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青蟹的养殖技术.ppt.ppt
锯缘青蟹的养殖技术,报告人:赵荣杰班级:海081-1学号:200877501138,锯缘青蟹简称青蟹,俗名叫鲟。由于它的头胸甲呈青色,前侧缘具9个侧缘齿呈锯齿状,故由此得名锯缘青蟹。广东称膏蟹,台湾、福建叫红鲟,浙南地区叫蝤蛑,菲律宾称泥蟹。锯缘青蟹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粗蛋白19%,脂肪8%,糖质0.2%,灰分1.9%,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可食率达70%左右,临床验证,蟹肉有降血压、消水肿、催乳和健胃等功效。捕捞未休卵体质的瘦的天然蟹,经过短时间的人工饲养,促使雌蟹怀卵成熟,叫做膏蟹,南方有“海上人参”之称;雄蟹增肉,叫做肉蟹。除鲜食外,还可制成蟹肉干或罐头,是我国著名的一种食用蟹,早在1891年在广东虎门就进行人工养殖,迄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享誉国内外。锯缘青蟹的最大特点是耐干能力较强,离水后只要鳃腔里存有少量水份,鳃丝湿润,便可存活数天或数十天。可就近或远销活蟹。它也是传统的出口水产品,经济价值较高。,螯足花纹明显,头胸甲呈青色,呈锯齿状前侧缘具9个侧缘齿,内容提要,第一节 生物学特征,一:分类及形态1.分类锯缘青蟹 拉丁学名:Scylla serrata 英文学名:mangrove crab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 目梭子蟹科青蟹属,2.形态 锯缘青蟹头胸甲略呈椭园形,表面光滑,中央稍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色。背面胃区与心区之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额具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较内眼窝突出,前侧缘有9枚中等大小的齿,末齿小而锐突出,指向前方。螯足壮大,两螯不对称。长节前缘具有3棘齿,后缘具2棘剌;腕节外末缘具2钝齿,内末角具1壮刺;掌节肿胀而光滑,雄性个体尤为肿胀,背面具有2条隆脊,其末端具1棘刺,指节的内外侧各具1线沟,两指间的空隙较大,内缘的齿大而钝。前三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短毛,末对步足的前节与指节扁平浆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第6节末缘内凹,其缘直,两侧缘直,末节末缘钝圆,雌性腹呈宽圆形。甲宽可达20厘米,体重有1.5千克。,二.生态习性(一)生活习性 栖息习性 锯缘青蟹为滩栖游泳蟹类,生活在潮间带泥滩或泥沙质的滩涂上,喜停留在滩涂水洼及岩石缝等处。白天多穴居,夜间四处觅食。尤其是在涨潮的夜晚显得更为活跃,由于它的眼晴和触角感觉灵敏,故夜间活动自如;夏天青蟹活动更为频繁,低潮水浅时多潜伏泥底以避暑热,有时可见成群青蟹在干热时用步足撑起体躯离开温度高的滩面乘凉;冬季活动较少,天气寒冷时在低潮浅滩附近掘穴过冬,其穴洞大小深度随个体大小及潮区的增高而加深,高潮区穴洞有时可达1米以上。青蟹在水中依靠末对步足频频划动向左、右前方前进,但多数情况下随流而动,受惊或遇障碍可迅速后退,在滩面上则以步足爬行,感觉灵敏,行动自如。,2.种群分布 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包括中国东南沿海、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夏威夷、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东南部与红海。在我国长江口以南的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均有分布。,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澳大利亚,中国东南沿海,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夏威夷,新西兰,非洲东南部,红海,锯缘青蟹的种群分布图,3.