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doc

    • 资源ID:2995688       资源大小:26.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doc

    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急剧的变化其中尤其为人们始料未及的要算德国迅速地重新统一。德国的迅速统一促使人们不得不对7080年代两德关系的发展进行考察发现德国统一并非晴空霹雳。除了国际大环境外这一突变也是两德关系中长期酝酿的渐进过程到一定条件下的结果。一战后德国的分裂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德国人自己本来都是不愿分裂的。当西德政治家在筹建西德国家时把起草的根本大法不叫“宪法”而叫“基本法”就是为了不使分裂合法化为重新统一留下法律上的余地。后来西德在恢复主权、结束占领体制之后在与西方大国签订的有关文件中都注意使它们保持对德国统一的支持。在处理对东方的关系时西德则长期坚持只有先解决德国统一问题才能缓和东西方关系。它还奉行“实力政策”把建立实力地位作为实现统一的先决条件。对东德则推行“哈尔斯坦主义”进行敌视和孤立力图以西统东。这使得两德关系异常紧张僵冷。东德则加强边境控制并建立起柏林墙。两德间的隔离状态反而加剧分裂状态反而有固定化的危险。意识到这一点又鉴于60年代东西方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已日益表明其支持德国统一只是口惠日益谋求在维持欧洲包括德国分裂现状的基础上互相尊重势力范围实现缓和与合作促使西德人士重新审视在德国问题上的政策决定因势利导参加和推进欧洲缓和进程有条件地承认两德现状缓和紧张敌对的关系“以接近求改变”为最终重新统一创造条件开辟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69 新的途径。于是到70年代初西德正式推行其“新东方政策”。在美苏缓和的大背景下西德先后与苏联、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等签订了双边条约。条约规定:尊重战后欧洲现存边界的不可侵犯性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两德在平等基础上发展正常的睦邻关系相互尊重独立自主、领土完整和边界任何一方都不在国际上代表另一方双方互派常驻代表等等。两德关系缓和下来。东德建国后也长期没有放弃重新统一的愿望并作过不少统一的努力。50年代西德重新武装并加入北约之后苏联就强调德国两边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再具备统一条件主张在承认两个德国的基础上缔结对德和约。在这种情况下东德也放弃了争取统一的努力。1963年统一社会党六大和1967年统一社会党七大都宣称“统一是不现实的”。当60年代中期西德推行“小步政策”谋求在坚持西德“单独代表权”和不承认东德的条件下改善对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孤立东德时东德反对东欧国家在西德承认东德之前就与西德改善关系。1969年12月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强调东德是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德意志民族国家。1971年乌布利希重申必须在国际法上承认东德。东德的立场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苏联和华约在不同场合提出了改善关系的明确条件其中就包括承认现有边界、承认东德国家、承认西柏林为独立政治实体等。1970年底华约在声明中指出两德应建立“以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为参见联邦德国东方政策文件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中译本。WilliamE.Griffith:TheOstpolitikoftheFederalRepublicofGerma-ny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London1978p127.J.K.Sowden:TheGermanQuestion1945-1973:ContinuityinChangeLondon1975p320343WilliamE.Griffith:TheOstpolitikoftheFederalRepublicofGermanyp189203.70 现代国际关系史管见集基础的关系”。这就是要求西德正式承认东德的主权国家地位亦即正式承认德国的分裂。东德要求法律上的正式承认与西德的立场有原则分歧。西德承认现状承认德意志领土上有两个国家只是有条件的、“事实上”的承认不是无条件的、“法律上”的正式承认东德国家。它强调两德不是互为外国而是“一个民族两个国家”是“德意志内部的特殊关系”两德迟早必须统一。