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劳资关系的发展.doc
简述西方劳资关系的发展第3j9J(总I6j9J)2005年9月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ImmalofHebeiEnergylnstlmteofVocatlonandl1echno1%wf1.3(SHill【1.I6jSep.2005文章编号:16713974(2005)030026一O4简述西方劳资关系的发展白领新(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300373)摘要: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劳资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资产主义劳资关系发展史基本上是资本对劳动剥削的历史.而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出现,对资本主义世界劳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使劳方地位得以逐步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关键词:马克思;劳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图分类号:F4o4.2文献标识码:ADisc,rasingtheDevelopmentofWestLaborcapitalRelationsBrieflyBAILingxin(Ti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373)Abstract:Thehistoryoflaborcapitalrelationsdevelopmentactuallyisthereductionofthehistoryofcapitalistproductionrelations,Inthedifferentphasesofcapitalism,thelaborcapitalrelationsshowdifferentforms.Atthesametime,thehistoryoflaborcapitalrelationsdevelopmentisthehistoryofcapitalexploitinglabor.OnlyafterMarxStheoryoflaborcapitalrelationsappeared,thelaborgstatushadbecomebetter.Today,with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laborcapitalrelationshavemanynewcharacteristicsinthecapitalistcountry.Keywords:Marx;laborcapitalrelations;capitalistproductionrelations所谓劳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家两大阶级的关系,这种关系所涉及的是全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基本经济规律.简言之,就是劳动和资本的关系,表现在人的关系上,就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揭露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及其程度,对当时和以后的劳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出现前的资本主义劳资关系l,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资关系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成时期,同时也是劳资关系最初生成的过程.资产阶级通过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掠夺(圈地运动,建立殖民地和非洲的黑奴贸易等),完成了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赤裸裸的表现出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的对抗性和残酷性,此时的劳资关系表现为一种剥夺关系和暴力强制关系.但由于此时的资本主义制度还处在形成阶段,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还处在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现象上表现出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积累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以那种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是以劳动者的被剥夺为前提的.”而并非是像资产阶级学者所描述的”田园诗式”的积累过程.收稿日期:20050608作者简介:白领新(1972一),女,大学,天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在读硕开究生.?26?白领新:简述西方劳资关系的发展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劳资关系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尤其是产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稳固并占据了统治地位,劳资双方也真正成为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已完全是买卖契约关系,一个是劳动力的出卖者,一个是买主.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增加的同时,工人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资本主义社会FI益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大机器的使用,使工人逐渐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同时由于对劳动要求的降低,大量女工和童工进入生产过程,而女工,童工则要求相对低的工资,大量成年男工受到排挤,工人劳动条件日益恶化.这一切都使阶级矛盾迅速加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为了和资产阶级进行整体对抗,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在这一阶段,有组织的罢工运动此起彼伏,这一时期最着名的罢工有:1831年法国的里昂纺织工人起义,l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和英国19世纪3O至4O年代的宪章运动.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资关系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生产的集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加稳固,并得以完善.垄断资本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垄断利润,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剥削率提高的趋势十分明显:美国加工工业的剩余价值率1889年为71%,1899年为85%,1909年便提高到9l%,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尖锐,罢工斗争数量和频率也明显提高.这一时期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中间阶级人数的增多,少数上层分子被资产阶级收买,阶级斗争更加复杂和尖锐化.当无产阶级实在无法忍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榨时,就团结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斗争.二,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的出现及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l,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4O年代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直到l9世纪6O年代末9O年代才逐步形成一种成熟的劳资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论的基础上,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全面系统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解剖,揭示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实质.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直在论述劳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本质:第一,劳资关系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起点,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深人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关系的实质.同时,马克思还详细考察了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基础上最初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产生的过程,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加速形成的过程,从逻辑和历史的结合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是两大阶级之间关系的实质.第二,劳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劳资关系反映的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资本家利用手中的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雇用工人由于没有生产资料,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资产阶级靠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增加自己的财富,雇用工人仅仅得到维持自己生存的一点点儿工资.其结果是导致社会向两极化发展,一极是越来越富的资产阶级,另一极则是越来越穷,人数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所以,工人阶级只有用暴力消灭雇佣劳动和私有制,才能改变自己的历史命运.第三,劳资关系是两大阶级的对立关系资方和劳方对各自利益的不同诉求使他们在社会中,”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对西方世界的影响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根本对立,其劳资关系理论成为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一面旗帜,使全世界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共同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劳资关系一个质的飞跃,是?27?