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ppt.ppt
普希金俄罗斯诗坛的太阳,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作品欣赏俄罗斯文化赏析(八),普希金生平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被誉为俄罗斯第一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还是俄罗斯现代文学语言的奠基者。,生平大事记,普希金于1799年5月26日(新历6月6日)生于莫斯科,出身于一个古老的俄罗斯贵族家庭。1811年普希金进入刚开办不久的皇村中学就读,并且在那里度过了六个年头。皇村中学毕业后普希金在外交协会担任秘书工作。1819年他成为“绿灯”文学社的成员,和许多后来的十二月党人建立了友情。1820年春天,由于讽刺诗中的某些内容,普希金从首都被流放到俄国南方,他先后游历了高加索、克里米亚和敖德萨等地。1824年7月,普希金被当局遣送至其母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庄园幽禁起来。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发生并迅速被镇压,普希金的许多朋友都被逮捕。这种折磨人的日子终于在1826年9月结束,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后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了莫斯科,但他仍处于秘密警察的监视之中。,1828年5月,普希金请求前往高加索或者出国,但未被批准。同时他还向莫斯科第一美女冈察洛娃求婚,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1830年3月,普希金又一次向冈察洛娃求婚并且得到了应允,同年9月他前往自己的领地波尔金诺为婚礼做准备。1831年2月18日,普希金在莫斯科与冈察洛娃结婚。1831年夏天,他再次进入外交协会任职。1835年末,普希金得到允许出版自己的现代人杂志。1836年冬天,普希金的敌人们卑鄙地诽谤他的妻子与沙皇和丹特斯伯爵有染。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普希金向丹特斯提出决斗。决斗于1837年1月27日(新历2月8日)在黑水河进行,普希金在决斗中受了重伤,两天之后就去世了。普希金被葬在距离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五俄里的圣山修道院。,抒情诗,致恰达耶夫 致恰达耶夫写于1818年,是普希金的一首著名赠诗。在这首赠诗中,他极鲜明地表达了俄国贵族革命家追求自由的热切希望、炽热的爱国激情和对神圣自由的必胜信念。当时它迅速以手抄本的形式传遍了全俄罗斯,连军营里稍识几个字的旗手也没有一个人不熟悉结尾几行的。据说后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十二月党人身上大都藏着一个秘密徽章,上面刻着这几行光辉的诗句。普希金研究者布拉戈依称赞这首诗是“青年诗人对祖国、对革命的第一次爱的表白。”,先知,先知是普希金精神抒情诗的精品之作。这首诗是普希金在十二月党人5人被处死、许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的影响下写成。它的基础是圣经中先知的形象真理的传播者和对沙皇政权的罪恶与无法无天的无情的揭露者;某些主题采自古犹太先知中最热烈、最富有灵感但遭惨死的以赛亚的书(以赛亚书第6 章)。诗人将自己对尘世生活的理解喻为“阴暗的荒原”,而把精神上的希望看作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上帝的使者。在诗中,普希金认为了诗人就是上帝派来的先知,他的使命是:“用我的语言把人心点燃”。,我爱过您,我爱过您创作于1829年,是一首爱情抒情诗。诗中描写的情感高尚真诚,表达了普希金对女友安娜奥列宁娜真挚的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如果生活将你欺骗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痛苦与欢乐、生命意义、现在和未来等永恒问题的思考。生活本身是复杂的,每天都可能发生好的和不好的事情。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应该退却,应该去接受,因为“一切转眼即逝,成为过去”。困难终将成为过去,“而过去的一切,都会显得美妙”。普希金的如果生活将你欺骗可以帮助我们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痛苦与不幸。这首诗教会我们理性的对待生命,唤起我们心中美好的希望。