两德立场的差距使得它们之间多次谈判都达不成妥协。但是不久苏联急于实现东西方缓和特别是1970年西德与苏联达成协议保证不以武力改变现存边界满足了苏联梦寐以求的目标后苏联不再过分坚持西德在国际法上正式承认东德。此后两德终于达成了相互关系的基础条约。条约虽然达成分歧并未消失。西德仍然坚持在“事实上”而非“法律上”对东德的承认没有放弃重新统一的目标。在它与苏联签订莫斯科条约和与东德签订基础条约时都分别向苏联和东德提出了“关于德国统一”的信件重申要在欧洲的和平状态中使德意志人民“通过自由的自决重新获得其统一”的目标。在与东德的条约中还写明“不损害双方对原则问题包括民族问题的不同看法”。由于西德的坚持两德互派的全权代表不称“大使”东德驻西德的代表不与外交部而与总理府联系。西德还坚持所有德国人只有“德意志国籍”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籍”。西德还坚决要求继续承认大国对整个德国包括对统一问题的责任。同时它还注意在与苏联、东德交往时不要造成损害德国统一目标的后果坚持西德在两德关系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东德在与西德签订基础条约时作了一些妥协但并未放弃自己的立场。东德一方面与西德建立了和平共处关系另一方面强调雷明顿:华沙条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30页。联邦德国东方政策文件集第9、179、183184页。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71 要与西德“划清界限”击退其“兼并主义”和“复仇主义”。1974年东德修改1968年宪法时不再提“德意志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而称“工人和农民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歌中“德意志我们统一的祖国”也被删改。与此同时东德理论界提出东西德是“两个民族”东德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的理论并据以解释历史。1975年苏联、东德签订了新的友好互助条约也删除了1955年条约中争取重新统一的内容。除此之外在边界现状的问题上西德只承认“不可侵犯”而不是“不可改变”实际上是不排除以和平方式加以改变。还坚持边界的最后确定须待对德和约签订以后主张西柏林与西德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不可分离的“纽带”关系而不是苏联、东德主张的一般性“联系”。这都是为将来改变现状实现统一而留下的伏笔。二西德的“新东方政策”的实施和有关条约的达成使两德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构成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主要因素之一。1975年欧安会后有人甚至认为德国问题统一“寿终正寝”了因为欧安会的主题之一就是承认欧洲现状。但现在看来人们似乎过低地估计了西德反复重申的“在自由的自决中重新统一”的意义而过高估计了西德有条件地对现状的承认。人们也似乎低估了德意志民族追求统一愿望的强烈和执着程度低估了任何文件条文都不能抹杀一个在历史上形成的民族这样的事实低估了外来强权的限度。人们WilliamE.Griffith:TheOstpolitikoftheRederalRepublicofGerma-nyp127J.K.Sowden:TheGermanQuestion1945-1973:ContinuityinChangep359苏联东欧研究资料1983年第4期第66页。J.K.Sowden:TheGermanQuestion1945-1973:ContinuityinChangep376苏联东欧研究资料1983年第4期第66页。72 现代国际关系史管见集也低估了两德交往的开放和发展对于统一所具有的长远的、潜在的、不可否认的作用。它大大有利于消除冷战对立造成的两德敌视和隔离有利于维系和发展两德人民间由历史、经济、文化和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造成的民族感情纽带和民族联系。两德关系缓和以后得到双方官方认可的正常往来渠道得以保持一定的畅通这就削弱了柏林墙和民德边界管制的隔离作用。此后两德之间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人员互访都有了较快的增长。两德基础条约和随后达成的其他协定涉及人员往来、家庭团聚、科技、交通、司法、邮电、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等广泛的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从西德地区包括西柏林前往东德和东柏林访问的人数由1970年的250万人次增加到1978年的800万人次而从东德地区到西德和西柏林访问的1978年也达到138万人次比1970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两德之间的贸易额1980年比1968年增加了约三倍。