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ppt】 .ppt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基本内容,老年人的基本现状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老年人合理饮食的基本要求 老年人的适量运动基本要求老年人一定要戒烟限酒 老年人的心理平衡基本要求老年人的良好睡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自我保健,我国老年人的基本现状,人口老龄化是指在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数增加的一种发展趋势。影响人口老化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系数增加导致社会老龄化。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定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月27日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主任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在古代有强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现代健康的定义: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明确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全安适状态”。纠正对健康的误区。,俗语解,“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致英年早逝。人非机器,损害难以修复。“有了钱好医好药可请到买到”。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自我保健)。“潇洒活一生,不必讲究”。潇洒一时,痛苦一生。40岁年龄,60岁心脏!“健康教育是亏本工作”。缺乏近见(经济效益)和远见(社会效益)“健康教育科学性不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健康教育有很多学问。“健康教育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全体医务人员都应该是健教工作者。点评:提高全民健康素质,须进行健康观,健康价值观和健康行为的教育,人的生理,一、人的一生所要经历的阶段 人的一生根据生理变化一般可分为生长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老年期。生长期:从出生到12岁。体格和智力持续增长和发育,但生殖器官仍为幼稚型。青春期:一般在13一18周岁之间,为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体格快 速增长和发育,生殖器官和性征渐趋成人。但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尚未臻完善。生育期:又称性成熟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至更年期,性功能旺盛。女性周期性排卵一生约400次左右,男性生育期比女性稍晚并可延长 更年期:此期早晚长短不一,因人而异。一般始于40岁,历时10余年甚至20年左右。性器官开始萎缩,性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女性出现绝经。由于性激素分泌减少到停止分泌可带来男女身心、生理的相应变化。老年期:一般60岁后机体逐渐老化,进入老年期,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老化,性激素分泌极少,性功能衰竭。,中老年如何划分,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44岁以下:青年人 45岁59岁:中年人 60岁74岁:准老年人(年轻的老年人)75岁89岁 老年人 90岁以上:长寿老人,人的衰老有哪些表现,我国自古以来称60岁为花甲之年,而且规定这一年龄为退休年龄。现实生活中也以60岁作为老年人的区分年龄。外观的老化:皮肤、牙齿、脊柱、头发 循环系统(心血管)内脏的老化:内分泌系统 器官,各器官的老化时间表,皮肤:女性19岁就开始长出第一条皱纹;男性35岁脸部皮肤开始出现干燥、粗糙、松弛、面部轮廓不再清晰。肺:20岁开始衰老。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缓慢下降,到了40岁,一些人就开始气喘吁吁。30岁时,男性每次呼吸会吸入946毫升空气,而到70岁,这一数字降至473毫升。大脑和神经系统:22岁开始衰老。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会慢慢减少。40岁后,神经细胞将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头发:男性头发30岁后开始变白,女性则从35岁左右开始。60以后毛囊变少,头发变稀。头发乌黑是因为头发里含有一种黑色素,人体没有统一分泌黑色素的腺体,黑色素在每根头发中分别产生,所以头发总是一根一根变白。乳房:35岁开始衰老。随着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减少,乳房逐渐衰老、下垂。肌肉:30岁开始衰老。肌肉一直在生长,衰竭;再生长,再衰竭。30岁后,肌肉衰竭速度大于生长速度。过了40岁,人们的肌肉开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减少,各器官的老化时间表,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自然老化过程。80岁时身高会降低5厘米。心脏:40岁开始衰老。随着身体日益变老,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也开始降低。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概率较大。牙齿:40岁开始衰老。40岁以上成年人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可冲走细菌,唾液减少,牙齿和牙龈更易腐烂。牙周的牙龈组织流失后,牙龈会萎缩。声带:65岁开始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声音会变得轻声细气,且越来越沙哑。这是因为喉咙里的软组织弱化,影响声音的响亮程度。女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沙哑,音质越来越低,而男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质越来越高。眼睛:40岁开始衰老。近距离观察事物会非常费劲。,各器官的老化时间表,肾:50岁开始衰老。肾滤过率从50岁开始减少,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滤过率是30岁时的一半听力:55岁左右开始衰老。60多岁以上的人半数会因为老化导致听力受损。这叫老年性耳聋。老人的耳道壁变薄、耳膜增厚、听高频度声音变得吃力,所以在人多嘈杂的地方,交流十分困难。肠:55岁开始衰老。健康的肠道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细菌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肠内“友好”细菌的数量在55岁后开始大幅减少,这一幕尤其会在大肠内上演。结果,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疾病风险增大。舌头和鼻子:60岁开始退化。一生中最初舌头上分布有大约1万个味蕾。60岁后这个数可能减半,味觉和嗅觉逐渐衰退。肝脏:70岁开始衰老。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衰老进程的器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大。