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doc
-
资源ID:2950538
资源大小:1.12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doc
学 号 0301020814 分 类 号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班 级: 学 号: 0301020814 姓 名: 指导教师: 2008年 4 月 28 日目 录中英文摘要1引言(或绪论)(1) 2 设计方案的拟订 (1) 3减速器的总体设计 (1) 3.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4)3.2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 3.3轴的设计 (10)3.4减速器铸造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 (13)3.5键联接的选择和强度校核 (15)3.6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15)3.7 减速器的润滑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中文摘要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中应用很广。齿轮是减速器的重要核心。目前齿轮传动功率可达125000kW;圆周速度可达300m/r;转速可达100000r/min;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达38851677效率可达0.995;齿轮箱内的温度可达538度;重载齿轮的寿命可达30年以上, 在齿轮尺寸方面:分度圆直径可从不到50Lm至几十米,甚至可达到152.3m;齿轮的模数从0.04mm直到100mm;齿轮的齿数从特殊齿轮的齿数1或2直至可达数千齿。减速器和齿轮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因此,开拓和发展减速器和齿轮技术在我国有广阔的前景。关键词:减速器 齿轮 传动English abstractReduction gear is that one kind of reason closes independent component been composed of by gear run , worm drive or gear wheel worm drive within stiffness monoblock , is the retarded actuator in common use between driving force machine and working machine; Actuator being also used as speed increase under occasion in minority, is called the speed increase implement right away at this time. Reduction gear reliable , is put into use defending a simplicity, may give birth to a child in batches together since structure is compact , efficiency is higher , delivery motion is accurate, expand very much therefore middle applying to modern machine. The gear wheel is important reduction gear core. Gear run power may amount to 125000 kW at present; Circumference speed may amount to 300 m/r; The rotation rate may amount to 100000 r/min,Reduction gear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ar whee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technology, the industry being indicating a country to a certain extent is horizontal , the technology therefore, opening up and developing reduction gear and the gear wheel has broad prospects in our country. Keywords:Reduction gear Gear wheel Drive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任务书专 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方向) 系主任: 承担人: 梅 佳 题 目: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 基本要求:(包括意义、内容、方法、步骤、原始数据、技术要求等) 减速机是机械加工中的常用装备之一,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克服其过去设计计算繁琐、绘图工作量大及工作效率低等特点,可以方便地进行改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对学生应是一种合适的训练,了解目前减速器行业的发展状况,熟悉减速器设计的常规方法,通过此课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检索中外文资料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造型、绘图和计算的能力;训练他们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和编制制造工艺流程的初步能力。