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交通信号灯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新)(含全套图纸).doc
-
资源ID:2941182
资源大小:167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交通信号灯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新)(含全套图纸).doc
目 录摘要···································································1关键词·································································11 前言·································································22 方案论证·····························································52.1 基于数电技术交通灯控制系统·······································52.2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统·································62.3 基于PLC技术的交通灯控制系统·····································63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63.1 PLC的技术指标···················································63.2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83.2.1 PLC型号的选择················································83.2.2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93. 3 I/O分配表··········································93.4 PLC连接图·························································114 软件设计····························································124. 1 常用编程语言简介···············································124. 2 梯形图设计方法·················································154. 3 梯形图·························································164. 4 指令表·························································18结论··································································22参考文献······························································23致谢··································································24基于PLC的交通信号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学 生: 指导老师: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 摘 要: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的自动控制中。据统计,可编程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装置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设备。专家认为,可编程控制器将成为今后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PLC、机器人、CAD/CAM将成为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本设计应用PLC来控制双向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由于PLC具有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定时器资源十分丰富,可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渐进式信号灯进行精确控制,特别对多岔路口的控制可方便地实现。在该设计中,还引入F940触摸屏,拟十字路口红绿灯闪亮及车辆通行,十分形象地显示出了PLC在交通灯中的应用。关键词:交通灯;控制;PLCDisign of Based on PLC Traffic Light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Author:Yang ZheTutor:Cai Pei Zhong(Ori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Abstract: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is a microprocessor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developed from a new type of industrial control devices. It has a simple structure, easy programming, high reliabili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cess and location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devices in a device. 