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变频器故障防范及维护论文.doc

    • 资源ID:2983034       资源大小:53.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变频器故障防范及维护论文.doc

    毕业论文题 目 变频器故障防范及维护专 业姓 名 学 号指导教师 2010年2月28日目录摘要3前言3第一章4第一节4第二节5第二章8第一节8第二节8第三节10第四节11第五节11第六节11第三章12第一节12第二节12结束语22参考文献23变频器故障防范及维护摘 要:本文是在检修变频器过程中,学习前人的经验,采用灯泡作为检修中的电路保护、状况显示及通电加压的手段措施,配合万用表对复杂的电路使用分层推进的方法进行检修的经验总结,通过现象、原理、分析论证。作为维修电工,利用简单的工具仪表对变频器这些高科技的电气设备给予维修,并能获得成功,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关键词:故障防范、灯泡、万用表、检测、维修、变频器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in the maintenance of converter proces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their predecessors, using light bulbs as the maintenance of circuit protection, power status display and the means to measure pressure, with the multimeter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circuit using hierarchical methods to promote repair The lessons learned by the phenomenon, theory, analysis and appraisal. As a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using simple tools such high-tech instruments to the inverter to the maintenan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can be successful, is a useful exploration. Key words: fault prevention, light bulbs, multimeter, testing, maintenance, inverter正文:变频器是以改变普通电动机电源的频率、电压的方法,是原来不易变速、变速性能极差的鼠笼式电动机具有良好变速性能的高科技产品,它在节能、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实现自动化方面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变频器是一半导体元件为中心构成的静止装置,在加上厂家的精心设计、制作,是很耐用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元、部件在制造上的缺陷,某些元件寿命的制约,使用环境的条件未能达到使用要求,使用不当等,也难免会损坏。本文就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仪表对变频器进行行之有效的测验、维修,进行探索研讨。第一章 变频器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防范由于使用方法不正确或设置环境不合理,将容易造成变频器误动作及发生故障,或者无法满足预期的运行效果。为防患于未然,事先对故障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变频器故障的认真梳理和分类整理,可以将产生故障原因归纳为如下几类:第一节 外部的电磁感应干扰如果变频器周围存在干扰源,它们将通过辐射或电源线侵入变频器的内部,引起控制回路误动作,造成工作不正常或停机,严重时甚至损坏变频器。提高变频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固然重要,但由于受装置成本限制,在外部采取噪声抑制措施,消除干扰源显得更合理、更必要。