,.,!:,.;:,;,冬天的早晨,冬天的早晨这首诗是普希金献给他的保姆阿林娜罗季翁诺夫娜的。普希金对她始终眷恋不忘,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人。,纪念碑,作为对自己一生的诗歌创作事业的总结,普希金在逝世前一年写下了我给自己建立了一座非手造的纪念碑(在他生前没有发表)。在诗中作者首先强调了自自创作的人民性,预言自己的诗会在所有民族中流传,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思想意义给予了评价:他唤醒人民心中的善良,他为自由而战,他保护十二月党人,他深深的爱着人民,无愧于诗人的崇高使命。在诗的最后他呼唤缪斯不要畏惧侮辱,不要祈求桂冠,平心静气的接受赞美和诽谤。,致凯恩,致凯恩是一首爱情抒情诗。安娜彼得罗夫娜凯恩(1800 1879)是普希金的女朋友。普希金在1819 年21 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和她相见,那时她才19岁,已经嫁给一位52岁的将军。当普希金1825 年被困禁在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时,凯恩来到邻近的三山村探望她的亲戚奥西波娃,又与普希金再次相见。凯恩离开三山村返回里加的这一天,普希金送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二章给她,其中就夹了这首诗。值得指出的是,两次提到的“天才”一词在普希金的诗中具有“精神”和“形象”的含义。,乡村,在乡村中,普希金反对农奴制度。为了鲜明强烈的强调农奴制度的所有不公平和残酷,普希金采取了对比的方法。诗的第一部分描写明亮和平的农村画卷。诗人满怀爱意和温暖的讲农村的自然和静谧。第二部分普希金愤怒的指出农奴遭受压迫的不公平状态。第一部分的语言平和,而第二部分的语言变得激动。乡村以热烈的召唤结尾,他呼唤沙皇废除奴隶制,给俄罗斯人民以自由和开明。,在西伯利亚的矿井深处,在西伯利亚矿山的深处一诗是普希金在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写的。在这危难的时刻,普希金没有背叛自己的好友;以后他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人,也从不否认自己与普欣及十二月党人之间的友谊。在这首诗中他预言了未来。,自由颂在诗人生时以手抄本流行(全篇发表在1905年)。沙皇政府得到它的抄本后,以此为主要罪名将诗人流放南方。本诗写作于屠格涅夫兄弟的居室中。,去吧,从我的眼前滚开,柔弱的西色拉岛的皇后!你在哪里?对帝王的惊雷,啊,你骄傲的自由的歌手?来吧,把我的桂冠扯去,把娇弱无力的竖琴打破我要给世人歌唱自由,我要打击皇位上的罪恶。请给我指出那个辉煌的高卢人的高贵的足迹,你使他唱出勇敢的赞歌,面对光荣的苦难而不惧。战栗吧!世间的专制暴君,无常的命运暂时的宠幸!而你们,匍匐着的奴隶,听啊,振奋起来,觉醒!唉,无论我向哪里望去到处是皮鞭,到处是铁掌,致大海,致大海是普希金在一八二四年被沙皇软禁在偏僻的米哈依洛夫村时所创作完成的,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将对大海的描写同自身被放逐的命运以及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在普希金看来,大海是不安、自由、力量和美丽的生动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拜伦和拿破仑对普希金的思想发展影响很大。拿破仑是一位践行革命和自由的专制君主;拜伦是伟大的英国诗人。致大海是诗人从浪漫主义创作转向现实主义创作的转折。,长诗介绍,A.C.普希金俄国诗歌的太阳。他写下总共12首长诗。风格从早期的浪漫主义转向后来的现实主义。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诗人第一首长诗,写于1817-1820年。这部浪漫主义长诗以俄国童话和壮士歌的方式展示了俄罗斯英雄鲁斯兰战胜巫师救回未婚妻基辅公主柳德米拉的故事。1820至1824年普希金由于政治原因,被沙皇流放至南方。在这期间,普希金创作了高加索的俘虏(1820-1821),强盗兄弟(1821-1822),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1821-1823)和标志着诗人长诗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作品茨冈人四首长诗。这四首长诗并称南方诗组。诗人于1828-1829年写下了充满当代精神的历史长诗波尔塔瓦,在长诗中,普希金以彼得大帝和瑞典王查理十二世的战斗为背景,穿插了乌克兰军事统帅马塞帕的爱情故事。1833年普希金又创作了长诗青铜骑士,全诗充满人民性和现实性,以1824年圣彼得堡发生大水灾的真实情景为背景,讲述了落寞贵族欧根的故事。