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future will be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main means of industry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PLC, robotics, CAD / CAM will become the three pillar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Since the PLC has a strong adaptability to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while its internal timer is very rich in resources, can be widely used on the current "progressive" signal for precise control, especially for the control of multi-fork can be easily achieved. It is now increasingly used in traffic lights PLC system. In the design, but also the introduction of touch-screen simulation of F940 crossroads and traffic lights flashing, very vividly showed PLC traffic light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 traffic lights; control; PLC1 前言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交通灯的前身为信号灯,诞生于1868年12月10日英国伦敦议会广场。在19世纪初,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当时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指挥信号家族,遍及全世界陆、海、空交通领域了。 中国最早的马路红绿灯,是于1928年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滞后于高速机动化增长需求,道路堵塞日趋加重,交通事故频繁,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交通发展模式选择与运营机制等方面吸取发达国家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而且重复着它们在高速机动化发展中所犯过的许多错误,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新兴的中小城市,几乎都没有前瞻性地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呼声。探究城市交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交通系统的管理机制不适应。不同的城市有不同城市的问题,但共性就是混合交通流问题。在交叉口如何解决混合交通流中的相互影响或彼此的相互影响,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城市的出现,使得城市的交通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寻常老百姓的家庭,再加上政府大力发展的公交、出租车,车辆越来越多了。这不仅要求道路要越来越宽阔,而且要求有新的交通管理模式的出台。旧有的交通控制系统的弊病和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激化了矛盾,使原来不太突出的交通问题被提上了日程。现在有关部门愈来愈多的注重在交通管理中引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比如“电子警察”、自适应交通信号灯以及耗资巨大的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等。对交通的管控能力,也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个国家对整个社会的管理控制能力,因此各国都很重视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强化对交通的管控能力。从技术条件分析,我国的城市交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这在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工具水平、交通组织和管理等方面都有反映。例如道路布局和交通方式分道不合理,现代化轨道交通缺少,路面公共交通效率低,车况较差,相关技术标准较低、自行车交通比例高,日常交通以人工管理为主等,对城市交通的管理还局限于传统的车流人流控制方面,缺乏对城市交通需求进行研究和管理。特别是在应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管理交通方面,除少数几个大城市已经起步外,大多数城市还是空白。另外,我国在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方面对基础性研究缺乏重视,研究力量和研发投入不足,也是技术水平低和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缓慢的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呼声。ITS已经成为新世纪世界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其核心是解决道路交通的问题,其实质是高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集成应用。为了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畅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塞,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直把科技应用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多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总体说来,国内城市交通指挥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城市交通监控中心主要是建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交通电视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路口信号灯进行点、面相结合的控制,对路面的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的监视,并辅之以人工干预。 