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第一章 规划总论.doc

    • 资源ID:3010062       资源大小:422.50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 规划总论.doc

    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论1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4第三章 目标市场与规模预测6第四章 总体定位与发展战略8第五章 空间布局与项目体系10第六章 产业导向规划11第七章 分区发展规划13第八章 旅游产品及线路规划23第九章 土地利用规划25第十章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规划28第十一章 旅游交通及基础设施规划31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及绿地景观规划33第十三章 营销运营规划35第十四章 旅游投资与效益分析37第一章 规划总论第一条 规划范围 苏州西部旅游度假区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的西部,东至镇湖东渚边界、太湖大道、秀岸村及新桥村、环湖路,南至光福边界、太湖水域,西至太湖水域,北至太湖水域,规划总面积19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包括整个苏州西部生态城,位于苏州高新区230省道以西,总面积42平方公里。第二条 规划性质 本规划性质为苏州西部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总体规划,是苏州西部旅游度假区保护、利用、开发、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框架和重要依据。在规划区内进行的与旅游相关的各项建设和经营活动,均应与本规划相衔接,在本规划的原则和思路指导下进行。第三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20122015年为近期;20162020年为中期;20212030年为远期。 第四条 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998)太湖水源保护条例(1982)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0) 太湖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10) 江苏省太湖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 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4) 2、标准规范依据 旅游规划通则(2003)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2008)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2006) 苏州市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试行)(2011)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 3、相关规划依据 苏州市水上旅游规划(2006)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 关于实施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的通知(苏发200911号)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苏州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2011) 苏州高新区生态建设规划(2006) 苏州高新区沿太湖总体景观规划(2006)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虎丘区)旅游总体规划(2009-2020)(2009) 苏州高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 苏州高新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2011)苏州高新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2012) 苏州高新区生态城总体规划(2011) 苏州西部生态城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 生态科技城概念性规划(2012) 第五条 规划原则 规划遵循生态优先、注重保护,公益设施优先、注重配置,打造精品、追求特色,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原则。 