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发展的政策法规.ppt
第一事业部研究二所实验室,日期:2009-7-16制作:付毛女,中国风电发展的政策法规,目录,宏观政策 产业政策 税收政策,风电采购政策限制了行业发展 政策倾斜或催生市场垄断局面 增值税转型降低地方支持力度 个别利好政策难以进一步落实 风电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风电政策法规,一、宏观政策,风电政策法规,二、产业政策,风电政策法规,三、税收政策,风电发展的制约因素,一、风电采购政策限制了行业发展,1、我国风电领域实行在指导电价下的配额制度。然而,不同于国外的配额主体是电力销售公司(电网),我国由于国内电价固定,且电网负有全额收购发电量的义务,因此配额主体是发电企业而非电网。2、实际上,由于中国的电网公司垄断性很强,风电企业在与电网的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招标机制使得一些民营企业投资的“风电上网”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不利于风电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外围资本的持续进入。3、在当前的中国电价体系中,使用化石燃料的环境成本没有计入发电成本,而风电价格缺少直接补贴,使得风电价格较之一般电价高出不少。而且由于各地风电资源贫富不均,因此风电价格也不易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固定电价机制。4、当前风电采购政策导致的风电价格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国内外的制造商、运营商和投资者因无法承受价格压力而对风电领域望而却步。,风电发展的制约因素,二、政策倾斜或催生市场垄断局面,1、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经历了多年的无序发展,目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商超过70家,但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这不仅使得风电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使得产能过剩,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2、面对我国风电设备整机制造企业之间将出现的剧烈竞争,中国政府当前呈现出重点支持国有大型企业的政策倾向,金风、华锐、东汽、海装等企业可能在未来垄断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市场。3、然而,政府政策资源向特定企业的倾斜极有可能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企业的积极性,破坏市场合理梯队的建设。在当前阶段,政府应更多地加大行业规范的力度,积极引导市场的理性发展。,风电发展的制约因素,三、增值税转型降低地方支持力度,1、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全国增值税转型,造成风电对地方政府税收贡献的降低,从而影响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或将对风电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2、增值税转型是指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企业购入设备的金额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增值税转型对风电企业本身而言,可以抵扣风电企业购买设备的大量投入,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减轻税负。但由于地方财税减少,可能造成地方政府对发展风电项目的积极性降低。3、目前我国适合风电发展的地方,大多是边远贫困地区,增值税转型将使得依靠风电产业发展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缩水,从而反过来抑制这些地区发展风电的动力。据了解,国家能源局正同有关部门积极协商,拟采取以占地补贴或风能资源补贴等形式,由风电开发企业出资偿付地方政府,以调动地方发展风电的积极性,风电发展的制约因素,四、个别利好政策难以进一步落实,1、在国家出台的多个风电促进政策中,存在政策细则不明、门槛过高、难以落实的情况。如可再生能源法提出给予可再生能源产业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提出发电企业承担国家规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义务,但目前这些政策还没有具体实施细则,落实中存在困难。2、财政部2008年颁布实施的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存在这类问题。办法规定,政府将对符合支持条件的首50台兆瓦级风电机组按照600元/千瓦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中,整机制造企业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各占50%。但办法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规定的“门槛”比较高,目前,国内完全符合该项补助政策所要求的6项条件的公司并不多,而且此项补贴不可持续。相比对公司净利增长带来的实质利好而言,该补助政策对风电设备技术国产化的鼓励和导向作用更显著。,风电发展的制约因素,五、除开政策之外,随着产业的高速成长,风电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瓶颈:,1、电网建设滞后,电网输配能力仍显不足;2、风电输出功率不稳定;3、风电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不强;4、风电行业龙蛇混杂,企业盲目上马;5、专业及复合型人才缺乏;6、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展望未来十年,展望未来十年,随着化石燃料资源不断减少、成本增加,风力发电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作为一个前期需要大量投入的新兴能源领域,中国风电产业在当前环境中一旦脱离政策扶持,新生幼苗就极有可能枯萎倒伏。中国风电能否保持长期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当前看来,仍取决于政策东风是否送来暖意,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