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课题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doc

    • 资源ID:2950300       资源大小:775.50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课题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doc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机电工程系(院)班 级 xxxxx 姓 名 xxxxx 学 号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 2011 2012学年 第 1 学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传动方案拟定.5二、电动机的选择.6三、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8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9五、普通V带的设计.12六、齿轮传动的设计.17七、传动轴的设计.20八、箱体的设计.31九、键连接的设计及校核33十、滚动轴承的设计及校核34十一、润滑和密封的设计36十二、联轴器的设计37十三、设计小结.38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二、 传动方案图: 三、原始数据输送带压力F(N)1800N输送带速度v(m/s)1.3m/s卷筒直径D(mm)400mm四、工作条件:输送机连续工作,单向运转,工作中有轻微振动,空载起动,单班制工作,输送带速度容许误差为±5%,要求尺寸较为紧凑,电动机与输送带卷筒轴线平行。使用期限为10年,减速器中等批量生产。五、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0图纸:CAD图)2、零件图3张(一个组应有一套完整的非标准零件的零件图)3、设计说明书一份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一、传动方案拟定第三组: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工作条件:使用年限10年,工作为单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清洁。、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1800N;带速V=1.3m/s;卷筒直径D=400mm;方案拟定:采用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1.电动机 2.V带传动 3.圆柱齿轮减速器4.连轴器 5.卷筒 6.运输带二、电动机选择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此系列电动机属于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电动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 2、电动机容量选择: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式(1):d总 (kw) 由式(2):V/1000 (kw)因此 Pd=FV/1000总 (kw)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总=×2×××5式中:1、2、3、4、5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和卷筒的传动效率。取=0.96=0.99=0.97=0.995=0.96则:总=0.96×0.992×0.97×0.99×0.96 =0.867所以: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Pd= FV/1000总 =(1800×1.3)/(1000×0.867) =2.7(kw)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工作转速为: n卷筒60×1000·V/(·D) =(60×1000×1.3)/(400·) =62.1 r/min根据手册188表13-2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3。取带传动比I= 。则总传动比理论范围为:a。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为 Nd=Ia×n卷筒 =(1624)×62.1 =372.61490.4 r/min则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1000r/min.