生态保护原则:度假区位于苏州市西部,濒临太湖,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的江南水乡村落风貌等,是度假区发展旅游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始终以生态环境与文物文化保护为前提。通过产业准入、空间管制与引导、生态保育等,实现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 产业融合原则:度假区虽然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但是度假区内的文化产业、农业产业、渔业产业等,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不紧密,不能彰显度假区的旅游特色。在对度假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这些产业资源的旅游功能开发,突出旅游特色的同时,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精品打造原则:度假区内的苏绣文化、环太湖区位、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水乡村落结构等资源,在苏州乃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度假区的旅游开发,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行精品打造,提升苏绣文化品牌,构建环太湖生态休闲品牌、开辟村落休闲品牌,展现度假区的精品度假特色。统筹协调原则:度假区旅游开发强调区域协调性、社会协调性、功能协调性、生态协调性,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分期建设,滚动发展,努力协调好需求与供给、景区与乡村、旅游与房产、设施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确保度假区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第六条 资源现状梳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规定的旅游资源类型分类体系,对苏州西部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得出结果如右表。 表2-1 西部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统计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资源单体 数量(个) A地文景观 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ACN 岸滩 太湖岸滩 4 AE 岛礁 AEA 岛区 大贡山岛、小贡山岛、乌龟山岛 B 水域风光 BA 河段 BAA 观光游憩河段 镇湖至东渚通运河的历史水道 3 BB 天然湖泊与池沼 BBA 观光游憩湖区 太湖 BBB 沼泽与湿地 太湖湿地公园 C 生物景观 CA 树木 CAC 独树 万佛塔银杏树、仙人庙(东和禅院)银杏树 2 E 遗址遗迹 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 EBC 废弃寺庙 秀峰寺、上山村隆福院 4 EBF 废城与聚落遗址 三洋村水下街道、桥梁遗迹 F 建筑与设施 FA 综合人文旅游地 FAA 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绿野村 17 FAB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上海“三枪”疗养基地 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万佛寺 FAE 文化活动场所 中国刺绣艺术馆 FAF 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西华黄桃园 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FCA 佛塔 万佛石塔 FCH 碑碣(林) 四德碑 FCK 建筑小品 三洋宏泉公亭、东和禅院花架棚 FD 居住地与社区 FDB 特色街巷 绣品街 FDC 特色社区 三洋村、杵山村、马山村 FE 归葬地 FEA 陵区陵园 镇湖烈士陵园 FF 交通建筑 FFA 桥 永福桥 FG 水工建筑 FGB 水井 三洋宏泉井、福寿泉 G 旅游商品 GA 地方旅游商品 GAA 菜品饮食 乌米饭 6 GAB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贡山茶、黄桃、葡萄 GAC 水产品与制品 太湖三白等水产 GAE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镇湖刺绣 H 人文活动 HC 民间习俗 HCA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民间合会 5 HCC 民间演艺 镇湖山歌、孟姜女(吴歌) HCF 庙会与民间集会 新桥村轧仙人庙会、邢旺村窜龙灯 总计 41 区域旅游资源包含41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建筑与设施17个,旅游商品6个,人文活动5个,分别占旅游资源的41.46%、14.63%和12.20%。