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律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130539.doc
对法律课教学改革的探索标签:来源【摘 要】通过对法律课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如何组织,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关键词】教学模式;法律课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技术【Abstract】Pass the characteristics to the law lesson teaching to carry on analysis, put forward multimedia teaching, case teaching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problem and how organization, implement medium should follow of principle.【Key words】Teaching mode;Law lesson teaching;Case teaching;Multimedia technique1教学模式理论概述根据教学主体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可以把教学模式分为三种:学生主动型、教师主动型、师生互动型;也可以以实施教学的具体方式分为教师讲授型、学生讨论型、问题解答型、实践型等多种教学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突破地理位置和教学资源配置的限制。2法律课的教学特点和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法律是一门社会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占有同样的比重。法律是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所以理论必须与社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对此,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型教育模式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但由于教育经费的紧缺和司法机构的设置限制,使其难以保证应有的教学效果。3教学方法的改革31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要求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追求真理、维护公平的人生观,崇尚和捍卫法律的法律职业观。真正把对学生思想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宗旨。3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教学方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灌输式讲授方法向启发式讨论教学方法转变。完成这一转变必须做到: 在课程设计上逐步增加课堂讨论时间,减少单纯教师讲授的时间。 选用以素材为主适合于课堂讨论的教材。课堂讲授中不应简单地将结论性的知识告诉学生,或是先告诉结论再举例说明,而应从各种教学素材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即归纳式讲授而非演绎式讲授。 为学生指定必要的课外阅读资料,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笔记,从而保证课堂上能够启而有发。33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在法律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形象地模拟教学环境,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如通过网络,将校园课堂和法院审判庭联接起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收集相关法学资料并参加讨论,实现互动开放式教学。34案例教学法的运用。341教师的准备工作。该步骤的重点是在教学案例的选取方面下功夫: 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疑难性。 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浓缩性。 教学案例应当选择难度级别为容易、适中的各一个,过于复杂的案例不适合用于课堂教学。342学生的准备工作。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布置案例,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明确提出预习的要求,使学生熟悉案情,带着问题上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角色的转变。二是注意选择提供给学生的材料的范围。案例教学目的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绝对正确的答案。343案例教学的组织。(1)课堂案例讨论形式。在时间分配上,可将40分钟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比例可以是111.也可以根据学生对案例难易程度的认识,将时间分配调整为121.第一阶段专门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阶段针对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第三阶段教师归纳总结。点评学生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2)模拟法庭案例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案件当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公开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但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是场地布置应体现正式、庄重的氛围。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可辩性,能有让各个角色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施展才华的空间。避免结论过于简单、明确,使模拟程式化而失去观赏性。选择角色,布置任务,分头准备。这是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搜集证据材料,分析案情,制作审判需要的各种法律文书,熟悉相关法律条文、诉讼程序等。模拟法庭审判结束后,教师组织对模拟法庭审判活动进行讨论。尽量让每位学生对该案的审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如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法庭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正确,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3)观摩审判的案例教学方式。事先同司法审判部门取得联系,挑选一些比较典型的或是疑难的案例,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诉讼的庭审程序,各个阶段是如何链接组织的;民事、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是如何在诉讼程序中体现的;法官是如何发挥庭审主导作用的;各个诉讼主体在诉讼中的地位及各角色的作用。明白诉讼法是怎样保障实体法贯彻实施的;怎样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体公正的。观摩结束后,可要求学生谈谈观感体会,并进行总结点评,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理解、认识、分析能力。(4)电教化案例教学方式。将复杂抽象的理论通过幻灯片等形式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很受学生欢迎。法学教学同样可以采用电教化案例教学法,搜集各种视听、录像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室展示,无疑增加了案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35测评:改革过去的统一闭卷考试模式,重点考核目的从知识点考核向知识分析能力考核转移。方式有很多种,如:(1)口试:考核时采取面试的形式,由教师准备考题,放置在信封中,学生任意抽取,当场或定时准备后就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当场点评。测评题目多为与该课程相关的综合论述性题目或者案例分析题目,涉及理论知识点较多,但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进行问题的分析 。(2)开卷考试:考核时题目主要为案例分析或大型论述题,允许学生携带教材、法规等参考资料进入考场 。(3)论文考核方式:主要是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论文,手写、打印均可,字数2000字到3000字,但对论文内容一般要求就所学课程某一个理论问题进行阐述,做到论文虽小,但能提出个人观点,讲透一个问题。参考文献1毛高仙, 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技术的整合策略中职法律基础课教学策略探究 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9,(02)2杨晓丹, 法学案例教学法探微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3赵晓光, 论法学案例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J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08,(04) .4王向君,论多媒体技术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J 现代教育科学, 20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