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YF310L 溢流阀的制造设计.doc

    • 资源ID:2947667       资源大小:84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YF310L 溢流阀的制造设计.doc

    目录第1章 绪论1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11.2 我国液压阀技术的发展概况11.3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范围2第2章 压力控制阀的分类4第3章 溢流阀53.1 溢流阀的结构53.2 溢流阀的主要性能83.3 溢流阀的基本应用133.4 溢流阀的组成部分143.5 溢流阀的零件153.5.1 调节杆及其加工153.5.2 调压螺帽及其加工173.5.3 先导阀芯及其加工203.5.4 先导阀座及其加工213.5.5 主阀座及其加工22总结25参考文献26摘要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等优点。本论文讲了液压控制阀,包括溢流阀、顺序阀、压力阀,重点说明溢流阀。首先先简单的阐述液压控制阀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和分类,再重点阐述了溢流阀的结构,包括先导和直导两种,并且对各自的静、动性能进行分析极其简单的应用。最后重点讲了溢流阀零件编程和工件的夹紧。因此,加工出来的零件符合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溢流阀 ,数控编程,加工工艺,工装。第1章 绪论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1.2 我国液压阀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液压工业及液压阀的制造,起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由于机床制造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50年代初期,上海机床厂、天津液压件厂仿造了苏联的各类低压泵、阀。随后,以广州机床研究所为主,在引进消化国外中低压元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公称压力为2.5MPa和6.3MPa的中低压液压阀系统(简称广州型),并迅速投入大批量生产。60年代初期,为适应液压工程机械从中低压向高压方向的发展,以山西榆次液压件厂为主,引进了日本油研公司的公称压力为21MPa的中高压液压阀系列,以及全部加工技术和制造、试验设备,并据此发展、设计成我国的中高压液压闪系统(简称榆次型)。1968年,当时的一机部组织有关单位,在公称压力21MPa液压阀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一套公称压力为31.5MPa的高压阀系列,并投入批量生产。为使产品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我国于1973年再次组成“液压阀联合设计组”,在总结国产高压阀设计、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结构,性能、工艺特点,又增补了多种规格和新品种,并使国产阀的安装连接尺寸首次符合国际标准。并于1977年正式完成了公称压力为31.MPa的高压阀新系列的设计。1978年起,通过全系列图纸的审查、试制、鉴定等工作,并在全国推广使用。1982年,通过了全系列的定型工作。故上述产品简称为“82年联合设计型高压液压阀系列”。为适应高压、大流量的液压传动要求,济南铸锻研究所、上海704研究所和北京冶金液压机械厂等单位,自1976年开始,还引进、消化和研制了二通插装阀(简称CV阀),并在80年代初期,完成了自己的系列。二通插装阀作为不同于常规阀的另一类液压阀类,也正在开拓着它的使用范围。此外,随着组合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1975年,大连组合机床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和研制了叠加式液压阀。建国以来,我国液压行业及液压阀的制造生产,从无到有,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品种和性能指标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提高我国液压行业的综合素质,国家机械部制定了以下调整原则:A类重点发展产品(包括国产的电液伺服阀、比例阀和数字控制阀以及引进、消化德国力士乐公司的压力为21、35、63MPa,通径为632mm的三大类液压阀和我国自行开发的叠加阀、插装阀及GE系列阀等);B类允许保留和过渡产品(包括目前应用面广、市场需求最大,一时尚无替代产品;国内70年代、80年代开发的,现在已成为主导产品,虽然技术上达不到国际80年代水平,但需要保留一段时间的产品。)