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总体设计.doc
第六章 招标项目及要求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郫县公安局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一期建设工程。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由卡口前端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以下简称“卡口前端系统”)和中心机动车缉查布控智能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卡口前端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部分由前端车辆检测(捕获)、图像采集、存储控制、数据发送及车牌识别(可后置)等模块组成,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访问等技术,对监控路面过往的每一辆机动车的前部采集图像并进行连续全天候实时记录,并由计算机根据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车牌自动识别;机动车缉查布控智能平台是在省、市、县公安网内三级联网部署,通过对各种路面监控系统采集的实时机动车监测信息的自动汇集、自动处理,并提供进一步的分析研判手段,实现针对嫌疑车辆的“一点布控、全网响应”,从而有效协助公安机关打击涉车犯罪、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的智能信息平台。二、建设目标郫县公安局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总体建设目标是按照成都市局相关文件,一期建设首先构建郫县最外道监控防线,即郫县外围的环形“扎口袋”防线,完成本县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第一道防线的建设。此次郫县公安局规划在郫县主要出入口、重点部位选择4个点位部署前端治安卡口子系统,对每个点位的进出两个方向进行车辆抓拍。4个卡口点位按照以“地感线圈”为主,“视频检测”为辅的车辆检测方式建设。前端每个卡口点每方向还配置1台高清摄像机用于前端卡口点位全景摄像。同时,在郫县公安局指挥中心部署成都市机动车缉查布控县(区)级后端平台,实时接入和处理前端治安卡口子系统的数据图片信息,共同构成郫县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平台一方面实现郫县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的相关业务应用,另一方面还实现与部署在市局的市级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平台的联网联动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的联网应用。三、设计原则1、标准性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即前端治安卡口子系统)是本系统方案的重点,我们在设计中严格按照公安部发布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四川省公安厅颁布的四川省公安治安卡口缉查布控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及成都市公安局颁布的成都市公安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一期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2、可扩展性由于技术和需求在不断的发展,对系统功能和建设规模、建设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的增多。因此,我们在系统设计上,无论是针对前端治安卡口子系统还是后端平台子系统,接口都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无论是前后端硬件设备升级,增加的新设备和原有的设备都具有一致性接口,可以有效实现硬件设备升级系列化、模块化。3、兼容性系统设计应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所有数据格式和接口都应按标准设计,系统的软硬件均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的数据传输均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都不应影响到其它模块的正常应用。4、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鉴于本系统的不间断应用性质,其运行可靠性应得到充分保证。系统应具有防盗、耐高温、抗寒、散热排风等基本功能,使用的各类电气接线端子、过载、漏电及断路保护装置、避雷装置、熔断器等装置,均应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标准要求。