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精品课程申报 课件.ppt
外科学,一、建设项目意义及建设目标,(一)建设项目意义:,1、外科疾病在医学领域中所占比例为30%-40%,将外科学作为重点精品课程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外科创伤不断增多,将外科学作为重点品课程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外科学作为医科大医学临床课程的重要内容,已受到院内外的高度重视。外科学是国家教委医学本科评估必查项目之一;已被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学校和医院领导十分重视外科的发展,加强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也是临床学院学科建设的需要。,(二)本精品建设项目整体目标,面向21世纪会萃国内外优秀教材建设与国外接轨的精品课程。保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性人才。,借鉴国外教材的优点,对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进行优化。实现网络教学。对本学科的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在进一步强调少而精的基础上,充分借助目前信息资源和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新形式,并结合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探索新的教学法。,建立新的可量化的教学评估体系。积极采用双语教学,并争取过度到全英语教学。并编写全英教材。,二、师资队伍,1、学科梯队,外科教研室学科梯队人数75人,长期参与外科学教学的教学人员60名(不含助教15名),其中授课教师56名,实习指导教师35名,比例为1:0.625。教师中获 研究生学历者占90%,其中博士学历达44.6%。,教师中博士导师5人,硕士导师11人;教授15人,副教授26人,讲师19人,助教15人,比例为1:1.73:1.27:1。45岁以上者7名,35-45岁者31名,35岁以下者27名,比例为1:2.6:2.4。充分体现了壮、中、青三结合,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是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黄宗海教授,博士导师,52岁,是一位年富力强、师德高尚、教学意识浓厚、学术造诣高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能力强、教学特色鲜明的模范教师,曾先后被评为总后勤部优秀教师,解放军全军院校育才杯银奖。,2002年来主持教学研究课题二项,参与教学研究课题二项,公开发表教学论文10篇。多次获得第一军医大学教学优秀奖和优秀教案奖,并主编现代外科学与护理辅助参考书,已公开发行。,3、主讲教师,主讲教师中,教授5名,博士导师3名,副教授2名,硕导3名,其中:,徐如祥教授、副院长、博导,先后荣获总后勤部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靳安民教授2003年获总后勤部全军优秀教师银奖、伯乐奖。,厉周副教授,硕导,2004年获总后勤部优秀教师称号,主持教学研究课题3项,完成制作破伤风多媒体教学课件、医学临床教学查房规范,在02年教学基地会议上下发到各教学基地。其他主讲教师都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师一等奖、二等奖等教学奖励和获得全国、全军性优秀电教教材奖4项。,3、主讲教师,主讲教师2003年以来完成和正在开展的教学研究课题6项,主编教学辅助教材参考书达8册,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是一支力量雄厚、精力充沛、事业心强、师德高尚、创新改革意识强的核心骨干队伍。,4、师资培训,对于青年教师的培训,我们坚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严格要求,阶段培养,注意创新,做到不断出新人,尽快赶上骨干,逐渐形成一支年轻的教学骨干队伍。,经批准,我们在学校和临床医学院的领导和指导下,实行三年打基础,两年培训带实习,一年试讲专升本,然后再上本科生大班课的四阶段进行培养。经过近几年来培养,一批年青的教师,如厉周、刘洪、田京、刘永光、林荔军、徐小平等,青年教师大班课的授课水平经学校督导团、本学院高年资教师和学生评估达到入优秀教学水平。,5、教研与科研,近几年来,我们承担教学科研任务10项,其中国家卫生部科教司一项(烧伤创面的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省级课题一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标准化教学课件的制作),校级教学研究课题3项,院长教学基金课题5项。,近五年来主讲教师在省部级以上杂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7篇以上,两篇发表于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国家级杂志,外科基本技巧训练箱正申报国家专利(申请号:200620056524)。,近五年主讲教师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近五年主讲教师先后发表教学论文,二、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阶段坚持以“三基”教学为主结合课堂提问启发互动。从1995年开始探索研究性、开放式,病例讨论式和实践演练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传输变为知道,学生从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构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收到明显的效果。,随国家高教部关于开展英语和双语教学的要求,自2000年起开始探索双语教学。在医学本科、专升本和护理本科不同层次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临床见习等带教中进行双语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积极性,英语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公开发表该方面论文3篇,制作临床医学双语大班课教学教学示范VCD一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观摩中受到学校机关的肯定。