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研发趋势及注册管理进展(北京).ppt
中国新药研发趋势及药品注册管理最新进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 张 伟2009年8月5日北京,中国新药研发的趋势药品注册管理体系建设及法规最新进展药品注册管理的工作成效及今后工作思路,中国新药研发的趋势,市场份额的增长与药物研发的挑战药物全球同步研发(SGD)中国新药研究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新药研发的五个有利因素和五个差距政府对促进药物创新和新药研发的作用目前我国新药研发的趋势,中国医药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数据来源:2004-2007 Global Market(IMS Health,March 9,2005,March 21,2006,March 20,2007 and April 16,2008),Top 10 pharmaceutical markets world-wide 1996-2010,Source:BCG China Report,2000 Top 10,2005 Top 10,2010 Top 10,Germany,1996 Top 11,Italy,US,Japan,France,UK,Brazil,Spain,Canada,S Korea,China,20,10,91,52,18,8.2,8.4,6.0,4.3,4.5,4.3,Germany,UK,US,Japan,France,China,Italy,Brazil,Spain,Canada,17,11,150,58,17,11,6.0,4.3,4.5,Germany,UK,US,Japan,France,China,Italy,Brazil,Spain,Canada,24,16,262,65,21,14,15,10,9.8,10,Germany,China,US,Japan,France,Italy,UK,Canada,Brazil,Spain,37,24,466,81,28,23,24,17,15,16,Estimated market size for prescription and OTC drugs(US$bn),Ranking,3,5,1,2,4,7,6,8,10,9,11,201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6.8,药物研发的挑战:-创新化合物在不同临床研发阶段的成功率,Data Source(数据来源):Ismail Kola&John Landis(2004).Nature Reviewer,.Drug Discoveries 3:711-715,药业面临的挑战:成熟市场同新兴市场的药品上市时间差,药物全球同步开发(SGD),在相同的临床试验方案下,全球同时入组病人,用此临床数据支持药物在全球各个药监机构的注册。,不要求在不同的市场进行独立的临床试验不要求临床研发包括所有注册市场的病人,E 公司2500万美金,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加大药品研发投入,全球药物研发作为全球化现象的一部分,已经来到亚洲,特别是新兴市场。作为新兴市场的药品监管机构需要不断学习和加以理解,以提高自身的监管能力,更好地实现其保障、促进公众健康的使命。,C 公司1亿美金,2005年1月,2008年1月,2006年1月,2004年1月,B公司1亿美金,2007年1月,D 公司 4000万美金,A 公司2.4亿美金,在中国建立药品研发中心,中国新药研究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30个创新药物、10个大品种改造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自主创新为动力 平台建设为支撑 新药创制为目的 国家和企业均加大了药品研究领域的科技投入,中国新药研发的五个有利因素,新药研发在中国的五个有利因素政府对医药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了重大进步医药行业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医药行业分工配套日趋完善具备富足的人力资源 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中国新药研发的五个差距,在药物创新上与国外差距表现为: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差在研新药成熟程度差研发进展速度慢重复研制的现象较严重药物给药系统研究项目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国际新药研究差距有关的数字,数字 2005年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研发费用为44.69亿元,占销售额的1.06%,远远低于国外一家研发型制药企业一年的研究开发投入,研发投入不足的结果肯定是新药研制能力及制剂创新水平低下。,政府对促进药品创新和新药研发的作用,全球政府为支持、促进新药研发的举措:关键路径计划(美国FDA,2002)欧洲创新药物计划(欧盟,2007年)“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中国,2008年),政府对促进药品创新和新药研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新的治疗手段以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纲要,确定到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以上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政策和措施:抓紧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做出 具体安排和部署,制定若干配套政策。