此外,普希金还写有努林伯爵科隆那一家人和加百列颂等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普希金的第一部长诗,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全诗贯穿着乐观,热情的创作风格,受到俄国童话和壮士歌风格的影响。基辅大公斯维托查尔把自己的小女儿柳德米拉许配给勇士鲁斯兰,但同时还有另外三个勇士也钟情于美丽的柳德米拉。在一次宴会上,柳德米拉突然被邪恶的男巫掳走。鲁斯兰悲痛万分。大公更是许下诺言:谁要是救回柳德米拉,那他就是公主的丈夫。这样,鲁斯兰和另外三个勇士都各自出发去寻找柳德米拉。一路上,鲁斯兰得到术士费英的指点,打败了自己的竞争者另一个强壮的勇士,降服大头怪,取得宝剑,最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自己的未婚妻从留着灰白长胡子的邪恶巫师手中救了出来。斯维托查尔王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茨冈,茨冈,是俄语吉普赛人的音译,是俄罗斯人对吉普赛人的称呼。茨冈是一首普希金的长篇叙事诗,写于1824年,那时,他正在俄罗斯南方的高加索地区流放。茨冈也是南方组诗中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茨冈的情节很简单。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阿乐哥,不满生气沉沉的贵族生活,和茨冈女子金斐拉相爱,离开熟悉的环境,加入了自由的茨风游牧群。两年后,金斐拉却爱上了另一个茨冈青年。愤怒而绝望的阿乐哥,杀了这对恋人。茨冈人埋葬了金斐拉和她的恋人,“离开了那可怕的过夜的山峪,很快地全都消失在草原的远处”。只有阿乐哥,孤单地留在旷野上。长诗表现了两组戏剧般的冲突,一组是追求自由的贵族青年阿列哥与俄罗斯上流社会的冲突。另一组是阿列哥与刚此人的冲突。阿列哥对现存社会不满,厌恶上流社会,而且有反抗的行动,他逃离“窒息的城市奴役的生活”,来到茨冈人中间,并获得茨冈姑娘金斐拉的爱情。但是,作为一个贵族青年,阿列哥不可能完全摆脱上流社会典型的自私心理。他寻求自由却只是为了自己,他凶暴残忍,这和天生对自由和爱情有着另一种解释的茨冈人相去甚远。最终无可避免的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阿列哥杀死了这对新的茨冈恋人,自己迷失在旷野。最后长诗作者普希金也指出,茨冈人游离在社会外,自由与天地间,但幸福却也早早离他们而去了。,青铜骑士,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写于1833年,是普希金后期的成熟的杰作。长诗内容不多,普希金首先描写了彼得一世建立的新都彼得堡的壮丽景象。随后诗中记述了100年后发生于彼得堡的一次可怕的大洪水和大洪水中一个落魄贵族欧根的故事。欧根喜欢的姑娘巴娜莎的家被洪水摧毁,欧根受到打击,精神错乱了。他在阿街上流浪,孩子们拿石头扔他,马车夫的鞭子抽打着他。欧根与彼得广场上的“骑着铜马的巨人”不断碰面,并且最终竟自己所有的不幸“归罪”于他,最后完全精神崩贵,总觉得背后有匹雷霆万钧的战马向自己奔来,最后潦倒死去。,波尔塔瓦,柯楚白在乌克兰有权有势,拥有很多金银财宝,女儿玛丽娅更是生的美貌绝伦。很多青年都追逐着她,但玛丽娅却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她好似早就心有所属。有一次,上了年龄的乌克兰统帅马塞帕竟然也向柯楚白家派来媒人,希望与玛丽娅结成喜事。可是马塞帕是玛丽娅的教父,柯楚白夫妇当然对他的提亲强烈反对,并骂他是无耻之徒,玛丽娅的母亲更表示只要自己活着就决不允许这门婚事。玛丽娅在听到了母亲的话后当即晕了过去。一连两天玛丽娅都没有醒来,在第三天她竟消失了。不久,柯楚白打听到原来自己的女儿早已对马塞帕生有情愫,是她自己偷偷逃往了乌克兰统帅的宫殿。这时瑞典王查理十二世正准备进攻俄罗斯,虽然乌克兰与俄罗斯有条约,规定乌克兰是俄罗斯的附属国,但乌克兰国内却是一片推翻条约,联合瑞典,攻打俄罗斯的声音。作为统帅,马塞帕表面不动声色,表示忠诚于彼得大帝,但他暗地里一直筹备着自己反叛的计划。柯楚白看出马塞帕的阴谋,他托人向彼得告发马塞帕,不料自己却落入了马塞帕的手中。马塞帕把柯楚白关入狱中。同时他终于把自己叛变的计划告诉了玛丽娅,玛丽娅为自己将要登上皇位的丈夫感到激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玛丽娅没有想到几天之后马塞帕处死了自己的父亲柯楚白。悲痛的她逃出了马塞帕的宫殿,独自来到一望无际的荒原。战争终于打响了,瑞典王和乌克兰统帅的部队在彼得大帝面前不堪一击,很快他们的联合就被彼得打败。战事失利后,查理十二世和马塞帕逃走了。最后在逃亡的路上,马塞帕无意间遇到了自己当初的恋人玛丽娅,可这时的她却披头散发,衣衫褴褛,她早已失去了理智,变疯了。