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管.ppt
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管,姜永基南京大学13901599265,2023/3/6,1,2023/3/6,2,2023/3/6,3,2023/3/6,4,2023/3/6,5,2023/3/6,6,2023/3/6,7,2023/3/6,8,2023/3/6,9,2023/3/6,10,2023/3/6,11,2023/3/6,12,2023/3/6,13,1.试验抽样 原则:1)按单位工程计算,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单桩静载试验试样数量不计入验收检测的抽检总数;2)具体的抽检数量遵循各种检测方法的规定;3)单位工程相近的地质条件,相同的地基类型、规格、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等地基基础作为一个抽检批次。验收检测的试样位置应在施工完成后随机确定,并应均匀分布,确定试样位置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a.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b.设计方认为重要;c.委托方认为必须选取;d.施工中有异常。,2023/3/6,14,2.仪器设备 1)使用的计量器具均应在检定(校准、验证)的有效期内,性能符合相应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 2)所用的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唯一性自编号,并在设备上标识 3)专门的档案管理,包括采购、检定、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 4)现场使用仪器的信息必须在检测报告中显示。,2023/3/6,15,3.检测人员 1)所有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地基基础检测岗位证书,并在岗位证书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检测工作 2)地基基础检测工程项目负责人应为检测工程师,检测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3)技术负责人具有建设工程类高级技术职称,持有检测工程师岗位证书,并通过地基基础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专项培训。技术负责人负责签发检测报告。4)检测工程师具有建设工程类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持有检测工程师岗位证书。检测工程师主要负责检测方案的编制、实施、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并编写报告。5)检测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可持有检测员岗位证书。主要配合检测工程师完成现场检测工作。,2023/3/6,16,4.备案与归档 1)检测单位在检测前应将检测方案(包含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和检测合同通过监管系告知工程所在地监管部门。2)检测方案应包含下列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设计参数、依据的规范标准、抽检方案(数量)、时间进度、机械设备和人工配置。同时还应明确需要委托方配合的现场试样制备(含桩头开挖、加固、处理),及场地平整、道路修筑、现场环境、供水供电等事宜的相关要求。3)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合同、检测方案、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等应建档保管。,2023/3/6,17,2023/3/6,18,1.基桩检测方法选择 1)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可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现场条件选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或高应变检测 2)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单桩水平承载力分别采用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3)判定桩身完整性可选择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方法,包括钻芯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等 4)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测。,2023/3/6,19,2.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验收检测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静载试验: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b)施工过程变更施工工艺参数或施工出现异常;c)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的;d)新桩型或采用新工艺施工的;e)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难以确定其影响程度;f)设计单位必须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工程或具体桩位。2)对已进行为设计提供依据静载荷试验、且具有高应变检测与静载荷试验比对资料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法 3)采用高应变法时,应同时评价桩身完整性。,2023/3/6,20,3、检测数量1)灌注桩静载试验数量采用静载试验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采用高应变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5根)。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桩基工程,应适当增加抽检比例。2)灌注桩低应变抽检数量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0%(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20%),且不得少于20根,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还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50。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桩基工程,应适当增加抽检比例。,2023/3/6,21,3、检测数量(续)对于直径800mm的灌注桩,应增加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3)预制桩承载力验收检测对已进行为设计提供依据静载荷试验、且具有高应变检测与静载荷试验比对资料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法。采用高应变法时,应同时评价桩身完整性。4)预制桩静载试验数量采用静载试验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采用高应变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5根)。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桩基工程,应适当增加抽检比例。,2023/3/6,22,3、检测数量(续)5)预制桩低应变抽检数量评价预制桩桩身完整性时,低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30%(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20%),且不得少于20根(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10根),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30(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20%)。