以下几项措施是对噪声干扰实行“三不”原则的具体方法:变频器周围所有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线圈上需加装防止冲击电压的吸收装置,如RC吸收器;尽量缩短控制回路的配线距离,并使其与主线路分离;指定采用屏蔽线回路,须按规定进行,若线路较长,应采用合理的中继方式;变频器接地端子应按规定进行,不能同电焊、动力接地混用;变频器输入端安装噪声滤波器,避免由电源进线引入干扰。第二节 安装环境, 电源异常, 雷击、感应雷电, 电源高次谐波, 安装环境变频器属于电子器件装置,在其规格书中有详细安装使用环境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若确实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必须尽量采用相应抑制措施:振动是对电子器件造成机械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振动冲击较大的场合,应采用橡胶等避振措施;潮湿、腐蚀性气体及尘埃等将造成电子器件生锈、接触不良、绝缘降低而形成短路,作为防范措施,应对控制板进行防腐防尘处理,并采用封闭式结构;温度是影响电子器件寿命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半导体器件,应根据装置要求的环境条件安装空调或避免日光直射。除上述3点外,定期检查变频器的空气滤清器及冷却风扇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特殊的高寒场合,为防止微处理器因温度过低不能正常工作,应采取设置空间加热器等必要措施。, 电源异常电源异常表现为各种形式,但大致分以下3种,即缺相、低电压、停电,有时也出现它们的混和形式。这些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多半是输电线路因风、雪、雷击造成的,有时也因为同一供电系统内出现对地短路及相间短路。而雷击因地域和季节有很大差异。除电压波动外,有些电网或自行发电单位,也会出现频率波动,并且这些现象有时在短时间内重复出现,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变频器供电电源也提出相应要求。如果附近有直接起动电动机和电磁炉等设备,为防止这些设备投入时造成的电压降低,应和变频器供电系统分离,减小相互影响;对于要求瞬时停电后仍能继续运行的场合,除选择合适价格的变频器外,还因预先考虑负载电机的降速比例。变频器和外部控制回路采用瞬停补偿方式,当电压回复后,通过速度追踪和测速电机的检测来防止在加速中的过电流;对于要求必须量需运行的设备,要对变频器加装自动切换的不停电电源装置。二极管输入及使用单相控制电源的变频器,虽然在缺相状态也能继续工作,但整流器中个别器件电流过大及电容器的脉冲电流过大,若长期运行将对变频器的寿命及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应及早检查处理。, 雷击、感应雷电雷击或感应雷击形成的冲击电压有时也能造成变频器的损坏。此外,当电源系统一次侧带有真空断路器时,短路器开闭也能产生较高的冲击电压。变压器一次侧真空断路器断开时,通过耦合在二次侧形成很高的电压冲击尖峰。为防止因冲击电压造成过电压损坏,通常需要在变频器的输入端加压敏电阻等吸收器件,保证输入电压不高于变频器主回路期间所允许的最大电压。当使用真空断路器时,应尽量采用冲击形成追加RC浪涌吸收器。若变压器一次侧有真空断路器,因在控制时序上保证真空断路器动作前先将变频器断开。过去的晶体管变频器主要有以下缺点:容易跳闸、不容易再起动、过负载能力低。由于IGBT及CPU的迅速发展,变频器内部增加了完善的自诊断及故障防范功能,大幅度提高了变频器的可靠性。如果使用矢量控制变频器中的“全领域自动转矩补偿功能”,其中“起动转矩不足”、“环境条件变化造成出力下降”等故障原因,将得到很好的克服。该功能是利用变频器内部的微型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计算出当前时刻所需要的转矩,迅速对输出电压进行修正和补偿,以抵消因外部条件变化而造成的变频器输出转矩变化。此外,由于变频器的软件开发更加完善,可以预先在变频器的内部设置各种故障防止措施,并使故障化解后仍能保持继续运行,例如:对自由停车过程中的电机进行再起动;对内部故障自动复位并保持连续运行;负载转矩过大时能自动调整运行曲线,避免Trip;能够对机械系统的异常转矩进行检测。变频器对周边设备的影响及故障防范变频器的安装使用也将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导致其他设备故障。因此,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研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时非常必要的。