九十年代以来,原来的监控中心不断增加了GPS车辆定位系统、交通事故处理系统、交通群体诱导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等等,并逐步发展为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其主要特征是指挥中心内的这些系统基本上都是物理上放置在一起,相互之间基本上不能进行信息互换与共享,实现调度与指挥。 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就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如何实现快速反应决策,完成统一调度与指挥,以建立新一代的智能化城市交通指挥系统,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 2 方案论证2.1 基于数电技术交通灯控制系统基于数字电子技术的交通灯控制系统主要由逻辑电路构成,相对于其他方案来说本类设计器件原理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而且安装和维护方便,但是其电路结构较为复杂。本类控制系统的流程框图如图2.1所示,图中,TL表示甲车道或者乙车道绿灯亮的时间间隔,即车辆正常通行的时间间隔,定时时间到则为1,否则为0。TY表示黄灯亮的时间间隔,定时时间到则为1,否则为0。ST表示定时器到了规定时间后,由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由它控制定时器开始的下一个工作状态的定时。此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定时器、译码器和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等结构组成。秒脉冲信号发生器为该系统中的定时器和控制器提供标准时钟信号;定时器主要由秒脉冲同步的计数器构成,要求计数器在状态转换ST作用下,首先清零,然后在时钟脉冲上升沿作用下,计数器从0开始进行增加1计数,并向控制器提供定时信号TY和定时信号TL;译码器输出两组信号灯的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后驱动信号灯工作;控制器是系统的主要部分,即交通管理的核心,由它控制定时器和译码器工作。图1数字电子技术系统流程图Figure 1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system flow chart2.2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此类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可现场控制,又可远程控制;拥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模式,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能根据现场状况,合理地调节车流,对优化城市交通具有一定的意义。另外,利用单片机实时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特征,可以简化多任务程序设计,满足多个任务的时间特性要求,可完成前后台编程方法难以完成的编程任务。同时基于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以将各任务进行细分包装,使各任务保持相对独立;能有效改善程序结构,便于模块化处理,使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此类系统真正实现起来又会出现诸如信号的驱动、车辆达到的感知等问题,且其的外围电路还是比较复杂,而单片机等器件的价格也比较贵,造成成本昂贵,此类系统的程序庞大,而且必须用如汇编语言、C51语言编程等复杂语言编程,所以程序的编写也较为麻烦复杂。2.3 基于PLC技术的交通灯控制系统此类系统将诸多执行任务由可编程控制器承担,外围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PLC各I/O口,所以外围电路较简单,设计起来比较灵活,能更趋向智能化,而且能用梯形图编程,此类编程方法接近于继电器电路,通俗易懂,因此此类控制系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以下4个原因:PLC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通常的平均无故障时间都在30万小时以上;编程能力强,可以将模糊化、模糊决策和解模糊都方便地用软件来实现;抗干扰能力强,目前空中各种电磁干扰日益严重,为了保证交通控制的可靠稳定,我们选择了能够在恶劣的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的PLC;近年来PLC的性能价格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得实际应用成为可能。本设计采用第三种方案。3 硬件设计 3.1 PLC的技术指标(1) FX2N系列小型PLC一般技术指标 一般技术指标主要是指PLC产品的工作条件与一般工作环境的适应程度。PLC是专为工业控制设计的,充分考虑了工业环境种种恶劣因数。其技术指标如表3.1所示。表1 一般技术指标Table 1 general technical indicators环境温度使用时:055,存储时:-20+70 环境湿度35%89%RH(不结露)使用时抗震JIS C0911标准 1055Hz 0.55mm(最大2G)3轴方向各2h抗冲击JIS C0912标准 10G 3轴方向各3次抗噪音干扰用噪音仿真器产生电压为1000Vp-p,噪声脉冲宽度为1s,频率为30100Hz噪音,在此噪音干扰下PLC正常工作耐压1500AC 1min所有端子与接地端之间绝缘电压5M以上,(DC 500V 兆欧表)接地第3种接地,不能接地时,亦可浮空使用环境禁止腐蚀性气体,严禁尘埃(2)性能技术指标性能技术指标标志某种PLC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所具备的功能。不同机型差异较大,在PLC选型时要逐一考虑该项技术指标能否满足要求。PLC的性能包括:输入指标、输出指标和电源指标方面。其各类指标要求严格根据所选PLC型号所确定。本设计所要求的PLC性能指标如表2、3、4所示。