对于多节预制桩,采用高应变法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5%),且不得少于10根(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5根)。6)抗拔、水平静载试验数量对抗拔桩和对水平承载力有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2023/3/6,23,4.预制桩承载力验收检测 1)对已进行为设计提供依据静载荷试验、且具有高应变检测与静载荷试验比对资料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法 2)采用高应变法时,应同时评价桩身完整性。5.桩身完整性分类原则 桩身完整性的检测结果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桩身完整性分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1.地基检测方法选择 1)确定天然地基或处理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应选择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 2)评价岩土性状、地基均质性及施工质量可选用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钻芯法等。3)处理地基从施工结束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2023/3/6,24,2.抽检数量 1)采用钻芯法抽检岩石地基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6个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芯样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岩石地基特性复杂的工程应增加抽检孔数。当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试件时,应进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对强风化岩、全风化岩宜采用平板载荷试验,试验点数不应少于3点。2)天然地基、处理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抽检数量为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的工程,每100 m2不少于1个点,3000m2以上的工程,超过3000 m2部分每300 m2不少于1个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3)复合地基(含增强体)应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方法进行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复合地基中的增强体还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分别为增强体总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处。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测,同一条件下不少于3处。,2023/3/6,25,2.抽检数量(续)4)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施工质量检测,采用钻芯法、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抽检数量应为增强体总数的0.5%,且不得少于3根;增强体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时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2023/3/6,26,1.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由原检测机构扩大检测。扩大检测宜采用原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桩承载力试验、平板载荷试验、锚杆及土钉试验、钻芯法等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测点数量加倍检测。2)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等发现的、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1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检测。因未埋设声测管而无法采用声波透射法扩大检测时,应改用钻芯法,检测数量参照规程有关规定。3)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发现的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孔数大于已检孔数的30%时,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孔数加倍检测。,2023/3/6,27,2.当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或对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应进行验证检测,并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方法,验证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的土(岩)层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检测结果。2)采用高应变法、钻芯法,验证低应变法的检测结果。3)采用钻芯法,验证声波透射法的检测结果。4)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验证高应变法的承载力结果。5)采用水平荷载试验或竖向抗拔静载试验,验证预制桩桩身的疑似缺陷(含接头缺陷)。6)采用开挖方式,验证桩身的疑似浅部缺陷。,2023/3/6,28,需要指出的是静载荷试验、高应变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会改变试样的工程状况,不得在原测点上再次进行承载力检测,应在原测点附近相近工程状况的试样上重新选取。扩大检测及验证检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具备可操作性,并及时调整检测方案。当对检测数据和结论有质疑或有争议但工程已不具备再次检测的条件时,由建设(监理)单位会同设计方共同研究确定工程的处理方案。建设单位在获得验证检测和扩大检测的检测数据和最终结论后,无论抽样检测、验证检测、扩大检测是否由同一检测机构承担或前后检测结论是否一致,都应及时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供全部检测数据和结论。,2023/3/6,29,1、地基基础检测原始记录应能再现检测过程,并由试验、复核人员及时签字确认。2、检测原始记录不得随意修改,检测中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时,现场检测工程师应查明原因。3、静载试验的原始数据应自动采集。4、检测报告应根据原始记录出具,结论准确,用词规范。,2023/3/6,30,5、检测报告除应符合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外,还应包含下列内容: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类型,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2)主要岩土工程勘察资料;3)检测点或受检桩的编号、位置和相关施工记录;4)主要检测仪器设备;5)检测方法;6)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检测数据汇总结果;7)检测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描述;8)检测结论。6、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报告应当按年度统一编号,编号应连续,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相关规定。,2023/3/6,31,2023/3/6,3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静载仪器设备由加载反力装置、荷载测量装置、变形测量装置三部分组成。