地文景观、遗址遗迹各有4个,占旅游资源的9.76%。第七条 资源评价结论类型丰富,组合良好:西部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类型较为全面,既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自然旅游资源,又包括遗址遗迹、建筑及人文活动等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还包括旅游商品类的民俗类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富有历史韵味的人文旅游资源为该地开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品级资源较少,缺乏垄断性高等级资源:从旅游资源品位角度来看,区内高品级旅游资源数量较少,最突出的当属自然资源原生太湖及人文资源镇湖苏绣。太湖位于苏州市近郊,沿岸休闲资源十分丰富;悠久的刺绣文化则为旅游度假区的休闲旅游增添了文化元素。因此,要想开发西部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应该以这两类资源的开发作为切入点。资源开发层次较浅,缺乏整合:结合西部旅游度假区资源分析发现,旅游资源优势决定了度假区适合中短线旅休闲旅游。但是区内环太湖地区的旅游还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开发阶段,旅游资源缺乏整合与有效利用,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不高,旅游资源的效益远未得到实现。第八条 度假区开发思路度假区在旅游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太湖、太湖湿地和苏绣文化三大高级资源,开展休闲度假主题游、科普教育主题游和文化主题游,实现资源旅游效益最大化。同时根据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等消费需求,考虑在度假区内结合农业景观开展田园生态休闲游。第三章 目标市场与规模预测第九条 目标市场定位核心市场:苏州市和长三角核心地区(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以自驾游为主的休闲度假人群,通过打造系列中高端度假产品满足其度假需求。重点拓展市场:长三角2小时经济圈范围内的其它城市及泛长三角地区的安徽、江西的主要城市,为重点拓展市场。潜在市场: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将这一区域及西北、西南部分城市作为旅游的潜力市场。国际市场:首先吸引在苏州及长三角地区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其次以近距离的日本、韩国、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市场为基础和优先拓展空间,逐步切入美国、德国等中远程市场。专项市场:中高端度假市场、生态旅游市场、特色文化旅游市场、自驾车旅游市场、商务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市场、修学旅游市场。第十条 消费需求群体定位核心消费群体:以名流型(社会上层)和精英型(中上层)为主。主要有企业家和金领人士、外籍高级管理人士和创业人士、在苏沪投资的外省市各类民营企业人士、港、澳、台等地区在本地置业、理财投资人士、海归派人士、当地政府及机构的中高层公务员、其他社会高收入人士、富裕女性。扩展和培育的消费市场:扩展市场是其它到苏州旅游度假或公务商务类的高端客人市场。培育市场以苏沪地区为主,被称为“银领”和“灰领”的中层人群,和被称为“白领”和“新新人类”的时尚青年。大众休闲度假市场:知名休闲度假区会吸引一些“大众休闲者”,包括旅游者、游览者,出于对休闲生活的向往,使他们乐于来观览、感受和尝试高档休闲生活场景中的相关元素,间隙性地体验休闲生活的“繁华”和“奢侈”,这一群体属于休闲消费群体中的实用消费群。第十一条 市场分析预测近期(2012年2015年),预计游客增长率为12%,2015年总游客(包含观光、休闲、度假)接待量可达100万人次/年;中期(2016年2020年),预计游客增长率为9%,2020年总游客(包含观光、休闲、度假)接待量能够达到150万人次/年;远期(2021年2030年),预计游客增长率为3%,2030年总游客量(包含观光、休闲、度假)能够达到并保持在200万人次/年左右。 第四章 总体定位与发展战略第十二条 总体定位引领太湖旅游“五新”(新旅游、新型休闲农业、新市镇、新人居、新产业)发展,打造国际水准生态旅游度假区,环太湖最具水乡文化风情与景观的生态文化型高端度假区,特色生态体验、文化寻访、休闲娱乐、创意度假目的地和产业综合体。