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叶部病虫害课件.pptx

    • 资源ID:3004445       资源大小:13.42MB        全文页数:21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叶部病虫害课件.pptx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叶部病虫害,第一章 园林植物叶部病虫害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一、食叶害虫种类 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剌蛾、灯蛾、卷蛾、斑蛾、尺蛾、枯叶蛾、舟蛾、螟蛾、夜蛾、毒蛾和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直翅目的蝗虫。,二、食叶害虫的为害特点 1、为害健康植物,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为次期性病虫的发生提供适宜的条件。2、营裸露生活,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其虫口密度变动大。3、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能主动迁移扩散,扩大为害范围。三、主要食叶害虫介绍,茶长卷蛾 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大叶黄杨长毛斑蛾pryeria sinica Moore,盗毒蛾Porthesia similis(Fueszly),红腹白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Walker),黄剌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又名洋辣子。1、分布与为害:几乎遍及全国。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初龄幼虫只食叶肉,4龄后蚕食整叶,常将叶片食尽。,2、形态特征成虫:体橙黄色。触角丝状。前翅黄褐色,基半部黄色,端半部褐色,有两条暗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内面一条伸到中室下角,为黄色与褐色的分界线,后翅灰黄色。卵:扁平,椭圆形,黄绿色。幼虫:黄绿色,体背面有一块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蛹:黄褐色,茧灰白色,茧壳上有黑褐色纵条纹,形似雀蛋。,生活史及习性一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杈等处结茧越冬。6月份出现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或数粒相连多产于叶背。初孵幼虫取食卵壳后食叶肉,4龄后蚕食整叶。7月份老熟幼虫吐丝和分泌粘液做茧化蛹。,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黄剌蛾Cnidocamap flavescens(Walker),褐边绿刺蛾 Parasa consocia Walker,褐边绿刺蛾Latoia consocia Walker,扁刺蛾 Thosea sinensis(Walker),扁刺蛾Thosea sinensis(Walker),丽绿刺蛾Latoia lepida(Cramer),剌蛾类的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虫茧。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人工摘除虫叶。4、保护利用天敌。5、药剂防治。50%敌敌畏、50%马拉硫磷10001500倍液。,袋蛾类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15 20 毫米,翅展可达35 44 毫米。体、翅暗褐色。前翅上有4 5 个半透明斑。雌蛾体长22 30 毫米,无翅,头小淡赤色,胸部背中央有1 条褐色隆脊,后胸腹面及第7 腹节后缘密生黄褐色绒毛环,腹内卵粒清晰可见。,幼虫初龄黄色。老龄后可区分雄、雌。雌性老龄幼虫体长25 40 毫米。粗壮,头部赤褐色,头顶有环状斑。雄性老龄幼虫体长18 25 毫米,头黄褐色,中央有一“八”字形纹。胸部背侧有2 条褐色斑纹。幼虫孵出不久即吐线粘绕碎叶片做成袋囊,活动时头胸伸出袋外,终身背负袋囊活动,因而称为袋蛾。袋囊随虫龄而增大,老龄幼虫袋囊长4070 毫米丝质,坚实,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或少数排列零散的枝梗。,大袋蛾1雌成虫2雄成虫3雌袋(示卵)4幼虫5、6蛹7雄袋,大蓑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茶蓑蛾Clania minuscula Butler,生活史及生活习性1 年发生1 代。以老龄幼虫在袋囊中越冬。成虫5 月中旬至7 月上旬飞出。雌成虫虽然无翅,但能释放信息激素招引雄蛾前来交配。雌成虫产卵量极大,平均可达2600 粒左右,卵就产在袋囊中,5 月下旬至7 月下旬为幼虫孵化期。初孵幼虫即能吐丝随风飘移。并很快营造袋囊,此时,如遇中至大雨小幼虫易受雨水冲刷而大批死亡。