C类限制发展和逐步淘汰产品。(指水平低,性能差,耗能耗材的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落后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老产品,具体指我国50、60年代设计的广州型中低压系列,及与之相仿的早期产品。)1.3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范围 作为工科类院校,特别是机械专业,液压技术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由于学科本身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轻易地使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有监于此,本课将重点对溢流阀部分进行加工与设计,主要研究对象为溢流阀。在进行加工的同时,对溢流阀部分零件进行编程。最后,针对溢流阀的理论研究进行讨论,内容包括溢流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型号说明、应用情况以及各种阀的比较等,此外还对卡盘进行分类和工具的夹紧。第2章压力控制阀的分类与型号 液压系统中,用来控制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液流方向的元件均称为液压控制阀,简称液压阀。液压阀品种繁多,规格复杂,按工作原理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通断式控制元件(即开关或定值控制阀):这是常用的一类液压阀,又称普通液压阀。 伺服式控制元件:压力伺服阀、流量伺服阀等。 比例式控制元件:比例压力阀、比例流量阀和比例方向阀等。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流的压力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执行元件的输出力或输出扭矩的大小,主要由供给的液压力所决定。为了对油液压力进行控制,并实现和提高系统的稳压、保压、减压、调压等性能或利用压力变化实现执行机构的顺序动作等,根据油液压力和控制机构弹簧力相平衡的工作原理,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压力控制阀。常见种类如下: 第3章 溢流阀3.1溢流阀的结构溢流阀的基本功用是:当系统的压力达到或超过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系统的油液通过阀口溢出一些,以维持系统压力近于恒定,防止系统压力过载,保障泵、阀和系统的安全,此时的溢流阀常称为安全阀或限压阀。溢流阀的根据结构可分为直动型和先导型两种。一直动型溢流阀图3-1 直动型溢流阀结构简图 (a)锥阀式 (b)球阀式 (c)滑阀式 (d)溢流阀的基本符号 1-调压螺栓 2-弹簧 3-阀芯 4-阀体(含阀座) 锥阀式和球阀式又叫座阀式溢流阀,特点是动作灵敏,密封性能好,配合没有泄漏间隙,但导向性差,冲击性较强,阀座阀芯易损坏。滑阀式由于阀口有一段密封搭合量,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自激振动,但动作反应较慢。 下面以锥阀式DBD直动型溢流阀为例说时其工作原理:图3-2 锥阀式DBD直动型溢流阀(插装式)(a)结构图 (b)局部放大图 (c)简化符号 (d)详细符号1-偏流盘 2-锥阀 3-阻尼活塞 4-调节杆 5-调压弹簧 6-阀套 7-阀座(1)工作原理: 设弹簧预紧力为Ft,活塞底部面积为A则:当PA < Ft时,阀口关闭。当PA = Ft时,阀口即将打开,此时,PA = F = K X0, P =PK(开启压力)=KX0/A当PA > Ft时,阀口打开,PT,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锥阀开启后,由1得锥阀的力平衡方程为: PAK(+)+G F+Fs Fj即: P= K(+)+G F+Fs Fj/A (3-1)式中 : K、分别为弹簧刚度和预压缩量(m);G为阀芯自重(水平时不考虑):F为阀芯与阀套间的摩擦力(N);Fs为稳态液动力(N);Fj为射流力(N)。此处 Fs=0, Fj=KX(N) P=( K+G F)/A (3-2)(2) 调压原理:调节调压螺帽改变弹簧预压缩量,便可调节溢流阀调整压力。