无论哪个装置出现问题,都无法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2023/3/6,33,1.加载设备 1)静载试验采用液压千斤顶工作时千斤顶的有效出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2)活塞行程不应超过额定行程的80%、也不宜小于额定行程的25%3)千斤顶、精密压力表、油泵、油管的最大压力不超过各自额定压力的80%。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千斤顶型号、规格均相同;2)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3)使用电动油泵控制荷载。,2023/3/6,34,2.荷载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1kN。3.位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2)基准梁具有一定的刚度,且一端固定、另一端简支。3)位移测定平面宜在桩顶合适部位,测点与桩身牢固结合。4)当试桩(或试样)的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mm时,对称设置2个测点;否则,对称设置4个测点。5)安装后的测量仪表,位移测量方向与桩身位移方向一致。6)安装夹具及基准梁、基准桩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2023/3/6,35,4.加载反力装置,2023/3/6,36,4.加载反力装置(续)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2)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宜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每个锚桩提供的抗拔能力(含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应小于设计值的80%。3)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特殊情况下,当为设计提供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估不足,又试图获得单桩竖向真实极限承载力时,可采用边堆载边试验的方法。但前提是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若场地地基土强度很低时不适用,二是适用时要保证试验过程中桩顶的堆载量不小于试验荷载的1.2倍。4)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堆载量大时可利用工程桩作为压重平台的支点。,压重平台装置示意图,地锚装置示意图,2023/3/6,37,锚桩横梁装置示意图,2023/3/6,38,2023/3/6,39,5.不同反力装置安装要求 1)试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表中D为试桩、锚桩或地锚的设计直径或边宽,取其较大者。,2023/3/6,40,5.不同反力装置安装要求(续)采用不同的反力装置时,应考虑:a 如试桩或锚桩为扩底桩或多支盘桩时,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尚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直径 b当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多排桩设计桩中心距离小于4D或压重平台法支墩下23倍宽影响范围内的地基土已进行加固处理的情况,可采用括号内数值 c 软土场地或压重平台反力装置10000KN时,宜增加支墩边与基准桩中心和试桩中心之间的距离 2)安装后的加载反力装置重心、千斤顶合力中心、被测桩桩身竖向轴线应重合,保证系统合力中心方向垂直。,1.使用的仪器设备 1)静载试验的主梁长度、强度能否满足本工程静载试验的最大加载要求。2)现场静载试验的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等规格、型号能否满足本工程试验要求,查验检定证书中相关参数是否与现场最大试验荷载相匹配。2、反力装置的安装 1)荷重:查验现场堆载构件的单件重量和累计总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1.2倍,以杜绝偷工减料行为。2)安装:a.查验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边)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能否满足规范(程)要求。b.反力装置是否偏心、倾斜、失稳等因素,否则均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问题。,2023/3/6,41,3.现场检测方法(1)维持荷载标准法:a.采用逐级等量加卸载,其中第一级加载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b.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增量连续两次在每一小时内小于0.1mm(从每级开始记录后的第30min开始计算)。c.当桩的沉降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d.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继续记录至3h。,2023/3/6,42,3.现场检测方法(续)(2)维持荷载收敛法:a.采用逐级加卸载,第一级加载取分级荷载的3倍,第二级加载取分级荷载的5倍,第三级加载取分级荷载的7倍,第四级加载取分级荷载的8倍,第五级加载取分级荷载的9倍,第六级加载取分级荷载的10倍;卸载可分为3级,第一级取分级荷载的5倍,第二级取分级荷载的3倍,第三级卸载至零。b.沉降趋于收敛条件:每级荷载作用下,连续两次出现后10 min沉降增量小于前10 min沉降增量(从每级开始记录后的第40min开始计算)。c.当桩的沉降趋于收敛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加载时,每级荷载的维持时间不得少于1h,第六级荷载的维持时间至少为2h。d.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20min,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继续记录20min。,2023/3/6,43,3.现场检测方法(续)(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a.荷载-沉降(Q-s)曲线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连续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或连续4h尚未趋于收敛;c.25m以上的非嵌岩桩,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桩顶总沉降量大于6080mm;d.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大于100mm;e.试验荷载已不小于设计荷载的2倍时,最大加载量达到了试验反力装置的最大加载能力;f.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g.已达到设计要求(或验收要求)的最大加载量。,2023/3/6,44,3.现场检测方法(续)(4)测试桩身内力、应变和桩身截面位移时,应与记录实测荷载和实测沉降同步。4、检测数量 1)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开支,少做检测,工程桩验收规定的检测数经常有工程桩施工前为设计试桩补充;2)不同吨位的单桩竖向抗压试验在一套静载设备情况下均有时间周期,其中包括进场堆载、观测、卸载、转点各自需要的时间,应不定期突击抽检检测流程和估算检测总需时间,避免数据造假或编造数据。,2023/3/6,45,5、检测机构和人员 1)检测机构:a.查验机构所在地资质条件是否符合、是否超资质检测、是否转包 b.是否经过计量认证,计量认证证书中检测参数范围等;2)检测人员:a.查验现场检测人员上岗证书是否符合在岗检测项目 b.