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青铜器.ppt.ppt
青铜器,1 青铜及其及其青铜时代2 青铜器的类别3 青铜器纹饰4 青铜器赏析 a.夏朝时期的青铜器 b.商朝时期的青铜器 c.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d.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原始社会晚期,人们在寻找石料和玉石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的铜。红铜在很长时期冶铜技术发展很慢,日常生活中仍以石器、陶器为主。青铜是和红铜相比较而言的。天然的纯铜是红色的,称为之红铜。青铜是铜、锡合金(也有加铅的),因色泽青灰,故称青铜。青铜熔点降低(仅为800左右)、硬度增强、质地细腻延伸性极好可以拉成很细的丝(仅次于金、银)。吕氏春秋别类篇说:“金柔,锡柔。和两柔则刚。“青铜器的发明利用是为了铸造供发展生产用的工具和保护自己、攻击猛兽和敌人的兵器,而不是首先用作生活用具,这是青铜工艺发展的显著特征。,青铜及其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文化是土生土长的,尽管它的成长与发展缓慢,但其鼎(dng)盛时期是其他古老民族所没有的。如果说西方奴隶社会文明可以在希腊大理石雕刻上体现出来的话,那么,东方奴隶社会的文明则集中在青铜器上。“青铜时代“这一概念是丹麦学者汤姆森首次提出的,指以青铜为武器的时代。中国的青铜艺术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国艺术的重要源头。中国的青铜艺术向前可推至7000年以前的半坡时期(在临潼发现有原始铜片)至夏代(公元前21世纪)青铜容器出现,战国以后青铜时代基本结束。李约瑟博士说:“没有一个欧洲人能铸造出象中国古代青铜器这样的东西。“青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类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古代青铜器种类很多,宋代的考古图大概以器为类聚,以用途为标准,把器物分成若干大类,然后在大类内再分细目。博古图开始注意器物在器形上的区别。,青铜器的类别,目前对青铜器的一般分类法是按照铜器的用途来划分的,基本上可划分成以下几大类:食器 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具与工具货币玺印、符与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以上分类是参考中外各家的分类法,其中有所改定,如铜镜在铜器种的数量很大,时代延续得也非常长,故单列成一类。不易归类的器物统归杂器。,青铜食器:主要器种有鼎(dng)、鬲(l力)、甗(yn)、簋(gu)、簠(fu甫)、盨(xu须)、敦、豆、匕。1鼎(dng):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鱼肉用。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现已发现的铜鼎,最大的高三尺,如商代后期的司母戊方鼎。,(一)青铜食器,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大体说,商代前期多为圆腹尖足,也有为柱足方鼎和为扁足鼎。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失,圆腹柱足鼎占多数,同时,分裆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点头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多为敛口(口沿向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盖,盖上多有钮或三小兽。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里,鼎曾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器物。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鼎就失去了这种性质。,2鬲(l力):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g)棱。西周时还有方鬲,休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门前还表现出刖(yu断足)刑奴隶守门的形象。,西周 师趛鬲(l力),春秋 召伯鬲,3甗(音yn演):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l力),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b)。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铜甗(yn)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和西周的甗,甑、鬲(l力)铸成一件,圆形,侈口(口沿向外撇),有两直耳(或称立耳,耳直立口沿之上)。