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分配理论.ppt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与分配理论,(1)分配理论概述(2)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3)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4)工资、地租和利息的决定(5)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2,公众,企业,产品的价格决定,要素的价格决定,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消费者的产品需求,生产者的产品供给,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消费者的要素供给,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劳动,土地,资本,管理,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循环流动模型,$,“价值”理论,“分配”理论,3,8-1 分配理论概述,在以前的产品市场分析中:(1)在推导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但没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2)在推导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没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注意:消费者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价格和使用量。,4,19 世纪的西方经济学家(由斯密提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加以公式化)把生产要素分为 3 类: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称为地租、工资和利息。19 世纪末,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提出。企业家才能在于组织前面的 3 种生产要素,其价格是正常利润。,生产要素的价格,问题:要素价格等问题为什么叫做分配理论?,5,分配理论,克拉克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一种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Clarke J B,1899),马歇尔均衡价格分配理论:要素价格取决于其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均衡。(Marshall A,1890),6,8-2 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这里,我们主要分析:(1)生产要素的需求特征;(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3)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与市场要素需求。,7,产品市场上的需求和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很不相同的性质。(1)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共同性,或者联合性。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生产要素的需求特征(1),8,(2)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间接性,是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或派生需求。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各种需要;改变消费量能够改变消费者的直接效用;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厂商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利益;改变要素使用量不能够改变厂商的直接效用。,生产要素的需求特征(2),9,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强调: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必须相等。该原理不仅适用于产品市场(产品产量的决定),而且也适用于要素市场(要素使用量的决定)。,10,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1)要素的边际产品(要素的边际产量/生产率),(2)要素的边际收益,11,为了与产品的边际收益概念相区别,通常把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叫做边际产品价值(VMP,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s)。它表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 1 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区别:要素的边际收益与产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的边际收益,12,L,MPVMP,MP,VMP,边际产量与边际产品价值,13,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 1 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即成本方程关于要素的导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成本方程,成本函数,14,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相应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证明,15,L,W0,O,W,VMP=P MP,A,L0,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W=W0,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即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PMP=d,16,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其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该结论有两个前提:一是 MP 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单要素情况自然成立),二是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一个厂商时自然成立);有多个厂商时,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更加陡峭,称为行业调整曲线;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是行业调整曲线的水平加总。,讨论:,17,多个厂商同时调整对要素的需求,劳动价格由w0下降到w1以后,厂商实际的劳动需求量将不是l0而是l1。这样,劳动的需求曲线就不能简单地看作是VMPL0或者VMPL1,而是通过A、B两点的ld曲线。,l,VMPL0,O,w0,w,多个厂商同时调整对要素的需求,l0,w1,VMPL1,l0,dm,A,B,l1,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18,若n个厂商的情况相同,则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可表示为:,19,8-3 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研究要素供给,需从要素所有者的最大化行为出发,分析其对要素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问题:(1)谁是要素的供给者?(2)要素所有者的最大化行为是什么?,20,(1)要素所有者是生产者。他们是中间要素的所有者;(2)要素所有者是消费者。他们向要素市场提供劳动等“原始生产要素”,消费者是原始要素的所有者。两部分所有者的行为目的不同。但是,第一种情况与一般产品的供给没有区别。,要素所有者的情况,21,消费者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既定的。消费者所拥有要素的两个用途:(1)要素供给:作为生产要素提供给要素市场;(2)自用资源:“保留自用”的资源。,要素供给的特点,22,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要素供给问题,要素供给原则(效用最大化条件),要素在两种用途之间分配,须使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23,要素供给模型 1,最优化模型,要素供给的间接效用的边际量,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公式,要素供给的直接效用的边际量,要素供给的最优条件(均衡条件),24,要素供给模型 2,U2,U1,U0,K,l*,Y*,25,价格扩展线,要素供给曲线,26,U2,U1,l1,Y1,Y2,l2,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要素供给模型分析,E1,E2,27,8-4 工资、地租和利息的决定,一、劳动价格(工资)的决定 劳动供给的实质是消费者(劳动者)对所拥有的时间资源的分配。这种分配是在劳动和闲暇之间进行的。消费者的目标是追求自身的最大效用,这一效用源于闲暇带来的享受和劳动收入带来的满足。,28,L,W,L3,L2,L1,W3,W2,W1,O,a,b,c,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S,初期,工资增加,劳动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工资高过一定限度,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不足以抵补劳动的负效用,劳动的供给量反而减少。