对检测项目是否有相应检测方案和作业指导书6、静载试验前、后宜对试验桩和锚桩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分析结果宜附于静载试验检测报告内7、对大直径灌注桩的静载试桩,在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前对孔径、孔深、沉渣厚度及垂直度进行实测,并记录实测数据8、测试桩身内力、应变和桩身截面位移时,应与记录实测荷载和实测沉降同步,2023/3/6,46,1、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1)Q-s曲线陡降明显,取相应陡降段起点对应的荷载值;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或等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或经4h尚未趋于收敛)时,取前一级荷载值;3)Q-s曲线呈缓变时,取桩的总沉降量s=4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4)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5)对桩基沉降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6)当试验已达到设计要求(或验收要求)的最大加载量而未能出现14款条件时,可取最大试验荷载值。,2023/3/6,47,2、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极限承载力统计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同条件下,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满足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极限承载力;2)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桩数量并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极限承载力。对桩数为3根及3根以下的柱下桩台,取最小值。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取值。,2023/3/6,48,2023/3/6,49,2023/3/6,50,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加载设备要求、荷载测量装置、位移测量装置与单桩竖向抗压载静试验的规定相同。2、加载装置的支座反力可由反力桩(或工程桩)或天然地基提供,示意图见下图。支座反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2)反力梁的支点重心与支座中心重合;3)由反力桩(或工程桩)提供时,桩顶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强度。4)由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时,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3、试桩反力装置座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的规定与单桩抗压静载试验相同。4、对于大直径、高承载力的基桩,可采用两台或四台千斤顶对其加载。为了避免受检桩偏心受荷,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应并联同步工作。,2023/3/6,51,2023/3/6,5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抗拔灌注桩施工时 a.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测 b.对混凝土灌注桩、有接头的预制桩,宜在试验前、后采用低应变法检测试验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宜附于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报告内 c.有明显扩径的桩不应作为抗拔试验桩;对有接头的预制桩,应验算接头强度。2、测试桩身应变和桩端上拔位移时,宜与记录实测荷载和实测桩顶上拔量同步。3、静载试验方法按JGJ 106-2003规范和DGJ32/TJ142-2012规程执行。,2023/3/6,53,1、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1)陡变型U-曲线,取相应于陡升段起点的荷载值。2)缓变型U-曲线,取-lgt曲线尾部显著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3)试验荷载达到桩受拉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取其前一级荷载值。4)当试验已达到设计控制要求(或验收要求)的最大加载量时,取最大试验荷载值。2、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取值与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取值方法相同。,2023/3/6,54,3、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当桩身配筋能满足裂缝宽度设计要求时,按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一半取值;2)当桩身不允许带裂缝工作时,取桩身开裂的前一级荷载;3)按设计允许的上拔变形量所对应的荷载取值。,2023/3/6,55,2023/3/6,56,2023/3/6,57,1、仪器设备要求、荷载测量装置与抗压、抗拔装置规定相同。2、桩的水平位移测量系统与抗压、抗拔装置相同之处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力作用水平面的试桩两侧对称设置两个位移测点;2)当需要测量桩顶转角时,在力作用水平面以上50cm的试桩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测点;3)基准桩应设置在试桩及反力结构影响范围以外,当基准桩设置在与加荷轴线垂直方向上或试桩位移相反方向上,基准桩与试桩净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2m。,2023/3/6,58,3、水平推力的反力可由相邻桩提供;当专门设置反力结构时,其承载能力和刚度应大于试验桩的1.2倍,当采用顶推法加载时,反力结构与试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3倍桩径;采用牵引法加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0倍桩径。试验装置示意图见下一页。并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力作用点宜与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试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2)千斤顶和试桩接触处应安置球形铰支座,千斤顶作用力应与桩试桩身竖向轴线垂直;3)千斤顶与试桩的接触处宜适当补强。,2023/3/6,59,单桩水平静载装置示意图,2023/3/6,60,1、宜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需要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时宜采用维持荷载标准法。2、测试桩身横截面弯曲应变时,宜与记录水平荷载和水平位移同步。3、静载试验方法按JGJ 106-2003规范和DGJ32/TJ142-2012规程执行。,2023/3/6,61,1、一般情况下,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是对应于桩身折断或桩身钢筋应力达到屈服时的前一级水平荷载。2、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统计取值与前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取值方法相同。3、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按以下方法综合确定:1)单桩水平临界荷载Hcr可取H0-Y0/H0曲线第一直线段终点或H0-s曲线第一拐点对应的荷载值对应的荷载;2)当桩身不允许裂缝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的0.75倍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3)当桩身允许裂缝时,取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统计值除以安全系数2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且桩身裂缝宽度符合相应规范要求。