对盐度的适应 锯缘青蟹的生存盐度2.655,适应范围533,最适盐度12.826(比重1.0101.021)。青蟹难以适应盐度的剧烈变动,盐度突变会引起红芒和白芒两种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每年梅雨季节,由于短时间内突发大雨或连续的降雨,人工养殖池盐度突变,使青蟹死亡率增高。,4.对温度的适应 锯缘青蟹是广温广盐海产蟹类,其生存水温539,适宜生长水温1531,最适水温1825,15以下时,生长明显减慢,水温降至78.5时,停止摄食与活动,进入休眠与穴居状态。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雌蟹开始产卵,幼蟹频频脱壳长大,水温升至37以上时,青蟹不摄食,水温升至39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衰老死亡。,5.对溶解氧的要求 当饲育水中溶解氧大于2ppm时,锯缘青蟹就能大量摄食;小于1ppm时,反应迟钝,不摄食,并出现浮头现象以至死亡。蜕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更高,否则不能顺利蜕壳生长,甚至死亡。,6.食性 锯缘青蟹的食性很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物组成中以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动物为主,胃含物中经常出现双壳类的壳缘,绞合部残片,腹足类的厣,残缺的螺轴,方蟹类的残肢和头胸甲碎片。青蟹也常以滩涂蠕虫为食,也食小鱼、小虾,有时在胃中也有发现植物的茎叶碎片。人工养殖的青蟹,对饵料无严格的选择,小杂鱼、虾、小型贝类(蓝蛤、寻氏肌蛤、河蚬、蛳螺等)、豆饼、花生饼均可为食,青蟹有同类互相残杀的习性,常捕食刚脱壳的软壳蟹。,(二)脱壳生长 青蟹的生长是不连续的,脱壳是其生长的标志,只有在脱壳时才能生长,幼蟹平均约4天脱1次壳,以后脱壳时间逐渐延长,两个月之后,要间隔1个多月才脱1次壳,从第一期幼蟹到第10期幼蟹的生长需百余天。青蟹一生共脱壳13次(其中,幼体变态蜕壳6次,生长蜕壳6次,生殖蜕壳1次),最后一次(第13次)脱壳,与青蟹的交配,生殖密切相关,称生殖脱壳。刚脱壳的蟹体呈柔软状态,称软壳蟹,横卧在水底大量吸收水分,使身体舒张开来,一般67小时开始变硬,在1819小时内个体显著扩大,增重。脱壳后,壳长增加3040,体重增加70100。在正常情况下,经34天,新壳才完全硬化。,三、繁殖习性 1、繁殖季节 繁殖季节较长,但因地而异,广东为每年24月和89月,其中23月为盛期;福建厦门地区310月,浙江410月。5月下旬至6月和8月下旬至9月是繁殖盛期;上海910月,台湾几乎全年可以繁殖。,2.交配 青蟹一般一年达性成熟。一般甲壳宽8厘米,体重150克以上的雌蟹就能进行交配。交配前,雌蟹先行生殖脱壳,在其新壳尚未硬化之前雄蟹与其交配,交配时间可持续12天。交配期间青蟹没有食欲,即使投饵也不进食。交配后精子贮存于雌蟹纳精囊内,存活达数月之久。,3.产卵孵化 雌蟹卵子成熟后经输卵管至纳精囊与精子结合,然后受精卵即由雌性生殖孔排出粘附于腹肢刚毛上。排出的卵初为黄色,此时的雌蟹就成为负卵累累的抱卵蟹。雌蟹的产卵量约为200万粒左右,但所抱之卵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雌蟹多在水面宽阔、水清流缓之处产卵,在河口生活的雌蟹要迁海中产卵,所以自然海区的青蟹在繁殖时常要离岸作短距离迥游到深处产卵。孵出的幼体随潮流到近岸,尔后在潮间带,沼泽地觅食生长。浙江沿海每年5月便可捉到甲宽为1-2厘米的幼蟹。海区幼蟹集中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梅蟹)和9月中旬至10月(秋蟹)。,4.幼体发育 幼体发育共分蚤状幼体(期)和大眼幼体两个阶段,共需脱壳变态6次,始为第一期幼蟹,历时约2324天。水温2629时,需2324天发育成幼蟹。在水温2932下饲育,则需21天左右从第一期蚤状幼体发育变态为幼蟹,包括大眼幼体变态到幼蟹一次脱皮。,第二节 天然蟹苗的采捕,尽管锯缘青蟹的人工育苗苗种整齐、纯正,但是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不能充分满足养蟹生产所需苗种。