,电源高次谐波由于目前的变频器几乎都采用PWM控制方式,这样的脉冲调制形式使得变频器运行时在电源侧产生高次谐波电流,并造成电压波形畸变,对电源系统产生严重影响,通常采用以下处理措施:采用专用变压器对变频器供电,与其它供电系统分离;在变频器输入侧加装滤波电抗器或多种整流桥回路,降低高次谐波分量,对于有进相电容器的场合因高次谐波电流将电容电流增加造成发热严重,必须在电容前串接电抗器,以减小谐波分量,对电抗器的电感应合理分析计算,避免形成 LC振荡。电动机温度过高及运行范围对于现有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时,由于自冷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冷却能力下降造成电机过热。此外,因为变频器输出波形中所含有的高次谐波势必增加电机的铁损和铜损,因此在确认电机的负载状态和运行范围之后,采取以下的相应措施:对电机进行强冷通风或提高电机规格等级;更换变频专用电机;限定运行范围,避开低速区。, 振动、噪声振动通常是由于电机的脉动转矩及机械系统的共振引起的,特别是当脉动转矩与机械共振电恰好一致时更为严重。噪声通常分为变频装置噪声和电动机噪声,对于不同的安装场所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变频器在调试过程中,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脉冲转矩成分;调试确认机械共振点,利用变频器的频率屏蔽功能,使这些共振点排除在运行范围之外;由于变频器噪声主要有冷却风扇机电抗器产生,因选用低噪声器件;在电动机与变频器之间合理设置交流电抗器,减小因PWM调制方式造成的高次谐波。,高频开关形成尖峰电压对电机绝缘不利在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中,含有高频尖峰浪用电压。这些高次谐波冲击电压将会降低电动机绕组的绝缘强度,尤其以PWM控制型变频器更为明显,应采取以下措施:尽量缩短变频器到电机的配线距离;采用阻断二极管的浪涌电压吸收装置,对变频器输出电压进行处理.第二章 电路结构及作用简介下面以台湾产A系列变频器为例,介绍如何利用灯泡及万用表对变频器的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A系列变频器的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该变频器为交直交变频器,输入为三相380(415)V、50/60Hz、19.2A;输出为三相10380(415)V、2100Hz、16A。其电路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1)第一节 整流单元主电路的整流电路为D1D6组成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D1D6封装为一整体,称为三相桥式整流模块,型号为SEMIKRONSKD30/16A,输入电压为三相380V,输出513V的直流电压。在模块的交流输入端,接有三个压敏电阻VR13,型号为Z40G,用以吸收各种可能从电源侧进入的尖峰电压,保护整流模块。控制电路的电源电路由控制变压器及各种电子元件组成,变压器初级接有熔断器FS2作短路保护。变压器把单相380V降为低压交流电,在经电子元件整流,稳压后,输出各种低压直流电供个给定,。控制电路用。,第二节 滤波单元滤波单元由C1C4四个400V/470UF 的电解电容器经串并联后与扼流圈L构成,它把整流模块输出直流电压的纹波系数减少,使波形变的更平滑,供给逆变电路使用,以免电动机产生高频噪音,并能缓冲与交换电动机所需的无功功率。R1,R2为均压电阻,把500多伏的直流电压平均加在电容器C1C4,使各电容器均工作于额定工作电压以下,安全工作,R1,R2并作为各电解电容器的放电电阻,在断电约510分钟内把滤波电路的电压降至100V以下,直至为零。氖气指示灯泡LP1和电阻R3为直流电压指示电路,当滤波电路电压高于100V时LP1亮,低于100V时LP1熄灭。电阻R4和RL1,RL2继电器常开触点组成录播电器充电保护电路,是整流模块免受强大的电容初始充电电流的冲击,导致损坏。在接通电源时,RL1,RL2为断开状态,直流电流通过R4向电解电容器充电,初始充电电流因受R4的限制,不会很大,令整流模块能够承受,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两端电压逐渐升高,充电电流逐渐下降,经延时电路控制,约1秒后,RL1,RL2闭合,直流电压全部加于电容器上,令其充满电压。RL1,RL2并联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触点通过电流的能力。在发生过电流等各种故障时,RL1,RL2会释放,把R4串入主电路,配合其它保护动作对电路作出保护。