手术切除部分肝后,3个月之内它就会长成一个完整的肝。如果捐赠人不饮酒不吸毒,没有患过传染病,一个70岁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给20岁的年轻人。,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认识能力低下。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大脑功能发生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减弱,导致感觉能力降低,意识性差,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2.易怒和恐惧。老年人情感不稳定,易伤感,易激怒,不仅对当前事情易怒,而且容易引发对以往情绪压抑的怒火爆发。3.抑郁和焦虑。抑郁是常见的情绪表现,症状是压抑、沮丧、悲观、厌世等,这与老年人脑内生物胺代谢改变有关。,老年人得病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内因即遗传基因 在疾病中所占的作用为20%二是外因,即环境因素外因为80%,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首先做到十六个字: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老年人合理饮食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饮食中的各种营养素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二是在烹调配膳上应当照顾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的适量运动基本要求,“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充分强调了运动对保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所起的积极作用。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就是正确的运动对健康肯定是有利的。运动要适量,选择运动方式也要适合自己。不可看别人选择什么方式就一味模仿,甚至不服老,强行去选择适合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其结果当然有可能事与愿违。运动固然好,历来强调运动量要适度,特别是中老年人,过度的运动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仅起不到保健强身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还有被动的运动,如按跷,即不是锻炼者自己运动,而是借助他人之力,使自己的肌肉关节等发生运动,眼下比较流行的推拿等均属于此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不是锻炼者自己运动,而是借助他人之力,使自己的肌肉关节等发生运动。,走路是最好的运动,三个字:三、五、七 三:最好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一个礼拜最少运动5次以上。七:是运动的适量。运动到你的年龄加心跳等于170。三个“三十秒”、三个“三十分钟”夜间、白天起床,坚持三个先后“三十秒”,以防摔倒发生意外 睁开眼睛清醒三十秒;坐起三十秒;扶着床边站上三十秒,再行走。,老年人一定要戒烟限酒,吸烟的害处对身体各器官的重要影响:引致多类严重的肺部疾病,包括肺癌、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令心脏血管闭塞及收窄,导致冠状动脉心脏病;令血管收缩,减少各器官,包括脑部的血液供应,导致中风;导致骨质流失更快,令骨骼脆弱易折。癌症:吸烟可提高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的患病几率;可以引起肺癌、喉癌、口腔癌、咽癌、食管癌、胰腺癌、肾癌和膀胱癌。二手烟的影响:亦会令被迫吸入二手烟人士增加患上肺癌、心脏病及其他与吸烟有关疾病的机会;增加患上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的机会;引发哮喘病。,过量饮酒的危害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适量饮酒有助减少罹患腿部动脉疾病的几率。这一研究结果与适量饮酒可减轻心脏病发病几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因为这两类病症均“由动脉阻塞引起”。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直辖市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长期大量饮酒的影响:1.肝脏伤害: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肝硬化。2.胃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出血等。3.神经系統伤害:譬如周边神经病变。4.大脑皮质萎縮:有报告显示部份慢性酒癮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縮現象,也有部份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跡象。5.啤酒过敏:一些人饮啤酒后发生喉头水肿、喘鸣以及口唇麻木、刺痛等症状,这是一种由于啤酒引起的过敏反应,近些年来出现了发病率增高的趋势。,老年人的心理平衡,老人应学会三忘:忘老、忘病、忘忧 忘掉昨天,享受今天,展望明天心理平衡保持稳定的心态 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他人 正确对待社会 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心理平衡三个快乐 知足长乐 助人为乐 自得其乐,老年人的睡眠(良好睡眠),人的一生有13或14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人们对它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促进思维能力;养颜护肤,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这些我们都知道。而医学专家更进一步指出,睡得好是身心健康的标志,而睡不好则是苦恼和疾病的征兆;睡眠质量与衣、食、住、行质量同等重要,就像空气、阳光、水分一样,是人体必不可缺的“营养”成分。睡眠的重要性可谓大矣!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没提到睡眠,但谁都知道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现实中我们许多老年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睡眠障碍,使健康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让老年人睡得更香甜,从而保证白天精力充沛,情绪饱满,精神焕发。,睡眠时限因人而异,睡觉睡的时间越长是不是就对人的身体越好呢?答案是肯定的,正如物极必反,虽然睡眠对人来说哦不可缺少,但是也不宜过多。其实,睡觉时间长和睡觉时间短一样都不利于健康。那么究竟睡多长时间更健康呢?人类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婴儿的睡眠时间为2024小时,幼儿需要912小时,学童需要910小时,成人需要79小时,老年人需要68小时,大于80岁的老年人需要910小时。,老年人健康睡眠的十大禁忌,一、忌张口而睡 张口入睡,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容易进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气和灰尘的剌激,引起疾病。二、忌蒙头而睡 老人一般比较怕冷,所以有的老年人喜欢蒙头而睡。这样因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极为不利。