春秋战国的甗、甑(zng)、鬲(l力)可以分合,直耳变为附耳(耳在器身外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上下分合的方形甗,有的方形甗上部甑内加隔,可同时蒸两种食物。,春秋早期 四蛇饰甗(yn),商 青铜甗(yn),西周 青铜甗(yn),4簋(音gul鬼):簋是古代用以盛食物的器具。相当于当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梁等。铜簋,最早见于商代。西周时,簋和鼎(dng)配合使用,成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簋多以偶数出现,并有一套完整的使用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大夫四簋、士二簋。,琱(“雕”的异体字)生簋(gu)是周宣王时期的器物。相传原器早年出土于陕西,共有两件,其一今存美国。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是张少铭先生所捐。,此簋(gu)通高二十二点二厘米,口径二十一点九厘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器内有铭文十一行,一百零三字。记叙了琱生在一次关于田地的狱讼中,为了赢得官司,求得同宗的召伯虎的庇护,得以胜诉的历史事件。琱生作此簋是为了纪念此事。铭文记载的情况是了解西周宗法制度与土地制度的珍贵史料,所以琱生簋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簋(gu)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商代的簋多无盖,无耳或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常带盖,有二耳、四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战国以后,簋就很少见到了。商周社会,簋与鼎等器物一样,都有标志奴隶主身分高低的作用。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说明,簋常以偶数出现,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八簋与九鼎相配。,西周 攸簋(gu),5簠(fu甫):古代食器,即文献里的“胡”或“瑚”。古文献说:“方曰簠,圆曰簋(gu),盛黍、稷、稻、粱器“(周礼舍人郑玄注)。,用来盛黍(sh)、稷、稻、梁等。长形口,口外侈,有四短足,有盖。盖与器的形状、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成为相同的两上器皿。簠(fu甫)在西周时期出现,流行到战国末年,早期的簠足短,口向外侈。春秋战国的簠足变高,口不外侈(ch),器变深。,6盨(xu须):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盖上一般有四个矩形纽,仰置时成为带四足的食器。盨在西周中期出现,到春秋后期便消失了。,西周白敢畀盨,西周 应伯盨,7敦(音du对):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有的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圈足的敦,盖上多有捉手。敦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 人形足敦,战国 镶嵌几何纹敦敦是用以盛放饭食的器皿。器和盖几乎对称,各有三足,可分开放置。此敦制作工巧精丽,造型圆柔优美;通体饰以阴阳互托的大三角形云纹,并用红铜丝、银丝或绿松石镶嵌,具有细密流畅,富丽堂皇的效果,显示其装饰工艺已至登峰造极的地步。,8豆(dou 音豆):古代食器,是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器浅如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数有盖。铜豆在商代少见。西周的豆浅腹,束腰,多无盖,无耳。春秋以后,豆增多,侧有两环,下具高足。到战国时期,器腹变深,有的豆把特别细长,如铸客豆。有盖的豆,盖上有捉手,可以仰置。,春秋时期 青铜方豆,春秋时期 豆,春秋晚期 镶嵌狩猎纹豆器和盖各饰狩猎画像两组,用红铜镶嵌,描绘巨兽中箭,各种禽兽飞跃奔走,而猎人处于兽群之中勇武行猎的情景。整个图象结构基本上改变了商周以来的模式,成为战国画像艺术发展的先驱。,9匕(b):古代捐取食物的匙。,战国 银镂空匕,战国早期云纹金盏和漏匕,(二)青铜酒器,青铜酒器:主要包括爵、角、斝(ji)、觯(zh)、兕(s)觥(gng)、尊、鸟兽尊、卣(yu)、盉(h)、方彝(y)、勺、罍(li)、酒樽、壶。,1爵(音ju决):古代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上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少数爵也有单柱或无柱,还出土过罕见的方腹的爵。爵盛行于商和西周,尤以商代最多,春秋战国时已很少见。商前期的爵为平底,二柱很短,并紧靠流折(爵体与流衔接部)商后期和西周的爵多为凸底,柱离流折较远。