按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一、 要求:1、外形美观,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工艺性好; 2、所有图纸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完成相关资料整理装订工作。4、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图纸);5、零件工作图23张(传动零件、轴、箱体等); 6、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60008000字。二、 原始数据:1、五辊牵伸机的功率P/KW:162、辊筒直径D/MM:286.53、线速度V(M/MIN):140参考书及参考资料目 录1. 叶伟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上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徐锦康.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 吴宗泽.机械设计师手册(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葛常清.机械制图(第二版).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5.刘鸿之.材料力学(第三版 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吕广庶,张远明.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郝建民.机械工程材料.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起止日期: 2008 年 4 月 13 日 至 2008 年 4 月 29 日指导教师(签字) 2008 年 4 月 29 日1 引 言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制造(CAD/CAM)技术是当今设计以及制造领域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地对这一技术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本文主要介绍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过程及其相关零、部件的CAD图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制造(CAD/CAM)技术是当今设计以及制造领域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能清楚、形象的表达减速器的外形特点。2 设计方案的拟订2.1 箱体 (1) 蜗轮蜗杆箱体内壁线的确定; (2) 轴承孔尺寸的确定;(3) 箱体的结构设计;a.箱体壁厚及其结构尺寸的确定 b. 轴承旁连接螺栓凸台结构尺寸的确定c.确定箱盖顶部外表面轮廓 d. 外表面轮廓确定箱座高度和油面e. 输油沟的结构确定 f. 箱盖、箱座凸缘及连接螺栓的布置2.2 轴系部件(1) 蜗轮蜗杆减速器轴的结构设计a. 轴的径向尺寸的确定 b. 轴的轴向尺寸的确定(2) 轴系零件强度校核 a. 轴的强度校核 b. 滚动轴承寿命的校核计算2.3 减速器附件a.窥视孔和视孔盖 b. 通气器 c. 轴承盖 d. 定位销 e. 油面指示装置 f. 油塞 g. 起盖螺钉 h. 起吊装置3 减速器的总体设计3.1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3.1.1 拟订传动方案本传动装置用于带式运输机,工作参数:运输带工作拉力F=5KN,工作速度=1.6m/s,滚筒直径D=500mm,传动效率=0.96,(包括滚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使用寿命8年。环境最高温度80。本设计拟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简图如下图所示。传动装置简图1电动机 2、4联轴器 3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5传动滚筒 6输送带3.1.2 电动机的选择(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电动机所需的功率 Pd = Pw/式中 Pd工作机要求的电动机输出功率,单位为KW; 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Pw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单位为KW;输送机所需的功率P=Fv1000=5000×1.61000×0.79=10.12 kW电动机所需的功率P= P=联轴蜗轴联=0.99×0.99×0.8×0.99×0.990.79P=10.120.96=10.54 kW查表,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11kw。(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传动滚筒转速nw=61.2 r/min由表推荐的传动比的合理范围,取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传动比=104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 n=(1040)×61.2=6122448r/min符合这范围的电动机同步转速有750、1000、1500、3000 r/min四种,现以同步转速1000 r/min和1500 r/min两种常用转速的电动机进行分析比较。