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第五章 未成犯矫正案例.doc

    • 资源ID:3008432       资源大小:57.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章 未成犯矫正案例.doc

    第五章 未成年犯矫正案例一、十年学艺 重塑人生一、基本情况黄犯,1996年因参与抢劫团伙多次实施抢劫被判处无期徒刑,被送入省未管所三分监区服刑改造。服刑10年期间,处分1次,减刑3次。2002年、2006年两次荣获省级服刑积极分子称号,多次获所生产能手称号,数次在国家级印刷杂志印刷技术上发表了专业论文,河北、宁波、合肥等地多家印刷企业数次登门高薪聘请他刑满释放后去从事印刷修理工作。二、事实经过刚被送入未成年管教所时,面对陌生的大墙,想到自己将要在此度过漫长的岁月,黄犯的内心除了后悔愧疚,就是惊慌恐惧和不知所措。回想起过去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禁万念俱灰,从此变得寡言少语。分监区民警及时察觉到了他的思想情况,他们不厌其烦、一次次地找他谈话,用一个个改造成功的例子帮助新来乍到的黄犯调整心态,教导他只要遵守监规、努力学习、踏实改造,就会有光明前途;只要积极劳动,勤奋肯干,把刑期是可以变成学期。黄犯至今记得当时指导员的一席话:“你才17岁,不能破罐子破摔。我给你算个帐,你好好改造的话,可以有三次减刑机会。这样无期徒刑就变成有期徒刑了,即使你服刑15年,出去时也才32岁。不仅可以孝敬父母,还正好成家立业。”这番话让他豁然开朗,他觉得光明其实并不遥远。黄犯封闭的心灵逐渐向民警们敞开,他终于从无期徒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在监区民警的引导下,黄犯开始学习印刷技术,他请家人为他购买了胶印机维修小窍门、使用与调节等专业书籍,克服文化程度低、理论知识匮乏的困难,不懂就问,只要有时间他就不断地学习。为使他的技术更上一层楼,分监区民警为他订阅了好几种刊物,还到书店、上网络查询有关书籍,从北京为他邮购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如胶印机领机必读、胶印机维修等,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钻研着,摸索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勤奋学习,他成为未管所天歌印刷厂胶印车间的一名技术骨干,并很快担任胶印机机台长。这一年,他由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18年。手捧改判通知书,他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从此,他更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技术,先后担任了印刷厂J2108、Js2102、光华四色机等重要机台的机台长。黄犯的改造之路并非一切顺利,2000年的一天,他因年轻气盛与同犯打架,不仅被撤消了机台长,还被记过处分一次,并取消了一次减刑。当时,他不理解,认为分监区民警对他处分的太重了,而且同犯们也在嘲笑他,鄙视他,孤立他,他又消沉起来,开始破罐破摔。带着情绪他主动要求离开车间,在监区里干些拔草,打扫厕所,擦桌子的杂活,他甚至向监区要求调队,想回避他深爱的印刷行业。监区、分监区领导深知他和印刷机结下的情结,也有意磨练他的脾气,耐心,同意了他暂时留在分监区干些杂活。两个月后,车间里两台机器发生故障,分监区领导觉得该是他回车间的时候了。于是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他欣喜若狂,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使机器恢复了正常运转终于又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技术岗位。这时,分监区长语重心长地找他深谈了一次,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告诉他:“要想成为真正的技术能手,只有技术,但缺少耐心、思想幼稚、年轻气盛是不行的。”他终于理解了民警的良苦用心,还专门写了题为二当机长干劲大的文章,此文被未管所春雨报刊用。三、原因分析1、未成年犯的刑罚执行方式的特殊性。所谓未成年犯是指已触急我国刑律,受到刑罚处罚的已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其违法行为的产生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就主观因素而言,主要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个体需要与满足需要手段上的认识错误等;就客观而言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由于未成年犯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刑罚执行方式的特殊性。根据我国监狱法第七十四条至七十六条规定“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应当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监狱应当配合国家、社会、学校等教育机构,为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未成年犯年满18周岁时,剩余刑期不超过2年的,仍可以留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剩余刑期。”在本案中,黄犯17岁时被送入未管所,对他的执行刑罚以教育改造为主,在分监区民警的引导下,他开始学习印刷技术,在这期间,黄犯的主要劳动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通过不断的专研,黄犯掌握了很好的专业技术,这为他以后的劳动改造打下很好的基础。2、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情况呈现反复性。