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教学PPT结构缺陷固溶体教学课件PPT.ppt
,材料科学基础,第 五 章 结构缺陷及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5.2.4 热缺陷浓度计算公式,材料科学基础,假设某一完整单质晶体,质点数N,在 T K 时形成 n 个孤立空位,每个空位形成能hv,形成缺陷过程自由能为 G,热焓为H,熵为 S,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S,组态熵或混合熵 Sc:由于晶体中产生缺陷所引起的微观状态数目的增加而造成的,热振动熵Sv:由于缺陷产生后周围原子振动状态改变而造成的,它与空位相邻的晶格原子振动状态有关,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根据统计热力学,Sc与产生缺陷后微观状态热力学几率W成正比,K 波尔兹曼常数,W 在 n+N 个晶格位置上产生 n 个空位作不同分布时排列总数目,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经过整理得到,材料科学基础,当x1时,斯特令公式,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由 可以导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对于分子式形如 MX 离子晶体,须考虑正负离子空位成对出现,二者浓度相等。,材料科学基础,设 正离子空位数为 nM 负离子空位数为 nX.正离子热力学几率为 WM 负离子热力学几率为 WX,材料科学基础,总热力学几率为两种离子各自的热力学几率相乘而得到 W=WMWX,材料科学基础,经类似推导,材料科学基础,MX2型晶体,材料科学基础,各种缺陷生成难易比较,弗伦克尔缺陷 正离子 负离子 生成难易程度不同,分别有各自的生成能,必须分别计算,各自的浓度可能差别很大,材料科学基础,肖特基缺陷 生成能只有一个 较容易生成 算出一种离子的空位浓度后,另一种离子的空位浓度计算比较简单,材料科学基础,热缺陷浓度 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增加 随缺陷形成能升高而呈指数下降表5-3 缺陷生成能,材料科学基础,不同类型的缺陷、不同晶体中的缺陷,浓度往往可相差很大,主要是 Gf 不同所致,与结构类型、质点大小、离子极化率等性质有关,材料科学基础,5.5 固溶体(Solid solution,ss),材料科学基础,5.5.1 概述 凡在固体条件下,一种组分(溶剂)内“溶解”了其它组分(溶质)而形成的单一、均匀的晶态固体称为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基本特征:(1)在原子尺度上相互混合的。(2)破坏主晶相原有的晶体结构,但晶胞参数可能有少许改变,基本保持了主晶相的特性。,材料科学基础,(3)存在固溶度(有限固溶体或不连续固溶体);部分体系可任意互溶(无限固溶体或连续固溶体)(4)在固溶度范围之内,杂质含量可以改变,固溶体的结构不会变化,只有单相固溶体;当超出固溶极限后,存在第2相。,材料科学基础,固溶体生成:晶体生长过程中 溶液或熔体析晶 金属冶炼 烧结如:Al2O3晶体中溶入一定量Cr2O3生成红宝石,可以用作饰品及激光器少量锌溶解于铜中生成黄铜,材料科学基础,固溶体中由于杂质质点占据正常格点位置或者占据间隙位置,破坏了基质晶体的质点排列的有序性,引起了晶体内周期性势场的畸变,故也属于点缺陷的范畴,材料科学基础,意义:采用固溶体原理来制备或开发各种新的材料,满足科技的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的特殊性要求,材料科学基础,5.5.2 固溶体的分类(1)按溶质质点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来划分(2)按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分类(3)根据固溶体在相图中的位置划分(4)根据各组元分布的规律性划分,材料科学基础,(1)按溶质质点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来划分 置换型固溶体 间隙型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置换型固溶体:取代型。MgO-CoO、MgO-CaO、PbTiO3-PbZrO3、Al2O3-Cr2O3Cu-Zn系 和 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间隙型固溶体:填隙型。