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月报:高档白酒涨价之无间道分析0905.ppt
02 日,宏源行业类模板table_main,table_research,市场表现,-12%,-2%,相关研究,1,,,2,3,4,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table_reportdate,食品饮料 2012 年 09 月 0818,table_subject高档白酒涨价之无间道分析引子:近期,市场有传言高档白酒 9 月初会提厂价,经过沟通与交流,现将我们分析与观点与大家沟通,也是提供一种思路,旨在分析清楚事物分身的运作机理,还原真实面目。三地专家反向路演活动上周末已经结束,经过这轮路演,市场也基本认同了目前高档白酒渠道库存的量价关系。我们也曾在 7 月底至今的多篇报告中,由最初分析渠道库存,到预判旺季不旺大概率,到延展至整个白酒产业链推演关系,现在基本对于白酒整体产业链互动影响已经看的十分清楚,在分析当前时间点高档白酒传言提厂家究竟有何影响前,在这里我们将白酒整体产业链互动推演关系再重新做一个回顾:首先,我们需要认清楚的是,过去一个周期中,白酒景气繁荣的直接推动因素是:,增持维持食品饮料研究组联系人:苏青青电话:021-51782233Email:陈嵩昆电话:021-51782231Email:分析师:黄立军(S1180209070180)table_industryTrend,高端白酒需求量有效支撑,从而支撑价格不断攀高,从而放大渠道有效库存: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双轮驱动下的中国经济,因“酒桌文化”带来高档白酒在政务及商务接待场合需求被逐渐激活乃至兴旺,导致高档白酒价格节节攀高具有支撑根基,,8%,2011/9/22012/9/2,导致整体白酒行业价格带不断被推高,导致经销商队伍由于赚钱,-22%Jul-11,Nov-11,Mar-12,效应被急速扩大,且在终端零售价格攀升最快的时期,因预期未来价格还会继续上涨,而加大库存量。这样,当有效需求还有根基、终端零售价格一路攀升时,渠道的量与价就会保持正向循环,,上证指数,食品饮料,反之,渠道中被放大的量就会由保值增值的资产属性转变为存货,也就是目前行业的现状(反身性);高端白酒价格打开行业天花板,带来二线品牌性价比优势凸显,具有放量的根基,反之会影响次高端放量:一线与二线、三线白酒的关系不能分开独立看,一定是一种联动影响关系。只有当一线白酒价格卖得越贵的时候,次高端品牌才能实现放量增长,反之亦然,当一线白酒价格回落至 1000 以下时(如国窖 1573),则会削弱次高端品牌的性价比优势,放量自然受到抑制,所以目前行业的问题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体性的调整关口;(接下页),table_product食品饮料(0818)_宏源证券行业周报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把握古越龙山被错杀带来的机会:食品饮料行业苏青青2012.6食品饮料(0818)_宏源证券行业周报食品饮料行业周报:优先布局膳食营养补充剂和黄酒板块:食品饮料行业苏青青,2012.6食品饮料(0818)_宏源证券行业周报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消费旺季+中报行情,或将激活一线酒:食品饮料行业苏青青,2012.6食品饮料(0818)_宏源证券行业周报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第二十六期:一线白酒表现符合前期预判食品饮料行业苏青青,2012.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所以,总结下来看,决定目前白酒产业链短期是否能够继续良性增长的关键因素点,在于高端白酒的有效需求量是否能够明显有好转:我们认为旺季需求量总体会比淡季环比提升,但同比来看,因为高端白酒主要需求依赖于政务及商务需求,政商务需求直接与经济周期正相关,结合目前宏观背景,我们对于高档白酒需求量短期在旺季有很大好转并不报太大希望,所以认为价格回升幅度及持续性都不会太强。此外,因为淡季时节,高价格囤酒的经销商并不急于在淡季将手中的库存流转变现,他们都在期待旺季价格回升后能够抛售手中库存,一旦旺季观察不旺,渠道去库的压力会加大,预计会进一步制约旺季批零价格的回升。关于目前这个时间点市场传言茅台提价,我们总结下来,其实是无间道的游戏:首先,我们周末时问了几个经销商,目前上海和湖南茅台一级经销商都表示并没有听说厂价要提,但上海的一个二级经销商的表述是,可能 9 月 3 号要提厂价,但是现在无法确定,只有等到明天经销商打款了才知道厂价是否被提,此外,他还建议我在厂价提之前尽快组织资本市场的团购,但仔细想来,如果真的确定短期要提价,经销商为何不现在给我压压货,等到价格涨上去了一瓶多卖 200 再建议我团购呢?所以我们预计九月初厂价提的可能性很小;为何市场传闻茅台厂价要提?