幼虫至10 月份陆续向枝端爬行,将袋囊用丝束紧紧缠绕于小枝上。大袋蛾在干旱年份发生严重。幼虫喜食泡桐、悬铃木。,防治方法 冬季树木落叶后,越冬幼虫所结的袋囊显而易见,可结合修枝剪除袋囊。大袋蛾传入新区,主要靠苗木的运输传播,在冬季苗木外运时摘除袋囊,可控制传入新区。90 敌百虫1000 1500 倍液,25 溴氰菊酯乳油5000 10000 倍喷雾,大树喷雾有困难,可在泡桐干基3 个不同方向打孔,孔深入木质部2 9 厘米,注入50 久效磷或80 磷胺乳油3 8 毫升。保护和利用寄生蝇及病毒。,肖黄掌舟蛾(yellow-tipped prominent)别名栎掌舟蛾、栎黄斑天社蛾、彩色天社蛾。分布为害 肖黄掌舟蛾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河北、陕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等省,为害尖柞、白栎、蒙古柞、辽东柞、榆树,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2-26mm,翅展52-65mm。前翅灰褐色,散生白鳞;翅的顶角有黄色微褐的“掌形斑”。斑的内侧边红棕色。卵球形,底面平坦;初期白色,后转灰白色。老熟幼虫体长55-60mm,头部黑色或棕黑色,虫体黑褐。蛹长25mm,黑褐或黑色。,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蛹越冬。辽宁省6、7份间出现成虫。成虫傍晚羽化最多,夜间交尾。有趋光性。卵产在叶背,单层排列呈块状,每个卵块有卵59-290粒。幼虫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群集于柞叶背面,啃食叶肉,残叶呈网状,受惊动能吐丝下垂,长大后群集取食叶片,残留主脉。天敌 有赤眼蜂、姬蜂、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防治措施,防治 幼虫发生少时,用人工捕杀群集幼虫。幼虫大发生时用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松防治。卵期可放松毛虫赤眼蜂或舟蛾赤眼蜂防治。,肖黄掌舟蛾(栎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Bremer et Grey),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Bremeret Grey),杨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 Moore,槐尺蛾semiothi sa 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别名国槐尺蛾。分布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辽宁、浙江、江苏、陕西、甘肃、西藏等地均有发生。寄主槐树、龙爪槐、刺槐,其中以槐树受害最重。,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2 17 毫米,前翅展可达30 45 毫米。体色浅黄褐色,有黑褐色斑点。前翅外侧色较深,靠近顶角处有1 个三角形黑斑。后翅外侧明显凸出,而且色深,中部具有1 个小黑斑。,槐尺蛾 l成虫2卵3幼虫4蛹5蛹的尾部,初孵幼虫黄褐色,取食后变成绿色,幼虫有2 种类型,一种为2 5 龄直至老龄前均为绿色,另一种类型2 5 龄各节体侧有黑褐色条状或圆形斑块。老龄幼虫体长20 40 毫米,体背变成紫红色。蛹长约16 毫米,紫褐色,末端有1 根棘,棘上有刚毛2 枚,雄蛹二刚毛略呈平行,雌蛹则叉向两侧。,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该虫1 年4 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每年5 月上旬出现。槐尺蛾幼虫期共有6 龄,其中5 6 龄为暴食期,占到总食量的93。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故又称“吊死鬼”。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如无适宜场所,地表坚硬,则可不入土,在地表面上也可化蛹。成虫多在黄昏羽化,雄蛾有一定的趋光性。,防治方法,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由于入土深度浅,可人工挖蛹,居民小区和树木零星分布区,采用此法较为适宜。在较小的树上可猛击一下,使幼虫吐丝下垂后,扫集杀死。此虫在北京虽然1 年发生4 代,其中1、2 代发生量大于3、4 代,尤其第1 代危害最重。在春季采用50 灭幼脲1 号胶悬剂1:10000 倍,喷雾防治初孵幼虫,也可用50 辛硫磷800 1000 倍液喷雾防治,10 氯氰菊酯1500 2000 倍液喷雾。,丝棉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寄主丝棉木、大叶黄杨、扶芳藤 为害特点食叶害虫,常暴发成灾,短期内将叶片全部吃光。引起小枝枯死或幼虫到处爬行,既影响绿化效果,又有碍市容市貌。,特征描述 成虫 雌虫体长1219mm,翅展3444mm。翅底色银白,具淡灰色及黄褐色斑纹,前翅外缘有1行连续的淡灰色纹外横线成1行谈灰色斑上端分叉,下端有1个红褐色大斑;中横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1大灰斑斑中有1个图形斑翅基有1深黄、褐、灰三色相间花斑;后翅外缘有1行连续的谈灰斑,外栈线成1行较宽的淡灰斑,中横线有断续的小灰斑。