(3) 特点:从式(3-2)可知这种阀的进口压力P不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被控力P变化很小,定压精度高。但由于Ft直接与PA平衡,若 P较高,Q较大时,K就相应地较大,不但手调困难,且Ft略有变化,p变化较大,所以一般用于低压小流量场合。二先导式溢流阀 先导阀 -直动式锥阀,硬弹簧。(1)组成 : 带有导向圆锥面的锥阀(二级同心式)和软弹簧 主阀 滑阀和软弹簧。 带有多节导向圆锥面的锥阀(三级同心式)和软弹簧图3-3 YF型三节同心先导溢流阀(板式)1、阀体 2、主阀座 3、主阀芯 4、阀盖(先导阀体)5、先导阀座 6、先导阀锥式阀芯 7、调压弹簧 8、调节杆 9、调压螺栓 10、手轮 11、主阀弹簧先导型溢流阀的先导阀是一个小规格的锥阀式直动溢流阀,其弹簧用于调定主阀部分的溢流压力。主阀的弹簧不起调压作用,仅是为了克服摩擦力使主阀芯及时回位而设置。(2) 工作原理:设Ac为先导阀阀座孔面积(m),Fx、Kx为先导阀弹簧预紧力、刚度,Ft、G、Ff、Ky为主阀弹簧预紧力、自重、摩擦力。当P2Ac < Fx时,导阀关闭,主阀也关闭。当P2A c> Fx时,导阀打开,主阀两端产生压差:p当 p < Ft+G+F时,主阀关闭。p > Ft+G+F时,主阀打开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由1得主阀芯和导阀的力平衡方程分别为:由上两式可得溢流阀进口压力为: (Pa)(3-3)调压原理:调节调压螺帽,改变硬弹簧力,即可改变压力。特点: 溢流阀稳定工作时,主阀阀芯上部压力小于下部压力。 即使下部压力较大,因有上部压力,弹簧可做得较软,流量变化引起阀心位置变化时,弹簧力的变化量较小,压力变化小。 又 调压弹簧调好后,上部压力为常数。 压力随流量变化较小,克服了直动式溢流阀的缺点。 还 先导阀的溢流量仅为主阀额定流量的1%左右 先导阀阀座孔的面积AC、开口量x、调压弹簧刚度KX都不必很大 先导型溢流阀广泛用于高压、大流量场合。3.2溢流阀的主要性能一静态特性:(1) 压力调节范围定义:调压弹簧在规定范围内调节时,系统压力平稳(压力无突跳及迟滞现象)上升或下降最大和最小调定压力差值。(2)启闭特性定义:溢流阀从开启到闭合全过程的被控压力p与通过溢流阀的溢流量q之间的关系。 一般用溢流阀处于额定流量、额定压力Ps时,开始溢流的开启压力Pk和停止溢流的闭合压力P分别与Ps的百分比来表示。开启压力比: =(Pk/Ps)100% 闭合压力比: =( P/Ps)100% 两者越大及越接近,溢流阀的启闭特性越好。一般规定:开启压力比应不小于90%,闭合压力比应不小于85%,其静态特性较好。(3) 卸荷压力:当溢流阀作卸荷阀用时,额定流量下进、出油口的压力差称为卸荷压力。(4) 最大允许流量和最小稳定流量:溢流阀在最大允许流量(即额定流量)下工作时应无噪声。二动态特性(1)压力超调量:最大峰值压力与调定压力的差值。(2)响应时间:指从起始稳定压力与最终稳态压力之差的10%上升到90%的时间。(即图3-4中A、B两点的间的时间间隔)(3)过渡过程时间:指从调定压力到最终稳态压力的时间。(即图3-4中B点到C点间的时间间隔)(4)升压时间:指溢流阀自卸荷压力上升至稳定调定压力所需时间。(即图3-5的t1)(5)卸荷时间:指卸荷信号发出后由稳态压力状态到卸荷压力状态所需的时间。(即图3-5中的t2)图3-4流量阶跃变化时溢流阀的进口压力响应特性图3-5溢流阀升压与卸荷特性三先导型溢流阀的静态特性分析:以本次设计中绘制型溢流阀为例:具体尺寸见相关装配图及零件图。 (1)开启过程:设额定排放压力pn=16MPa,开启压力pk=14MPa,先导阀弹簧刚度为Kx=2mm、预压缩量为X0=mm,主阀弹簧刚度y20N/mm、预压缩量y0=40mm额定流量qn=120L/min,主阀芯与阀孔间的摩擦力为Ff,上、下腔的液压力分别为p2和p1,而其上下有效作用面积分别为A2和A1A2=1055 mm2; A1=1016 mm2=1.04 (符合在1.031.05 之间的条件)主阀芯自重为:G=mg=0.18×9.8=1.764N,先导阀孔座面积为:Ac=14.85 mm2稳态时的主阀开度y=0.4mm,则:A. 当液压系统压力p1低于先导阀的开启压力pk时,先导阀保持关闭。根据1此时主阀芯受力条件为A1 p1< A2 p1+Kyy0+G+Ff (3-4)式中KX、Ky分别为先导阀弹簧和主阀弹簧的刚度(N/m);X0、y0分别为先导阀弹簧和主阀弹簧的预压缩量(m)。此时阀口仍关闭。B. 当系统压力上升到先导阀的开启压力时,先导阀处于即将开启但未开启的状态,主阀芯受力关系仍为式(3-4)C. 当系统压力升高超过先导阀开启压力时,先导阀打开,液压油经由阻尼孔流向先导阀再流回油箱。此时主阀芯上下两腔将产生压力差,但尚未到达足以抬升主阀芯的程度,根据1主阀芯的受力方程为:A1 p1q< A2 p2q+Kyy0+G+Ff (3-5)D. 当系统压力上升到主阀开启压力时,通过阻尼孔的流量增大,产生的压力差使主阀芯处于平衡状态:根据1有力平衡方程:A1 p1n = A2 p2n + Kyy0+G+Ff (3-6) 图3-6 先导型溢流阀示意图E. 