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先秦诸子百家之时期.ppt
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产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古印度诞生了“吠陀文献”与“佛经”;古希腊诞生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著作;中东地区诞生了旧约全书;中国诞生了诗、书、礼、易、春秋等具有“元典”意义的文本。,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人们总要回顾“轴心时代”,从“元典”中寻找智慧,“并被它重新燃烧起火焰”。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使欧洲文明重新燃起新光辉,从而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受到印度佛教文化冲击后,也是再次回到先秦的孔孟,而把中国本土哲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也是对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文明的轴心时代,为什么人类要屡屡从“元典”中汲取力量?这和“元典精神”有直接的关系。“元典”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著作,它是一个民族最杰出的思想家思考和总结的产物,是一种文明的结晶和升华。它的思考总是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始终关心的。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又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非封闭的教条。这就使得“元典”能超越时空,一再发挥着巨大的启迪功能。所以,“元典”虽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它的基本精神却能关照久远的岁月,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中永葆光辉。,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诸侯争霸、礼贤下士,士大夫崛起,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井田制走向瓦解,经济迅速发展,新阶级兴起,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和阶级条件。,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为学术繁荣提供社会力量和舆论阵地。,一、从“礼崩乐坏”到诸子百家,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言论空前自由,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提出不同的主张,诸子百家不同阶层的政治理想,1、儒家:“王者之师”的秩序追求2、道家:浓厚的哲学色彩与乱世下的隐遁3、法家:新贵族的政治蓝图4、墨家:小生产者的太平理想,(没落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小生产者),二、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一)孔子学说,仁学、礼学、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六经),(论语),影响:,对当时:,对以后:,未受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后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设计出一整套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讨论:阅读教材第4页“阅读与思考”,分析为什么孔子学说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正宗?,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和统治者的改造,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二、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二)老子,(道德经),道”是万物的本源,辨证法思想,摈除“天命”的绝对权威,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可以互相转化,不妄为以“无事取天下”;小国寡民,愚民政策,有消极的因素,“无为而治”,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与老子思想的比较,小结,道家,无为而治,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儒家,仁、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汉代后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仁”的思想包括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暴政 和任意刑杀、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对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 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礼”的思想,意在“克己复礼”,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具有保守性,后来被发展为压制人性的工具。,结合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试分析其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称颂孔子:“我全神贯注的读了他的这些著作,我从中汲取了精华”有西方学者直接认为“孔子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博爱”观的源泉。在这里孔子的哪些思想令西方思想家如此痴迷?,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地告诉我,不要喧哗。闻一多祈祷,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华中理工 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有两本书不得不读,一本是论语,一本是道德经。,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含义:,仁者爱人,途径:,为政以德;“忠恕”之道;克己复礼;,论语之仁,特点: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稳定社会秩序,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之礼,含义:,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即周礼,途径:,克己复礼正名,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实质是什么?应该怎样看待?,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亲亲是亲近、照顾关系亲密者,从孝顺父母做起,然后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由厚而薄的与人互动;亲亲扩大到社会政治领域就成了尊尊,也就是尊敬、服从地位崇高者,从忠君做起,然后由尊而卑、由上而下、由恭而倨的与人周旋。换言之,儒家主张人与人交往时,应当先从亲疏和尊卑两个面向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厘清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地位的尊卑上下后,再采取适宜的行动来亲其所当亲、尊其所当尊。,“仁”,“礼”,“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内在自觉自律,外在约束他律,仁与礼的关系?,论语之鬼神观,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曰:“不能事人,焉能事鬼。”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胜刚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思考:以上材料说明老子的什么思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思考:以上材料说明老子的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