上文分析中已经提到,目前决定渠道抛售茅台的决定因素是价格,价格涨,所有库存都不再是问题,因为经销商认为那是优质资产,他们期待手中的资产升值;如果价格低,则需要跟随旺季有需求量支撑,来抛售手中的存货,且尽量少亏一点、加速资金周转。所以现在无论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希望价格能够回去,如果现在市场传闻茅台要提价,那么消费者的第一想法是赶在提价前多买点,这样利于经销商去库,去库成功的话,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压货才能继续进行,利于盘活整个产业链运转。所以,提价是厂商之间的一种暗示;猜测厂家真实想法是目前状况并不愿提价,因为目前是行业严冬期,茅台从来都不乏提价的空间和能力,只是目前需要厂商共济才能度过寒冬,所以厂家对于行业的现状定比我们更加清楚,现在的时局绝对不是提价的时间窗口,所以真实想法是不想提;如果茅台今年年底提价了,也并不影响行业现状,因为决定行业是否被盘活的是终端需求量及价格,厂价上提并不根本影响终端需求,所以即便茅台在年底提了价,也只是对明年业绩增长做了一定保证,今年发出去的货能不能追溯提价尚不得知,估计可能性较小。鉴于以上分析,总体上我们依然维持前期观点,对行业整体偏谨慎,是否重拾白酒股需要等到旺季之后的批发价格再做决定:建议关注旺季动销之后(十月中下旬)的批发价格(因为零售价格会受到市场炒作因素影响),如果届时一批价能够回到1300 附近(目前各地价格不大一样,湖南大概是 1320-1380,山东大概是 1250-1300),那么说明渠道旺季去库基本比较成功,白酒股可以重新捡回来,但这也需要厂家能够不再压迫经销商去打款,需要牺牲短期业绩。如若不然,去库周期就会持续的比较久,渠道去库的需求最终会传到至厂家,导致 4Q 和明年业绩增长无法保证,白酒股的调整时间就会比较久。,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2 页,共 11 页,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目录主题研究:白酒产业链全景运营状况分析.41、终端需求:“量”同比下滑,“价”存在天花板.42、渠道环节:经销商资源已被透支,需求疲软、价格回落导致行业面临去库存风险.53、上游厂家:行业寒冬将向上游传导,长期高端平稳次高端竞争加剧.6一、最新产量数据及点评.71、7 月白酒产量同比增长 23%,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 28%.72、7 月茅台和国窖 1573 全国平均终端价格环比分别上升 1%和下降 10%.8二、7 月进口数据及点评.81、7 月酒类进口同比增速 15%,啤酒和葡萄酒同比增速分别为 147%和持平.82、进口价格方面,啤酒环比上涨 10%,酒类、葡萄酒和纸烟环比分别上涨 8%、12%和下跌 80%,葡萄酒同比涨幅较大.9三、7 月主要产品产量及同比增速变化图.9插图图 2:白酒 7 月产量同比增长 23%,累计增速 20%,葡萄酒 7 月同比增长 28%,累计增长 18%(万千升).7图 3:食品行业 7 月产量数据及同比增速对比表(万吨).7图 4:7 月 53 度飞天茅台环比均价上升 1%,52 度五粮液上升 2%.8图 5:7 月葡萄酒价格监测显示,通化高级红环比上涨 75%.8图 6:啤酒行业 7 月价格数据及同比增速对比表(元/瓶).8图 7:7 月进口量数据及同比增速对比表.9图 8:7 月进口价格及同比增速对比表.9图 9:7 月白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9图 10:1-7 月白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9图 11:7 月啤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10图 12:1-7 月啤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10图 13:7 月葡萄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10图 14:1-7 月葡萄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10图 15:7 月液体乳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10图 16:1-7 月液体乳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1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3 页,共 11 页,需,求,同,比,下,滑,,,价,格,预,期,难,大,涨,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主题研究:白酒产业链全景运营状况分析白酒产业链分为 3 个环节:厂家、渠道和终端需求。