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论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5个汉字。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避免使用英文字符、代号、公式和上下标等,对于题名和副题名的具体要求请看文中说明。论文题名在整本论文中不同地方或填写学位申请有关表格中出现时,应完全相同。不用此信息时,删除此框。请尽量调整字号大小,使1行能够显示题名和副题名,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0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及指导书题 目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题 目 来 源实际工程项目 科研课题 教学模拟题目 其它题 目 类 型工程设计型 科学研究型 调研综述型 其它类型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包括对工程图纸的具体要求)及设计参数1.设计出风机的电气控制线图,选择相应的电器。风机应既可变频运行又可工频运行,通过转换开关进行切换。2.风机的自动切换由PLC完成。选择PLC,编写相应的程序。3.电气设备均应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缺相保护。并给出报警信号。选择变频器并设置参数。4.应能显示井口温度、换热器进口、出口温度。选择出合适的传感器和仪表。5.画出电路图,编写设计说明书。二、专题部分要求某煤矿为了保证井下温度,在矿井井口用四台风机输送热风,四台风机为3用一备。每台风机功率为15KW,要求其中一台变频器同时驱动2台风机,另一台 变频器驱动一台风机,变频器功率1大1小,四台风机由2台变频器驱动,当其中某台风机故障时,备用风机可切换过去。在井下距离井口的10到20米处,装备1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井口温度。使该处的温度控制在5到10度之间。热风是由换热器加热的,当换热器进口温度低于20度时,应停止风机运行,并报警,只有当换热器进口温度高于30度时,风机才可以启动。当气温较高时由小功率变频器驱动运行。当气温较低时,由大功率变频器驱动运行。当大功率变频器频率达到50HZ仍然不能满足要求时,启动小功率变频器;当大功率变频器降低到15HZ时,停止小功率变频器。三、本题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与同组其他学生所做题目的关系重点:电气控制系统、仪表与控制、变频调调速器的应用设计难点: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四、可行方案的筛选方法提要总结各种控制方法,进行比较,找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法。五、设计进程安排1.第一周:了解工艺过程及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2.第二周:熟悉电动机的各种起动方法及电气控制线路。3.第三、四周:完成设计要求的第1、2条。4.第五、六、七周:完成设计要求的第3条。5.第七、八周:完成设计要求的第4条。6.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周:完成设计要求的第5条。六、与本设计题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新知识)提要电气控制、电机及拖动、交流调速、变频器应用、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七、建议参考资料及使用方法1郑忠主编,新编工厂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年。2.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编著,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3. 宫淑贞等编著,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4SIMATIC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手册,SIEMEMS,2002年。5.变频器行业应用实践,李方圆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5月,北京。6.变频器应用手册第2版,吴忠智、吴加林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韩安荣主编,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八、答辩之前学生应作的准备工作提要1.仔细检查图纸,完善电路图。2.仔细检查说明书,找问题。查错误。 3.对所做设计认真回顾,理清思路,理解原由。4.对图纸及说明书所涉及内容都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优缺点。 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摘要 中国的大部分煤矿资源分布特点为东多西少、北富南贫,内蒙古、山西等北方寒冷地区的煤矿资源尤其丰富。