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提供优惠条件,在我国设立重 的国际学术组织或办事机构。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目前中国新药研发的趋势,实施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激励创新、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知识产权战略药品研发实现跨越性转移 仿制为主 创仿结合 创制为主研发投资主体:国家投入为主 国家支持、企业投入为主研发策略 国内企业 以研为主 研发并举 国外企业 以发为主,中国药品注册管理体系建设及法规最新进展,SFDA内设机构,SFDA直属机构,药品注册司内设机构,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药品管理法规体系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药品管理法规体系,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正式发布:79个化学药品:30个(另5个征求意见)中 药:12个(另1个征求意见)生物制品:26个综合学科:6个一般原则:5个,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一步形成指导原则框架,规范药品研发行为,提升研发整体水平 2008年相继发布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ICH”指导原则的引入 应对药物全球同步开发,推进药品注册国际互认及标准协调工作,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主要变化之处,修订的背景和动因,2001年12月1日药品管理法修订后,制定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于200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2005年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办法进行了修改此次修订是自1985年卫生部制订新药审批办法以来,我国药品注册史上第四次较大规模的修规工作,修订的背景和动因(续),进一步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强调风险效益评估和风险管理,鼓励创新、引导仿制、解决低水平重复研发、无序申报的问题继续完善审评审批制度和机制设计,解决管理职责不清、整体运行不畅、工作效率不高、信息沟通不力的问题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坚决打击申报资料、试验数据、试验样品弄虚作假,重点解决药品注册审批与监督管理脱节的问题,修订的指导原则,强化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突出公开性、公平性、透明性 体现创新性、优越性、一致性 核心价值:新、优、同、实,主要变化之处,一.严格药品安全的要求,强化全程管理二.整合资源,明确责任,强化权利制约,体 现公开透明三.提高审评审批标准,鼓励创新,遏制低水平重复四.强化申请人和监管者的责任和义务,共同维护新药申报秩序五.明确药品审评审批标准,健全药品注册的退出机制,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适用范围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申请的申报、审评和审批,包括程序、资料、技术要求和管理,二种技术转让的比较,药品技术转让的新要求,与以前技术转让相比新规定增加了技术要求提高了技术要求,对一些品种增加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要求技术转让按照补充申请程序,必须经局药品审评中心进行技术审评,技术要求特点和配套文件,强调转让方和受让方在原料药、辅料、包材、工艺参数、生产规模等方面的一致性。基于改变产地的技术原则,参照仿制药的技术要求,但在资料要求、程序和时限,尤其是临床试验要求方面,低于仿制药要求。药审中心起草的“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于2008年5月13日发布执行。药品技术转让申报资料要求和说明已由药品审评中心起草完毕,将作为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附件共同下发执行。,药品技术转让的新要求,与以前技术转让相比新规定突出了风险控制静态控制:对已经明确存在高风险的品种不得申请转让动态控制:对新发现有重大安全风险的品种停止转让程序控制:技术审评中发现存在安全风险的不批准转让,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的政策目标,鼓励成熟生产技术应用鼓励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减少简单改变剂型和仿制药的申报数量减少新建企业和车间申办数量,技术转让规定可能产生的影响,影响国内制药工业生产布局的良性改变生产资源和生产优势的重新优化配制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组合提高GMP管理水平减少低水平建设和重复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药品技术转让管理规定结构,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新药技术转让注册申请的申报和审批第三章生产技术转让注册申请的申报和审批第四章附则附件 