表2 输入技术指标Table 2 input technology index输入电压24V DC输入隔离光电绝缘输入电流7mA输入响应时间10ms表3 输出技术指标Table 3 output technology index项 目继电器输出SSR输出晶体管输出外部电源AC 250V,DC 30VAC 85242VDC 530V最大负载电阻负载2A/点;8A/4点共享;8A/8点共享0.3A/点,0.8A/4点0.5A/1点,0.8A/4点感性负载80VA15VA/100V AC 30VA/240V AC12W/24V DC灯负载100W30W1.5W/24V DC开路漏电流_1mA/100V AC 2.4mA/240V AC0.1mA/30V DC最小负载_0.4VA/100V AC 2.3VA/240V AC_响应时间OFF-ON约10ms1ms以下0.2ms以下ON-OFF约10ms最大10 ms0.2ms以下隔离方式继电器隔离光电晶闸管隔离光电耦合器隔离表4 电源技术指标Table 4 power technology index项 目FX-16MFX-24MFX-32M FX-32EFX-48MFX-48EFX-64MFX-80M电源电压(100240V)+10%-15%AC 50/60Hz(120/240V电源系统)瞬间断电允许时间对于10ms以下的瞬间断电,控制动作不受影响电源熔丝电力消耗/VA250V 3.15A,5mm*20mm250V 5A, 5mm*20mm303540(32E 35)506070传感器无扩展模块电源有扩展模块24V DC 250mA以下24V DC 100mA以下(扩展16点时)24V DC 400 mA以下 24V DV 150 mA(扩展32点时)3.2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3.2.1 PLC机型的选择因为FX系列PLC为主机连输入输出接点型,而其中的FX2N系列PLC是日本三菱公司近年推出的小型高性能整体式PLC,是FX家族中最先进的系列,最大范围地包容了标准特点、执行速度更快、通讯功能更齐全,其基本单元外接交流电源即可工作,而且它拥有无以匹敌的速度、高级的功能,逻辑选件以及定位控制等特点。是从16到256路输入/输出的多种应用的选择方案,输入电压范围为交流100240V,并且FX2N系列PLC程序容量存储器内附8K步RAM,最大为16K步,符合我们要求,而根据交通灯设计中用到的I/O总数,考虑留出20%的裕量,交通灯的各种控制用到的输入控制点数为5点、输出控制点数为10点,所以选择使用-32MR。3.2.2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考虑与应用要求的统一。例如对输入模块,应考虑信号电平、信号传输距离、信号隔离、信号供电方式等应用要求。对输出模块,应考虑选用的输出模块类型,通常继电器输出模块具有价格低、使用电压范围广、寿命短、响应时间较长等特点。此设计中可编程控制器输入模块是检测并转换来自现场设备(按钮、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的高电平信号为机器内部电平信号,模型类型分直流5、12、24、48、60V几种;交流115V和220V两种。模块输出的任务是将机器内部信号电平转换为外部过程的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同时接通点数的电流累计值必须小于公共段所允许通过的电流值。3.3 I/O分配表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PLC的硬件是由主机(基本单元)、I/O扩展模块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组成,通过各自的端口联成一个整体。I/O分配表及其他器件分配表如表5所示,将6个输入信号,14个输出信号按各自的功能类型分好,并与PLC的I/O点一一对应,编排地址。 表5 I/O分配表Table 5 I/O distribution listPLC输入点输入器件名称 PLC输出点 输出器件名称X0SA1启动按钮Y0L1南北绿灯X1SB1停止按钮Y1L2南北黄灯Y2L3南北红灯Y4L4东西绿灯Y5L5东西黄灯Y6L6东西红灯Y7数码管LED1、LED2的BCD码输入端Y10Y11Y12Y13Y14Y15Y16Y17数码管LED3、LED4的BCD码输入端Y20Y21Y22Y23Y24Y25Y263.4 PLC I/O连接图根据I/O分配表,可以绘出I/O接线图,如图2所示。(1) 在PLC的L和N端输入220V交流电压,经过PLC内部转换,产生实际要求所需的电压,驱动PLC的运行。(2) 在PLC的COM端接220V交流负载(12个指示灯),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12个交通灯,用220V交流控制点亮。(3) 交流220V电压的接线端接熔断器,进行短路保护,防止由于电流的过大而烧坏PLC。(4) 开关SA1控制交通灯的自动和手动,SB1和SB2手动控制主车道通行,SB3和SB4手动控制次车道通行,SA2控制白天与夜间工作状态。 图2 PLC外部端子接线图Figure 2 PLC external terminal hookup 4 软件设计4.1 常用编程语言简介 根据系统配置和控制要求编制用户程序是PC应用于工业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PLC的编程语言随着生产厂家及机型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通用语言大致分类如表6所示 表6 编程语言类型图 Table 6 type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figure类型 语言文本型 布尔代数助记符(IL)高级语言图示型 梯形图(LD)功能块图(FBD)流程图表格型 顺序功能图(SFC)判定表(1)梯形图编程语言梯形语言是目前PC应用最广、最受电气技术人员欢迎的一种编程语言。其原因是因为梯形图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图相似;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图设计思路也基本一致;梯形图很容易由电气控制线路转化而来。利用梯形图编程,首先必须确定所使用的编程元件编号,PLC是按编号来区别操作元件的 。我们选用的FX2N型号的PLC,其内部元件的地址编号如下表所示,使用时一定要明确,每个元件在同一时刻决不能担任几个角色。一般讲,配置好的PLC,其输入点数与控制对象的输入信号数总是相应的,输出点数与输出的控制回路数也是相应的(如果有模拟量,则模拟量的路数与实际的也要相当),故I/O的分配实际上是把PLC的入、出点号分给实际的I/O电路,编程时按点号建立逻辑或控制关系,接线时按点号“对号入坐”进行接线。FX2N系列的I/O地址分配及一些其他的内存分配前面都已介绍过了,同学们也可以参考FX系列的编程手册。(2)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每个继电器的线圈和它的触点均用同一编号,每个元件的触点使用时没有数量限制。 梯形图每一行都是从左边开始,线圈接在最右边(线圈右边不允许再有接触点),如图3(a)错,图3(b)正确。 图3 ( a )错 图 3 (b)正确 FIG. 3 (a) wrong FIG. 3 (b) correct 圈不能直接接在左边母线上。 一个程序中,同一编号的线圈如果使用两次,称为双线圈输出,它很容易引起误操作,应尽量避免。 梯形图中没有真实的电流流动,为了便于分析PLC的周期扫描原理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假定在梯形图中有“电流”流动,这个“电流”只能在梯形图中单方向流动即从左向右流动,层次的改变只能从上向下。