系统应具有因意外事件停机后自动重启功能。系统前端抓拍、控制、存储单元应采用非工控机架构的嵌入式设备,非硬盘存储介质。5、易维护性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其易维护性,以确保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运行。系统应具备设备日志记录、远程维护与管理、故障及时告警等功能,以方便日常维护。6、安全性网络环境下系统软硬件平台、信息传输加工和数据存储共享等应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加强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保障系统网络的安全可靠性,避免遭到恶意攻击和数据被非法提取、使用的现象出现。四、建设依据1. 四川省公安厅关于开展全省机动车缉查布控智能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厅科发2012001号2. 四川省公安治安卡口缉查布控系统建设指导意见3. 成都市公安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一期建设指导意见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7.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GA408-20068.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9.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10.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11.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12. 交通技术监控信息数据规范GA648-200613.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669.1-200814.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 第9部分:卡口车辆信息识别、比对、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669.9-2008此外,还遵循国家、四川省及成都市现行的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要求。五、 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总体设计5.1系统总体架构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整体拓扑架构由机动车缉查布控平台部署模式而定。省厅规划的全省公安机动车缉查布控平台架构分为“省厅、市州、县(区)缉查布控平台三级部署、三级应用”模式和“省厅、市州缉查布控平台二级部署、三级应用”模式,具体到市州,则是“市州、县(区)平台两级部署、两级应用”和“只部署市州一级平台,实现市州、县(区)两级应用”模式,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市州应用。由于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和路面机动车行驶数量都特别巨大,一方面必须在全市范围内采用“市州、县区平台两级部署、两级应用”模式,但另一方面由于各县(区)局包括郫县公安局均没有部署公安网边界安全接入系统,而省厅原有规划中的各级机动车缉查布控平台必须部署在公安网内,这造成了成都市的市、县(区)二级缉查布控平台部署模式与省厅规划模式有较大区别。经过与市局主管部门的充分调研论证,成都市公安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整体拓扑架构遵循如下模式架构,郫县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也遵循市局这一统一架构。成都市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如图,该模式架构需要在成都市公安局和包括郫县公安局在内的各县(区)局分别部署机动车缉查布控市级平台和区(县)级平台(包括硬件环境)。郫县公安局所建前端治安卡口子系统接入到郫县公安局机动车缉查布控平台;市局平台实时接入包括郫县公安局平台在内的各县(区)局平台实时上传的相关车辆信息,不直接接入前端治安卡口子系统产生信息。5.2系统功能要求5.2.1卡口前端系统功能要求5.2.1.1系统拓扑架构根据郫县实际情况,结合公安的整个网络体系,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前端数据采集抓拍识别部分分布在各个前端卡口监控点,在县局机房部署后端平台,通过TCP/IP通信方式,把整个前端采集抓拍与后端平台部分综合在一起,系统拓扑结构如图示:前端数据采集抓拍部分主要由车辆检测、图像采集、控制存储、数据发送等单元组成。车辆检测单元包括由地感线圈和线圈车辆检测器组成的线圈车辆检测模块和内置于高清数字摄像机内的视频软件检测模块共同构成,系统车辆检测采用地感线圈检测为主,视频检测为辅的检测方式。