我们认为,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速下滑制约白酒终端销量和价格攀升,进而导致渠道资产转移为库存,且厂家向一批商强势压货,中间渠道动销压力加大,渠道压力将最终传导至厂家,预计 3Q、4Q 厂家真实增长的压力要远大于上半年。图 1:白酒产业链主要参与环节经营活动及现状示意图,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零售终端:,真实需求:,一线名酒(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二线泛区域名酒(汾酒、古井、西凤、郎酒、洋河、剑南春、酒鬼酒、舍得等)三线区域强势品牌-地区名酒,收钱压货压货收钱,1,厂家对一级经销商很强势,所以一级经销商目前压力最大;2,次高端(300-800)区间竞争品牌很多,对于经销商而言可选择的品牌就很多,所以次高端品牌未来三年品牌粘性最缺乏,需要费用维持,1,一级经销商无法逼着二级经销商按月打款,所以二级经销商资金压力应比一级小;2,二级经销商中有很多投机分子,这些人无法拿到一线名酒的经销权,但过去几年茅台价格每年攀升,吸引了很多囤酒人,这些人大多以2-3,(名烟名酒、餐饮、商超等)1,对于终端而言,供货体系很多,可以灵活调节淡旺季的库存;,1,价格很难大幅扩容:过去几年白酒价格无天花板,自从茅台直营店树立1519价格后,白酒价格从此有了天花板,行业价格上涨通路暂时被封杀;2,白酒需求量很难大幅提升:影响需求的因素有人口、人均饮酒量,这两个指标很难有大幅波动,,经销商对其的选择粘性。,级经销商为主,且今年消费量整体下滑。,由于赚钱效应,渠道数量过去几年扩容明显,很多原本不是白酒经销商的人变成了白酒经销商。目前赚钱困难,经销商数量无法再继续增加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1、终端需求:“量”同比下滑,“价”存在天花板1-1、短期:经济增速放缓,政商务主力需求下降,价格有向下压力(1)、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白酒整体销量下滑终端需求受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影响,总体下滑 20-25%: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一方面直接减弱了购买能力;一方面表明社交需求的频率会降低,间接影响到政务和商务需求。我们从上海两个大经销商处了解到,无论是名烟名酒店,还是餐饮渠道,今年同比去年发货量下滑 20-25%。对于经销商而言,目前的烦恼大多是如何找到销路。(2)、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三公消费”控制趋严打压政务消费能力政务消费能力下滑:GDP 增速下台阶,未来财政收入难以保持以往的高速增长;98 个中央部门公布“三公消费”情况,地方公开也将大势所趋,在压缩三公经费的大趋势下,财政为公款招待买单的能力将越来越弱。政务消费意愿下滑:“十八大”即将召开,换届工作结束后,疏通关系产生的招待和礼品需求将大大减少,北京餐饮行业今年逆势增长大部分应归功于“换届需求”。而各地方正收紧政务接待标准,中央发文点名三公经费不准够买名烟名酒,上海政务接待的标准限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4 页,共 11 页,,,而,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为人均 380 元,温州出台“史上最细”公务接待标准,明令禁止消费高档名酒,在各级部门态度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违规消费跨越红线的意愿明显下降。(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商务消费意愿下降过去十年固定资产投资是白酒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其背后的机理在于中国的项目审批和承包制。政府向企业分发项目的建设权带动了“政-商消费”,而企业作为总承包商,向下游企业分包项目的过程又带动了“商-商消费”中国的“酒桌文化”使得在项目谈判过程中,白酒成为社交的媒介。自 2010 年调控开始,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短期仍然看不到调控放松的可能;2009年“四万亿”刺激计划引发一系列问题后,短期内也不可能出台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铁公基”的投资增速也尚未见底,这种环境下商务消费短期难有起色。