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doc
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 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当今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继续处于微妙的转型之中。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正不断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以温州模式作为基本的研究素材和分析框架,探究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中的法治理论,并努力通过挖掘和分析温州模式中的法治道路、法治资源等基本要素,可以为区域法治理论建构初步的分析模型,从而勾勒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的理想蓝图。温州模式中法治论题的提出在区域主义研究的视野中, 温州模式已成为一个指称特定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固定语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分别从经济、人文、历史等不同视角观察温州模式,丰富了温州模式理论的内涵。然而,这些丰厚的理论成果却缺失了法学的研究视角和法学家们的研究旨趣,可谓一个理论缺憾!诚然, 温州模式首先是对温州经济制度变迁的概括性表述,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与经济的一般理论已经揭示,经济制度变迁伴生着法制的变革,法制的变革反作用于经济制度的变迁。我们认为,作为制度变迁模式的温州模式,从其内涵、特征和丰富的实践中都可以挖掘出深刻的法治论题。首先, 需求诱致型体制改革模式与法治道路选择之关系。经济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模式:诱致型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经过经济学家对温州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的研究,其主流观点认为,温州模式是需求诱致的局部制度变革的典型。 诱致型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基于这一理论前提,在此变迁模式下,其法律制度层面、法治建设层面又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发生变化呢?依据法理学研究成果,在法治道路选择上有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和社会演进型法治模式,那么温州的法治道路选择何种模式呢?对于法治道路的一般性研究成果在温州模式下有多少说明力和解释的可能性呢?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经过深刻研究做出科学回答。其次,温州社会转型中内生的守法与违法的悖论。当社会中某些领域的制度或规则先于法律制度变革时,就将陷入守法与违法之争。温州模式所面临和经历的违法转型的质疑即集中呈现了转型期法治理论所要完成的现实课题。如何分析和评价这种因制度变迁而引致的违法? 变法与守法的悖论是法学理论中的经典理论。历来,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对此聚讼纷争。对温州模式和温州区域法治文明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转型期区域法治理论提供丰富的实证经验和理论参照。再次,温州模式下法治发展的地方资源之挖掘。随着法治理论研究和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近年来区域法治理论逐渐兴起,其中已出现两种值得关注的研究进路:其一,以孙笑侠教授为代表的法理学者提出了先发地区的先行法治化理论;其二,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政策下对地方法制先行先试权的反思性研究。正如孙笑侠教授在研究中提出法律地理学的命题,研究区域法治的优势资源和稀缺资源,有助于地方法治路径的选择。在区域法治理论研究中探索另一进路,即挖掘地方法治资源,对于温州乃至中国所有地区的区域法治化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最后,温州法治进程中的阶段性法治类型分析。法治的发展被认为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变化不仅是旧对新的适应,而且也是一种变化类型的一部分。这种变化受到某种规律的支配,至少在今天可以认识到,这种变化和先行的实践过程反映了一种法治精神的内在需要。对温州法治进程中阶段性法治类型的分析,对于解读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国先发地区的法治进程,进而科学定位其法治发展路径和前景,寻找区域法治的推动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和谐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温州模式下地方法治道路的特征分析对温州法治道路特征的描述与分析,不得不在温州模式的语境下、在改革开放的全国性背景下展开。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法律的基本观点,以及市场和法治的关系理论,温州法治道路的特征恰与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具有某些共通性。学界对温州模式特征的研究著述颇丰,观点不一。笔者抽取其中可能影响温州法治道路特征形成的若干方面予以阐释。第一,自生自发的诱致型制度变迁,是温州体制改革模式的总体特征。第二,温州人民是温州模式的创造者。温州地方的人力资源是温州模式的生生不息的动力。第三,温州模式的运行中伴随着来自法律乃至意识形态的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承受着持续的摩擦成本。在自生自发的诱致型变革中,相对于经济领域的变革,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的滞后是各个社会中的共性。为规避这些风险所作出的种种对策性制度和措施却是具有温州模式特色的,笔者将其称之为规避风险的技艺。第四,市场经济是温州模式的推动力。市场引导机制是温州模式发展的内生力量,同时影响着其他社会体制的变迁。经过对温州模式本身特征的提炼与梳理,本文认为与之相生的温州法治道路具有如下特征:1以诱致型法治发展为动力辅之以政府推进的法治道路模式有关法治发展道路理论,学界有不同的研究模式。蒋立山教授较早提出了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与社会演进型的法治道路二分理论3。笔者认为,在温州模式的区域特点下,蒋教授的这一研究结论不具普适性。温州作为经济制度先发地区,在法治发展的路径上,更可能趋向诱致型、渐进型的,政府在这一法治过程中则是推动法治发展的辅助力量。