第3(总I6J2005年9川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JfIumallfHebeiEnergyntituteofVocationanti|recI1noIf1gyIl3(SI1II_16)Sep.2005劳资关系史上的一场革命,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自己的政党.通过政党的领导,以一个阶级的力量去同整个资产阶级对抗,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等,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劳资双方力量的对比,客观上促使资产阶级开始做出让步和妥协.另外,一些左翼政党开始上台执政,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政策,工人的工作条件得到相应的改善,生活条件得到提高,有些资本主义国家还制定了许多福利政策,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出现了相对缓和的趋势,资本主义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各国工会运动进入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大规模工会运动的发展对各国政府形成了巨大压力,政府不得不实施了让步性的社会改革政策.政府大量的社会政策,吸纳和体现了劳工及工会的要求和主张,如充分就业政策,调节国民收入的税收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建立等等.工会运动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力量.工会运动的蓬勃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内的劳资力量对比,西方劳资关系开始出现缓和趋势.英国作为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为完善,工人在反抗资本的压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方法和形式,也较为成熟.早在19世纪6O,7O年代,英国的工联主义的力量就很强大,19世纪末2O世纪初,工党曾一度执政.自二战结束以来,英国的劳资关系模式更是独具特色,政府作用的不断加强,虽然英国政府在劳资关系的处理中恪守不干涉原则,但在很多方面政府也进行了干预.有的干预结果可能对处理劳资关系有利,对工会有利,但有的干预就未必对工会有利.其具体做法是,政府在1964年建立了工业法庭,并于1974年建立了”咨询,调节和仲裁局”,来帮助解决劳资冲突.英国政府还经常举行三方会议.再如,在2O世纪7O年代初,保守党政府实施激进的立法,此举得到了绝大多数雇主的默认,如果不是工会有力地抵抗它,该法案就会带来在法律上有约束力的协议和以美国为模式的明确的谈判权就会在英国出现.2O世纪7O年代,工会利用它和工党之间的关系,在工党上台之后,废除了这项法案.在1974年政府颁布的工会与劳工关系法中,该法案重新引用了?28?l906年法案的主要条款,后来工党政府还进一步颁布了加强工会权利的法案.三,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资关系随着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推动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结构,产权关系,企业制度,阶级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劳资关系有着重大影响,使战后的劳资关系由对立走向缓和进而出现劳资合作的倾向.与过去相比.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劳资关系出现了诸多新的动向:1,股权分散化,社会化趋势增强目前在西方国家,社会个人购买股票和企业法人之间互相购买股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出现了股权分散化,社会化的趋向.随着证券市场的高度发达和大公司规模成十倍成百倍的增长,拥有股份的人数不断增加.英国持股公民人数十年内增加了三倍,目前达到1000万.美国有一半家庭拥有股票.在西方国家,法人股东的比例一般在50%以上,而在13本,1980年法人股东的比例就高达70%,1998年更是上升到77.6%.股权的分散化,社会化,意味着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传统的资本家开始从生产领域中部分地退出.2,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利益分享利益分享是指劳资双方共享收益分配的经济形式.利益分享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工人的工资与企业的利润挂钩,叫做利润分享法;一种是工人的工资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挂钩,叫做劳动生产率分享法.由于利润分享将雇员福利与公司利润相联系,可以激励雇员自觉遵守纪律,改善生产态度,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减少浪费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来提高生产效率.3,”利害相关者经济”的形成所谓”利害相关者经济”是将企业视为一个为其一切构成要素创造价值的生产制度和社会经济体系.企业的目标和责任是对所有的利害相关者负责,它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商业伙伴,政府等等.企业应把每一个利害相关者所贡献的独特资源尽可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干叶,独特的资源不仅包括股东的风险资本,吐王包括雇员的才能,脑力体力方面的劳动贡献,顾客的不断光顾,商业伙伴的协作配合以及政府提供的经济基础等等.这种经济模式要求企业不仅要对股东或资产所有者负白领新:简述西方劳资关系的发展责,同时也要对企业的所有构成要素的集体福利负责,保证所有利害相关者的贡献同他们所得的报酬相匹配.概言之,企业经营活动要以所有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为中心,而不能仅以股东或资产所有者的利润为中心.同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私人占有制的传统模式相比,”利害相关者经济”是一种更具社会化特点的资本占有形式.4,”符号分析服务”人员的大量涌现所谓”符号分析服务”,包括所有解决问题,识别问题和战略经纪活动.这类服务人员主要有:科学研究人员,设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生物技术工程师,声学工程师,高级公关人员,投资银行家,律师,房地产经纪人,高级会计师;有负责管理,金融,税收,能源,农业,军备,建筑等方面的咨询专家;有管理信息专家,组织开发专家,系统分析专家,战略制定者,广告和市场战略家,企业领导助手:还有导演,编剧,出版商,作家,编辑,记者,音乐家;电视电影制片人以及大学教授.目前,符号分析服务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符号分析服务人员是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新中间阶层.他们不拥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和资本,但却拥有较高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经营,从而其收入既有劳动力的成分,又有知识要素投入的成分.四,结论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紧密相连,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日趋缓和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出现,揭露了资本的剥削实质,使工人阶级获得了反抗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在反抗资本剥削的过程中,在不断的获得自身的解放.工人的反抗给资方带来很大的压力,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如英国政府在1964年建立了工业法庭,并于1974年建立了“咨询,调节和仲裁局”,来帮助解决劳资冲突,并在1974年颁布了工会与劳工关系法等.第二,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增强了无产阶级的民主意识,使其要求解放的欲望更加强烈.资产阶级在稳固其统治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工人阶级许下种种诺言,不断的宣扬资本主义”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这些思想使工人阶级的思想获得解放,他们也要求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平等,民主,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只好采取更加隐蔽的剥削方式,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资本家实行隐蔽剥削提供了可能,使资本家在缩短工时,增加工资,提高福利的同时,仍然可以维持很高的剥削率.同时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统治者为了获得竞选的胜利,被迫答应选民解决失业问题,恢复经济发展,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条件,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日趋缓和.参考文献:1陈恕祥,杨培雷.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2周新军.社会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研究J.经济评论.1999(1)3马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4夏顺忠,杨贵珍.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变化的新动向J.社会主义研究.2003,1(上接23页)仅面向学校学生,更要广泛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社会成员的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条件,培养社会急需的多技能,复合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要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提高高级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的比重.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其成为建立开放性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制度保汪.参考文献:1苇洲.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2姚建涛.对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2)3余祖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4尚志平.村立新的教育观念,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