第十三条 规划主题和特色定位未来度假区将紧紧围绕苏州市“三区三城”建设,进一步优化景观,突出生态理念、资源价值、文化特色,综合挖掘展现苏绣文化、镇湖历史、太湖文化的精髓并结合度假进行创意包装,引入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项目,形成差异化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产品体系,建设成最具水乡文化风情与景观的生态文化型休闲度假胜地。第十四条 总体目标构建国际水准生态旅游度假区,环太湖最具水乡文化风情与景观的生态文化型高端度假区,特色生态体验、文化寻访、休闲娱乐、创意度假目的地和产业综合体。第十五条 产业定位 构建生态、低碳、高效的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旅游度假、文化创意、休闲观光农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以绣品城的提升为起点,融入创意理念,发展传统手工艺及文化创意产业;以太湖湿地公园开发,游湖湾等新的旅游综合体建设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以传统农业升级转型、现代农业、特色农庄引入,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第十六条 建议形象口号环太湖首席生态文化度假地西部生态城,生态文化寻源地 西部生态城,度假心田园第十七条 发展战略生态优化战略以田园城市理念、反规划理念,有机保护,合理开发产品战略差异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文化战略文化资源传承发展 有机更新战略村庄农田的循序渐进更新产业集聚战略以创意驱动产业,构筑产业集群 第五章 空间布局与项目体系第十八条 空间布局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思路形成 “一镇一园塑核、双带串联、河网展开”的空间发展结构。 一镇:创意文化旅游核,以镇湖建成区和拓展区为重点打造特色文化和休闲娱乐不夜绣城。一园:湿地休闲度假核,以湿地公园为依托,针对湿地公园东侧、北侧、西侧临湖湾区等地块进行集聚开发。双带串联:水乡画廊生态文化休闲带沿太湖大道和滨湖的村庄,以农田为基底,以太湖水乡文化为灵魂进行旅游开发,形成太湖首条以“生态文化”为主题,融生态、景观、遗产、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带。滨湖生态景观游赏带秉承太湖生态保护的要求,沿太湖大堤和湖岸建设生态保护带并进行景观打造,建设系列旅游景点和节点,形成生态文化景观带。 第十九条 项目体系规划引擎项目一条姑苏水乡风情河道、一个苏绣传奇核心景区、一个国际手工艺博览园、一台太湖·聆听经典实景演出、一座Eco-world 天空塔、一个湖耀中华度假博览湾、一个湿地人生度假基地、一个绿色商务公园、一个生态梦想示范岛支撑项目在引擎项目打造的基础上,可以建设姑苏风华休闲街、世界绣城创意港、太湖之梦主题城、绣闲天堂水上吧街、太湖文化演艺娱乐中心、湿地探险乐园、狂野世界竞技场、湿地生态酒店等,大力发展主题酒店、商业店铺、游客服务等设施,完善一批休闲运动、山地公园、滨河旅游景点,构建起完善的度假区观光休闲、度假和服务体系。第六章 产业导向规划第二十条 产业发展体系 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借助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势头,加大旅游业与农业、刺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以旅游度假产业为支柱,休闲观光农业为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其他关联产业支撑的多元化的休闲度假产业体系。表6-1 度假区产业发展体系产业类型主要产业要素支撑产业要素旅游度假产业休闲设施餐饮娱乐主题酒店健康养生户外休闲修学教育商务会议休闲观光农业蔬果采摘园艺术稻田主题花卉及其延伸产业特色水产养殖休闲农庄农家乐文化创意产业主题演艺苏绣为主的传统手工艺 影视拍摄动漫文化 工艺美术 文化设施(展览馆、博览馆、剧院等)其他关联产业总部经济、休闲地产第二十一条 产业空间布局 苏州西部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设计为“一轴二翼四体”的空间结构。“一轴”:田园城市示范轴(太湖大道两侧),加大绿色、清洁能源的使用,集中建设生态智能建筑、生态社区,充分体现低碳、节能、清洁、环保、生态的城市特征。 “二翼”:以田园城市示范轴为轴心,度假区太湖大道以南区域,主要发展中高端旅游服务业;太湖大道以北、以西区域,主要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四体”:即规划建设四个综合体,即零碳度假综合体、创意绣城综合体、湿地游憩综合体、现代农业综合体。 