1-2、中长期:价格出现天花板,消费量受制于人口结构,市场容量难有大幅提升(1)、茅台直营价封杀了行业大幅涨价的通路,行业容量将受限停止涨价将使高档酒市场规模受影响:茅台涨价是过去几年行业(终端规模及经销商数量)扩容的最主要推动力,一旦价格停止上涨,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快速下降,一部分经销商会退出市场,存量经销商也会压缩库存规模,行业整体容量缩减。高档酒疲软将挤压次高端生存空间:次高端能够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线白酒价格节节攀高,这样次高端品牌如果定价 300-800,其品牌性价比优势将凸显,因此当一线白酒价格疲软甚至回落时,次高端品牌的性价比优势不再明显,将制约其放量增长。(2)、人口老龄化、消费习惯转变以及人均消费量难以提升,制约白酒消费量的增长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的适龄饮酒人口已接近高点,未来将逐渐减少;而 80、90 后一代对健康的红酒接受度更高,饮酒场所也在向夜店发展;同时中国的人均酒精消费量也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提升空间不大,因此从未来 5 年来看,白酒终端消费量不会出现很大增长。2、渠道环节:经销商资源已被透支,需求疲软、价格回落导致行业面临去库存风险2-1、过去几年厂家出货量扩容来源之一:经销商数量扩容由于白酒流通行业的进入壁垒很低,因此在涨价利益的吸引下,大量资本进入白酒流通渠道,许多其他行业经销商转行成为了白酒经销商,大量外来资本的进入扩大了经销商的总体规模,实际上都成为了白酒厂家的下游需求。经销商数量在过去几年迅速扩大: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2012 年酒鬼酒省外经销商数量将增长 50%致 100%;2011 年茅台经销上大会参会经销商达 2000 多人,远高于往年的 800 多人,近几年茅台经销商数量扩张可见一斑;而 2012 年上半年洋河经销商数更是达到了 2008 年的 14 倍;月洋控股、星河湾和广东奥威斯集团原来分别从事钢铁、房地产和酒店管理行业,在白酒渠道高利润的吸引下,成为白酒行业新的经销商。2-2、扩容来源之二:价格上涨放大原有经销商库存预期,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5 页,共 11 页,,,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蝴蝶效应”放大了经销商的对未来价格上涨的判断,进而调高了自己的合理库存量,当有效需求还有根基、终端零售价格一路攀升时,渠道的量与价就会保持正向循环。加上近年白酒流通行业吸引了大量新的经销商加入,每个新加入的经销商都要备货,进一步推高了整个渠道的库存。2-3、终端需求萎靡情况下,价格回落导致资产转移为库存,行业面临去库压力厂家对于一级经销商控制力最强,每月打款提货但动销不畅将加大一级经销商压力,经销商手中积压的库存没有涨价预期,只能通过动销回笼资金,渠道中被放大的量就会由保值增值的资产属性转变为存货,也就是目前行业的现状。2-4、行业关键点预判:旺季动销后价格是否回升将决定去库存时间和压力关注旺季动销之后(十月中下旬)的批发价格(因为零售价格会受到市场炒作因素影响)如果届时一批价能够回到 1300 附近(目前各地价格不大一样,湖南大概是 1320-1380,山东大概是 1250-1300)那么说明渠道旺季去库基本比较成功,白酒股可以重新捡回来,但这也需要厂家能够不再压迫经销商去打款,需要牺牲短期业绩。如若不然,去库周期就会持续的比较久,渠道去库的需求最终会传到至厂家,导致 4Q 和明年业绩增长无法保证,白酒股的调整时间就会比较久。3、上游厂家:行业寒冬将向上游传导,长期高端平稳次高端竞争加剧3-1、下游动销困难将影响厂家压货,下半年真实增长压力渐显去库存周期中,厂家虽然暂时能够强势对待经销商继续按月打款压货,但如果需求持续低迷,经销商在目前已经感到库存和资金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迟早会有部分经销商因为资金压力过大而终止游戏,对于厂家而言这相当于减少了需求,届时厂家压货能力将被削弱,收入增长面临动力不足的风险。3-2、长期来看,未来行业高端形成二元结构,次高端最有机会,但竞争也最为激烈(1)、高端将形成二元结构,保持稳定增长高端茅台和五粮液将分别定位于政务需求和商务需求,二者将形成稳定的二元结构,每年销量可增长 10%左右:在中国“酒桌文化”改变以前,白酒仍然作为社交润滑剂存在,未来若经济重回增长轨道,高档白酒需求仍将增长。但行业必须先经历寒冬的洗礼,龙头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兼并收购的机会,同时具备强大的品牌力,抗风险能力和投资安全性都高于其他企业。(2)、次高端将成为行业最快增长极,但面临高档酒和全国化压力,竞争也最为激烈高端白酒价格打开行业天花板,带来二线品牌性价比优势凸显,具有放量的根基:过去几年高档酒大幅涨价,而且为了避免品牌力受损,会对价格严防死守,防止掉落回原来的价格带而沦落为次高端,因此次高端从目前来看仍有增长空间。