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上册(表2-3)n=i蜗×nw=20×61.2=1224 r/min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传动比及市场供应情况,选取比较合适的方案,现选用型号为Y160M4,其主要安装尺寸如下:中心高:H=160 mm外型尺寸:L×(AC×AD)×HD=600×(325+255)×385 mm轴伸尺寸:D=42 mm,E=110 mm装键部分尺寸:F×G×D=12×37×42 mm底脚安装尺寸:A×B=254×210 mm地脚螺栓孔直径:K=15 mm3.1.3 确定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及其分配减速器总传动比及其分配:减速器总传动比i=nmnw=146061.2=23.9本课题是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它的传动比i=1040之间,选i=24传动比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上册(表2-5)式中i传动装置总传动比nw工作机的转速,单位r/minnm电动机的满载转速,单位r/min3.1.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各轴的输入功率轴P= P联承=10.54×0.99×0.99=10.33kW轴P= P蜗承联=10.33×0.99×0.99×0.8=8.1 kW(2)各轴的转速电动机:nm=1460 r/min轴:n= nm=1460 r/min轴:n=146023.9=61.08 r/min(3)各轴的输入转矩电动机轴:T=9550=9550×10.54146068.94Nm轴:T= T×i×联×承1621.63Nm轴:T= T×i×联×承×蜗30515.7Nm上述计算结果汇总表输入功率(kW)转速n(r/min)输入转矩(Nm)传动比效率电动机轴10.54146068.9410.99轴10.3314601621.63240.82轴8.161.0830515.73.2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3.2.1 蜗轮蜗杆传动设计一.选择蜗轮蜗杆类型、材料、精度蜗杆材料选用45钢,整体调质,表面淬火,齿面硬度4550HRC。蜗轮齿圈材料选用ZCuSn10Pb1,金属模铸造,滚铣后加载跑合,8级精度,标准保证侧隙c。二.计算步骤1.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设计公式mm(1) 选z1,z2:查表7.2取z1=2,z2= z1×n1n2=2×146061.2=48 z2在3064之间,故合乎要求。初估=0.82(2)蜗轮转矩T2: T2=T1×i×=9.55×106×10.33×24×0.821460=1329768.146 Nm(3)载荷系数K:因载荷平稳,查表7.8取K=1.1 (4)材料系数ZE查表7.9,ZE=155 (5)许用接触应力0H查表7.10,0H=220 Mpa N=60×n2×at=60×61.2×1×12000=4.4064×10ZN=0.8030786651H=ZN0H=0.830786651×220=182.77 Mpa(6)md1:md1 =1.1×1329768.164×=4822.718mm(7)初选m,d1的值:查表7.1取m=8,d1=80md1=5120 4906(8)导程角 tan= =0.2=arctan0.2=11.3°(9)滑动速度VsVs= =6.23m/s(10)啮合效率由Vs=6.23 m/s查表得 =1°161 =0.2/0.223=0.896(11)传动效率取轴承效率 2=0.99 ,搅油效率3=0.98=1×2×3=0.896×0.99×0.98=0.87T2=T1×i×=9.55×10×10.33×24×0.871460=1410451.553 Nm(12)检验md1的值md1=0.8×1410451.853×=51155120原选参数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要求1. 确定传动的主要尺寸m=8mm,d1=80mm,z1=2,z2=48(1)中心距aa=232mm(2)蜗杆尺寸分度圆直径d1 d1=80mm齿顶圆直径da1 da1=d1+2ha1=(80+2×8)=96mm齿根圆直径df1 df1=d12hf=(802×1.2×8)=60.8mm导程角 tan=11.30993247° 右旋轴向齿距 Px1=m=3.14×8=25.12mm齿轮部分长度b1 b1m(11+0.06×z2)=8×(11+0.06×48)=111.04mm取b1=120mm(2)蜗轮尺寸分度圆直径d2 d2=m×z2=8×48=384mm齿顶高 ha2=ha*×m=8×1=8mm齿根高 hf2= (ha*+c*)×m=(1+0.2)×8=9.6mm齿顶圆直径da2 da2=d2+2ha2=384+16=400mm齿根圆直径df2 df2=d22m(ha*+c*)=38419.2=364.8mm导程角 tan=11.30993247° 右旋轴向齿距 Px2=Px1= m=3.14×8=25.12mm蜗轮齿宽b2 b2=0.75da1=0.75×96=72mm齿宽角 sin=b2/d1=7280=0.9蜗轮咽喉母圆半径 rg2=(ada2)2=232200=32mm(1)热平衡计算估算散热面积A A=验算油的工作温度ti室温:通常取。散热系数:Ks=17.5 W/(·)。