未成年人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样,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而言,因为可塑性强所以易于接受教育改造,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反复性。就像本案中的黄犯,虽然他积极的接受教育改造,多次得到减刑并予以嘉奖,但是在进入未管所的第三年,他因年轻气盛与同犯打架,不仅被撤消了机台长,还被记过处分一次,并取消了一次减刑。对此处分,他不能理解并产生了消极情绪,他甚至向监区要求调队,想回避他深爱的印刷行业。后来,在分监区民警的开导和帮助下,黄犯还是回到了他热爱的印刷岗位上。黄犯所在的分监区民警说:“对象他这样脾气比较倔犟、服刑时间长的学员,我们主要的改造方法就是关爱,因为他本性并不坏,而且聪明能干,只要因势利导,他就会做出成绩。”因此,针对未成年犯改造反复性大这样的特点,民警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时,不能因为取得一些成绩就放松警惕,而应当时刻关注未成年犯的思想动态,在他们出现行为偏差时要严厉批评甚至给予必要的处分,但是要明确的是主要还是以教育引导为主。四、评价与建议1、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78条也规定:“对未成年犯执行的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应当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这些法律规定为教育改造未成年犯提出了基本要求,即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案件和不同的未成年人犯罪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将教育、挽救和惩罚相结合,争取教育、挽救多数,严厉打击少数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2、对未成年犯进行文化知识教育。文化知识水平是构成个人精神文明的重要素质。对未成年犯进行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改变其智力结构,不仅是教育改造他们的需要,更是一次“立足眼前、着眼未来”的基础教育,对于提高未成年犯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未成年犯尽管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的处罚,但他们仍属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9条规定:“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因而未成年犯管教所要进一步提高对未成年犯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努力改造当前未成年犯文化教育时间少、开课少、师资匮乏以及重视生产劳动,忽视文化知识学习等现象。同时突出文化知识教育的主体性。3、对未成年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由于未成年犯绝大多数正处于学龄阶段,尚未参与社会工作,基本上没有职业经历,其职业技能状况较成年犯更是一片空白,因而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学会一定的生产技能,给刑满回归社会后的就业谋生创造条件。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未成年犯的一技之长,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主要手段。因此,未成年犯的职业技术要着眼于实际,面向社会。首先要改变现在技术教育上岗培训的错误做法。根据罪犯的学历、刑期、捕前职业,开设多门类、多专业的技术培训;其次,开展刑释前的就业指导,同时根据他们所学专业和技术水平,向劳务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力争使他们刑释后很快就业。4、加强未成年犯的思想教育。未成年犯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因而在对未成年犯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对 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同时加强法制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通过对未成年犯进行法律援助,解决其自身存在的法律问题,引导他们深刻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给国家、社会、人民、家庭及其个人所造成的危害,以激发其认罪、悔罪接受改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投入到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过程中,在对其社会帮教的同时,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积极改善未成年犯与自己家人的关系,加强亲情教育,发挥家庭对他们的感召力,避免其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弃感,增强他们重新做人的信心。二、服刑改造生悔意,民营企业展身手一、基本情况 许某,1968年出生,1985年3月因聚众斗殴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江苏省第二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第四大队服刑改造。现已刑满释放,成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担任江苏某集团的董事长。二、事实经过童年时期的许大海天真烂漫,聪明好学,小学成绩优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由于父母溺爱,进县城读初中时花钱无度,好逸恶劳,无心读书,不到一年就辍学了。