药品技术转让申报资料要求及其说明,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创新药的现状,药物创新基础薄弱过多关注对化学物质的创新,忽视临床应用价值未充分认识到创新药研究的最大风险在临床研究阶段,创新药注册管理的现状,创新药审评及监管能力不强鼓励创新机制尚待完善研发人与注册管理及技术评价部门沟通交流不足,制定依据,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特殊审批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总体原则和目的,早期介入、优先审评、多渠道沟通交流,动态补充资料 平衡好鼓励创新和风险控制,鼓励和支持新药的发展,主要内容,采取多项措施充分体现鼓励创新加强风险控制以充分体现监管作用,采取多项措施充分体现鼓励创新,单独通道,优先审评审批 单独立卷 单独编号 优先审评 确保时限,采取多项措施充分体现鼓励创新,设置便捷、科学、合理的准入机制符合45条一、二项的:申报临床时提出,5个工作日确认符合45条三、四项的:申报生产时提出,20日内组织专家会议审查直通车:申报临床已经纳入特殊审批程序的品种,在申报生产时直接纳入。,采取多项措施充分体现鼓励创新,建立适时介入、关键阶段沟通交流的机制早期沟通 时机:提前至申请临床试验之前 沟通内容:特殊审批的申请、重要技术问题专题沟通 时机:技术审评、临床试验的过程中 沟通内容:重大安全性问题,临床试验方案,阶段性临床试验结果的总结与评价,采取多项措施充分体现鼓励创新,设立多种途径进行补充资料召开与申请人和专家的审评会议时直接提交对会议所讨论问题的补充资料在申请人主动提出的沟通交流会后可对会议讨论的问题提交补充资料重大安全性问题及时提交补充资料根据补充资料通知进行补充资料允许服务于临床的变更,以提高注册效率补充资料的时间由普通申请的4个月延长到8个月,加强风险控制以充分体现监管作用,申请时需要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可有条件上市建立特殊审批新药注册申请的退出机制建立特殊审批新药注册申请数据库,加强公众监督,药品注册管理的工作成效 及今后工作思路,近年来药品注册管理取得的成效,1。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工作 清理核查17。6万个文号,注销4000个品种文号2。药品注册申请现场核查工作 组织几百个工作组、出动几千人次对2。4万个品种进行核查,退回7999个问题品种的注册申请,近年来药品注册管理取得的成效(续),3。过渡期药品集中审评工作 抽调专门力量对约2。5万个历史积压品种开展了集中审评,批准品种9500个,不批准品种15500个,不批准率61%,其中化药5/6类中药8/9类品种1。2万个,近年来药品注册管理取得的成效(续),4。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执行情况 2007年10月1日至2009年6月底,受理注册申请9252件,其中新申请4403件,占47。6%,其余为补充申请。在3217个国内注册申请中,创新药84件,占2。6%;新药1137件,占35。3%;改剂型314件,占9。8%;仿制药1682件,占52。93%。2009年16月共批准新药及按新药程序申报的注册申请1289件(批准临床349件,批准生产900件),其中创新药11个;批准仿制药1074件,近年来药品注册管理取的成效(续),上述数据显示:药品注册申报数量明显下降,特别是仿制药申报量大幅下降;创新药和新药占批准总数的比例明显提高,不批准率明显增高。结果表明:药品注册申报更加趋于理性,低水平重复现象明显减少,药品研发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新办法实施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取得显著成效。,药品注册管理工作思路,进一步转变监督理念和管理方式建立公开透明、高效顺畅的审评审批运行体系和建立优良的药品审评审批规范研究探索适应中国的DMF制度,完善原料、辅料、包材、化学中间体的管理 建立完善药品淘汰机制 结合药品再评价、提高标准行动计划、药品再注册工作,转变监督理念和管理方式,重审批,强监管 加强对临床研究过程的监督检查,实施药品研制环节全过程的管理机构监管与品种监管相结合更多发挥行政相对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鼓励行政相对人加强自律与建立诚信,强化对药品上市后开展再评价的主体责任与自觉意识,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管理,积极探索药品审评领域的GRP进一步提高审评审批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在审评审批各个应公开环节的信息公开,药品的生命周期管理,药品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药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用最小的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监管效果,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交流,(药品审评),(药品生产),(药品使用),药品质量监管的认知水平和变革方向,研究探索适应中国的DMF制度,探索实施原料、化学中间体、辅料、包装材料DMF管理制度以政府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为基础,以所涉及三方的诚信为前提探索非强制性制度下的监管效力提高落实企业第一责任,延伸监管触角为审批申请提供查阅性资料核心技术秘密得到保护节约审评资源,质控主档管理的方式(图解),根据监管需要选取不同监管方式,灵活配置监管资源,建立完善药品淘汰机制,药品再评价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2010年版药典修订说明书标签规范药品再注册,建立淘汰机制,药品注册的全过程管理,注册前期 政策引导,早期介入注册中期 注重风险效益评估 新药要求体现创新性 改剂型要求体现优越性 仿制药要求体现一致性注册后期 强化临床研究过程监管 强化上市后再评价,建立落后品种淘汰机制 加强回顾性审评,EN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