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用药 课件.ppt
哺乳期用药,2,目 录一、哺乳期药力特点二、影响药物进入乳汁的因素三、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四、哺乳期用药原则五、哺乳期用药选择六、各论,3,一、哺乳期药力特点,4,药物可通过血浆乳汁屏障,进入乳汁。新生儿每日可吸食乳汁约800ml。吸食了含有药物的乳汁后有些药物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故此哺育期用药应慎重。,5,哺乳期药物经母乳的转运药物主要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通过血/乳屏障从母乳血液转运到乳汁中大部分药物基本上都能分布到乳汁,其总量小于总体用药剂量。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在于药物毒性、乳汁中药物浓度和吸食乳汁的婴儿本身对药物的吸收、转化和排泄的能力。,6,药物在新生儿体内蓄积的因素新生儿血浆蛋白含量低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低肝功能不健全肾小球滤过率低早产儿脂肪含量少,7,二、影响药物进入乳汁的因素,8,药物对泌乳的影响1、雌激素类药物:雌二醇、克罗米芬乳汁分泌减少雌二醇:卵巢成熟滤泡分泌的天然雌激素,能促进乳腺的发育,但较大剂量可干扰催乳素对乳腺的作用,减少乳汁的分泌而起到退乳的作用。克罗米芬:抗雌激素药,亦具有抑制乳汁分泌的作用。,9,2、类固醇类药物: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在使用由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组成的类固醇激素避孕药,其中最常用的是短效复方避孕药,这类药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使哺乳妇女乳房胀痛,乳汁分泌减少,因此,这类药物有人建议至少在产后半年才开始使用。,10,影响药物进入乳汁的因素给药途径通过不同途径给药,母血中药物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减少的速度亦缓慢于血浆中药物消散的速度。乳汁中峰值比血浆中药物峰值晚出现30120分钟。药物的ph值母血ph值为7.357.45,乳汁ph值为6.357.30。弱碱性药物易于通过血浆乳汁屏障。用药后乳汁浓度可与血浆相同。如红霉素、林可霉素、异烟肼等。弱酸性药物不易通过血浆乳汁屏障,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常低于血浆中的浓度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11,三、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12,不同药物可通过主动或被动转运机制分泌至乳汁,脂溶性高、分子量小、蛋白结合率低、非离子化程度高和偏碱性的药物,较易进入乳汁。婴儿自乳汁摄入的药量取决于药物是否可经过婴儿的胃肠道吸收及吸收量的多少。婴儿对药物的敏感度通常高于成年人,且婴儿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较慢,易于产生毒性反应。,13,14,15,16,四、哺乳期用药原则,17,控制用药浓度:各种药物在母体血浆、乳汁及婴儿血浆中的浓度不同,乳母用药时应注意选择比较安全的药物,并应在哺乳后30min(即下次哺乳前34h)用药。避免乳儿吸食外用药:应用乳头涂抹的外用药时,须注意喂奶前洗净乳头,以免外用药被乳儿吞服。尽量避免应用对婴儿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如氯霉素、四环素等,如确有绝对指征应用,必须停止哺乳。同时,避免选择半衰期长,乳汁中分泌量大的药物。,18,五、哺乳期用药选择,19,乳母禁用或慎用的药物抗感染药物青霉素,常用,较少进入乳汁,但偶尔造成婴儿过敏红霉素乳汁中排泄量较大,静脉滴注时乳汁浓度较血药浓度高4-5倍,禁用卡那霉素可导致婴儿中毒四环素可导致婴儿永久性牙齿变色,进入乳汁的药物浓度低,但长期使用应停止哺乳。氯霉素灰婴综合症、骨髓抑制克林霉素(氯洁霉素)导致婴儿血样腹泻,引起结肠炎,20,磺胺类药物通过乳汁的药量足以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婴儿,发生溶血性贫血。可从血浆蛋白中置换胆红素,致使新生儿黄疸,甚至核黄疸(新生儿体内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21,神经系统药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婴幼儿极为敏感,在婴幼儿体内排泄较慢,在乳汁中含量较低,但对早产儿乳母应慎用。可致新生儿呼吸抑制、体温过低、进食不佳。如:地西泮、硝西泮。大剂量应用时,应停止母乳喂养。,22,六、各论,23,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