第二十二条 产业链条打造 表6-2 度假区主要产业链条打造产业类型 产业核心 产业发展思路 休闲度假 Eco-world天空塔、世界湿地度假村以文化主题度假和休闲娱乐为特色,大力发展主题文化度假,形成特色度假竞争力,逐步完善食、住、行、游、娱、购等全产业链条文化创意 绣品街核心景观、中国刺绣艺术馆、世界绣城时尚创意港、 国际手工艺博览园形成原材料研发创意设计加工孵化(纪念品生产)绣品交易展示人才培训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休闲观光农业 太湖农业嘉年华引入品牌观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农业种植景观打造艺术田园农庄建设农事体验乡村度假的观光休闲农业体系总部经济 绿色商务公园手工艺、医疗、有机农业总部经济 健康养生 万佛寺健康疗养度假基地医药研发健康基地养生度假心灵养生 商务会展生态博览会 商贸会议、文化论坛商务度假度假会所、俱乐部 修学教育 湿地生态、刺绣研习湿地观光生态教育,刺绣研习文化体验创意孵化 户外产业 露营基地、帆船俱乐部、湿地休闲运动公园 逐步引入户外俱乐部,发展户外用品经营拓展培训户外运动基地配套的餐饮住宿等 休闲地产 镇区和南部湾区有序发展旅游休闲地产,吸引一批高端人士前来购买第二居所等度假地产。 第七章 分区发展规划第二十三条 太湖绣艺不夜城位置范围:包括镇湖镇区及周边区域,北至马桥村,南至太湖湿地,西至西洋山,东至东浜郎村,总面积约为233公顷。项目定位:国际绣艺不夜城创意旅游综合体、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主客共享的太湖文化休闲小镇、宜居宜业新市镇。主要规划项目:1、苏绣传奇观光区对现有绣品街及周边区域进行提升,依托绣品街、刺绣艺术馆及其周边区域,扩大发展空间,营造丰富的旅游体验产品,推动以苏绣为核心的传统工艺产业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的有机结合。Ø 绣品街核心景观打造:建议在绣品街以苏绣文化发展和历代的苏绣名人为基础,挖掘历史典故,形成系列景观小品。Ø 中国刺绣艺术馆展示提升:建议应增强现代展示手段的应用,建立一处影视厅,制作一部展示苏绣源起和文化发展的多媒体影片,设立流动创作室,邀请绣娘在此现场创作并表演解说刺绣关键工艺,增加刺绣体验设施等。Ø 中国丝绸培训研发基地:占地约50亩,旨在打造以传播苏绣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服务平台,使其成为传授苏绣艺术的专业培训基地,苏绣研究学者和专业人士的艺术交流中心,通过招商引入相关企业投资建设。Ø 苏绣大师星光大道:原有工作室集中区域,进一步强化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交流基地等功能,作为产业孵化的重要载体,可开发游客参观体验产品,按照星光大道方式设置大师手模、著名作品浮雕等,讲述现存的大师故事,让游客参与向大师学习。Ø 苏绣设计产业基地:依托现有绣品街打造中国首个刺绣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基地。2、姑苏风华休闲街利用马桥村、绣品街南段、东城路延伸段等街区建设多条以民俗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为主要功能的传统风情休闲街。Ø 姑苏名人cosplay动漫街集中苏州乃至太湖区域各种优秀艺术经典表演,街区推出丰富的苏绣表演、评弹、蹴鞠游戏、诗词节会、比武招亲等活动,并配套各种时尚动漫书吧、动漫吧等周边产品。Ø 绣宴天下美食街集中太湖地区的“百年老店”和苏州菜体验馆、风味小吃、各地风味餐厅,形成“绣宴一条街”,保证原汁原味的太湖特色。3、世界绣城时尚创意港依托目前镇区,争取建设一处以太湖文明和苏绣文化为主题元素的主题式商业综合体。Ø 国际工艺精品展销中心:国际手工艺和旅游商品大市场,建立展览、销售、设计平台,逐步引入其他现代创意产业,形成区域最大的手工艺产品、旅游商品贸易集散基地。Ø 世界名绣街商业综合体:以太湖文明和苏绣文化为主题元素,构建云集高端时尚产品的体验购物区。Ø 锦绣艺术坊:由各类艺术博物馆群、画廊、高端工艺品商店等构成,发展艺术创意产业。Ø 国际创意村设计产业基地:建立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人才培训基地等,促进中国传统刺绣文化、手工艺文化和现代科技、创意设计的结合。4、国际手工艺博览园国内首个传统手工艺与国际创意、旅游娱乐相结合的创意园区,世界级的手工艺博览会举办地。Ø 世界手工艺街区:对世界各地著名手工艺(如俄罗斯套娃、非洲木雕 、约旦沙画、斯里兰卡宝石工艺等)进行互动式展示,游客可参与到著名手工艺的制作中,同时以世界各地超级手工艺为蓝本设计匹配的游乐设施,营造神奇的工艺体验和时尚游憩结合的娱乐精品。Ø 中国奇艺园:汇集各地传统工艺精品,如宋锦、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纸、风筝等,旨在打造一个以参与体验为主的中国手工艺互动区。Ø 创意loft社区:有机发展各类艺术、画廊、设计、演艺、娱乐、展览、摄影、酒吧等创意工作生活区,配套发展一批旅游地产。5、太湖之梦主题旅游园区对大新河中央河河道两侧土地进行整理,集中有效开发旅游综合体,与华强集团、华侨城、港中旅、中坤集团、乐高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主题乐园运营企业寻求合作,结合太湖文化进行设计,争取引入一个类似方特欢乐世界、SEA WORLD、LEGO LAND等具有自身品牌和运营模式的主题旅游项目,打造一个在区域具有巨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项目。