图像采集单元由每车道单独配置的200万像素工业级CCD高清数字摄像机和相应的频闪补光设备共同构成,实现对经过车辆的高清抓拍。存储控制单元由前端卡口控制器构成,实现前端抓拍数据存储、断点续传及前端摄像机、车检器等设备状态监控功能。数据发送单元由以太网交换机和光线收发器共同构成,用于回传高清数字摄像抓拍的图片、数据信息及反向传输控制信息。为保证高清摄像机在室外全天候正常工作,所有高清摄像机均安装于室外防护罩内。为了使高清摄像机具有良好的人像识别效果,一方面高清摄像机应具备根据外界环境光变化自适应参数调整功能,另一方面在任何时段均需要采取可见光频闪补光措施,确保抓拍图片前排驾乘人员面貌清晰可辨。前端系统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前端每条主车道配置1台200万像素高清抓拍摄像机(路肩辅道可与相邻主车道共用1台高清抓拍摄像机);前端每车道配置1台双通道车检器,用于每车道2个地感线圈的信号接入。当车辆经过时,直接对摄像机输出触发信号和计算出的车辆速度信息。当数字高清摄像机接收到车检器触发信号,在抓拍的同时输出频闪补光灯触发信号,触发频闪灯闪光,以获得清晰图片。高清抓拍摄像机内置视频检测软件模块,但前端主控器检测到车检器故障或者线圈短路/断路,则触发高清抓拍摄像机启动视频检测软件模块,实现视频检测功能。当车检器/线圈故障恢复后,前端主控器同样会触发高清抓拍摄像机关闭视频检测软件模块,接受车检器触发信号触发抓拍。前端主控器作为前端控制存储设备,应采用非X86架构嵌入式硬件设计,非硬盘介质存储模块,以确保设备的稳定可靠性。前端主控器实现图片暂存,图片合成,断点续传,数据叠加,状态监控等功能。前端数据发送单元由以太网交换机和视频光端机(配置以太网口)组成,用于回传数字高清摄像抓拍的图片数据及反向传输控制信息。号牌识别部分用于抓拍图片的号牌识别,目前主要有前端识别与后端识别两种方式,本次方案建议采用前端识别方式。在各前端卡口点位的每个车行方向我们配置一台红外高清网络高速智能球机,用于采集道路实时路况信息,其中一个方向的球机还和卡口设备机箱实现报警联动,当打开机箱门时会自动触发球机转移到事先调整好的镜头指向机箱的预置位,可以有效监控前端设备的开启状况,避免设备被盗。高清球机采集的视频流通过网络实时回传,进入公安现有天网监控系统,进行统一存储及应用。5.2.1.2系统功能要求车辆捕获功能系统应能准确记录通行车辆的全景图像,并在该全景图像中标明车辆信息;记录的全景图像必须能够清晰辨认车辆类型、所处位置,图片具有完整的车辆信息,包括完整的号牌,可清晰辨别号牌颜色;系统采用以地感线圈检测模式为主、视频检测模式为辅的检测方式。当地感线圈检测模式无法正常运行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为视频检测模式;当地感线圈检测模式恢复正常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回线圈检测模式。采用线圈检测模式时,被检车辆速度在5Km/h180Km/h范围内,车辆捕获率应99%。当监控区域为同向相临的2个(含2个)以上车道时,车辆图像捕获能满足通行车辆骑、压分道线行驶的情况。采用视频检测模式时,被检车辆速度在5Km/h120Km/h范围内,车辆捕获率需大于90%。速度测定及单点超速检测功能系统须具有测定通过车辆行驶速度的功能。当机动车速度小于100Km/h时,实测误差不超过-6Km/h0Km/h;当机动车速度大于或等于100Km/h时,实测误差不超过机动车速度的-6%0%。卡口前端设备测速精度是否满足要求以权威计量部门检测及颁发测速精度计量标定合格证书为准。卡口前端系统可任意设定限速值,当通行车辆通过监控点时,通行速度超过预设的限速值,系统应自动判断单点超速,保存记录以便进行处罚,并上报给后台服务器。当系统检测到车辆单点超速时,应抓拍车辆经过卡点不同位置的两张图片,并进行合成。车型检测功能系统可检测通行车辆的长度,并根据车辆长度进行车型分类。应能够至少区分5种类型的车辆,分类如下表:微型车/摩托车2.5米 3.5米小型车3.5米 6.0米中型车6.0米 8.0米大型车8.0米 15.0米长车15.0米以上车辆信息记录功能系统对每一辆经过卡点的车辆抓拍1-2张(交通违法取证需抓拍2张图片)经过卡点不同位置的高清图片,如果抓拍2张图片,需进行图片合成;抓拍图片分辨率为1600*1200像素,采用JPEG格式压缩,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抓拍图片应叠加车辆通行数据:时间、地点、车速、限速、方向、号牌号码、号牌颜色、车型等车辆通行信息等;前端图像采集单元必须具备强光/杂光过滤功能以及根据外界环境光强自适应调整摄像机参数功能,以确保摄像机抓拍图片的清晰可辨;高清抓拍图片应满足如下评判标准:图片分级车辆前排司乘人员面部信息抓拍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5人眼可在抓拍照片上直接识别或通过放大可识别以下特征:l 人数准确l 五官特征明显l 人员性别特征明显l 服饰可辨(颜色、花纹)4通过现有公开软件(如:photoshop)进行简单处理,可达5级标准3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可复原出车辆前排司乘人员的正像2只能确定车辆前排司乘人员的人数1除2、3、4、5级图像全部图片的5级图片比例应90%;当5级图片比例85%而90%时,则4级图片比例必须10%;当5级图片比例85%时,则该项指标判定不达标。