政治上的幼稚使他是非不明,良莠不分,和社会上的一群小哥们整天混在一起,吃喝玩乐,结成流氓团伙,到处流窜滋事,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刚进劳改队时,他感到恐惧、悲观、绝望,是管教干部的教育挽救给他新生的希望。那时正是劳改队办特殊学校时期,尽管环境比较艰苦,条件十分简陋,但政府干部把服刑人员的文化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白天到地里干活,晚上和阴雨天到教室上课。刚到劳改队时许某思想不稳定,情绪低落,装病抗工,对抗管教。后来,因家中发生重大变故他的爷爷因他入狱而离开人世,思想情绪波动及大,在号房大哭大闹,情绪激动地嚷着“拼着老命也要回家给爷爷烧点纸钱”。管教民警促膝谈心的开导使他豁然开朗,不仅打消了越狱逃跑的念头,还鼓励他变刑期为学期,珍惜特殊学校提供的良好条件,学文化,学技术,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做一番事业,不辜负亲人的期望,为他指明了出路。许某在改造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参加江苏省大中文化技术学校第四分校初中班学文化,还参加农业广播电视大学中专班的函授学习。在总校统一考试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农学中专函授也以优秀成绩结业。参加QC攻关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大胆革新,向管教民警提出改装农药喷洒器具的技术建议,不仅提高了功效,还解决了一直令民警担忧的喷洒农药的安全问题。他还发挥特长,积极向大队油印小报、墙报投稿,经常参加体育竞赛、文艺表演活动,为丰富改造生活贡献才智。在“三夏”、“三秋”劳动竞赛中受到支队表扬。鉴于他一贯改造表现,被评为省级改造积极分子,获得了减刑。许某提前获得新生,决心在大中文化技术学校学习磨练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立志干一番事业,回报社会。1991年2月,经过选拔考核,他被*厂招为技术工人,怀着负罪感参加劳动,并利用工余时间报考了农机专业大专自学考试。辛勤的劳动,良好的技术,谦虚谨慎的品格,赢得了工厂领导与广大工人的赞扬。年末,转为正式工人。第二年当上了车间主任。1995年底工厂改制,担任副厂长,负责技术研发。1998年初任厂长,依靠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内抓质量管理,外抓市场开拓,使原本濒临破产的小厂成为享誉一方的民营企业,自己被市政府评选为民营企业家。三、原因分析1、“赏识教育”使未成年犯打开心灵之窗。不能仅把未成年犯看作是监管对象,还要把他们看作是受教育的“学生”,多运用启发式方法,谆谆诱导,调动其学习、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犯罪的孩子而言,感受更多的是否定、批评、训斥和抛弃,于是他们走向叛逆,在错误认知下不仅伤了自尊而且迷失自我。打开未成年犯的心灵窗口的关键是要发掘未成年犯的优点、特长,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理念,这是对未成年犯进行“赏识教育”有效的一环。在本案中,民警采用“赏识教育”去引导未成年犯,对许某的优点和特长肯定、赞扬、鼓励、信任,不仅让许某点燃了对人生的希望,而且使许某学会欣赏自己欣赏他人,建立信心,脱胎换骨。分监区民警的引导和关爱,使这位曾经失足的浪子找回了尊严,找回了自信。他顺利通过了初中文化课的考试,并参加农业广播电视大学中专班的函授学习,还解决了一直令民警担忧的喷洒农药的安全问题,经常参加体育竞赛、文艺表演活动,为丰富改造生活贡献才智。从许某的改造我们可以看出,赏识教育不仅停留在肯定未成年犯自身的“闪光点”,还要帮助他们不断纠正和完善,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1、重视和解决未成年犯的心理问题和实际困难。在本案例中,许某因家中发生重大变故而产生情绪波动,甚至产生越狱逃跑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管教民警迅速介入,一方面从心理上疏导,另一方面替他了解家中情况并及时反馈。管教民警促膝谈心的开导使他豁然开朗,不仅打消了越狱逃跑的念头,还化悲痛为力量。因此,为了使未成年犯安心改造,应当为他们解决一定的实际困难。比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亲人身体状况等。又如未成年犯家庭发生意外事件时,我们一定要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在做好罪犯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认真妥善处理好意外事故及事故所涉及的有关事情,使罪犯深深感到政府的改造政策的英明、伟大,深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公正,深感政府及我们民警的温暖关怀,进一步增强罪犯安心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2、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要调动社会各部门和各界人士的教育影响因素,这对罪犯的改造会起极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在本案例中,许某因其优秀的改造表现而提前获得新生,重新踏上社会后他继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并成为一名技术工人,辛勤的劳动,良好的技术,谦虚谨慎的品格,赢得了工厂领导与广大工人的赞扬。许某从一名临时工到正式工,从车间主任到副厂长再到厂长,最终成为享誉一方的民营企业家。他的巨大改变除了自身努力之外,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监狱法的规定,对未成年犯的管教工作并不是未管所的“家务事”,多方部门要共同参与进未成年犯的管教工作中来,从改造、帮教、再犯罪预防到出狱后的社会接纳、自力更生问题,无一不是系统的社会工程。应引起社会各方足够重视,真正参与到这项系统工作中来。 