济建设内容,也包括城乡环境优化,正如盖如垠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强城市管理更为重要”。以信息技术、视频技术等搭建的指挥中心,将使行政执法作为社会秩序、环境秩序管理的重要环节,从监管覆盖率、防控及时性、处置响应速度等方面,适应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巩固经济建设所构筑的城市经济、生活、文化承载功能,维护其功能正常发挥、优化和最大化。让市民长久共享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成果。(二)构建行政管理低成本、高效能的运行平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法律制度在我市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职责交叉、多头管理、重复处罚、执法扰民、执法队伍既多又乱问题。但在行政管理运行中,仍然存在多部门都管又都不管、审批不监管、部门“割据”信息不通等问题,导致应当依靠行政许可职能、日常监管职能就可以加以预防和消除的问题,积重难返,最后都依靠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来解决,触发和激化社会矛盾,增大政府行政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损害法律尊严和政府形象。行政执法指挥中心通过建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共享平台,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数据库,直接实现行政管理流程的无缝对接,将行政联合执法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具体运作有效衔接,互为补充,管理和执法联动,与纪检监察链接,可真正建立阳光政务、快捷政务,不仅形成管理合力,而且通过行政许可、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的相互监督制约,可大大提高行政管理运转效率,防止审批腐败、执法腐败。(三)全面提高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通过地理信息定位、遥感技术跟踪、视频技术监控、办案系统规范,违法行为的发现、处置、处罚,全部置于现代技术管理程序,准确判断、限时办理、遵从程序、规范裁量等对办案全过程的管理基本要求都能够得以实现,避免丢事、化事、办人情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执法人员实施有效监督,进而强化队伍建设和管理。建设的必要性城市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市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行政执法手段却相对滞后,行政执法方式不够精细,导致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城市职能的发挥。为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打造文明哈尔滨、和谐哈尔滨,迫切需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城市技术等,创建行政执法社会服务新模式,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行政执法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重复建设、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应用行政执法新模式的城市,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政府行政水平和管理效益;减少了专业部门巡查成本和人员、车辆等费用;减少了城市公共设施的损失、维护和重置费用;减少了城市安全事故发生率;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和谐、优美、安全、整洁的城市环境,大大降低了行政执法成本。对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 哈尔滨市面临着“硬件”需要继续建设完善,“软件”亟待改善提高的要求。行政执法既要保障大规模建设的顺利推进,更要服务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实现从“监管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一方面,大建设所提供高质量物质基础和载体,将对行政执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化运作,将要求行政执法手段不断更新。随着基础设施容量的不断扩大,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城市网格化管理行政执法和动态调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将促进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从而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最佳效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不断满足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行政执法的建设将带动我市IT业、相关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哈尔滨市城市的快速发展哈尔滨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项目的建设,将充分整合哈尔滨市的信息化资源和行政执法资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系统,在执法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