因此,在青蟹繁殖季节里,人工采捕自然蟹苗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主要苗种来源。,1.采捕方法 蟹苗采捕方法有二:一是用定置网采捕,即把定置网固定在海边滩涂上,让抵达岸边的大眼幼体随潮水流入网边,每天凌晨3、4点钟取苗;二是用罟网采捕,如果没有潮流,蟹苗不易入定置网中,所以采用罟网下海牵捕,方法是在傍晚退潮时,由两人下海牵拉罟网折、捕获量比前一种方法要大。,2.蟹苗鉴别 采捕上来的大眼幼体,常混杂着其他短尾类的大眼幼体,除了较易分辨的海蜘蛛、海和尚、扁蟹、螃蜞(均属当地俗称)外,还有与青蟹大眼幼体形态相似的梭子蟹,其中以远海梭子蟹、底栖短浆蟹为最多。,它们的区别为:(1)青蟹腹甲末端延长呈大角一对,其背面观约30微米26微米,远海梭子蟹约10微米26微米,底栖短浆蟹则无;(2)底栖短浆蟹第五步足指节不扁平,远海梭子蟹和青蟹则扁平,螃蜞则呈爪状,与其他步足一样细长,等大;(3)鳌足以青蟹为最大,尤其指节与掌节显得特别粗壮,螃蜞的则与其他步足一样细长,等大;(4)远海梭子蟹为黑色,底栖短浆蟹则透明,青蟹呈淡黄或粉红色且透明,螃蜞则较透明;(5)底栖浆蟹的头胸部呈三角形,其额部也略呈扁三角形,远海梭子蟹和青蟹则不呈三角形,螃蜞则近似正六边形。,第三节 养殖技术,(一)技术要点 在我国南方的大部分沿海,青蟹一年四季都能养殖,养殖业者根据养殖季节、养殖周期、养殖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规格的苗种。若按青蟹生长规律,可分成幼蟹的暂养、青蟹养成、青蟹育肥三个阶段,大型养殖场应该有三个阶段配套的池塘。也有的专门从事某一阶段的养殖,如育肥若按养殖方式的不同,可分别池塘养殖和滩涂围养。,养殖过程的技术要点是:1.苗种选择 苗种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残质量好的青蟹苗种,甲壳呈青绿色,十足齐全,躯体完整无损伤,感觉反应灵敏,活力强,不易捕抓。质量差的苗种甲壳呈深绿色或蓝绿色,有的腹部和步足为棕红色或铁锈色。步足缺少不得超过3个,游泳足和螯足更不能缺少或损伤,否则会影响青蟹的活动和觅食。如果步足断了一截,就应该把剩余的足肢在基节与座节之间关节处折断,新的附肢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再生出来。若不折除,剩余肢则会流出粘液影响水质,甚至会引起死亡。凡受刺、钩、晒伤的均不宜选用,此类蟹死亡率高,即使幸存者,也需经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商品蟹。,2、辨别病蟹 辨别病蟹多从步足基部肌肉色泽来区分。强壮的蟹,其肉色呈蔚蓝色,肢体关节间的肌肉不下陷,具有弹性。病蟹则呈黄红色或白色,肢体关节间肌肉下陷,无弹性。青蟹腹节内侧基部,常寄生有12个蟹奴。蟹奴呈卵圆形,体柔软,专门吸取寄主的营养维持生活。受寄生后,会影响青蟹的生长和发育,故选择时应把蟹奴剔除掉。,3.青蟹养成的放养密度 青蟹养成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各地的水温、换水条件、饵料供应状况和管理技术水平等合理确定。若放养密度过大,会因拥挤容易发生互相钳斗的现象,引起伤亡;放养密度过小,则浪费水体,影响效益;合理的放养量,不仅可减少自相残食,提高养成率,且能降低养殖生产成本。一般当年养成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放养1.53只,即每亩放养10002000只为宜,秋季以后至翌年的3月,水温较低,可增加放养量50%左右,即每亩要放苗15003000只。如果水质条件优越,新鲜饵料充足,可适当加大放养密度,反之应酌情减少放养量。台湾青蟹单养时,每亩放养密度为2000只左右。泰国、菲律宾放养密度较低,一般每亩仅放养青蟹1000只左右。日常的管理是养蟹成败的关键。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适时调节池水水温和比重 池水的深浅或晴雨天气等因子均能影响水温和比重,因此在盛夏气温高时,采用换水、提高池水深度的办法调节水温和比重。冬天可通过蓄深水位来保温。长期的雨水和暴雨会使水过淡,可通过向蟹池投粗海盐,这样可防止蟹胀死。(2)经常换水 根据放养密度、饵料残存等情况每39天换水一次。