随着中国煤矿工业的发展,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内蒙古、山西等北方寒冷地区冬天气温极低井口极易结冰或者低温导致安全隐患,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防冻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要保障。本设计针对某煤矿保证矿井井口温度控制在5到10度之间,设计出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该设计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 PLC来设计矿井加热机组变频调速,以矿井井道内空气温度、矿井10M到20M处的井口温度换热器进口温度为主要参数,利用先进可靠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经过智能仪表显示并输入PLC,PLC将检测到的数值信号与设定参数进行比较来调节热风机组电机的启/停与转速从而实现最优控制,实现了实时监测及远程通讯,达到了安全监控与节能目的,保证了矿井下温度维持在需要温度从而使矿井能经济、可靠、安全地运行。关键词:西门S7-200PLC 、热风机、变频器、传感器Mine shaft heating unit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Abstract Most of China's co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East West, rich North South lean, coal resources in Inner Mongolia, Shanxi and other northern cold regions especially ri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al industry, production safe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ner Mongolia Shanxi north cold area in winter the temperature is very low wellhead easily ice or cold causes safety hazards, to ensure the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 mine, mine has become important to guarantee th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The design for a mine to ensure control in the mine temperature 5 to 10 degrees, design a kind of mine shaft heating unit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control.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to design the variable speed pumps mine heating is adopted Siemens S7 - 200 PLC, with the wellhead temperature of air temperature, the 10M to 20M mine shaft inside the heat exchanger inlet temperature as the main parameter, the monitoring is conducted by use of temperature sensor is advanced and reliable, through the input PLC and intelligent instrument display, PLC numerical signal the detected and setting parameters are compared to start / stop and speed so a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control of the air heater motor, realized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 achieves the goal of safety monitoring and energy saving, the mine temperature maintained at the required temperature so that the mine can economic, reliable, safe operation. Key words :Simon S7-200PLC, hot air machine, inverter, sensors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前言1第二章、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案22.1 系统的设计功能22.2 系统组成及方案32.3 电气器件的选择4第三章、热风机组部分73.1.1 风机分类73.1.2 通风机分类8 3.2 本设计热风机选型8第四章、系统硬件构成及各部分功能104.1 PLC可编程控制器部分104.1.1 PLC104.1.2 PLC的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124.1.3 S7-200系列PLC概述154.1.4 CPU模块的外部连接194.2 温度传感器部分214.2.1 