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半挂车设计分 院: 汽车学院专 业: 车辆工程班 级: 22010803学 号:2201080319姓 名: 杨 澎指导教师:蔡 洪 明填表日期: 2012.04汽车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半挂车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半挂车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从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上看,目前国内半挂车生产企业非法与合法的算在一起约为400多家。从多年前的小比例、小规模发展到现在占据专用车销量的最大比重。虽然半挂车产品目前已经在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其他车型相比,它毕竟属于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几十个,甚至十几个人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完成半挂车产品的组装,而且目前半挂车的三大总成(车轴、支架、牵引座)已经形成了专业化批量生产,其中不论是外资生产的、还是合资与国内独资生产的,都应有尽有。而此时留给半挂车企业的,就只有自己生产车架、外购关键总成、然后进行组装的份儿了。正是这一特性使得它的行业进入坎级非常之低,使得大多数企业都把投资的目光转移到这一行业领域上来,而也正是这些企业的进入风潮导致了如下局面:非正规厂家的产品粗制滥造;用户难以在质量、性能和服务上得到应有的保障;路边野店的拼装车以正规企业无法相比拟的价格优势几乎占据着半挂车市场的半壁江山;用户单纯看重价格,购买行为不够成熟。 半挂车,与其说它是一种车型不如说它是一个具有着很好兼容性与方便快捷性的公路运输方式。说到兼容性,就是这一分类当中可以包括:厢式半挂车、罐式半挂车、平板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成品车辆运输半挂车等品种。而且还可以在厢式半挂车的这一大类里又分出保温半挂车、冷藏半挂车、保鲜半挂车等,可以说在每一个大类的下面都能分出大量的细分车型。而且国家管理机构对半挂车也给出了如下规定:“专用半挂车的术语和定义是将专用汽车同类结构产品术语中的车字改为半挂车,定义中的汽车改为半挂车即可”。所以说,半挂车对于其他车型的替代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也就是专用车中半挂车比例最大的主要原因。而说到它的方便与快捷,则“甩挂运输”就是半挂车这一特性的最好诠释。这种国际通用的半挂车“甩挂运输”方式已经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天津、上海、深圳等大型港口码头一车多挂的运输方式早就在大范围地应用着。在国内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将来,一车多挂这种高效的运输方式绝对不仅只是港口码头的专利,而且还是大型汽车运输公司、货场、车站乃至个体运输的首选模式。2. 课题的研究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专用车的使用越来越多。目前各种汽车列车的发展方兴未艾,汽车列车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半挂车,对于提高和改善我国目前物流资源严重闲置和运输效率底下的矛盾,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仍属于成长期。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以平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位大型和大吨位的半挂车提供了用武之地。半挂车自身具有小品种,大批量,周期短的生产特点,半挂车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半挂车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二. 半挂车设计的主要思想,拟采用的方法以及内容1.半挂车设计的主要思想 在拿到这个毕业设计题目的时候,我就在想该怎么着手做这个题目,通过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查了相关资料后,我认为,这对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做这个题目不仅要学三维软件,还要查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资料,但是现在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以及思路,请老师指点。我的思路是,可以先学好三维软件,然后可以查关于半挂车的一些数据,比如车身尺寸,载重量,生产量等等。然后根据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知识,客服遇到的困难,做好毕业设计。 2. 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对我掌握的资料分析,以及对国内外数据及市场的考虑,半挂车的设计主要要克服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半挂车外形,通过设计来改变它的形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把其性能发挥到最大;半挂车的载重量,达到提高运输效率,解决我国目前运输工具严重闲置和运输效率的矛盾;半挂车的安全性,在在载重量提高的前提下保证安全性;半挂车的多样性,来适应目前运输品种增多,运输品种复杂的情况以及其他的一些内容。计划进度安排表序号时间工作内容1第1-3周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用到的软件2第 4 周学校安排实习3第5-6周进行需求分析,开题报告4第7-8周数据分析5第 9 周结论分析,绘制图纸6第 10 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7第11-12周撰写毕业论文8第 13 周毕业设计修改9第 14 周归纳总结10第 15 周准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 关文达主编. 汽车构造. 吉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James D.Halderman, Chase D.mitchell,Jr. Automotive Brake Systems (Third Edition). Beijing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3 冯渊主编.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Tom Birch, Chuck Rockwood. Manual Drivetrains And Axles(Fourth Edition). Beijing: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65 Tom Denton. Automobil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Systems(Third Edition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关文达主编. 汽车构造. 吉林: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7 麻友良主编.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8汪恺.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9 方培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名: 年 月 日教学单位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