下图是一个错误的桥式电路梯形图如下图4所示。 图4 错误的桥式电路梯形Figure 4 wrong bridge type circuit trapezoida.编程实例首先介绍一个常用的点动计时器,其功能为每次输入X000时,接通时,Y000输出一个脉宽为定长的脉冲,脉宽由定时器T000设定值设定。它的时序图如下图5所示。 图5 时序图Figure 5 timing diagram 图5 时序图Figure 5 timing diagram根据时序图我们就可画出相应的梯形图如下图6所示。图6 梯形图Figure 6 ladder-diagram运用定时器还可构成振荡电路,如根据下面的时序图,我们可用两个定时器T001、T002构成振荡电路,其振荡时序图7所示。 图7 振荡时序图 Figure 7 oscillation timing diagram根据时序图我们就可画出相应的梯形图如下图8所示。 图8 梯形图图8 F梯形图Figure 8 ladder diagram下面是一个延时接通/延时断开电路,时序图如图9所示。 图9 延时接通/延时断时序图Figure 9 delay on/delay broken timing diagram(3) 指令表编程语言指令表语言是一种类似汇编语言,但更简单的编程语言。采用助记符指令,并以程序执行顺序逐句编写成指令表,指令表可直接键入简易编程器。梯形图与指令表完成同样的控制功能,两者之间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4) 顺序功能图编程语言顺序功能图是将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状态),各阶段具有不同动作,阶段间有一定的转换条件,条件满足现实状态转移,上一状态动作结束,下一状态动作开始。采用状态转移方式表达一个完整控制过程。(5) 级式编程语言级式编程语言是类似功能图的图形编程语言,是采用了梯形图编程方法,在PC内部开发的供编程用的通用与专用编程元件和指令。(6) 逻辑图编程语言逻辑图编程语言采用逻辑电路规定的“与”、“或”、“非”等逻辑符号,依控制顺序组合而成。为了使变成思路更清晰,更直观,对比以上对相关编程方法的介绍,现采用梯形图编程方法对该系统进行编程。4.2梯形图设计方法可编程控制器是将继电器控制的概念和设计思想与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门从事逻辑控制的微机系统。在PC系统应用中,梯形图的往往是最主要的问题。梯形图不但沿用和发展了电气控制技术,而且其功能和控制指令已远远超过电气控制范畴。它不仅可实现逻辑运算,还具有算术运算、数据处理、联网通信等功能,是具有工业控制指令的微机系统。由于梯形图的设计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与电气控制设计思想结合的产物,因此,在设计方法上与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电气控制设计既有相同点,也有着不同点。对开关量控制系统梯形图的设计,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方法:(1)替代设计法所谓替代设计,就是用PC机的程序,替代原有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原有电气控制系统输入信号及输出信号作为PC的I/O点,原来由继电器接触器硬件完成的逻辑控制功能由PC机的软件梯形图及程序替代完成。这种方法,其优点是程序设计方法简单,有现成的电气控制线路作依据,设计周期短。一般在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改造中,对于不太复杂的控制系统常采用。(2)逻辑代数设计法由于电气控制线路与逻辑代数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对开关量的控制过程可采用逻辑代数式表示、分析和设计。基本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控制要求列出逻辑代数表达式。2、对逻辑代数式进行化简。3、根据化简后的逻辑代数表达式画梯形图。利用这种方法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把很多的逻辑关系最简化。当然出于可靠和安全性角度考虑的冗余设计是另外一个问题。(3)程序流程图设计法PC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其程序设计同样可遵循软工程设计方法,程序工作过程可用流程图表示。由于PC的程序执行为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因而与计算机程序框图不同点是。PC程序框图在进行输出刷新后,再重新开始输入扫描循环执行。(4)功能模块设计法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可对系统按控制功能进行模块分,依次对各控制的功能模块设计梯形图。当然,在设计中要注意模块之间互相影响时,时序关系,以及联锁指令的使用条件,同一种控制功能可有不同的软件实现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简单实用的方案,并应充分利用不同机型所提供的编程指令,使程序尽量简洁。除以上PC梯形图的设计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经验法。在系统设计中对不同的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通常在全局上采用程序框图及功能模块方法设计;在旧设备改造中,采用替代法设计;在局部或具体功能的程序设计上,采用逻辑代数法和经验法4.3梯形图所设计的程序如下所示。4.4指令表0 LD X0001 OR M1002 ANI X0013 OUT M1004 LD M1005 ANI T16 OUT T0 K3009 LD T010 OUT T1 K30013 LD M10014 ANI T015 OUT T2 K25018 LD T219 OUT T3 K3022 LD T323 OUT T4 K2O 26 LD T027 OUT T5 K25030 LD T031 OUT T6 K3034 LD T635 OUT T7 K2038 LD M10039 ANI T040 OUT Y00641 MOV K0 D046 SMOV TO K4 K4 D0 K457 DIV D0 K10 D1 D264 SUB K30 D1 D271 BCD D2 K2 Y00776 LD T077 OUT Y00278 MOV K0 D383 SMOV T1 K4 K4 D3 K494 DIV D3 K10 D4101 SUB K30 D4 D5108 BCD D5 K2 Y013113 LD Y006114 ANI T2115 LD T2116 ANI T3117 AND T10118 ORB119 OUT Y000120 MOV 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