常州汇邦温控仪智能温度控制器仪表214.2.2 汇邦表功能、尺寸分类表214.2.3 CHB系列智能温度调节仪接线图224.2.4 汇邦表使用参数及选型表格224.2.5 本设计选型24 4.3 变频器部分254.3.1 变频器的基本构成254.3.2 SVF-EV系列高性能矢量通用变频器264.3.3 变频器选型304.3.4 变频器参数设定314.3.5 变频器与PLC外部连接464.4 电路图47 4.4.1 主电路图47 4.4.2 电气控制回路49 4.4.3 S7-200接线图51 4.4.4 温度监测电路图52第五章、软件设计565.1 温度控制部分565.1.1 温度控制工频实现575.1.2 温度控制变频实现575.2 温度控制程序实现部分58第六章、控制过程简析61第七章、结束语63参考文献64第一章、前言 当冬季地表室外气温低于0 时,井下巷道壁淋水在低温冷空气作用下容易冷凝结冰结块,尤其是晚上气温进一步降低,且行车行人减少,冷空气流动缓慢,巷道淋水或低速流动更容易凝固结冰 井道防冻是矿井冬季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保证,在我国华北东北等严寒地区都存在井道结冰现象当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4 地区的进风立井,等于或低于- 4 地区的进风斜井和-6 地区的进风平峒,当有淋帮水排水管和排水沟时,应设置加热设备进行井道防冻的设计进风巷冬季的空气温度高于2 ,低于 2 时,应有暖风设施不应采用明火对进入井空气直接加热 在严寒地区,主要井口( 所有提升井和作为安全出口的风井) 应有保温措施,防止井口及井筒结。对此 ,本设计提出了矿井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基于S7-200 ,通过对矿井井口温度、矿井空气温度、加热机进口温度检测控制风机的启/停和变频调速来实现井口温度保持在符合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从而让矿井得以安全作业。矿井安全工程必将以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第二章、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案2.1 系统的设计功能本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通过变频器驱动风机使风机启动、暂停、互锁和变频调速等功能来实现维系矿井温度。与常规继电器实施的矿井恒温系统相比,PLC控制的系统具有故障率低、可靠性高、接线简单、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PLC的控制功能使矿井防冻、通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矿井安全运行更加有保障。PLC和变频器与温度传感器配合使用,使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也使矿井热风机组运行的故障率大大降低,节约了电能,设备寿命得以更长节约了设备折损经费,而且还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为满足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人性化控制的要求,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某煤矿为了保证井下温度,在矿井井口用四台风机输送热风,四台风机为3用一备。每台风机功率为15KW,要求其中一台变频器同时驱动2台风机,另一台 变频器驱动一台风机,变频器功率1大1小,四台风机由2台变频器驱动,当其中某台风机故障时,备用风机可切换过去。在井下距离井口的10到20米处,装备1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井口温度。使该处的温度控制在5到10度之间。热风是由换热器加热的,当换热器进口温度低于20度时,应停止风机运行,并报警,只有当换热器进口温度高于30度时,风机才可以启动。当气温较高时由小功率变频器驱动运行。当气温较低时,由大功率变频器驱动运行。当大功率变频器频率达到50HZ仍然不能满足要求时,启动小功率变频器;当大功率变频器降低到15HZ时,停止小功率变频器。要符合以上要求则主要要点如下:(1)本设计控制系统采用手动自动两种工作模式,具有状态显示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当变频器或者PLC有故障时采用手动运行,设备正常时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字以及设置的变频器参数对热风机转速进行调速控制。(2)4台风机工作模式为三用一备,大变频器同时控制两台风机,小变频器控制一台风机,其中一台风机故障时备用风机自动切换过去以保证矿井温度维系在需要温度。(3)在自动方式下,当换热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20度下限时,风机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并发出指示和报警信号。只有当换热器进口温度高于30度时风机才可以启动。(4)当气温较高时,由小功率变频器驱动风机运行。当气温较低时,由大功率变频器驱动两台风机运行。(5)当大功率变频器频率达到50HZ时仍然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同时启动小功率变频器;当大功率变频器频率降到15HZ时,则停止小功率变频器。(6)手动方式下,通过选择控制风机运行台数启、停来保证矿井井道温度维系在安全温度。