当系统压力高于主阀开启压力时,主阀开启,根据1其受力为= A2 p2+Ky(y0+y)+G+Ff (3-7)式中,y 为主阀口的开度(m);为液体入射角,近似等于维阀半维角=38.5(0);D1=16为主阀座孔直径(m); 根据7主阀口流量系数C1=0.77.8(取.8)为。F. 当系统压力升到调定压力时,阀内通过额定流量,根据1此时主阀芯受力方程为:= A2 p2n+Ky(y0+y)+G+Ff (3-8)到此,溢流阀开启完成。(2) 闭合过程:其过程与开启过程相反,但各关键点相似,不同的是由于摩擦力方向改变,造成阀口的关闭压力比相应的开启压力要小。(3) 静态特性关系式先导型溢流阀在稳态溢流条件下,满足下列关系式:A.根据1,主阀口出流方程式为(m3/s) (3-9)式中,p1为受控压力(a),油液密度=900(kg/m3),其他参数意义同前。.主阀芯受力平衡方程式: A2 p2Ky(y0+y)+GFf()(3-10)式中,Ff开启时取正号,闭合时取负号;其余参数意义同前。C. 通过主阀芯阻尼孔的流量方程式:阻尼孔结构为细长孔,根据3其流量q= (m3/s) (3-11)式中阻尼孔截面积A0=0.785(m2); 根据3阻尼孔的流量系数C=0.82。D. 先导阀口出流方程式根据1有:q= (m3/s) (3-12)式中,根据3先导阀流量系数C2=0.77,先导阀阀座孔直径d=4 (mm);x为先导阀阀口的轴向开度(m);先导阀芯的半锥角=20(0)。E. 先导阀芯受力平衡方程式根据1有:Ac p2Kx(x0+x)() (3-13)式中,各参数意义同前。(4) 溢流阀内泄漏量:根据10按偏心环状缝隙的流量公式来计算: q= (cm3/s) (3-14)式中,主阀芯直径 D=4(cm)主阀芯直径与阀体间的单边配合间隙 r=0.005(cm)公称压力 Pg=16Mpa=16/0.09807163.15(kgf/cm2)油液动力粘度 (kgf.s/cm2)主阀芯与阀体的配合长度 =1.5(cm)处均压槽数 Z=7均压槽宽 B=0.05(cm)则: q=1.76×10-3 (cm3/s)3.3溢流阀的基本应用(1) 稳压溢流回路:溢流阀和定量泵、节流阀并联,阀口常开。(如图3-7所示)在采用定量泵的液压系统中,溢流阀与节流元件及负载并联,泵的供油量大于节流阀通道的需求量,此时,溢流阀作定压阀使用,阀口常开,使多余的油液回油箱,以保持节流阀进口的系统压力基本为恒定值。(2) 安全限压回路:溢流阀和变量泵组合,正常工作时阀口关闭,过载时打开压力油经阀口回油箱,油压不再升高,起安全保护作用,故又称安全阀。(如图3-8所示) 图3-7稳压溢流回路 图3-8 安全限压回路(3)远程调压回路:将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K接远程调压阀进油口,并 p远程 < p主调(如图3-9所示)(4)系统卸荷回路:溢流阀和二位二通阀组合(先导式)(如图3-10所示)将先导式溢流阀的遥控口K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直接与油箱连接,当换向阀的P、O口处于联通状态时,系统卸荷(5)多级调压回路(如图3-11所示)(6)形成背压 图3-9远程调压回路 图3-10系统卸荷回路图3-11多级调压回路 34 溢流阀的组成部分溢流阀由溢流阀和单向阀组成。当系统压力达到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时,溢流阀开启,泵卸荷;当系统压力降至溢流阀的关闭压力时,溢流阀关闭,泵向系统加载。使泵卸荷时的压力称为卸荷压力,使泵处于加载状态的压力称为加载压力。溢流阀包括调节杆、调压螺帽、先导阀心、先导阀座和主阀座。3 5溢流阀的零件351 调节杆及其加工1 . 调节杆的加工编程: O0001 %1 M3 S 600 T0101G0 X18 Z0G1 X-0.5 F80G0 X16 Z2G71 U1 R1 P10 Q20 X0.5 Z0.1 F100G0 X100 Z2M3 S1500 T0101N10 G0 X0 Z2 G1 Z0 F100 G3 X8 Z-2 R5 G1 Z-32 X12X14 Z-33Z-68N20 X16 G0 X100 Z100 M5 M0 M3 S500 T0202 G0 X15 Z-46 G1 X8 F20 G4 P1 G0 X16 Z-67 G1 X5.3 F20 X15 F150 Z-64 X5.3 F20 X15 F150 Z-61 X5.3 F20 X15 F150 Z-58 X5.3 F20 X15 F150 Z-56 X14 X12 Z-57 F20 X5 Z-67 X-0.5 F15 G0 X100 Z100 M5 M302.工具夹紧 应用在数控车床上的卡盘有很多种,包括二爪卡盘、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等。此零件加工应用的是三爪自定心卡盘(以下零件都是应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如图: (1) 将卡盘夹住工件的右边15mm17mm,先加工直径为14mm,长度42mm的圆柱。