斑纹在个体间略有变异。前后翅乎展时,后翅上的斑纹与前翅斑纹相连接,似由前翅的斑纹延伸而来。前后翅反面的斑纹同正面,惟无黄褐色斑纹。腹部金黄色有由黑斑组成的条纹9行,后足胚节内侧无丛毛。雄虫体长10一13mm,翅展3238mm;翅上斑纹同雄虫;腹部亦为金黄色,有由黑斑组成的条纹7行,后足旺节内仍有1丛黄毛。卵 椭圆形长0.8mm,宽0.6mm,卵壳表面有纵横排列的花纹。初产时灰绿色近孵化时呈灰黑色。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832mm;体黑色,刚毛黄褐色,头部黑色冠缠及份额缝淡黄色,前胸背板黄色,有3个黑色斑点,中间的为三角形。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亚腹线为蓝白色,气门线、腹线黄色较宽;臀板黑色,胸部及腹部第6节以后的各节上有黄色横条绞。胸足黑色,基部淡黄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蛹 纺锤形,体长916mm,宽3.55.5mm,初化蛹时头、腹部黄色胸部淡绿色后逐渐变为暗红色;腹端有1分叉的臀刺。,发生规律 丝棉木金星尺蛾在滁州1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羽化,第1代成虫5月下旬一7月上旬发生,第2代成虫7月中旬一9月上旬发生,第3代成虫9月中旬一10月中旬发生。10月下旬以第4代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白天较少,成虫白天栖息于树冠、枝、叶间,遇惊扰作短距离飞翔,夜间活动有弱趋光性。成虫无补充营养习性,一般于夜间交尾少数在白天进行,持续67h,不论雌雄成虫一生均只交尾1次。交尾分离后于当天伤晚即可产卵,多成块产于叶背,沿叶缘成行排列,少数散产。每雌产卵27块,每块有卵1一195粒不等乎均每雌产卵258土113粒,遗腹卵15土9粒。幼虫 幼虫共5龄,初龄幼虫活泼,迅速爬行扩散寻找嫩叶取食,受惊后立即吐丝下垂,可飘移到周围枝条上。幼虫在背光叶片上取食,12龄幼虫取食嫩叶叶肉,残留上表皮,或咬成小孔,有时亦取食撤芽;3龄幼虫从叶缘取食,食成大小不等的缺刻;4龄幼虫取食整个叶片仅留叶柄;5龄幼虫不仅可取食叶柄,还可啃食枝条皮层和嫩茎。幼虫昼夜取食,每次脱皮均在39时进行,往往脱皮后幼虫食尽脱下的皮蜕,仅留下硬化的头壳。幼虫者熟后大部沿树干下爬到地,少数吐丝下坠落地,而爬行到树干基部周围疏松表土3cm中或地被物下化蛹,经23d预蛹期,最后脱皮为蛹。,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季倍剪等管理松土灭蛹;利用吐丝下垂习性,可震落收集幼虫捕杀。2.生物防治 幼虫发生期,喷洒青虫茵液,每克含孢子100亿的可湿性粉剂的100倍液,杀虫效果达85以上。3.化学防治喷 幼虫发生期,喷90晶体敌百虫、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1000倍液,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丝棉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豆毒蛾(Cifuna locuples Walker),鳞翅目,毒蛾科。别名豆毒蛾、肾毒蛾。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寄主 柳、榆、柿、茶、荷花、月季、紫藤等。,形态特征,成虫翅展雄3440mm,雌4550mm。触角干褐黄色,栉齿褐色;下唇须、头、胸和足深黄褐色;腹部褐色;后胸和第2、3腹节背面各有一黑色短毛束;前翅内区前半褐色,布白色鳞片,后半黄褐色,内线为一褐色宽带,内侧衬白色细线,横脉纹肾形,褐黄色,深褐色边,外线深褐色,微向外弯曲,中区前半褐黄色,后半褐色布白鳞,亚端线深褐色,在R5 脉与Cu1 脉处外突,外线与亚端线间黄褐色,前端色浅,端线深褐色衬白色,在臀角处内突,缘毛深褐色与褐黄色相间;后翅淡黄色带褐色;前、后翅反面黄褐色;横脉纹、外线、亚端线和缘毛黑褐色。雌蛾比雄蛾色暗。幼虫体长40mm左右,头部黑褐色、有光泽、上具褐色次生刚毛,体黑褐色,亚背线和气门下线为橙褐色间断的线。前胸背板黑色,有黑色毛;前胸背面两侧各有一黑色大瘤,上生向前伸的长毛束,其余各瘤褐色,上生白褐色毛,II瘤上并有白色羽状毛(除前胸及第14腹节外)。第14腹节背面有暗黄褐色短毛刷,第8腹节背面有黑褐色毛束;胸足黑褐色,每节上方白色,跗节有褐色长毛;腹足暗褐色。,生活习性,在长江流域年发生3代,以幼虫越冬。4月开始为害,5月老熟幼虫以体毛和丝作茧化蛹,6月第一代成虫出现,卵产于叶上,幼龄幼虫集中为害,仅食叶肉,以后分散为害。,防治方法,(1)灯光诱杀成虫。(2)必要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每667m2 喷对好的药液75L。(3)提倡喷洒每克含100亿孢子杀螟杆菌粉700一800倍液。,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 Leech,分布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西、贵州、四川、青海等地。寄主侧柏、桧柏、黄柏、圆柏等。柏树外观呈黄褐色,绿色部分或大部分失去仅剩主脉,以幼虫取食松柏等针叶而造成危害,被害严重的柏树针叶全部吃光。