四、评价与建议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还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资源的投入。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应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制度教育和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要广泛宣传: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的精神,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在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等环节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的方法,着眼于教育和挽救,以达到既治病又救人的目的。执法机关要建立追踪回访考察制度,建立帮教体系,对判处刑罚的未成年人采取确定专人帮教,定期考察,会同未成年人在法律责任上还无能力承担起刑事责任的压力;我们在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同时,必须从爱护“花朵”的角度出发,而不能像掐掉一朵被病虫侵害了的花朵一样,抛弃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仅是追究犯罪的平等,受害人的保护也是平等的;刑事责任中的未成年人具有违法犯罪行为人和受害人的双重身份和法律地位,因此必然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三、少年心理未成熟,健康矫治需强化一、基本情况李犯,初中文化,2002年8月来沪打工,犯抢劫罪,8年6个月刑期,减去逮捕时间,服刑1年,余刑7年。父母、哥哥在老家务农。二、事实经过李犯自述服刑前性格不内向,服刑后变得有些内向,就是埋头干活。监房内谈得来的朋友有1-2个。碰到讲得来的,多讲几句;讲不来的,就不讲话,走开、睡觉或者看电视。感觉服刑时间长了,人在这里会变傻。感觉人际关系难处理,认为监狱里没好人,自己是不好不坏。别人处理关系是喜欢奉承,给人送东西,自己学不来,关系也不太僵。在监狱内,自己积极干活,别人用话刺激挑衅、讥讽嘲笑,自己想还手,但不能还手,因为一还手,一年的活就白干了。时间长了,想还手的感觉就没有了。平时内心冲突较多,自己忍着,压抑下去。不能说,一说麻烦就来了。偶尔会跟谈得来的人说说。希望能减刑,早日出狱。 李犯认为自己以前很优秀,喜欢写文章,曾发表过,现在文章不写了。自己临近初中毕业时,跟朋友在一起贪玩,就不好好学习了。认为犯罪是义气用事,让自己来到了这里。以前遇到困难时,会有人帮助,如打工的同事,女朋友。在上海有4-5个好朋友,他们值得信任。自己不一定会主动寻求帮助。遇到特别重大的问题,自己难于解决的,会主动寻求帮助。哥哥对其特别好。父母常寄东西给他。三、原因分析DSQ测试结果提示心理防御机制比较成熟。访谈中李犯反映出压抑、回避、抱怨、幻想和升华等心理防御机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都较好。从心理学层面分析,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主要指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的支持。主观支持主要是指主观的、体验到或情绪上的支持,包括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或满意程度。利用度则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四、分析与建议加强对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正,培养未成年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是当前未管所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试、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和引进专业人才,帮助未成年犯矫正原有的不良心理和消除入监后形成的不良心理,逐步完善人格结构,提高各方面的心理素质。1、根据DSQ测试结果有针对性的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干预。在本案例中,李犯能较为妥善的处理狱中的人际关系,对自己的行为有效控制,避免冲突的发生,因此他的DSQ测试结果显示心理防御机制比较成熟。而对常用不成熟或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的未成年罪犯,应加强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未成年罪犯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幻想、期望、升华、解除、潜意显现、回避、压抑、分裂等。采用不成熟、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的罪犯,常会有不切实际的预期,也因此常遭受挫折,因而遇到生活事件的刺激时,内心害怕挫折失败而采用回避、幻想等心理防御机制,而且长期下去,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和消极行为,影响监管安全和服刑改造。因此,对这类罪犯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心理辅导和服刑生活指导。2、对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应当从心理防御方式入手。从矫治未成年罪犯心理防御方式的途径入手,可以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效果,提高矫治不良人格的有效性。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格特征决定了心理防御方式的运用。