,西周中期 鸟纹爵,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象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象雀缘,后面有尾,腹下有细长的足,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鸟纹爵是西周中期的饮酒器,原器通高22厘米,口径17.4厘米7.5厘米,重0.88公斤,1946年入藏故宫博物院。宽流,帽形长柱,圆鋬,中腰微收,下承三宽形刀状足。流、腹均饰凤纹,高冠长尾,造型舒展不拘。以鸟纹作为装饰的爵遗存较少。,在商周时代众多精美的青铜器中,青铜爵造型坚挺稳健,立柱朝天,刀足插地,前流后尾,伸展飞翘,以其独特的风格傲立同侪,可算是青铜器群体中最具动态美的杰作。爵是青铜器中的大类,为斟酒器,其形状通常是有一个深腹,前有倾注酒的槽形流,后部口沿收缩成尖状的尾,流和爵相连处有一对立柱,腹侧有可执,下有锥形足。商周时代用爵数量的消长,与时人饮酒风气密切相关。史载商人好群饮,尤以晚商为烈。到了西周,青铜爵急剧减少,这应与周人以殷为鉴,实行酒禁有关。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10世纪青铜爵自身发展的800年漫长岁月中,不管是用来祭神还是醉人,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嗜酒成风的社会现象。,爵的各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表现出不同的演化:(商代早中期)盛行扁体分段平底爵,底部的三锥足无法使器物产 生稳定感,形状不够成熟。(商代晚期)除少量扁体的平底爵外,开始盛行杯形体的圜底或折底 爵,也有杯形的平底爵,杯体有直筒形和上小下宽的,杯 体的长短也有不同规格。此时的青铜爵一变早期质薄轻简 的风格,形制厚重,花纹华丽,体圆流宽,且长度缩短,流与器口相连处的柱由钉状的雏形变为立柱,而且有后移 的倾向,尾部则较前加长。三足呈较粗的锥形,支撑方式 多呈不同程度的斜角。此时还出现了少量的单柱爵,所谓 单柱,是两柱接合成一柱跨立于流槽之上。此外,还出现 了方爵。整个商代晚期,青铜爵始终是非常盛行的。(西周早期)青铜爵基本延续晚商遗制,但数量急剧减少,并且出现了退 化的迹象,其特点是杯体趋向缩小,孔仅能容一指,有的甚 至连一指都通不过,失去了的实用意义。流更缩短,但流口 反而增高,造型设计显得不甚和谐。双柱的位置再向后移,有的呈斜立状,三足为宽刀形,作垂直式支撑,刀足的前端 外翘。(西周中期以后)三足的青铜爵大体上退出了礼器的行列。,有关青铜爵的问题:青铜爵上那一对形若蘑菇或伞形的立柱究竟作什么作用?从来未见文献记载,因此各种臆测甚多。近年来据专家考证,青铜爵的立柱其实很简单,因古代的酒是用粮食酿造,酒中必然伴留有不少酒渣;另外,祭祀祖先须用酒(香酒),所谓酒,就是在酒中掺和郁金捣碎的香汁,香汁有捣烂的渣滓,必须用网状或丝囊形物把酒澄滤干净,方能“用献用酌”。主柱就是为了系缚缩酒囊袋使其固定而设的。甲骨文中爵字的形态就是酒杯中有装郁金过滤物的形象。2.青铜爵的用途是什么?过去一般习惯地认为爵是饮酒器,事实上爵是斟注酒的酒具,因为爵的容量小,古代又都是低度酒,照现代人饮酒的习俗,爵不过一二口的容量,显然不宜于连续饮用;再说青铜爵的槽形流既狭且高,并有一些浅的弧度,也不宜于饮用,故流的作用看来只能用于倾注酒浆。,2角(jiao 音角)角形状似爵,而前后都是尾。无两柱,一部分有盖。已发现的角,大多是商代的。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其用途与爵相同,亦是饮酒器。礼记.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zh),卑者举角”。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g),三升曰觯(zh),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是觚(g)、爵组合,但有时以角代爵,如安阳殷墟第160号墓就是十觚(g)与十角相配,在河南鹿邑商周之际的大墓中也有类似现象。现在所说的角,是宋代金石学家对无流而具两翼若尾的爵形器的习惯称谓,其容量与爵相若。,商后期 青铜角,晨肇宁角是西周早期的饮酒器,原器通高28厘米,1986年8月出土于河南省信阳县浉河港乡浉河滩,现藏于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V字形口,深腹圜底,三棱锥足,兽首鋬,两翼有扉棱。盖顶有半环钮和扉棱。盖、腹饰雷纹衬底的兽面纹,鋬饰兽面纹,足外饰蕉叶蝉纹。该角构思巧妙,美观庄重,无论在造型上或是纹饰上,与同时期同类器物相比,都堪称佼佼者。虽然角与爵用途相同,但其数量却少得多,而象晨肇宁角这样带盖的角就更少见了。,西周早期 晨肇宁角,3斝(音ji甲):斝(ji)古代温酒器。形状像爵,但较大,有三足、两柱、一鋬,圆口,平底,无流及尾。有的腹部分裆,形状像鬲(l力);也有少数体方而四角圆,下有四足,带盖。主要盛行于商代。,商代 方斝,青铜方斝,商代晚期 凤柱斝(ji),凤柱斝(ji)铸于商代晚期,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歧山县贺家村,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同墓葬出土青铜器共35件,凤柱斝(ji)是其中最为精美的。该斝侈(ch)口,口沿立双柱,三个三棱锥足,器底略向外鼓,两柱项端各置一圆雕高冠的凤鸟。鸟作站立状,冠耸立,圆目鼓睛,正在举目远眺,那娇美健壮的身躯和姿态,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腹部纹饰分上下两段,均为云雷纹组成的饕餮纹。