2.2 系统组成及方案矿区井道加热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主要由加热机组,可编程控制器(S7-200 PLC)、温度传感器,变频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断路器等系统保护电器等组成。热源由换热器提供,加热机组由4台风机组成,每台通风机有1台电机,每台电机驱动1组扇片,对矿井井道进行供风。根据矿井井口温度的要求不同,采用不同型号的风机。本设计以风机组4×15kW为例,选用1台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PLC),温度智能仪表、温度探头、2台深川变频器等组成一个完整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温度探头、温度智能仪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实现对电机和PLC的有效保护,以及对电机的切换控制。控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控制流程图2.3电气器件选择1.接触器的选择根据本设计主电路中风机均为15KW,允许通过最大电流大概为30A。选用CJX8(B)系列中的CJX8-30,允许电流为30A。以下为CJX8系列的产品介绍及图片。CJX8(B)系列交流接触器(以下简称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或60Hz),额定工作电压至660V,额定工作电流至250A的电力系统中接通和分断电路。并与适当的热继电器或电子式保护装置组合成电动机起动器,以保护可能发生过载的电路。 接触器CJX8-30 2. 热继电器的选择 根据电路中电机功率要求,电路中的电流流过大约是30A左右,而热继电器要略高于电路额定电流要求,大约为32A,根据要求,我们选择JR28(LR2-D)系列热继电器,此继电器价格便宜,电流设定可以自由选择,完全符合要求。JR28(LR2-D)系列热继电器用于交流50/60Hz,电压至660V,电流至93A及以下的电路中,供交流电动机热保护作用,并且有差动机构和温度补偿环节,可与CJX2(LC1-D)交流接触器配装,也可独立安装。3. 中间继电器的选择 根据系统要求,选择的是电压继电器,在控制回路中,选择的是220V的中间继电器,而在连接PLC输出的继电器与变频器集电极端子的输出继电器均为24V电压型继电器,所以最终选择220V继电器为HH63P-AC220V,24V的中间继电器为HH63P-DC24V。JQX-13F-1Z(LY1)。3. 空气开关的选择主电路中我们需要选择的是三相380V的空气开关,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概为33A左右,根据选择要求,在价格较为便宜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施耐德空气开关断路器,该空气开关性能优秀,性价比高,普遍用于工程上,根据选择要求,我们选择宽度为6mm,额定电流为32A的EA9AN3C32系列空气开关断路器。其具体参数如下:4. 电缆的选择电缆的选择是根据流过的电流不同,其选择的导线横截面积也不同。需要流过的电流越大,所需要的导线横截面积也就越大,根据导线安全载流表的显示,1平的导线可流过约20A的电流,控制电路选择1平的即可,而对于主回路来说,由于选择有大变频器同时驱动两台功率均为15kw的风机以及小变频器驱动一台15KW的风机。大变频器所在主电路所流过的电流大约为2 X 30A,小变频器所在主电路所流过电流为30A.根据要求,大变频器所在主电路与外部电源之间需要使用10平的导线,其余主电路所用导线均为4平的即可。5. 开关电源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为PLC 24V输入端,所以需要将电源220V转成24V用于连接PLC电源和变频器的外加电源,需要将220交流转变成24V直流输出,在此选择的是福来雅开关电源220V转24V直流开关电源,功率为50W。产品特性:性能好,效率高,温度低,体积小,重量轻,105度输出电容器,软启动电流,有效降低AC输入冲击,100%满负荷烧机测试,全球适用AC输入电源,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内装EMI滤波器,纹波极小。该产品的特点: (1)本电源采用脉宽调制(PWM)开关技术控制,由专业集成电路组成,主要元件均为原装、进口、工作稳定可靠,是一种高可靠性的电源。内部专业设计散热,内部有足够的空间散热。因此可以做到比防水电源更加稳定工作的效果。寿命更长,使用方便,可以悬挂在墙壁上。 (2)高效节能:电源效率高,待机功耗低。使用寿命长,与普通变压器相比,可以节省能源约40%左右。 (3)适用电压范围宽,电网电压在100-250V(50/60HZ)变化时,均能稳定地工作。 (4)输出电压波动小,高稳定性的输出电压。提高LED发光效果,减小光衰,延长寿命。 (5)外壳材质为铁壳配大型散热片,可更好的保护电源和提供更好的散热条件。第三章、热风机组部分3.1.1 风机分类1、按风机工作原理分类按风机作用原理的不同,有叶片式风机与容机式风机两种类型。叶片式是通过叶轮旋转将能量传递给气体;容积式是通过工作室容积周期性改变将能量传递给气体 。两种类型风机又分别具有不同型式。 离心式风机叶片式风机 轴流式风机 混流式风机 往复式风机容积式风机回转式风机2、按风机工作压力(全压)大小分类(1)风扇 标准状态下,风机额定压力范围为98Pa(10 mmH2O)。此风机无机壳,又称自由风扇,常用于建筑物的通风换气。(2)通风机 设计条件下,风机额定压力范围为98Pa14710Pa(1500 mmH2O)。一般风机均指通风机而言,也是本章所论述的风机。通风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风机。