6、绣闲天堂水上吧街西华桥至大新桥段,融入主题游憩、商业休闲等功能,打造姑苏风情不夜休闲水街,构建“白天+夜间”24小时主题式体验消费模式。7、宜居社区在镇湖其他区域规划建设一批生态办公商务区、生态居住社区、安置社区等,依据生态建设理念,进行风貌控制,采用当地建材,强化能源节约,采取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设计,加强立体绿化。逐步完善镇区游客咨询点、停车场、旅游公交、教育、文化活动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构建生态新市镇。 第二十四条 十里“姑苏水乡”风光带位置范围:从朱家村开始,沿大新河经西华桥、大新桥、湿地公园北侧河流(游河)、南山桥、前塘桥、市上河至太湖大堤。特色定位:特色水乡风情体验带。主要规划项目:1、一条旅游主河道综合整治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梳理区域水系,并以大新河中央河游河市上河为主构建一条主要的水上旅游廊道,在河道旅游开发基础上,对沿岸区域进行规划,打造十里水乡风光带。Ø 绿化和景观:河岸两侧打造以稻田、湿地、花田、经济果林、荷塘、水森林、亲水植物景观等为主的水乡田园大地景观和人文景点。Ø 太湖演替景观:按照古太湖演变的时间顺序,形成一些仿制的湿地古生物雕塑等,讲述太湖生态演替知识。Ø 码头、桥梁:沿线设置数个仿古小码头,主要是水上交通工具的租赁、管理、服务点。河道主要设计通车桥梁12 座,桥梁设计高度要满足船只通行要求,风格与当地文化相结合。2、十里水乡风光带旅游节点沿河道分为镇区、村庄和田园等不同景观主题进行打造,同时设置几个重要旅游节点。Ø 度假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在太湖大道与大新河交叉以南设立一处服务中心。既可以作为连通起步区与度假区的节点,也便于就近集散由太湖大道前来的大量自驾车游客。服务中心将设立游客中心、产品展示购物中心、生态城文化博物馆、大型停车楼、地下停车场、观光公交总站、自行车租赁站等。Ø 沿线旅游开发:河道沿线进行旅游开发,沿河途径梦幻水街、娱乐演艺中心、国际手工艺博览园等区域,可体验丰富的旅游活动。Ø 特色旅游地产:河道两侧结合镇区建设进行地产开发。Ø 村庄河道:河道连接的主要村庄入口作为景观节点打造,突出休闲、商业要素,形成休闲广场,兼具码头作用,设置特色风格水车。第二十五条 “乐享湿地”太湖湿地公园综合体位置范围:以湿地公园为核心,包括周边区域,北侧边界为横四路(环湖路), 西侧为规划的四号路。特色定位:太湖湿地生态展示基地、湿地休闲游憩综合体。主要规划项目:Ø 太湖·聆听大型实景演出:湿地公园北部,以太湖为背景设计实景舞台,以苏绣文化为表现内容,将专业演员和绣娘一起组建成表演团队,以光影水战、光影刺绣、水上升宫阙等为特色,采用世界最先进“声、光、电”多媒体技术,诠释古往今来的太湖传奇,为游客提供一台极富想象的视听盛宴,拉动镇湖区域的夜间消费。 Ø 太湖文化娱乐演艺基地:争取引入一处类似东方斯卡拉、刘老根大舞台的品牌演艺项目,周边打造娱乐产业集中区,创意化地进行各类手工艺绝活展示及表演,逐步整合苏州传统的评弹和时尚酒吧、演艺吧等项目,增加整个太湖地区传统文化的武术、杂技、戏曲等表演功能,以娱乐作为度假区的重要吸引物,做足夜文章。Ø 湿地探险乐园:结合太湖湿地的历史演变,增设一些景观。如:神秘侏罗纪、湖底森林、恐龙居所、巨型昆虫、环境危机等,通过图片、科普栏、雕塑等,展示由于人类活动将要灭绝的动植物,唤醒人们生态环保的意识,向人们展示各个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最新生态技术,提醒游客保护环境。Ø 湿地生态酒店:建议湿地公园东侧引入一家湿地主题五星级酒店,建筑采用生态低碳理念主导的原生态绿色建筑,酒店可以世界湿地文化为主题,配套设立湿地商业街、乡村俱乐部。Ø 湿地人生度假基地:依托于湿地公园东侧的滨湖原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景观、良好的湿地环境,加强绿化,将童话与度假结合,以世界湿地文化为主题打造一处湿地印象度假基地。Ø 湿地休闲运动公园:在湿地公园以北,环湖路以南利用生态环境打造一处康体运动休闲公园,打通水面,充分利用水面功能,实现“运动·康体·休闲·环保”的完美结合。公园集运动、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满足度假区居民晨练晚练需求和游客休闲运动需求。第二十六条 “零碳湖湾”度假基地位置范围:北至横四路(环湖路),南至太湖水域,西以太湖大道X209为界,东与太湖湿地公园毗邻,总面积约232公顷。特色定位:以“绿色、有机、亲水”为特色的绿色度假博览湾区主要规划项目:Ø Eco-world 天空塔:一座集游乐、观光、餐饮、休闲、度假、商业于一体的垂直型高空度假综合体。一个在100米高空拥有无边际泳池,空中花园,高空游乐及高空漫步、蹦极跳、高空攀岩、高空弹跳等极限运动的四维转动式高空休闲娱乐场,配套设置超五星级酒店、中西餐厅、体育运动、室内滑雪场、露天游泳池、绿色产业总部、商务办公、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电影院、超市、大型停车场等项目。