次高端风险一方面来自于高档酒价格下降:当一线白酒价格回落至 1000 以下时(如国窖1573),则会削弱次高端品牌的性价比优势,放量自然受到抑制。风险之二来自于放量后争夺经销商带来费用率的上升:“十二五”白酒产能将增加一倍以上,经销商资源将逐渐成为稀缺,次高端品牌力较弱,需要通过给予优惠政策留住经销商,这会变相增加厂家成本,未来几年次高端品牌利润增速难以大幅超过收入增速。,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6 页,共 11 页,1-7,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一、最新产量数据及点评1、7 月白酒产量同比增长 23%,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 28%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7 月份白酒产量同比增速上升,啤酒产量同比增速上升,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速上升,其中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速最快,达 28%:7 月白酒产量 82 万千升,同比增长 23%;月累计产量 611 万千升,同比增长 20%;此外,啤酒 7 月份产量 569 万千升,同比增长 1%;1-7 月累计生产 2973 万千升,同比增长 4%。葡萄酒 7 月份产量 11 万千升,同比增长 28%;1-7 月累计生产 71 万千升,同比增长 18%。图 2:白酒 7 月产量同比增长 23%,累计增速 20%,葡萄酒 7 月同比增长 28%,累计增长 18%(万千升)饮料,白酒,啤酒,葡萄酒,软饮料,瓶(灌)装饮用水,饮料酒,7 月(万千升)YOY1-7 月YOY,8223%61120%,5691%29734%,1128%7118%,124312%725810%,55125%313022%,6744%3756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宏源证券研究所食品行业 7 月份速冻米面食品、食用植物油和糖果同比增速领先其他食品,主要数据如下:7 月份乳制品、液态乳、冷冻水产品、速冻米面、方便面、食用植物油以及酱油产量分别为 209 万吨、179 万吨、50 万吨、34 万吨、81 万吨、440 万吨和 54 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6%、-8%、12%、31%、16%、29%和 5%;1-7 月乳制品、液态乳、冷冻水产品、速冻米面、方便面、食用植物油以及酱油累计产量分别为 1355 万吨、1153 万吨、343 万吨、205 万吨、489 万吨、2746 万吨和385 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 4%、5%、14%、18%、12%、22%和 7%。图 3:食品行业 7 月产量数据及同比增速对比表(万吨)食品,乳制品,液态乳,冷冻水产品,罐头,速冻米面食品,方便面,糖果,食物植物油,酱油,7 月(万吨)YOY1-7 月YOY,209-6%13554%,179-8%11535%,5012%34314%,7911%4808%,3431%20518%,8116%48912%,1917%1197%,44029%274622%,545%385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宏源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7 页,共 11 页,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2、7 月茅台和国窖 1573 全国平均终端价格环比分别上升 1%和下降 10%茅台价格略有回升,7 月 53 度茅台全国平均零售价为 1767 元/瓶,较今年 6 月份 1755元/瓶的平均价格环比上升 1%,但同比去年 7 月 1420 元/瓶的价格同比涨幅达 24%。