根据容量和转速,由相关手册查出二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如下表方案电 动机 型号额定功率电动机转速(r/min)电动机重量N 参考价格传动装置传动比同步转速满载转速总传动比V带传动减速器1Y132S-631000960630150015.463.24.832Y132M-8375071079021009.312.53.72)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传动比,可见第2方案比较适合。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其主要性能:电动机主要外形和安装尺寸: 电动机型号Y132S-6 中心高H外形尺寸L×(AC/2+AD)×HD底角安装尺寸 A×B地脚螺栓孔直径 K轴 伸 尺 寸D×E装键部位尺寸 F×GD132475×345×315216×1781238×8010×41三、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m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1、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Ia=nm/n=nm/n卷筒=960/62.1=15.46总传动比等于各传动比的乘积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ia=i0×i (式中i0、i分别为带传动 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2、分配各级传动装置传动比: 根据指导书P188表13-2,取i0=3.2(普通V带 i=24)因为:iai0×i所以:iiai015.46/3.24.83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为轴,轴,其中:i0 , i1 .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比01,12,.为相邻两轴的传动效率P,P .为各轴的输入功率 (kw)T,T .为各轴的输入转矩 (N·m)n,n .为各轴的转速 (r/min)可按电动机轴至工作运动传递路线推算,得到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1)计算各轴的转速: 轴:n=nm/ i0=960/3.2=300(r/min)轴:n= n/ i1 =300/4.83=62.11 r/min 卷筒轴:n= n(2)计算各轴的功率:轴: P=Pd×01 =Pd×1=2.7×0.96=2.6(kw)轴: P= P×12= P×2×3 =2.6×0.98×0.97 =2.47(kw)卷筒轴: P= P·23= P·2·4 =2.47×0.98×0.99=2.4(kw)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电动机轴输出转矩为: Td=9550·Pd/nm=9550×2.7/960=26.86 N·m轴: T= Td·i0·01= Td·i0·1=26.86×3.2×0.96=82.51 N·m 轴: T= T·i1·12= T·i1·2·4 =82.51×4.83×0.98×0.99=386.65 N·m卷筒轴输入轴转矩:T = T·2·4 =371.23 N·m Ia=15.46据手册得i=4.83i0=3.2nm=960r/minn=300r/minn=62.11r/minPI =2.6kwPII =2.47 kwPIII=2.4 kw由指导书的表1得到:1=0.962=0.983=0.974=0.99Td=26.86 N·mTI=82.51N·mTII=386.65N·mTIII=371.23N·mi0为带传动传动比i1为减速器传动比滚动轴承的效率为0.980.995在本设计中取0.99综合以上数据,得表如下:项 目电动机轴输入轴I输出轴II卷筒轴III转速(r/min)96030062.1162.11功率(kW)2.72.62.472.4转矩(N·m)26.8682.51386.65371.23传动比3.24.831.00效率0.960.950.97五. V带的设计 (1)选择普通V带型号 由PC=KA·P=1.0×3=3.0(kw) (2)选V带型号根据课本P219表13-15得知其交点在A、Z型交界线处,可选用A型V带计算。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则取小带轮 d1=100mmd2=n1·d1·(1-)/n2=i·d1·(1-) =3.2×100×(1-0.02)=313.6mm 由表13-9取d2=315mm (虽使n2略有减少,但其误差小于5%,故允许)(4)带速验算: V=n1·d1·/(1000×60) =960×100·/(1000×60) =5.024 m/s 介于525m/s范围内,故合适 (5)确定带长和中心距a: 0.7·(d1+d2)a02·(d1+d2) 0.7×(100+315)a02×(100+315)由课本P218表13-8查得KA=1.0 由课本P219表13-9得,推荐的A型小带轮基准直径为75mm125mm 290.5a0830 初定中心距a0=500 ,则带长为 L0=2·a0+·(d1+d2)+(d2-d1)2/(4·a0) =2×500+·(100+315)/2+(315-100)2/(4×500) =1674.66 mm 由表13-2选用Ld=1800 mm的实际中心距 