然后加工直径为8mm,长度为32mm的圆柱。再加工半径为5的球。最后倒角。(2) 拆卸工件,用卡盘夹住左边32mm,先加工直径为14mm,长度为21mm的圆柱。然后加工直径为5mm,长度为10mm的圆柱。再倒角。换一把切槽刀,最后切直径为8mm,长度为4mm的槽。3.5.2调压螺帽及其加工 1. 调压螺帽的加工编程: O0002 %1M3 S600 T0101G0 X45 Z0G1 X-0.5 F100G0 X44 Z2G71 U1 R1 P10 Q20 X0.5 Z0.1 F100G0 X100 Z2M3 S1500 T0101N10 G0 X40 Z2 G1 Z0 F100 X42 Z-1 Z-18 N20 X44G0 X100 Z100 M5M30 O0002 %2M3 S600 T0101G0 X45 Z0 G1 X18 F100G0 X44 Z2 G71 U1 R1 P10 Q20 X0.5 Z0.1 F100G0 X100 Z2 M3 S1500 T0101N10 G0 X30 Z2G1 Z0 F100X32 Z-1 Z-18 X40X42 Z-19N20 X44G0 X100 Z100M5M0M3 S600 T0404G0 X20 Z2G71 U1 R1 P30 Q40 X-0.5 Z0.1 F100G0 Z5M3 S1500 T0404N30 G0 X24.5 Z2G1 Z0 F100X22.5 Z-1Z-18N40 X20G0 Z2 X100 Z100M5M0M3 S600 T0303G0 X22 Z4G76 C1 A60 I0 P0 K0.93 X24Z18 U-0.1 V-0.1 Q0.4 FI.5G0 Z2X100 Z100M5M302. 工具夹紧(1) 将卡盘夹住工件的左端10mm-13mm,用外圆刀加工直径为32mm,长度为18mm的圆柱。然后倒C2的角。换一把内镗刀,加工直径为22.5mm,长度为18mm的孔。再加工直径为20mm,长度为10mmd的内孔。换一把内螺纹刀加工M241.5,长度为18mm.。(2) 拆卸工件,将卡盘夹住右端12mm14mm。用外圆刀加工直径为42mm,长度为17mm的圆柱。3.5.3先导阀芯及其加工1. 先导阀芯加工编程:O0003%1M3 S600 T0101G0 X13 Z0 G1 Z-0.5 F100G0 Z12 X2 G71 U1 R1 P10 Q20 X0.5 Z0.1 F100G0 X100 Z2 M3 S1500 T0101N10 G0 X5 Z2 G1 Z0 F100Z-10N20 X10G0 X100 Z100M5 M30O0003%2M3 S600 T0101G0 X13 Z0 G1 Z-0.5 F100G0 X12 Z2G71 U1 R1 P10 Q20 X0.5 Z0.1 F100G0 X100 Z2M3 S1500 T0101N10 G0 X0 Z2 G1 Z0 F100X10 Z-14 N20 X12 G0 X100 Z100M5M302. 工具夹紧 (1) 将卡盘夹住工件的左端面,用外圆刀加工角度为39°。换一把切槽刀,加工直径为5mm,长度为10mm的圆柱。在切断长度为24mm 。3.5.4 先导阀座及其加工1. 先导阀座的加工编程:O0004%1 M3 S600 T0101G0 X21 Z0G1 X-0.5 F100G0 X20 Z2 G71 U1 R1 P10 Q20 X0.5 Z0.5 F100G0 X100 Z2M3 S1500 T0101N10 G0 X12 Z2 G1 Z0 F100X14 Z-1Z-12 X18Z-25N20 X20 G0 X100 Z100M5M0 M3 S500 T0202G0 X18.5 Z-24G1 X-0.5 F15(切断)G0 X100Z100M5M30 2. 工具夹紧 (1) 将卡盘夹住工件的左端3mm5mm ,用外圆刀加工直径为18mm,长度为8mm的圆柱。在用内镗刀加工直径为2 mm,长度为12的孔。 (2) 拆卸工件,卡盘夹住右断5mm,用外圆刀加工直径为14mm,长度为12mm的圆柱。再倒角。用内镗刀加工直径为4mm,长度为9mm的孔。在倒内角。在加工角度39°。长度为2mm。3.5.5主阀座及其加工1 主阀座的加工编程:O0005%1M3 S600 T0101G0 X43 Z0 G1 X10 F100G0 X42 Z2G71 U1 R1 P10 Q20 X0.5 Z0.1 F100G0 X100 Z2M3 S1500 T0101N10 G0 X38 Z2G1 Z0 F100X40 Z-1Z-20 N20 X42G0 X100 Z100M5M0 M3 S600 T0404G0 X15 Z2G71 U1 R1 P30 Q40 X0.5 Z0.1 F100G0 Z5M3 S1500 T0404N30 G0 X30 Z2G1 Z0 F100X16 Z-7.5006Z-16X15Z2X100 Z100M5 M30 O0005%2M3 S600 T0101G0 X43 Z0G1 X15 F100G0 X38 Z2G1 Z0 F100X40 Z-1G0 X100 Z100M5M0M3 S600 T0404G0 X15 Z2G71 U1 R1 P10 Q20 X-0.5 Z0.1 F100G0 Z5M3 S1500 T0101N10 G0 X20 Z2G1 Z0 F100X16 Z-2N20 X15G0 Z2X100 Z100M5M30(以上程序中T0101为外圆刀,T0202为切槽刀,T0303为外螺纹刀,T0404为内螺纹刀。)