Ø 狂野世界竞技场:在湿地公园西侧区域依托鱼塘等环境,可以太湖湿地和泥沙为主题,构建一座四季全天候型室内外结合的运动乐园。Ø 帆船俱乐部:在满足太湖水域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在游湖通往太湖水道处打造建设帆船俱乐部,开展时尚水上运动项目帆船运动,将其打造成集帆船、国际滑水赛道竞赛、训练、培训于一体的太湖水上旅游新亮点。Ø 湖耀中华度假博览湾:通过疏通水系,划分为不同的度假地块,可引入锦江、开元、东方等一批中国本土度假品牌投资,崛起中国第一座中国式顶级度假酒店群。同时,争取引入万豪、宝格丽、第六感(泰国)、文华东方(香港)、华尔道夫(美国)、凯悦度假村(美国)、丽思卡尔顿(美国)、半岛(香港)酒店、阿丽拉(新加坡)等国际度假酒店集团进驻,合作建设2-3座异域文化主题的度假酒店。配套发展绿色产品购物中心、湖湾4D影院、酒吧街、人工沙滩等度假设施。Ø 绿色商务公园:以Eco-world天空塔为核心,打造智能化、生态型的商务综合体,为绿色有机产业搭建一个平台,形成集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展销、研发、管理、服务、信息为一体的企业总部,发展高端绿色商务度假,也可作为度假区南部的旅游集散中心。Ø 健康疗养度假基地:引入国际流行的“优生活”理念、Lohas生活和禅修、瑜伽、素食、音乐等养生产品,重点发展高端养生度假产业,面向都市高端人群,整体打造健康疗养度假基地,配套发展旅游地产。第二十七条 “生态之岛”大小贡山岛特色定位:国际化生态示范岛主要规划项目: 1、小贡山岛:国际生态理想岛 充分利用小贡山的山地、林地、草地、湿地资源、湖中孤岛的独特地理位置,融入低碳生态示范理念,将其打造成集拓展训练、生存挑战、新概念旅游、集体休闲、生态教育等内容为一体的互动式生态休闲岛。Ø 一大道低碳景观大道:环小贡山岛打造首个世界生态环保主题景观大道,充分考虑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景观大道力图突显“节约、节能、生态、环保”的规划思想。Ø 一广场生态宣言广场: 在连接小贡山的石拱桥处建设以浮雕为核心构成的纪念性广场,主要展示西部生态城的生态宣言,树立三面里程碑,碑文正面用中英文记录世界和中国有关可持续发展、太湖生态保护的重要事件,背面用简洁的文字分别介绍人类环境宣言、里约宣言、中国21世纪议程、太湖生态保护行动等。周围设置生态祈愿林,游客可以在此留下自己的生态寄语。Ø 一基地户外教育基地: 对小贡山岛内部植被和环境进行修复,营造各类植被景观,建设户外生态教育基地。基地针对儿童、青少年、成人开展不同的参与性体验活动。2、大贡山岛:禅茶度假岛 利用大贡山岛清幽的环境,以太湖为背景、以岛上的茶叶种植为核心,融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并以国际野奢度假文化为补充,打造集养生疗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养生岛。重点发展高端旅游市场,通过限制人流等措施,保持太湖孤岛的神秘感。 Ø 一园生态观光茶园:采用林茶间种的新技术,发展有机茶,游客可以畅游于茶园内,在春秋采茶季节,更可参与采摘活动。茶园配套品茗馆、茶艺馆、茶息亭等。Ø 一楼参禅指月楼:选址于岛西南,与万佛石塔相望。指月楼是以茶禅文化为主题的养心圣地,形成特有的“精神+物质”的疗法,开发心灵静修特训、禅茶养生、生活管理等主题旅游产品。 Ø 一酒店零碳野奢酒店:采用多种流行的低碳技术,结合野奢理念打造真正的零碳野奢度假场所。酒店周边配套建设水疗SPA、休闲垂钓、户外泳池、帆船等休闲项目。第二十八条 “水乡画廊”田园文化休闲带位置范围:位于度假区西部,从朱家村开始,环太湖至马舍山,主要为太湖湖岸线向内约1公里的生态防护带和果园、农田范围。 特色定位:以乡村文化基质和休闲农业结合为特色的“姑苏水乡”田园文化休闲度假带。主要规划项目: Ø 太湖农业嘉年华:以马山村为核心在本区应打造一个农业旅游核心项目,引入大型农业企业,并成片种植各个主题的特色品种,如水稻园、向日葵园、玫瑰园、黄桃园、葡萄园、薰衣草园、有机果蔬园等。设立一处大型观光农园和乡村嘉年华。构成可包括太湖农耕文化园、太湖四季花海、太湖珍奇果园、都市绿屋度假。Ø 北部现代农业基地:在太湖大道以北区域,涵盖卜舍、后塘头,至朱家村一带,通过村庄搬迁和土地整理,引入一批大型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项目,因地制宜,提升发展有机水稻、蔬菜、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同时进行大地景观营造,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业,推动效益农业向休闲农业的转型,打造太湖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的新标杆,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现代农业科研、科普、乡村休闲、特色农业展览展示和娱乐、餐饮、居住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区。Ø 南部特色度假庄园区:依托度假村庄周边的农田,可发展一批各具主题的度假庄园,主要有高端度假庄园、艺术度假庄园、有机农业种植园、特种种养殖农园。