东德与西德的贸易占东德整个对外贸易的10。由于西德的努力它的出发点是两德不是互为外国东德对西德的贸易享有欧共体内的优惠待遇。1974年两德签订贷款协议规定西德每年向东德提供8.5亿马克无息贷款以弥补东德与西德的贸易中的赤字。这项协议实际执行到1982年。两德还合作从事工程项目的建设。此外西德记者可以进入东柏林80的东德居民可以从电视上看到他们进行的报道。这种迅速扩大的经济及其他交往对两德关系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在经济上对双方都有利。西德有几千家厂商依赖东德市场。东德也从这些交往中包括来自西德的旅游者获得不少实惠包括硬通货的收入。仅享受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的优惠一项每年就可以使东德节约200亿西德马克的进口税支出。其次然而并非不重要的是这种扩大和加深的交往有利于实现西德所致力达到的目的维系民族同一性和民族感情使之不致因相互隔离而削弱和消失。两德的敌视减少相互接触和了解的增加久而久之共同的历史和文化的意识、民族同一性的意识就能得到维持和发展。70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73 年代民主德国曾讳言统一的德意志民族甚至讳言“德意志属性”但到80年代初民德也越来越多地探索其“德意志同一性”和与德意志历史的一致性对历史问题的解释也发生着变化。一种德意志民族认同感正在恢复起来。据说在70年代初提出过两德已成为两个“水火不容”的民族的昂纳克在1979年的一次党的会议上也重新提到德国统一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尽管他指出将是在社会主义领导下的统一。而到80年代初两德关系的发展的势头已使得有些敏感的评论家撰文说“德国统一问题现在已经回到日程上来了”。三如果观诸80年代两德关系发展的新势头我们就会更加了解两德关系在“新东方政策”推行十年之后所达到的程度而不会以为那些说德国统一问题又回到了日程上的评论家是在作“狼来了”似的呼喊。毫无疑问80年代两德关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并受到东西方关系的大气候的制约和影响。美苏进入所谓“第二次冷战”的僵冷状态它们也要对分别属于两大集团的东西两德的关系加以干预和约束。1980年两德首脑曾决定会晤因苏联在1979年底入侵阿富汗和同时期波兰局势的紧张而告吹。1983年昂纳克再次取消原拟对西德进行的访问。1984年他又一次推迟已经确定了日期的访问。不管公开宣布的原因如何这些原因自然也是起作用的但根本的原因则是美苏关系的大气候的制约。正如1984年9月昂纳克宣布推迟访问西德之后立即带口信给西德总理科尔所表明的真正的原ForeignAffairsQuarterlySpring1980p878苏联东欧研究资料1983年第4期第66页。国际问题研究1982年第3期第25页。74 现代国际关系史管见集因不在于西德方面的某些行动而是因为要“照顾俄国人”。原来在1983年底美苏中程导弹谈判破裂西方决定在欧洲部署美国中导之后苏联对西德和两德关系就发动了一场激烈的攻击。它抨击西德充当了支持美国在欧洲部署中导的“急先锋”抨击西德有“军国主义”、“复仇主义”和“日耳曼民族主义”想把两德关系导向“民族主义概念”想利用“经济杠杆和政治接触”来使民德在有关主权的根本问题上作出让步“破坏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指责西德关于德国问题仍然未解决的说法是图谋复仇是想恢复旧德意志帝国的版图。同时弦外之音地告诫民德:“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不能脱离总的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大家庭各国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和共同战略才能击退十字军的任何进攻。”苏联对两德关系的批评在1984年夏季达到了高潮。但是80年代两德关系真正不同寻常和引人瞩目之处不是它仍然受到美苏关系大气候的制约而在于它摆脱这种制约的程度。这时超级大国控制世界事务包括干预两德关系的能力都大大地削弱了它们的盟国的独立自主性已大大地加强了。当1984年9月一位美国军官指责西德反核和平示威者是“无政府主义者和罪犯”时西德黑森州内务部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是美国的盟友但不是其附庸”。柏林大学国际关系荣誉教授理夏德?洛温塔尔撰文指出:东德首脑昂纳克及其周围的人无疑也想对苏联人这样说惟一的小差别是他们不能说如此而已。在此时美苏“第二次冷战”的严冬中东西欧关系却呈现出一种“小阳春”的景象而两德关系尤为典型。因为80年代联邦德国仍然坚持“新东方政策”积极推进两德周琪、王国明主编:战后西欧四大国外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2页。