三、忌仰面而睡 睡觉的姿势,以向右侧身而卧为最好,这样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劳。仰卧则使全身骨骼、肌肉仍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消除疲劳,而且还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而做噩梦,影响睡眠质量。四、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 浓茶、咖啡属剌激性饮料,含有能使精神亢奋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易造成入睡困难。,老年人健康睡眠的十大禁忌,五、忌睡眠前吃东西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部分活动节奏放慢,进入休息状态。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健康。六、忌睡前说话 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七、忌眼对灯光而睡 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而且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八、忌冲风而睡 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因为人睡熟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果冲风而睡,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侵入身体,引起感冒风寒,或中风等疾病。,老年人健康睡眠的十大禁忌,九、忌睡前过度用脑 人到了老年睡眠质量通常大不如前,不少老年人喜欢发呆,想东西,回忆以前,还有些老年人晚上喜欢写作和学习的爱好,做些费脑子的事,这样对老年人的睡眠是不好的,睡觉前做些愉快轻松的事更助睡眠,,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十、忌睡前情绪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老年人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衡。所以老年人在晚上睡眠的时候首先需要保证保暖不要使自己的身体着凉,但是也不要将自己的头部蒙在被子里,这样容易使老年人缺氧,并且在睡眠前不要过多的饮用浓茶及吃过多的食物这样的话会对老年人的肠胃造成很大的负担,使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变得更差,所以希望各位老年人能谨记以上九点,这样对老年人的健康睡眠很有好处。,老年人常见疾病 与 自我保健,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及继发性骨质增生。根据发病因素分为原发性骨关节病和继发性骨关节病。在我国,以继发性骨关节病较多见,原发性骨关节炎较少见。凡正常的关节无明显原因而逐渐发生退行性变,称为原发性骨关节病;若因某种已知原因导致软骨破坏或关节结构改变,日后因关节面磨擦或压力不平衡等因素而造成退行性变者称为继发性骨关节病。,认清两个误区,一个是过度锻炼。有的患者认为既然骨关节炎是长骨刺了,就应该多爬山,多走路,加强锻炼强度,把骨刺磨掉就好了,或者认为越疼越要动,不然就残废了。然而事与愿违,锻炼之后关节更疼了。另外一个误区是拒绝锻炼。有人听说骨关节炎是磨损性病变,就认为以后关节一定得省着点用,不敢再进行体育锻炼。有的甚至干脆卧床不动,时间长了,反而引起髌骨老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一系列并发症,进一步加剧关节的损伤和不稳定。,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对关节最有好处的运动就是游泳、慢速步行、骑自行车等,避免做一些剧烈的活动如蹲马步、蹲下起立、爬楼梯、登山等,这些活动会增加关节负荷,加剧关节的磨损。章亚东说,老人在爬楼梯、爬山时,关节负重是正常时的4-5倍,有的楼房没有电梯,必须走楼梯时,可以扶着栏杆或墙,注意不要跨步上楼梯,要等双脚全部在一个台阶上后,再迈下一步。,如何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尽量避免身体肥胖。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一旦身体超重,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避免长时间下蹲,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轻缓地舒展膝关节,让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参加剧烈运动。膝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6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骨质疏松,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骼成分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随年龄的增加(或妇女绝经后)等比例的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而致其骨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发生变化。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疼、病理性骨折。椎体变形、体态变形致“龟背”出现,伴有周身骨骼的疼痛等症状,称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被成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这种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骨质疏松症的误区,(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 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5)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所以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需小题大做。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骨质疏松症的误区,(7)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8)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的骨密质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9)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知识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的预防,(1)每天摄入推荐量的钙和维生素D。(2)有规律地进行负重锻炼。(3)戒烟、戒酒。(4)与医生共同讨论骨骼健康问题,如晒太阳、保持正常体重等。(5)适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和服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单独的一步并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只有遵照所有的步骤才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官腔狭窄或阻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者较易患病.