Ø 村落整理与利用:考虑到土地整理和长期发展的需要,应对本区的村庄进行整理,逐步拆迁大部分的村庄。同时在村庄搬迁的过程中,可保留和改造部分村庄用于旅游,村庄开发可采用当地居民搬迁,引入投资商整体开发的模式,同时吸纳部分当地居民参与经营,发展水乡文化旅游。村落开发主题可选择稻作文化村、苏绣文化和手工艺文化村、渔文化酒文化村庄、花卉浪漫度假村、水果之乡风情村、会所度假村。Ø 山体生态修复:对休闲带范围内的小山体进行保护和生态建设,如上山、西马山、邢舍山、舟山、米泗山等,加强原生植被绿化保护,完善登山慢行步道和健身设施,作为度假区居民和游客休闲健身场所。第二十九条 “五彩湖岸”环太湖滨湖景观带 位置范围:从朱家村开始,环太湖至滨湖路(X209)末端,全长约20.86公里,主要为环太湖路两侧。 特色定位:以生态之岸,创意之岸为特色的滨湖景观带和生态教育廊道主要规划项目:1、滨湖景观带根据苏州市环太湖风景路规划等相关资料,度假区范围太湖大堤周边主要有镜湖春秀、红香醉影、丹桂飘香、暮霞映波、芦荡雪飘、暗香残雪等景观节点。规划建议在此景观方案实施基础上,将大堤外、大堤内侧水道、滨水景观一体打造,整体通过种植种类多样,色彩丰富的植被,形成风景林观赏景观,穿插设置水森林景观、花田景观、芦苇景观、果园景观,结合旅游景点的建设,提升风景观赏价值和人文气息。同时在不同节点介绍范仲淹、吴歌孟姜女、东汉名将姚期、吴门医派李怀春等镇湖有关历史文化故事和知识,吸引游客增加停留时间。2、滨湖旅游景点 沿湖依托三洋嘴、杵山垂钓园、米泗露营基地等区域,加强对特色文化的提炼,抽象出更多艺术内容,建设一系列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和景点,打造以太湖生态、创意艺术为主题的滨湖景观带,并为游客提供感受生态理念、艺术的空间。Ø 太湖好望角:选址于三洋嘴,在此以好运文化为主题进行打造,设立咏太湖诗词碑林和百岁坛、同心锁等系列祈福景观。Ø 浪漫湾公园:湖湾中段设一座花神殿和浪漫殿堂作为吸引青年游客的吸引物,为游客营造出充满浪漫的休闲环境,变成浪漫情侣的梦花园。Ø 垂钓基地:杵山周边按照“国际专业垂钓、生态环保湿地、娱乐休闲旅游”的目标,打造长三角地区最专业的垂钓乐园Ø 杵山驴友文化休闲广场:考虑太湖大道向西延伸至太湖的可能性,在杵山东侧地块形成一处景观休闲广场节点,结合垂钓园和太湖大堤西侧的自行车赛道规划建设生态停车场、夜间表演、风情住宿、户外装备售卖店等项目,为驴友提供服务。Ø 米泗营地公园:以“湖,运动,露营”作为公园主题,着力体现滨湖旅游特色和户外露营的功能,可增设露天影院、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休闲活动区、拓展训练基地等,形成一处太湖湖畔景观营地公园。Ø 马山户外文化公园和运动基地:依托游客中心和马山景观改造工程,打造为户外文化主题公园,以“户外、挑战”作为公园主题,可将目前建设的游客中心打造为户外文化主题展馆,增设户外文化景观、小轮车和山地自行车比赛表演营地、户外拓展基地、风筝场、太湖热气球基地等内容,打造专业级户外运动表演基地,吸引户外爱好者来此训练、比赛。Ø 小连山岛休闲公园:建议在与租借方充分协商基础上,向游客开放,以镇湖地方文化为特色增设观景平台、观湖亭和景观雕塑等,设置以大禹治水,借“玄夷苍水使者”名义兜售绣衣等故事为主题的一系列情境化雕塑小品场景。3、沿湖自行车道、驿站和水闸改造太湖大堤作为环太湖自行车运动的赛道,举办自行车环行太湖体育赛事。沿太湖大堤进行11个水闸改造,同时设置共计一个驿馆、3个驿站,沿线考虑开发成特色主题文化体验店、小卖部等。游湖港闸、三洋港闸具备对外接待功能。其中,游湖港闸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三洋港闸建筑面积954平方米,可作为旅游服务点使用,提供旅游自行车出租业务。第八章 旅游产品及线路规划第三十条 产品体系规划利用区域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高度结合的优势,依托镇湖刺绣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群,梳理和传承地方传统工艺文化的脉络,推动文化景观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和度假功能提升。开发苏州西部旅游度假区旅游精品,逐步完善各类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和专项旅游产品。以生态文化寻访体验、刺绣和太湖文化主题休闲娱乐及节庆、文化主题度假、特色绣宴餐饮等为特色产品构建差异化度假体系,形成区域旅游亮点,扩大知名度,提升西部旅游度假区旅游形象和影响力。特别针对区域市场不断增长的高品质旅游消费需求,加强培育消费水平高、品位高雅、个性突出的高端旅游产品。加强区际旅游产品开发的互动和对接。表8-1 西部旅游度假区旅游产品体系产品层次产品类型产品细分特色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生态文化寻访滨水户外运动修学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 规划总论.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