换水时,要注意换水前后的池水比重不要相差太大。(3)防逃 防逃是人工养蟹的主要工作之一。,(二)场地选择 1.地形地貌 第一步是要勘察沿岸内湾、河口、海边滩涂的地形地貌,在不同岸带中选择最佳场地和位置。2.潮区位置 青蟹养殖的池塘位置,不必偏重于中潮区,也可以往较高处移,既可设置在中潮区的上段和中、高潮区交界处,也可设在高潮区的地段,甚至可在潮上带开辟养殖池。3.潮流和风浪 青蟹池塘所处的海区,潮流要畅通,潮差较大(34米以上),以保持海水常年鲜活;浪比较平静,有利堤坝的保养。,4.水质 水质清净,适宜的水温、盐度、pH值、透明度等,有利青蟹的活动、摄食和生长。(1)水温 青蟹生长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1;在水温1825时,青蟹食欲旺盛,生长迅速;当水温超越了青蟹的适应范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35,低温极限5),青蟹不摄食,生长受阻,并出现不适应症状。(2)盐度:青蟹属于广盐性水生动物,在2.655的盐度范围内都能生活,尤其对低盐的适应性较强,甚至在长期适应的低盐海水里也可以养殖。生物学研究表明,海区青蟹生长的最适盐度为12.826,相当于比重为1.0101.020(水温在16时)。(3)其它水质标准 应符合下列标准:pH值7.88.4,透明度2030厘米为宜,化学耗氧量(COD)417.6毫克升,铜离子浓度不超过0.488毫克/升。,5.土质 凡含沙量少于50%,有足够的粘土颗粒混和的均质土,都是较为理想的。如果含沙量大于50%而又不超过80%时,对青蟹的挖穴栖息还是适宜的。6.生物 选择场地时必须调查、了解该地区的饵料生物、敌害生物和竟食性生物情况。,(三)池塘养殖 1.池塘的建造(1)场址选择 青蟹池应选在风浪不大的内湾中高潮线附近,纳潮后水深11.5米以上,海水盐度2.635,有淡水注入能随意调节盐度;泥底、泥沙底均可,但以泥沙底养出的青蟹体色最为美观;交通供电要便利,苗种资源丰源,饵料生物充足。同时要避开有工业废水注入的地方和洪水易于爆发的地方。(2)池塘的建造 建造池塘应根据养殖业者的经济实力、生产经验、场址的位置来确定采用土池结构还是砖石水泥结构。单池的面积7003500平方米为宜,东西长方形池塘最好。池底有锅形底、斜底、平底三种类型。池底四周或中央挖一条宽23米、深12米的沟。砖石水泥池底部要按73的泥沙比铺泥沙,厚度为10厘米左右。池堤高23米,土池堤坡度13,堤面宽度为2米,以防倒塌。池堤上方设高2030厘米的防逃设施,土池可用竹篱笆、塑料板或网片,砖石水泥池可建造钢筋水泥反板,向内倾斜60度左右。无论是土池还是水泥池都要设进、排水闸门,闸门要坚固耐用且经得起风浪,最好采用活闸板,分上中下三块,夏季暴雨过后,可将上层低盐水排出。闸门从外到内分三层,木板闸、竹闸、筛绢网闸。竹闸用来防逃,筛绢网闸(60目)滤出敌害生物。池塘的布局分单塘、双塘和田字形塘3种,田形塘中央设一1.5米的正方形小池,小池四角各有一水闸与四个大池相通,水经小池流入四个池塘,利用青蟹溯水习性,让它进入小池以便捕捉。,2.蟹苗暂养 蟹苗暂养是指大眼幼体强化培育成1.51.8厘米的小规格幼蟹的过程。暂养池要靠近产苗区,海淡水来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方,暂养池一般以砖砌成面积1520平方米,高2米,底部铺35厘米的沙层。放苗前要严格消毒,可用110-4倍的漂白粉或310-4倍的生石灰,进水要经严密的过滤,水位1米。按每池3万尾放入大眼幼体,池内设置网片等遮避物,池水盐度依捕苗的海区而定。每天早、晚投喂一次糠虾、蛤肉、小杂鱼肉等。早上换水时清除残饵及粪便,日换水23次,每次1/4,水温30左右。待大眼幼体全部变成幼蟹后,每天除了更换新鲜海水外,还要慢慢地加入淡水,将盐度降到1520,每天淡化幅度不要太大,一般1/10,幼蟹的饵料以鱼、虾、贝肉为主,并在每天下午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其体重的10%。大眼幼体在良好的培育条件下变态成幼蟹时,成活率为60%80%,幼蟹到商品苗的成活率40%60%。幼蟹苗运输要用木箱装运,底层铺湿草,放入蟹苗后,再覆盖一层湿草,将木箱盖好,捆扎即可运输。,3.放养(1)放苗前准备工作 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清池,将敌害生物杀死。