,成虫体长10 20 毫米,翅展可达19 34 毫米。体灰褐色。雌蛾前翅浅灰褐色,鳞片薄,上具不显著的齿状波纹,翅外缘的缘毛黑褐色与灰褐色相间,雄蛾体色较雌蛾深,前翅花纹模糊。,侧柏毒蛾 1成虫2幼虫3蛹4卵块,老龄幼虫体长20 30 毫米,体浅灰色,头灰褐色,有不规则的褐色斑,前胸背面及腹部末节背面黑褐色。体背有2 条较细的暗褐色条纹,两侧为青灰色宽纵带。胸部第3 节,腹部第4 5 节背中央颜色变浅,呈黄白色。,生活史及生活习性,1 年发生2 代,以小幼虫在树皮缝中越冬。3 月中、下旬危害刚萌发的嫩叶尖端,幼虫白天隐藏在树皮缝和叶丛中,夜间取食,4 5 月危害盛期,幼虫老熟后在叶丛中结茧化蛹。越冬代成虫6 月飞出,第1 代成虫8 月出现。成虫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尤其在傍晚或黎明前,围绕树冠飞舞,成虫具趋光性。,防治方法,营造针阔混交林,如侧柏与刺槐混交可减轻危害。黑光灯可诱集成虫。25 灭幼腺1 号胶悬剂3000 倍液,90 的敌百虫1000 倍液,25 溴氰菊酯1500 2000 倍液喷雾防治幼虫有良好效果。,柳毒蛾Stilprotia salicis(Linnaeus),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主要危害毛竹、刚竹、淡竹、青皮竹、撑篙竹等。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影响竹子生长及下年度出笋;严重时,竹叶被吃光,造成竹林大面积枯死。,形 态 特 征,成虫体长913毫米,黄或黄褐色。前翅有3条深褐色弯曲的横线,外横线下半段内倾成一纵线与中线相接;后翅中央有一条弯曲的横线。前后翅外缘均有褐色宽边。卵扁椭圆形,长约0.84毫米,蜡黄色。,老熟幼虫体长1625毫米,体色变化大,有暗青、黄褐、桔黄、乳白等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背面各有2个褐斑,被背线分割为4块;腹部每节背面有2个褐斑,气门斜上方有1个褐斑。被蛹长1114毫米,具臀棘8根。茧椭圆形,灰褐色,长1416毫米,为丝、土粘结而成。,生 活 史 及 主 要 习 性,一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越冬。每年4月、6月、8月和10月是幼虫发生盛期。成虫多在晚上羽化,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后寻找蜜源植物进行补充营养,常见的蜜源植物有板栗、栎类、合欢、夏枯草及菊科植物等。经一周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卵块多产于新竹梢头叶背,每雌产92149粒,每一卵块30粒左右。,幼虫共78龄。初孵幼虫爬行或挂丝至新抽出竹叶的喇叭口上,吐丝缠叶数道后爬入;或在新叶正面吐丝缠叶成苞爬入,取食竹叶上表皮。每苞有幼虫225条。2龄幼虫分散转移,再卷2张竹叶成苞,每苞内有幼虫13条。3龄幼虫卷34张叶成苞,每苞内仅有虫1条。3龄以后幼虫换苞较勤,老熟幼虫天天换苞,每苞卷有竹叶8张以上。幼虫老熟后在虫苞内或吐丝落地入土25厘米深处结土茧化蛹。越冬代老熟幼虫均入土在土茧内越冬。,防治措施,1.冬季结合深翻培土可直接降低越冬幼虫和蛹的虫口密度。2.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3.幼虫期可喷洒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对新竹竹腔注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510倍液,每株毛竹用量为稀释液3毫升。4.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每亩1015万头。,黄杨白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东、西南,国外在本、朝鲜、印度也有发生。以幼虫为害小叶黄、瓜子黄杨、黄杨木、冬青、卫予。在枝叶茂密吐丝缀叶结巢,取食叶片、嫩梢,影响新梢生,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树冠上仅留丝网、片,常造成树木枯萎死亡。,幼虫体长4260mm,头宽3.74.5mm。体色初孵时乳白色,将化蛹时为黄绿色。前胸背面的黑斑较大,三角形,2块;中后胸背面的褐斑较小,圆点状,4块;腹部背面有淡褐色斑5块,圆点状。蛹长2426mm,宽68mm,棕褐色。腹部尾端有臀剌6枚。萤长2527mm,以丝缀叶成茧。,黄杨绢野螟形态特征图,生活史,1年发生3代,以3、4龄幼虫在寄主上结茧越冬。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陆续出茧取食为害,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开始产卵,直到6月下旬。第一代幼虫从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害严重重,大量取食刚抽发的春梢嫩叶。6月下旬至7月中旬化蛹,7月上旬至8月上旬羽化产卵。第二代幼虫于7月上旬开始为害,7月上旬至9月上旬是全年为害高峰期,加上上一代的为害造成大片枝叶枯黄。第三代幼虫从7月下旬开始出现,为害至9月中旬,陆续结茧越冬。,防治技术,1人工捕捉。组织人员捕杀越冬幼虫和出蛰危害的幼虫。2喷药防治。