号牌自动识别功能号牌识别功能可由部署在卡口前端的高清抓拍摄像机内置功能模块实现,或者由部署于市局或县(区)公安局机房的识别主机实现。牌照号码自动识别功能:可以实现对卡口前端监控点抓拍的车辆通行图片自动提出车辆的牌照号码。牌照号码识别功能遵循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GA/T833-2009。自动识别车牌及车辆类型,具备对民用、警用、军用、武警、2002个性化等汽车号牌计算机自动识别能力。所能识别的字符包括:1. “09”十个阿拉伯数字;2. “AZ”二十六个英文字母;3. 省市区汉字简称(京、津、沪、渝、宁、藏、桂、新、蒙、港、澳、黑、云、吉、皖、鲁、晋、粤、桂、苏、赣、冀、豫、浙、琼、鄂、湘、甘、闽、川、贵、辽、陕、青、台);4. 军牌汉字(军、海、空、集、北、沈、南、兰、广、成、济)5. 号牌分类用汉字(警、学、领、试、挂、港、澳、超、使);6. 武警车牌字(“WJ、0034、消、边、水、警、电、林、通、金、练”);7. GA 36规定中除摩托车号牌、临时号牌外的号牌、农用车牌照、双层牌照、特殊牌照。牌照颜色识别功能:牌照颜色自动识别功能,可以实现对前端监测点抓拍的车辆通行图片自动提取车辆牌照颜色。牌照颜色自动识别功能遵循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GA/T833-2009,至少能识别蓝、黄、白、黑四种底色的机动车号牌。车辆号牌识别要求车辆前号牌识别准确率(全天)应90%(除摩托车号牌、低速车号牌、临时号牌、拖拉机号牌外)。前端设备本地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卡口前端主控器应具备存储模块,实现对高清摄像机抓拍图片及车辆通行记录信息的前端本地暂存。当侦测到卡口前后端网络连接异常的情况下,系统将车辆抓拍图片和通行记录信息保存在前端主控器的存储模块中,并在前后端网络连接正常后自动回传暂存数据。前端主控器存储模块最低容量应不低于10万张图片存储量,当存储容量饱和时,将自动覆盖前期的通行记录。为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前端主控器的存储模块不能采用硬盘存储介质。系统管理功能前端主控器应提供Web服务,支持远程访问,实现对前端高清摄像机、车检器、主控器本身的设备状态查询,以及参数配置等功能。前端设备在断电的情况下,在前端系统重新上电的时候,系统能自动重启,无需维护人员到前端监测路口进行维护、或手动启动系统,前端主控器中能产生日志记录相关信息。与缉查布控平台无缝对接功能卡口前端系统与缉查布控平台间数据交换通行必须满足四川省机动车缉查布控智能管理平台系统数据接入接口规范要求。卡口前端系统车辆通行信息实时上传:在卡口前后端网络正常情况下,卡口前端系统需实时向缉查布控平台回传车辆通行数据信息和抓拍图片信息,要求机动车经过前端卡口的过车抓拍时间到相关数据、图片信息进入缉查布控平台的入库时间之间的时延5s。卡口前端设备运行状态实时上传:在中心缉查布控平台上能够实时查看卡口前端系统包括主控器、高清抓拍摄像机、车检器、后置识别主机的实时状态信息。卡口前端设备与平台时钟同步:卡口前端设备与缉查布控平台服务器之间采用网络通信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时间同步。卡口前端设备与服务器的系统时间相差小于1s/24h。为保证卡口前端系统与缉查布控平台之间的无缝对接,投标人所采用的卡口前端系统必须为通过四川省公安厅高清治安卡口前端系统测试的推荐入围品牌,且必须获得缉查布控平台软件开发厂家出具的接入承诺函。5.2.1.3卡口前端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序号指标参数一、电气要求1电源220VAC±20%,50Hz±10% 2开关应安装具备过载、漏电、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总开关,开关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值应满足AC250V、20A的最低容量要求。3防雷系统设备应采取防雷措施,包括电源防雷、信号防雷和数据防雷。4布线内部导线应有适当保护,以保证这些导线不会接触到可能会引起导线绝缘损伤的部件;当导线需穿越金属孔时,金属穿线孔应进行倒角,不得有锋利的边缘,导线应装有衬套。所有终端和设施接线要布置整齐,使用线夹、电缆套、电缆卷或管道固定好,线束内的线路要编扎好,走线安排要做到任何接线总成的拆除不会影响到与该总成无关的线缆。二、外观要求1外观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金属机壳表面应有防锈、防腐蚀涂层,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三、功能要求1车辆检测方式线圈感应检测为主,视频为辅2车辆图像捕获率线圈检测模式99%;其他检测模式90%3车辆信息记录车辆前部图像抓拍5记录图像数量至少1张,用于交通违法处罚时至少2张6记录图像信息内容车型、车牌号码、车牌颜色、地点、车道、时间、行驶方向、速度、驾驶人面部特征等7车型分类可区分微型车/摩托车、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长车五种车型8可检测车速范围线圈检测测速范围至少满足:5180km/h9测速精度当机动车速度小于100Km/h时,实测误差不超过-6Km/h0Km/h;当机动车速度大于或等于100Km/h时,实测误差不超过机动车速度的-6%0%10可识别的号牌种类参见GA/T497-2009和GA/T833-200911号牌识别准确率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全天车辆前号牌识别准确率90%; 12数据存储10万张图片存储量,具备断点续传功能13系统管理功能断电重启,状态查询、日志记录14与缉查布控平台对接功能车辆通行信息实时上传,设备运行状态实时上传,与平台时钟同步三、图像要求1图像分辨率1600×12002图像编码图像编码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采用JPEG编码,以JFIF文件格式存贮,压缩因子低于70。