然后进水并施肥,繁殖基础饵料。放苗前一定要先试水,将盐度调到最适合的范围内。(2)放苗密度 放苗密度依蟹苗规格、养成方式而定。单养时,壳宽1.5厘米的小蟹按1015只/平方米放养。混养量要视混养的鱼、虾密度而定。例如在斑节对虾、青蟹、江篱、遮目鱼混养池中按每亩1300尾斑节对虾、3001300只青蟹、4050尾遮目鱼,通常青蟹养殖3个月即可收获,斑节对虾45个月可收获,遮目鱼47个月可用刺网捕获。青蟹与斑节对虾混养时,要等斑节对虾长到5厘米以上,才能放养青蟹,以免虾苗被青蟹吃掉。青蟹还可与其他品种混养,如鲻鱼、鲫鱼、罗非鱼、牡蛎、江篱等。其中与江蓠混养成活率较高可达50%,这是由于江蓠可提供蟹苗隐藏的场所,从而减少互相残食的机会,水质清澈,两者可以互补,有效利用水体空间。,4.投饵(1)饵料种类 青蟹的饵料多以天然饵料为主,如小型贝类、小杂鱼虾、小蟹、藤壶、蜗牛等。此外还可以投喂动物内脏。人工配合饲料也在尝试中。(2)投喂量 青蟹的摄食量依个体大小而异,随环境变化而增减,在水温1530范围内,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般壳宽24厘米的幼蟹,日投饵量占体重的8%12%(以动物肉计),随着个体的长大,日投饵率为逐渐递减,壳宽6厘米左右,体重60克时,日投饵率为5%。投饵量还要根据季节、水温、气候、水质状况、生长蜕壳情况而酌量增减,高温季节,暴雨过后,水质不良,小汛潮时要少投;大潮汛时,透明度大于35厘米,以及在适温(2530)时应多投。与鱼虾混养时,投饵量还应把池中的鱼虾包括在内。投饵时一定沿池塘边,将饵料撒到投饵台上。螺蛳等坚硬的贝类要先压碎再投喂,饵料在投喂前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以免污染池水。,5.养成期管理(1)池水的调控 尽管青蟹是广温、广盐性动物,但因生长在不同海域的青蟹对盐度、温度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养成期间应因地制宜地将池水的盐度控制在最适范围内。暴雨过后应及时排出上层的低盐水,夏天高温季节水深应持1.31.5米。池水以嫩绿色或黄绿色为好,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左右,以减少互残机会。养成期间,35天换水一次,勿使池水过肥,池底要投放一定数量的掩蔽物,供青蟹栖息,蜕壳,减少互相残食。每天测两次溶解氧,早晨,傍晚5、6点钟各测一次,水中溶氧保持在1.8毫克/升以上。(2)生长测量 定期取样测量青蟹的体长、体宽、体重并作记录,以便确定青蟹的生长状况是否良好。(3)巡池 每天早、晚坚持巡池,巡池时注意水质状况、摄食状况。堤坝、竹篱笆、闸门是否有漏洞等,尤其是凌晨要注意是否有浮头现象。一般池水溶氧低于1.51毫克/升时,池中小鱼、小虾先浮头,一旦发现,立刻采取措施,如更换新水。,6.收获 已达到商品规格的青蟹要及时捕捉上市,捕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溯水法 青蟹有溯水的习性,涨潮时,待其溯水而行集中在进水口处时可用捞网捕捉。这种方法一般是轮养轮捕时采用的,将达到商品规格的蟹捕完后,可再继续放苗养殖。(2)干池法 在清池或大量捕售时,可将池水排干进行捕捉。可用专用的蟹耙,从池一端逐渐推进至另一端。也可徒手捕捉,或在夜间借助灯光沿池边捕捉。,7.运输(1)捆绑 为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互相钳夹引起断肢伤残,影响上市价格。在装箱前要用咸水草、稻草绳或橡皮筋束其双螯,然后装箱。(2)运输 有竹筐装运和加冰装箱运等方式。竹箩装运,将捆好的蟹装于竹箩里加盖,途中每天分早、中、晚洒水三次,以保持湿润。最好用海水,没有海水时淡水亦可,这样可维持45天不死。加水装运,将活蟹浸入10左右冷水中,待其行动迟钝时,再用橡皮筋绑其螯足,用湿木屑填充箱子以保温,这样可加冰装箱,长途运输。冬天运输,用草绳捆绑好后,再用小蒲包分装,海水浸湿装入带孔的塑料箱中,途中早晚两次洒水,以保持湿润。,(四)滩涂围养 80年代开始的滩涂围养青蟹,其特点是利用潮差进行流水养殖,这种养成方式能保证青蟹在良好的自然环境里生长。养殖周期短,成活率较高,而且养殖成本低,见效快。,1.场地选择 适宜滩涂围养的滩涂一般在风平浪静、潮差较大的中潮带,滩面广阔,长年有淡水注入,饵料生物丰富。