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上中旬喷药防治第一代和第二代低龄幼虫。药剂选用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25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黄杨白绢野螟幼虫,樟巢螟Orthaga olivacea Warre,寄主樟、小胡椒。为害特点樟巢螟以幼虫取食樟树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35龄幼虫吐丝缀合小枝与叶片,形成鸟巢样的虫巢。有的整株叶片几乎吃光,严重影响樟树生长,有的虽对生长影响不大,但树上虫巢多,影响绿化效果。,特征描述 成虫:体长813毫米,翅展2230毫米,头部淡黄褐色,触角黑褐色,雄蛾微毛状基节后方混合淡白的黑褐色鳞片,下唇须外侧黑褐色,内侧白色,向上举弯曲超过头顶,末端尖锐。雄蛾胸腹部背面淡褐色,雌蛾黑褐色,腹面淡褐色。前翅基部暗黑褐色,内横线黑褐色,前翅前缘中部有一黑点,外横线曲折波浪形,沿中脉向外突出,尖形向后收缩,翅前缘23处有1乳头状肿瘤,外缘黑褐色,缘毛褐色,基部有一排黑点。后翅除外缘形成褐色带外,其余灰黄色。卵:扁平圆形,直径0.60.8毫米,中央有不规则的红斑,卵壳有点状纹。卵粒不规则堆叠一起成卵块。幼虫初孵幼虫灰黑色,2龄后渐变棕色。老熟幼虫体长2230 毫米,褐色,头部及前胸背板红褐色,体背有1条褐色宽带,其两侧各有2条黄褐色线,每节背面有细毛6根。茧长1214毫米,黄褐色,椭圆形。蛹体长912毫米,红褐色或深棕色,腹节有刻点,腹末有钩刺6根(其中长而粗2根,短且细4根)。,发生规律 樟巢螟在湖北孝感1年2代,以老熟幼虫入士结茧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第1代从5月下旬到7月下旬,7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第2代幼虫取食期从8月上旬到10月上旬(少数发育迟的到10月底)幼虫老熟人士越冬。成虫夜间羽化,无趋光性卵产于两叶相叠的叶片之间,幼虫5龄,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取食叶片仅剩表皮,肉眼极易识别。随虫体长大而分巢为害,每巢有虫520头,5龄期巢内有长条状茧袋,每袋1条幼虫,昼躲夜出,行动敏捷,受害严重的树木满是虫巢。,防治方法(1)在树体高大,缺水地方,采用树干用药防治樟巢螟较好。打洞注药时,洞的直径大注药速度快,工效高,但洞口难愈合;洞的直径小,注药速度馒,工效低,但洞口愈合快,对树体影响小。洞的直径不宜超过o8cm。以多打几个小洞为宜,这对树体影响小,且药液分布均匀。树干涂药工效比打洞注药快。涂药的用量可为打洞注药的15倍,施药后用薄膜包扎保湿。实施中发现,少数施药部位的树皮有增生现象,但对树体生长无影响。采用输液方法,只需在树体上打一小洞,浦药速度控制到最小量,这祥工效高,对树体影响小。(2)树干用药时,上部叶片防治效果好,且药物发生作用的时间快,这可能与叶片营生的位置有关。上部枝分枝角度小,蒸腾流上升快,叶片离主干也近,药液到达叶片快。(3)12龄期,小树及大树的下部,采用工人摘除虫叶,45龄期虫巢已形成,可用高压喷头专喷虫巢防及附近的叶片,缺水地区可树干用药,虫巢不多时可用高技剪剪除虫巢。三年的实践表明:综合防治能有效控治植巢螟的为害。(4)人工摘除幼虫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在树体不高时,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虽用工较多,但节省了农药费用,无农药污染,保护了天致和人员安全,这些对城市绿化是非常有用的。榜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由于城市人口凋密,所以,高效,低毒,无污染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logata Fabricius,寄主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苋菜、蜀葵、黄蜀葵、苘麻、芙蓉、木棉等。为害特点幼虫卷叶成圆筒状,藏身其中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吃光全部棉叶,继续为害棉铃内苞叶或嫩蕾,影响棉株生长发育。,特征描述 成虫体长10一14mm,翅展2230mm,淡黄色,头、胸部背面有12个棕黑色小点排列成4行;腹部各节前缘有黄褐色带。触角丝状。前、后翅外横线、内横线褐色,呈波纹状,前翅中室前缘具“OR”形褐斑,在“R”斑下具一黑线,缘毛淡黄;后翅中室端有细长褐色环,外横线曲折,外缘线和亚外缘线波纹状,缘毛淡黄色。卵扁椭圆形,长0.12mm,宽0.09mm,初产乳白色,后变浅绿色。末龄幼虫体青绿色,有闪光,长约25mm,化蛹前变成桃红色,全身具稀疏长毛,胸足、臀足黑色,腹足半透明。蛹长1314mm,红褐色,细长。,发生规律 辽宁年生3代,黄河流域4代,长江流域45代,华南56代,以末龄幼虫在落叶、树皮缝、树桩孔洞、田间杂草根际处越冬。生长茂密的地块,多雨年份发生多。成虫有趋光性。幼虫天敌有卷叶虫绒茧蜂、小造桥虫绒茧蜂、日本黄茧蜂、广大腿小蜂等。,防治方法(1)幼虫卷叶结包时捏包灭虫。(2)用10吡虫啉有效成分50一60g拌棉种100kg,播后2个月内对棉卷叶螟防效优异,而且兼治棉蚜。(3)产卵盛期至卵孵化盛期喷洒25爱卡士乳油(喹硫磷)或50辛琉磷乳油、亚胺硫磷、磷胺、甲奈威等常用浓度均有效。,防治方法(1)幼虫卷叶结包时捏包灭虫。