无机材料阳离子进入阴离子所形成的间隙中并不容易 阴离子填隙型 更加困难 唯独萤石型物质除外,材料科学基础,在合金中较为常见,金属和H、B、C、N等元素形成的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2)按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分类 连续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连续固溶体:溶质和溶剂可以按任意比例相互固溶所生成的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有限固溶体:溶质只能以一定的溶解限度(固溶度)溶入溶剂中,低于固溶度条件下生成的固溶体是单相的,一旦溶质超出这一限度即出现第 2 相。,材料科学基础,(3)根据固溶体在相图中的位置划分 端部固溶体:位于相图的端部,其成分范围包括纯组元,亦称初级固溶体 中间固溶体:它位于相图中间,任一组元的浓度 0100%,亦称二次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4)根据各组元分布的规律性划分 无序固溶体:各组元质点分布是随机的、无规则的。有序固溶体:各组元质点分布分别按照各自的布拉维点阵进行排列,整个固溶体就是由各组元的分点阵组成的复杂点阵,称超点阵或超结构。,材料科学基础,5.5.3 置换型固溶体,材料科学基础,NiO或FeO置换MgO生成连续固溶体:Mg1-xNixO,其中x=01 很多二元体系是生成有限置换型固溶体,其中有些体系的固溶量非常低。Why?,材料科学基础,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1)质点尺寸因素(2)晶体结构类型(3)电价因素,材料科学基础,(1)质点尺寸因素 决定性因素。从晶体结构的稳定观点来看,相互替代的质点尺寸愈接近,则固溶体愈稳定,其固溶量将愈大。,材料科学基础,经验证明:当30%时,溶质和溶剂之间不生成固溶体,仅在高温下有少量固溶。,材料科学基础,(2)晶体结构类型 连续固溶体必要条件: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不是充分条件)晶体结构不同,最多只能形成有限型固溶体(满足尺寸条件前提下),材料科学基础,MgO-NiO、Al2O3-Cr2O3、ThO2-UO2、Cu-Ni、Cr-Mo、Mo-W、Ti-Zr:连续固溶体 Fe2O3Al2O3,=18.4%,有限固溶体 注意例外:PbZrO3-PbTiO3系统,材料科学基础,(3)电价因素 连续固溶体必要条件:原子价(或离子价)相同;多组元复合取代总价数相等,电中性。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价态不同,则最多只能生成有限固溶体(满足尺寸条件前提下),材料科学基础,在生成有限固溶体条件下,价态差别越大,固溶度降低。Cu溶剂:Zn 2价 38%;Ga 3价 20%Ge 4价 12%;As 5价 7%高价在低价中的固溶度 低价在高价中的固溶度。,材料科学基础,(4)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和键性(5)电负性因素 电负性相近,有利于固溶体的生成 电负性差别大,倾向于生成化合物 以 0.4 作为边界条件,材料科学基础,(6)温度 虽是外因,对固溶体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温度升高有利于固溶体的形成,材料科学基础,总结:从逐条判据出发 综合归纳 综合性判断。,材料科学基础,表5-5 质点尺寸、晶体结构和电价因素的影响,材料科学基础,5.5.4 置换型固溶体中的“组分缺陷”,材料科学基础,等价置换除了晶格位置上被杂质质点替代外,不生成其它缺陷,同时晶体依然保持电中性。不等价置换为了保持晶体的电中性,必然会在晶体结构中产生“组分缺陷”V/i,材料科学基础,与热缺陷度异同比较:形式上 本质上,材料科学基础,四种“组分缺陷”,材料科学基础,(1)阳离子空位型,材料科学基础,(2)阴离子间隙性,材料科学基础,(3)阳离子间隙型,材料科学基础,(4)阴离子空位型,材料科学基础,初步判断:生成空位,容易发生 氧化物离子晶体,阴离子半径大,而空隙较小,间隙型不易发生,内能增大不稳定;萤石型结构例外,阴离子填隙为主要缺陷 阳离子填隙,综合考虑离子半径和晶体结构中空隙大小,材料科学基础,准确判断:固溶体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组分缺陷”意义:制造不同材料 造成晶格畸变,晶格活化,有利于以扩散现象为基础的一系列高温过程,如固相反应、相转变和烧结过程等。,材料科学基础,Al2O3中加 12%TiO2,T烧 300C ZrO2中加 CaO 稳定剂,避免有害的体积效应,提高热稳定性 ZrO2电解质材料:Y2O3 掺杂,产生大量 成为阴离子导体。,材料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