2.围塘的建造 围塘的面积依场地和养殖规模而定,小到1公顷,大到10公顷均可。筑堤时应根据当地的潮差和土壤结构确定围堤的高度,使潮水能自由进出。一般在5070厘米为宜。堤上插上竹栅,竹间距为1厘米,竹栅高出水面1米以上,向内倾70度角,也可用围网,即每隔一定距离插一竹杆,用网眼为1.5厘米1.5厘米的网片围成一周,下端埋入土堤内,围网内倾75,围网上端30厘米处用绠绳内拆60度角,用铁圈吊挂,防止青蟹越网逃跑。3.放养 选择无断肢、无软壳、无病的青蟹苗,可采用轮捕轮养的养殖,1020克的幼蟹每亩放养500600只。5060克的小蟹每亩放养100200只。,4.投饵 饵料生物丰富的地方可少投饵或不投饵,自然饵料生物不足时,可投喂一些低值贝类、小鱼虾等,每天傍晚定时定点投喂,投喂量按蟹体重的4%5%。,(五)青蟹的育肥 青蟹育肥是将200克左右的已交配的雌蟹、体质瘦弱的水蟹经过1550天的强化饲养,雌蟹育成膏蟹,水蟹育成肉蟹或肥蟹的过程。1.育肥池 育肥池的面积不宜过大,1/154/15公顷为宜,土池、水泥池均可,结构与养成池相似。,2.种苗(1)来源种苗的来源有二,一是天然海区捕捞的种苗,二是从养成池中选出的种苗。(2)种苗的选择按养殖业者的习惯,一般分为4种。白蟹:未交配的雌蟹,个体在150200克,主要特征是腹脐呈灰黑色。在较强的光线下观察可见到甲壳两侧从眼的基部至第9侧齿没有清晰的性腺轮廓。白蟹若育成膏蟹需按31或41(雌/雄)的比例与雄蟹一起放养,使之交配,经过一次生殖蜕壳,供足饵料饲养4050天可育成膏蟹。瘦蟹:初交配过的雌蟹,个体在250克以上,在强光下观察,甲壳两侧从眼柄基部到第九个侧齿有一道半月形的卵巢轮廓,其上下均透明,这是卵巢成熟的扩张范围。此种蟹经饲养3040天便可成为卵巢丰满的膏蟹。花蟹:交配近1个月的雌蟹。卵巢已开始发育成熟和扩大,但还未扩展到甲壳边缘上,在光线下观察,可见到一些透明的地方,犹如一条半月形的曲线。腹脐上方的圆点,又由乳白色转为黄色,再经1520天精养,可养成红膏蟹。红膏蟹:卵巢已经成熟,体重250克以上,甲壳两则充满红膏,躯体结实,光线下观察已无透明区,腹脐上方的圆点已变成红色。,3.放养(1)放养季节 青蟹育肥时间的长短不仅取决于所选择的种苗的质量,而且与季节有关。春季青蟹卵巢发育较快,一般1820天便可上市,夏季是育肥的旺季,但天气炎热,水温较高,青蟹发育成长不如春季快,且易死亡,晚秋初冬水温较低,青蟹摄食量少,要3040天才能育成。由于各地不同季节里种苗的丰歉不一,市场价格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养殖业者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放苗的季节。(2)放养密度 育肥期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互相打架并致伤残。12月至翌年2月气候寒冷,青蟹活动少,密度可稍大些,45只/平方米;34月及910月气温、水温适宜,青蟹发育较快,按23只/平方米放养;58月气温、水温较高,且逢雨季,池水变化较大,只能放养11.5只/平方米。(3)放养注意事项 选择雌蟹体宽8厘米、体重150克以上,雄蟹个体要瘦,体宽10厘米以上,甲壳青绿色,体质健壮,无伤残,尤其第四对步足不能缺少,否则会影响它的游泳和摄食,螯足和其它步足也不能缺少三个以上,有断肢者应将残留的断肢折断去掉。消除体表的固着生物如海鞘、藤壶,翻开腹脐剔除寄生的蟹奴。这些寄生物都会影响雌蟹的性成熟。挑出病蟹,病蟹的辨别一般根据步足基部肌肉的色泽,正常的肌肉呈肉色或蔚蓝色,肢体关节间肌肉不下陷,病者肌肉呈红色、乳白色等,肢体关节间肌肉下陷,无弹性。按照雌蟹的卵巢发育程度,区分等级,分类饲育。,4.投饵 育肥期的饵料以贝类和小蟹类为好,饵料要新鲜。投饵量为体重的6%10%。投饵时要掌握以下原则:大潮时多投,小潮时少投;水温适宜时多投,水温过高过低时少投;水质清澈时多投,雨后浑浊时少投。日投饵两次,最好在傍晚和早上67点钟,此时青蟹摄食量最大,觅食活动频繁。,5.日常管理(1)水质监测 每天早晚分别测一次水温、溶解氧。育肥期溶解氧维持在2毫克/升以上,水温是通过水位和换水调节,2530是育肥的最佳水温,冬季应加深水位,1.5米以上,以保温。海水比重在1.0051.020之间。(2)换水 水池水质易变坏,应每天换一次水,大池要23天换一次水,以保持池水清新。(3)巡池 每天早、晚巡池一次。