这种分段式的斝(ji),足的断面呈丁字形,与殷墟第二期同类器物相似,惟纹饰略有变化。凤是鸟中之王,向来被人们当作祥瑞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早在三千多年前,已被人们理想化,并赋予种种神秘的色彩。凤鸟作为青铜器纹饰很多,这些纹饰变化多样,神态各异,显示出凤鸟不凡的风姿。但这些纹饰多为线雕,而凤柱斝(ji)双柱上的凤鸟则是圆雕,在这类酒器中颇为罕见,反映了三千多年前商代青铜造型艺术的高深造诣。,4觯(音zh):古代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g),自身铭文称为“鍴”(如王义楚鍴)而不叫觯(zh)。,5兕觥(音s gng 四公):古代盛酒或饮酒器。诗经屡见其名,如卷耳:“我姑酌彼兕觥。”;七月:“称彼兕觥”。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有盖,盖作成带角的兽头形,或作成长鼻上卷的象头形。有的觥人附有酌酒用的勺。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pan),下有方座或四足。觥(gng)的纹饰多极精美,大多有生动的动物花纹,在当时应是最贵重的器物。龙纹觥是商后期盛酒器。原器通高19厘米,长44厘米,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桃花庄,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龙纹觥体似兽角,前端龙首昂起,后端宽阔平齐。龙首双目凸起,两角上指,张口露齿,形象狰狞。龙首后的脊部有盖,盖正中有菌状钮,龙的躯体置于器盖上,左右蜿蜒,尾部卷曲,与器浑然一体。下设长方形矮圈足,纵向两侧各一缺口。腹两侧镂雕爬行的鼍和举首、吐舌、扬尾的龙,其间点缀鱼状动物和虺(hu)。此器造型奇异,在青铜器中仅此一例,鼍纹似扬子鳄,在青铜器纹饰中也极为罕见。,商代晚期 青铜觥(gng)这是一件器形和纹饰都很别致的盛酒器。觥(gng)盖前端为一昂首而出的兽首,后端作牛首形,中脊为一小龙,前端兽耳后部各有一小蛇。器身周体饰凤纹,主凤特大,长尾逶迤,形态优雅。整器装饰手法纯熟灵巧,是商代晚期中较为独特的作品。,6尊(zun 音尊)尊或作共名,或作专名。铜器铭文常将“尊”、“彝(y)”二字联用,这时尊是礼器的共名。了有将此种器形称为樽的,用来盛酒或温酒。宋朝才把一种盛酒器专称为尊。尊形似觚(g)而中部较粗,口径较大;也有少数方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战国已很少见。,7鸟兽尊:形制特殊的盛酒器,模似鸟兽形状,统称为鸟兽尊,主要有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等。它们是另一种酒器,只是器名与尊相通。,商 象尊,西周 驹形尊,象尊,西周 鸭形尊,齐国 牺尊,8卣(you 音有)古代盛酒器。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juchang音巨唱)一卣(yu)”的话,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yu)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考古发现的数量很多。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作 鸱鸮(chi xiao 音吃消,猫头鹰一类的鸟)形,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文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早期。盛酒器。高27.5厘米,口径10.7厘米。1980年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七号墓出土,现藏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扁圆体、斜肩、高提梁,主纹高浮雕,上饰夔纹,折角立雕两牛首,两端立雕磊羊首,盖钮小兽相背,盖面饰卷角饕餮纹,盖绷和颈部饰顾首夔纹,中加小兽首。整体呈示卓越的铸造技术,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精品。,西周早期 伯各卣(yu),西周神面卣(yu),商 古父己卣(yu),古父己卣(yu)高332厘米,口径157厘米,底径153厘米。器和盖各铸铭文“亚古作父己彝(y)“六字,是贵族古氏为其父己所铸祭器。人们面对这件古父己卣(yu)时,最引人注目的是腹部那一前一后两对突出体外的水牛尖角,动挺飞翘,强悍有力。这个浮雕的大牛头双耳耸起,眼珠及鼻子进行了艺术夸张,巨睛凝视,张口露齿,面相肃穆威严,富有神秘感,具有超乎浮雕而趋向立体雕塑的艺术效果。这件青铜卣(yu)有插入式盖(与一般器盖纳入颈内的不同),盖上也饰一前一后两个高浮雕牛头。一般饰大牛角的兽面纹,体躯都较简单,有的甚至有首无身,成了没有体躯的怪物,目的是为了突出兽面。这种简略的突出器表的高浮雕装饰,正是西周早期青铜器上特有的纹饰。