电容器C6作高频滤波,用以吸收直流电路上的各种高频谐波,以免电动机产生高频噪音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从电路中取出的直流电压经分压,隔离后送至给定单元作过压,欠压保护电路的输入信号。当输入电压超过380V+10%或低于380V-15%是,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即动作,停止逆变,过电压,欠电压故障指示灯发亮。第三节 逆变单元逆变单元由TR1TR6六个电力晶体管接成的三相桥式电路构成。通过控制电路的控制,使TR1TR6按要求轮流导通,关段,把从滤波电路输入的直流电压变成电压,频率可以调整的三相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三相鼠笼电动机,使其按要求运行与设定的转速。但三桥式电路各相的上臂和下臂的电力晶体管TR1和TR2,TR3和TR4,TR5和TR6绝对不能同时导通,否则,直流电压即被其短路,烧毁管子。TR1和TR2,TR3和TR4,TR5和TR6及与各管反向并联的一级管均分别封装为一整体,组成二单元结构的电力晶体管模块,型号为PRXKD221K05.模块内的两个电力晶体管均为达林顿管,如(图2)所示。达林顿管是由三个晶体三极管组成的直接放大电路,具有很高的电流放大倍数,使属于弱电,电压很低,电流很小的基极电流能直接控制属于强电,电压很高,电流很大的集电极电流。模块内与达林顿管反向并联的二极管为续流二极管,其作用是消除达林顿在导通、关断时产生的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免受过电压的击穿.电阻R5、二极管D7和电容器C5组成缓冲电路,抑制逆变电路感谢时产生的过电压T为霍尔直流电流互感器,它能产生出反映直流主电路中电流大小并与之隔离的信号电压,送往过定单元作过电流、过负载控制用,当超过设定值时,即停止控制单元的脉冲输出,使逆变电路停止工作,并使过流、过载故障指示等发亮.主熔断器F5I为快速熔断器,接于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之间,作短路保护.当由于种种原因至使电力晶体管模块烧坏短路时,FS1就会立即熔断.使整流.滤波电路及其元件如三相整流模块等得以保护.避免故障的扩大.与FSI并联的二极管D8正常时只承受反向电压.但由于D8的存在,此过电压即被D8吸收,保护电路上各元件免受其害.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还装有零序电流互感器CT1.当负载电动机发生对块漏电时,CT1次级即干应产生出零序电流.此电流送入控制电路识别后,停止控制脉冲的输出.使电力晶体管立即关断,停止逆变,保护了变频器.4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由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件组成.输入给定电流输出的给定信号及各种检测反馈信号,综合识别后,输出各种宽度及相位不同的脉冲信号给逆变电路的TR1-TR6各管的输入端:基极和发射极,使逆变.电路工作.5 过定单元给定单元由集成电路及各种电子元件组成.内有最低转速、最高转速、最大电流、升速时间、降速时间等设定电位器以满足工艺使用的要求,还有电源指示、运转指示和刚电流、过电压、欠电压、漏电、过负载等故障指示灯.作工作、故障指示这些灯均为发光二极管露出面盖外,便于观察.给顶单元的调速电位器,外接装在织机的操作面板上,便于操作.6 整体结构一生各单元除了滤波单元的短流圈L因体积较大,直接装于底版外,其余各装在四块双面电路板上,其中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共装于一板.整流模块和电力晶体管模块的散热面均固定在一块作外壳底版的合晶铝散热器上.以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各电路板通过插接线排连接.在给定单元板下端装有控制接线端子.接给定电位器及各种外接控制、反馈信号.整流逆变板下端装有输入,输出的接线端子分别作电源、负载的接线用.第三章 检修1 准备1 检修用的器具:白炽灯炮220V15W 连灯头及接线 6个万用点表 1个电烙铁35W 1个钳子、螺丝刀、电工刀等电工工具 1套内六角板手 1套小毛扫 1把二、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应学习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最好备有该变频器的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掌握电工、电子方面有关的知识及技能:.拆卸、调整时应记录原来的位置,以便复原;.