,2023/3/6,62,2023/3/6,63,实例一,2023/3/6,64,实例一,2023/3/6,65,实例二,2023/3/6,66,实例二,对于天然地基、人工处理地基、大直径钻孔(挖孔)桩持力层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岩基载荷试验三种方法。1天然地基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压板宽度宜据基础宽度确定;2.a.人工处理地基(预压、强夯、强夯置换、砂石桩、振冲碎石桩、石灰桩、粉喷桩、深搅桩等的处理效果和承载力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b.压板规格严格按照基础宽度、处理深度或桩土置换率确定。3人工处理地基中的复合地基除应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验承载力外,还应考虑由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有影响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4人工挖孔桩终孔时,或大直径灌注桩灌注前,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深层平板载荷检测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5大直径(D800mm)嵌岩桩持力层的承载力可采用岩基载荷试验方法。,2023/3/6,67,1、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加、卸载,并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1条规定。承压板的材料、刚度应满足试验的要求,在最大荷载作用下应不出现变形。2)荷载测量应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2条的规定。3)位移测量系统的要求除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3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a)均应对称安置不少于4个位移测量仪表;b)测点应对称牢固的固定于承压板预先设定的位置上;c)承压板边缘与基准桩中心不应小于2.0m距离。4)试验反力装置一般采用压重平台或地锚反力。除符合规程第4.2.4条规定外,加载反力装置与千斤顶的作用力应与承压板的中心重合,复合地基承压板的中心还应与实测单桩或多桩所承担的面积的中心重合。,2023/3/6,68,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装置图,2023/3/6,69,2、现场检测 1)天然地基和处理地基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复合地基承压板面积应与实测单桩或多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相等。2)试坑底面宜与承台底标高一致,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试验前,应保持试验土层和复合地基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试验点表面宜用粗砂或中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3)试验采用维持荷载标准法。试验的荷载分级、荷载控制、记录格式和内容等按规程第4.3.4条和4.3.5条有关规定执行。,2023/3/6,70,3、承载力特征值分析判定 1)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a)当Q-S曲线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为承载力特征值。b)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0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为承载力特征值。c)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5,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2023/3/6,71,3、承载力特征值分析判定(续)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a)当Q-S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b)当Q-S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黏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5所对应的荷载(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荷载。.对土挤密桩、石灰桩或柱锤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2所对应的荷载。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荷载。,2023/3/6,72,3、承载力特征值分析判定(续).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或夯实水泥桩复合地基,当以卵石、圆砾、密实粗中砂为主的基地,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荷载;当以粉性土、粉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荷载。.对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6所对应的荷载。.对有经验的地区,可按当地经验确定相对变形值。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3)同一试验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各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23/3/6,73,1、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加、卸载,并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1条规定。2)荷载测量应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2条的规定。3)位移测量系统的要求除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3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a)对称安装4个位移测量仪表;b)沉降测定平面宜在千斤顶底传力柱位置;c)传力柱中心与基准桩中心不应小于2.0m距离。4)加载反力装置一般通过传力柱至地表,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除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4条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传力柱的中心应与承压板的中心重合且垂直支撑。b)传力柱和承压板的材料强度、刚度座以下的传,应满足载荷试验的要求,在最大荷载作用下应不变形。c)承压板放置时,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2023/3/6,74,1、仪器设备及其安装(续)4)加载反力装置一般通过传力柱至地表,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除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4条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传力柱的中心应与承压板的中心重合且垂直支撑。b)传力柱和承压板的材料强度、刚度座以下的传,应满足载荷试验的要求,在最大荷载作用下应不变形。c)承压板放置时,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2023/3/6,75,2023/3/6,76,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装置图,2、现场检测 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800mm的刚性板,当试井直径大于承压板直径时,紧靠承压板周围的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0.8m。