(2)用10吡虫啉有效成分50一60g拌棉种100kg,播后2个月内对棉卷叶螟防效优异,而且兼治棉蚜。(3)产卵盛期至卵孵化盛期喷洒25爱卡士乳油(喹硫磷)或50辛琉磷乳油、亚胺硫磷、磷胺、甲奈威等常用浓度均有效。,马尾松毛虫,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为害,是我国南方各省危害森林最为严重的害虫,每年受灾面积往往以千万亩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松树被害后,轻者造成材积生长率下降,松脂减产,种子产量降低;重者致使松树生长极度衰弱,容易招引松墨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松白星象等蛀干害虫的入侵,造成松树大面积死亡。此外,幼虫具毒毛,容易引起人的皮炎和关节肿痛。,形 态 特 征,成虫体色有灰白、灰褐、茶褐、黄褐等色,体长2032毫米。雌蛾触角短栉齿状,雄蛾触角羽毛状。前翅表面有3、4条不很明显而向外弓起的横条纹。雄蛾前翅中室末端具1白点。卵椭圆形,长约1.5毫米。初产时淡红色,近孵化时紫褐色。,幼虫多为6龄。4龄幼虫头宽1.92.4毫米,体长1732毫米;体色黄褐色,胸部第23节蓝黑色毒毛带之间长满杏黄色的毛;老熟幼虫体色棕红或黑褐,体长47-61毫米,被满白色或黄色的鳞毛。蛹纺锤形,长2237毫米。茧灰白色。,生活史及生活习性,一年34代,幼虫在针叶、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层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23月开始取食。成虫有趋光性,往往飞向健康的林分或受害轻的林分产卵,卵产于松树针叶上,排列成行或成堆,每堆数十至几百粒卵,在树冠中、下部卵块多。幼虫一般6龄。12龄群集取食,受惊扰即吐丝下垂,啃食针叶边缘,使针叶枯黄卷曲,故可作为发生动态预测的标志。3龄后分散为害,取食整根针叶。13龄幼虫自然死亡率达75%以上,4龄起虫口趋于稳定。34龄幼虫遇惊即弹跳坠落。56龄幼虫有迁移习性,食量最大,占一生总食量的7080%。一般海拔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及干燥型纯松林容易大发生。马尾松的自然天敌多达258种,其中许多种类对其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注意保护和利用。,防治措施,1.营林措施。(1)封山育林及营造混交林,提供有利于天敌而不利于松毛虫的栖息环境;(2)选种抗虫树种,如火炬松有较强的抗虫性。2.做好测报工作。由于松毛虫是间歇性猖獗的害虫,因此做好虫口数量变化监察是及时控制虫灾的前提。监察重点应放在常灾区,尤其是那些“虫源地”。虫口密度调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振落法。用木锤或硬木棒连续快速猛击树干,将树上的幼虫振落在地,然后点算虫数。(2)性激素监测法。用人工合成的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诱捕雄蛾,了解林间虫口密度。(3)黑光灯诱测法。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夜晚开灯诱捕,从中掌握虫情。,3.生物防治。(1)施放白僵菌。在幼虫越冬前(11月中、下旬)和越冬后(23月)放菌效果好。因这段时间雨水多、林间湿度大,有利于白僵菌繁殖。(2)喷洒苏云金杆菌。用每毫升含0.51亿孢子的菌剂防治34龄幼虫,5天后死亡率达90%左右。(3)引入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4.化学防治。用25%灭幼脲号粉剂或16%灭幼脲号增效粉剂,兑滑石粉50-75倍喷施。此外,溴氰菊酯、辛硫磷、亚胺硫磷等均有效,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寄主梨、苹果、海棠、沙果、桃、李、杏、樱桃、榅桲、梅,及杨、榆、柳、栎 为害特点常在刚孵化幼虫群集于一枝,吐丝结成网幕,食害嫩芽、叶片,随生长渐下移至粗枝上结网巢,白天群栖巢上,夜出取食,5龄后期分散为害,严重时全树叶片吃光。,特征描述 成虫形态特征:雌雄差异很大。雌虫体长1820mm,翅展约40mm,全体黄褐色。触角锯齿状。前翅中央有1条赤褐色宽斜带,两边各有1条米黄色细线;雄虫体长约17mm,翅展约32mm,全体黄白色。触角双栉齿状。前翅有2条紫褐色斜线,其间色泽比翅基和翅端部的为淡。卵形态特征:圆柱形,灰白色,高约1.3mm。每200300粒紧密粘结在一起环绕在小枝上,如“顶针”状。幼虫形态特征:低龄幼虫身体和头部均黑色,4龄以后头部呈蓝黑色。末龄幼虫体长5060mm,背线黄白色,两侧有橙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条纹,各节背面有黑色瘤数个,其上生许多黄白色长毛,腹面暗褐色。腹足趾钩双序缺环。蛹形态特征:初为黄褐色,后变黑褐色,体长1720mm,蛹体有淡褐色短毛。化蛹于黄白色丝质茧中。,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发生规律 在辽西产区,于5月上、中旬,幼虫转移到小枝分杈处吐丝结网,白天潜伏网中,夜间出来取食。幼虫经4次蜕皮,于5月底老熟,在叶背或果树附近的杂草上、树皮缝隙、墙角、屋檐下吐丝结茧化蛹。蛹期12天左右。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第二年果树发芽后,幼虫孵出开始为害。