古父己卣(yu)器腹两边配置有可活动的提梁,提梁饰龙纹,两端是兽头,颈及圈足各饰分体龙纹,通体纹饰极为精湛,与整体造型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古父己卣(yu)造型厚重庄严,纹饰瑰丽雄奇,是周初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以酒器为大宗,周初承袭殷制,酒器亦不在少数,且品类十分繁多,用来盛放香酒的容器卣(yu)即是其中之一。卣的形式主要有扁圆体和圆体二种,筒形体卣是比较特殊的一种,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古父己卣就属于后者,存世不多。卣(yu)这类形式的器没有自铭,其器名是宋人所定,一直沿用至今。在古代经传中常见有君王颁赐功臣“一卣“的记载,“是一种用黑黍及郁金草合酿成的极尊贵的香酒,是专门用来祭神和祭祖先的,祭享以后由君王分赐群臣或供宴饮,卣正是用来盛放一类香酒的。卣(yu)这种酒器出现得比较晚,在商代晚期就以成熟的形态跻身于酒器的行列。它的出现,在商代晚期可能和另一种酒器扁壶有过交错存在的阶段。总之,当扁壶消失的时候,卣这种酒器业已行用,并取代了扁壶的地位。卣在商代晚期出现,西周早期成了最重要容酒器,西周中期仍尚流行,以后就不复见其踪迹了。从出土资料看,在商代,和其他器物的组合中,一般只是一卣。而在陕西宝鸡和甘肃灵台西周早期墓中出土的卣分大小二器,小卣的容量约为大卣的三分之二。这也可看作是周初用卣制度的一个方面,多数有青铜卣(yu)的墓葬一般只出土一件卣,双卣之用大概是地位等级崇高者的特殊享受。卣(yu)的铸造方法,一般采用分铸技术,盖固然另铸,提梁则需要分铸。其步骤是先将铸好的提梁嵌入主体范内,在第二次灌注铜液时合铸成器。还有一种方法是先铸好整器,留出榫头,然后再搭陶范,浇铸附属部件。这些都需要具有熟练的技术和很高的工艺水平才能完成,了解青铜器铸造技术,对于青铜器的鉴赏是非常重要的。直筒形卣(yu)是商末周初新颖的式样,可能由于器形简单,造型单调,出现不久至周初以后就不再行用了,所以传世和出土极为罕见。,9盉(he 音和)古代盛酒器,或说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形状较多,一般是深腹,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盉从商代至战国都有,尤其盛行于商和西周。商代的盉多 足(空心足);还有一种异形盉,流在顶上,主要见于商代前期。周代的盉足的较少,而多四足的。春秋战国时出现了圆腹、有提梁的盉。,西周中期盥器,高 29cm,口径 20.2cm,重 7.1kg,1975 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现藏于岐山县文化馆。器盖上与半环形钮,有系环同器相连。腹前有管流,三袋足,其袋足上饰有人字纹。盖缘与器颈均饰有垂冠顾首分尾夔纹,流饰三角雷纹。这种盉(h)的形制是西周穆王,恭王时期盛行的式样。盖内有铭文一百三十二字,记载周恭王时期以物换田的真实情况;恭王三年,由于周王要在丰京举行建太茶馆内旗的典礼,矩伯向裘卫取了价值 80 朋朝觐用玉璋,答应给裘卫土地十田(千亩),后又答应给裘卫三田(三百亩)。裘卫就把这事报告了伯邑父、荣伯、定伯和单伯等执政大臣,这些大臣就命令三有司会同矩伯和裘卫授田。这篇铭文记载土地的转让交接手续的办理过程,是研究西周中期土地制度和社会经济极其重要的史料。,该器大口宽腹圈足式,有盖,为具有龙角的人面形,两耳有孔,人面仰天朝上;器盖与器身连起来看,如同一个仰卧的人头,形态甚为奇异。在 的腹部和器盖的两角之间,主要饰有商代常见的龙纹和夔纹,圈足上则铸饰云雷纹。这件形状独特,设计巧妙,装饰风格又殊为谲奇怪异的人面。实在是稀有之物。,商代后期(约公元前 1200-前 1100 年)容酒器,高 18.5cm,河南安阳市殷墟出土,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器身显得较矮,口径 12cm,腹部鼓出,最宽处为 20.8cm,在两旁近颈处有两只兽面状贯耳,恰与人面双耳巧妙相对;另有一个流(出水管);器底圈足边镂三孔,一孔在流之下,其他两孔分别在盖耳和贯耳之下,可用以系绳提携。,10方彝(y):古代盛酒器。方彝这个名称是后人定的,未见于古书记载和铜器铭文。高方身,带盖,盖上有钮,盖和钮形似屋顶,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g)棱;腹有直的,有曲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上出。主要盛行于商至西周,春秋前期有个别留存。,商晚期 青铜饕餮纹方彝(y),11勺:古代称瓒。用勺从盛酒器中取酒,注入饮酒或温酒器中。今所见育铜勺多属商化。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有的柄中空,很短,安装木把才可用,也有柄短而扁的。,12罍(音li雷):罍是大型的盛酒器,又可盛水,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经.周南.卷耳中即有“我姑酌彼金罍”之语,仪礼.少牢馈食礼:“司空设罍水于洗东,有料。”说明了罍盛酒、盛水的两种用途。周礼.春官载:“凡祭祀.用大罍(li)。”,函皇父簋(gu)铭亦云“两罍两壶”,说明罍(li)和壶是容量不同的一组容酒器。罍(li)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罍从商代晚期出现,流行于西周和春秋。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圆形罍在商和西周都有。,大型的盛酒器,整器自上而下装饰了六段花纹,以腹部为主干纹样,分三段:上段作鸟纹;中部为一锐牙裂口,形状猛烈的巨大兽面纹;下段也作兽面纹,唯形象与中部不同。