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类型有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也可以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或突然死亡.,冠心病的误区,冠心病误区1:冠心病是老年人的疾病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是老年人的疾病,自己不会患上冠心病。其实不然,冠心病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低龄化和年轻化的趋势,每年都在增长。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发病年龄也不一样,所以,年轻人更要注意预防冠心病的发作,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冠心病的误区2:出现心绞痛症状硬撑,不及时治疗很多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时常发生的症状,可他们认为影响不大,不进行有效的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心绞痛发作时,应及早地服药治疗,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病情。如果药物治疗不理想,应及早的去医院救治,以免发生心肌梗死的现象。冠心病的误区3:急性心肌梗死不愿接受手术冠心病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及早的接受治疗可减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出现。通过上述的介绍,希望患者能认清冠心病的误区,只有改变对冠心病的认识误区,才能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一旦出现了冠心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方法去加以控制,冠心病患者除了积极的治疗外,术后还要注意护理,这是非常重要的,对身体的较快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的区别,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身体位于胸骨的后部,男性身上比较常见,而心肌梗塞的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心绞痛类似,但它的发作频率每次都很短,前后差不多为20分钟左右。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以往的几篇心血管疾病的文章中,一直提到秋冬季节是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请各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注意保暖等话题。其实重复说这些话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就想给各位一个能牢记的印象。现回到主题上,为什么说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在疼痛上有区别,随着我院专家的介绍,详情见如下内容:所谓心绞痛,就是冠状动脉供血缺乏,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导致的临床综合症。它的疼痛部位主要在身体位于胸骨的后部,临床上在男性身上比较常见,大部分病人的年龄平均都在45岁左右或以上,主要的诱因都来源于平时的工作和家庭两头的压力,有时在工作上难免会有点不爽的事情,致使心情变差,然后在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是随意解决的,工作忙起来根本就不吃了,饱一顿,饿一顿的状态,再说如今秋冬季节,如在办公室里吹暖气很舒服,但出来后也没一段适应的过程,直接冲向室外赶赴自家,导致一冷一热受寒,如果在阴雨天气更为严重。而心肌梗塞的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心绞痛类似,但它的发作频率每次都很短,前后差不多为20分钟左右,如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就更加剧烈,多数人都受不了,因它会持续数小时之久,而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作症状来说,多数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且伴有发热的状态,此时服用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这些疼痛的症状;而心绞痛没有发热症状,也很少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不适症状。,冠心病的自我保健,1、合理的膳食 饮食应以低脂、低盐、少食多餐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吃或不吃肝、肾、脑、肠等动物内脏,少量多次饮白开水,降低血液粘稠。补水最好注意夜间和晨起后补水,以防夜间和清晨心脏病发作。2、适当进行锻炼,保持劳逸结合 冠心病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必要的,如养花、养鱼、练习书法等活动。进行缓慢有规律的运动。3、保持稳定的心态 遇事冷静,保持情绪稳定;避开过度紧张的工作环境,缓和工作压力;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大喜、大悲、大怒及过度忧伤,保持稳定的心态。4、戒烟限酒 吸烟或被动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冠心病人原则上饮葡萄酒以每次不超过100克为宜。,冠心病的自我保健,5、防寒保暖 寒冷季节,心血管病人应注意防寒保暖。寒冷刺激会使冠脉发生痉挛,血液瘀滞,血流缓慢,引起心梗。6、坚持正确服药 按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增减药量,以防引起不良后果。定期去医院复查,如心电图、心功能检查等。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安静休息,同时口服硝酸酯类制剂,一方面缓解症状,另一方面为送往医院抢救赢得时间。,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老年人糖尿病的十大特征,一、症状不典型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生理特点,各个器官的应答及代偿机制受到不同程度的病理和生理的改变,导致对各种疾病的体验常不敏感,常常缺乏典型症状。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多饮、多食、多尿、乏力等糖尿病症状的仅占40.7%,约半数以上无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现。二、多种病并存老年人由于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比较容易发生神经、血管的多种并发症及感染。常常会累积视网膜、肾、心肌、远端周围组织,一经发生或感染就很难治愈,导致不可逆的疾病的发生或伤害。在对78例患者调查中发现,其中63例患者入院时就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肾、心血管、足、皮肤等并发症。而且,由于糖尿病症状的不明显往往被忽视,被发现时已经有了并发症,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三、2型糖尿病多老年糖尿病多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而且患病人数往往较多,糖尿病总患病率为3.01,而年龄超过65岁者占12.27,而且病情逐渐加重。