世界知识1984年第17期第4页ForeignAffairsQuarterlyWinter1984/85pp323-324. ForeignAffairsQuarterlyWinter1984/85p303313.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75 关系。科尔政府还更突出地提出了争取在“和平和自由中”重新统一德国的目标。民德虽然在统一问题上仍然与西德有原则分歧而且受到苏联较大的制约但也以各种方式致力于两德关系的发展而力避使之倒退。于是在这个时期一些新的口号在两德响起:“安全伙伴关系”“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智的联合”和“永不再在德意志土地上发生战争”以及“限制损害”即限制、减少东西方紧张对两德关系的损害。这些都鲜明地反映了两德关系所具有的新特点:它们不再彼此看作是势不两立的敌人而是命运与共的伙伴休戚相关的兄弟。尤其有意义的是“理智的联盟”、“限制损害”之类的口号有些就是民德领导人昂纳克倡导的而苏联对此则颇有微词。人们还看到当民德不得不支持苏联在其境内部署针对西欧的中导时又宣布“这些措施在我国不会得到喝彩我们从来不是将来也不会是军备竞赛的支持者”要求“全力以赴继续进行政治对话”。这一立场与西德既支持美国在西欧部署中导又坚决主张谈判如出一辙但并非巧合。正是这种共同命运感和共同使命感使两德关系冲破外部阻力而继续发展并在80年代取得新的突破。1980年两德首脑会晤未成1981年底西德总理施密特就访问了东德受到昂纳克的欢迎并签署了延长德意志内部无息透支贷款的协议。昂纳克接受了访问西德的邀请。1982年西德执政党更迭联盟党的科尔上台昂纳克重提施密特的邀请宣布将访问西德。1983年昂纳克再次取消对西德的访问但西德政要却纷纷访问东德为两德关系加温几乎成了“时髦”。他们与昂纳克及东德政要接二连三地会见并“取得了广泛一致的意见”特别是强调要促进军备竞赛的停止推动和平合作“竭ForeignAffairsQuarterlyWinter1984/85pp318-320.克里斯蒂安?施密特豪尔:戈尔巴乔夫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中译本第153页。76 现代国际关系史管见集尽全力以便永不再在德意志领土上发生战争”。1984年2月昂纳克和科尔在参加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的葬礼时在莫斯科举行了非正式的会晤。1984年9月在苏联对两德关系的一片抨击声中昂纳克再度取消定于月底进行的西德之行但翌日就私下给科尔带去口信说明原因不在于西德而在于“照顾俄国人”还保证不会因此而损害两德关系而科尔则在得知昂纳克推迟访问的消息后重申对他的邀请仍然有效。到1985年昂纳克和科尔终于利用参加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葬礼之机再次在莫斯科举行了会晤并再次确认两德是“命运共同体”有责任共同防止在德意志土地上再度发生战争。除了首脑会晤虽经重重阻力仍然频频进行之外在19831984年美苏关系极其僵冷的时期两德的经济和人员往来达到了自分裂以来的一个新的高潮。西德利用经济优势积极加强两德经济联系以收取吸引东德促其变化之功。1983年以强硬派著称的巴伐利亚州总理施特劳斯访问东德时竟然进行斡旋促成了西德以政府担保、银行界集资向东德贷款10亿马克。1984年7月西德又决定向东德提供9.5亿马克贷款为期五年。这两大笔贷款创下战后以来的最高纪录。1985年7月双方签订新的无息透支贷款协定。两德还恢复或进行了文化、科技交流和合作的谈判签订了一些协议。两德的贸易额也仍然保持高水平并继续增长。双方换货额1980年为101亿西德马克1986年已增长至143亿西德马克。另一方面东德一再放松边界控制拆除了边界上大量的自动射击装置减免了从西德来的儿童和老人按一比一价格兑换一定量东德马克的义务放宽了公民出国的限制。结果两德间的人员往来再次出现高潮。1984年上半年西德居民访问东德达90万人比1983年增加了19。世界知识1983年第22期第7页1984年第7期第45页。周琪、王国明主编:战后西欧四大国外交第382页。世界知识1987年第19期第2页。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77 19821987年西德到东德探亲访友和旅游者共达2000余万人而从东德到西德访问者也达到1200万之众。在东西方出现新的冷战僵持的环境中两德关系发展反而转暖这是很不寻常的反映出两德关系自70年代缓和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5060年代尖锐对立和敌视状态并以美苏关系的冷暖为转移已经大不相同了。这种发展当时成为评论家们议论纷纷甚至感到疑惑不解的问题。但其实并非不可理解。1984年西德政府曾作过一次声明其中说:“我们的国家是分裂的但德意志民族继续存在。我们德国人不能自行改变这种事态。它只有在欧洲持久和平秩序的框架内才能改变。”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后推行“新思维”缓和东西方关系在欧洲则提出了“全欧大厦”的新构想主张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进行合作。