3前排司乘人员图像清晰度5级图片比例90%;或当5级图片比例85%而<90%时,则4级图片比例10%四、安全可靠性要求1平均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5,000小时以上(MTBF)2工作温度-20+603工作相对湿度20% 90%(非凝结)4抗电1500VDC,1分钟5绝缘>10M(常温下) 6工作方式24小时全天候工作,防雨、防尘、防雷和抗电磁干扰。7防暴防窃取采用特制机箱(防护等级IP65以上),能有效防止暴力破坏,安装防病毒和防火墙软件,可有效避免数据被窃。5.2.2系统带宽设计(不包括在此次招标内容)郫县前端治安卡口子系统单个前端治安卡口监控点到郫县公安局之间的连接通过租用运营商裸光纤方式进行传输,接入到郫县公安局内,前端治安卡口监控点按照每个车道5M上行带宽计算。郫县公安局视频专网和市局视频专网之间必须实现联网,且联网带宽足够,采用租用运营商网络带宽实现。投标人需在方案中就市、县(区)视频专网所需带宽进行设计说明。5.2.3后端缉查布控平台设计5.2.3.1成都市公安二级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后端平台子系统总体架构成都市公安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后端平台子系统建设和部署按照市、县(区)二级部署模式。整体平台架构如下图示:5.2.3.2成都市二级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后端平台组件模块架构平台组件模块架构图如下:各服务器功能模块说明如下:5.2.4主要设备技术要求5.2.4.1卡口前端系统设备技术要求高清抓拍摄像单元技术要求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一、高清摄像机技术指标1图像传感器1/1.8英寸CCD2有效像素200万3分辨率1600*12004最低照度0.5LUX5自动增益支持6自动白平衡支持7输出接口工业级环境要求,10/100M自适应接口8输出格式支持MJPEG、H.264编码输出格式,支持双码流输出9智能特性内置高性能DSP处理器,集成车牌识别软件模块和视频检测软件模块,车牌识别准确率93%10帧率15fps11信噪比45dB12工作温度-20+60二、镜头1镜头2/3口径/手动光圈/定焦/百万像素级三、光控组件1光控组件用于过滤外界强光/杂光,可根据外界环境光强自动开启/关闭四、防护罩1防护罩防护罩内具有排风、加温、除霜功能,防水性能高,可满足室外全天候工作要求,防护等级IP66以上2环境温度、湿度-30+70;湿度90%卡口前端主控器技术要求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1硬件架构基于ARM+FPGA+DSP,无风扇嵌入式架构,非X86工控机架构2支持高清摄像机接入数量4路3数据通道2路RS232,2路RS485,1路以太口,2路USB接口4信号输入2路TTL,2路开关量,12路车检信号输入5数据存储SD卡插槽,容量32G,可缓存数据、图片,支持断点续传6安全特性硬件看门狗功能、掉电重启功能、瞬时电压跌落(20ms)重启功能7工作环境工作温度:-20°C+60°C;相对湿度:90%,无冷凝8输入电源220VAC/50Hz9功耗10W线圈车检器技术要求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1车速检测范围最高180Km/h;最低5 Km/h2通道数双通道3车辆捕获率99%4检测车型可区分微型车/摩托车、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长车5车检线圈灵敏度7级固定灵敏度+1级任意可调灵敏度,响应速度5ms6其它双频可调功能,线圈断路和短路监测功能7工作环境工作温度:-40°C+85°C;相对湿度:95,无冷凝。