同时,心理防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强化人格特征的保持和发展。鉴于人格特征的矫治难度往往很大,且周期较长,不易掌握及操作,而心理防御方式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习得的。在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中,可以根据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从矫治心理防御方式的途径入手,以促进人格特征的矫治。因此,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时,应先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防御方式,并对他们的不成熟和中间型的心理防御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指导,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效果。 3、加大未成年犯的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帮助他们形成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社会支持是应激反应中的中介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服刑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应激可削弱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对罪犯心理状况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社会支持能降低罪犯一系列的应激反应,甚至影响他们的改造。应对方式也是应激反应中的中介因素,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潜意识的习惯化的应对方式,若经常采用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应对应激,势必降低罪犯的社会支持,反之,则可增加罪犯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若罪犯具有较好的社会支持,则能倾向使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环境。未成年犯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人和朋友。家人和朋友对罪犯的改造表现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否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对于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罪犯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帮教的力量,同时加强心理辅导以提高罪犯的主观支持感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指导、帮助罪犯养成自觉运用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的习惯,减少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以促进改造质量的提高。4、重视个别化矫正,提高改造未成年罪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罪犯受家庭环境、交往群体和监狱环境等环境的影响较大,较多地存在容易冲动和控制力差的问题。他们为了在狱内不惹麻烦,争取减刑,在遇有不顺、不悦的挫折感时,更多的是回避、否认和压抑,对不愉快的、厌恶的或具有威胁性的刺激采取不接近或远离,或通过躯体性的防御以及相应的躯体症状表现,如头痛、背痛、乏力、胃肠不适等躯体形式来抵抗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他们大多采取回避问题、压抑自己情绪的方法来进行环境的应对。运用这种方式只是暂时降低了个人的情绪压力,但同时也阻止了个体现实地思考问题和采取有效的积极行动。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很多罪犯的性格多偏于内向,在遇到问题时,不主动寻求帮助,结果就不能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资源,更容易走极端,导致反改造行为的发生。因此,对罪犯的改造必须重视个别化的矫正,做到历史的客观的。四、激情犯罪生绝念,倾情指导求新生 一、基本情况李犯,1991年3月出生,技校在读,2008年3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8年9月2日,移押监狱服刑改造。二、事实经过到监狱后,李犯内心存在强烈的求死愿望,并开始尝试着作这方面的准备,如:给自己三个姐姐分别写了一封悔过信,要姐姐们照顾好父母,不要她们来监狱探望他,每年只要寄个三千元就行了;写信告诉父母,自己在他们本应安享晚年的时候给家里造成这么大的伤害,真是难辞其咎、万死难赎,已经不能完成对他们“养老尽孝”的责任了,让父母把他给遗忘了,更不要来看他。日常改造中,李犯开始尝试着把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不愿意和警官说话,也不愿意和其他服刑人员交往,更不愿意和别人谈起自己的案子。劳动上消极怠工,没有一天完成过生产指标,出现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行为特征,存在着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可能。针对其可能存在的自伤自残自杀的现实危险性,监区首先加强对该犯在三大现场的管理和防控,严格落实三联号四固定等安全防范措施,杜绝该犯独处现象的发生,同时运用耳目、情况犯等公秘手段准确掌握该犯的思想动态和异常行为趋势,防止该犯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其次,进行集体会诊,统一民警的思想认识,在管理教育措施上形成一致。