a=a0+(Ld-L0)/2=500+(1800-1674.66)/2=562.67mm (6)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1 1=1808-(d2-d1)×57.38/a =1808-(315-100)×57.38/562.67=158.18>1208合适 (7) 确定带的根数 Z=PC/((P0+P0)·KL·K) =3.0/(0.95+0.11)×1.01×0.94) = 3.07 故要取4根A型V带 计算轴上的压力 由书13-17的初拉力公式有 F0=500·PC·(2.5/K-1)/z·v+q· v2 =500×3.0×(2.5/0.92-1)/(4×5.02)+0.1×5.022 =130.81 N 由课本13-19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FQ=2·z·F0·sin(/2) =2×4×130.81×sin(158.1/2)=1021.69 N由机械设计书表13-3查得P0=0.95由表13-5查得P0=0.11 由表13-7查得K=0.94由表13-2查得KL=1.01带轮示意图如下:(小带轮实心式) (大带轮腹板式)六、齿轮传动的设计:(1)、选定齿轮传动类型、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考虑减速器传递功率不大,所以齿轮采用软齿面,小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50HBS,大齿轮选用45号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00HBS。齿轮精度初选8级,要求齿面粗糙度Ra3.26.3um. (2)、初选主要参数 Z1=20 ,u=4.8 Z2=Z1·u=20×4.83=96 实际传动比i=4.8,合适,取d=1.(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1确定各参数值 载荷系数 查课本表11-3 取K=1.2 小齿轮名义转矩T1=9.55×106×P/n1=9.55×106×2.6/300 =0.82×105 N·mm 材料弹性影响系数 由课本表11-4 ZE=188 区域系数 ZH=2.5 许用应力 查课本表11-1。 Hlim1=620Mpa Hlim2=600Mpa 查表11-5 按一般可靠要求取SH=1 则 620 Mpa 600 Mpa 取两式计算中的较小值,即H=600Mpa于是 d1 = =52.4mm (4)确定模数 m=d1/Z152.4/20=2.6 取标准模数值 m=3(5)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校核式中小轮分度圆直径d1=m·Z=3×20=60mm齿轮啮合宽度b=d·d1 =1×60=60mm,可取b2=65mm,b1=70mm复合齿轮系数 YFa1=2.93 YFa2=2.25 YSa1=1.57 YSa2=1.81许用应力 查图11-1(a) FE1=450MPa FE2=410Mpa 查表11-5 ,取SF=1.25 则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进行比较把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则有=76.43<=360MPa=67.66<=240MPa故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要求(6) 几何尺寸计算 d1=m·Z1=3×20=60 mm齿数比:u=i0=4.83i齿=4.83Z1=20Z2=97T1=0.82×105 N·mmH1=620MpaH2=600Mpad1 52.4mmm=3d1=60mmb1=70mmYFa1=2.93 YFa2=2.25 YSa1=1.57 YSa2=1.81F1=360MpaF2=328MpaSF=1.25F1=76.43MpaF2=67.66Mpad2=m·Z2=3×96=288mma=m ·(Z1+Z2)=3×(20+96)/2=174 mmb=60 mm b2=65mm 取小齿轮宽度 b1=70mm (7)验算初选精度等级是否合适齿轮圆周速度 v=·d1·n1/(60×1000) =3.14×60×300/(60×1000) =0.942 m/s对照表11-2可知选择8级精度合适。七、 轴的设计1, 输入轴的设计 (1) 确定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如图) 1,5滚动轴承 2轴 3齿轮轴的轮齿段 4套筒 6密封盖 7轴端挡圈 8轴承端盖 9带轮 10键(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选用45#调质,硬度197286HBS轴的输入功率为P=2.6 kw 转速为n=300 r/min根据课本P245(14-2)式,并查表14-2,取c=115d(3)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从大带轮开始右起第一段,由于带轮与轴通过键联接,则轴应该增加5%,取D1=26mm,又带轮的宽度 B=(Z-1)·e+2·f =(4-1)×15+2×9=63 mm 