究其原因在于老年人胰岛素分泌由相对不足发展为绝对不足;胰岛素受体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心血管硬化等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发展。四、发病率高糖尿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儿童及青少年的患病率很低,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增高。一些西方国家老年糖尿病(65岁)的患病率在20%左右,我国老年糖尿病(60岁)的患病率也在明显地增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糖尿病的十大特征,五、易发生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病人神经系统习惯于高血糖状态,血糖略为降低即可导致神经系统症状;老人慢性病较多,服用的药物种类也多,一些药物如心得安、阿司匹林、氯霉素、胍乙啶等可能加强降糖作用;老人肝肾功能较差,不能及时清除降糖药物;老年人感觉迟钝,不能及时反映低血糖等多方面的原因,因而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严重者可导致昏迷乃至死亡。六、化验结果多不典型 一般糖尿病患者尿糖阳性,空腹血糖高。而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的尿糖阴性或空腹血糖正常,只有餐后血糖升高或尿糖阳性,或做糖耐量实验异常,极易误诊。七、恢复能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对外界的抵抗力有所下降。由于生理性的衰老,各器官和细胞组织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导致在恢复过程中时间有所延长,并且常常会留有后遗症。恢复时间的延长往往会增加其他疾病侵袭和感染的机率。同时,由于老年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饮食中三大营养素的比例不合理,加上老年人的口腔问题,消化吸收能力减退,食欲差多,喜食半流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糖尿病的十大特征,八、支持系统差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老年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孤独、自卑、多疑、绝望等心理问题。另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化,患者往往缺乏一个必要而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果出现心理问题时,不能有效的解决,日积月累不仅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自我积极性,甚者会出现轻生的念头。九、依从性差老年人容易受道听途说的影响,如“胰岛素会上瘾”等等,因此不敢吃药,更不愿注射胰岛素,反而轻信广告,一听说能“根治”、“不反弹”、“不必控制饮食”等,就去买降糖鞋、降糖奶粉、降糖含片、降糖口服液等保健品。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对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多数治疗不达标,常使血糖难以受到理想控制。十、易发生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减弱,易导致感染,口渴感减弱而使饮水量大大减少;加上某些药物如心得安、苯妥英钠、甲氰咪胍等可抑制胰岛素分泌,故老年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NKHS)。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可引起神经细胞脱水,导致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如抽搐、失语、昏睡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糖尿病的误区,误区之一: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 有一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病人,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就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被治愈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目前的科学水平,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不可能真正治愈,哪怕临床症状可以暂时消除。所以,糖尿病病人千万不要放松警惕,轻易终止治疗而导致糖尿病症状卷土重来,贻误病情。所以,打持久战是糖尿病病人必须做好的思想准备。误区之二:糖尿病治疗只是降糖。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重要诊断指标的,但在糖尿病的治疗上绝不是仅仅降糖就可以了。糖尿病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血脂异常可引起一系列慢性病变,所以有学者又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同时糖尿病病人还易并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其比率要高于正常人45倍,而且动脉硬化的进展很快。可使血压上升,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或脑中风等。所以,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治疗决不能单纯降血糖。,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预防,1.饮食控制 少食多餐2.运动适当 做自己适合运动3.心理防护 良好心态4.监测血糖 定期自我检测或去医院检查5.生活起居规律,高血压,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它的定义是:在海平面采用标准测量方法(即医生配合血压计所用的测量方法),至少两次不同日血压中,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三个阶段,高血压在临床上根据症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是初期高血压,并无太大的症状,血压升高是诊断高血压的一个指标和依据,当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而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第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同时会有心脏以及肾脏的病变和症状出现,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伴有脑溢血或高血压脑病、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血,,高血压的误区,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重视生活方式改善的同时,需要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然而,目前不少人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误区一明知有病,不愿吃药。