73.3280油温未超过限度(1) 润滑方式根据Vs=6.23m/s,查表7.14,采用浸油润滑,油的运动粘度V40=220×10/s(2)蜗杆、蜗轮轴的结构设计(单位:mm)蜗轮轴的设计最小直径估算dminc× c查机械设计表11.3得 c=120 dmin=120× =61.5根据机械设计表11.5,选dmin=63d1= dmin+2a =71 a(0.070.1) dmin=4.414.5d2=d1+ (15)mm=71+4=75d3=d2+ (15)mm=75+5=80d4=d3+2a=80+2×6=92 a(0.070.1) d3=5.66h由机械设计表11.4查得 h=5.5b=1.4h=1.5×5.5=7.78d5=d42h=922×5.5=81d6=d2=75l1=112+2=114蜗杆轴的设计最小直径估算dminc× = 120×=23 取dmin=24d1=dmin+2a=24+2×2=28 a=(0.070.1)dmind2=d1+(15)=28+4=32d3=d2+2a=32+2×2.5=37 取38 a=(0.070.1)d2d4=d32h=382×3.5=31 取30 h查机械设计表11.4 几何尺寸计算结果列于下表:名 称代号计算公式结 果蜗杆中 心 距=a=232传 动 比i=24蜗杆分度圆柱的导程角蜗杆轴向压力角标准值齿 数z1=2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60.8蜗杆螺纹部分长度 名 称代号计算公式结 果蜗轮中 心 距=a=232传 动 比i=24蜗轮端面压力角标准值蜗轮分度圆柱螺旋角º齿 数=48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00齿根圆直径蜗轮最大外圆直径3.3 轴的设计3.3.1 蜗轮轴的设计(1)选择轴的材料选取45钢,调质,硬度HBS=230,强度极限=600 Mpa,由表查得其许用弯曲应力=55Mpa 查机械设计基础(表10-1、10-3)(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取C=120,得dmin=120× =61.5mm根据机械设计表11.5,选dmin=63(2) 轴的结构设计 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单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由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固定,周向固定靠平键和过渡配合。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套筒定位,周向则采用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固定。联轴器以轴肩轴向定位,右面用轴端挡圈轴向固定,键联接作周向固定。轴做成阶梯形,左轴承 从做从左面装入,齿轮、套筒、右轴承和联轴器依次右面装到轴上。 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段d1=63mm L1=114mm段直径d2=71mm a(0.070.1) dmin=4.414.5亦符合毡圈密封标准轴径。段选30214型圆锥滚子轴承,其内径为70mm,宽度为24mm。故段直径d3=75mm。段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盖与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则取套筒长为60mm。故L4=94mm,d4=80mm。段d5=d4+2a=80+2×6=92 a(0.070.1) d3=5.66, L5=8mm。段d6=d52h=922×5.5=81mmh由机械设计表11.4查得 h=5.5 ,L6=8mm。段 d7=d2=75(4)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绘出轴的计算简图 (a)图 绘制垂直面弯矩图 (b)图NNN 轴承支反力:NN 计算弯矩:截面C右侧弯矩 截面C左侧弯矩 绘制水平面弯矩图 (c)图轴承支反力:截面C处的弯矩 绘制合成弯矩图 (d)图 低速轴的弯矩和转矩(a)轴的结构与装配 (b)受力简图 (c)水平面的受力和弯矩图(d)垂直面的受力和弯矩图 (e)合成弯矩图 (f)转矩图 (g)计算弯矩图 绘制转矩图 (e)图 N.m 绘制当量弯矩图 (f)图转矩产生的扭剪应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0.6,截面C处的当量弯矩为 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安全。3.3.2 蜗杆轴的设计(1)选择轴的材料选取45钢,调质处理,硬度HBS=230,强度极限=650 Mpa,屈服极限=360 Mpa,弯曲疲劳极限=300 Mpa,剪切疲劳极限=155 Mpa,对称循环变应力时的许用应力=60 Mpa。(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最小直径估算dminc×=120×=23 (3)轴的结构设计按轴的结构和强度要求选取轴承处的轴径d=30 mm,初选轴承型号为30210圆锥滚子轴承(GB/T29794),采用蜗杆轴结构,其中,齿根圆直径mm,分度圆直径mm,齿顶圆直径mm,长度尺寸根据中间轴的结构进行具体的设计,校核的方法与蜗轮轴相类似,经过具体的设计和校核,得该蜗杆轴结构是符合要求的,是安全的。3.4 减速器铸造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1) 箱座(体)壁厚:=0.04a+38,取=12.28,其中=232;(2) 箱盖壁厚:=0.858,取=10.438;(3) 箱座、箱盖、箱座底的凸缘厚度:, ,;(4) 地脚螺栓直径及数目:根据=232,得,根据螺栓的标准规格,数目为4个;(5) 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6) 箱盖、箱座联结螺栓直径:=8.140810.176,取=10;(7)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高速轴低速轴轴承座孔(外圈)直径90130轴承端盖螺钉直径810螺 钉 数 目46(8) 检查孔盖螺钉直径:本减速器为一级传动减速器,所以取=6;(9) 螺栓相关尺寸:20=10锪孔直径403322至箱外壁的距离262216至凸缘边缘的距离242014(10) 轴承座外径:,其中为轴承外圈直径,把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得数据如下:高速轴:,取,低速轴:,取;(11) 轴承旁联结螺栓的距离:以螺栓和螺钉互不干涉为准尽量靠近,一般;(12) 轴承旁凸台半径:20,根据而得;(13) 轴承旁凸台高度:根据低速轴轴承外径和扳手空间的要求,由结构确定;(14) 箱外壁至轴承座端面的距离:,取=50;(15) 箱盖、箱座的肋厚:0.85,取=8.8723,0.85,取=10.438;(16) 蜗轮外圆与箱内壁之间的距离:,取=10;(17) 铸造斜度、过渡斜度、铸造外圆角、内圆角:铸造斜度=1:10,过渡斜度=1:20,铸造外圆角=5,铸造内圆角=3。