,短篇小说 上尉的女儿,驿站长,暴风雪,村姑小姐,黑桃皇后,射击,棺材匠,戏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四小悲剧1830年秋天,普希金去乡下接受其父分给他的产业,因瘟疫被滞留在波尔金诺。这就是普希金创作史上有名的“波尔金诺的秋天”。这三个月滞留期间,他写成了四小悲剧。普希金的四小悲剧都是源自异域的传说故事,莫扎特和萨利耶里讲的是关于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之死;石客是根据流传于西班牙的唐璜改编而来的;吝啬的骑士这个故事主要反映了流行于欧洲的骑士文化;而瘟疫流行时的宴会则是以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为原型。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祭奠仪式,所以在戏剧中悲剧并不是简单的以主人公的生命终结为特征的。根据悲剧的起源可以看到,悲剧的真正原旨应该是使戏剧的意义得到深化和升华,使人的心灵和精神受到洗礼。,童话诗介绍,普希金的童话诗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其诗歌作品中,固然以抒情诗居多,然而他将民间传说、童话、童谣和抒情诗有机结合起来而创作的童话诗,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沙皇尼古拉一世残酷统治的年代里,普希金21岁被流放至南俄。在流放和监禁期间,孤寂的生活、政治的迫害并没动摇诗人的意志。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体验人民的生活。他穿上农民的服装,走进市场,跟农民交谈,听流浪艺人的歌谣,搜集民间谚语和格言,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养料。正因为他接近人民,积累了大量素材,所以他才在童话诗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普希金最为著名的童话诗有四首: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1830年)、皇帝萨尔坦的故事(1831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年)、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1833年)。“普希金的童话诗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是普希金童话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幽默用语的原型和素材。就故事内容、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来说,普希金所有的童话诗,都保留了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特色。普希金打破了贵族文学的传统,把民间童话和语言的叙述技巧引入到诗歌创作中。从此,散文形式的俄罗斯民间故事在普希金的笔下向诗体形式转变,更有利于朗诵和传唱。,沙皇萨尔坦的故事,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金鸡的故事,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 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年至1831年)-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这部诗体小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柴可夫斯基根据小说的情节谱写了同名歌剧,小说和歌剧都被多次搬上银幕。此外,还有许多模仿小说的个别情节或者仅仅是模仿其独特的诗格而创作的讽刺作品。小说被翻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包括世界语。普希金写这本小说花了七年多的时间。根据普希金的说法,这部小说是“智慧冷静的观察和心灵痛苦的感受的结果”。普希金称这部作品的创作是一个壮举,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只有评价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时他才用过这个词。它在俄罗斯生活画卷的广阔背景中展现了贵族知识分子中优秀人物的戏剧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