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尾产卵。,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在梨树冬剪时,注意剪掉小枝上的卵块,集中烧毁。春季幼虫在树上结的网幕显而易见,在幼虫分散以前,及时捕杀。分散后的幼虫,可振树捕杀;2.物理防治:成虫有趋光性,可在果园里放置黑光灯或高压汞灯防治;3.生物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枝梢上越冬卵块。如认真执行,收效显著。为保护卵寄生蜂,将卵块放入天敌保护器中,使卵寄生蜂羽化飞回果园。另外是保护鸟类;天敌:天幕毛虫抱寄蝇、枯叶蛾绒茧蜂、柞蚕饰腹寄蝇、脊腿匙鬃瘤姬蜂、舞毒蛾黑卵蜂、稻苞虫黑瘤姬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4.药剂防治:常用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或50%混灭威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菊马乳油2000倍液;2.5%功夫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别名莲纹夜蛾或莲纹盗蛾。分布于全国各地。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和华北等地发生严重,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其寄主有香石竹、百合、牡丹、月季、唐菖蒲、菊花、瓜叶菊、山茶、大丽花、仙客来和鸡冠花等290 多种植物。危害与症状幼虫取食叶、花及蕾。低龄幼虫啃食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及叶脉,高龄幼虫蚕食叶片,也可蛀食花。,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 20 毫米,翅展35 40 毫米。头部、胸部及腹部均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内横线和外横线灰白色,呈波浪状,有白色条纹,环纹不明显,肾纹前部为白色,后部为黑色,环纹和肾纹之间由3 条白线组成较宽的明显斜纹,自基部向外缘有1 条白纹。后翅白色,仅翅脉及外缘呈暗褐色。前足胫节有淡黄褐色丛毛,跗节暗揭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8 51 毫米。头部淡褐色至深褐色,胸部及腹部颜色随虫口密度、龄数而变化,有黑色、土黄色和暗绿色。,卵:半球形,直径约05 毫米。卵成块,每块数十粒至几百粒,不规则重叠排列成2 3 层,外面覆雌成虫的黄白色体毛。初产的卵为黄白色,快孵化时变为紫黑色。卵壳表面有细的网状花纹,纵棱自顶部直达底部,纵棱间横道下陷,低于格面。,蛹:长15 20 毫米,赭红色,腹部背面第四至七节近前缘各有1 个小刻点。臀棘短,有1 对强大而弯曲的刺,刺的基部分开。,发生特点与习性,斜纹夜蛾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在长江流域,7 9 月份为发生严重期。成虫白天隐藏,黄昏后开始活动。卵多产于枝叶茂密浓绿的叶片背面,植株中部着卵量较多。每头雌虫产卵35 块。幼虫共6 龄。初孵出的幼虫群集在卵壳附近取食。二龄后开始分散。四龄后进入暴食期,此时惧光,白天隐藏于阴暗处,很少活动,傍晚出来取食,至黎明又隐蔽起来。遇阴雨天时,白天有时在植株上活动,一般晚上9 12 时危害最重。,防治方法,结合花卉管理,摘除卵块并将其及时处理掉。另外,可人工捕杀幼虫。农业防治。结合冬季翻耕土地,杀死土中的越冬蛹。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在幼虫危害严重时,喷药防治。防治时期在幼虫三龄之前,此时虫龄低,抗药性弱。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25 天王星乳油2000 3000 倍液、20 灭扫利乳油2000 3000 倍液、57 百树得乳油2000 3000 倍液、90 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 3500 倍液、48 乐斯本乳油1000 倍液、50 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40 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 倍液等。,斜纹夜蛾1成虫2幼虫3蛹4卵,斜纹夜蛾成虫,斜纹夜蛾卵,斜纹夜蛾卵,斜纹夜蛾卵,霜天蛾 Psilogramma menephron Cramer,为害茉莉、栀子花、猫尾木、梧桐、女贞、丁香、泡桐、悬铃木、白蜡树、桂花、凌霄、樱花等。,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50毫米,翅展9013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胸部背板有棕黑色的似半圆圈条纹,腹部背面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条灰黑色纵纹。