则第一段长度L1=58mm右起第二段直径考虑倒角处距离取:D2=32mm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和箱体的厚度,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带轮的左端面间的距离为30mm,则取第二段的长度L2=70mm 右起第三段,该段装有滚动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则轴承有径向力,而轴向力为零,选用6208型轴承,其尺寸为d×D×B=40×80×18,那么该段的直径为D3=40mm,长度为L3=20mm右起第四段,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取D4=48mm,长度取L4= 10mm 右起第五段,该段为齿轮轴段,由于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66mm,分度圆直径为60mm,齿轮的宽度为70mm,则,此段的直径为D5=66mm,长度为L5=70mm右起第六段,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取D6=48mm 长度取L6= 10mm 右起第七段,该段为滚动轴承安装出处,取轴径为D7=40mm,长度L7=18mm 轴的大致尺寸如图: (4)求齿轮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60mm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T =0.82×105 N·mm 求圆周力:FtFt=2T1/d1=2×0.82×105/60=2733N 求径向力FrFr=Ft·tan=2733×tan20°=994.7NFt,Fr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5)轴长支反力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建立力学模型。其中在右起第一段中受到带轮的作用力F=1022N(可查(五)V带设计中的值)则受力分析可得: 水平面的支反力:=0.5=1366.5N 垂直面的支反力:由于选用深沟球轴承则Fa=0, 那么=0.5= 497.4N外力在支点产生的反力:F1=F2=F+F1=2063N,(6)画弯矩图 由上述轴长可知支承间跨距L=108mm. 右起第五段剖面C处的弯矩: 水平面的弯矩:=0.5L =73.7Nm 垂直面的弯矩:=0.5L =26.9Nm 外力F的弯矩:M2F=F×K =1022×110=112.4Nm c-c截面F力的弯矩:Maf=F1×L/2=56.2Nm 合成弯矩: =134.7 (7)画转矩图: T= Ft×d1/2=82Nm (8)画当量弯矩图 因为是单向回转,转矩为脉动循环,=0.6 可得右起第五段剖面C处的当量弯矩:=143Nm (9)判断危险截面并验算强度右起第五段剖面C处当量弯矩最大,而其直径与相邻段相差不大,所以剖面C为危险截面。已知Me=142Nm ,由课本表14-3有:-1=60Mpa 则:e= Me/W= Me/(0.1·D53)=142/(0.1×0.0663)pa=9.9Mpa <-1右起第一段D处虽仅受转矩但其直径较小,故该面也为危险截面: e= MD/W= MD/(0.1·D13)=49.2/(0.1×0.0263)pa=27.99Mpa<-1 所以确定的尺寸是安全的 。 受力图如下:d2=288mma =174mmb2=65mmb1=70mmv=0.942 m/sP的值为前面第10页中给出在前面带轮的计算中已经得到Z=4其余的数据手册得到D1=26mmL1=58mmD2=32mmL2=70mmD3=40mmL3=20mmD4=48mmL4=10mmD5=66mmL5=70mmD6=48mmL6= 10mmD7=40mmL7=18mmFt=2733NFr=994.7N=1366.5 N =497.4NF1=1041NF2=2063N=73.7Nm=26.9Nm=134.7NmT=82 Nm=0.6Me=143Nm-1=60MpaMD=49.2Nm 输出轴的设计计算(1) 确定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如图) 1,5滚动轴承 2轴 3齿轮 4套筒 6密封盖 7键 8轴承端盖 9轴端挡圈 10半联轴器 (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 选用45#调质,硬度197286HBS轴的输入功率为P=2.47kw 转速为n=62.11r/min根据课本P245(14-2)式,并查表14-2,取c=115d(3)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从联轴器开始右起第一段,由于联轴器与轴通过键联接,则轴应该增加5%,取42mm,根据计算转矩TC=KA×T=1.3×386.65=502.6Nm,查标准GB/T 