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采用维持荷载标准法。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a)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b)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量不能达到相对稳定;c)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d)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2023/3/6,77,3、承载力特征值判定 1)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Q-S曲线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为承载力特征值。b)满足DGJ32/TJ142-2012 9.3.3款中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确定为极限荷载,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为承载力特征值。c)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2)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23/3/6,78,1、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加、卸载,并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1条规定。2)荷载测量应符合规程DGJ32/142-2012第4.2.2条的规定。3)位移测量系统的要求除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3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a)对称安装2个位移测量仪表;b)沉降测定平面宜在千斤顶底座以下的传力柱位置;c)传力柱中心与基准桩中心不应小于2.0m距离。,2023/3/6,79,1、仪器设备及其安装(续)4)加载反力装置一般通过传力柱至地表,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作为传力柱。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除符合规程DGJ32/TJ142-2012第4.2.4条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传力柱和承压板的材料强度、刚度,应满足载荷试验的要求,在最大荷载作用下应不变形;b)传力柱的中心应与承压板的中心重合且垂直支撑;c)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作为传力柱时,需采取措施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d)放置承压板时,应保持试验岩层的天然湿度和状态。,2023/3/6,80,岩基载荷试验装置示意图,2023/3/6,81,2、现场检测 1)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2)加岩石地基载荷试验的加载方式采用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3)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a)沉降数据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b)某级荷载无法维持或试验荷载不能保持稳定;c)试验荷载已达设计岩石地基承载力的3倍。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试验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4)卸载观测: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三倍。每级卸载后,隔10min记录一次,记录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当30min回弹量不大于0.01mm时,不再记录。,2023/3/6,82,3、岩石地基承载力判定 1)对应于Q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2)每个场地荷载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岩石地基承载力不进行深宽修正。,2023/3/6,83,钻芯法检测基桩、地下连续墙和处理地基竖向增强体的成桩完整性、桩长和混凝土(水泥土等)质量,抽检时应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结构承重、施工记录等代表性的基桩,以提高检测效果,减少工程质量隐患。为保证钻取的芯样检验结果的真实,对现场钻芯的钻机设备、芯样保鲜、运输、加工截取、试验预处理、压力机的精度、抗压结果统计分析等全过程应严格按照GB 50007-2011、JGJ 106-2003规范和DGJ32/TJ142-2012规程相关条款执行。,2023/3/6,84,2023/3/6,85,1、检测桩的确定 1)进行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 a.受检桩的成桩龄期应达到28天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b.桩身完整性与桩长检测的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宜达到15MPa以上 2)a.受检水泥搅拌桩的成桩龄期宜达到设计龄期 b.龄期小于28天的桩,所测强度值不宜换算为28天龄期强度值,直接采用实测强度值进行桩体质量判定。当实测强度值不满足要求,可在28天龄期时进行复测。3)应根据桩位图、地质资料、结构构件部位的重要性和施工记录等资料随机选定检测桩。,2023/3/6,86,2、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和钻孔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混凝土桩,桩径小于1.2m 的桩钻1 孔,桩径为1.21.6m 的桩钻2 孔,桩径大于1.6m 的桩钻3 孔。2)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距桩中心1015cm 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15 0.25D 内均匀对称布置。3)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1孔,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4)当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时,钻芯位置应尽可能定在能钻到其他检测方法判定缺陷的位置。5)水泥土搅拌桩一般钻1个孔,检测孔布置在偏离中心100mm左右。6)对水泥搅拌桩的钻进深度应超过施工桩长0.5m。,1、截取抗压芯样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桩长为1030m 时,每孔截取3 组芯样;当桩长小于10m 时,可取2 组,当桩长大于30m 时,不少于4 组。2)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1 倍桩径或1m,下部芯样位置距桩底不宜大于1 倍桩径或1m,中间芯样宜等间距截取。3)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一组芯样进行抗压试验。4)当同一基桩的钻芯孔数大于一个,其中一孔在某深度存在缺陷时,应在其他孔的该深度处截取芯样进行抗压试验。2、当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层且岩芯可制作成试件时,应在接近桩底部位截取一组岩石芯样;遇分层岩性时宜在各层取样。3、每组芯样应制作三个芯样抗压试件。每块芯样应标明取样深度。在选择混凝土芯样试件时,应注意观察芯样侧面的表观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及是否存在裂缝或其他缺陷等。,2023/3/6,87,1、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钻芯孔数、现场混凝土芯样特征、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按规程的规定和下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