全器纹饰以云雷纹为地,主干纹样粗壮突出,极有气势。器的每面中线及四角均出棱脊,使器物更为稳重庄严。,商代晚期 青铜方罍(li),对罍(li)是西周中期的盛酒器,原器通高46厘米、口径23厘米、腹深38.5厘米、重18公斤,1973年陕西省凤翔县劝读村出土,现藏于陕西凤翔县文化馆。平折沿,方唇,颈部内敛,肩上有一对兽首衔环耳,弧腹斜收,圈足较高。颈饰一周夔龙纹,龙昂首,上唇特长,卷曲下垂,歧尾内卷上扬。肩部六枚大圆涡纹与变体夔纹相间排列。腹饰下垂的蕉叶纹,每片蕉叶均以两条相向的立式夔龙组成。圈足饰两周弦纹。对罍(li)的铸造时期,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从器型上来看,已由商代的瘦高形渐变为矮粗形,肩部丰满,同时通过加宽沿部和圈足,使全器达到一个比商罍(li)更加稳定的造型。在纹饰方面,浮雕都较低,没有商器上那些耸出器表的锐角巨目。虽然全器多处以夔龙为饰,但变形得非常厉害,除目纹外其它的细节都在蜕化,成为一种装饰意味很强的图案,显然狰狞的夔龙在周人的信仰世界中已经淡出了。,西周中期 对罍(li),13酒樽(音:zn尊):古代温酒或盛酒的器皿。温酒樽一般为圆形,直壁,有盖,腹较深,有兽衔环耳,下有三兽足。盛酒樽一般为鼓腹,圆底,下有三足,有的在腹壁有三个铺首衔环。青铜酒樽盛行于汉晋。,14壶: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可见壶是古人盛酒用的,但也用于盛水。壶在商代已有,春秋战国尤其盛行。壶的形制在商代的壶多为圆形、扁形、瓠(h)形三类。周代以后又增加了方形、椭圆形等。春秋的壶扁圆,长颈,肩上有二伏兽,有盖,盖上常作莲瓣装饰;也见到方壶。战国的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h)形等多种形状。圆形壶到汉代称为钟,方形壶则称为钫了,扁壶称为钾。,春秋时期 青铜龙纹壶,壶为敞口,厚方唇,长颈,圆鼓腹,圈足。壶盖有衔环蛇形钮,盖外沿套装勾连纹的镂孔盖罩。壶颈两侧各有一攀附拱屈的龙形耳。器身饰蟠螭纹和内填蟠螭纹的蕉叶纹等。两壶内壁均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禁面有两个并列的中空圆圈,以承放大壶圈足。禁的长边各有二兽足。兽口部和前肢衔托禁板,后足蹬地。禁面和侧面均饰蟠螭等纹饰。铜禁出土不多,迄今为止国内外仅见4件。在湖北省是首次发现。,战国早期 曾侯乙联禁铜壶,春秋晚期 鸟兽龙纹壶此壶圆体,宽颈,深腹外鼓。盖及两耳已失。器物主体纹饰是人首鸟体的怪兽和龙相互缠绕。在纹饰之间还有虎、牛、豹等动物的食人之像。腹下饰一周雁群纹,雁作昂首曲颈状,体现了晋国青铜铸造业的高度水平。,(三)青铜水器,青铜水器:主要有盘、匜(y)、盂(y)、鉴、缶(fu)、(lng)、瓿(b)、盆、斗、觚(g)。1盘:商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盥洗用匜(y)浇水,以盘承接。小的盘也盛水用以洗手洗脸,大的盘也用以洗浴。,盘多是圆形,浅腹。大体说,商代的盘无耳,圈足,器内多用水生动物龟鱼的纹样作装饰,有的还在边沿铸立鸟。西周至春秋的盘多有附耳,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流水口)。西周晚期到战国的盘有长方形的,如传世的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和故宫博物院所藏春秋战国之际龟蟠螭纹方盘;也有宽唇、无耳、圜底的。,商代 蟠龙纹盘,商代 蟠龙纹盘内底拓片,2匜(音yi宜):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左传倩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话,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匜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匜在西周中晚期出现,多有四足。春秋时有三足和无足的匜,无足的很像瓢。战国的匜都没有足。,3盂(y):古代盛水或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gu),但比簋大得多。考古发现的青铜盂数量很少,主要是商代和西周的。,4鉴(jin):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似盆,大口,深腹,无足或有圈足,多有二耳或四耳。古代末普遍使用铜镜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盛行于春秋战国。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铜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fu)。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可使酒凉。所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最原始的冰箱。亦可以在鉴腹内加入温水,使缶的美酒迅速增温,成为冬天时饮用的温酒。,铜冰鉴便是曾侯乙墓青铜器的代表器物,集中表现了曾侯乙墓青铜器新颖、奇特、精美的特征。