50142003,选用LX2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半联轴器长度为l1=82mm,轴段长L1=80mm右起第二段,考虑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求,该段的直径取52mm,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左端面的距离为30mm,故取该段长为L2=74mm右起第三段,该段装有滚动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则轴承有径向力,而轴向力为零,选用6211型轴承,其尺寸为d×D×B=55×100×21,那么该段的直径为55mm,长度为L3=36右起第四段,该段装有齿轮,并且齿轮与轴用键联接,直径要增加5%,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288mm,则第四段的直径取60mm,齿轮宽为b=65mm,为了保证定位的可靠性,取轴段长度为L4=63mm右起第五段,考虑齿轮的轴向定位,定位轴肩,取轴肩的直径为D5=66mm ,长度取L5=10mm右起第六段,该段为滚动轴承安装出处,取轴径为D6=55mm,长度L6=21mm轴的大致尺寸如下图:(4)求齿轮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288mm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T2 =3.86×105N·mm 求圆周力:FtFt=2T2/d2=2×3.86×105/288=2680.6N 求径向力FrFr=Ft·tan=2680.6× tan20°=975.6NFt,Fr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5)轴长支反力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建立力学模型。其中在右起第一段中受到卷筒的径向力F=1800N(给定的数值)则受力分析可得: 水平面的支反力:=0.5 = 1340.3N 垂直面的支反力:由于选用深沟球轴承则Fa=0那么=0.5=487.8N外力在支点产生的反力:F1=F2=F+F1=3866.7N,(6)画弯矩图 由上述轴长可知支承间跨距L=108mm右起第四段剖面C处的弯矩: 水平面的弯矩:=0.5L = 72.4Nm 垂直面的弯矩:=0.5L =26.3Nm 外力F的弯矩:M2F=F×K =1800×124=223.2Nm c-c截面F力的弯矩:Maf=F1×L/2=111.6Nm 合成弯矩: =188.6 (7)画转矩图: T= Ft×d2/2=386 Nm (8)画当量弯矩图 因为是单向回转,转矩为脉动循环,=0.6 可得右起第四段剖面C处的当量弯矩:=298.7Nm (9)判断危险截面并验算强度右起第四段剖面C处当量弯矩最大,而其直径与相邻段相差不大,所以剖面C为危险截面。已知Me=298.7Nm ,由课本表13-1有:-1=60Mpa 则:e= Me/W= Me/(0.1·D43)=298.7/(0.1×0.063)=13.8Mpa <-1右起第一段D处虽仅受转矩但其直径较小,故该面也为危险截面: e= MD/W= MD/(0.1·D13)=231.6/(0.1×0.0423)=31.3 Mpa <-1 所以确定的尺寸是安全的 。 以上计算所需的图如下:D1=42mmL1=80mmD2=52mmL2=54mmD3=55mmL3=36mmD4=60mmL4=63mmD5=66mmL5=10mmD6=55mmL6=21mmFt=2680.6NmFr=975.6Nm=1340.3N =487.8 N=72.4Nm=26.3NmM2F=223.2NmMaf=111.6Nm=188.6NmT=386 Nm=0.6Me=298.7Nm-1=60MpaMD=231.6Nm 绘制轴的工艺图(见图纸)八箱体结构设计(1) 箱体要具有足够的刚度,箱体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因受到复杂的变载荷而引起的变形,若箱体刚度不够,会引起轴承中心线的过度偏斜,从而影响传动件的精度因此,箱体壁厚要大于等于8mm。(有经验可得)(2) 箱体要合理的选择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箱体常用灰铸铁(HT200)制成。(3) 箱体应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设计铸造箱体时,外形应力求简单,尽量减少沿拔模方向的凸起部分,并有一定的斜度。(4) 检查孔和视孔盖在减速器上部可以看到传动零件啮合处要开窥视孔,以便检查齿面接触斑点和赤侧间隙,了解啮合情况。润滑油也由此注入机体内。窥视孔上有盖板,以防止污物进入机体内和润滑油飞溅出来。(5) 放油螺塞减速器底部设有放油孔,用于排出污油,注油前用螺塞。(6)油标油标用来检查油面高度,以保证有正常的油量。油标有各种结构类型,有的已定为国家标准件。油标安置的位置不能太低,以防油溢出。(7)通气器减速器运转时,由于摩擦发热,使机体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导致润滑油从缝隙向外渗漏。所以多在机盖顶部或窥视孔盖上安装通气器,使机体内热涨气自由逸出,达到集体内外气压相等,提高机体有缝隙处的密封性能。(8)启盖螺钉机盖与机座结合面上常涂有水玻璃或密封胶,联结后结合较紧,不易分开。为便于取盖,在机盖凸缘上常装有一至二个启盖螺钉,在启盖时,可先拧动此螺钉顶起机盖。在轴承端盖上也可以安装启盖螺钉,便于拆卸端盖。对于需作轴向调整的套环,如装上二个启盖螺钉,将便于调整。