,29,劳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闲暇的代价(即闲暇的机会成本)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收入效应闲暇的价值(即闲暇的效用)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量随工资提高而增加,劳动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向右上方倾斜。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的提高而减少,劳动供给曲线为负斜率,向左上方弯曲。,30,劳动供给曲线的特殊性,W,L,S,0,保留工资率,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31,L,W,L3,L2,L1,W3,W2,W1,O,a,b,c,S,W,L,O,S,D,E,W0,L0,劳动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工资,劳动市场上均衡工资的决定,32,结果:工资上升,就业水平下降,W,L,O,S0,D,E0,W0,L0,S1,E1,W1,L1,减少供给的方法强制退休;禁止使用童工;限制移民;减少工作时间。,劳动市场上供给曲线的变化,33,最低工资法,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将工资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出现失业,W,L,O,S,D,E,W0,L0,W1,L1,L2,实际的工资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有的行业舒适、安静、安全、有趣,劳动者之间的工作效率的差别;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对劳动者流动的限制、性别歧视等都是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34,二、土地(使用)价格(地租)的决定,经济学中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特点是数量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因而其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注意区别下列的概念(1)生产服务源泉与生产服务本身;(2)源泉的供给(需求)与服务的供给(需求);(3)源泉的价格与服务的价格。,35,R,Q,Q0,O,土地的供给曲线,S,注:要使土地(用于生产的)供给曲线垂直,必须假定土地没有自用用途(自用价值),或者说,土地在生产性使用上的机会成本为0。,36,D,R0,E,土地服务的均衡价格,R,Q,Q0,O,S,地租由土地供给和需求的交点所决定。,37,D,R0,E,R,Q,Q0,O,S,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地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38,准租金和经济租金,一般准租金,除土地以外,某些其他生产要素如固定资本,在短期内供给也是不变的,使用这种供给短期不变的投入品所支付的报酬。(厂房、设备)经济租金某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所取得收入超过其供给价格(即其所有者原本可以接受的水平)的差额。(土地),39,P,P0,O,MC,AC,AVC,Q0,Q,D,G,C,E,B,准租金,准租金=固定总成本+经济利润,40,R,R0,A,O,D,S,E,Q,Q0,经济租金,经济租金要素收入机会成本,41,三、资本(使用)价格(利息)的决定,作为生产要素,资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数量可以改变第二,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商品或服务第三,通过生产过程实现目的,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42,西方经济学中对利息来源的解释:(1)由于时间偏好,未来消费的效用总不如现在;(说明:应该付利息)(2)由于迂回生产,用资本购置的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资本就具有净生产力。(说明:能够付利息),三、资本(使用)价格(利息)的决定,43,资本,资本价值,资本价格(r),rZ/P,Z资本服务的年收入,P为资本价值,44,利率(r)的决定资本市场的均衡,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资本需求曲线D(投资)与供给曲线S(储蓄)相交于E,决定:利息率水平为r0,资本量为K0。,r,O,K,D,S,E,r0,K0,45,洛伦兹(Lorenz)曲线和基尼(Gini)系数主要用于描述国民收入分配、财产占有的不平等程度。,8-5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46,绝对平等曲线,绝对不平等曲线,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人口累计百分比(%),B,A,Lorenz曲线,O,100%,100%,收入累计百分比(%),47,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 平均。,48,49,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少数富有的家庭的收入份额上升,多数家庭得到的收入份额在下降。高收入阶层受益是因为迅速的技术变革增加了教育的收益,而低收入阶层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熟练劳动工资下降和国际流动与竞争的加剧。一般讲,一个家庭的收入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即资源价格、资源禀赋和选择。前两个因素是由市场和历史决定的,后一因素是由个人决定的。,50,(1)税收政策。例如,征收累进个人所得税;(2)社会福利政策(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对教育事业的资助;+各种劳动者的立法;+改善住房条件,等等。,收入分配政策,51,设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Q=-0.01L3+L2+38L。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美元,小时工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应雇佣多少小时劳动?,【解答】MP-0.03L2+2L+38。VMP(-0.03L2+2L+38)0.1w5。解方程,取最大值L60。,52,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品递减;C、投入越多,产出越大,从而产品价格越低 D、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减少2.边际收益量(MRP)是衡量()A、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R的增加量 B、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C的增加量 C、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C的增加量 D、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E、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R的增量,53,3、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生产方式,这将导致()。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4、假定某球星的年薪30万元,但他若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万元,那么该球星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万元;万元;万元;难以确定。5、准租金()A 等于企业的总利润;B 大于企业的总利润;C 小于企业的总利润;D 以上都有可能。6、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平行于价格轴的直线;D 垂直于价格轴的直线,54,7、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投入要素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1/2,获得了最大的利润,那么,商品的价格一定是()A、2.5元 B、10元 C、1元 D、0.1元 8、在要素市场上下列哪一项不是完全竞争的假定?()A.生产中用的要素都是同质的 B.有许多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C.所有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拥有充分的信息 D.不考虑要素的运输和配置成本 E.上述都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的假定,55,9、洛伦茨曲线代表了()。、贫困的程度;、税收体制的效率;、收入不平均的程度;、税收体制的透明度。10、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茨曲线与()。、于横轴重合;、与线重合;、与纵轴重合;、难以确定。11、基尼系数可以从洛伦茨曲线中计算。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洛伦茨曲线向线移动;、不平均的增加;、不平均的减少;、不平均没有改变。12、如果收入是完全平均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A、1.0;B、0.50;C、0.25;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