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旅游小镇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课件.pptx
朱昌茂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旅游小镇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什么是“空间生产”?,研究视角,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空间生产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空间生产就是指自然的“人化”。在狭义的意义上,空间生产就是人创造符合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空间产品的活动过程。空间生产的实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物质资料在空间中的重置或重构,从而创造出适合人的需要的为人空间。何谓空间生产?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主要内容,一、喜洲旅游小镇简介,简介,区位:大理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距大理下关34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历史: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南诏古城中,留存下来的古城之一。南诏时候,城池建筑的宏伟,仅次于太和城和羊苴咩城,当年军事上北防吐蕃,也是佛教和商业贸易的重镇。建筑: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喜洲旅游小镇简介,喜洲旅游小镇区位图,喜州旅游小镇风光,古镇鸟瞰,喜州旅游小镇风光,喜州旅游小镇风光,古镇内建筑,喜州旅游小镇风光,二、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空间形态演变,(一)喜洲古镇发展年鉴 1987 喜洲镇建制 1993 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5 列为“国家城镇建设试点镇”2001 成为云南省旅游小镇 2006 编制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喜洲历 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2008 完成喜洲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一期征地,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二)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80年代以前 农商经济高度发达的村落 第二阶段 1993-2004 旅游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5-2007 旅游快速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08-2012 不合理过度开发阶段,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二)喜洲古镇空间 形态演变过程第一阶段:80年代以前 喜洲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自古以来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的重镇,有悠久的经商历史,是白族工商业发展的摇篮,清光绪年间,形成了驰名三迤的“喜州商帮”。孕育了以“严、董、尹、杨”四大家为首和“八中家”、“十二小家”的民族资本家。,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二)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第二阶段 1993-2004 自1993年,喜州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开始,喜洲古镇旅游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古镇内部及周边新建了很多餐饮、购物、住宿等旅游设施。,喜洲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二)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第三阶段 2005-2007 2005年,成立了“喜洲古镇开发”公司,投资3.15亿对古镇进行保护开发,喜州古镇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喜洲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喜洲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二)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第四阶段 2008-2012 在利益的趋使下,“天籁家园”、“白族民居示范小区”等地产项目在喜洲古镇周边开工,破坏了喜洲古镇原有的田园风光。古镇内部的一些古建筑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新建了很多雷同的仿古商业建筑也对古镇风貌造成了破坏。,三、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未开发旅游时期,空间形态演变缓慢;开发旅游后,空间形态演变加速;政府政策的支持及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古镇空间形态的演变;过度的商业开发,地产商的介入,破坏了古镇的空间形态。,旅游设施 古镇周边的地产项目,四、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喜洲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主导因素为古镇旅游业的开发。随着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的影响,以及地产商的加入加快了古镇空间形态的演变。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促进了古镇空间形态的演变。,五、喜洲古镇空间形态的重构,空间形态的重构,喜洲古镇空间形态的重构,(一)有利的重构2006年大理州启动了喜洲古镇保护发展规划,对喜洲古镇的保护和规划提出了具体措施,将对古镇进行更好的保护和重塑。,喜洲古镇空间形态的重构,(二)不利的重构,六、总结,总结,空间生产是人创造符合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空间产品的活动过程。喜洲古镇经过不同阶段空间形态的演变与重构,就是为了更符合旅游的需要。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趋势及一些政府官员只顾个人利益不考虑古镇长远的发展,严重破坏了古镇的原始风貌,对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破坏。希望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合理开发古镇。,总结,参考文献1 庄友刚.何谓空间生产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2 王茵茵.旅游影响下村落向小城镇演变研究以大理市喜洲镇 为例.3周雷.喜洲开发:重生还是沦陷.,参考文献,感谢您的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