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顺乎世界潮流解析课件.ppt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富强,一个目标,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一、专题基础知识梳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激进派:,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1919五四后),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器物,制度,思想,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考点1“顺乎世界潮流”,考试说明:1、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的海国图志2、维新思想,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睁眼看世界”维新变法 走向共和,顺乎世界之潮流,(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课结构,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器物,(一)、背景,读书人大多埋首经书,远离社会现实,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蒙中不可自拔,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鸦片战争战败的刺激下,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地主阶级抵抗派,(1)林则徐,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福建候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林则徐,评价: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代表作:四洲志。华事夷言。,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器物,(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地主阶级抵抗派,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收集西方国家的信息;(2)编译西方的书籍和报纸;(3)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1)林则徐,评价: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代表作:四洲志。华事夷言。,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器物,(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a、性质: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启蒙书。,代表作:海国图志,魏源:,性质: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启蒙书。,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含义:主张学习外国先进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意义: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器物,(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器物,(三)、影响:,积极:,a.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b.促进“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消极:,a.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b.对西学认识不足;实践不足,洋务运动,时间:19C60N90N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1)、早期维新思想(19C六七十N):,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冯桂芬,3、主张:,经济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4、影响:,反应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为19c90年代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缺陷: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1)、早期维新思想(19C六七十N):,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2)维新思想的成熟维新变法:,1、背景:,(1)政治:(2)经济:(3)思想:,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了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2、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3、理论武器:,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2)维新思想的成熟维新变法:,5、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2)维新思想的成熟维新变法:,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发动“公车上书”;出版了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思考: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再思考: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1)民族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3)与康有为个人经历、学问素养有关,梁启超,发表了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批评君主专制,要求“申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谭嗣同,属于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势不得不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中国启蒙思想第一人,政治: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3.文化:废八股倡西学,托古改制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结合进化论,宣传民权立宪,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用进化论阐述变法系统介绍西学第一人,6、维新思想的评价,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2)维新思想的成熟维新变法:,探究活动:地主阶级抵抗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比较?,富国强兵,学习西方,失败,鸦片战争失败,戊戌政变,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维护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军事技术 政治制度,清政府的腐败,自身的局限性,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1、背景:,改良道路在中国的受挫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些知识分子逐步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2、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邹容,1894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905 正式确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1907 论战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作用: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了舆论上的准备。,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3、民主共和思想的演进:,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政治制度,4、初步实现:,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点,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不同:维新派: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014北京卷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析 本题以海国图志的内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理解“论从史出”等史学研究方法的能力。该书出现了西方的一些政治词汇,如参议院、众议院、总统等,据此可以断定该书对西方政治制度有所涉及,B项正确,但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D项错误。故选B项。,B,2014新课标全国卷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B,解析 本题以维新派的易服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早期维新思想家和康有为都主张易服,两人的根本主张是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所以此举的目的是为政治改革服务,故答案为B项。,(2013福建高考)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美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时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A,张之洞的劝学篇对“中体西用”从理论上作了系统论述并使之成为完整的思想体系,由此并结合材料主题可知B、C、D三项不正确。“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是指中国顺应工业化的时代潮流,学习西方科技,故A项正确。,(2013重庆高考)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此题的关键词句一是“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其含义是知道抵御外国的侵略虽然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二是“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四洲志主要介绍了西方的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天演论的基本思想是优胜劣汰,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B,(2013安徽高考)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的内容是解题关键。材料主旨是认识到国民的重要及唤起国民。说明梁启超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A,(2012海南高考)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苦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B,本题考点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从题干表述看这一新学派的特点是中西方思想的结合,而其中对西学的认识“支离破碎”,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B项。A项不能构成“新学派”,C、D两项比较系统地宣传西学。,(2013大纲全国高考)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D,本题以劝学篇切入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思想的比较,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张之洞是晚清地方督抚,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思想相对开明,但其主张并不能代表整个清政府,排除A、C两项;戊戌变法时期,张之洞的著作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共鸣,既可看出洋务派思想没有完全过时,又可看出其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排除B项。答案选D项。,考点二,考点二,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二资产阶级的探索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文化,考点二,主干知识,史论结合,高考调研题组,返回,考点二资产阶级的探索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