3.5 键联接的选择和强度校核3.5.1 高速轴键联接的选择和强度校核高速轴采用蜗杆轴结构,因此无需采用键联接。3.5.2 低速轴与蜗轮联接用键的选择和强度校核(1) 选用普通平键(A型)按低速轴装蜗轮处的轴径d=80mm,以及轮毂长 =94mm,查表,选用键22×80 GB109679。(2) 强度校核键材料选用45钢,查表知,键的工作长度mm,mm,按公式的挤压应力小于,故键的联接的强度是足够的。3.6 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3.6.1 高速轴输入端的联轴器计算转矩,查表取,查表选用TL8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材料为35钢,许用转矩,许用转速r/min,标记:TL8联轴器42×114 GB432384。选键,装联轴器处的轴径为42mm,选用键12×70 GB109679,对键的强度进行校核,键同样采用45钢,有关性能指标见(六),键的工作长度mm,mm,按公式的挤压应力,合格。所以高速级选用的联轴器为TL8联轴器42×114 GB432384,所用的联结键为12×70 GB109679。3.6.2 低速轴输出端的联轴器根据低速轴的结构尺寸以及转矩,选用联轴器TL11联轴器63×114 GB432384,所用的联结键为18×90 GB109679,经过校核计算,选用的键是符合联结的强度要求的,具体的计算过程与上面相同,所以省略。3.7 减速器的润滑减速器中蜗轮和轴承都需要良好的润滑,起主要目的是减少摩擦磨损和提高传动效率,并起冷却和散热的作用。另外,润滑油还可以防止零件锈蚀和降低减速器的噪声和振动等。本设计选取润滑油温度时的蜗轮蜗杆油,蜗轮采用浸油润滑,浸油深度约为h11个螺牙高,但油面不应高于蜗杆轴承最低一个滚动体中心。 结 论减速器的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期间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编制工艺等等,都是较为繁琐的事情。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过程都变的简单化。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就必须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解决过去计算繁琐,绘图工作量大及工作效率低,更新速度慢的问题。正是基于此,在本毕业设计中,主要零件的工艺设计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条件下也显得一目了然。但这都要建立在我们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运用的基础上。本人设计二维图纸主要通过CAD完成。虽有欠缺之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通过本设计我对各种减速器的结构和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设计中尚有很多不合理和不理解的地方,以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来弥补。参考文献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叶伟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上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徐锦康.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 第四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葛常清.机械制图(第二版).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6.刘鸿之.材料力学(第三版 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吕广庶,张远明.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曾正明.机械工程材料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周昌治,杨忠鉴,赵之渊,陈广凌.机械制造工艺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0.许高燕.机械设计手册及课程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11.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致 谢 首先感谢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督促,老师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对我们的毕业设计从没放松过,在我设计中也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 。老师不仅是我学习上的好老师,也将对我要走上的工作生活起到深远的影响。其次感谢学校和系里为我们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使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在我设计中也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 。我要对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说一声感谢,你们都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