图 4:7 月 53 度飞天茅台环比均价上升 1%,52 度五粮液上升 2%白酒终端价格监测,单位:元/瓶2012 年 7 月上月环比增加去年当月同比增加,53 度飞天茅台176717551%142024%,38 度飞天茅台839992-15%72237%,52 度五粮液111210882%88922%,国窖 157312371371-10%92948%,52 度水井坊83874612%7401%,50 度酒鬼酒452498-9%548-9%,洋河天之蓝4864860%28471%,资料来源:糖酒快讯,宏源证券研究所图 5:7 月葡萄酒价格监测显示,通化高级红环比上涨 75%葡萄酒终端价格监测,单位:元/瓶2012 年 7 月上月环比增加去年当月同比增加,张裕优选解百纳102109-6%8520%,王朝解百纳干红797210%5641%,长城 99 年份干红797113%6620%,威龙精品解百纳36361%3021%,通化高级红221275%39-45%,资料来源:糖酒快讯,宏源证券研究所图 6:啤酒行业 7 月价格数据及同比增速对比表(元/瓶)啤酒终端价格监测,单位:元/瓶本月上月环比增加去年当月同比增加,青岛啤酒3.803.654%3.751%,百威啤酒6.325.917%5.6811%,嘉士伯啤酒8.285.8242%6.0038%,喜力啤酒7.005.8520%5.4828%,华润雪花淡爽2.842.667%3.20-11%,资料来源:糖酒快讯,宏源证券研究所二、7 月进口数据及点评1、7 月酒类进口同比增速 15%,啤酒和葡萄酒同比增速分别为 147%和持平7 月份进口酒类、啤酒、葡萄酒、纸烟量分别为 53928 千升、12648 千升、37730 千升和43 万条,当月进口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15%、147%、0%和 61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8 页,共 11 页,Sep/08,Dec/09,Nov/07,May/10,Aug/11,Feb/09,Mar/11,Oct/10,Apr/08,Jul/09,Jan/12,Jun/12,Nov/08,Feb/09,May/09,Aug/09,Nov/09,Feb/10,May/10,Aug/10,Nov/10,Feb/11,May/11,Aug/11,Nov/11,Feb/12,May/12,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1-7 月进口酒类、啤酒、葡萄酒、纸烟量分别为 325426 千升、60050 千升、241158 千升和 912 万条,当月进口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15%、95%、7%和 10%。图 7:7 月进口量数据及同比增速对比表进口量对比监测,酒类,啤酒,葡萄酒,纸烟,单位7 月YOY1-7 月YOY,千升5392815%32542615%,千升12648147%6005095%,千升377300%2411587%,万条43617%91210%,资料来源:WIND,宏源证券研究所2、进口价格方面,啤酒环比上涨 10%,酒类、葡萄酒和纸烟环比分别上涨 8%、12%和下跌 80%,葡萄酒同比涨幅较大图 8:7 月进口价格及同比增速对比表进口均价对比监测,酒类,啤酒,葡萄酒,纸烟,单位本月上月环比增加去年当月同比增加,美元/千升480944458%414316%,美元/千升1243129210%1564-21%,美元/千升5921526412%459829%,美元/条01-80%0551%,资料来源:WIND,宏源证券研究所三、7 月主要产品产量及同比增速变化图,图 9:7 月白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图 10:1-7 月白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140120100806040200,60%40%20%0%,1,2001,0008006004002000,40%30%20%10%0%,白酒累计产量(月),白酒产量(当月)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白酒产量(同比),白酒累计同比(月)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9 页,共 11 页,Sep/08,Dec/09,Nov/07,May/10,Aug/11,Oct/10,Feb/09,Mar/11,Apr/08,Jul/09,Jan/12,Jan/12,Jan/12,Jun/12,Jun/09,Jun/10,Jun/11,Feb/09,Feb/10,Feb/11,Feb/12,Jun/12,Oct/10,Oct/08,Oct/09,Oct/11,Nov/07,Sep/08,Dec/09,May/10,Aug/11,Feb/09,Mar/11,Oct/10,Apr/08,Jul/09,Jun/09,Jun/10,Jun/11,Feb/09,Feb/10,Feb/11,Feb/12,Jun/12,Oct/08,Oct/09,Oct/10,Oct/11,Jun/12,Sep/08,Dec/09,Nov/07,May/10,Aug/11,Oct/10,Feb/09,Mar/11,Apr/08,Jul/09,Jun/12,Jun/09,Jun/10,Jun/11,Feb/09,Feb/10,Feb/11,Feb/12,Jun/12,Oct/10,Oct/08,Oct/09,Oct/11,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图 