理由有二:其一,诱致型、先发性的制度变迁,使其法治秩序的发垒缺乏足够的可供参照、模仿的途径、方法等,理性建构的可能性不足。其二,由于经济的先发性,对法治(规则之治)产生了内在需求,法制往往通过渐进型方式回应这种需要。当然,在自发的制度安排、尤其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变迁中,往往也需要用政府的行动来促进变迁过程。政府推动主要有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也是最主要的类型,社会自发的诱致性法制创新经过国家认可和接受,向国家的强制性法律制度转换与扩展。如温州农村民营经济的发生及其法律地位的确立即属这一类型。再如,温州金融改革即是由自发到自觉再到被承认和规范,以及最后被全国政策同化的全过程。第二种类型,在国家政策概括性授权下,进行社会自发的诱致性法制变革。如1986年国务院批示成立温州试验区,为温州经济体制变革提供政策性支撑。第三种类型,中央政府只是负责制定出制度和政策的大致框架,允许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从而实现制度创新。2法律渊源的多样性,政策成为法律渊源的重要形式法律运行模式的双轨制在诱致型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国家主义的立法模式显得捉襟见肘,制度和规范为了回应社会变迁,必然出现多元化的法律秩序结构。法律渊源形武再度丰富,从国家立法到民间法;从人大法律到政府的红头文件,层级多数量大。甚至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国家政策充当了重要法律渊源。在1979—1997年期间,国家制定了大量的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痕迹的法律,包括1982年修订的宪法。这些法律法规多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温州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深,许多已形同虚设,不得不仰赖政策治理或行政治理来获得生产和交易秩序。学者张建伟将这种法律运行特征称之为&ldq 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uo;双轨制的模式,并指出这一模式能减少制度变迁带来的风险和不稳定性,但也造成了经济行政法规泛化和司法裁决困难、有法不依等阶段性的代价。3变法与违法的紧张关系凸显,现实主义法治观成主流理念温州法治道路中充斥着变法与违法的紧张关系,经济制度的变革经常伴随着违法改革的质疑,这即构成一幅温州法治道路中的特殊风景。法理学对转型法治的研究中即已注意到变法与法治间的紧张关系,并认为, 从短期看,这两者甚至是不可兼容的。即使变法对中国的现代化是必须的选择,从长远来看是唯一的选择,但是从制度建设的层面上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却是不利于秩序的形成,因此也就不利于法治的形成。我国宪法学界曾出现的关于转型期社会良性违宪之争,与此则有相似的理论旨趣。作为诱致型制度变迁的温州模式,其变法自然难以找到直接的规范依据,而上述多元法律形式、-‘‘双轨制法律运行模式等解说也难以为其提供充分的合法性证明。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出现的八大王事件是这种紧张关系的典型演示。当时,乐清8名个体户率先从事商品经济,赚钱后盖起楼房,骑上摩托,安装电话,被政法机关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入狱。在温州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私营企业,由于八二宪法仅承认非公经济中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这些私营企业遭受了严峻的法律风险和政策障碍。在这种环境出现的挂户、红帽子等现象即是人们在博弈中创造性地规避法律的手段。此外,温州民间金融制度的变迁最初同样面临合法性的质疑,在国家统一固定利率的上世纪80年代,温州民间借贷开始发展并自发实行利率浮动。在温州,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面对这些出现在制度变迁中的合法与违法之争,基于不同的法治观就会做出完全相反的评价。形式主义法治观会主张:如果说,经济转轨的最终目标是法治的话,至少在中国,转轨的路径恰恰是以非法治的方式——甚至可以说以违法的形式进行的。在温州模式下,国家和政府秉持的现实主义法治观则为制度的顺利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1984年4月,乐清县人民法院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重新审理,宣告八大王无罪。对于私营企业的法律性质,挂户和红帽子本身即体现了政府默认其合法存在的现实主义姿态。温州模式中地方法治资源的挖掘自苏力教授著文提出法治本土资源理论以来,法治资源理论成为研究法治道路论题中的重要分析工具。然而,苏力教授所提出的本土资源是相对西方法治经验和传统而言的发生于中国大地的法制传统。实际上,中国各地的法制传统也未必完全相同,相反,显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挖掘法治资源的地方性特点,即地方法治资源。如果要论证温州模式下的法治进程及其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则要挖掘和考察温州区域内对法治发展有积极影响的地方法治资源。1作为地方法治资源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是商品经济法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商品经济与法律有着某些必然联系。马克思说: 先有交易,后来才由交易发展为法治。现代市场经济导致法律体系在结构与功能上发生巨大的变革。这些经济体系和要素在温州模式中先发滋生和成长,自然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了法治发展的需求和动力。这些需求或者通过地方试行改革的方式以较低层级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予以实现:或者通过地方的集中需求促使国家立法活动的启动。2作为地方法治资源的人民主体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规则、法治、秩序的最大需求者是作为市场主体个人或企业组织,本文概括称之为人民主体。随着对温州模式研究的深入,学者开始探究作为温州模式主体的人民——温州人的特殊性,并已开始形成温州人学。在后者的研究中,学者发现温州人具有某些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特殊气质。法治需要作为其主体的人具有强烈、清晰的主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权利意识。学者周晓虹在比较苏南周庄人和温州虹桥人的现代素质状况时指出,温州人现代素质比苏南人强,他认为造成这一差别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差异。