铜冰鉴的四足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整个兽形看起来好象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铜冰鉴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冰酒器,原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在继承商周以来的中原青铜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5缶(fu):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器身铭文称为缶(fu)的,有春秋中期的栾书缶(fu)和安徽寿县、湖北宜城出土的春秋晚期蔡侯缶(fu)。,6瓴(lng):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口微侈,束颈,宽肩,颈与肩之间饰两兽耳,平底无足。盛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前期。,7瓿(b):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敛口,圆腹,圈足,似后代的坛子。青铜瓿(b)有些有两耳;也有个别的方瓿(b),例如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盛行于商至战国。,8盆:关于盆的用途,文献中有多种记载,如仪礼士丧礼、周礼牛人所说,盆可盛水、盛牛血等。形状基本特征为敛口,狭唇,有两耳,平底。,9斗:古代舀水器具。斗体一般呈椭圆形,腹较深,有短柄,柄端有銎(qing),可安木把。青铜斗多见于春秋战国,迄今发现的数量很少。,8觚(gu 音估):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的饮酒器。整个觚(g)体分为三段,上部器口与细颈为容体,中间的腹部为实心,考古学上称之为“假”腹,下面为圈足。这样的造型设计符合力学原理,使重心降低,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显得精巧别致而又不失沉稳庄重。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也有与斝(ji)成组合的。其形制为圆柱形,器体较高且细,多为喇叭形,通体呈X形。商周时觚非一般饮器,有一句成语为“不能操觚自为”,即指觚的多寡与饮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关,只有高品位的人方可用此器。天觚是西周前期的饮酒器,原器通高26厘米,口径15厘米,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敞口,束颈,厚方唇,腹部不显,高圈足。颈饰仰叶纹,有鳞纹边饰。腹饰对称夔纹,圈足饰卷体钩鼻兽纹。全器自颈至圈足有四道三棱形棱脊,上饰人形几何纹。此觚纹饰奇丽,同类器形较为少见,属国家一级文物。,西周前期 天觚(g),(四)青铜乐器,青铜乐器:主要有铙、钟、铮、句鑃、錞于、铃、鼓。1铙(音no挠):形似铃而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使用时执把,饶口朝上,用槌敲击。特大的铙使用时需插在铙座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为一组,但1976年安阳妇好墓出士的饶则为大小相次的五件为一组。,2钟: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用的乐器。可以是从商代的铙演变成的。目前所见最早的属于西周中期。西周至春秋的钟大多是所谓甬钟,钟顶有筒形的甬(钟柄)。有的大钟单独悬挂,称为特钟;有的大小相次成组悬挂,称为编钟。西周中期的编钟以大小三件为一组,晚期以后发展到大十几件为一组。另有钟顶作扁环钮或伏兽形钮的平口钟,称为鎛(bo 音博),主要见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有所谓钮钟,钟顶的甬为近似半圆的钮所代替,始见于西周,盛行于战国。钟用木槌敲击演奏。考古发现的编钟,有槌同时出土。,战国早期 曾侯乙编钟古代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这套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钟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钟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钟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钟钮。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铭文多数错金。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曾候乙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搏钟的铭文则记载楚王熊章为曾侯乙铸宗彝(y)一事。标音明文标示了钟的悬技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音的名称,它们构成了十二半音称谓体系。