频闪补光灯技术要求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1输出能量200J,300J2有效峰值光强100,000cd3光感亮度1002000Lux(可调)4回电时间100ms5闪光持续时间1/2,000s6光源寿命300万次7工作温度-40+608密封等级IP659触发方式低压触发(光感应触发、同步线触发)10防眩措施含柔光组件光纤收发器技术指标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一、光学参数1光发送功率-83dBm2接收灵敏度>-24dBm3最大光链损30dB4增益控制O AGC 5连接器类型FC6光纤类型9/125m单模7最大传输距离40公里二、以太网数据参数1物理接口磁屏蔽RJ45端子2通道数1路3工作模式10M/100M,自适应三、环境和电源1输入电压5 VDC2工作温度-20+753工作湿度093%无冷凝4MTBF>100000小时5电源冗余支持,双电源前置网络交换机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1应用层级2层2内存1M3交换方式存储-转发4背板带宽16G5包转发率12M6传输速率10/100(Mbps)7端口类型10/100Base-T/Tx8是否支持全双工支持9网络标准支持标准网络协议:IEEE 802.3x、802.3、802.3u、802.3ab;10固定端口数8个网络端口11工作电压100V240V,47/63Hz12功率1013工作温度0-4014工作湿度20%85%防雷设备技术要求1) 限流避雷针:每根杆件安装一根以上,限制急剧上升的雷击电流,降低雷电流的幅值和陡度,减少雷电感应的二次效应;雷电通流能力强,最大放电电流300KA;针径10mm,长度1.5米;防水、防腐;抗风能力强,可抗45m/s的风力;安装方便,免维护。2) 单相电源防雷器:类别指标额定工作电压220280V/50Hz最大持续工作电压385V标称放电电流In(8/20us)40kA最大放电电流Imax(8/20us)100KA响应时间< 25ns保护形式二模方式L-N, N-PE工作环境工作温度:-40+85;工作湿度:3095%3) 数据信号防雷保护器:类别指标接口类型RJ-45额定工作电压3.7V最大持续工作电压6V标称放电电流In(8/20)L-L1KA;L-PE3KA最大放电电流Imax(8/20)L-L2KA;L-PE7.5KA电压保护水平L-L18V;L-PE400V响应速度 L-L1ns;L-PE50ns插入损耗0.5dB速率10/100/1000M bit/s工作环境工作温度:-40+85;工作湿度:3095%4) 电源总开关型号过电压保护标称电压220V每相额定通流容量20A每相最大通流容量40A动作电压620V响应时间纳秒级工作环境工作温度:-40+85;工作湿度:3095%设备机箱机箱应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全封闭式结构,表面采用去油、磷化、电泳底漆、静电喷粉、户外漆的处理技术,防护等级IP65以上。机箱采用自然风冷却,顶部安装带温控功能的交流抽风扇,两侧开有透气孔并附有纤维棉防尘罩,确保空气对流及防尘。机箱具备双层门锁,防盗防撬,内置报警器,具有防盗报警功能。机箱内置专用接地铜排,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小于100 mm2。5.2.4.2路面基础设施部分要求杆件采用立杆方式作为支撑杆件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杆直径和壁厚。安装设备后,地面净空须达6米以上。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确定横臂长度;立柱和横臂均采用八角锥形钢管;整体热镀锌,锌层厚度86微米以上;采用圆钢或工字钢焊接,除锈按SA2.5级,环氧富锌底漆两度,氟碳面漆两度(银灰色);距地面300m处留有穿线孔;孔的上方焊接防水檐;出线孔配有橡胶护套。杆件底部焊接固定法兰盘。整体抗风等级达到可抗45M/S风力。采用龙门架作为支撑杆件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杆直径和壁厚。安装设备后,龙门架横臂距地面净高须达6米以上,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确定龙门架跨度;采用圆钢或工字钢焊接,除锈按SA2.5级,环氧富锌底漆两度,氟碳面漆两度(银灰色);龙门架距地面300m处留有穿线孔。孔的上方焊接防水檐。使用不小于3mm厚的钢板作盖板,用螺钉固定在杆体上。安装设备处留有出线孔。出线孔配有橡胶护套。杆件底部焊接固定法兰盘。整体抗风等级达到可抗45M/S风力。基础立杆基础:地锚混凝土式基础,参考尺寸约长1000mm1500mm×宽1000mm1500mm×深12001800mm。龙门架基础:地锚混凝土式基础,参考尺寸约长12001800mm×宽12001800mm×深15002000mm。基础预埋不小于8根M30螺纹长度70mm的螺栓。基础内预埋线管内径大于50mm,弯曲角度大于120°。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20C25。基础的浇注、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GB50204的要求。机箱基础:机箱可采用抱杆安装方式。如需设置机箱基础,则机箱基础:参考尺寸约600mm ×500mm ×600mm(长×宽×深),基础露出路面高度不小于100mm。基础内预埋线管内径大于50mm,弯曲角度大于120°。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20C25。基础的浇注、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GB50204的要求。管道地下管道的埋置深度(为其顶部距路面的高度,下同)大于500mm,埋设12根100的PE管(或热镀锌钢管)并穿好铁丝。如采用钢管,则在窨井端烧制喇叭口并去除毛刺,以便于线缆敷设。铺设好管道后浇灌沥清混凝土或浇注混凝土并按原道路标准恢复路面。