有些病人虽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自觉没有什么特别难受的症状,或对吃药感到厌烦,或担心吃药上瘾,或担心药物会有副作用而拒绝服用降压药。这些人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久而久之,势必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保护靶器官,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病。对于血压在150/90mmHg左右轻度的血压偏高患者可以先不吃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控,如果观察36个月血压控制不好,就必须用药物控制。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应该是安全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误区,误区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其实,这些作法都是很不科学的。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有研究证实,血压经常波动对人体危害很大,甚至比轻、中度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没有任何办法和任何一种药物能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需要终生用药物控制。目标血压达到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切忌自觉症状良好后便突然停药。误区三跟着别人的经验用药。门诊上经常看到一家多人都有高血压,吃一样的药,结果有的血压控制较好,而有的控制不好。因此,高血压病人不能用同一个固定的模式服药.,高血压的误区,误区四盲目追新、追贵。门诊常见有的病人点名要药,让医生开广告上推荐的新药,或者要“最好、最贵”的药。误区五来回换药。有不少病人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误区六恨病吃药,超量服用。由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腔也相应变细,血流减少,一般主张选用小剂量、较缓和的降压药,并在1周内每日观察药后血压变化的情况,最终选择一个最佳有效的维持量。老年人血压最好维持在160/90mmHg左右,老年人降压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高血压的危害,1、高血压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高血压的影响,血液中胆固醇和其他碎片容易沉积在冠状动脉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同时由于高血压造成的血管肌肉变厚也可以使血管狭窄2、高血压病危害心脏 人体长期血压增高,左心室逐渐发生肥厚。心肌肥厚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4倍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力衰竭,与没有高血压的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高血压的危害,3、高血压病危害脑 高血压使脑血管狭窄,造成脑部动脉血管的阻塞,引起瘫痪和语言问题,甚至死亡 由于长期高血压的作用,增加了脑血管壁的脆性,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压的数值呈正相关,如果血压降低6mmHg,中风的发生则减少34%4、高血压病危害肾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滤除人体内有毒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渗透压力 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功能逐步减退,表现为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等上升;以及蛋白尿、血尿和水肿 随着血压的增高及肾动脉硬化的逐渐加重,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舒张压每降低5mmHg,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25%,高血压的危害,5、高血压病危害眼睛导致眼底出血 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高血压的预防,1、饮食控制 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少食含脂肪高的猪肉,多食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和鱼类 少吃肥肉,不仅可以减肥和保持正常血压,而且可以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心肌梗死和中风 减少盐的摄入,建议每人每日不超过6g 应增加含钾、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2、降低体重和戒烟戒酒 降低体重有助于患者降低血压,体重指数应在20-25之间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饮酒能增高血压水平,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酒,高血压的预防,4、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 散步,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运动强度指标:运动时最大心率+年龄=170或1805、心情愉快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平衡心理 要多发现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追求精神愉快,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老年痴呆的三个期,第一阶段(13年)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第二阶段(210年)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第三阶段(812年)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首先要保证患者的食物要有营养、易消化;其次尽量保持老人平时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此外,对轻、中度痴呆患者可鼓励其自行缓慢进食,防止噎食;对重度痴呆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体位缓慢喂食;若患者拒食,家属不应勉强喂食,可以转移其注意力后再劝其进食。,如何防止老年痴呆患者丢失,痴呆老人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常常找不到自己的房间或衣服,可以将家中必要物品贴上醒目的文字和图片以方便老人辨认;将姓名、电话、家庭住址、联系人等信息制成胸卡或手镯让老人随身携带;当老人坚持外出时,应有家人陪同。此外,切莫忌讳邻居知道老人的病情,最好能周知邻居若看到老人独自外出请及时通知家人。,老年痴呆的预防,1、精神调养。忧郁是老年痴呆症的天敌,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平时多笑笑2、饮食要均衡,有节制。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动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质、食物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