检修时不要盲目乱拷乱碰,以免扩大故障,越修越坏;注意安全。变频器内装有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容器,要防止其放电伤害人身及设备。第二节 检查修理一、按外观情况进行检修:对于损坏了的变频器,应先拆下外盖,对内部进行外观检查,闻其有否异味,仔细察看各元件、各线路版上有否异样。如有,则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现象一:元件与线路板焊接处烧焦。)原因分析:此现象多发生在整流、滤泼、逆变主电路上,因这些电路通过的电流都较大,若焊点虚焊、焊接不良、焊接面积不够等,都会发生。)解决方法:把烧焦的部分刮除,清扫干净。检查所连接的元件有否损坏,若无,则重新焊上,但应引以为鉴,认真焊好,若有,则应更换元件在焊上。现象二:电解电容器有鼓胀、爆裂等现象。)原因分析:(1)电解电容器本身质量不良,以致漏电发热、击穿造成。(2)由于外电路故障,是电容的电压升高,超过其额定。如均压电阻R1、R2中,只要有一个断路,都会是串联电容器电压分配不均,高的有可能超出电容的额定电压而产生此现象。)解决方法:第一步:用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有否剩余电压。当然,此时变频器应是无接电源的,也不要轻信直流电压指示灯LP1,因其是好是坏可能还未知道。若测有电压,则应对其放电,再做下一步的检查,以确保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对于剩余电压高的,如变频器刚停电时会有几百伏,不要用导线直接进行放电,因为这样会有很大的放电电流,接触放电处会产生耀眼的弧光,对眼睛不利;电弧也会在电容器上留下烧伤的疤痕;同时会产生吓人的响声。所以应采取措施限制放电电流,而又不用很长的放电时间。方法有:把三个灯泡串联起来,用两个端线头碰电容器组、电容器的两端进行放电。此时灯泡发亮、渐暗、熄灭、几秒钟内完成,声音、火花均很小。放下串灯端线,用万用表的表笔线两端再碰电容,对其短路放电几次直至碰接处完全无火花为止。若剩余电压只有几十伏的,也可直接用表笔线放电直至无电为止。 第二步:用万用表检查均压电阻R1、R2有否断路或变值。若有,应先予以更换,然后更换电解电容器。在后面的通电实验时还应用万用表测量均压是否正常,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有否高于额定电压。二、通电检修:对于已作外观检查修理或外观看不出问题的变频器,应按如下方法进行通电检修。图3(一)对整流;滤泼电路进行检修,拆下熔断器FS1,使整流、滤泼电路与逆变电路分离。然后在输入端与电源间串联接入灯泡(如图3)。在这里,灯泡的作用有三个:显示电路的基本状况,以便分析处理;对电路、元件及电源、测试设备进行保护,以免故障的扩大;使电路基本处于工作电压下,故障容易暴露出来,方便检修。然后合上电源开关,进行检修。现象一:三个灯泡刚开始对较亮,然后慢慢变暗,最后三个灯泡全部熄灭不亮1) 原因:始时较亮是又于滤波电容初始充电电流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两端的电压上升,充电电流下降,所以灯也慢慢变暗,最后不亮的原因是此时流过灯泡的电流很小此时可确认住电路无短路,滤波电容基本正常.但为了消除隐患及那些还不至于使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还须如下的进一步分析检查、处理:(1) 用万用表测量滤波电容器组两端的电压应有500多伏;各滤波电容的电压基本相同.否则应参照前面第二节之一之2的现象二的解决方法进行检修.(2) 流电压指示灯LP1应亮.否则应检查R3是否开路?LP1是否已坏?损坏的应予以更换.(3) 用万用表测量R4两端应无电压,哪怕是只有0.1伏.则反映RL1、RL2的两个触点不通.应对其进行检修.若为触头接触不良,应更换继电器.若为继电器不合适,应进一步检查延时电路,并进行检修.当然,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还应检查R4有否开路.现象二三个灯泡刚开始时亮,但很快变暗,最后三个灯泡全部都熄灭不亮1) 原因分析(1) 滤波电解电容器C1-C4有老化的现象,电容量变小.据有关文就介绍,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约为5年.运行5年后,其电容量会逐步变小,但也不排除质量底下,提前老化.(2) RL1、RL2无延时或很快(少于1秒)即接通,使用点时间减少所致.2) 解决方法先停电,然后用本文第二节之一之2)的方法把滤波电容放电,再按如下解决:2)()1. 对于原因分析(1)的,可用万用表×100档的两跟表笔分别碰电容器的正负极,若表针还未至零即返回,反映出电容量不够,应考虑予以更换.