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轴承磨削用切削液性能的比较.doc
轴承磨削用切削液性能的比较 轴承磨削用切削液性能的比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轴承磨削用切削液性能的比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轴承磨削用切削液性能的比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本文对现有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磨削液进行了质量、理化性能、实际使用效果的比较,最后优选出各项性能优良的轴承磨削用的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关键词:切削液;轴承金属切削液是目前金属切削加工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润滑、冷却液体。它有多种类型,例如乳化型、无油型、无油无亚硝酸钠型等。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使用乳化型切削液。这种切削液含有大量矿物油、植物油,所以非常容易发臭变质。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对人体及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同时,切削液中含有的亚硝酸钠、碳酸钠等无机盐极易吸附在轴承表面,影响轴承的振动值。13种切削液的比较11理化指标由于现有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切削液其组成成分有较大差别。因而其理化指标有所不同。根据国家标准在实验室对其三种不同类型的切削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于含有游离状态的Na+,因而碱性较强。又由于乳化型切削液含有1%左右的乳化油膏,因而其表面张力较大,渗透性和清晰性不如无油无亚硝酸钠型切削液和无油型切削液。详细数据见表1。12使用效果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切削液在不同的磨床上进行生产使用,结果表明: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和无油切削液的粗糙度、使用寿命、清洗性、冷却性、水溶性、沙粒沉降性能、对皮肤影响等方面都优于乳化型切削液。特别是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在磨床上生产使用过程中显示出的优良效果较为明显,深受工人的欢迎。其详细试验数据见表2。13污染比较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排放的水化学耗氧量和石油类含量指标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利用重铬酸钾法和重量法分别对三种不同类型切削液的化学耗氧气和石油类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石油类含量是乳化油膏的110,化学耗氧量与其相当;无油切削液石油类含量是乳化油膏是16,化学耗氧量是乳化油膏的14。2结论21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检测,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和无油切削液理化检验数据都达到国家标准。2.2生产使用结果表明: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和无油切削液均无烧伤、不锈蚀、砂粒沉降性、清洗性、水溶性及冷却液的使用寿命等方面都优于乳化型切削液。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粗糙度较乳化型和无油切削液有明显提高(能提高1小级)。由于它不含亚硝酸钠,无毒,对人体无害,深受工人的欢迎。而使用乳化型切削液时个别操作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23经济效益明显。通过计算,使用乳化型切削液和使用无油切削液每年消耗的材料相当,但无油切削液使用寿命长一倍,不易变质,其实质是用无油切削液代替乳化型切削液降低材料费50%。但是,无油切削液使用时需配加0.50.6%的碳酸钠。而盐类极易产生结晶体吸附在轴承的表面,影响轴承的振动值。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真正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而研制出的产品。由于它的使用寿命高出乳化型切削液几倍,因而其效益很可观。24防锈能力突出。按工艺规程要求,轴承套圈磨加工过程中,加工下来的套圈需及时防锈。而通过试验,5%的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的防锈能力明显优于工艺中的亚硝酸钠机台防锈水。这样,采用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就可以取消机台防锈这一工艺规程。既为操作者节约了工时,又可节约机台防锈这部分材料费。25改善了环境,减轻了污染。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使用乳化型切削液。其中乳化油膏用量每年高达近百吨。而乳化油膏的原料是由90%以上的动、植物油组成,因此其污染超标达1000多倍以上。若采用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就可以避免大量油液直接排入下水而造成的污染,从而可以改善水污染状况。综上所述,我们建议逐渐推广使用无油无亚硝酸钠切削液,提高轴承的磨削质量。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