,坚持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2002年始开展内外科连讲的整合性教学和教学研究。例:甲亢和甲亢的外科治疗;肝癌与肝癌的外科治疗;整合性神经医学课程教学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内、外科整合教学。,在教学中坚持课堂授课与临床见习和病例讨论相结合,每期教学中都安排12个半天的临床见习,6个半天的病例讨论;参加急诊科见习值班等,使学生尽快接近临床,接近接诊病人的诊治过程和能力。过去结合学校的战场救护,培养学生的实践救治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阶段,我们坚持基础与进展结合,课堂内外结合,把新进展新动向融合在基础教学中,例如腹部常规手术与腔镜外科结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与开展课外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双语授课与课外英语文化活动结合,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生活。,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课外专题讲座:如关节病,麻醉新进展,颅脑疾病的诊治,外科学与英语学习,如何学好外科与临床等专题讲座。2005年又编写了20个专题,10万余字的专题讲座教材,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思路。2003年在教研室教师的指导下,二个学生课外科研小组获学校课外科研项目。,开展以疾病为主线,症状体征为中心,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依据大纲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坚持实行“三基”与“进展”,“理论”与“技能”,“沟通”与“现实”采取横向思维启发诱导,启迪学生灵活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适应培养执业医师临床教学工作的需要。,三、教学条件,外科教研室具有22年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的悠久历史,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教材编写不断更新,结合外科学每个时期的最新统编教材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近五年来,教研室主讲教师主编或参加编写的辅助教材和参考书:实用外科手册、临床实习手册、现代外科学现代外科学与护理、现代普通外科学、外科护理学、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培训手册、临床与科技工作者必备手册、临床医学科研管理、最新医学科技信息、实用骨科手册、外科学原理与实践、烧伤常识问答等13部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主讲教师主持主编与参与编委的部分参考、辅助资料,在实践教学上,我们拥有345张病床,23个手术间(四个手术室),18张ICU监测治疗床位,神经医学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免疫研究实验室,显微外科实验室,骨科石膏房和肺听诊“三穿”技术实验室,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外科示教室及图书馆,给学生有较好的实践、开拓、翻阅资料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基地。,可以开展高水平的实验研究课题。利用学校良好、先进的网络教学条件,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我们已经制作的临床医学双语大课教学示范和破伤风的诊治已经在学校校园网上公布,并将计划制作更多的网络版课件投放到网上教学中。,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院多媒体教室建成后,教研室率先采用集电子计算机投影、录像、幻灯图片、板书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坚持课堂理论讲授、启发、互动、引导相结合,结合病案讨论、临床见习示教、课外专题讲座、辅导答疑、课外科研、英语晚会及课余和假期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认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以及综合分析水平。,课堂教学中,坚持据大纲、抓重点、化难点;强化概念;结合临床病例,学习分析综合诊断,提高学生自学水平。贯穿以症状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引导的教学思路,开展同一病种内外科联讲整合,增强学生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和全面综合分析水平。,并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内容具体化,理性问题形象化;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在教学改革中:1、我们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学生在课余和假期参加临床见习并取得教师的临床实践知道;2、开放实验室,进行全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设计制作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4、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热情。5、建设立体化电教教材。,五、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评估外科教学工作一贯认真、负责,教师责任心强,热情较高,各课认真,结合临床实践、病例,注意启发引导,语言生动,启发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外科教师评估80%以上教师达到优秀,30%在良好以上水平。,近几年来,刘洪、厉周、方驰华、田京等教师经常获得学生97分以上的高分。取得满意效果。校教学督导评估外科大班课优秀率达60%以上,40%为良好,获得满意的水平。,几年来教务处评价达到优秀水平,同行建议注意吸纳新成果,富有研发性,严谨而不失生动,总评为优秀。黄宗海教授在历届学生问卷评估中得分都为优秀,并在科研方面一直排名前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