同时,指定落实专门承包民警具体负责对该犯的日常管理教育,防止出现因不同民警之间的矫正差异对其改造产生影响。第三,加强与该犯的情感沟通与交流,经常性地与其个别谈心,通过与其对自身现状、身份意识、服刑意识、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内容的探讨和交流,建立并增强其与民警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渠道,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打好基础,也为对其可能出现的思想情绪波动、心理异常变化及时进行干预提供条件。第四,创设相对宽松的人际环境,安排一些改造表现较稳定、文化程度相对高的罪犯和他生活在一起,指定文化水平高、处事能力强,与该犯关系较好的老犯人对其进行人生指导和生活帮助,逐步提高该犯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同时,考虑该犯劳动能力受限并与其他罪犯关系不和等情况,及时调整劳动岗位,并适当减轻劳动指标。第五,考虑该犯捕前为在校学生,求知欲较强的特点,鼓励其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安排其辅导罪犯的读书活动、书写通讯报导等公益性劳役,转移注意力,提高自身修养。第六,民警积极与李犯的父母、姐姐联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主动反映该犯来队后的现实改造表现和思想状况,希望他们能给以必要的亲情关爱,使该犯感受情感的寄托。通过民警大量而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李犯逐步适应了监狱的改造环境和改造要求,能主动向承包民警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参加了监狱组织的高等自学考试,劳动上能独立完成生产指标,与其他罪犯之间的人际关系较以前有明显改善,精神状态较以前更加乐观。到目前为止,李犯没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也未发生自伤自残等行为,开始初步进入改造稳定期。三、原因分析1、心理落差大,对监狱适应不良。由在校学生直接进入监狱,原来是家庭的骄傲,而现在变成了囚徒,加上该犯刑期长,对未来改造之路信心不足,日常改造中情绪极度低落,有时一天也不说一句话,与他犯不交流,独来独往,空闲时经常坐在角落里长吁短叹,生产上从没完成过劳动指标。当时犯罪时该犯左手被刀划伤,目前不能正常活动,对日常生活存在一定影响,所以对未来左手能否恢复功能信心不足。2、自我认知稳定性差,经常处在矛盾状态。该犯是“90后”,在行为和认知方面有其特点,如自我意识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较强,做事往往容易走极端。该犯经过心理测试,反映出其兴趣指向不明显、难以捉摸、喜欢安静、易出现一时冲动的矛盾性格特点,也为民警全面认识、实施矫正增加了困难。该犯对民警的管理教育有一定的回避心理,民警多次找其谈话,但该犯基本都不愿意与民警沟通交流,经常处在一种矛盾心理当中:一方面自己拼命想拿奖励,争取要早日减刑回家;一方面又对自己漫长的刑期感到绝望、毫无信心。就拿学习来说,自己一直希望能通过自学考试完成剩余的学业,但看了几章以后,却再没有心思和精力继续看下去,经常感到头痛、没劲。3、对犯罪危害性有客观的认识。李犯是个在校大学生,文化程度比较高,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监狱的管理教育的接受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可改性和行为重塑性。该犯属于一种激情犯罪,事发之后对自己的冲动之举非常后悔,对自己犯罪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为其接受矫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4、亲情关爱,激发内在改造动机。该犯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对其十分溺爱,虽然对他这次犯罪伤心欲绝,也有与之断绝关系的言行,但内心还是非常怜爱的,这为李犯的矫正提供了必要的情感保障。该犯觉得自己的犯罪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社会,内心有强烈的改造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早日回到家人身边。四、评价建议1、矫正的关键还在于解决李犯的心理问题。由于李犯属于激情冲动而引发暴力的罪犯,因此主观恶性并不大,加之毕竟受过一定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力。李犯矫正中存在的根本问题,还在于其自身的心理障碍,尤其是自己亲手用刀杀死他人后的创伤性心理反应和严重的自责心理。虽然事件已然发生,自己也从学生转变成服刑罪犯,但从其内心根本没有,也不愿意接受眼前这个事实,始终处在自责、后悔、不相信的矛盾之中。而该犯改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是其内心思想的客观反映,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李犯虽然服刑改造2年多,但仍然处在改造的初步适应期,其还没有完全适应监狱的改造生活和要求。所以,矫正的关键还在于解决李犯的心理问题。只有疏通其心理障碍,使他克服对漫长刑期的恐惧感,把对自己的责怪和怨恨转化成对自己的责任和要求,加上其自身良知的复苏和约束,那么他是可以调节好心理状态去面对客观现实,恢复对前途的信心的。李犯的矫正必然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该犯极有可能因为家人关系、狱内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等各种外界刺激而引发改造中的波动和反复,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2、要在思想上、情感上、生活上对李犯给以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帮助解决影响其改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让其与民警之间建立直接的、相对固定的尊重、信任关系,对民警形成一种情感依赖。