乐律理论记述了曾国与楚、晋、齐、申、周等国的律名对应关系。钟铭所见律名28个、阶名66个,绝大多数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以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亦可同时击发构成悦耳的和声,证实了中国古编钟每钟双音的规律。全套编钟具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钟及钟架铜构件是铜、锡、铅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异。用挥铸、分铸、锡焊、铜焊、铸镶、错金、磨砺制作而成,工艺精湛。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显得十分合理。全套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有6个丁字形彩绘木极和2根彩绘撞钟木棒与钟同出。据此并经实验判定,这套钟的使用共需5人:3人双手执小模,掌奏中、上层钟;2人各持撞钟木棒,掌奏下层钟。(木架和部分挂钩系复制,其余均为原件)。,3钲(zheng 音争):古代行军时用的乐器。铮体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手执。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铮盛行于春秋时期徐、楚、吴等南方诸国。,4铎(du 夺):古代乐器。说文解字:“铎,大铃也。有柄有舌,振舌发声。“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铜制的铎可能是一种军乐器。多是春秋战国和汉代的。,5句鑃(gu dio 勾吊):古代乐器。用于祭祀和宴飨。句鑃这个名称不见于古籍,“鑃”这个古字的读音,考古界也还没有确定,现存句鑃上多有“择其吉金铸句鑃,以享以孝”的铭文,说明这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用的乐器。形似铎,使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吴、越等国。,6.錞(chn 纯)于:亦称“錞“,古代军中乐器。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錞于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形如圆筒,上部比下部稍大,顶上有钮。钮多作虎形,故常有“虎钮錞于“之称。已发现的青铜錞于多出于四川、安徽和湖北部分地区。时代多属春秋战国至汉代。,7铃:形状如钟而小得多,平口或凹口,上有桥形钮。常挂在车上、旗上或犬马颈上。,8鼓:古代鼓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商至战国的铜鼓目前见到的只有两例:一例是一件横置的两面鼓,鼓面铸成类似鳄鱼皮的花纹,鼓身铸双鸟,是商代器;另一例有两件,筒状,底中空,是春秋时期的秦器。大量铜鼓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代多相当于汉或以后。,(五)青铜兵器,青铜兵器:主要有戈、矛、戟、钺、镞(z)、殳、剑、刀、弩机、胄,1戈(ge 音戈):古代兵器。属“钩兵“,用于钩杀。由铜制的戈头、木或竹柲(bi音必,柄)、柲上端的柲冒和下端的铜鐏(zun 音尊)四部分构成。戈头每部分都有专名;主要刃部称“援”;援末转折而下的部分称“胡”;嵌入木柲的部分称“内”;援末和胡上穿绳缠柲的小孔“穿”。,戈流行在商至春秋战国。商代戈有三种形式:直内戈、曲内戈、有銎(qiong音穷)可以插柲的戈,一般没有胡。商末出现有胡的戈。西周的戈多短胡,有一穿至二穿。春秋战国的戈多有三至四穿,更便于固定在柲上,同时援变得狭长而扬起。有的著作把无胡有銎的戈称为“瞿”,把援体呈三角形的戈称作“戣”(kui 音葵)。,2矛: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刺兵,用于刺杀。铜制的矛头包括“身“、“骹(jio)“两部分。身有锋刃,中线称“脊“。骹中空,略呈圆锥形,用以插柲(b)(柄);两旁常有环钮。柲端有铜饰称镦。商代至春秋战国,矛都很发展。,3钺(yu 月):用于劈砍的兵器。形状像后来的大斧,有穿,可安装长柄。也作为刑具。有些钺形体很大,并雕镂精致的纹饰,可能作仪仗用。古代国王赏赐大臣青铜钺,有着赋予军权和征伐权的意义。主要流行在商周时代。,商青铜钺,4戟:古代兵器,是戈和矛的合体,兼有戈用于钩、矛用于刺两种作用。安装木制或竹束成的柲(柄),柲端也有铜镦。商代有戈、矛分铸的戟,如河北藁城台西所发现的。西周的戟多将戈、矛合铸成一体。如河南浚县辛村卫墓出土的候戟。春秋战国戟数量增多,戈、矛(称为“刺”)多分铸。战国末至汉代有“卜”字形的戟。,5镞(zu 音足)即箭头,有双翼、三棱等多种形式。商至西周的族多双翼式的,主要特征是镞身由中脊分为左右两叶,叶外缘作刃状,向前聚成前锋,向后形成倒刺形的后锋。春秋的镞(z)多三棱式或圆锥式;战国的镞以三棱式为主。镞后部延伸拉箭杆的部分称“茎”或“铤”。,6殳(音sh书):古代兵器,其作用可能与矛相似。殳的形制由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有自名为“殳“器物的出土,方便我们认识殳(sh)的形制。殳由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