巡池时主要观察水质的变化及摄食情况,严防青蟹浮头并经常检查堤坝、竹篱笆、闸门是否坚固或有漏洞,防止青蟹逃跑。及时清除残饵,以防污染池水。(4)防止互残 除了投足饵料外,应在池中设置隐蔽处,供青蟹栖息,防止互相打斗致残提高育成率。(5)定期检查卵巢发育情况 每5天检查一次卵巢发育情况,一般地有膏占蟹体重80%90%,即可收获。如果过分成熟,蟹很快就死亡,不利存放和运输。,(六)青蟹的越冬 当年养殖的青蟹在12月份仍有达不到商品规格(200克左右)的,若直接收获上市,售价很低盈利少。可采取人工越冬的方法,使幼蟹安全越冬,第二年养成膏蟹、肉蟹后再上市,会获得更大效益。,1.越冬设施(1)室外越冬 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沿海的青蟹,利用自然条件稍加人为因素就能顺利越冬。例如在池塘四周或中央挖深2米、宽0.4米的沟,水深1.52米便可。小型的池塘(6070平方米)可在上面搭塑料大棚以保温。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电能、工厂余热、地热等加温。(2)室内越冬法 浙江宁波以北的海区、冬季水温较低,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故多采用室内越冬。利用对虾或贝类育苗室、玻璃房及简易工棚,要配备增氧机(或鼓风机)、锅炉或电加热器等。,2.越冬管理(1)青蟹密度 室外土池越冬放养密度13只/平方米,室内水泥池越冬密度45只/平方米,青蟹在入池前用210-4310-4倍的福尔马林药浴23分钟。(2)水质条件 越冬期间水温不低于8,盐度不低于5,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P值7.58.5之间,氨氮不高于610-8。(3)充气、增氧 每天早、晚分别充氧12小时,密度较大的水泥池夜晚连续充气。(4)换水 定期定量更换新水,换水时温差不超过1,换水量根据水质状况而定,一般5天换一次。(5)投饵 室外越冬前期一般不投饵,水温12以上开始投饵。室内越冬水温都在12以上,应每天投贝类、小杂鱼等,投饵量视青蟹摄食情况而定。(6)防病防灾 室外越冬尤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遇到寒冷的天气就用稻草在北堤上搭起挡风墙。定期地施用药物以防病。,第四节 病害防治,白芒病病因与症状: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乳白色(健康者呈蔚蓝色),折断步足会流出白色的粘液。本病出现在瘦蟹(初交配的雌蟹),是由于海水盐度突然变低而引起青蟹的不适应症。防治方法:加大换水量,改善池塘水质,保持海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和相对稳定,是预防此病发生的根本方法。发病时,使用土霉素等制成的药物饵料(每1公斤配合饵料中加药12克)投喂,有一定效果。,饱水病病因与症状:青蟹的步足基节和腹节的部位呈水肿状。此病是因池水太淡,导致青蟹生理机能失调而引起的。在内湾捕获到的青蟹亦有发现此病。防治方法:保持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发病时,必须将病蟹分开饲养,以免传染。及时调节池水的盐度。能使轻病者得到挽救。,红芒病病因与症状:青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红色,使步足流出红色粘液。此病多出现在卵巢发育较成熟的雌蟹(花蟹和膏蟹),实际上是卵巢组织腐烂,未死先臭。防治方法:其病因是由于内湾海水盐度突然升高,渗透压等生理机能不能适应引起的。因此,预防措施应是控制池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并注意盐度的相对稳定。一旦发现病蟹,就应分开饲养。如能采取加注淡水等办法,及时调节池水的盐度,其病情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黄斑病病因与症状:在青蟹螯足基部和背甲上出现黄色斑点,或在螯足基部分泌出一种黄色粘液,螯足的活动机能减退,进而失去活动和摄食能力,不久即死亡。剖开甲壳检查,在其鳃部可见像辣椒籽般大小的浅褐色异物。发病时间多在水温偏高和雨水较多季节。防治方法:此病可能是由于投喂变质饵料,及池水盐度降至5以下所致。