据此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这使东欧包括东德有了发展与西德关系的更大余地。西方则利用时机大力推行“和平演变”力争进一步吸引东欧最终将其纳入西方的政治经济体系。两德关系在这种大气候下终于取得了新的突破。1985年美苏首脑日内瓦会晤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就在1986年1月向西德记者表示希望在新的有利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两德关系。接着是东德人民议院主席辛德曼于2月份访问西德并与科尔举行了会见。同在1986年昂纳克与科尔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他们之间的第三次会见并签署了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的协定并有两市一县结为姊妹城。最具意义的是一再推迟的昂纳克对西德的正式访问终于在1987年9月成行。两德领导人进行了广泛的会谈就欧洲和平和两德关系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虽然在统一及有关问题上还有原则分歧这次访问仍被称为“两德关系中的一次历史性访问”。昂纳克的整个访问被记者们称之为充满“同胞之谊”。他对他在西德萨尔州的出生地小镇的访问更具感情色彩。当西德人一再向他强调ForeignAffairsQuarterlyAutumn1986p136.78 现代国际关系史管见集两德同属一个民族并终将统一时昂纳克没有强调“两个民族”的观点而是说只要双方“进一步和平合作”那么“边界不再使我们分开而使我们联结的日子就会到来”。尽管这次访问两德曾在访问的称谓、会晤的地点、奏国歌等问题上都进行过反复讨论以便与两国对它们的关系的性质和统一问题上的不同主张相协调尽管在访问中两德还是声明在民族等问题上仍存在原则分歧但是这种“同胞之谊”这种在非正式场合流露的民族认同感难道不是比正式的声明更足以引人深思吗至于普通德国人不管在西德还是在东德都有近一半人有亲朋好友生活在对方境内血缘关系和感情纽带又岂是边界限制和一堵高墙所能隔断的这次“历史性访问”把两德关系再次推向了高潮。西德从1987年9月起采取新的措施加强对东德人的吸引如大幅度提高发放给每个到西德来的东德人的“欢迎金”等等措施。民主德国也进一步放松对两德人员往来的限制。德意志民族自近代以来长期深罹政治分裂之苦曾为争取民族统一而长期努力。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内部纷争和外来的干预德国实际统一的时间并不长久。也许正是这种情况使德意志人民追求民族统一的愿望更显得强烈而执着。这样一个民族的民族感情是不可能因为几十年的分裂而泯灭的。而自新东方政策以后两德关系的发展有助于维系和加强这种民族感情以致到80年代的东西方严峻对峙两德关系却能在“命运共同体”、“理智的联盟”之类口号下继续发展。一旦条件进一步成熟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感情和统一愿望就会公开地爆发出来。1989年苏东局势巨变后柏林墙开放“统一”立即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民主德国的莫德罗政府提出了建立两德“条约共同体”的建议。西德科尔政府久已把统一作为目标此时抓住时机提出统一纲领结束多年来的“小步政策”发动争取统一的攻势。到1990年有关民意调查机构就表明85的西德公民和90的东德公民是希望统一的。东德的基民盟在1990高德平:柏林墙与民主德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79 年3月的大选中正是高举统一旗帜而获得胜利的。不应简单地以为东德居民希望统一只是出于经济上对西德富有的向往或幻想。没有深藏心底的民族统一愿望他们是不会如此迅速而广泛地支持统一的。总之德国统一这一突变的发生除了外部条件造成了有利环境外长期以来两德关系发展所维系和加强的两德人民的民族同一性意识所造成的两德接近的不可逆转的势头无疑为此作了必要的和重要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7080年代两德关系的缓和和发展的意义比表面上看起来要深远、巨大得多值得加以探究。昂纳克在下台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要忘记在过去的岁月里已为在统一的德国大家庭里友好地共同生活打下了基础。”这是言之有理的。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赖?安德特、沃?赫茨贝格:倒台昂纳克答问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260页。

    注意事项

    本文(德国统一前两德关系的发展述评.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