11:7 月啤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图 12:1-7 月啤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7006005004003002001000,30%20%10%0%-10%-2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50%40%30%20%10%0%-10%,啤酒累计产量(月),啤酒产量(当月),啤酒产量(同比),啤酒累计同比(月),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图 13:7 月葡萄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图 14:1-7 月葡萄酒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1614121086420,80%60%40%20%0%-20%,140120100806040200,80%60%40%20%0%-20%,葡萄酒累计产量(月),葡萄酒产量(当月),葡萄酒产量(同比),葡萄酒累计同比(月),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图 15:7 月液体乳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图 16:1-7 月液体乳产量及同比增速图(万千升),250200150100500,60%40%20%0%-20%-40%,2,5002,0001,5001,0005000,30%20%10%0%-10%,液体乳累计产量(月),液体乳产量(当月)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液体乳产量(同比),液体乳累计同比(月)资料来源:宏源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10 页,共 11 页,买入,table_page食品饮料行业/月度报告分析师简介:苏青青:宏源证券研究所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硕士,曾任职于国金证券,2010 年新财富团队成员,2011 年加盟宏源证券研究所。推介成绩:在 2011 年 6 月 13 日伊利股份大跌时指出若快速复牌则大跌即是买入机会,后股价最高绝对涨幅达 40%;在 11 年 7 月 8 日(27 元时)推荐汤臣倍健,截止到近日股价绝对涨幅达 151%;在好想你上市时指出股价被低估,合理价值区间在 58-64 元,股价表现与分析结论一致;11年 11 月成功挖掘并持续推介酒鬼酒的投资机会,截止今日涨幅 123%;近期成功挖掘古越龙山投资机会。陈嵩昆:宏源证券研究所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硕士,2012 年加盟宏源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团队,华北区域,牟晓凤010-,李倩010-,王燕妮010-,张瑶010-,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张珺010-夏苏云,赵佳010-贾浩森010-,奚曦021-罗云010-,孙利群010-赵越,李岚孙婉莹0755-,覃汉,胡玉峰,QFII,010-,010-,宏源证券评级说明:投资评级分为股票投资评级和行业投资评级。以报告发布日后 6 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同期的上证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类别股票投资评级行业投资评级,评级增持中性减持增持中性减持,定义未来 6 个月内跑赢沪深 300 指数 20%以上未来 6 个月内跑赢沪深 300 指数 5%20%未来 6 个月内与沪深 300 指数偏离-5%+5%未来 6 个月内跑输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未来 6 个月内跑赢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未来 6 个月内与沪深 300 指数偏离-5+5未来 6 个月内跑输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免责条款: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本公司所隶属机构及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宏源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