预防的措施是投喂饵料要新鲜,多投活体饵料如蓝蛤等,加强池水盐度、水温的管理。发现病蟹应及时捞出隔离饲养。,黄芒病病因与症状:青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粉黄色。此病被认为是赤潮生物所导致。防治方法:防止池水污染和赤潮水进入蟹池。病情较轻时,可投喂药饵进行治疗。,鳃虫危害病因与症状:鳃虫(Bopyridae),为等足类动物,通常寄生在蟹类的鳃腔内。雌雄体形差异较大,雌性体大,不对称,常怀有大量的卵,使卵袋膨。雄性体细小,对称,常贴附在雌体腹面的卵袋中。鳃虫一旦吸附于宿主体就不甚活动,寄生在蟹的鳃腔者,可使蟹的头胸甲明显膨大隆起,像生了肿瘤一般。其危害主要有:1.不断消耗寄主的营养,使之生长缓慢、消瘦。2.压迫和损伤鳃组织,影响呼吸;3.影响性腺发育,甚至完全萎缩,失去繁殖能力。防治方法:本病主要发生在蟹种时期,发病率较少,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在蟹种放养时剔除病蟹,无其他药物防治方法。,蜕壳不遂症青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已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去旧壳,而导致蟹的死亡。后期的成蟹常发生此病,严重地影响青蟹养殖的成活率,损失很大。其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缺氧。青蟹蜕壳时呼吸非常急促,需要特别多的氧气,在水流畅通的地方,每次蜕壳仅1015分钟。而在静水低溶氧或遇惊扰、强刺激的条件下,就会延长蜕壳时间,甚至蜕壳不遂而死亡;缺乏钙质、甲壳素、蜕壳素等青蟹蜕壳所必需的物质;青蟹体质差、离水时间太长和水温等不适宜。实践中发现,在干旱和离水时间较长的青蟹中,发生此病的较多,这可能是旧壳与新体之间水分干涸,造成连之故;池水盐度高,换水量少,久未蜕壳,而引起蜕壳困难。防治方法:在蟹池中设法调节最适宜的盐度,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新鲜和氧气充足;投放少量石灰;在饵料中添加含钙质丰富的物质,多投喂小型甲壳动物和贝类,对防治青蟹蜕壳不遂有良好的效果。,蟹奴危害病因与症状:蟹奴(Sacculinasp.)属蔓足类动物,雌雄同体,体柔软而椭圆的囊状,褐色,既无口器,也没有附肢,只有发达的生殖腺及外被的外套膜。蟹奴寄生在蟹的腹部,虫体分蟹奴外体(Sacculina externa)和蟹奴内体(Sacculinainterna)两部分,前者突出在寄主体外,包括柄部及孵育囊,即通常见到的脐间颗粒;后者为分枝状细管,伸入寄主体内,蔓延到蟹体躯干与附肢的肌肉,神经系统和内脏等组织,形成直径1毫米左右的白线状分枝,用以吸取蟹体营养。病蟹虽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但能影响生长和性腺发育,甚至有的蟹到成熟期也看不见精巢和卵巢,凡被感染的蟹均失去生殖能力。寄生在雌蟹的,不能育成膏蟹;寄生在雄蟹的,则使其显得格外瘦弱。感染严重者,蟹肉有特殊味道,不能食用。渔民称这种病蟹为“臭虫蟹”。防治方法:1.选择苗种的时应把蟹奴剔除掉;2.放养前要严格清池,通常用漂白粉等药物杀灭池内蟹奴;3.经常检查蟹体,发现青蟹被蟹奴寄生,应立即将病蟹取出,并用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泼洒全池,进行清除。,茗荷(儿)危害病因与症状:茗荷(儿)(Octolasmis),属有柄蔓足类动物,头状部侧扁,固着的一端称吻端,相反的一端称峰端,两边由5片壳板组成。最顶端的一对称背板;生吻端基部的一对称板;峰端壳板一块包左右两侧,其中线上有纵脊一道犹如山峰,故称峰板。各壳板之间有软膜相连,间片之间有外套的开口。体外观似白兰花蕾。茗荷常附着在青蟹的鳃部或口肢上。如果池水盐度较高,久未蜕壳的蟹,其鳃往往附着很多茗荷,影响青蟹的正常呼吸,严重者会因窒息死亡。防治方法:降低池水盐度,或加大换水量,投足饵料促使蜕壳。青蟹蜕壳时会交茗荷一起蜕掉。少量青蟹被茗荷等附着,也可将其放在1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浴杀灭。,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