当然也换好的电容器一试,直至出现一为止.2)()2. 对于原因分析(2)的,应检查RL1、RL2继电器的状况.延时电路有否故障,给予修理.、现象三三个灯光都亮,不会慢慢装暗.1) 原因分析:整流、滤波电路有短路.(1) 整流模块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二极管已击穿短路,三相电源均可经灯泡、已击穿及无击穿的二极管构成回路,虽然此时无击穿的二极管起半整流作用.使灯泡亮度降低,但三个灯泡都亮.不会慢慢转暗,(2) 高频滤波电容C6已击穿短路.或者电解电容C1和C2、或C3和C4同时已击穿短路,三个灯泡如同Y接于电源,整流模块内各二极管正向导通,连同已击穿短路的元件如同中性点,故三个灯泡都亮,不会慢慢转暗,2) 解决方法:先停电,然后用本文前面讲的方法对滤波电容测量放电.再把整流模块拆下,用万用表电阻档分别测量三个输入端.正常情况是不论哪两个端子.其正、其反向都不通.若通则表明内部最少有两个二极管已击穿短路;若正反向电阻有不同的阻值.则表明内部有一个二极管已击穿短路,均为整流模块已损坏.这种情况应更换整流模块.装上时要注意其底部与散热板的接触面应抹干净.涂上导热硅脂,并拧紧螺丝固定.以保证散热良好.对整流模块进行检查修理后,还应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滤波电容C1C4有否短路,若有短路应予以更换。检修后再按上面的方法重试,直至出现现象一为好。现象四两个灯泡很亮,不会转暗。)原因分析:有一个压敏电阻短路,相当于二个灯光串连接于单相380V电源上,故二个灯泡很亮,不会转暗。)解决方法:先停电,然后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对滤泼电容测量放电,再用万用表×1K或×10K档测压敏电阻两端,正常情况应为不通。若通或电阻很小,即为已短路,应用同型号规格的予以更换。对整流滤泼电路进行检修后,还应对逆变电路进行检修。(二)对逆变电路进行检修:把变频器输入端的三个灯泡拆下,变频器直接开关,在已拆下熔断器FS1的两个端子上接上三个串连的灯泡,代替FS1,灯泡接在这里的原因是考虑到滤泼电容器的电容量大,当逆变电路因各种原因引起短路现象时,灯泡既能限制从整流电路输入的电流,又能限制电容的放电电流,保护逆变电路的元件如电力晶体管模块等免遭损坏。这三个灯泡的作用和前面相同。然后接上调速电位器。如图4所示,合上电源开关。图四现象一:灯泡不亮,调节调速电位器灯泡也不亮。此现象表示逆变电路基本正常,可进行下一步的空载检查试验。原因分析:灯泡不亮的的原因是变频器输出端还没有接负载,虽然此时逆变电路正常工作,各电力晶体管按调速电位器的设定值轮流导通、关断,但同相上下臂的两个管子是绝对不会同时导通的。故逆变电路的输入端是不通的,直流输入电路就没有电流,所以灯泡就不亮了。图五现象二:灯泡发亮,调节调速电位器时亮度不变。原因分析:电力晶体管模块已击穿短路,此时滤泼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经过三个串连灯泡、已击穿的模块组成回路,故灯泡发亮且亮度不变。解决方法:先停电,对滤泼电容测量放电,然后把三个电力晶体管模块拆下检查,用万用表电阻档测模块内各管的C、E极,因接有续流二极管,故其正反向电阻应有不同阻值。若电阻值相同,且电阻很小,则为已击穿短路。通常模块内的两个管子都一起击穿短路。对此应把其换下,除同型号的换上外,也可用三菱的QM150DY2H或东芝的MG50M2YK9,只不过高度有些差别,要垫上铜垫圈调整。具体安装的方法参看整流模块的安装。此时还应检查测量熔断器FS1,断路的要换掉。因功率管模块短路时,电路设计者早已考虑并设计在此的FS2会立即熔断,切断短路电流,避免故障的扩大。同时由于半导体元件承受过电流的能力较差,所以不排除主电路的整流模块会与FS2及电力晶体管模块同归于尽。说不准前面检查出的主电路整流模块烧坏的原因与电力晶体管短路有关。换后应再合上电源重试,可看到如下其中之一的情况:1 灯泡不亮,调节调速电位器也不亮。同现象一。2 和原来一样:灯泡发亮,调节调速电位器时亮度不变。原因分析:此情况的原因已与原来的不同了。此时乃是控制单元有故障,其输出的脉冲有错误,使逆变桥式电路的同相的上、下两臂,也就是电力晶体管模块内的两个管子同时导通,形成短路,使灯发亮。幸好早设有三个灯泡作过电流保护,不然刚换上去的模块等会又会立即烧毁。解决方法:换控制板,在试。直至出现现象一的情况,在进入下一步的空载检查试验。三、空线检查实验把三个串联灯泡拆下,装上熔断器FS1。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子上接上三个Y接的灯泡,如(图5)。灯泡在这里的作用是显示变频器的基本状况。由于灯泡的功率很小,在此忽略不计,故作空载合上电源开关,出现:1 现象一:三个灯泡都发亮,调节调速电位器时,灯的亮度会改变,且灯暗时亮度会有规律地变化。表示基本上已正常,能调频调压了。