空气污染治理、通风、空调等工程大多采用此类风机。(3)鼓风机 工作压力范围为14710Pa196120Pa。压力较高,是污水处理曝气工艺中常用的设备。(4)压缩机 工作压力范围为196120Pa,或气体压缩比大于3.5的风机,如常用的空气压缩机。3.1.2 通风机分类通风机通常也按工作压力进行分类。 低压风机980Pa(100 mmH2O) 离心式风机 中压风机 980Pa2942Pa(300 mmH2O) 高压风机 2942Pa14710Pa(1500 mmH2O)通风机 低压风机 490Pa(50 mmH2O) 轴流式风机 高压风机 490Pa4900Pa(500 mmH2O)3.2 本设计热风机选型热风机(又称热风发生机,工业热风机,热风器,因各国各地区习惯及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基本上由加热器,热风机,送风机,控制电路及组合载体装置而成。针对不同的需要,热风机已衍生出多种机种:热风机按用途类型分类:一般用途型热风机:一般出风100250(最高350) 轻便手提型热风机:小巧轻便单相型,适合小型加热需要 650高温型热风机:适合热收缩或高温加热需要 防爆型热风机:用于须防爆场所 热风循环型热风机:热风可加热后再吹出,省电也降低周边温度 高压型热风机:可适用于长短距离管道的加热干燥 强风型热风机:可加大热量,提高干燥效率铸型专用型热风机:因应铸型车间之特殊环境(粉尘大,环境温度高等)而设计 冷冻型热风机:因应环境温度低于40而设计 高压型热风机:因应海拔1000m以上地区(如西藏)而设计 矿用型热风机:特别针对煤矿企业专业设计的热风机,适合各类型煤矿使用,使用度非常安全。本次设计要求:某煤矿为了保证井下温度,在矿井井口用四台风机输送热风,四台风机为3用一备。每台风机功率为15KW,要求其中一台变频器同时驱动2台风机,另一台 变频器驱动一台风机,变频器功率1大1小,四台风机由2台变频器驱动,当其中某台风机故障时,备用风机可切换过去。在井下距离井口的10到20米处,装备1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井口温度。使该处的温度控制在5到10度之间。热风是由换热器加热的,当换热器进口温度低于20度时,应停止风机运行,并报警,只有当换热器进口温度高于30度时,风机才可以启动。当气温较高时由小功率变频器驱动运行。当气温较低时,由大功率变频器驱动运行。当大功率变频器频率达到50HZ仍然不能满足要求时,启动小功率变频器;当大功率变频器降低到15HZ时,停止小功率变频器。而由风机类型特点以及结合矿井环境特点本次设计所选风机为4台矿用型热风机功率均为15KW。主要适用于矿井井道温度控制过程全自动化控制。由变频调速器、S7-200系统组成。外接温度传感器、热风机,实现了按设定温度值,自动调节热风机转速,达到按需定量温度的目的。同时实现在矿井通风,安全、有效、快速地保证矿井井口温度。为煤矿的安全生产需要提供高效节能、安全经济的自动化控制装备。第四章、系统硬件构成及各部分功能本控制系统有可编程控制器(PLC S7-200 CPU226)、变频器、温度传感器部分、热风机和电气控回路组成。4.1 PLC可编程控制器部分4.1.1 PLC一、PLC的产生极其特点1、可编程控制器的名称演变 1969 年时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70年代后期,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称其为可编程控制器,简称 P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由于 PC 容易和个人计算机 (Personal Computer)相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 PLC 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缩写。 2、可编程控制器定义 (1987 年 国际电工委员会)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3、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1)1968 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家通用汽车公司(GM 公司)提出设想。 (2)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 PC,型号为 PDP-14。 (3) 第一代:从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诞生到 70 年代初期。其特点是:CPU 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 (4) 第二代:70 年代初期到 70 年代末期。其特点是:CPU 采用微处理器,存储器采用 EPROM ; (5) 第三代:70 年代末期到 80 年代中期。其特点是:CPU 采用 8 位和 16 位微处理器,有些还采用多微处理器结构,存储器采用 EPROM、EAROM、CMOSRAM 等 ; (6) 第四代: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中期。PC 全面使用 8 位、16 位微处理芯片的位片式芯片,处理速度也达到 1us/步 ; (7) 第五代:90 年代中期至今。PC 使用 16 位和 32 位的微处理器芯片,有的已使用 RISC 芯片。二、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特点 1、灵活、实用 2、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3、编程简单、使用方便 4、接线简单 5、功能强 6、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自动化 三、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趋势1向高速度、大存储容量方向发展 CPU 处理速度进一步加快,存储容量进一步扩大。 