前翅中部有两条棕黑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角有一黑色半圆形曲纹。后翅棕黑,被白粉。前、后翅外缘均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连成。幼虫分两型:一种为绿色,腹部第1至第8节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斜纹,斜纹上缘绿紫色,气门黑色,外有黄白色圈,尾角绿色;另一种也为绿色,但有褐色斑纹,尾角褐色,上生短刺。蛹长5060毫米,红褐色。,生活史及习性,一年1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到5月羽化。67月份为害最烈,可食尽树叶,树下有深绿色的大粒虫粪。8月下旬到9月中旬第二代幼虫为害。10月底幼虫老熟入土化蛹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卵多散产于叶背。幼虫孵化后,先啃叶表皮,随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或孔洞。老熟幼虫在表土中化蛹。,防治方法,1、结合耕作,人工挖蛹。2、根据树下虫粪寻找幼虫进行捕杀。3、虫口密度大为害严重时,于幼虫期喷洒80%敌敌畏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4、灯诱成虫。,蓝目天蛾Smerinthus planus Walker,芋双线天蛾Theretra oldenlandiae(Fabricius),柑桔凤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鳞翅目,凤蝶科。别名桔凤蝶、黄菠萝凤蝶、黄聚凤蝶等。分布除新疆未见外,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危害症状:幼虫食芽、叶,初龄食成缺刻与孔洞,稍大常将叶片吃光,只残留叶柄。苗木和幼树受害较重。,形态特征:成虫有春型和夏型两种。春型体长2124mm,翅展6975mm;夏型体长2730mm,翅展91105mm。雌略大于雄,色彩不如雄艳,两型翅上斑纹相似,体淡黄绿至暗黄,体背中央有黑色纵带,两侧黄白色。前翅黑色近三角形,近外缘有8个黄色月牙斑,翅中央从前缘至后缘有8个由小渐大的黄斑,中室基半部有4条放射状黄色纵纹,端半部有2个黄色新月斑。后翅黑色;近外缘有6个新月形黄斑,基部有8个黄斑;臀角处有1橙黄色圆斑,斑中心为1黑点,有尾突。,卵 近球形,直径1215mm,初黄色,后变深黄,孵化前紫灰至黑色。幼虫 体长45mm左右,黄绿色,后胸背两侧有眼斑,后胸和第1腹节间有蓝黑色带状斑,腹部4节和5节两侧各有1条蓝黑色斜纹分别延伸至5节和6节背面相交,各体节气门下线处各有1白斑。臭腺角橙黄色。1龄幼虫黑色,刺毛多;24龄幼虫黑褐色,有白色斜带纹,虫体似鸟粪,体上肉状突起较多。蛹体长2932mm,鲜绿色,有褐点,体色常随环境而变化。中胸背突起较长而尖锐,头顶角状突起中间凹入较深。黄绿色,后胸背两侧有眼斑。,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年生3代,江西4代,福建、台湾56代,以蛹在枝上、叶背等隐蔽处越冬。浙江黄岩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56月,第1代78月,第2代910月,以第3代蛹越冬。广东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34月,第l代4月下旬至5月,第2代5月下旬至6月,第3代6月下旬至7月,第4代89月,第5代1011月,以第6代蛹越冬。成虫白天活动,善于飞翔,中午至黄昏前活动最盛,喜食花蜜。卵散产于嫩芽上和叶背,卵期约7天。幼虫孵化后先食卵壳,然后食害芽和嫩叶及成叶,共5龄,老熟后多在隐蔽处吐丝作垫,以臀足趾钩抓住丝垫,然后吐丝在胸腹间环绕成带,缠在枝干等物上化蛹(此蛹称缢蛹)越 冬。天敌有凤蝶金小蜂和广大腿小蜂等。,防治方法:(1)捕杀幼虫和蛹。(2)保护和引放天敌。为保护天敌可将蛹放在纱笼里置于园内,寄生蜂羽化后飞出再行寄生。(3)药剂防治。可用每克300亿孢子青虫菌粉剂1000一2000倍液或40敌马乳油1500倍液、40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或马拉硫磷乳油等10001500倍液,于幼虫龄期喷洒。,木兰青凤蝶(Graphium doson(Felder et Felder)),木兰青凤蝶为害木兰科的广玉兰和含笑。以幼虫取食其嫩叶、芽,造成叶面的缺刻、孔洞,甚至蚕食整张叶片。虫口密度大时,嫩叶全部被食,严重影响幼树的生长和观赏效果。据文献记载,该虫有较广泛的地理分布,国内分布:浙江(丽水、松阳、庆元、景宁、泰顺)、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陕西、云南、台湾、香港。,1、形态特征,成虫:翅展5573mm,体长1824mm。体背黑褐色,腹面灰白色,胸部被有灰色绒毛,腹部两侧各有一条黑色带。翅黑褐色,前翅有三条淡蓝色斑纹组成的纵带,亚外缘的一列呈斑点状,中室一列由五个不规则斑纹组成,中域的一列横斑自前缘向后缘逐渐伸长,由斑点状扩展成横斑,其中Cu2室的二条横斑上下相连,两斑约相等,1A室的横斑内侧几近截断;后翅亚外缘有一

    注意事项

    本文(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叶部病虫害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