窨井小窨井:用于设备杆件处及管道连接处手井用,井口面积不小于0.25m2,深度不小于400mm。底部留有渗水孔。大窨井:用于设备机箱处及过街管道连接处用,井口面积不小于0.5m2,深度不小于600mm,底部留有渗水孔。窨井中管道到井底的距离不低于100mm。窨井设置有公安专用标记的窨井盖,窨井盖材质适宜采用复合材料。检测线圈线槽的切割按照系统技术条件选定线圈埋设部位,槽的宽度与深度根据容线量确定,在钢筋混凝土车道上埋设线圈时既要保证一定的深度,又要与钢筋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小于50mm),开槽时两者兼顾。检测线圈线槽一般切割宽8mm,深5080mm、槽的拐角处(即矩形槽的四角)切角。检测腊克线环绕三圈以上,检测线敷设完毕后采用沥青或环氧树脂灌封恢复路面。环形线圈导线抽头处作序号标记。环形线圈和馈线连接点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并作好有效的防水处理。馈线的屏蔽套在设备机箱内可靠接入大地。电缆强电部分:电缆线使用芯线标称面积不小于1.2mm²的软铜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缆线。每根电缆线可留有14股备用芯线。弱电部分:电缆线使用芯线标称面积不小于0.75mm²的软铜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缆线。每根电缆线可留有14股备用芯线。电源引线:电源引线采用RVVP,线径3×4.0。电源引线管道埋置深度大于400mm,埋设1根100PVC,铺设好管道后按原道路标准恢复路面。接地接地使用接地体或铜包钢接地棒。距设备杆的距离不小于3m,最大不得超过6m。杆件安装保护地线,保护地线可使用规格为40mm×4mm以上的镀锌扁钢制作,焊接到每个钢制杆件的法兰盘上。焊接处作防腐处理。保护地线与接地体/接地棒有效连接,接地电阻小于4。设备机箱的专用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接地棒有效连接,接地电阻小于4,引入设备机箱的接地线使用软质铜绞线,其截面不得小于10mm2。接地体/接地棒的施工符合GB50169的规定。5.2.4.3缉查布控平台设备技术要求数据库服务器技术要求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一、性能指标1处理器类型Intel XEONE7-4820 8核CPU2处理器频率2.0GHz3处理器个数配置2个,最大可扩展到4个4随机内存容量配置64GB,最大支持扩展超过512GB5扩展插槽76随机硬盘容量2*300G 7硬盘类型SAS硬盘8网络接口4个千兆以太网9电源类型冗余自适应电源10电源数量1+1二、其它指标1工作电压220V2工作环境要求温度:+ 10+50;湿度:10%90%3机架支持19英寸标准机架,4U高度4支持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标准版和企业版,32 位和 64 位)、Red Hat Linux®、SUSE Linux、Microsoft Windows 2000(服务器版和高级服务器版)、VMWare ESX Server并配备正版操作系统5原厂服务集成管理工具/智能导航软件/三年原厂7×24小时免费服务4小时响应。应用服务器技术要求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一、性能指标1处理器类型Intel XEONE E5645 6核CPU2处理器频率2.4GHz3处理器个数配置2个,最大可扩展到2个4随机内存容量配置32GB,最大支持扩展超过192GB5扩展插槽66随机硬盘容量2*300G 7硬盘类型SAS硬盘8网络接口2个千兆以太网9电源类型冗余自适应电源10电源数量1+1二、其它指标1工作电压220V2工作环境要求温度:+ 10+50;湿度:10%90%3机架支持19英寸标准机架,2U高度4支持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标准版和企业版,32 位和 64 位)、Red Hat Linux®、SUSE Linux、Microsoft Windows 2000(服务器版和高级服务器版)、VMWare ESX Server并配备正版操作系统5原厂服务集成管理工具/智能导航软件/三年原厂7×24小时免费服务4小时响应。Web服务器技术要求序号指标项技术指标一、性能指标1处理器类型Intel XEONE E5606 4核CPU2处理器频率2.13GHz3处理器个数配置2个,最大可扩展到2个4随机内存容量配置16GB,最大支持扩展超过192GB5扩展插槽66随机硬盘容量2*300G 7硬盘类型SAS硬盘8网络接口2个千兆以太网9电源类型冗余自适应电源10电源数量1+1二、其它指标1工作电压220V2工作环境要求温度:+ 10+50;湿度:10%90%3机架支持19英寸标准机架,2U高度4支持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标准版和企业版,32 位和 64 位)、Red Hat Linux®、SUSE Linux、Microsoft Windows 2000(服务器版和高级服务器版)、VMWare ESX Server并配备正版操作系统5原厂服务集成管理工具/智能导航软件/三年原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