2控制系统将分散化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原则。3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随着 PC 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对可靠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硬件冗余的容错技术将进一步提高。4控制与管理功能一体化 PC 将广泛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使 PC 系统的生产控制功能和信息管理功能融为一体。 四、PC 的应用领域1、开关量逻辑控制 2、模拟量闭环控制 3、数据量的职能控制 4、数据采集与监控 5、通讯联网与集算散控制4.1.2 PLC的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一、PLC的一般构成以及分类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一种特殊的工业用计算机,其结构与一般的计算机相类似,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EPROM、EEPROM等)、输入接口、输出接口、I/O扩展接口、外部设备接口以及电源等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图3 PLC的一般构成1、中央处理单元(CPU)(1)诊断PLC电源、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及编制程序中的语法错误。(2)采集现场的状态或数据,并送入PLC的寄存器中。(3)逐条读取指令,完成各种运算和操作。(4)将处理结果送至输出端。(5)响应各种外部设备的工作请求。2、存储器 (ROM/RAM)(1)系统程序存储器(ROM)用以存放系统管理程序、监控程序及系统内部数据,PLC出厂前已将其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或PROM中,用户不能更改。(2)用户存储器(RAM) 包括用户程序存储区和工作数据存储区。这类存储器一般由低功耗的CMOS-RAM构成,其中的存储内容可读出并更改。掉电会丢失存储的内容,一般用锂电池来保持。注意:PLC产品手册中给出的“存储器类型”和“程序容量”是针对用户程序存储器而言的。3、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端口电路开关量输入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将限位开关、手动开关、编码器等现场输入设备的控制信号转换成CPU所能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4、可编程控制器输出接口电路 开关量输出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将CPU处理过的信号转换成现场需要的强电信号输出,以驱动接触器、电磁阀等外部设备的通断电。有三种类型:第一:继电器输出型:为有触点输出方式,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频率较低的直流负载或交流负载回路。第二:晶闸管输出型:为无触点输出方式,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源负载。第三:晶体管输出型:为无触点输出方式,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频率较高的直流电源负载。5、模拟量接口电路(1)模拟量输入接口:把现场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标准信号转换成适合PLC内部处理的有若干位二进制数字表示的信号标准的模拟量信号:电流信号:4-20mA 电压信号:1-10V 。(2)模拟量输出接口:将PLC运算处理的若干位数字量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量信号输出,以满足生产过程现场连续控制的要求信号 。(3)智能输入输出接口:自带CPU,由专门的处理能力,与主CPU配合共同完成控制任务,可减轻主CPU工作负担,又可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6、电源PLC的电源是指将外部输入的交流电处理后转换成满足PLC的CPU、存储器、输人输出接口等内部电路工作需要的直流电源电路或电源模块。许多PLC的直流电源采用直流开关稳压电源,不仅可提供多路独立的电压供内部电路使用,而且还可为输入设备(传感器)提供标准电源。7、编程器 编程器:专用的手持式、台式;电脑+编程软件。作用:编程,调试,监控。8、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按硬件的结构类型分类:整体式、模块式、叠装式。 按I/O点数的多少分类:小型PLC、中型PLC、大型PLC。二、PLC工作原理1、可编程控制器是如何工作的? 继电器控制系统:硬逻辑并行运行的方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如键盘扫描方式或I/O扫描方式。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即系统工作任务管理及应用程序执行都是按循环扫描方式完成的。