如帮助其加强与父母家人的联系沟通,特别是要帮助其开展手部功能的康复和训练,减轻他的后顾之忧,提高他的生活质量。3、提高其心理抗挫折能力,培养改造信心。要针对其抗挫折能力较差的情况,在关心帮助的同时更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对其开展有意识的挫折训练,鼓励其勇敢面对和解决问题,使之提高自身的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减少因挫折而引发的改造中的反复和波动情况,提高其改造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如在日常管理里不迁就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对其改造中的不良表现严格考核奖惩、对其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鼓励其独立解决等。当然,我们要积极关注其应对和处置挫折的过程,及时做好有关疏导和善后工作,避免突发情况和意外情况的发生。4、对李犯的矫正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我们可以在充分征求其本人改造意愿的情况下,以“改造约定书”或“个人改造方案”与其共同制定个人改造计划。计划中,结合其现实情况,确立确实可行的分阶段改造目标。这样,既能使其明确自己的改造目标和方向,又能通过分阶段目标的不断实现而提高、巩固自己的改造信心。5、发现和培养兴趣,进一步缓解心理压力。除积极鼓励其参加文化学习外,应该观察和发现李犯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把其平时的注意力引导到拓展兴趣爱好上。还可以根据其想完成学业的想法,为其寻找一位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社会志愿者,在开展学业辅导的形式对其进行社会帮教。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其学习一门社会实用职业技能,然后根据他为自己所设定的比较理智和现实的生活目标,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其付诸实现,这样既可化解他对改造的对立情绪,又切实地充实他的知识水平,为其今后回归社会能够自食其力地谋生奠定基础。6、有针对性地开展责任感、人生观教育。要求他正视现实,勇敢承担责任,安心服刑改造。让他明白与其一味自怨自艾,不如求得自我重生,重新磨练和塑造新的自我。鼓励他以实际行动争取自己父母和被害人的母亲的宽恕和谅解,行孝积善,以求得自己心灵的解脱和升华。同时,通过文明监组创建、提倡罪犯自律改造等形式,积极营造罪犯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提高的改造氛围,帮助李犯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五、 入监适应是关键,转变认识开好头 一、基本情况张犯,男, 未婚,高中文化,家中独生子,家庭关系良好。1997年8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1998年1月,移押监狱服刑改造。二、事实经过张犯自幼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直到入狱前一直没有离开过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幼性格外向,爱讲哥们义气,争强好胜。入监后,认为自己正是年轻充满朝气,却成为一名罪犯,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完了,开始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自己以前在外面喜欢打篮球,可监狱举办的这些活动自己一点不想参加,很少与同犯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管教民警主动找其谈心也是话很少,不愿多交谈,情绪低落,父母来探望觉得无颜见他们,很少与人交往等症状持续近一个月。监区民警根据对张犯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的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张犯没有适应监狱生活环境的典型性反应,绝大多数罪犯因为犯罪被捕入狱后,面临着失去自由、强制改造、身份转变等强烈反差,在思想认识、行为习惯、个人情感等方面都还没有作好相应的充分准备,属于一种本能的自然反应,也是监狱对新收罪犯着重解决的问题。通过一个阶段对张犯的新收阶段适应性教育,初步缓解了其心理问题和改造困惑。目前,张犯情绪平稳,性格变得开朗起来,话语也多起来,人际关系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对监狱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态度积极,改造各个方面的都在往积极的方面发展。张犯还报名参加了在监狱举行的国家大专自学考试,并写信委托父母亲给他带来有关学习的书籍。三、原因分析1、帮助罪犯正确看待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各种问题和现象原因的阐述,使其明白是哪些原因导致了他自己目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帮助该犯对目前状况的原因有了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后,稳定罪犯的情绪。同时要让张犯认识到,他身上所出现或发生的问题在其他罪犯上也有可能会出现,这是一般罪犯入监改造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从而减轻张犯的心理顾虑。