他说: 远离现代城市文明的温州地区的农民之所以会普遍产生脱离土地、从事小手工业和小商业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匮乏所促成的。这增加了虹桥人离土和离乡倾向,也培养了他们的流动和风险意识,以及独立从事经营的能力,而在温州模式的发展中,获得了高度的个人自主性和效能感。例3作为地方法治资源的传统法治文化因区域地理、区域文化、区域历史、区域宗教、区域民俗、区域经济结构等的差异,加上长期以来尊崇法律文化的传统,也就彤成了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区域法治文明传统。这一区域法治文明传统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中,就可能形成具有独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温州区域法治文明传统正是温州模式的法治文化渊源。蔡克骄教授认为,温州历史上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商贸城市,温州人素有重商观念,重功利,务实际;受永嘉事功学说的影响,温州市民有较为独立的主体意识;并形成市民阶层。 s1学者所挖掘的这些功利主义、市民心态等恰与法治文化形成内在的精神契合。4作为地方法治资源的行业组织自发成长行业组织作为民间组织其兴起对市民社会的成长和法治建设的意义,学者多有研究和论述。然而,这些研究均主要以西方国家行业组织的发展模式为素材展开,与西方国家的行政组织多为自下而上的纯民间组织不同,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民间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国家自上而下地形成的半官方的组织。因此,对于西方国家理论研究中形成的行业组织与法治建设之关系理论,在我国并没有足够的解释空间。发生于温州的行业组织主要经由白下而上的方式产生,具有较强的民间性。学者研究发现,温州的行业组织,尤其是温州商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温州市民社会的建立和法治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理论抱负: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经过前面的纲要性研究,本文试图挖掘温州模式中的法治论题并进行初步的论证,勾勒温州法治路径的基本特征,并对温州模式中的法治资源进行探索。至此,本文尚未触及的一个理论抱负似乎得以提出,即是否存在作为一种法治模式的温州模式?如前所述,温州模式的发生、被关注、被研究,总是首先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模式被描述;其内涵、特征、价值等诸方面已被学者深入研究。然而,在法治模式理论层面上,尚未有独立的温州法治模式之类型。我国法学界多引介西方法治理论中关于法治的类型或模式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理论形成相当的共识。但是这些理论著述为研究我国法治道路和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却缺乏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细致的经验分析,也没有用经验来检验理论。我们很清醒地意识到,没有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区域法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就没有温州模式的后续活力。展望温州模式的未来发展,首先是要摆脱温 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温州模式到温州法治模式温州模式与区域法治文明论纲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州传统家族式熟人社会的政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的治理模式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保证社会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基于民主前提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同时,温州模式要真正成为一种扩展秩序模式,就不能仅仅把温州模式看作是其自身演变的过程。温州模式的未来发展也应该被看作是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统制一切的经济发展观念转变为一种法治文明的发展观念。这种法治文明下的温州模式的发展观念是寻求法治和社会经济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科学的发展观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只有朝着法治文明的方向前进,才能摆脱温州模式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因此,本文希望能用相关理论论证作为中国法治模式之一的温州法治模式存在之可能性,并藉此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学者在先发地区的区域法治模式问题上展开深入研究,为先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输入法治动力,为后发地区的发展提供法治引领。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区域法治文明:在温州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09SFB2008)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379-3822孙笑侠转型期先行法治化现象解读转型期法治全国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法学院,2009 (12)3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问题讨论(上、下)中外法学,1998(3、4)4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法学研究,1998(1).5针瑞庆渐进式改革与私权的发展——中国式道路的法律角度的考察中外法学,2006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23.7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生活心理及近代以来的嬗变上海:三联书店,1998.8蔡克骄,温州人文精神剖析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 (2)9郁建兴,民间商会的绩效与发展: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7 (4)编辑叶祝弟<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