此时可进行漏电保护实验,方法是把一个灯泡的两个端线头分别碰触地线和变频器的任一输出端子,此时3个灯泡即不亮,给定板上的漏电指示灯亮,表示漏电保护已动作。可作下一步的负载试验。原因分析:灯暗时亮度会有规律的变化,表示输出电压低时输出频率也低,灯泡发热变化的频率也低,周期变长,当每个周期内发热变化慢至不足以维持灯丝恒定的温度时,就会使亮度产生变化,此变化被眼睛感觉到时,就会看到亮度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现象二:三个灯泡均不亮,调节调速电位器和给定板上的各调整电位器均无效。原因1:控制单元损坏,无脉冲输出,致使逆变电路不工作,无电压输出。解决方法:控制制板。为稳妥起见,首先拆下输出端所接的三个灯泡及熔断器FS1,在已拆下FS1的两个端子上接回三个串联的灯泡,按(二)对逆变电路进行检修,按(三)进行空载检查试验。原因2:给定单元损坏,使控制单元无输出,致使逆变电路不工作,无电压输出。解决方法:换给定板,然后按原因1的解决方法重试,只不过这次是换给定板,而不是换控制制板。四、负载试验:图6把变频器装上织机,开机调试。如果在上面各检修环节上已查出故障,并已修好的话按笔者的经验,负载试验应无问题,只需按工艺要求作出调整即可,除非原先变频器损坏后,在拆卸、运输、检修过程中,不小心人为造成有第二个或更多的故障,因同时出现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互不关联的故障,造成设备损坏的概率是非常低的。第四章 结束语本文为在检修变频器中,采用灯泡这个非常普通的照明器具,运用电工、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及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作为检修中的电路保护、状态显示及通电加压的手段措施,配合万用表对复杂的电路使用分层推进的方法进行检修,成功修复了二十多台变频器的经验总结,在理论上是有依据的,实践是可行的,成果是最有效的。这说明,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发挥专业技能,作为维修电工,对于变频器这些高科技的电气设备是能给予维修,并获得成功的。经修复后的二十多台变频器先后装机三班连续运行二年多,只有一台出现故障,但故障部位影不同了,运用上述方法在修后投入使用,和其他的变频器一样再没有发生故障,保持正常运转。而其原来的损坏都是发生在新机运行的一年之内,这反映出经修复后的变频器其故障率远比新机低,主要原因正如本文前言所提到的,都是元部件制造上的缺陷问题。只要我们通过检测把缺陷找出来予以维修更换,变频器这些一半导体器件为主构成的静止装置,是很耐用的,这也说明了我们的维修是有价值的。在此,衷心感谢老师的精心指导,将自已多年维修维护的经验相授,同时感谢其它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参考文献现代交流调速 日山山直彦编著 吴铁坚译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9年7月变频调速器使用手册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编许振茂、赵曜、晚俊岳译 许振茂校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2年2月频调速与节能 冯垛生编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2年7月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 第2版 韩安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0年变频器的应用与维护 冯垛生、张森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9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姜培刚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及应用 黄筱调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赵松年、张奇鹏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原理与应用张建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魏俊民北京:中国防织出版社

    注意事项

    本文(变频器故障防范及维护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