同时,明确告诉张犯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可怕,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民警的教育、监狱的管理、情绪的合理疏导等方法途径予以改变的。尤其是要向张犯解释和说明,他思想中存在的“入监服刑就没有希望”观点想法是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根源,希望他改变观念,树立改造信心。帮助罪犯制定个人改造的远期目标与阶段目标,培养罪犯的改造自信心。2、民警主动开展思想教育和情绪疏导,有意识安排其参加监狱的各项教育工作活动。由于张犯自幼形成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可能会影响其狱内人际交往,不能有效处理与民警、其他罪犯的关系,容易产生矛盾和对抗。民警便通过经常性找其谈心交流,减轻该犯对民警的心理恐惧和逆反心理,逐步培养其与民警交流的习惯;通过找其谈心交流,让他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从而动摇他的不合理信念,逐步自我否定和抛弃原有的消极自我判断,肯定和鼓励其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从而建立起积极的信念。3、以“认罪服法”教育为主线解决其认罪问题,进一步端正其对服刑改造的认识和态度。针对其存在 “入监服刑就没有希望”的错误观念和认知、改造信心不足、丧失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的现实思想状况,民警结合张犯的人生成长过程和违法犯罪历史,帮助其深刻剖析犯罪的原因、犯罪的危害,帮助其分析和排摸自己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帮助他做出个人改造和进步计划,并积极鼓励他朝目标不断努力和奋斗。4、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刑指导。民警有意识地教会他基本的改造方法和要求,建议他阅读一些有关自我成长的书籍,如心灵鸡汤、埃利斯的多一些快乐和少一些烦恼等,鼓励他认真做好“改造日记”,逐步学会对自己改造的反思习惯,把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运用到解决改造问题中,提高自己的服刑改造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行为训练,帮助张犯尽快适应监狱改造的基本要求,要求他认真学习和领会罪犯服刑行为规范38条内容,熟悉掌握并严格遵照执行。四、矫正评价和建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犯入监出现一般心理问题是监狱中常见的服刑人员心理问题之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罪犯社会身份地位的改 变,造成他们角色失调、生活习惯改变、人际关系重建等,尤其是青少年罪犯更难以避免。因以,对新收罪犯必须开展新收集训教育,使之尽快适应监狱生活,为下阶段的服刑改造打下基础、创造良好开端。目前,许多监狱都设立了新收罪犯集训中心,有的省市还设置新收犯监狱,专门负责对新收罪犯的分类教育和改造,通过大课教育、辅助教育等多种形式教育,使罪犯掌握服刑常识、树立在刑意识、确立服刑目标、促进自我改造,以使罪犯尽快适应监狱改造要求,更好适应监狱改造生活。如:适应性教育,教育重点在指导罪犯尽快调整好心态,适应改造环境,养成良好的改造意识;服刑常识及制度教育,重点在使罪犯熟悉监狱制度,掌握服刑改造的基本常识;考评性教育,重点通过各类考核考评,使罪犯对自身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形成自己服刑改造的具体目标,以便更好的应对中后期改造。监狱新收集训的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1)入监动员教育。介绍监狱概况、服刑一般过程的介绍、入监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过程及要求、开展服刑生活指导,目的使罪犯明确入监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消除思想疑虑,端正服刑态度,自觉投入服刑生活。2)服刑生活指导。包括入监初期常见的心理表现和原因分析,消除服刑初期不良心理的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包括与民警关系、与四犯关系、与同犯关系、与家庭关系等,使罪犯消除对服刑的恐惧心理,以平稳、积极的心态自觉投入改造。3)日常管理教育。包括监狱的监管纪律, “三联号、四固定”的内容和意义,通信、接见、邮包、亲情电话的办法,狱务公开的内容,罪犯反映情况的途径和方法,使罪犯掌握服刑生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自觉遵守监管纪律。4)交代余罪检举揭发。内容包括国家在交代余罪、自首和检举揭发他人犯罪中的法律和政策,监狱在交代余罪和检举揭发方面案例,引导罪犯深刻认识犯罪的危害,打消思想顾虑,主动交代余罪,检举揭发,轻装服刑5)计分考评和分级管理教育。使罪犯掌握计分考评奖罚罪犯实施办法的基本内容,明确计分考评实施细则在日常改造中的作用,并自觉按照具体规定指导自己的改造行为。6)教育改造制度教育。让罪犯了解监狱文化、技术、道德、法律、形势政策教育及监区文化活动等基本情况,罪犯自学考试的方法和途径,智力开发活动的有关政策,目的使罪犯了解教育改造的基本内容;了解各项教育学习活动的奖励政策,引导罪犯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7)生活卫生制度教育。使罪犯掌握罪犯生活保障的基本政策,基本医疗的规定,日常内务卫生制度,包括铺位整理、物品摆放、食品保管、仪表仪容等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8)政策前途教育。介绍国家减刑、假释等法律规定,监狱实施以上制度的基本政策,了解履行附加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章 未成犯矫正案例.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