2、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在开机后,完成内部处理、通信处理、输入刷新、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五个工作阶段,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完成一次扫描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可编程控制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工作方式称为扫描工作方式。(1、信号传递过程(从输入到输出)最终输出刷新:将输出映像寄存器的状态写入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传递输出端子,从而控制外接器件动作。(2、扫描周期和I/O滞后时间可编程控制器在运行工作状态时,执行一次扫描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为1-100ms。I/O滞后时间又称为系统响应时间,是指可编程控制器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起至它控制的有关外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之间的间隔。I/O滞后现象的原因:(1)输入滤波器有时间常数(2)输出继电器有机械滞后(3)PC循环操作时,进行公共处理、I/O刷新和执行用户程序等产生扫描周期(4)程序语句的安排,也影响响应时间3、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性能指标 1.输入/输出点数2.存储容量3.扫描速度4.指令系统5.可扩展性6.通信功能4.1.3 S7-200系列PLC概述一、S7-200CPU 西门子S7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分为S7-400、S7-300、S7-200三个系列,分别为S7系列的大、中、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有CPU21X系列,CPU22X系列,其中CPU22X型可编程控制器提供了4个不同的基本型号,常见的有CPU221,CPU222,CPU224和CPU226四种基本型号。小型PLC中,CPU221价格低廉能满足多种集成功能的需要。CPU 222是S7-200家族中低成本的单元,通过可连接的扩展模块即可处理模拟量。CPU 224具有更多的输入输出点及更大的存储器。CPU 226和226XM是功能最强的单元,可完全满足一些中小型复杂控制系统的要求。四种型号的PLC具有下列特点:(1) 集成的24V电源 可直接连接到传感器和变送器执行器,CPU 221和CPU222具有180mA 输出。CPU224输出280mA,CPU 226、CPU 226XM输出400mA 可用作负载电源。 (2) (2)高速脉冲输出 具有2 路高速脉冲输出端,输出脉冲频率可达20KHz,用于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实现定位任务。 (3) 通信口 CPU 221、CPU222和CPU224具有1个RS-485通信口。CPU 226、CPU 226XM具有2个RS-485通信口。支持PPI、MPI通信协议,有自由口通信能力。 (4) 模拟电位器 CPU221/222有1个模拟电位器,CPU224/226/226XM有2个模拟电位器。模拟电位器用来改变特殊寄存器(SMB28,SMB29)中的数值,以改变程序运行时的参数。如定时器、计数器的预置值,过程量的控制参数。 (5) 中断输入允许以极快的速度对过程信号的上升沿作出响应。 (6) EEPROM 存储器模块(选件) 可作为修改与拷贝程序的快速工具,无需编程器并可进行辅助软件归档工作。 (7) 电池模块 用户数据(如标志位状态、数据块、定时器、计数器)可通过内部的超级电容存储大约5 天。选用电池模块能延长存储时间到200天(10年寿命)。电池模块插在存储器模块的卡槽中。 (8) 不同的设备类型 CPU 221226 各有2种类型CPU,具有不同的电源电压和控制电压。 (9) 数字量输入/输出点 CPU 221具有6个输入点和4个输出点;CPU 222具有8个输入点和6个输出点;CPU 224 具有14个输入点和10个输出点;CPU226/226XM 具有24个输入点和16个输出点。CPU22X主机的输入点为24V直流双向光电耦合输入电路,输出有继电器和直流(MOS型)两种类型。(10) 高速计数器 CPU 221/222有4个30KHz高速计数器,CPU224/226/226XM有6个30KHz的高速计数器,用于捕捉比CPU扫描频率更快的脉冲信号。二、 S7-200系列CPU226型PLC的结构 1.CPU226型PLC外型CPU226型,其输入、输出、CPU、电源模块均装设在一个基本单元的机壳内,是典型的整体式结构。当系统需要扩展时,选用需要的 扩展模块与基本单元连接。底部端子盖下是输入量的接线端子和为传感器提供的24V直流电源端子。基本单元前盖下有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电位器和扩展I/O连接器,通过扁平电缆可以连接扩展I/O模块。西门子整体式PLC配有许多扩展模块,如数字量的I/O扩展模块、模拟量的I/O扩展模块、热电偶模块、通信模块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让PLC的功能更强大。2. CPU226型PLC端子介绍 (1) 基本输入端子 CPU224的主机共有24个输入点(I0.0I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