2 工具夹紧(1) 先加工直径为40mm, 长度为15mm的工件。将卡盘夹在工件的左端8mm,用镗刀加工直径为16mm的通孔。 以上加工出的零件的尺寸都符合溢流阀工作要求,精度也符合要求。总结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两年已过。我即将走出这轻院。回想起在这两年里发生的事,还历历在目。在这两年时间里,我认真过、马虎过;我紧张过、松懈过;我为理想奋斗过、也放弃过。总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没有用,然而在这即将离开的时候却体现出来毕业设计。它是我们最后一次作业,而且是最不得马虎的一次作业。它不仅包括了我所学到的一部分内容,也包括没有学过的知识。在为期两个月的设计过程中,在指导周国新老师的引导下对溢流阀典型结构进行了研究,成功编写了溢流阀各种零件的加工及其工具的夹紧,还介绍了卡盘的使用。虽然本次设计已经完成。但在本设仍存在不少缺点,由于时间和个人水平的限制,这此缺陷没能完全解决,成为本次设计的一大遗憾。在两个月的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有过面对难题时的惶恐不安,也有解决问题后的信心满怀,在攻克了道道难关之后终于完成了所有的任务,等待着最后的答辩。人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在看着手上的最终成果,这种感觉更是强烈,虽然不确定自己所做的结果是否能通过老师的检验,但此过程中我是真诚地付出过,我将问心无愧的面对任何的结果。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涯的一个句号,谁都想将它画得圆圆满满,但它也是漫漫人生路途中的一个逗号,我将以此次设计经验作勉,继续为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1 何存兴,张铁华.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第二版)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82 赵应樾. 液压控制阀及其修理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3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 第4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4 沈鸿. 机械工程手册(第5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35 刘震北. 液压元件制造工艺学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126 廖念钊,莫雨松,李硕根,杨兴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四版)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17 杨培元,朱福元. 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8 徐灏. 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 第3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9 吴宗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范存德. 液压技术手册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11 陆培文. 实用阀门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12 缪亮,何红玉. 巧夺天工Flash MX 素材采集与课件设计M. 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2003-8装 订 线

    注意事项

    本文(YF310L 溢流阀的制造设计.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