(9)定位销 为了保证轴承座孔的安装精度,在机盖和机座用螺栓联结后,镗孔之前装上两个定位销,孔位置尽量远些。如机体结构是对的,销孔位置不应该对称布置。(10)调整垫片调整垫片由多片很薄的软金属制成,用一调整轴承间隙。有的垫片还要起调整传动零件轴向位置的作用。(11)环首螺钉、吊环和吊钩在机盖上装有环首螺钉或铸出吊环或吊钩,用以搬运或拆卸机盖。箱体结构尺寸选择如下表:名称符号尺寸(mm)机座壁厚8机盖壁厚18机座凸缘厚度b12机盖凸缘厚度b 112机座底凸缘厚度b 220地脚螺钉直径df18地脚螺钉数目n4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d116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d212联轴器螺栓d2的间距 l 160轴承端盖螺钉直径d310窥视孔盖螺钉直径d48定位销直径d8df,d1, d2至外机壁距离C126, 22, 18df, d2至凸缘边缘距离C224, 16轴承旁凸台半径R124, 16凸台高度h 根据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l1 60,44大齿轮顶圆与内机壁距离112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2 10机盖、机座肋厚m1 ,m27, 7轴承端盖外径D2134, 154轴承端盖凸缘厚度t 10轴承旁联接螺栓距离S尽量靠近,以Md1和Md2互不干涉为准,一般s=D2九键联接设计及校核1输入轴与大带轮联接采用平键联接此段轴径d1=26mm,L=50mm查手册得,选用A型平键,得:A键 8×7 GB/T1096-2003 l=L-b=50-8=42mmT=82.51N·m h=7mm根据课本P158(10-26)式得p=4 ·T/(d·h·l)=4×82.51/(0.026×0.007×0.042) =43.17Mpa < p= (100120Mpa)2、输出轴与联轴器联接采用平键联接轴径d2=42mm L=80mm T=371.23N·m查手册 选A型平键 GB/T1096-2003A键12×8 GB/T1096-2003l=L-b=70-12=58mm h=8mm p=4 ·T/(d·h·l)=4×371.23/(0.058×0.008×0.042) = 77.56Mpa < p =(100120Mpa)3、输出轴与齿轮2联接用平键联接轴径d3=60mm L=50mm T=386.65Nm查手册P513选用A型平键键18×11 GB/T1096-2003l=L-b=50-18=32mm h=11mmp=4·T/(d·h·l)=4×386.65/(0.006×0.011×0.032)=73.47Mpa < p= (100120Mpa)十滚动轴承设计及校核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Lh =10(年)×365×8=29200小时1.输入轴的轴承设计计算(1)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P 因该轴承在此工作条件下只受到Fr径向力作用,所以P=Fr+F带轮=2004.7N(2)求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载荷值 (3)选择轴承型号查设计手册表6-1,选择6208轴承 Cr=29.5KN由课本式11-3有预期寿命足够此轴承合格2.输出轴的轴承设计计算(1)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P因该轴承在此工作条件下只受到Fr径向力作用,所以P=Fr+F卷筒=2775.6N(2)求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载荷值 (3)选择轴承型号查课本表11-5,选择6211轴承 Cr=43.2KN由课本式11-3有预期寿命足够此轴承合格十一、密封和润滑的设计1.密封 由于选用的电动机为低速,常温,常压的电动机则可以选用毛毡密封。毛毡密封是在壳体圈内填以毛毡圈以堵塞泄漏间隙,达到密封的目的。毛毡具有天然弹性,呈松孔海绵状,可储存润滑油和遮挡灰尘。轴旋转时,毛毡又可以将润滑油自行刮下反复自行润滑。2润滑(1) 对于齿轮来说,由于传动件的的圆周速度v< 2m/s,采用浸油润滑,因此机体内需要有足够的润滑油,用以润滑和散热。同时为了避免油搅动时泛起沉渣,齿顶到油池底面的距离H不应小于3050mm。对于单级减速器,浸油深度为一个齿全高,这样就可以决定所需油量,单级传动,每传递1KW需油量V0=0.350.7m3。(2) 对于滚动轴承来说,由于传动件的速度不高,且难以经常供油,所以选用润滑脂润滑。这样不仅密封简单,不宜流失,同时也能形成将滑动表面完全分开的一层薄膜。十二联轴器的设计(1)类型选择 由于两轴相对位移很小,运转平稳,且结构简单,对缓冲要求不高,故选用弹性柱销联。 (2)载荷计算计算转矩TC=KA×T=1.3×386.65=502.65Nm,其中KA为工况系数,由课本表14-1得KA=1.3(3)型号选择根据TC,轴径d,轴的转速n, 查标准GB/T 50142003,选用LX2型弹性柱销联,其额定转矩T=560Nm, 许用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课题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